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实施希望工程指导小组办公室

南通市实施希望工程指导小组办公室
南通市实施希望工程指导小组办公室

南通市实施希望工程指导小组办公室

通希望办发〔2011〕2号

关于2011年度春季助学的决定

各县(市)、区团委,局(公司)团(工)委,各大中专院校团委,直属单位团组织:

新学期伊始,为更好地服务我市贫困青少年群体,深入推进和深化贫困学生的资助工作,帮助更多家庭贫困且品学兼优的寒门学子顺利完成学业,经市希望办研究,决定对全市600名(其中含各县市希望办自筹资金资助的420名)特困学生予以资助,每人一次性资助人民币300元,用于支付2011年第一学期的有关费用。

本次受助学生的确定,是以各团组织推荐为主,由学校和家长所在单位或所在居(村)委会确认,经市希望办审核的基础上产生的。

希望接受资助的学生珍惜社会的爱心和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发愤读书,自立自强,早日成才。

—1 —

附:2011年度希望工程秋季春学受助学生名单

南通市实施希望工程指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3月18日

抄送:团省委、省希望办,市委、市政府、市实施希望工程指导小组成员单位、民政局、新闻单位、市有关学校。

—2 —

附:

2011年度希望工程春季助学受助学生名单

邹健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一(1)班

潘洋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一(5)班

王嘉慧(女)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二(9)班

曹毅哲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二(7)班

陆佳(女)南通市第一初级中学初一(2)班

陈亚玮南通市小海中学初二(6)班

朱冬玲(女)南通市小海中学初二(6)班

杨小金(女)南通市小海中学初一(1)班

王雷南通市小海中学初一(6)班

田旭芳(女)南通市小海中学初一(4)班

张甜(女)南通市启秀中学高三(1)班

张檀南通市启秀中学高二(1)班

张亮南通市启秀中学高一(9)班

刘志华南通市启秀中学初二(15)班

邱徐南通市启秀中学初一(4)班

次仁扎西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二(1)班

桑珍(女)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二(6)班

黄家驹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二(7)班

—3 —

李玉杰(女)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二(9)班

陈玲(女)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一(11)班

邵媛媛(女)南通市紫琅中学初二(3)班

高佳静(女)南通市紫琅中学高二(5)班

朱倩(女)南通市紫琅中学初三(1)班

刘媛(女)南通市紫琅中学初一(2)班

曹发发(女)南通市紫琅中学高一(5)班

秦毅林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朝晖校区二(4)班黄璐(女)南通市实验中学初一(7)班

周铭(女)南通市新桥中学初一(1)班

朱刘霞(女)南通市新桥中学初三(3)班

钱菁菁(女)南通市虹桥中学初二(2)班

孙泽华南通市启秀中学初一(18)班

庄瑶(女)南通市启秀中学初一(15)班

张周琳(女)南通市第三附属小学三(4)班

孙媛(女)南通师范第三附属小学三(9)班

季晓希(女)南通市五山小学三(4)班

季笑笑(女)南通市五山小学二(2)班

伍诗琪(女)南通市五山小学四(2)班

戴天行(女)南通师范第一附属小学二(2)班

芮志磊南通市虹桥一小六(5)班

任薇薇(女)南通市虹桥小学四(2)班

—4 —

景慧(女)南通市第三中学高一(7)班陈卓南通市虹桥第二小学三(4)班徐康伟(女)南通市虹桥小学五(2)班

韩沁伶(女)南通市虹桥二中初二(12)班张佳佳(女)南通市雁滨小学四(1)班

成晓天南通市八一小学四(5)班

陈雨甜(女)南通市八一小学六(4)班

许璇(女)南通市八一中学初二(7)班马鑫南通市新桥中学初二(8)班丛肖蓉(女)南通市新桥中学初一(5)班王之莹(女)南通市虹桥二中初一(5)班曹屹峰崇川区启秀小学三(3)班

孙琳(女)南通市紫琅高中高二(5)班吴添睿崇川区实验小学四(9)班

单意(女)崇川区实验小学四(7)班

席季鑫南通市北城中学初一(1)班邢洪莉(女)南通市北城中学初一(4)班高雨勤(女)南通市北城中学初一(9)班严小龙南通市北城中学初二(1)班朱金凤(女)南通市北城中学初二(2)班周维(女)南通市天生港中学初三(2)班徐志强港闸区永兴小学四(1)班

—5 —

刘俊南通市天生港小学四(1)班

叶佳琪南通市天生港学校三(1)班

凌周峰南通市唐闸中学初一(2)班

姚乐(女)港闸区陈桥小学四(1)班

张锡萍(女)南通市陈桥中学初三(6)

郭兴楠南通市陈桥中学初一(4)

顾永锋南通市陈桥中学初三(3)

赵云凤(女)南通市陈桥中学初二(5)

刘心洁(女)港闸区鹤涛小学三(2)班

唐振炎港闸区鹤涛小学五(2)班

胡杰港闸区鹤涛小学三(2)班

朱霞(女)南通市幸福中学初三(2)班

张佳芸(女)南通市幸福中学初二(2)班

张彦伟通棉一厂第三工人子弟小学五(2)班达凌(女)港闸区实验小学四(10)班

唐雅琪(女)港闸区十里坊小学二(4)班

王志骁港闸区唐闸一工小五(2)班

岳炜港闸区唐闸中学初一(三)班

吴佳敏(女)南通开发区江海小学六(4)班

顾天凤(女)南通开发区江海小学五(3)班

成伊羽(女)南通开发区江海小学三(1)班

张欢(女)南通开发区农场中学初三(1)班

—6 —

葛晶晶(女)南通开发区农场中学初三(1)班顾春梅(女)南通开发区农场中学初三(1)班浦佳依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五(1)班何天宇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一(13)班滕媛媛(女)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一(9)班崔茅勇南通开发区实验小学三(5)班刘贵英(女)南通开发区东方中学初一(7)班段怀贤南通开发区东方中学初一(5)班李羽志南通开发区东方中学初一(2)班陈颖(女)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高一(7)班袁秋炜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高一(6)班陈飞翔南通市天星湖中学高一(8)班王冬梅(女)南通开发区小海小学六(2)班黄晶晶(女)南通开发区小海小学六(1)班耿跃飞南通开发区小海小学六(3)班康佳南通市竹行中学七(1)班

