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质量检测(一) 海洋概述

合集下载

有理数章末检测题A

有理数章末检测题A

《有理数》章末测评卷【Ⅰ卷】班级 姓名一. 选择题(将题目答案填在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36分)1.21-的倒数是( ) A .21 B. 21- C.2- D. 22.下表是我国几个城市某年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其中气温最低的城市是( ) A 、北京B 、武汉C 、广州D 、哈尔滨3. 黄海和东海总面积的3倍.其中350万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810×35.0 B.710×5.3 C.610×5.3 D.510×35 4.下列一组数:8-,6.2,0,()5.5--, ()3+-,10--,6-. 中负数有( )A .5个B .4个C .3个D .2个5.质量检测中抽取标准为100克的袋装牛奶,结果如下(超过标准的质量记为正数)其中最合乎标准的一袋是( ) A.②B.③C.④D.⑤6.今年某市参加中考的学生人数约为41001.6⨯人.对于这个近似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精确到百分位B.精确到百位C.精确到十位D.精确到个位 7.下列四个化简计算中,结果错误的是( )A.3=721-- B.41=123-- C. 7=854-- D. 60=1.06-- 8. 有以下四个结论:⑴绝对值等于本身的数只有正数;⑵相反数等于本身的数是0;⑶倒数等于本身的数只有1;⑷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是10±,.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9.设y x ,互为相反数,b a ,互为倒数,则()()ab b a y x +++的值为( )A. 0B. 1C. -1D. 不确定10.如图,C B A ,,表示的数为c b a ,,,O 为原点,且OB OA =,则①b a +,②c a +,③b a -,④c b -,⑤c b a --, ⑥c b a ++,其中值为正数的个数是( ) A.1 B.2C.3D.411.一根m 1长的小棒,第一次截去它的 31,第二次截去剩下的 31,如此截下去,第五次后剩下的小棒的长度是( )m A .(31)5 B .[1-(31)5] C. (32)5 D.[1-(32)5] 12. 点n A A A A ,,,321(n 为正整数)都在数轴上,点1A 在原点O 的左边,且11=O A ,点2A 在点1A 的右边,且212=A A ,点3A 在点2A 的左边,且323=A A ,点4A 在点3A 的右边,……,依照上述规律点2012A 、2013A 所表示的数分别为( ) A.20132012-, B.2013,2012- C.10071006-, D.10071006-, 二.填空题(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中,每小题3分,共15分)13.若向南走km 300记作km 300+,则向北走km 100记作 km . 14. 绝对值小于11的所有整数的和为 .15.某药品说明书上标明药品保存的温度是()C °2±20,那么该药品 在 ~ C °范围内保存才合适.16.已知数轴上有一点A ,且A 到原点O 的距离为6,则点A 表示的数为 . 17.一组数据 1125916795431,,,,--,请你按这种规律写出第八个数 . 三.解答题(共69分) 18.(9分)简便计算:⑴ ()()()()13++35++13+35-- ⑵ -30×(-61+ 32-51)⑶)511(×8+)511(×13)511(×5----19.(8分)计算: ⑴ ()()1103÷323×5--- ⑵ ()()42212343÷-+⨯---20(8分)某自行车厂一周计划生产1400辆自行车,平均每天生产200辆,由于各种原因实际每天生产量与计划量相比有出入.下表是某周的生产情况(超产为正、减产为负):(1)根据记录可知前三天共生产 辆;(2)产量最多的一天比产量最少的一天多生产 辆;(3)该厂实行计件工资制,每辆车50 元,那么该厂工人这一周的工资总额是多少?21(8分)某食品厂从生产的袋装食品中抽出样品20袋,检测每袋的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超过或不足的部分分别用正、负数来表示,记录如下表:⑴这批样品的平均质量比标准质量多还是少?多或少几克? ⑵若每袋标准质量为500克,则抽样检测的总质量是多少?22. (7分)规定一种运算:cadb =bc ad -,例如4253=24352-=⨯-⨯,请你按照这种运算的规定:⑴直接写答案21-63- = ;⑵列式求 ()201225.11-94-的值.23.(8分)已知:()0=21++12b a -,c 是最小的自然数,d 是最大负整数. ⑴直接写出d c b a ,,,的值:=a ;=b ;=c ;=d . ⑵试求代数式()()d c ab --÷823的值.24. (9分)观察下面等式:;;;2233322332234×3×41=3+2+13×2×41=9=2+12×1×41=1=1 ,2233335×4×41=100=4+3+2+1⑴猜想填空:① ()()2233333××41=5+4+3+2+1;②()=+1++3+2+133333n n - ;⑵根据规律尝试计算:()()()()3333100++3+2+1---- 的值.25. (12分)已知数轴上两点B A ,对应的数分别为3,1 ,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⑴若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求点P 对应的数;⑵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点P 到点A 点B 的距离之和为6?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⑶当点P 以每分钟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 点向左运动时,点A 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点B 以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P 点到点A 、点B 的距离相等?。

