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合集下载

一种基于气相色谱法测定少量气体中一氧化氮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一种基于气相色谱法测定少量气体中一氧化氮的装置[实用新型专利]

专利名称:一种基于气相色谱法测定少量气体中一氧化氮的装置
专利类型:实用新型专利
发明人:孙扬,王跃思
申请号:CN201420241569.2
申请日:20140512
公开号:CN204129020U
公开日:
20150128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基于气相色谱法测定少量气体中一氧化氮的装置,包括:进样单元为一个十通进样阀和一个四通进样阀,各连接一个智能时间继电器;分离检测单元由一根预分析柱和一根主分析柱组成;预分析柱连接至十通进样阀,主分析柱的一端连接十通进样阀,主分析柱的另一端连接四通进样阀;四通进样阀连接一电子捕获检测器,该电子捕获检测器连接一计算机工作站。

本实用新型可以直接检测少量气体中的一氧化氮,并且有速度快,精度高,响应范围大的特点。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地址:100029 北京市朝阳区北京市朝阳德外大街祁家豁子华严里40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代理人:宋焰琴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名单(大气科学方面)

中国科学院及工程院院士名单(大气科学方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方面的非气象局部门的院士)1.巢纪平气象学家1932年10月19日生于江苏无锡。

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

2.符淙斌气候学家1939年10月14日生于上海。

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黄荣辉气象学家1942年8月17日生于福建惠安。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6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83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4.李崇银气象学家1940年4月15日生于四川达县。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吕达仁吕达仁,大气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40年生于上海市。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6.穆穆大气动力学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54年8月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籍贯安徽定远。

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该校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7.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1943年3月20日生于广东潮阳。

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

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8.伍荣生大气科学家1934年1月17日生于浙江瑞安。

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9.曾庆存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1935年5月4日生于广东阳江。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相关领域)1.陈俊勇大地测量学家1933年5月16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

国内气象相关核心以上期刊

国内气象相关核心以上期刊
11.
北京大学1.5530.976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
周期: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ISSN:0479-8023
CN:11-2442/N
现用刊名: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创刊时间:195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CA 化学文摘(美)(2014);SA 科学文摘(英)(2011);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Pж(AJ) 文摘杂志(俄)(2014);EI 工程索引(美)(2018);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
17.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新疆地理学会
周期:双月
出版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ISSN:1000-6060
CN:65-1103/X
现用刊名:干旱区地理
创刊时间:1978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8);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2017-2018年度)(含扩展版);
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1992);中文核心期刊(1996);中文核心期刊(2000);中文核心期刊(2004);中文核心期刊(2008);中文核心期刊(2011);中文核心期刊(2014);中文核心期刊(2017);
10.
主办单位:中国自然资源学会
周期:月刊
出版地:北京市
ISSN:1000-3037
CSCD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FGOALS高分辨率气候模式系统模式研制与应用综述

FGOALS高分辨率气候模式系统模式研制与应用综述

FGOALS高分辨率气候模式系统模式研制与应用综述俞永强;安博;刘海龙;包庆;林鹏飞;何编;郑伟鹏;栾贻花;白文蓉;李恬燕【期刊名称】《大气科学》【年(卷),期】2024(48)1【摘要】当今气候系统模式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是通过提高模式的空间分辨率,改进对气候系统中多尺度相互作用过程和极端事件的模拟能力。

过去5年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发展并完善了25 km分辨率大气环流分量模式FAMIL2.2、1/10°分辨率海洋环流分量模式LICOM3.0,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高分辨率气候系统模式FGOALS-f3-H。

利用上述高分辨率模式,开展了大量的数值模拟试验和预报/预测研究,其中包括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的高分辨率模式比较子计划(HighResMIP),建立了海洋环流预测系统(LFS)等。

初步评估分析表明,相对于低分辨率模式,高分辨率模式对气候平均态和气候变率的模拟能力均有明显改进。

其中高分辨率大气环流模式可以更好地模拟台风、极端降水事件,高分辨率海洋模式可以更好地模拟海洋中尺度涡旋和西边界流,而高分辨率耦合模式则可以更好重现中尺度海气相互作用过程、热带不稳定波动(TIW)等事件。