黄静静(女)南通市竹行中学八(1)班

钱思怡(女)南通市竹行中学七(4)班

高佳帅(女)南通开发区竹行小学四(2)班陆赵金(女)南通开发区竹行小学一(2)班樊检(女)南通开发区竹行小学一(6)班赵谚丽(女)南通大学文学院中文101班

—7 —

郑建林南通大学理学院统计101班

周路华(女)南通大学商学院国贸086班

张梅琴(女)南通大学教育科学院应用心理091班

刘婷(女)南通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师范081班

马志盼(女)南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091班

张敏(女)南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工程092班

薛磊(女)南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电信1010班

陈兆霞(女)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计师091班凌莉莉(女)南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土木092班

赵大凤(女)南通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服081班

李敏(女)南通大学医学院临床104班

苏光磊(女)南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091班

王慧(女)南通大学护理学院护理093班

李允平(女)南通大学体育科学学院102班

王笃森南通大学杏林学院艺术设计082班

闫劲(女)南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101班

张强南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086班

顾陈明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造价103班

何佳津(女)南通职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广告091D班

高德功南通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电气091D班禚昌丰南通职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电092班

王恋(女)南通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动漫091班

—8 —

高婷(女)南通职业大学人文与旅游管理学院文秘091班孙刘佳(女)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3091班

史志朋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港电3081班

孙运萍(女)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物流3081班

薛方方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港电3091班

田敏(女)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广告3091班

李建国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10染一班

李想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09数控二班

周俊秀(女)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09造价二班

管胜礼(女)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10网络一班

周婉婉(女)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10平面一班

江里朋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办学点10模具班

张丹丹(女)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办学点10造价(1)班金星(女)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办学点07商务英语班杨曼(女)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办学点10会计核算班高微(女)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南通办学点09装潢设计班符建美(女)南通高等师范学校英语08(3)班

樊靓靓(女)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小教理09(2)班

严春花(女)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小教文08(1)班

陆星烨(女)南通高等师范学校小教理10(2)班

季春娟(女)南通高等师范学校英语10(1)班

田旭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3102班

—9 —

邵燕敏(女)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物流3101班

王辉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分析3081班

贾丽琳(女)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3081班

余婉月(女)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商日3102班

鲍小康如皋高等师范学校08级英语教育1班

刘喜宏(女)如皋高等师范学校09级英5班

万里娟(女)如皋高等师范学校08级学前双语班

顾银娟(女)如皋高等师范学校09级商务英语班

朱娟(女)如皋高等师范学校09级英语5班

周丽(女)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软件082班(日语)葛海霞(女)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国际会计083班

陈爱娟(女)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商务英语071班

邢佳欢(女)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电商101班

朱荣峰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工程造价101班

陈凤霞(女)南通体臣卫生学校1002班

张锐(女)南通体臣卫生学校1013班

唐成喜紫琅职业技术学院汽配101班

范梦茹(女)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会审103班

陈佳乐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初一(2)班

张益忠南通市体育运动学校初二

—10 —

海安:

桑圣慧田莹红朱云龙许波仙王珍妮陈思杏蔡阳阳许月铧仲仁朋刘鑫吴志祥杨文解银慧王娟于小雯徐世强陈诗远罗蒙于娟张宇闵寒孙哲陈佳楠吉祥徐志成罗棋元徐振东黄国益高欣怡吴江喜王鑫包伟谭厚俊吴晓佳肖丹丹吴静周桂平夏鹏方垚卢瑶徐敏林泽强周桂平张钟伟谢飞王新月赵锡彬戴进华张雯文丁文祥严静王冬梅唐新闻曹樱李俊辰程广莉傅光喻袁晓敏张燕彭笑雨刘健周红霞颜月梅黄景梅方万琳刘聪颖李红李萌陆家兴朱鹏飞

如皋:

叶蕴吴海兵秦圻徐佳云周海燕周静孙一凡孙春颖张岳云张颖徐旭寅朱慧慧李学娟焦佳敏王美琴葛乃玲薛小敏薛陈裕郭琪成陆阳阳陈文静黄宝燕沈祖俊钱亮蒋梦莉谢思琴杨焱倪绍华王滨吴亚云吴波涛刘凯丽李文杰石雅丽何婷婷蔡丽徐远明倪海燕王湖平鞠钱岑徐莉娟张开南周抗洪万细琴顾迎新沙丽娟周航顾雨娟丁一凡裴亿治范锐丁忠正沈祖俊孙畅章情领陈显臻马思杰沈岩钱志鹏顾文茜蒋徐欣刘佩阳许瑞凯

—11 —

孙洋洋晋佳卫李石耀居亚欣徐盟盟沙益飞沈迅

如东:

季聪梅冯雪雪陈浩季旭东高凯峰蒋平徐超凡杨秋云陈文杨阳朱小阳朱伟国钱佳佳张冬华秦曙光俞旗伟尹杰伟杨海平陶小於徐楠楠闫小果张丽葛方舟朱爱琴严国文赵星星缪彩云唐辉徐小雷华笑然王浩陈诚凌明珠张益李张子佳季智豪谭春林张磊张杨强施海燕梁鹏飞金浩韩露露孙钰滢於俊桥刘颖缪周慧叶葛炜张颖颖钱浩葛乃妍郁莎燕夏倩葛陈慧李良娟刘婷婷戴其忠王邵培时滨滨曹露霞曹蕾薛金宇曹玉兰王佳文高敬黄缪迎庆缪蔡杭顾康丽刘艳王亮

通州:

葛宏燕成炎炎张茜茜曹将华刘烨成啸虎曹瞿冲曹峰峰王翔宇曹青青周赛男陈苏婷徐忠虞佳晋顾擎天吴林冲黄赛杨艳红施丽陆谦沈庆张梁燕姜浩陆玲玲张家琪陆鹏程张鹏陈启邱朱校强何林飞倪炜炜任凌徐佳清施玉牟程娟徐桐桐张海洋徐熠刘苏黄东东何如意王乐葛蔚果陈春鹏曹爱华邢莉俞雯雯蔡晓梅唐步凡

—12 —

李桢臻姚霞曹李强吴晓倩崔峰周卫东姜黎华孙晓岑曹苏勇黄淑芹曹静严飞飞曹蕾王永莹陈燕曹焱汪启益邱彬彬张甜亮俞鹏天季凌晨

海门:

黄佳敏周卫强施美萍黄精炎汤婷翟小杰樊佳伟陈菊华施天星蒋春娇杨元元施政委施建荣王宁陈京京王笑虎陆扬华宋金晔朱勤娟王宇陆跃忠薛忠军李海华黄心灵陆翠翠周星花徐冬燕郁健吴卫丹顾鑫石江耘茅新梅龚灵迪江利华潘志学朱巍巍施莉丽杜晓霞李文娟陈挺范陈清李斌黄佳赛茅骅刘玲丽蔡佳利汤凯锋曹玮玮汤夏燕黄磊张文霞王衍江虹美陆高云茅一遒戴新海黄燕宏马丽丽黄河张俊沈夏江美娟杨敏健丁盛娟施园园梁金松陆双洪秦楠黄魏娟陈赛玲

启东:

顾佳杰施爱美龚琦居莉莉张陈浩南蔡燕杨怡婷施伟伟杨单崔鹏俞冬生张荧张凤黄康樊璐璐黄嘉杰袁东黄天杰黄佳裕沈佳誉周滟琳蔡国庆崔毅晨何雨恒曹雯婷黄奕灵钱思成耿金磊黄圣娟姜鑫颖朱柳丞施龙权宋赛杰徐灵濠李江芬

—13 —

崔艳薛明富顾佳云高远杨佳浩李姝遐顾金陈燕施国权施佳灵周陈俭陈赛花王博梅佳柳顾鑫慧沈慧丹吴莹莹尹艾胡鑫怡黄金燕袁天华顾超袁王慧黄雨娟孙琴周佳豪朱佳枫陆丽华陈凯玲沈玥玲陈佳莉彭金美秦天忆张春裕丁荣荣

—14 —

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

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 为了规范学生资助行为,加强学生资助管理,提高资助资金使用效益,促使学校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 1、提高认识,认真学习上级有关资助的文件、规章制度及相关规定。充分认识国家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实行资助,以高度的责任感把资助工作做好。 2、规范工作制度。及时、准确地传达贯彻落实上级文件要求和材料上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工作流程,严格遵章办事。 3、向广大学生积极宣传资助工作的重要意义,让每个受助学生充分感受到党和国家的温暖,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以实际行动报答党和国家的关怀,并做到合理使用资助金,不乱花一分钱。 4、成立学生资助督查小组和学生资助管理办公室,具体分工,明确责任。 5、严格按政策规定的范围,条件逐个确定资助对象,做到不虚报、不错报、不漏报。 6、坚持信息公开。做到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上网公布。对于直接涉及学生个人利益的工作,切实保证公正、公平、公开,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如当事者对所涉及信息不知情,有责任和义务向当事者做出解答。 7、加强监督制度。国家资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工作人员必须以严谨的态度认真对待。严禁在工作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 8、加强申报学生资格审核制度。从班级、年级部到学校实行三级评审制度,逐步开展对在籍学生申报材料的核查、补充和更正工作,做到科学管理,严格保密。 9、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学校建立健全资助学生台帐和相关档案,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专款专用。受助学生档案实行“统一归档,经办人立卷,分项目整理”的原则。经办人对受助学生档案的形成、收集、整理、归档及其完整性要及时,并负有督促、审查责任

希望工程义演 教案

5 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学会列一元一次方程解有关“增长率”的应用题. 2.通过应用题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使用代数中的方程去反映现实中的相等关系,体会方程方法的优越性. 过程与方法 1.根据具体问题的数量关系,形成方程的模型,初步培养学生利用方程的观点认识现实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分组合作学习的活动使学生学会在活动中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由具体实例的分析、思考与合作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以及善于分析问题、利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分析应用题的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难点:正确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过程】 一、问题展示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什么呢?下面先一起来看这道题. 教师多媒体出示课件. 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组织了一场义演,共售出1000张票,筹得票款6950元.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售出多少张? 二、例题讲解 师:上面的问题中包含哪些等量关系? 生1:售出的票包括成人票和学生票,因此有:成人票数+学生票数=1000张① 生2:所得的票款包括成人票款和学生票款,因此有: 成人票款+学生票款=6950元② 师:那么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成人 票数/张x1000-x 票款/元5x8(1000-x)

所以有5x+8(1000-x)=6950, 解得x=350,所以售出成人票650张,学生票350张. 师:很好!同学们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1000, 解得y=1750,所以学生票数为=350, 所以成人票数为650张. 【例】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义演,全价票为每张18元,学生享受半价.某 场演出共售出966张票,收入15480元,问这场演出共售出学生票多少张? 分析:题中涉及的数量有票数、票价、总价等,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有: 票数×票价=总票价; 学生的票价=×全价票的票价; 全价票张数+学生票张数=966; 全价票的总票价+学生票的总票价=15480. 解:设这场演出售出学生票x张,则售出全价票(966-x)张,根据题意,得(966-x)× 18+×18×x=15480. 解这个方程,得x=212. 检验:x=212满足方程,且符合题意. 答:这场演出共售出学生票212张.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1.审题:分析题意,找出题中的数量及其关系. 2.设元: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例如x). 3.列方程: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4.解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检查求得的值是否正确和符合实际情况,并写出答案. 三、巩固练习 某商店积压了100件某种商品,为使这批货物尽快脱手,该商店采取了如下销售方案,将价格提高到原来的2.5倍,再作3次降价处理:第1次降价30%,第2次又降价30%,第3次再 求:(1)第3次降价占原价的百分比是多少? (2)该商品按新销售方法销售,相比原价全部卖完,哪一种方案更盈利? 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对有疑问的学生予以帮助. 四、课堂小结

贫困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

青曲中学贫困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 为使我校建档立卡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全面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困、助学、育人工作,充分体现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关怀,特制定本办法。 一、资助原则 (一)既扶贫又扶志,做到“资助”与“育人”的有机结合; (二)资助向品学兼优的特贫困学生倾斜; (三)鼓励特贫困学生自强自立,通过刻苦学习,诚实劳动; (四)资助的目的是为了帮助特贫困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的经济困难,顺利完成学业。 二、资金来源 国家及有关部门或组织下拨设立的经费。 三、贫困学生认定管理 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是贫困学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坚持每学年认定一次和适时调整相结合的原则认定贫困学生,以确保特、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客观公正。 (一)学生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300元者界定为“贫困学生”。 (二)贫困学生的认定工作程序:

1、本人首先提出书面申请,出具有效家庭经济贫困情况证明材料,在征求班级及学生意见后,由班主任调查、核实并在学校公示确认后,报德育处审查。 2、由德育处调查核实后,组织学校评审小组进行评审、公示,并上报中心学校和教育局资助中心。 3、德育处按规定和要求审批。 (三)教办不定期对特贫困学生家庭情况及在校表现进行核实、抽查。 四、资金发放 1、资金发放前,必须向学生说明资金来源以及发放程序。 2、资金发放后,让资金领取者签字,并做好留档。 3、如果学生领取资金的,学校扶贫负责人要做好电话回访,确定资金去向。 五、资助方式 (一)社会资助 社会针对特贫困学生在学校设立的助学金、奖学金,根据资助者的意愿实施执行。 (二)上级经费支持 严格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执行。 六、资助学生的奖惩

学生资助管理制度24932

邢台青松职业中专学生资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学生资助行为,加强学生资助管理,提高资助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国家各项学生资助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生资助管理的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生资助规章制度;坚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战略目标;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学生资助行为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三条学生资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资助资

金;加强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对学校资助金的使用进行控制和监督。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四条学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全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第五条校长是学校资助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学校资助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教务处统一管理。 第三章资金管理 第六条资助经费来源包括财政预算安排、社会捐赠、学校自筹等。 第七条学校要严格按照各资助项目的评审办法,开展申请、评审、公示和核定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第八条学校从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资助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资助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向上级报送资金使用情况;资助项目完成后,应当做好资金发放表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总结,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九条资助金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资助项目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资助政策没有统一规定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规定,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 第十条学校要加强对资助资金的管理,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不得虚列虚报,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第十一条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对学生资助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四章档案管理 第十二条学校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要做好资助档案的管理工作,收集整理各级各部门相关的文件、通知、制度、方案等。档案材料还

小学学生资助管理制度

小学学生资助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切实解决我校贫困生因家庭、低保家庭、残疾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问题,深入做好学生防流控辍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资助对象 资助对象一是小学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二是我校学前教育阶段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孤儿、残疾学生、贫困军烈属家庭子女、残疾家庭子女、享受农村低保或特困救助(特困户)的家庭子女、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家庭子女、贫困单亲家庭子女、家庭贫困的少数民族学生、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农村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及双女户家庭学生、移民贫困户子女是重点资助对象。贫困程度相同条件下,品学兼优学生优先。 二、资助项目 贫困生资助项目一是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寄宿贫困生生活费补助;二是学前教育保教费。我校资助贫困生的具体方式是在核定资助对象时,根据贫困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确定。我校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方式对资助对象进行资助,不随意改变资助方式,更不随意更换资助对象。 三、资助程序 资助对象按下列程序及要求核定: (一)指标下达。我校贫困学生资助名额、经费由区教育局确定,再按比例分到各年级进行上报、审核、公示、发放、备案。 (二)信息公开。学校通过召开学生大会、班会、在校内醒目处张贴公告等方式向学生及学生家长公开资助信息,包括资助条件与名额、资助方式与标准、申请时间与评审办法等。 (三)资助申请。学生或学生家长(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资助申请,填写由学校发给的《特殊家庭困难学生教育资助申请审核表》。《资助申请表》经受助学生所在村委会(社区)、乡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分别审核、确认、签字盖章后,送交学校作为评审确定资助对象的依据。 (四)评审公示。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成员不少于7人),按资助名额,依据《资助申请表》所记载的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确定资助对象。资助对象确定后,学校应在《资助申请表》上签署明确的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然后将资助对象名单分别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的村(社区)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5天。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学校及评审小组要对有关情况进行重新核实。

(完整版)学生资助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学生资助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提升学生资助工作质量,完善学生资助工作政策措施,加强学生资助工作过程管理,有效防范违法违纪现象发生,切实维护受助学生利益,促进学生资助工作健康持续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生资助责任追究是指在监管和履行学生资助工作职责过程中发生失职、渎职、失误或其他个人原因,对工作造成不良影响时对相关人员的追究与处理。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学校负责人、学校资助管理人员、各班主任等人员。 第四条责任追究坚持下列原则 (一)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二)实事求是、客观、公平、公正原则; (三)惩前毖后、有错必究原则; (四)“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第二章工作职责 第五条是否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学生资助属地责任和主体责任,强化专项监督检查和日常监管力度,认真查处检查中发现的、学生及家长投诉举报的违法违纪案件。 第六条是否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做好资助对象的评审工作,

是否严格履行程序、按章操作,保证资助工作公开、公平、公正。 第七条是否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资助范围和标准落实学生资助政策,确保公示名单与受助学生名单完全一致。 第八条助学金资金是否及时、足额到位,确保无截留、无挪用。 第九条是否建立健全受助学生档案库,是否加强学生资助工作档案管理,做到资料齐全、整理规范。 第三章责任追究范围 第十条对因领导不力、疏于监管导致发生严重套取、骗取、挪用学生资助金案件的,要依纪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一条学校领导小组有对评审小组的评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检查指导的责任,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以上的检查工作。 第十二条评审小组要对领导小组的认定结论负责。评审小组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接受班级、家长提交的学生申请及证明材料后,要按照家庭经济困难认定要求对申请补助学生的家庭贫困程度进行审核,学校应派人进行家访、村居、邻里周边进行调查,并留存现场资料,以保证提交领导小组的拟定受助学生名单及材料真实、有效。对评审小组工作人员在评审过程中,有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行为

39、5.5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编号:1-1-39 课题应用一元一次方程—希望工程义演 学习目标1、借助表格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体会间接设未知数的解题思路,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并要求学生进一步明确必须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题意.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方程模型的作用,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敢于提出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数学知识,增强学生探究、推理数学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协助学生发展逻辑思维的能力,并能应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学习 重点借助表格分析复杂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等量关系 学习 难点 体会间接设未知数的解题思路,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 方法 探究法、归纳总结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活动内容: 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通过审题找出等量关系; 2.设——设出合理的未知数(直接或间接),注意单位名称; 3.列——依据找到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4.解——求出方程的解(对间接设的未知数切记继续求解); 5.检——检验求出的值是否为方程的解,并检验是否符合实际问题; 6.答——注意单位名称. 目的: 复习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强化解题步骤. 实际活动效果: 学生印象深刻.