人教版选修二第一章 海洋概述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二第一章 海洋概述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海洋概述一、单选题阅读下列“不同时代船舶图”,完成1~4题。

1.在人类以序号②航海工具为主的时代,人类对海洋的认识()A.认识了世界海陆分布,了解了地球表面的整体面貌B.诞生了板块构造学说和海底扩张说C.揭示了海洋与大气间的相互作用过程D.全面研究海洋环境与全球环境变化间的关系读“全球不同纬度的海陆分布比例示意图”,完成1~2题。

2.根据全球人口的纬度分布判断,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的地区最有可能在() A. 20°S—20°NB. 20°S—60°SC. 20°N—40°ND. 40°N—60°N读“全球不同纬度的海陆分布比例示意图”,完成1~2题。

3.根据全球人口的纬度分布判断,人口所占比例最大的地区最有可能在()A. 20°S—20°NB. 20°S—60°SC. 20°N—40°ND. 40°N—60°N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率众先后七次远航,共经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下列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在郑和下西洋以前的是()①地的边缘是海,海的边缘是深渊②海洋具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③海洋是世界重要的通道④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⑤海洋是环境的调节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读下图,完成下面四题。

5.海域④所在大洋与太平洋的界线是()A.白令海峡B.厄加勒斯角C.合恩角D.挪威海以南6.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

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A.夏季B.春末C.冬季D.初秋7.大航海时代开始于() A. 15世纪初B. 15世纪中C. 15世纪末D.一战后8.读下列四幅图,回答下题。

图①中的水域是() A.北海B.南海C.阿拉伯海D.墨西哥湾读下图,完成1~4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试卷(一)

人教版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章末检测试卷(一)

章末检测试卷(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贝努小行星被科学家认为是来自太阳系形成最早的“时间胶囊”,因为它含有水冰及有机质。

2016年9月8日,美国NASA发射探测器OSIRIS—Rex,计划用七年的时间前往贝努“挖石头”并带回地球,希望发现与生命起源有关的线索。

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贝努小行星位于()A.b、c之间B.c、d之间C.d、e之间D.e、f之间2.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A.地月系B.太阳系C.银河系D.可观测宇宙3.液态水是地球上存在生命的重要条件,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安全的宇宙环境B.稳定的太阳光照C.适宜的体积和质量D.适中的日地距离『答案』 1.C 2.A 3.D『解析』第1题,在太阳系中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有小行星带,贝努小行星位于小行星带内,d为火星,e为木星。

第2题,前往贝努的探测器OSIRIS—Rex会脱离地月系。

第3题,日地距离适中有利于水保持液态。

“嫦娥四号”探测器于2019年1月3日成功登月。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题。

4.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可以观测到的现象有()①绚丽的极光②一划而过的流星③满天星星④昼夜更替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5.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探测不到任何生命物质,主要原因之一是月球()A.与太阳的距离不适宜B.缺少重要的矿物质C.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大D.太阳辐射太强『答案』 4.C 5.D『解析』第4题,月球上由于没有大气,无法观测到绚丽的极光,也无法观测到一划而过的流星,但是可以看到满天星星和昼夜更替现象,所以C正确。

