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照明照度计算
《建筑照明-第四章照明计算》

1 平均照度计算
5、确定地板空间有效反射比ρfc 、确定地板空间有效反射比
∑ρ A ρ= ∑A
i i
i
=
ρ f (l × w) + ρ fw [2(l × h fc + w × h fc )]
l × w + 2(l × h fc + w × h fc )
=
ρ f + 0.4 ρ fw × FCR
1 + 0.4 × FCR
第五章 照明计算
1、平均照度计算 、 2、点光源直射照度计算 、
第五章 照明计算
第五章 照明计算
照明计算内容: 照明计算内容: 照度计算 亮度计算 眩光计算 照明计算发展方向:简单、迅速、 照明计算发展方向:简单、迅速、准确
第五章 照明计算
照度是评价照明的最重要的指标。 照度是评价照明的最重要的指标。 照度计算目的: 照度计算目的:
1 平均照度计算
(1) 平均反射比 平均反射比ρ 分别表示为第i表面及其反射比 以Ai、ρ分别表示为第 表面及其反射比, 分别表示为第 表面及其反射比, 由下面公式求出: 则ρ由下面公式求出: 由下面公式求出
∑ρ A = ∑ρ A ρ= A ∑A
i i i i S
i
As-顶棚 或地板 空间内所有表面的总面积,单位为 2 顶棚(或地板 空间内所有表面的总面积,单位为m 顶棚 或地板)空间内所有表面的总面积
l + w hcc CCR = 5hcc = RCR lw hrc
lw
地板空间比(Floor Coefficient Ratio) 地板空间比
l + w h fc FCR = 5h fc = RCR lw hrc
照明计算公式

照明计算公式
照明计算公式主要有:
1. 照度计算公式:E = Φ/ A,其中E为照度,Φ为光通量,A为照明面积。
2. 光通量计算公式:Φ = E × A,其中Φ为光通量,E为照度,A为照明面积。
3. 照明功率计算公式:P = E × A × CU × UGR,其中P为照明功率,E为照度,A为照明面积,CU为利用系数,UGR为统一光辐射限制。
4. 光源数量计算公式:N = E × A / E0,其中N为光源数量,E为照度,A 为照明面积,E0为单个光源的照度。
5. 点光源计算公式:Fu=Fd+Fρ,当照明光源的尺寸与被照物的距离相比
可以忽略不计时,可视为点光源。
它在计算点上形成的照度E(勒克斯),可用下列计算公式(公式1):式中I为入射光线的光强(坎德拉);r为
光源到计算点的距离(米);ɑ为入射角(入射光线同计算点所在被照平面法线的夹角)。
由于上述公式仅考虑了直射光,未考虑反射光,故增加一附加照度系数Kρ,以表征反射光对计算点上照度的贡献。
为了适当提高初始的
照度,所以又增加表征此因素的的维护系数K。
考虑上述因素后,点光源计算公式为(公式2):
以上是常见的照明计算公式,根据具体的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照度、照明功率密度计算法

照度(Eav)、照明功率密度(LPD)简易计算法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胥正详T8,T5,荧光灯管技术参数见表1。
表1 荧光灯管技术参数2.镇流器气体放电灯的镇流器主要分两大类,电感镇流器和电子镇流器,电感式镇流器包括普通型和节能型。
荧光灯用的交流镇流器包括可控式电子镇流器和应急照明用交流/直流电子镇流器。
直管荧光灯镇流器的选用:依GB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规定:“直管荧光灯应配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
不应选用普通电感镇流器。
应采取有效措施限制小于25W(包括T8、T5灯管和紧凑型荧光灯)镇流器的谐波含量。
25W 以下灯管的谐波限制非常宽松,在建筑物内大量应用,将导致严重的波形畸变,中性线电流过大以及功率因数降低的不良后果。
节能型电感镇流器的应用:通过优化铁芯材料和改进工艺等措施,降低自身功耗,一般可降低20%~50%,灯具总的功率之和可降5%~10%。
灯具补偿:由于电感镇流器自然功率因数低,要考虑单灯末端补偿措施。
包括单灯补偿或线路集中补偿等方式。
荧光灯镇流器性能对比表23.照度计算:照明设计时,应逐个房间或场所按使用条件确定照度标准,选择光源、灯具、镇流器类型、规格、计算平均照度,使之符合规定的照度标准值,并使计算照度偏差不超过±10%的规定。
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利用系统法计算平均照度计算公式如下:Eav = N·φ·U·K(1)AN =Eav·A(2) φ·U·K式中:Eav —工作面上的平均照度(Lx);φ—光源光通量(Lm);N —光源数量;U —利用系数,其值见厂商样本资料,一般取0.4~0.6;也可参照民用建筑不同功能房间和常用灯具对应的值(利用系数),见表3;K —灯具的维护系数,其值见《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表4.1.6;A —房间面积(m2)。
表3 民用建筑不同功能房间和常用灯具对应的值(利用系数)注:“—”表示该场所不宜采用对应灯具或采用难以满足功能密度值规定节能要求。
(完整)照度计算书