二、确立目标:(多媒体展示) 三、预习检测: 活动内容: 展示一组有关希望工程的图片,让学生谈谈他的所见所感(PPT展示图片),引出课题“希望工程”义演. 板书:《“希望工程”义演》 目的: 让学生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希望工程”的重要作用,也为学生学习新知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陶冶学生的数学情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实际活动效果: 图片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又带来了疑问“希望工程”与数学有什么关系?带着好奇有了想继续听下去的冲动. 四、合作探究 活动内容: 教材实例分析: 例1:某文艺团体为“希望工程”募捐义演,成人票8元,学生票5元.(1)成人票卖出600张,学生票卖出300张,共得票款多少元? (2)成人票款共得6400元,学生票款共得2500元,成人票和学生票共卖出多少张? (3)如果本次义演共售出1000张票,筹得票款6950元,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售出多少张? 目的: 为突破本节课的重点,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找出其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和

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计划

学生资助管理工作计划 根据教育局资助中心工作意见,结合我校实际,认真研究上级文件精神,制定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计划,全面开展本学年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以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主要目的,以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政策,顺利完成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资助工作为主要任务,积极开展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确保我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得到有效资助,使其顺利完成学业,促进教育公平。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落实好各项资助政策,使各项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完善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使学生在公开、公平的原则下接受资助;争取各方面资助资金,使更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得到有效资助。 三、工作任务 1、每学期做好贫困生的调查工作,及时家访。 2、填写贫困生登记表,建立贫困生档案。 3、做好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的申请和发放工作。 4、做好校内自救工作。 5、协调各方面力量发展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资助政策学习

认真学习领会政策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做到理解和运用,准确把握、规范操作,确保国家资助政策惠及到每一位贫困学生。 (二)规范资助工作管理 制定资助管理工作制度,成立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办公室和家庭贫困学生评审小组,做好贫困学生认定和评审工作,严格履行发放的签字手续,确保真实,信息资料齐全,按年、班级分类存档备案,评审结果公式化,管理工作制度化。 (三)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 资助款项是专项资金,落实帐目资金流向。加大监管力度,使资金足额、及时发放到学生手中。领取时须经学生家长、学生本人、班主任和校长签字确认。否则追究责任。 (四)加大资金政策宣传 在资助过程中,要将资助政策规定和受助学生信息公开,通过黑板报、广播和主题班会进行宣传,使广大学生知晓受助权利,把资助工作制度化、公开化。

学生资助工作制度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8740 学生资助工作制度标准范本 In order to make the rules open, maintain the collective coordination, safeguard the interests, so as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power of the group, and realize the legal basis of management. (规章制度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资助工作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规章制度文件适合在管理中,为使规则公开化,让所有人保持集体的协调,维护集体的利益,从而充分发挥团体的力量,实现管理有法可依,内部运行有规则保障。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学生资助工作制度 为使学校资助管理工作规范及顺利实施,切实把国家这项“惠民工程”落到实处,增强管理工作职责,使学生资助工作得到落实而有保障,特制定本制度。 1、加强国家资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广泛利用各种媒介、采取多种形式,切实把这项国家惠民政策宣传到位,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2、严格做好国家资助金的申请、认定工作,规范评审程序。对学生的认定应按政策要求严格把关,按实际下达的名额执

行。建立和完善受助学生相关资料,将学生申请表、户籍证明材料、受理结果、公示情况、助学金发放及变动情况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记录在案,建档备查。 3、做好学生资助信息报表完整、及时,做到无虚报、错报、重报、漏报行为的发生。 4、国家助学金严格按受助学生实际在校时间核发,实行动态管理。 5、班级要及时向学校报送学生异动情况,学生资助管理应根据学生异动情况及时调整国家助学金的发放。 6、严格按公示制度公示,对公示中出现的问题,记录在案,及时处理。 7、学校资助管理要严格做好助学金采

《希望工程义演》应用题

《“希望工程”义演》练习题 1、甲、乙两班共90人,期中考试后,由甲班转入乙班4人,这时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80%,问期中考试前两班各有多少人? 2、学校开展植树活动,甲班和乙班共植树31棵,其中甲班植树数比乙班植树数的2倍多一棵,求两班各植树多少棵? 3、师生共100人去植树,教师每人栽2棵树,学生平均每2人栽1棵树,一共栽了110棵,问教师和学生各有多少人? 4、某校组织活动,共有100人参加,要把参加活动的人分成两组,已知第一组人数比第二组人数的2倍少8人,问这两组人数各有多少人? 5、某工厂三个车间共有180人,第二车间人数是第一车间人数的3倍还多1人,第三车间人数是第一车间人数的一半还少1人,三个车间各有多少人?

6、红光服装厂要生产某种学生服一批,已知每3米长的布料可做上衣2件或裤子3条,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为一套,计划用600米长的这种布料生产学生服,应分别用多少布料生产上衣和裤子,才能恰好配套?共能生产多少套? 7、某车间100个工人,每人平均每天可加螺栓18个或螺母24个,要使每天加工的螺栓与螺母配套(一个螺栓配两个螺母),应如何分配加工螺栓和螺母的工人? 8、甲、乙、丙三位同学向贫困地区的希望小学捐赠图书,已知他们捐赠的图书数之比为7:5:8,且共捐书200本,问三位同学各捐书多少本? 9、某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如果租用若干辆45座的客车,则有15个人没有座位,如果租用同数量的60座的客车,则多出1辆,其余车恰好坐满,已知租用45座的客车日租金为每辆车250元,60座的客车日租金为300元,问租用哪种客车更合算,租几辆车? 10、某队有林场108公顷,牧场54公顷,现在要栽培一种一种新果树,把一部分牧场改为林场,使牧场面积只占林场面积的20%,改为林场的牧场面积是多少公顷?