第5题,中国登月探测器在月球上探测不到任何生命物质,主要原因之一是月球上太阳辐射太强,所以D正确。

(2020·山东省潍坊市期中)2018年7月28日凌晨,火星冲日(即地球、火星与太阳在同一条直线上)与本世纪持续时间最长的“红月亮”(月食)同时出现,形成了“火星伴月”的天文奇观,吸引了广大天文爱好者和摄影爱好者的目光。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检测卷一宇宙中的地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章末检测卷一宇宙中的地球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章末检测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类地行星火星上以二氧化碳为主的大气既稀薄又寒冷。

2021年5月15日,我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表面,其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于5月22日驶离着陆平台,开始巡视探测,6月11日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据此完成1~3题。

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判断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成功发射入轨的“天问一号”探测器 B.登陆火星表面的“祝融号”火星车C.位于发射场地的探测器组合体D.搭载在着陆平台的“祝融号”火星车2.火星暂时未发现有生命存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火星无法获得太阳稳定的光照B.火星附近天体运动杂乱,时常与火星发生碰撞C.大气层稀薄,水汽太少D.火星自转和公转周期太长,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过大3.我国卫星发射试验一般选择在太阳活动微弱时段,主要是为了避免( )A.极光干扰航天器发射的观测 B.黑子和耀斑爆发带来降水异常C.太阳风暴干扰发射场风速D.航天器与地面指挥系统通信不畅图a为我国“人造太阳”图,图b为我国太阳能资源分布图。

据此回答4~6题。

4.有人说,“人造太阳”难以取代真正的太阳,支撑这种观点的依据有( )①太阳能间接为我们提供了煤炭、石油等能源②大气运动、水循环、生命活动、地壳运动也离不开太阳能③太阳辐射直接为我们提供了清洁的光热资源④太阳辐射是极光产生的主要原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5.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为丰富的地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多②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多③白昼时间长,获得太阳辐射多A.① B.② C.③ D.无法确定6.读图,关于我国太阳辐射空间分布归纳正确的是( )①东部贫乏,西部丰富②南部贫乏,北部丰富③总体上分布较为均匀④青藏高原最多,四川盆地最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下图为太阳圈层结构示意图,甲、乙、丙表示不同的太阳大气层,字母表示不同的太阳活动。

05-培优帮丨章末综合检测卷 (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05-培优帮丨章末综合检测卷 (3)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湘教版

(3)黄海冷水团的形成、发展和消亡与温跃层的演变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指出黄海 冷水团的季节变化特点。(3分) 【答案】春季发育,(1分)夏季成熟,形成明显冷水团,(1分)秋冬季衰退。(1分) 【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温跃层最明显的季节是夏季,发育于春季,消退于秋冬 季。冷水团的形成、发展和消亡与温跃层的演变几乎是同步进行的,所以冷水团也 是春季发育,夏季成熟,秋冬季消退。
12.若H表示潮汐发生时大坝两侧的水位差,当H在一个月内达到最大时,这一天可
能是农历( B )
A.初八
B.十六
C.二十一
D.二十五
【解析】潮汐发电利用了海水涨落的水位差。图中H在一个月内达到最大,表示海
水涨至最高、落至最低,一般出现在农历初一或十五前后。
13.若水位二是位于大坝靠大陆一侧的水位,当H增大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解析】列表详解·逐项剖析
分析
结论
① 磷虾主要分布在约50°S以南的环南极洲海域,该区域纬度较高,气温较 × 低,大陆冰川融化较少,其释放出来的营养物质有限
② 暖寒流交汇可以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

③ 读图可知,50°S以南的海域,深度在2 km以内(【拓知识】南极磷虾

主要生活在海洋表层)的海水垂直运动方向总体为上升
总降水量
流的降水量 流的降水量
405
337
68
267
96
171
年平均 蒸发量
270
377.5
材料二 某校学生为建设海绵城市积极献计献策,设计了如下4种道路绿地样式。
(1)根据表中数据变化,从水循环环节角度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内涝的原因。 (3分) 【答案】城市中心区降水多;(1分)下渗量少;(1分)地表径流多。(1分) 【解析】结合材料并根据水循环原理进行分析,城市中心区降水多,但由于城市建设, 地表硬化,下渗量少,降水转化为地表径流多,超过了城市的排水能力,形成内涝。

