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四数字测图技术总结(精)
数字测图实习心得体会

数字测图实习心得体味 1数字化测图是测绘专业的必修课,通过实习,可以让我们对该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深化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掌握数字化测图仪器----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掌握数字化成图软件进行数字化地图编绘的方法。
同时,作为现代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不仅要学好各方面的测绘知识,更要掌握好测绘各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惟独掌握好了这些本领,将来才干为自己的事业打下结子的基础,所以,我们都很认真努力地对待这次实习。
我们小组这次的主要任务就是对我们学校雅园至一教范围内的地形、地物进行野外的数据点的采集,再导入电脑进行内业处理。
野外测记和室内成图是数字化测图的主要模式,也是我们此次实习主要运用的模式。
全野外数据采集法成图主要有下列内容:1.数字测图的准备工作:仪器检较、准备数据记录所需的记录表、实地观察地形确定控制点、数据处理软件准备等;2.控制测量;3.外业测绘,碎部点采集;4.内业图形编辑;5.图形细节修饰,成果保存。
我们组用索佳全站仪进行外业观测,测量数据自动存入仪器的数据终端,然后将数据终端通过接口设备输入到台式电脑。
采用这种方法则从外业观测到内业处理直至成果输出整个流程实现自动化,尽可能减少人为因素而产生的错误。
实习第一天,我们组进行控制测量,12 个控制点,由于学校人口密度较大,观测条件不是十分理想,导致我们组的水平观测角中误差超限,最后对所有控制点水平角进行重测,通过平差易软件对数据进行精度评定及平差,控制测量成果符合规范要求。
实习第二天,我们组以二号控制点为测站,一号控制点后视定向,进行碎部测量。
我们组共五人,一人操作仪器,一人画草图,三人轮流跑杆,我们组对地物特征点的采集比较详细,如房屋点、道路、井盖、花台、草坪、垃圾桶、橱窗、独立树、行树、篮球场、沟渠、路灯等地物点都进行了采集。
由于其他组需要用二号控制点,我们转站至雅园,第一天一共采集将近三百余点。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完整版)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专业班级组号姓名学号指导教师2010 年11 月1 日至2010 年11 月12 日目录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1)二、实习内容及要求 (1)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 (2)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 (2)五、参考资料 (7)六、实习心得 (8)数字测图实习报告2010—11-1至2010—11—12我们工程测量技术专业学生在校进行了为期两个星期的数字化测图实习。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通过这次实习,使我们对《数字化测图》这门课程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进一步加深我们对数字化测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我们实际操作的能力。
本次实习培养了我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以及实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实事求是,严谨认真,吃苦耐劳,同时还要团结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好小组的实习任务。
从各方面锻炼自己,为以后的测量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实习内容及要求1、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1、数字地图测绘(1)练习和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2)每组测绘一幅1:1000的数字地图;(3)熟悉和掌握南方CASS地形测图软件编辑地形图的基本方法.2、数字地图的工程应用(1)完成测站改正;(2)完成设计路线的断面图绘制;(3)用DTM和断面法计算土方量。
3、MAPGIS扫描矢量化熟悉MAPGIS软件进行扫描矢量化的步骤和方法。
2、实习的具体要求如下(1)掌握数字化测图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2)掌握并熟练全站仪的使用.(3)掌握使用数字成图软件(南方CASS)进行数字地图编绘的方法。
(4)掌握矢量化软件进行地图的扫描矢量化操作步骤和方法.三、数字地形图测绘基本原理采用草图法进行数字化测图,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
在本次实习中利用中纬全站仪进行外业数据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南方CA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四、数字地图测绘过程1、踏勘,选点本次实习地点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南校区,地形十分熟悉.老师带领我们在校区大门口选择一点作为已知点,根据一份小比例尺图,选出一条闭合导线,现场选出导线点,并均匀分布在校内,共计6个点。