(完整word版)幼儿园贫困生资助实施细则

幼儿园贫困幼儿资助制度 为了帮助经济困难的幼儿解决生活困难,培养贫困幼儿积极进取、勤俭自强的优良品质。同时,也为了规范对贫困生的资助与管理工作,结合幼儿园的特点,特制定本制度。 一、成立工作领导组 组长:覃青青 副组长:黄颂萍、文秋娟 二、贫困生资助对象 1、家庭人均年收入在1500元以下或家庭生活困难,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本地区城乡居民收入中下水平的; 2、孤儿; 3、家庭经济困难的单亲家庭; 4、家庭贫困的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残疾幼儿 5、经民政部门确认的农村低保或农村特困救助范围的家庭子女; 6、因受灾、疾病等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可以优先得到资助。 7、家庭生活水平一般,家庭因疾病、多子女升学或其它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生活开支非常困难的“留守儿童”。 三、贫困生资助范围 贫困生资助比例按照在园幼儿总数的10%以内予以资助, 四、贫困生评审程序 1、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负责,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将贫困生情况、申请及名单上报领导小组,进行初审; 2、调查小组入户调查、了解,请社区、村委会核实。 3、领导小组根据调查小组各方搜集的资料,决定贫困生资助人选。 五、贫困幼儿的管理 1、幼儿园建立贫困幼儿管理档案,组织对贫困生日常表现进行跟踪调查,对反馈内容给予及时记录,保证贫困生日常的管理。 2、加强对贫困幼儿的教育,通过激发贫困幼儿的斗志,使其树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 3、建立受资助贫困生信息反馈和取消资格制。各班级应定期或不定期向幼儿园反馈受资助幼儿的家庭经济情况。若在受资助期间出现弄虚作假,伪造经济困难者,取消贫困资助资格,或视情况追回已享受的全部金额。

学生资助工作制度20332

均川中心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制度 为规范我校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根据县教育局、财政局有关要求,以及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成立由学校、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初审和申请,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形式。 二、资助原则:不得降低条件及标准,不得搞平均分配,不得随意扩大资助范围,不得将财政供养家庭和非困难家庭子女列为照顾对象。 三、资助对象的界定标准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和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好学。 2、家住农村地区(持农村户口)并在农村学校就读的,确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负担寄宿生生活费的学生。 3、下列情况,品学兼优的学生优先资助: (1)孤儿(含艾滋孤儿)、烈属、军属家庭困难的子女,残疾家庭子女,残疾学生。 (2)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 (3)低保或特困家庭子女。 (4)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四、资助申报审批程序 1、每学年开学初向所有学生、家长宣传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让所有的学

生和家长了解政策、参与监督。 2、公开资助信息。学校根据上级下达的资助名额,通过在校内及学生家庭所在的乡镇、村、组张贴公告等途径公开资助信息。 3、贫困生每年核定一次。申请资助的学生于学年开学初,由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村委会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4、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排序,提出贫困生资助名单,在学校和所在村、组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后,学校将资助名单,公示情况上报县资助中心审核确定。 5、学校通知受助学生填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领取表》,并由学生及其监护人签字确认。 6、资金的发放。学校在收到县下拨的资金后,要在三个工作日内将资助的资金发放到学生手中。 五、资助资金实行单设科目、独立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六、受资助学生名单、资助项目和金额应在学校校务公开栏公布,建立档案,并报上级部门备案。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资助资金用于最急需的贫困学生。对于出现问题的严肃查处。

学校学生资助管理制度

学生资助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学生资助行为,加强学生资助管理,提高资助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学校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学生资助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学生资助管理的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生资助规章制度;坚持教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战略目标;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学生资助行为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三条学生资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资助资金;加强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对学校资助金的使用进行控制和监督。 第四条学校学生资助项目包括:国家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校内资助资金、贫困高一新生慈善爱心捐助等。 第二章管理体制 第五条学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负责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 第六条校长是学校资助工作第一负责人,学校资助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和教务处统一管理。 第三章资金管理 第七条资助经费来源包括财政预算安排、社会捐赠、学校自筹等。 第八条学校要严格按照各资助项目的评审办法,开展申请、评审、公示和核定工作,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第九条学校从有关部门取得的有指定资助项目和用途并且要求单独核算的资助资金,应当按照要求向上级报送资金使用情况;资助项目完成后,应当做好资金发放表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总结,并接受有关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十条资助金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资助项目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资助政策没有统一规定的,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规定,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政策。 第十一条学校要加强对资助资金的管理,各项支出应按实际发生数列支,不得虚列虚报,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第十二条学校必须严格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对学生资助资金实行分账核算,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同时应接受财政、审计、纪检监察、主管机关等部门的检查和监督。 第四章资助实施细则 第十三条资助对象为在校各方面表现良好,无不良行为或处分记录、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并属以下情况之一的: 一、本校家庭困难的在校学生; 二、进入低保线的或有农村贫困证家庭就学的子女; 三、因特殊情况导致家庭困难的学生; 四、父母(双方或一方)丧失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的; 五、因其它特殊原因(如家庭成员因重大疾患、意外事故等)造成经济困难的; 六、没有享受其他类似的助学金资助(享受政策性减免除外),但家庭特别困难的可以推荐。 第十四条各班审送人数:各班资助审送人数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因特殊原因确需增加人数的,应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方可。 第十五条受助学生审批办法:

2018学生资助管理制度

洋县黄金峡初级中学 2018年度教育资助管理制度 为了加强和规范我校学生资助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我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切实解决我校贫困生家庭、低保家庭、残疾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问题,深入做好学生控辍保学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一、资助对象 资助对象一是在我校就读的所有建档立卡寄宿学生全部享受资助;二是我校非建档立卡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贫困程度相同条件下,品学兼优学生优先。 二、资助项目 贫困生资助项目是义务教育阶段在校寄宿贫困生生活费补助,每生每年1250元。 三、资助程序 资助对象按下列程序及要求核定: (一)指标下达。我校贫困学生资助名额、经费由县教体局确定,再按比例分到各年级进行上报、审核、公示、发放、备案。 (二)信息公开。学校通过召开学生大会、班会、在校内醒

目处张贴公告等方式向学生及学生家长公开资助信息,包括资助条件与名额、资助方式与标准、申请时间与评审办法等。 (三)资助申请。学生或学生家长(监护人)向学校提出书面资助申请,填写由学校发给的《特殊家庭困难学生教育资助申请审核表》。《资助申请表》经受助学生所在村委会(社区)、乡镇(街道)民政办公室分别审核、确认、签字盖章后,送交学校作为评审确定资助对象的依据。 (四)评审公示。学校成立由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成员不少于7人),按资助名额,依据《资助申请表》所记载的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确定资助对象。资助对象确定后,学校应在《资助申请表》上签署明确的审核意见并加盖公章,然后将资助对象名单分别在学校和学生家庭所在的村(社区)进行张榜公示,公示时间不得少于7天。公示期内如有异议,学校及评审小组要对有关情况进行重新核实。 (五)汇总上报。公示期结束后,学校将公示无异议的资助对象汇总,报送县后勤办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四、资助经费 资助经费,由县教体局同县财政局按核定的资助对象和标准核拨到我校。学校总务处按资助花名册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或学生家长。

