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医学习报告

合集下载

耳穴中医实训报告

耳穴中医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耳穴疗法作为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为了提高自己的中医诊疗水平,本人参加了耳穴中医实训课程,通过学习耳穴理论、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对耳穴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实训内容1. 耳穴理论实训课程首先对耳穴理论进行了详细讲解,包括耳穴的起源、发展、定位、功能、操作方法等。

通过学习,我了解到耳穴疗法是一种以耳穴为治疗点,通过刺激耳部穴位,调节人体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2. 耳穴操作实训课程中,我们学习了耳穴操作的基本步骤,包括消毒、贴压、按压、留压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耳穴贴压的正确方法,并学会了如何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

3. 案例分析实训课程中,我们分析了多个耳穴治疗案例,包括头痛、失眠、颈椎病、哮喘等常见病症。

通过案例分析,我了解了耳穴疗法在实际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三、实训体会1. 耳穴疗法具有简便、有效、安全的特点耳穴疗法操作简单,无需复杂设备,患者易于接受。

同时,耳穴疗法副作用少,对人体无明显伤害,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2. 耳穴疗法具有广泛的治疗范围耳穴疗法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科等。

通过实训,我认识到耳穴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3. 耳穴疗法需要结合中医理论耳穴疗法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中医理论进行辨证施治。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为今后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基础。

4. 耳穴疗法需要不断实践和总结耳穴疗法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要通过不断实践和总结,才能提高诊疗水平。

在实训过程中,我认真对待每一个操作步骤,虚心向老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

四、实训总结通过本次耳穴中医实训,我对耳穴疗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耳穴操作的基本技能,并学会了如何根据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我将继续努力,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医实习报告

中医实习报告

中医实习报告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内容的完整。

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中医实习报告8篇,欢迎大家分享。

中医实习报告篇1从20xx年6月5日至20xx年5月5日实习时间12个月,在XxXx县中医院实习,分别在住院药房、门诊西药房、门诊中药房、制剂室和药检室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

实习的过程就是我成长的过程。

随着我医药事业的日臻完善和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要求的不断提高,药品更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社会对药学人员高度重视和严格要求,我们作为未来社会的药学专业人员,为了顺应社会的要求,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自身的操作能力,根据学校的要求,我选择了XxXx县中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

在这次实习期间我希望能够熟悉医院药房常用的药物,了解药房内部操作,配药程序,贵重药品的管理,还有一些医院管理等。

实习期间是我们这些即将跨出学校的学生学以致用的最佳时期,希望能通过实习学到一些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积累实习经验。

1.住院药房住院药房是我此次实习的站。

实习的天走进住院药房,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一排排药架和穿梭在药架之间忙碌的老师。

天实习,心里很没底,感到既新鲜又紧张,新鲜的是能够接触到很多在学校看不到的东西,紧张的是万一做不好工作而受到批评,但几位老师既亲切又和蔼,并很热心的为我介绍这里的工作制度和流程,让我那股紧张劲顿时减少了大半,心里暖暖的,我就有了信心一定要学好。

住院药房的主要职责是为本院住院部各科室病人提供静脉输入的西药和口服药及部分外用药。

药品的摆放按不同剂型、作用分门别类,井然有序。

药房最前面的架子上放的都是一些最常用的针剂,如维生素C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氨基比林、门冬钾美注射液、生理盐水、654-2、氯化钾注射液等和抗生素类的注射剂如头孢类、阿莫西林、阿昔洛韦、更昔洛韦、赖氨匹林等;第二排药架上摆放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品如卡托普利、美托洛尔、硝苯地平、辛伐他汀、尼莫地平、硝酸异山梨脂等;第三排药架上摆放的是治疗消化道系统疾病的药品,如多潘立酮片、多酶片、奥美拉唑、雷尼替丁等;第四排药架上摆放的是解热镇痛类药品如阿司匹林、复方氨酚烷胺片、吲哚美辛片等;还有一些药品如抗过敏的药如氯雷他定、甲巯咪唑和常用的马来酸氯苯那敏和外用药品如眼药水;两侧的药架上放的是抗肿瘤的药品,如氟尿嘧啶、环磷酰胺、依托泊苷和手术室常用药如局麻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显影剂碘化油、碘海醇、碘普罗胺。

学中医职业总结报告范文(3篇)

学中医职业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和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我有幸投身于中医这一古老而充满活力的职业。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深入学习中医理论,实践中医技能,现将我的学习经历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学习经历1. 理论学习:在中医学院,我系统地学习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诊断学、方剂学等课程。

通过理论学习,我对中医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等核心理念有了深刻的理解。

2. 临床实践:我积极参与临床实习,跟随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学习望、闻、问、切等诊断技能,并参与病历讨论和处方开具。

通过实践,我提高了对中医临床思维的应用能力。

3. 技能培训:我参加了多项中医技能培训,如针灸、推拿、拔罐等,这些技能的掌握使我能够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综合的中医服务。

三、心得体会1. 中医理论的魅力:中医理论博大精深,其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思想使我认识到,中医不仅是一种治疗方法,更是一种生活哲学。