【总页数】18页(P200-217)【作者】俞永强;安博;刘海龙;包庆;林鹏飞;何编;郑伟鹏;栾贻花;白文蓉;李恬燕【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中国科学院大学【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7【相关文献】1.气候系统模式FGOALS-s2对南半球气候的模拟和预估2.气候系统模式FGOALS_gI模拟的小冰期气候3.气候系统模式FGOALS-g3模拟的全球季风:版本比较和海气耦合过程影响分析4.亚洲季风降水季节演变特征的气候系统模式模拟:基于FGOALS-g3和FGOALS-g2的比较评估5.影响气候系统模式温室气体敏感度的反馈过程——基于FGOALS模式的研究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博士学位论文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个人奖:
王军 陈家田 任丽 吉东生 陈立芳 卫捷 文信被评为2007年度所优秀党 务工作者
洪延超同志获院职工之友奖 张应斌同志获院优秀工会干部 肖淑芬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政务信息工作先进个人 何爱萍获北京市公安局保卫工作个人嘉奖 何爱萍被评为朝阳区亚运村地区综合治理先进个人 梁涛、胡朝霞获院工会积极分子 胡朝霞获中国科学院“工会积极分子”称号 朱瑛被评为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工作先进个人 王庚辰获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先进个人
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孙宝来、李立群的“基于GPS技术的高空气球实验舱回收系
统” 被授权发明专利 王跃思、温天雪的“大气粒子快速捕集设备”被授权实用新 型
光荣榜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集体奖:
(2007年度)
我所工会获2007年院工会工作三等奖 我所获基层工会先进集体 我所获中国科学院政务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我所获院资产清查工作先进单位 我所获院京区财务决算工作先进单位 我所获中科院京区计划生育先进单位 我所获中科院京区爱国卫生先进单位 我所获朝阳区亚运村地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我所工会财务在2007年竞赛活动评选中获一等奖 季风中心、LASG分工会获院先进分工会 我所获中国科学院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先进集体
2007年度室主任管理行为考核优秀人员 王斌 郄秀书
2007年度先进党支部 LASG党支部、LACS党支部、机关党支部、2005博士生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其它
2007年度所政务信息与宣传工作评比结果 先进集体一等奖: 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RCE-TEA) 先进集体二等奖: LASG、办公室 先进集体三等奖: 研究生部、科技处、 灾害性气候研究与预测中心(DCRP)、 优秀奖:组织人事处、LAPC、中层大气遥感与探测开放实验室LAGEO)、 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NZC)

中国科学院大气所淮南研究院办公室工作人员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大气所淮南研究院办公室工作人员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所淮南研究院办公室⼯作⼈员招聘启事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所)淮南研究院(淮南⼤⽓科学研究院)是⼤⽓所与安徽省淮南市政府近期共同成⽴的科研机构,旨在推动典型地区⼤⽓科学领域的观测研究、基础研究、应⽤发展研究和成果转移转化⼯作。

因⼯作需要,现⾯向社会公开招聘办公室⼯作⼈员1-2名,具体如下:⼀、岗位职责:1、协助研究院领导制定淮南研究院的相关规章制度并具体组织实施;2、协助研究院领导进⾏淮南研究院的园区规划并具体组织实施;3、⽂秘⼯作,印章、⽂件、档案的保管⼯作;4、研究院与淮南市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作;5、⼤⽓所⼈员往返的接待⼯作;6、研究院聘任的其他⼯作⼈员的管理和服务⼯作;7、研究院领导交办的其它⼯作。

⼆、招聘要求:1、具有硕⼠及以上学历,⼤⽓科学、环境科学或管理科学专业背景者优先;2、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有强烈的事业⼼和责任感,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和⽂字表达能⼒,有相关⼯作经验者优先;3、具有很好的计算机⽔平,熟练使⽤常⽤办公软件;4、思路清晰,善于总结,办事条理性强,有⼀定的⽂档管理和财务知识,有会计资格证书者优先;5、⾝体健康,能长期(2年以上)在淮南⼯作,年龄在35岁以下。

三、聘⽤后待遇与管理:1、⼯资待遇参照⼤⽓所相关待遇执⾏;2、符合解决户籍条件⼈员可帮助解决北京市或淮南市户籍;3、试⽤期3个⽉,试⽤合格后签订聘⽤合同,合同管理按研究所有关政策执⾏。

