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代青铜器的审美探析
商代青铜文化的审美价值与时代意义

商代青铜文化的审美价值与时代意义商代青铜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从商代晚期到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生产技术和审美价值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商代青铜文化的审美价值和时代意义在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审美价值商代青铜文化的审美价值主要体现在工艺和造型上。
首先,商代青铜器的制造工艺十分精湛,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个独特代表。
青铜器的精细刻画和象形图案制作,彰显了当时民族工匠的超凡技艺和美学追求。
例如,商代青铜器的镶嵌工艺,常使用象牙、骨、玉和石作为装饰材料。
时至今日,这些青铜器仍然散发着丝丝金属的光泽和文化的魅力,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积淀。
其次,商代青铜器的造型美学,极具个性和创新性。
从青铜器的形态上看,它们不仅展现出巨大的装饰艺术价值,还蕴含着当时的社会意义和精神内涵。
例如,商代青铜器多以动物为主题,反映了商代文化的动物崇拜和精神信仰。
例如著名的“四瑞卣”,其中所绘的龙、凤、乌鸦和麒麟象征了不同的意义,反映了当时古代周边文化的奇特和神秘性。
这些青铜器还出现了大面积的纹路图案,不仅表达了当时的几何美感,更是对商代社会形态和人际关系的相关反映。
二、时代意义商代青铜文化的时代意义主要反映在其社会功能、文化形态和历史意义上。
首先,商代青铜器在当时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青铜器的生产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此,它们极大地推动了当时农业、手工业、贸易等方面的发展。
此外,商代青铜器因为体现了周边文化和思想艺术的特色,对于商代王权体系的建立和扩张起到了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也是说,商代青铜器已不仅存在于一种审美文化的意义上,更是社会发展和历史循环演化的产物,代表了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
其次,商代青铜文化的形态和风格是古代文化的独特注脚。
当我们观赏商代青铜器时,除了它们精妙绝伦的刻画和完美的细节,更重要的是,青铜器所反映的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
到今天,商代青铜器仍然显示着历史痕迹,里面凝结着人类社会与思想文化的融合和浩渺。
商周青铜器的艺术特征

商周青铜器的艺术特征商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特征。
以下将从造型、纹饰和工艺等方面,详细介绍商周青铜器的艺术特征。
造型方面,商周青铜器的造型丰富多样,既有器物类,如鼎、簋、爵等,也有武器类,如戈、矛、钺等。
这些器物的形状各异,既有规整端庄的方形和圆形,也有优美流畅的曲线形状。
商周青铜器的造型注重整体的平衡和稳定感,注重线条的流畅和比例的协调。
器物类的造型通常呈现出庄重大气的特点,而武器类的造型则更加锋利有力,展现出那个时代的勇武之气。
纹饰方面,商周青铜器的纹饰精美繁复,以兽面纹、神面纹和几何纹为主要特征。
兽面纹是商周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饰之一,通常以龙、虎、鸟等动物形象为基础,通过细致的雕刻和精湛的工艺,将这些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呈现在青铜器上。
神面纹则以人面为主要形象,常常具有威严神秘的气息,给人以一种超自然的感觉。
此外,商周青铜器上也常出现各种几何纹样,如蝶形纹、琢纹等,这些几何纹样不仅丰富了器物的装饰效果,还展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和工艺水平。
工艺方面,商周青铜器的制作工艺高超精湛。
制作青铜器的工艺主要包括铸造、浇铸、刻画和打磨等环节。
首先,青铜器的制作需要选用优质的铜料,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铸造。
在铸造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温度和时间,以确保青铜器的质量和形状。
其次,制作青铜器还需要进行浇铸和刻画。
浇铸是将铸造好的铜液倒入模具中,使其冷却凝固成型。
刻画则是在凝固的青铜器上进行雕刻和刻线,以形成各种纹饰和装饰。
最后,青铜器还需要经过打磨和抛光等工艺,使其表面光滑细腻,增加观赏价值。
商周青铜器的艺术特征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水平和审美追求,也代表了古代工艺技术的高度发展。
这些青铜器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们对美的追求。
通过研究商周青铜器的艺术特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演变,感受到古人智慧和创造力的卓越。