照度计算书说明:以下计算的利用系数见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维护系数见《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表4。
1。
6。
一、综合厂房一层照度计算1、丙类仓库1)丙类仓库参数:依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表5.4。
1中的相关要求,丙类仓库照度要求值为100 lx房间名称:中间仓库房间尺寸:宽W:14m,长L:26.1m,高H:6。
5m,参考平面高度:地面,灯具计算高度H:6.5顶棚反射比(%):70,墙反射比(%):50,地面反射比(%):20室形系数RI: RI=A/H*(W+L)=14*26。
1/6。
5*(14+26。
1)=1.42)灯具参数:灯具采用防水防尘防腐LED灯,单个光源光通量: 7800 lm, 灯具光源功率: 60 W3)其它参数:查利用系数表,利用系数: 0.51,查维护系数表,维护系数: 0。
7,照度要求: 100 lx4)计算结果:依据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5-39 式进行计算N=Eav*A/Φ*U*K=100(26.1*14)/ 7800*0.51*0.7=13.1式中:Φ-- 光通量lm, N -—光源数量, U -—利用系数, A —- 工作面面积m², K -- 灯具维护系数,照度计算:灯具光源数:14,计算照度: Eav =ΦUKN/A=7800*0.51*0.7*14/14*26.1=106。
7lx照明功率密度计算:安装功率 = 灯具数× 总光源功率14*60=840W实际LPD计算:LPD=ΣP/A=14*60/14*26。
1=2.3W/m2式中:P-—光源额定功率W, A -—工作面面积m²5)校验结果:根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规范表5。
5.1要求实际计算平均照度:106.7 lx表6.3。
13要求:LPD现行标准为4/m2,实际计算LPD=2.3W/m2〈4/m2 符合规范要求!2、丙类车间照度计算1)房间参数:依据《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13)表5。
论建筑照明照度计算的规范与应规避若干问题

论建筑照明照度计算的规范与应规避若干问题摘要“绿色照明”的概念越来越多地为人关注,节能概念已经深入人心。
大力推动“绿色照明工程”,让各种高光效、低功耗的照明产品成为现在和未来世界的主导光源是建筑照明的发展趋势。
侧重研究建筑照明照度计算的规范与规避问题。
关键词绿色照明;照度计算;规范;规避问题照度指物体被照亮的程度,照度的计算方法有利用系数法、概算曲线法、比功率法和逐点计算法等。
本文侧重研究建筑照明照度计算的规范与规避问题。
1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中的照度规范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总局联合发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已于2004年实施,把各建筑场所对应于照度标准的照明功率密度LPD指标(即每平方米消耗的电功率)作为强制性条文加以限制。
简介如下:圆形发光体的直径小于其至受照面距离的1/5或线形发光体的长度小于照射距离(斜距)的1/4时,可视为点光源。
当发光体的宽度小于计算高度的1/4,长度大于计算高度的1/2,发光体间隔较小且等距的成行排列时,可视为连续线光源。
面光源系指发光体的形状和尺寸在照明场所中占有很大比例,并且已超出点线光源所具有的形状概念。
单位容量法等简化计算方法只适用于方案或初步设计时的近似计算。
点照度计算适用于室内外照明(如体育馆、场)的直射光对任意平面上一点照度的计算,其中:点光源点照度计算可采用平方反比法。
线光源点照度计算可采用方位系数法。
面光源点照度计算可采用形状因数法(或称立体角投影率法)。
当室内反射性较好时,尚应计及相互反射光分量对照度计算结果产生的影响。
平均照度计算适用于房间长度小于宽度的4倍、灯具为均匀布置以及使用对称或近似对称光强分布灯具时的照度计算,可采用利用系数法。
平均球面照度(标量照度)和平均柱面照度计算,适用于在有少量视觉作业的房间如大门厅、大休息厅、候车室、营业厅等的照度计算,可采用流明法。
由于光源的光通衰减、灯具积尘和房间表面污染而引起的照度降低,在计算照度时应计入维护系数。
照度计算公式