资助工作管理制度

淮南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系资助管理工作暂行 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做好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事关广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我系根据国家、学校有关政策,为确保各项资助政策能够落到实处,进一步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手段,以奖、助学金为激励方式,以勤工助学、学费减免为辅助措施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和长效服务机制,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校对学生的资助坚持资助与解困、助学与育人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资助对象及基本条件 第三条资助对象为具有我校正式学籍、按时注册、缴纳学校各种费用的全日制在校本科大学生。 第四条申请资助的基本条件: 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规范》及我校各项规章制度; 3. 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4.品德良好,诚实守信,团结同学,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各种活动; 5.申请各种助学金(含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学生必须经过困难生认定,符合困难生条件。 第三章主要的资助方式 第五条学校按照国家相关政策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学生给与以下几种资助方式: 1.奖助学金: (1)奖学金是资助给品学兼优、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在读学生。我校奖学金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校奖学金、单项奖学金)等等 (2)助学金是资助给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勤奋的在读学生。我校助学金包括国

家助学金具体评定按各相关评定办法进行。 2.国家助学贷款: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通过学校向银行申请国家助学贷款。 3.勤工助学:包括校内勤工助学和校外勤工助学,学校会提供相对固定的勤工助学岗位和临时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缓解其经济困难。 4.临时困难补助:主要解决我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因家庭或社会发生突发性的事件而造成的临时生活困难。 5.绿色通道:学校在每学年新生入学时,开设“绿色通道”,对被录取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现场办理助学贷款、入学手续等,使他们能按时报到入学。 第四章组织机构 第六条建立学校、系级、班级三级学生资助工作机构,负责学生的各种资助工作。 学校成立淮南师范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学生处,负责办理资助日常工作。 本系成立由系党总支副书记为陈迅组长,副主任陈广宏为副组长,团总支书记赵小曼、班主任(辅导员)廖锦亮为成员的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系学生各类资助工作。 班级成立以辅导员、班主任为组长,学生代表(一般由班长、团支书、生活委员和10%普通学生代表组成)为成员的学生资助评议小组,负责本班资助的评议和推荐工作。资助评议小组成立后,其成员名单应在本年级(或专业、班级)范围内公示。 第五章申请、评审与发放 第七条申请、评审与发放程序: 1.本人申请:凡符合资助条件或被学校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班级提交享受资助的书面申请材料; 2.班级民主评议:班级学生资助评议小组对提出申请的学生进行评议讨论,根

【建筑工程管理】希望工程义演的方程详解

三、“希望工程”义演 1、甲、乙两班共90人,期中考试后,由甲班转入乙班4人,这时甲班人数是乙班人数的80%,问期中考试前两班各有多少人? 解:设甲班原有x人,则乙班有90-x 人,根据题意可得: x-4=[(90-x)+4]×80% x-4=[(90-x)+4]×0.8 x-4=(94-x)×0.8 x-4=(94-x)×0.8 x-4=75.2-0.8x x+0.8x=75.2+4 1.8x=79.2 x=79.2÷1.8 x=44 ∴乙班原有的人数为:90-x=90-44=46(人) (检验:人数变化后,甲班人数为x-4=44-4=40;乙班人数为(90-x)+4=(90-44)+4=50; 甲班人数占乙班人数的百分比为40÷50×100%=80%。符合题意。) 答:期中考试前甲、乙两班人数依次为44、46人。 2、某套书分上、中、下三册,印上册用了全部印刷时间的40%,印中册用了全部印刷时间的36%,印下册用24天,印完全套书共用了多少天? (分析等量关系为:印上册所用时间+印中册所用时间+印下册所用时间=印完

全套书共用时间;若印完全套书共用了x天,则印上册所用时间为:40%x;印下册所用时间为36%x;印下册所用时间是24天。) 解:设印完全套书共用了x天,根据题意,得: 40%x+36%x+24=x 0.76x+24=x 24=x-0.76x 24=0.24x 24÷0.24=x 100=x x=100 (检验:40%x=0.4×100=40(天);36%x=0.36×100=36(天); 40+36+24=100(天),符合题意。) 答:印完全套书共用了100天。 3、学校开展植树活动,甲班和乙班共植树31棵,其中甲班植树数比乙班植树数的2倍多一棵,求两班各植树多少棵? 解:设乙班植树x棵,则甲班植树2x+1棵,根据题意,得: x+(2x+1)=31 x+2x=31-1 3x=30 x=30÷3 x=10

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制度21663

温江区第二中学校 学生资助工作制度及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落实市、区关于学生资助工作文件精神,认真做好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确保各项各类特困生救助工作落到实处,特制订本工作制度。 一、指导思想 学校各类资助项目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组成部分,学校高度重视在校学生的资助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方针,规范工作程序,建立实行三级管理负责制,确保学生资助工作顺利进行。 二、组织机构及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资助评审小组和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对象初步审核小组,实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三级管理负责制。 1、教育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制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对象认定的实施办法,负责公示并审批确认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对象名单。 教育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资助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教育资助管理办公室: 教育资助管理办公室: 主任: 副主任: 工作人员: 2、教育资助评审小组承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象认定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由学生代表、家长代表、教师代表、学校领导组成。教育资助评审小组负责审核各班级推荐上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提出拟确认为助学金对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 教育资助评审小组名单: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学校教育资助评审小组下设学生资助工作小组,负责学生资助管理具体工作,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困难证明材料、受理结果、公示情况、资助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备查。 义教段学生资助工作小组: :负责资助工作管理 :负责学籍管理 :负责会计工作 :负责出纳工作 普通高中学生资助工作小组: :负责资助工作管理 :负责会计工作 :负责出纳工作 :负责学籍管理工作 3、各班成立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任组长,科任老师、学生干部和学生代表担任成员的教育资助班级认定评议小组。认定评议小组成员中,学生代表应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一般不少于班级人数的10%,认定评议小组成员名单在本班级范围内公示并上报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教育资助班级认定评议小组负责本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和资助标准的认定与民主评议工作。 三、认定标准 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不得降低条件及标准,不得搞平均分配,不得随意扩大资助范围,不得将财政供养家庭和非困难家庭子女列为照顾对象。 四、资助申报审批程序 1、每学年开学初向所有学生、家长宣传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让所有的学生和家长了解政策、参与监督。 2、公开资助信息。学校根据上级下达的资助名额,通过在校内张贴公告等途径公开资助信息。 3、教育资助对象每年核定一次。申请资助的学生于学年开学初,由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村委会或监护人所在工作单位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贫困学生资助典型案例