商周青铜器的艺术特征不仅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值得我们珍惜和传承。
从形式美法则角度探析商周青铜器的审美特征

从形式美法则角度探析商周青铜器的审美特征摘要:商周青铜器制作精美,其审美价值无与伦比,多种层次的美自然又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使商周青铜器的美感韵味无穷。
这些器物本身暗藏着美的特征,应用了某些形式美的法则,因而我们需要对青铜器的审美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探寻其美的奥秘,同时启发我们更有章可循地将其应用于现代产品设计之中。
关键词:青铜器;形式美法则;审美;设计商周青铜器制作精美,在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和艺术价值,其审美价值是无与伦比的,其造型的拙重与神秘、装饰的古朴与精美、工艺的精良与纯熟为现代设计提供了重要的研究价值。
商周青铜器艺术之美体现在每一件堪称为艺术精品的青铜容器上,从青铜器上能看出我们祖先卓越的审美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就造型来说,青铜器的轮廓曲线流畅而不呆板,曲直结合,方中带圆,柔中带刚,收放有度,平和之中又能感受到轻盈的律动;就其装饰来说,纹样千变万化、丰富多彩,且并非随意组合,依造型的走势而布置,虽繁复而不杂乱无章,古拙神秘而不失灵动,对于整体的体量感的调节起到了重要作用。
多种层次的美自然又巧妙地融合为一体,使商周青铜器的美感韵味无穷。
青铜器的设计一定遵循着某种美学理念,这种理念是经过古人数年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使每种器型不论是在审美或是功能上都越来越完美。
在创造器物的时候,人们不自觉地遵循着这些美学理念。
长久以来,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只是建立在视觉认知的基础上,事实上人们之所以总是容易被那些器物所吸引,是因为这些器物本身暗藏着美的特征,应用了某些形式美的法则。
尽管古代的造物者也许对这些法则并没有理性认识,但当我们试图用现代形式美法则去解读青铜器的审美特征时,发现了一些契合的共通之处。
所以,关于造物的形式美法则,古今中外其实早已达到了共识。
这种对“美”的共识,就是形式美的法则,即和谐、稳定、对称、均衡、节奏、韵律、比例等。
一、稳定平衡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设计是“为神造物”,等级森严的宗教观念赋予了青铜器一种神秘的设计理念,器物的造型也就追求一种凝重与雄厚,营造一种庄严肃穆、威慑狞厉的气氛,“观其整体可谓静中寓动,方中寓圆,大方周正而气度非凡”,具有稳定平衡的特点,这些特点是为了体现统计阶级的威严,适合置于庙堂之上,接受顶礼膜拜。
浅析夏商周青铜器中的美学思想

浅析夏商周青铜器中的美学思想摘要:夏商周的青铜器蕴含着丰富的美学思想,它将过去古老的传统美学思想以真实存在的物质形式表现出来,同时站在历史的角度,它也代表着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的起源。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纹饰、造型,站在宏观角度对其进行美学的阐释,揭示其中丰富的美学内涵,探析其与造物美学及儒家美学的深刻联系,体味中国美学根源的精妙之处。
关键词:青铜器;审美特征;美学一、夏商周青铜器文化源起的历史背景随着中国原始氏族社会组织的逐渐解体,私有制产生,这一重大的社会政治变革标志着我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到奴隶社会,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奴隶制国家机器已经初步建立。
夏商周青铜文化便在这样的大背景产生。
随着原始氏族分工的公有制经济形态被奴隶制私有经济所取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等级制度逐步完备,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己有了相当显著的发展。
奴隶主阶级凭借其权力往往拥有较多的物质财富,但他们为掠夺更多的财产,部落战争也时常爆发。
因此,青铜铸造业成为我国奴隶制时代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其工艺水平堪称当时世界之首。
青铜器的器型、纹饰、铭文的形成并非一墩而就,其间所包含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文化思想就是原始氏族文化脱胎换骨后的延续与升华。
此时文化特征突出体现在两个方面:神话传说与巫史传统。
将自然拟人化,将无生命的事物生命化是意象表意的发端,并一直影响着后世的审美思维。
而古人又将这种审美思维运用在生产工具、日常器物的制作中,从而丰富了器物的艺术风格与美学内涵。
[1]二、夏商周青铜器的审美特征(一)夏代青铜器夏代青铜器造型厚重庄严,纹饰神秘独特,奠定了中国青铜艺术的整体风格。
从早期造型上多模仿原始时期陶器以及偏重实用的态度到后期因为工匠对青铜铸造的熟悉掌握而开始有意识的加入一些审美意识,使青铜器从实用向美观实用转变。