照度计算公式照度计算公式是一个用来衡量光照强度的重要概念,在建筑照明、照明设计和危险性地区的安全检查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控制照明水平,以便更好地满足照明要求,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简言之,照度计算公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1.度计算公式的概念照度计算公式是一个量化照明强度的公式。
它是用来测量和控制照明环境所必需的最重要工具之一,其标准在不同国家有所区别。
照度计算公式一般用来测量某一特定面或某个指定区域的光照度。
它表达的是一定距离内指定光源发出的总光通量和特定受光面和接收光照度之间的关系。
根据环境光照度的不同,有几种照度计算公式,其中,单色照度计算公式是最常用的。
它的计算公式是:E = E0θ (1 - cosq)其中,E0表示光源的发出量,θ表示照明半径,q表示接收面的倾斜度。
2.度计算公式的应用照度计算公式主要用于建筑照明、照明设计和危险性地区的安全检查。
(1)用于建筑照明设计。
照度计算公式用于建筑照明设计,可以准确地控制照明水平,以实现人们需求的舒适照明环境。
因此,它对于有效地增加人们视觉舒适度和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2)用于危险性地区的安全检查照度计算公式还可以用于危险性地区的安全检查,以确保该地区的安全状态。
比如,化工生产厂的照度检查,以外照明装置的流明值根据照度计算公式来测量,以确保安全工作环境,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3.度计算公式的局限性照度计算公式不仅受光源的影响,还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实际上,无论是采光设计、照明设计,还是危险性地区的安全检查,在计算照度时,应考虑光源和环境条件的共同影响,以全面评估照度。
此外,照度计算公式还受到照明距离的限制,只能适用于一定距离内的接收面和光源。
根据计算所得的数值,只能表示照明环境内指定物体或面的照度。
4.论综上所述,照度计算公式是一个衡量光照强度的重要概念,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控制照明水平,以便更好地满足照明要求,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建筑室内照明照度测试方法

建筑室内照明照度测试方法
1.照度测量可采用中心布点法或四角布点法,图1-1为中心布点法测量示意图,图1-2为四角布点法测量示意图。
图1-1 中心布点法测量示意图
图1-2 四角布点法测量示意图
2.在照度测量时,一般将测量区域分成矩形网格,网格宜为正方形,在网格中心点测量照度。
3.建筑室内照明照度测量点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要求时,测量间距宜为0.5m的倍数,居住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照明照度测量以及建筑公用区照明和应急照明照度测量的高度及间距参见表3-1~3-4。
表3-1 居住建筑的照度测点
表3-2 办公建筑的照度测点
表3-3 商业建筑的照度测点
表3-4 建筑公用区的照度测点
4.照度测量时应待光源输出稳定后进行测量,并要求白炽灯点燃5min,荧光灯需点燃15min,高强气体放电灯需点燃30min,新安装的照明系统,宜在点燃100h(气体放电灯)和10h(白炽灯)后再测量其照度,室内照度测量应采用准确度为二级以上的照度计。
5.中心布点法的平均照度计算公式:
E av=
1
M×N
∑E i
式中:E av——平均照度(1x);
E i——在第i个测点上的照度(1x);
M——纵向测点数;N——横向测点数。
6.四角布点法的平均照度计算公式:
E av=
1
4MN
(∑E1+2∑E2+4∑E0)
式中:E av——平均照度(1x);M——纵向测点数;N——横向测点数;
E1——四角点的测点照度;E2——边界点的测点照度;E3——场内点的测点照度。
逐点照度计算书