数字测量地形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和运用所学的数字测量知识,掌握数字测量地形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从事测绘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实习时间为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实习地点为我国某测绘局数字测图实习基地。
三、实习内容1. 数字测量地形的基本原理数字测量地形是利用数字测量技术获取地形信息的过程,主要包括地面数字测量和航空数字测量两种方式。
地面数字测量主要采用全站仪、GPS等仪器进行野外数据采集,航空数字测量则通过航空摄影、遥感等手段获取地形信息。
2. 地面数字测量(1)野外数据采集实习过程中,我们采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据采集。
具体步骤如下:① 确定测量区域:根据实习任务要求,确定测量区域的范围。
② 布设测站:在测量区域内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测站,并做好标记。
③ 检查仪器:对全站仪进行检查,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④ 采集数据:按照测站设置,采集目标点的坐标和高程数据。
⑤ 数据传输: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计算机,进行后续处理。
(2)数据处理在计算机上,我们采用CASS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
具体步骤如下:① 数据导入:将采集到的数据导入CASS软件。
② 数据编辑:对数据进行编辑,包括删除错误数据、修改坐标等。
③ 数据成图:根据编辑后的数据,生成数字地形图。
3. 航空数字测量实习过程中,我们通过航空摄影获取地形信息。
具体步骤如下:(1)选择合适的摄影数据:根据实习任务要求,选择合适的航空摄影数据。
(2)数据处理:对航空摄影数据进行处理,包括影像纠正、镶嵌等。
(3)生成数字地形图:根据处理后的数据,生成数字地形图。
四、实习总结1. 实习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们掌握了数字测量地形的原理、方法和步骤,提高了实际操作技能。
同时,我们还学会了团队合作,培养了严谨的工作态度。
2. 实习体会(1)数字测量地形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掌握多种仪器和软件,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
数字化测图技术总结

数字化测图总结(一)作业原理数字化测图的主要作业过程分为三个步骤: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地形图的数据输出(打印图纸、提供数据光盘等)。
数字化作业流程图如下:本次在实习中测图采用的方法为地面数字测图,利用全站仪进行野外数字采集,在内业计算机上采用南方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成图。
(二)测绘软件在本次作业中采用南方CASS7.0软件进行内业处理. 南方CASS7.0是基于AUTO CAD平台开发的,AUTO CAD的所有功能它都可以用,而AUTO CAD则是世界上大家所共认的绘图平台,其编辑功能是有目共睹的,它均提供三种作业方式:电子平板方式、原图数字化方式及内外业一体化。
在CAD的基础上,开发了许多功能,如量算定点、图形复制、绘制多功能复合线等。
除此之外,还提供了地籍表格绘制与图纸管理等功能。
(三)作业简介野外数字化测图是我国目前各测绘单位用得最多的数字测图方法,利用全站仪自动跟踪测量模式,测站架设自动跟踪式全站仪,选择日本拓普康(Topcon)测量仪器。
2.4.2 作业过程我们在测图中也采用外业草图+室内交互编缉来完成测图工作。
我们在测绘过程中共分3个地形测绘小组,每个小组3—4人不等,一人观测并在全站仪上作记录并编码,两人跑尺并内业绘图。
在点号的编码方式中,我们一个测区一个编码的方式。
根据控制点的位置和实际的每天工作量,人工实地绘制草图,在草图上标明,每隔10个点和测站互通点号,防止出错。
当在外业完成各点的编号(编码)后,回到室内就可以把传输到计算机的各点在计算机屏幕上以展绘编码的方式出来,再根据跑尺人员自己所走过的线路,辅以这些点号编码,则可比较方便地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或者通过编制编码引导文件,实现自动连线。
当完成这项工作后,再把这些图拿到实地对照,量取实地没有测到的各种数据,再在计算机上进行交互编缉,从而得最终的地形图。
(四)司尺要点采用以上方法,对观测及司尺人员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第一配合要默契,这一点测完了,下一点应测什么应心灵相通;对观测人员的输入数字及字母的熟练程度要求较高,一般应在10秒内完成。
数字测图技术期末总结

数字测图技术期末总结数字测图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学科,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学技术,对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可视化,从而实现对现实世界的精确测量和分析。