由于生产水平有限,技术不够成熟,导致青铜器数量较少,仅在战争或祭祀时使用,因此青铜器的铸造上多表达了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和精神内涵。
商代青铜器的特点及历史价值探析

商代青铜器的特点及历史价值探析商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阶段的名称,大约从公元前1600年到公元前1046年,是中国青铜器文化的重要时期。
商代青铜器因其精美的工艺和独具特色的造型而备受推崇。
本文将探析商代青铜器的特点及历史价值。
一、商代青铜器的特点1.审美特点商代青铜器的审美特点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规整的造型、繁复的纹饰、浓烈的象征性和注重装饰效果。
商代青铜器以规整的形态为主,设计师们注重对器物形态的规范化,追求整体感和对称效果。
同时,商代青铜器的纹饰相当丰富,纹饰采用勾连和错综复杂的铭文,表现出商代人们独具的审美品味。
2.制作工艺商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是其独有的特点。
商代人们精于铸造技术,同时掌握了战斧、镶嵌、雕琢、磨琢、鎏金等多种制作工艺。
商代青铜制品经过高温的铸造、打磨、镀金、彩绘等多道工序后,才最终呈现出绚丽多彩的色彩和错综复杂的纹样,工艺复杂而极其精湛。
3.文化价值商代青铜器不仅代表着商代文化的发展和成熟,更代表着中国古代青铜器文化的高峰时期。
商代青铜器的精美工艺和独特造型,为中国古代工艺美术史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和文化遗产。
二、商代青铜器的历史价值商代青铜器不仅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商代青铜器不仅见证了商代时期人们的生活、信仰和文化,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积淀。
除此之外,商代青铜器还具有以下历史价值。
1.反映社会状况商代青铜器是商代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形态的重要见证。
商代青铜器制作步骤繁琐,需要大量人力和物力,因此其产生背后反映了一个繁荣的文明社会。
同时,商代青铜器也记录了商代时期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和宗教信仰,为研究商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历史资料。
2.反映技术水平商代青铜器制作过程中需要采用铸造、鎏金、雕刻等众多工艺,这些工艺的发展代表了当时制造业领域的最高水平。
商代青铜器的制造技术对古代冶金和制造业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反映艺术价值商代青铜器不仅具有强烈的实用性,更是一种包含着国家艺术风格和浪漫情怀的艺术品。
商代时期青铜器赏析

商代时期青铜器赏析商代晚期青铜饕餮纹大鼎(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商代中期青铜饕餮纹四足鬲(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商代晚期青铜马头刀(上)蛇首匕(下)(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商代是夏朝之后的一个王朝,它的建立结束了夏末的纷乱局面,国家的力量进一步加强。
据《诗·商颂·殷武》记载:“昔有成沁,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曰:商是常。
”大意是说成汤之时,包括西方的氐、羌在内的四方各族臣服于商。
商朝从公元前1600—前1046年,历时500多年,自汤至末代纣共17代,31王,其中以盘庚迁殷为界而分为早商、晚商两个阶段。
我国对于商代文化的探索是分两步展开的,1928年通过对安阳殷墟的发掘确立了晚商文化,而1950年以来对郑州二里冈商代文化遗址的发掘确立了早商文化,到目前已经基本建立了完整的商代文化序列,同时也出土了大量精美青铜,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商代文化和历史等有了全新认识。
商代晚期青铜羊首勺(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商代晚期青铜饕餮垂叶纹贯耳壶(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商代中期青铜饕餮纹斝(陕西历史博物馆藏)商代晚期青铜四羊首甗(上海博物馆藏)商代晚期青铜师达方彝(上海博物馆藏)商代晚期青铜龙纹扁足鼎(上海博物馆藏)商代青铜器概述商代是中国青铜器的核心时期,是青铜时代波澜壮阔、光彩夺目的一页。
商代早期的青铜器在郑州出土很多,这是因为郑州商城是商代早期都邑的原因。
这些青铜器大体分布在商城的南面和东南角,重要的墓葬或窖藏有二里冈、白家庄、张寨南街、杨庄,以及南关外、铭功路、二七路等地,此外商代早期青铜器在河南北部、湖北黄陂盘龙城、安徽嘉山泊岗、江西清江吴城等地也有重大的发现。
从出土的青铜器来看,无论在造型设计、花纹装饰,还是在铸造技术上较前代都有明显的进步。
此时期的礼器种类增多,器物纹饰主体已是兽面纹,并开始出现了铭文。
商代晚期是指盘庚迁都于殷之后的时期,即殷墟文化期。
就青铜器的发展而言,在郑州二里冈文化与安阳殷墟文化之间,具有一定的广泛性,这就完全有必要在商代早期后和成熟的殷墟文化期前,划出一个称为商代中期的阶段,时间大约相当于中丁至小乙时期。