逐点照度计算书参考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计算方法:逐点照度计算法参考手册:《照明设计手册》第二版水平照度的计算公式:1. 光源是点光源时的计算公式:Eh = Iθ*cosθ*cosθ*cosθ/h*hEh = φ*ξ*K/1000Iθ--照射方向光强,lxh --灯具到被照面的垂直距离,mcosθ--被照面的法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的余弦φ--光源光通量,lmξ--水平照度,lxK --灯具维护系数2. 光源是线光源时的计算公式:Eh = φI'θ0*K*cosθ*cosθ*(AF)/1000/hI'θ0--线光源光通量为1000lm时,在θ平面上垂直于轴线的单位长度光强,cd/m φ--光源光通量,lmh--线光源在计算水平面上的计算高度,mD--线光源在水平面上的投影至计算点P的距离,mAF--水平方位系数K--灯具的维护系数AF根据灯的类型不同分为5种情况AF = (1/2)*(sinαcosα + α)AF = (1/4)*(sinαcosα + α) + (1/6)*(cos2αsinα + 2sinα)AF = (1/3)*(cos2αsinα + 2*sinα)AF = (1/4)*(cos3αsinα) + (3/8)*(cosαsinα + α)AF = (1/5)*(cos4αsinα) + (4/15)*(cos2αsinα + 2*sinα)房间参数:工作面高度:0.75(m)房间面积:16.00(m2)维护系数:0.80灯具参数:灯具1自带电源的应急照明灯光源数:1个单光源光通量:2000lm;功率:0W;计算结果:在计算密度100等分的情况下: 房间最大照度值为:72.06lx房间最小照度值为:8.01lx房间平均照度值为:36.94lx房间工作区均匀度为:0.22房间功率密度为:0.00W/m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照明照度计算
1“绿色照明”概念的提出随着国家对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大力倡导,节能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并且迅速渗透到各个领域,“绿色照明”的概念也由此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根据国家经贸委、建设部、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推广中国绿色照明工程的意见”的文件精神,节能环保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产业政策,必将对新建和改造工程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目前我国“绿色照明促进项目”已经正式启动,预计我国到2010年将达到年节约照明用电120亿KWh,占总发电量的10%。
建设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总局联合发布《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已经于2004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第六章“照明节能”部分,把各建筑场所对应于照度标准的照明功率密度LPD 指标(即每平方米消耗的电功率)作为强制性条文加以限制。
笔者经过近两年的工作实践,对新标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出一些粗浅的认识。
2各类光源的照度计算光源的选择直接影响照度及照明功率密度值(LPD),要同时满足新标准对照明功率密度值和照度要求,就必须对照明设计进行详细正确的计算。
否则很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未采用高光效的光源及高效率的灯具,其结果满足了LPD的要求,但房间的实际照度达不到规定的照度标准;另一种情况是设计采用了高光效的光源及高效率的灯具,但房间未进行照度计算,结果其照度远远高于规定的照度标准,从而并未达到节能的目的;以上两种情况都使得节能得不到有效实施!我国每年新建的大型商业建筑和公
共建筑都在1.4亿m2左右,我们迫切需要一个舒适、高效、节能、环保的照明环境。
2.1T12灯管、T8灯管与T5灯管各项指标对比(以三雄极光照明为例)从表1中可以看出,T8管高效荧光灯和T5管高效荧光灯与普通T12管荧光灯相比,大大提高了光效、显色指数和使用寿命,从而很好地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本文将就一典型办公室照明实例,对以上三种荧光灯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产生的效果作分析比较(表2)。
2.2 工程实例 2.2.1 办公室建筑尺寸一大开间办公室,墙厚200mm,长L=8.1m,宽W=6.3m,房间面积A=48.2m2。
2.2.2 选用光源根据计算公式Eav=Nx¢xUxK0/A 则N=EavxA/(¢xUxK0)LPD=NxPw/A 根据新标准要求,办公室平均照度应该达到300Lx,且照明功率密度值LPD应不大于11W/m2。
由表3可以看出,采用T12灯管即使配用自身功耗很小的电子镇流器,如要满足新标准规定的照度要求,则其功率密度值将达到13W/m2,无法满足新标准“LPD≤11W/m2”的要求;反之亦然。
而采用三雄极光产品的T8灯管和T5灯管配电子式镇流器均能同时满足新标准关于照度水平和IPD的要求,且与普通T12管荧光灯相比较,T8管高效荧光灯节能49%,T5管高效荧光灯节能54%。
3镇流器与照明质量密切相关作为荧光灯管必不可少的搭档,镇流器的功耗及其性能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长期以来大家习惯使用的是传统型电感镇流器,因为它可靠性好、寿命长、价格低廉,一次性投资很低;但同时电感镇流器由于其自身结构的问题,存在自身功耗大、重量重、体积大、频闪严重、噪音大
等诸多缺点,正日益被近年开发的电子镇流器所替代。
表4试就传统电感镇流器和电子镇流器各项性能作一基本对比,可以看出二者的优劣。
从上述各项对比中可知,与电子镇流器在自身功耗、光效比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还是以上述办公室为例,假设我们将原来的三种灯管分别配置传统电感镇流器,则其计算数据见表5。
可见功耗与采用电子镇流器相比将分别增加9.2%、13.6%和15%,当然,T12管普通荧光灯仍将无法同时达到新标准对照度和功率密度值的要求。
另外,由于传统电感镇流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而电子镇流器的工作频率为20~50KHz,此时人的眼睛不易感受到很高的频闪,视觉环境更加舒适。
电子镇流器还具有低电压启动的功能,并可以在AC160~350V之间正常启动,对电压要求相对较低。
但电子镇流器也存在使用寿命短、电源电流谐波大、抗电源瞬时过电压能力相对较弱的缺点。
节能型电感镇流器与传统电感镇流器相比,在自身功耗上和光效比上也有了很大改善。
而与电子镇流器相比,它也有其开机浪涌电流低、电源电流谐波小、抗电源瞬时过电压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优势,正被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士认同。
4结束语我国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时期,人民追求高品位的生活,追求高品质的光环境,而同时能源大量消耗也成为新时期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
过去那种低光效、高功耗的照明光源显然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的民众需求,我们必须大力推动“绿色照明工程”,让各种高光效、低功耗的照明产品成为现在和未来世界的主导光源,它们还具有显色性更高、寿命更长、更环保等优势,必将为
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作出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