章末质量检测(三) 海洋水体

章末质量检测(三)  海洋水体

章末质量检测(三)海洋水体(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读下图,完成1~3题。

1.影响a海区盐度的最主要因素是()A.降水B.温度C.蒸发D.河川径流2.分析洋流①对沿岸环境所起的作用是()A.增温、增湿作用B.增温、减湿作用C.降温、减湿作用D.降温、增湿作用3.判断图例②所示地区的气候类型是()A.热带雨林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地中海气候解析:a区位于亚马孙河口处,河川径流量大,盐度低。

①处为秘鲁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

②处受副热带高压和寒流的影响形成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1.D 2.C 3.C右图为某海区因洋流影响而形成的表层海水剖面示意图,图中曲线为18℃等温线。

读图回答4~5题。

4.如果该海区在北太平洋,那么流经该海区的洋流是()A.日本暖流B.千岛寒流C.阿拉斯加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5.如果该海区在北大西洋,那么其沿岸地区的气候类型为()A.热带沙漠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海洋性气候D.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解析:从曲线为18℃可知,该海区位于中低纬度,以等温线向海面凸可知为寒流,又在北太平洋,故选D。

若在北大西洋,该洋流为加那利寒流,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

答案:4.D 5.A洋流是海洋热量的“输送带”,是沿岸环境的“调节器”。

据此回答6~8题。

6.下列海区中,大洋环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的是()A.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B.北半球中高纬海区C.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D.冬季北印度洋海区7.下列寒流中,对大陆沿岸荒漠的形成都起重要作用的一组是()A.拉布拉多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B.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千岛寒流C.千岛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D.西澳大利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8.下列关于暖流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半球大陆东部海区有分布B.南北半球中纬度海区均有分布C.北半球大陆西部海区有分布D.南北半球高纬度海区均有分布解析:第6题,由世界大洋洋流分布规律可知,呈顺时针流动的洋流系统有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和夏季北印度洋海区。

海洋环境监测概述

海洋环境监测概述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定义 环境标准作用 环境标准体系 环境标准之间的关系
环境标准定义

环境标准是为了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
衡,保护人群健康,对环境保护中需要统一
的各项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所做的规定

环境中污染物的允许含量和污染源排放污染
物的数量、浓度、时间和速度以及监测方法
和其他有关技术规范
海区总报告和重点海区报告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全面、 准确、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末各海区的环境质量状况。
质量保证工作力度加大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加大了质量保证工作的管
理力度,2000年先后举办了“生物质量监测
培训班”和“海洋环境监测管理与质量保证技 术培训班”,对全国海洋环境监测的技术人员 和管理人员进行了培训。 同时,对参加2000年海洋环境监测的单位进行 盲样测试,并对各监测业务单位进行了质量保 证工作情况检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海洋环境监测地位和作用




是海洋环境保护的“耳目”,海洋环境管理 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海洋环境保护事业中具 有基础性地位 及时、准确的海洋环境质量信息是确定海洋 环境管理目标、进行海洋环境决策的重要依 据 海洋环境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要依靠环境监 测,否则制度及措施将流于形式 评价海洋环境管理和陆源污染治理效果须依 靠环境监测,否则很难提高科学管理的水平
海洋环境监测目的
及时、准确、可靠、全面地反映海
洋环境质量和污染来源的现状和发 展趋势,为海洋环境保护和管理、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海洋环境监测基本任务




对海洋环境中各项要素进行经常性监测,及时、准确、 系统地掌握和评价海洋环境质量状况及发展趋势 掌握海洋环境污染的来源及影响范围、危害和变化趋势 积累海洋环境本底资料,为研究和掌握海洋环境容量, 实施环境污染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提供依据 为制订及执行海洋环境法规、标准及海洋环境规划、污 染综合防治对策提供数据资料 开展海洋环境监测技术服务,为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和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选修二讲学稿:第一章+海洋概述+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选修二讲学稿:第一章+海洋概述+