学生资助规范管理典型案例中职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为充分发挥有限资助资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解困、助学、励志、锻炼、成才”的工作目标。我校主要从以下环节优化资助实效。 一、创新资助机制管理 学校严格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认真做好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对中职在校生适合免学费学生全额免除,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评议和认定,对接受中职助学金的贫困生进行认真的评选,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得到资助,顺利完成学业。 1、成立了学生资助办公室。学校成立了学生资助办公室, 办公室以校长为组长,资助办、总务处、政教处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资助办公室全面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名额比例分配,审核工作,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 2、制定相关资助管理制度。 3、学生资助卡的办理。学生资助卡由学生本人自行办理, 但因在实际办理过程中部份学生存在年龄不足16岁、无身份证等银行不予办理的情况,我校资助办主动和银行接洽,采取学校出证明,提供学生户口薄及监护人身份证等方式,

积极主动的为学生办理好银行卡,使资助金额得以极时发放。 2、规范贫困生申报认定工作,确保资助工作公正、公平、公开。 1.加强政策宣传力度,确保资助工作透明度。每项资助项 目开展前,学校都利用QQ群、微信群及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将通知下发到各班主任及家长,并通过校园广播、学校内张贴资助 政策及资助项目,公布资助对象、条件,让全部学生知晓政策。 2、个人申报。由学生本人根据有关政策条件填写贫困生申请表,汇报家庭基本情况,以往救助情况,以及造成贫困的原 因等。 3.班级评定小组评议。由全班同学根据申报人的日常生活,消费情况进行评议。 4.班主任审核。班主任根据申请理由、申报人日常生活学 习表现,及家庭基本情况进行初次审核,并签署班主任意见, 把符合政策要求的学生提交给资助办公室。 5.学校研究。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将各班主任上报的贫困生 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根据学校贫困生总体情况,确定资助学生 名额。 6.进行公示。确定资助名单后,在全校进行为其5天的公

学生资助工作制度

中心学校学生资助工作制度为规范我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贫困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工作,根据县教育局、财政局有关要求,以及国家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相关政策,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各学校在校长领导下,由专人负责资助贫困生工作,成立由学校、学生家长和教师代表组成的评审小组,负责贫困生的初审和申请,研究拟定受资助学生名单和资助形式。 二、资助原则:不得降低条件及标准,不得搞平均分配,不得随意扩大资助范围,不得将财政供养家庭和非困难家庭子女列为照顾对象。 三、资助对象的界定标准 1、热爱祖国、热爱人民、遵守法律、社会公德和校规,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勤奋好学。 2、家住农村地区(持农村户口)并在农村学校就读的,确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力负担寄宿生生活费的学生。 3、下列情况,品学兼优的学生优先资助: (1)孤儿(含艾滋孤儿)、烈属、军属家庭困难的子女,残疾家庭子女,残疾学生。 (2)父母一方死亡、离异的单亲贫困家庭子女。 (3)低保或特困家庭子女。 (4)因受灾、疾病等原因导致家庭不能维持基本生活的家庭子女等。

四、资助申报审批程序 1、各校每学年开学初向所有学生、家长宣传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让所有的学生和家长了解政策、参与监督。 2、公开资助信息。各学校根据上级下达的资助名额,通过在校内及学生家庭所在的乡镇、村、组张贴公告等途径公开资助信息。 3、各校的贫困生每年核定一次。申请资助的学生于学年开学初,由本人向学校提出申请,并向学校提交由所在村委会出具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 4、各学校评审小组对申请资助学生有关情况进行认真审核,按学生家庭经济贫困程度排序,提出贫困生资助名单,在学校和所在村、组公示,公示期不少于7天。公示无异后,学校将资助名单,公示情况上报县资助中心审核确定。 5、各学校通知受助学生填写《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领取表》,并由学生及其监护人签字确认。 6、资金的发放。各学校在收到县下拨的资金后,要在三个工作日内将资助的资金发放到学生手中。 五、资助资金实行单设科目、独立核算,确保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六、受资助学生名单、资助项目和金额应在各学校校务公开栏公布,建立档案,并报上级部门备案。按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确保资助资金用于最急需的贫困学生。对于出现问题的严肃查处。

小学学生资助管理制度

xx小学学生资助工作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规范学生资助行为,加强学生资助管理,促进学校工作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省、市有 关学生资助政策,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2.学生资助管理制度的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学生资助规章制度,坚持教 育公益性和普惠性,不让一个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的战略目标,正确处理事业发展 需要和学生资助行为的关系,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3、学生资助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依法多渠道筹集资助资金;加强核算,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对学校资助金的使用进行控制和监督。 二、组织机构和组织管理 学校成立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学生资助评议认定小组和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评议 小组,实行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三级管理负责制。 1、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制定学校家庭经济 困难学生助学金对象认定的实施办法,负责公示并审批确认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对 象名单。 2、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 成员: 学校资助工作领导小组承担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对象认定的组织与管理工作,由教师代表、学 校领导组成。资助评议认定小组负责审核评议各班级推荐上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情况,提 出拟确认为助学金对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名单。 学校学生资助评议认定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由xx担任学生资助工作管理人员,负责学生资助管理具体工作,建立专门档案,将学生申请表、困难证明材料、受理结果、公示情况、资助资金发放等有关凭证和工作情况分年度建档 备查。 3.各班成立以班级为单位,班主任任组长,由班主任、科任老师、学生代表组成的班级认定 评议小组。班级认定评议小组负责本班级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与评议工作。 三、认定标准 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由学生本人或家长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校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不得降低条件及标准,不得搞平均分配,不得随意扩大资助范围,不得将非困难家庭子女列 为照顾对象。 四、资助评议申报程序 1.每学年开学初向所有学生、家长宣传国家的学生资助政策,让所有的学生和家长了解政策、参与监督。 2.学生资助对象每学期核定一次。申请资助的学生每学年开学初由学生或家长向学校提出资 助申请,并向学校提供村委会及扶贫办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