在本学期的学习中,我系统地学习了数字测图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相关工具的使用。
通过实践和实验,我深入理解了数字测图技术的实际应用,同时也体验到了其中的困难和挑战。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首先学习了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技术。
数字图像处理是数字测图技术的基础,它包括了图像获取、图像处理和图像显示等环节。
通过学习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理论和算法,我能够使用数字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增强、滤波和分割等操作,从而提高图像的质量和可读性。
其次,我学习了数字摄影的原理和技术。
数字摄影是数字测图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它通过使用数字相机和相关软件,对目标进行实时测量和记录。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数字相机进行测量和拍摄,同时也了解了数字摄影在工程测绘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另外,我还学习了激光测距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激光测距仪是一种常见的测量设备,它通过发射激光束并测量激光束的反射时间,从而计算出目标物体的距离。
通过学习激光测距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我能够正确使用激光测距仪进行测量和记录,从而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除此之外,我还学习了数字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数字制图是数字测图技术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学技术,将测量数据转化为图形展示,从而实现测量结果的可视化和分析。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学会了使用CAD软件进行绘图和制图,同时也了解了数字制图在工程设计和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在完成上述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由于数字测图技术涉及的知识面广,有时候难免遇到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
其次,由于数字测图技术的实践环节较多,需要不断地进行实验和实践操作,因此对于软件和设备的使用也要求较高。
但是,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不断的实践,我逐渐克服了这些困难,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数字测图技术总结

碎部测量1.什么是地面数字测图?地面数字测图与常规测图相比具有哪些特点?何谓"一步测图法"地面数字测图是指对利用全站仪,GPS接收机等仪器采集的数据及其编码,通过计算机图形处理而自动绘制地形图的方法。
与常规测图相比,地面数字测图有以下特点:1. 大比例尺测图自动化:野外测量自动记录、自动结算处理,自动成图、绘图,并提供可供处理的数字地图。
效率高、劳动强度小。
2. 大比例尺测图的数字化:数字地形信息可以传输、处理和多用户共享;可自动提取点位坐标、距离、方位、面积等;可供工程CAD(计算机辅助设计)使用;可供GIS建库使用,可绘制各类专题地图;可进行局部更新,保持地图的现势性。
3.模拟测方法的比例尺精度决定了图的最高精度。
数字地形图无损地体现了外业测量的精度:数字测图的测量数据作为电子信息,可自动传输、记录、存储、处理、成图、绘图,在这全过程中,原始测量数据的精度毫无损失,从而获得与仪器测量同精度的测量成果。
4. 地面数字测图的图根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可同时进行,即在进行图根控制测量的同时,可在图根控制点上同步测量本站的碎部点,再根据图根控制点的平差后坐标,对碎部点坐标重新计算,以提高碎部点坐标的精度,而后进行计算机处理并自动生成图形(这种方法被称为"一步测图法")。
5. 地面数字测图在测区内可不受图幅的限制,作业小组的任务可按河流、道路等自然分界线划分,以便于碎部测图,也减少了图幅接边问题。
6. 地面数字测图必须有足够的特征点坐标才能绘制地物符号;足够而又分布合理的地形特征点才能绘制等高线,因此,地面数字测图中直接测量碎部点的数目比传统测图有所增加,且碎部点(尤其是地形特征点)的位置选择尤为重要。
传统的测图作业步骤是先控制后碎部测量、先整体后局部。
数字测图可以采用同样的作业步骤,但依据数字测图的特点,图根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可同步进行,称为"一步测量法"。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总结

数字测图实习报告总结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参与了数字测图的实习。
这是一次充满挑战和收获的经历,让我对测绘领域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实践经验。
实习的开始,我们首先接受了系统的理论培训。
了解了数字测图的基本原理、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的流程。