第一章海洋概述第一节地球上的海与洋【课程标准】读图认识世界海洋的分布大势,了解海与洋的区别。

【学习目标】1、能在地图上分辨出各大洲、大洋的分布,能说出主要海、海峡、海湾的名称。

2、能将海进行简单分类。

3、会阐述重要海峡、海在海上运输中的战略及经济意义。

【学习过程】一、世界海洋与陆地分布活动一:在下图中填上各大洲、大洋的名称,并用“┄┄”标出各大洋和大洲的分界线。

二、海与洋的区分活动二:阅读课本P2,完成下列表格。

三、四大洋概况四、海、海峡、海湾活动三:阅读课本P3—P4,完成下列表格。

1、海的分类:活动四:阅读西亚地图五、读西亚地图完成下列各题:(1)填写主要海的名称。

A、;B、;C、;D、;E、;F、;(2)上述海中属于边缘海的有(填字母);属于内陆海的有(填字母);属于陆间海的有(填字母)。

2、海峡:连通与之间的天然水道。

3、海湾:洋或海延伸进,且深度逐渐的水域。

活动五:一艘货轮从英国首都伦敦沿最短航线到我国天津港,沿途需经过哪些重要的海?并将它们分类。

(内陆海/陆间海/边缘海)活动六:探讨红海、地中海的战略和经济意义?【课时评价】一、基础过关1.下列属于陆间海的是A.地中海B.阿拉伯海C.东海D.日本海2.以白令海峡为分界线的是A.大西洋和印度洋B.印度洋和太平洋C.太平洋和北冰洋D.北冰洋和大西洋3.近年来我国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将石油从波斯湾运达上海港,走最近航线要依次经过A.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B.曼德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C.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琼州海峡D.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台湾海峡4.位于太平洋与印度洋、亚注与大洋洲“十”字路口的海峡是A.马六甲海峡 B.白今海峡 C.德雷克海峡 D.台湾海峡5.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6.下图中海峡不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A.①海峡B.②海峡C.③海峡D.④海峡7.渤海和黄海分别属于A.陆间海边缘海B.边缘海内陆海C.海湾边缘海D.内陆海边缘海8.读下图,与图中A、B、C、D四个海域名称对应正确的是A.墨西哥湾、南海、孟加拉湾、北海B.加勒比海、南海、阿拉伯海、北海C.加勒比海、日本海、波斯湾、波罗的海D.墨西哥湾、日本海、阿拉伯海、波罗的海二、能力挑战9、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质量检测(一)海洋概述(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根据世界四大洋的有关知识,回答1~3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太平洋东部海岸曲折、西部海岸平直陡峭B.印度洋南部因被较多半岛和岛屿穿插分隔,海岸线曲折C.北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南大西洋海岸线平直D.北冰洋在四大洋中面积最小,但深度不是最浅的2.航运最发达的大洋是()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3.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分界线是()A.马六甲海峡与澳大利亚东北角的连线B.塔斯马尼亚岛所在的经线C.北段大致从马六甲海峡北端向南向东,南段大致从塔斯马尼亚岛南角向南D.无明确界线解析:第1题,北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岛屿、海湾、边缘海等,南大西洋海岸线比较平直。

第2题,大西洋两岸地区经济发达,航运繁忙。

第3题,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分界线北段大致从马六甲海峡北端向南向东,南段大致从塔斯马尼亚岛南角向南。

答案:1.C 2.B 3.C阅读下图,完成4~5题。

4.①~④海域中,属于海湾的是()A.①B.②C.③D.④5.与水域③一样的海域具有的特征是()A.深度一般在3000 m以上B.具有独立的海流系统C.表面的平均盐度和温度具有明显年际变化D.潮汐现象明显解析:由图可知①为地中海,②为红海,③为东海,④为亚丁湾。

③海的深度浅,面积小,潮汐现象明显,但没有独立的海流系统。

答案:4.D 5.D自永乐三年(1405年)至宣德八年(1433年)的二十八年间,郑和共七次远航,经过30多个国家,较达·伽马横渡阿拉伯到科泽科德早80多年。

据此完成6~7题。

6.下列人类对海洋的认识在郑和下西洋以前的是()①地的边缘是海,海的边缘是深渊②海洋具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③海洋是世界重要的通道④海洋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空间⑤海洋是环境的调节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⑤7.在郑和下西洋时,人、风和海(洋)流是航海主要的动力。