四、应聘⽅式:请符合上述条件的应聘者,于2011年8⽉10⽇前将应聘申请表以电⼦邮件发送到xjcheng@。

对初选合格者,将在2011年8⽉20⽇前邮件或电话通知⾯试。

应聘申请表见附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报告人:费烨(博士生),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16:51-17:03我国冬季季节性积雪中黑碳含量的观测研究
报告人:王鑫(博士),兰州大学
17:03-17:15全球多尺度嵌套大气汞输送模式GNAQPMS研制与评估
报告人:陈焕盛(助理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
17:15-17:27Dynamics of Soil Organic Carbon Across Australian Wheat Growing Areas
报告人:王国成(助理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
17:27-17:39水稻覆膜旱作对CH4和N2O综合排放的影响
报告人:姚志生(副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
17:39-17:51透明静态箱法和涡动相关法测定旱地农田N2O和NEE通量的对比研究
报告人:王凯(助理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
报告人:常文渊(助理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
14:33-14:45数据填补及能量闭合对半干旱区碳交换的影响
报告人:杜群(助理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
14:45-14:57对流边界层中尺度垂直风速的本征正交分解
报告人:刘磊(助理研究员),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LAPC
14:57-15:09华南蕉林下垫面大气湍流及地气能量交换特征
报告人:吴涧(教授), 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12:10-13:15午餐
2013年8月10日(星期六)下午13:30-16:50
13:15-14:45大会报告 主持人:徐永福/李杰
13:15-13:30城市冠层模式在中尺度预报系统中的初步应用
报告人:苗世光(研究员),中国气象局北京城市气象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名单(大气科学方面)

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名单(大气科学方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方面的非气象局部门的院士)1.巢纪平气象学家1932年10月19日生于江苏无锡。

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

2.符淙斌气候学家1939年10月14日生于上海。

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黄荣辉气象学家1942年8月17日生于福建惠安。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6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83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4.李崇银气象学家1940年4月15日生于四川达县。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吕达仁吕达仁,大气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40年生于上海市。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6.穆穆大气动力学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54年8月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籍贯安徽定远。

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该校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7.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1943年3月20日生于广东潮阳。