商朝的青铜器艺术与技术的结晶

商朝的青铜器艺术与技术的结晶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实证的王朝,其兴起和发展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影响深远。
商朝的青铜器艺术是其文化瑰宝,同时也是商朝高超技术的结晶。
本文将介绍商朝的青铜器艺术及其技术特点,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一、商朝的青铜器艺术商朝的青铜器艺术具有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青铜器在商朝被广泛应用于祭祀、礼仪和宴会等场合,成为展示统治者权威和社会地位的重要象征。
商朝的青铜器种类繁多,包括鼎、爵、觥、簋等,形制丰富多样,制作工艺精湛。
首先是商朝鼎的青铜器艺术。
商朝的青铜鼎是青铜器中最为重要和典型的一类,常用于祭祀活动中。
鼎的造型丰满厚重,饰以纹饰,通常上有两个或四个耳,用于悬挂在炉架上。
鼎的纹饰精美,有动植物、人物、几何图案等,透露出浓厚的神秘氛围。
其次是商朝爵的青铜器艺术。
商朝的青铜爵是一种盛酒器皿,也是用于宴会的重要器物。
爵的形状独特,较矮且扁平,上部有把手和嘴,便于倒酒和握持。
爵的纹饰精细,主题多为神话传说和祭祀场面,形象生动,寓意深远。
最后是商朝觥的青铜器艺术。
商朝的青铜觥是一种喝酒杯,它通常有一根长筒,两端分别为杯和托。
觥的制作需要高超的技术,漂亮的纹饰往往镌刻在托上。
觥的造型优雅,纹饰精美,富有浓郁的文化内涵。
二、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技术商朝的青铜器制作技术是当时的最高水平,与青铜器艺术相辅相成。
商朝的青铜器主要由铜和锡两种金属合金制成,而青铜的主要成分是铜。
商朝人通过精湛的冶炼技术,使铜砂和锡石熔炼成为青铜,再将青铜倒入砂型中,经过冷却后打磨和镌刻纹饰,最后呈现出精美的青铜器。
在青铜器制作过程中,商朝人还运用了铸造技术。
他们使用“失蜡法”,先制作一个蜡模,再将蜡模浸泡在陶浆中,形成砂型,然后倒入青铜液。
青铜液填满砂型后,待其冷却凝固,最后拆掉砂型,得到所需的青铜器。
三、商朝青铜器的影响商朝的青铜器艺术及其制作技术不仅在当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商朝的青铜器艺术成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商代青铜器的特点及历史价值探析

商代青铜器的特点及历史价值探析首先,商代青铜器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程式化的造型:商代青铜器的造型多基于几何图形,如方形、圆形、椭圆形等。
铜器的构造简单而规整,追求数量和品种的多样化。
此时期的青铜器注重比例和几何形式,体现了商代社会追求秩序和规范的特点。
2.装饰的细致精美:商代青铜器的装饰非常注重细节,例如施以刻线、填色、浮雕等工艺,使其具有丰富的纹样和华丽的装饰效果。
装饰纹样主要以兽面纹、凤纹、虎纹等为主,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神灵、动物等形象的崇拜和崭新的审美追求。
3.社会地位象征:商代青铜器主要是用作祭器和礼器,被用于祭祀活动和宴会仪式,代表了当时人们的社会地位和身份。
青铜器的大小和形制与拥有者的社会地位息息相关,是统治者和贵族地位象征的重要标志。
其次,商代青铜器的历史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艺术价值:商代青铜器作为我国古代艺术的瑰宝,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它们以其独特的造型、精湛的工艺和丰富的装饰纹样,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审美追求和雄厚的艺术底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历史意义:商代青铜器记录了商代时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状况,为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证据。
通过对青铜器的研究,可以了解商代社会的制度、宗教信仰、礼法制度等方面的信息,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3.文化遗产:商代青铜器是我国丰富的文化遗产之一,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它们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审美和工艺水平,是后世传承和发扬的宝贵文化资源。
总之,商代青铜器具有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体现了商代社会的审美追求和文化特点。