那么其出发时选择的最好季节是()A.冬季B.夏季C.四季皆宜D.春秋解析:第6题,在郑和下西洋以前,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只是地的边缘是海,海的边缘是深渊,海洋具有“鱼盐之利和舟楫之便”。

第7题,郑和下西洋选择在冬季盛行西北风和东北风的时候出发。

答案:6.A7.A8.一艘油轮从科威特到日本,要途经()A.红海、亚丁湾、马六甲海峡B.曼德海峡、亚丁湾、马六甲海峡C.波斯湾、亚丁湾、马六甲海峡D.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解析:科威特位于波斯湾沿岸,日本在太平洋沿岸,从科威特到日本,途经的海域主要有波斯湾、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

答案:D9.从塞得港出发环绕非洲大陆航行,必定经过()A.厄加勒斯角B.合恩角C.塔斯马尼亚南角D.大堡礁解析:大西洋与印度洋以厄加勒斯角为界。

答案:A10.下列地理事件能成为“人类对海洋的探索进入到科学探索阶段”的标志的是() A.郑和七次下西洋B.哥伦布四次横渡大西洋C.麦哲伦环球航行D.英国“挑战者”号的环球航行考察答案:C11.下列关于部分海峡的说法,正确的是()A.直布罗陀海峡连接黑海与地中海B.土耳其海峡连接红海与地中海C.英吉利海峡连接北海与大西洋D.白令海峡连接加勒比海与太平洋解析:直布罗陀海峡连接地中海与大西洋,土耳其海峡连接黑海与地中海,白令海峡连接北冰洋与太平洋。

答案:C12.深度最浅的大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解析:四大洋中,北冰洋深度最浅。

答案:D13.全部位于东半球的洋是()A.大西洋B.太平洋C.印度洋D.北冰洋解析:印度洋与大西洋以厄加勒斯角(20°E)为界,与太平洋以塔斯马尼亚南角(146°E)为界。

答案:C读下图,回答14~15题。

14.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是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工具,右图所示地球仪上A、B、C、D所在的大洲或大洋分别是()A.欧洲、大西洋、太平洋、非洲B.亚洲、太平洋、印度洋、非洲C.北美洲、大西洋、太平洋、南美洲D.亚洲、印度洋、太平洋、非洲解析:从地球仪上可以判读出,A为亚洲,B为印度洋,C为太平洋,D为非洲。

答案:D15.将地球仪按地球自转的方向转动,最后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A.A点B.B点C.C点D.D点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自转方向,以及如何在地球仪上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

答案:D国际货运业是现代国际商品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是国际货运网点分布图。

读图完成16~18题。

16.据图分析,国际货运最繁忙的两条航线是()①麦哲伦海峡航线②马六甲海峡航线③北大西洋航线④好望角航线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17.下列国际货运承运的大宗货物及输往地区合理的是()A.④—牛肉→印度B.①—天然橡胶→日本C.③—石油→英国D.②—煤→美国18.1405~1433年,我国著名航海家郑和七次下西洋,创世界远洋航海之壮举。

它经过图的海峡有()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解析:第16题,北大西洋航线连接西欧、北美两大经济中心区,是当今世界最繁忙的航线;马六甲海峡地处欧洲、亚洲、非洲和大洋洲航道的“十字路口”,也非常繁忙。

第17题,天然橡胶主要产地为东南亚,日本是主要的天然橡胶进口国;印度并不是重要的牛肉进口国;③地石油主要输往日本、西欧和美国,英国石油资源丰富;美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一般不会进口煤炭。

第18题,郑和下西洋经过了马六甲海峡①和曼德海峡③。

答案:16.C17.B18.B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到美洲,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

1493年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图中②线仅用了20天。

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图中③线)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早了整整半个世纪。