这为后续的实地测量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我们所使用的主要仪器设备包括全站仪、GPS 接收机等。
全站仪的操作相对复杂,但通过反复练习,我逐渐掌握了其测量功能,能够准确地获取角度和距离等数据。
而 GPS 接收机则在一些开阔区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测量提供了便捷的定位信息。
在实地测量中,我们面临了各种各样的环境和条件。
有时候是炎热的天气,有时候是复杂的地形。
但这并没有阻挡我们前进的步伐。
我们按照预定的测量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工作。
每一个测量点的选择都经过了仔细的考虑,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测量过程中,团队合作至关重要。
我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操作仪器,有人负责记录数据,还有人负责现场的标记和草图绘制。
大家相互配合,及时沟通,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遇到的问题。
数据采集完成后,就进入了数据处理阶段。
这是一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过程。
我们使用专业的软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生成了初步的地形图。
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一个小的错误都可能导致结果的偏差,所以我们必须认真检查每一个数据,确保其准确性。
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数字测图工作的严谨性和重要性。
一个小小的误差可能会在后续的工程中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专注度。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不足之处。
例如,在仪器操作的熟练程度上还有待提高,在数据处理时对于一些复杂情况的应对能力还不够强。
这也让我明确了今后学习和努力的方向。
此外,实习还锻炼了我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遇到困难时,我们不再是孤立无援的个体,而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团队,共同寻找解决方案。
总的来说,这次数字测图实习是我学习生涯中的一次宝贵经历。
数字测图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技术总结报告——概述
1. 任务来源、目的,测图比例尺,生产单位, 生产起止日期,生产安排概况。 2. 测区名称、范围、行政隶属,自然地理特 征,交通情况,困难类别。 3. 作业技术依据,采用的等高距,图幅分幅 和编号的方法。 4. 计划与实际完成工作量的比较,作业率的 统计。
4.2技术总结报告——利用已有资料情况
2.技术总结编写依据
1. 上级下达任务的文件或合同书。 2. 技术设计书、有关法规和技术标准。 3. 有关专业的技术总结。 4. 测绘产品的检查、验收报告。 5. 其他有关文件和材料。
3.技术总结编写要求
1. 内容要真实、完整、齐全。对技术方案、作业方 法和成果质量应作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对应用的 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和生产的新品种要认真细 致地加以总结。 2. 文字要简明扼要,公式、数据和图表应准确,名 词、术语、符号、代号和计量单位等均应与有关法 规和标准一致。 3. 项目名称应与相应的技术设计书及验收(检查)报 告一致。幅面大小和封面格式符合要求。
1. 资料的来源和利用情况。 2. 资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处理方法。
4.3技术总结报告——控制测量
各类图根点的布设,标志的设置,观测使用 的仪器和方法,各项限差与实际测量结果的 比较
4.4技术总结报告——测图方法、质量 和技术依据
测图方法,仪器型号、规格和特性,仪器检 校情况,外业采集数据的内容、密度、记录
项目五 图形检查与输出
任务四 技术总结的编写
主要内容
意义 技术总结编写依据 技术总结编写要求 技术总结报告内容
1.意义
测绘技术总结是在测绘任务完成后,对技术设计书和技术标 准执行情况,技术方案、作业方法、新技术的应用,成果质 量和主要问题的处理等进行分析研究、认真总结,并作出客 观的评价与说明; 便于用户(或下工序) 合理使用成果,有利于生产技术和理论 水平的提高,为制、修订技术标准和有关规定积累资料; 测绘技术总结是与测绘成果有直接关系的技术性文件,是永 久保存的重要技术档案。
的特征,数据处理和成图工具的情况等;
测图精度分析与统计、检查验收的情况,存
在的主要问法、新材料的采用及其效果。
4.5技术总结报告——技术结论
1. 对本测区成果质量、设计方案和作业方法 等的评价。
2. 重大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
4.6技术总结报告——经验、教训和建议 4.7技术总结报告——附图、附表 4.8技术总结报告——上交资料清单
a. 利用已有资料清单, b. 图幅分布和质量评定图。 c. 控制点分布略图。 d. 精度统计表。 e. 上交测绘成果清单等。
思考题
技术总结编写依据? 技术总结编写要求? 技术总结报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