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

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8.伍荣生大气科学家1934年1月17日生于浙江瑞安。

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9.曾庆存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1935年5月4日生于广东阳江。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相关领域)1.陈俊勇大地测量学家1933年5月16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光荣榜
(2009年度)
个人奖:
★ 黄荣辉,季仲贞获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创新项目奖(教学成就奖 ★ 陈文、陈洪滨、王普才、徐永福、张仁健、雷恒池、俞永强、 高守亭、马柱国、 胡非、高志球、魏科、王林、刘荣华荣获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创新项目奖(教学贡 献奖) ★ 陈文获得中国科学院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 ★ 徐永福获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2009学年优秀课程奖 ★ 吴波,曹洁,李红梅获中国科学院院长奖 ★ 张丽,常蕊获中科院朱李月华奖 ★ 贺圣平、苗红妍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励志奖 ★ 曹洁、张洁、刘传熙、林美静、侯团结中国科学院“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优秀 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 胡亮、戴铁、满文敏、陈卫、姜超、王璐、潘伦湘、刘磊、刘冬霞、徐娜获中国科 学院“科教结合”教育创新项目优秀学生奖学金二等奖 ★ 钱诚、王林获第26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气候变化分会优秀论文奖 ★ 陈立芳第七届“学笃风正”大气物理研究所优秀科技管理与科技服务奖 ★ 李凤英获朝阳区先进治保积极分子 ★ 何文华获中科院2009年度ARP系统明星用户二等奖 ★ 董荣春被评为朝阳区交通安全先进个人 ★ 所老科协周家斌获中国科学院老科协2009年度先进个人奖 ★ 所老科协任丽新被北京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总会评为优秀老科学技术工作者 ★ 贾蕊、张静、张应斌获院工会财务一等奖 ★ 赵光宇被评为院体协先进个人 ★ 任丽新被评为2009年中国科学院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 ★ 赵光宇、胡春红、张应斌、刘荣华、张静、张卫获北京分院文艺汇演二等奖和中国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光荣榜
(2009年度)
集体奖:
★ “北京及周边地区奥运大气环境监测和预警研究”课题组因 在保障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空气质量方面做出的重要贡 献,被国家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 并获得“第四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荣誉称 号,同时被北京分院评为“2007-2008年度创新文化建设先 进团队” ★ 福建省酸雨的形成机理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获2009年度福建 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为第三获 奖单位。获奖者:肖辉副研究员,排名第2) ★ 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的建立及其在高污染日预 警联动中的应用”获200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 者:王自发研究员,排名第5)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光荣榜
(2009年度)
其它 ★ 2009年度所考核优秀职工(按拼音排序) 卞建春 陈立芳 陈泽宇 程新金 崔晓鹏 代淑玲 丁瑞强 董春良 段晚 锁 范可 高文月 胡春红 黄耀 贾根锁 李纯霞 李光平 李建平 梁 涛 林朝晖 林中达 刘爱弟 刘春岩 刘春燕 刘广仁 刘荣华 刘屹岷 刘毅 平凡 屈玉 任晰 孙建华 孙建奇 唐敏 陶益凡 王立志 王林 王喜全 王英辉 吴津生 郄秀书 肖辉 谢力 谢正辉 徐星凯 许弘 宣越健 严中伟 俞永强 张庆云 张仁健 张晓庆 赵天保 郑飞 郑循 华 ★ 2009年度研究部门主任管理行为考核优秀人员(按姓氏拼音排序):王斌 王自发 郄秀书 朱江 ★ 2009年度所先进党支部 LASG党支部,竺南中心党支部,中层党支部,2007博士生党支部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光荣榜
(2009年度)
集体奖: ★ “北京及周边地区奥运大气环境监测和预警研究”课题组因在保 障2008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空气质量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被 国家授予“中央国家机关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并获得 “第四届中国科学院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荣誉称号,同时 被北京分院评为“2007-2008年度创新文化建设先进团队”我 所荣获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先进集体 ★ “福建省酸雨的形成机理及其控制对策研究”获2009年度福建 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为第三获奖 单位。获奖者:肖辉副研究员,排名第2) ★ “上海市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系统的建立及其在高污染日预 警联动中的应用”获2008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获奖者: 王自发研究员,排名第5) ★ 沈阳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控与预报、评估预警系统开发研究”获 2009年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者:王喜全副研究员, 排名第3)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空气质量监控与预报、评估预警系统开 发研究”获2009年沈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获奖 者:王喜全副研究员,排名第3) ★ 我所一级学科(大气科学)整体水平获全国第一 ★ 我所主办的刊物《大气科学进展》(AAS)进入SCI 核心期刊
★ 我所获北京市朝阳区计划生育协会“示范会员之家” 称号
★ 我所被评为朝阳区交通安全先进单位 ★ 所老科协获中国科学院老科协2009年度先进集体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光荣榜
(2009年度)
个人奖:
★ ★ ★ ★ ★ ★ ★ ★ ★ ★ ★ ★ ★ ★ ★ 范可研究员获得第十一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王自发、刘屹岷、贾根锁、徐星凯荣获 2009年度大气物理研究所科技创新贡献奖 郑飞的博士论文获得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段晚锁博士和崔晓鹏博士获2009年度“中国科学院卢嘉锡青年人才奖” 孙建奇博士获2009年度谢义炳青年科技奖二等奖 王林博士获中国气象学会第十三届“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二等奖 朱江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和中国科学院保洁优秀导师奖 胡波的博士论文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论文 王林荣获第六届“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丁瑞强,王林,王彦明,袁媛,乐旭,郑伟鹏荣获第七届“学笃风正”优秀博士学 位论文奖 乐旭、刘传熙、吴波获第七届“学笃风正”全国青年大气科学研讨会优秀论文奖 乐旭、刘春岩、吴志伟、吴波、袁星、黄平、谢基平获得我所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崔晓鹏获第七届“学笃风正”全国优秀青年科技工作奖 段晚锁、黄耀、卞建春、王喜全、刘广仁、陈立芳、董春良、任晰被评为我所 2009 年度先进工作者 孙建奇、王革丽、周立波、李林亭、姜超被评为所优秀党务工作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