据下图完成19~20题。

19.郑和远航最远到达()A.印度洋一带B.东南亚一带C.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D.非洲南端20.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A.第一次航路长B.第二次使用了蒸汽动力C.1492年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D.1493年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解析:第19题,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第20题,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时利用了洋流,此路线是顺流而行,因此时间缩短。

答案:19.C20.D二、综合题(共60分)21.读地球海陆面积分布表和“海陆随纬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2分) 北半球南半球东半球西半球水半球陆半球海洋占60.7 80.9 62.0 80.0 89 53百分比陆地占39.3 19.1 38.0 20.0 11 47百分比(1)表中给出了海洋和陆地面积在南北半球的百分比。

陆地在__________(南、北)半球较多,但是和海洋面积比较,不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都是______________。

全球的海洋占全球面积的__________%。

(6分)(2)下图给出了海陆随纬度的分布,由图可以看出,除了________地区陆地面积大于海洋面积之外,在其余大多数纬度上的海洋面积都大于陆地面积。

这种随纬度分布的__________,正是地球上海陆分布的一个特点;而另一个特点就是海陆分布的__________。

例如,南极是陆地,北极是__________;北半球高纬度地区是__________集中的地方,而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却是__________连成一片。

(6分)解析:本题考查海陆面积的情况以及各纬度海陆面积的分布。

由表和图可知,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但无论是哪个半球都是以海洋为主;从纬度分布情况来讲,除了45°N~70°N 以及70°S以南地区外,其他的纬度地区都是海洋大于陆地。

全球的海陆分布具有不均衡性,南极地区没有海洋而北极地区没有陆地。

答案:(1)北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71(2)45°N~70°N以及70°S以南不均性对称性海洋陆地三大洋22.读“唐代中日的海上交通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2分)(1)唐代与日本之间的海上交通直接通航的路线有三条。

隋代及初唐,主要走北面新罗道。

日本遣唐使多选择夏季出发,秋冬季节返回日本。

试分析日本遣唐这样安排行程的主要原因。

(7分)(2)由于东海风涛险恶,东南岛路线险情较大,所以公元8世纪中期,开辟了大洋路。

分析东海风涛险恶的原因。

(7分)(3)图中密州、金城、京都三地地理位置的相同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密州的气候属于__________________类型。

分析三地气候的差异性与共同点分别是什么?(8分)解析:第(1)题,根据冬夏季风的方向选择行程安排。

第(2)题,从冬夏季风风力大和台风影响等方面分析。

第(3)题,三城市纬度位置大致相同,但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答案:(1)日本遣唐使多选择夏季出发,帆船可以在东南季风的吹动下顺风来到唐朝;秋冬季节帆船可以在西北季风的吹动下顺风返回日本。

(2)东海风涛险恶,变化莫测的原因是这里海面辽阔,不仅受偏南季风和偏北季风影响,在夏秋季节还受到台风影响。

(3)纬度位置相同或在同一条纬线附近温带季风气候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小,年降水量越来越多。

三地气候的共同点是均属于季风气候。

23.读下图,回答问题。

(13分)(1)海域名称:A.________, 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4分)(2)四海域中,处在两大洲分界线上的是__________;沿岸为世界最大石油产区的是__________;全部属于一个国家主权范围内的海域是__________,此海域盛行风的特点是:冬季多________风,夏季多________风。

(5分)(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4分)A.四海域均位于东半球B.从自然地理上讲,四海域均为内海C.四海域均位于东西半球分界线上D.四海域均位于温带解析:从图中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可知A为波斯湾,B为红海,C为波罗的海,D为渤海。

答案:(1)波斯湾红海波罗的海渤海(2)B A D西北东南(3)AB24.读新加坡海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分)(1)图中国家位于________海峡的东口,国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

(2分)(2)为何马六甲海峡是世界各大国争相控制的地区?(5分)(3)为什么该国国土狭小、自然资源贫乏,却是东南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国家?(6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海峡的意义。

从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知,图中的海峡为马六甲海峡,是海上交通运输的咽喉之地;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广阔的国土和丰富的资源,也需要发展经济的政策和市场,便利的海上交通使得新加坡获得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答案:(1)马六甲(2)新加坡附近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一条海上要道,也是从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港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交通位置十分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