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商代青铜器的历史价值在于其艺术价值、历史意义和文化遗产的代表性,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以及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商朝时期神圣而庄重的活动,青铜器便是祭祀的重器,是那个时代宗教祭祀文化的典型代表,对青铜器的研究亦能对商朝美学思想进行汇总,商代青铜器不仅是生产力的代表,而且带有浓厚的统治阶级统治欲望,对青铜器的研究最离不开的就是它的形式美,从祭祀与纹饰两方面对商代的青铜器分析其独特的审美特征。
关键词:青铜器;纹饰;宗教性;形式美
随着社会生产力进步和社会制度的更替,新石器时代被青铜器时代所取代,殷商的青铜器趋于成熟时期,进入灿烂的青铜器时代。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青铜器是商代生产力发展的显著标志,也是商朝整个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一盏指示灯。
商朝晚期,战争繁多,危机四伏,人们陷入战乱中,缺乏安全感。
王国维曾说过"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1],在这个时期,商人把具有神秘力量的众神系谱化,青铜器便是这种神秘力量的外化表现,同时,商人把自己的审美意识铸入到青铜器中,使得青铜器种类繁多,在外表纹饰风格上也极为考究,造型优美,各具姿态,近来更有江西大洋洲和四川三星堆的惊人发现,用实物和图像向我们传达那个时代的信息。
纹饰是青铜器的着装和语言,也是商代青铜器的灵魂,青铜器作为那个时代的一种符号象征,传递出商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表达着他们的思想与情感,这些美丽和极富有造型特点的青铜器,充分的体现了商代青铜器的宗教美学思想,使得商代青铜器在中国的艺术品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商代青铜器的审美研究历来都是后世研究的重中之重,因为它不仅能在现代艺术中仍旧发挥艺术魅力,而且也开启后人探索古人艺术之思的美妙。
一、商代青铜器的阶级性美学特征
根据中国五千年的神话传说,中国古代是一个民神杂糅的时代,即巫术时代。
古代神话的流传让商朝人坚信"动物中有若干是帮助巫通天地的"[2],商代青铜器与古老而神秘的原始神话和"游魂灵怪、触象而构"的巫术传统紧密相关。
随着商代生产力的进步,青铜技术得以发展,青铜器受到空前的重视。
现今青铜器专家认为,青铜铸造技术最能代表商代文明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商代青铜器包括礼器、乐器、武器和工具、车马器等,这些器具形状各异、花纹美丽,不仅数量丰富而且特别讲究造型特点,注重审美精神,因此,青铜器是上古文明技术突出成就之一。
研究商代青铜器,其宗教美学研究不可忽略,宗教反映的是时代信仰与意识的问题,器以藏礼,"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代把青铜器作为权力的象征,并且经常在重要的祭祀活动中使用,使它的权力得到体现。
青铜器象征的最大权力是祭祀、通神、娱神。
商人把对王侯权力的敬畏,对神的崇拜,合二为一,融入到青铜器工艺制作中。
徐炳昶《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里说:"最早的时候,'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谁都可以通神降神,结果是人人都沉陷在迷醉之中失去理智,而且人人都不能建立起权威与秩序,这样,神也就没有意义了。
到了圣人出来,才'绝地通天',就是斩断了'民"与'神'任意沟通的混乱,把宗教的事业变成了限于少数人的事业,这也是一种进步的现象。
"[3]美学家李泽厚在他的《美的历程》当中谈到青铜器的纹饰,他把青铜器纹饰的美分为三个方面:第一是青铜饕餮,第二是线的艺术,第三是解放与解体。
他认为青铜器的饕餮纹体现的是一种古代宗教的神秘与狞厉的美,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原始力量宗教神秘观念的结合。
在奴隶社会时期,虽然生产力有很大进步,但仍非常低下,人们面对强大自然灾害时心中充满恐惧,希望神秘力量庇佑他们在来年能够风调雨顺,而商朝统治者为了加强统治,也把一些狰狞、恐怖的形象赋予神秘力量刻到青铜器上,增加统治者的权威性,商朝等级森严,商周制度明确规定,不同爵位的王侯拥有不同级别的鼎,鼎是王侯眼中权力的象征,天子拥有"九鼎"象征拥有"九州"。
拥有"九鼎"者,等于拥有统治九州的天然合理性,所以后来楚王窥测周王朝九鼎的行为被视为僭主,因为古人相信,如果作为象征的九鼎转移,周王朝的天命和权力就
会转移。
商代青铜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便是饕餮纹,《吕氏春秋·先识览第四》曰:"周鼎铸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为不善亦然",这是最早的关于饕餮纹饰思想内容的阐释,饕餮纹是建立在人们想象之上的、由多种动物纹饰的多次组合拼装而形成的,饕餮纹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双炯炯有神的巨目给人视觉上强烈的震撼,象征着凶猛、强悍、恐怖,饕餮纹之所以出现一是表达了原始氏族图腾崇拜的思想,高度的概括商人崇尚原始鬼神的宗教内涵,二是如上所述,为了表达统治阶级统治民众的思想,李泽厚对饕餮纹做出过高度评价,他认为饕餮纹很残暴,甚至狞厉可怖,却仍旧保持着巨大的美学魅力,它是历史的一种深厚积淀,具有崇高的美学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