2. 临床实践的重要性:理论联系实际是中医学习的关键。

通过临床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中医的疗效和患者的需求。

3. 技能培训的必要性:中医技能的掌握是成为一名合格中医师的基础。

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

四、不足与改进1. 理论知识有待深化:虽然我已掌握了中医的基本理论,但在某些方面仍需深入研究。

2. 临床经验不足:临床实践的机会有限,我需要在今后的学习中积累更多的临床经验。

3. 沟通能力有待提高:与患者的沟通是中医师的重要职责,我需要在这方面不断改进。

五、未来展望1. 继续深造:我将继续学习中医理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2. 积累临床经验:通过临床实践,我将不断提高自己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3. 加强沟通能力:我将努力提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

4. 推广中医药文化:我将积极参与中医药文化的推广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中医药。

总结过去,展望未来,我坚信在中医这条道路上,我会不断进步,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束以上就是我作为一名学中医职业者的年度总结报告,希望能够对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精选中医实习报告四篇

精选中医实习报告四篇

精选中医实习报告四篇中医实习报告篇1我一直将我的医学生涯作为一项事业。

人行一世,总有一些事情需要细心经营,仔细雕琢,于我而言,医学便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件。

古人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

”又云: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

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便是此生动见证,于我心有戚戚焉。

然而,善言天者,必验乎人;善言大者,必应乎小。

一切的一切,还需从细节做起,从小事论起。

实习一年,经历了肛肠科、骨伤外科、内科(主要是心肺疾病为主,偶有肝肾方面疾病患者)、儿科门诊、心电图科等几个有限的科室,还跟着本院国医堂名老中医周__教授、杨__教授学习一段时间。

临床上掌握了插胃管、插导尿管、手术室无菌操作、外科换药术、外科拆线术、肛肠科专科换药、快速测血糖、注射胰岛素、病历书写、操作及判读心电图等技能。

当然,在临床诊治思维、中医处方用药等方面仍稍显不足。

先说说跟着国医堂两位名老中医的坐诊感悟吧。

两位老人家都已年届古稀,但依旧精神矍铄。

周__教授临证擅用经方,临床先辨病,再辩证,仅用三四十个常用经方进行加减,疗效却出奇地好。

其治疗胃肠疾病,常用参苓白术散、六君子汤、理中汤等方,一个六君子汤,可以加减化裁成香砂六君子、柴芩六君子、柴芍六君子、归芍六君子、归芪六君子、桃红六君子、柴芩归芍六君子、柴芩归芍香砂六君子等等,其余诸方,也是变化无穷却不逾矩。

杨__教授是湘潭杨氏骨科的传人,其一人开创了__市中医医院的小儿矫形科,治疗先天性小儿马蹄内翻足,已成为全国重点中医专科。

杨教授不仅是一名骨科大夫,治疗小儿及骨伤科疾病,即使是内科杂病,亦信手拈来,可谓内外兼通。

并且其年届高龄仍自学不辍,堪为我学子楷模。

杨教授临证诊断水平极高,四诊之中,尤善脉诊。

病人来诊,往往不需多说什么,杨教授三指之下,仅凭脉诊(当然也可能已经掺杂了望闻二诊),便可将病人的病情、症状推算地八九不离十,此为我所亲见。

实习报告月总结中医

实习报告月总结中医

实习报告月总结(中医)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经在中医医院实习了一个月。

回顾这段时间的点点滴滴,我感慨万分,有收获也有不足,现将我的实习情况进行一个月的小结。

一、实习收获1.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在实习期间,我努力将所学的中医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观察和参与医生的诊疗过程,更深入地理解了中医的诊断方法、治疗原则和用药特点。

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也有机会亲自操作,如把脉、开方、针灸等,提高了自己的实践能力。

2.医德医风的认识和培养实习期间,我深刻体会到医德医风对于一名医生重要性。

在医院里,我看到了医生们严谨认真、敬业爱岗的精神风貌,他们时刻为患者着想,竭尽全力解除病痛。

这种崇高的医德医风感染了我,使我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医生的信念。

3.沟通交流能力的提升在实习过程中,我与患者、家属、同事和老师进行了广泛的沟通交流。

通过与患者交流,我学会了如何安抚患者情绪,解答他们的疑问。

与同事和老师的沟通,使我更加了解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4.临床思维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我逐渐学会了如何运用中医的临床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通过观察病案,我学会了如何根据病情、体质、病因等综合分析,提出治疗方案。

这使我更加明白了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重要性。

二、实习不足1.临床技能的不足虽然我在实习期间尝试了多种临床操作,但仍然感到自己的临床技能有所不足。

例如,针灸操作的熟练程度、把脉的准确性等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实习中,我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2.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在实习过程中,我发现自己在某些中医理论知识方面掌握得不够扎实,如某些药物的性能、功效和配伍禁忌等。

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我将加强理论学习,打牢基础。

三、实习展望在接下来的实习期间,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中医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临床技能。

同时,注重医德医风的培养,做一个有道德、有担当的医生。

此外,加强与同事和老师的沟通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

中医实习报告(通用10篇)

中医实习报告(通用10篇)

中医实习报告(通用10篇)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双向沟通性的特点。

其实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医实习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医实习报告篇1在日照见习大约三个月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成熟了很多,对中西医学、医患关系以及自己的人生都有了新的认识,更加的的勇敢和负责任。

我是七月份回到xx的,很亲切,毕竟是家乡……xx市中医医院是目前xx省市地级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中医医院,国家三级甲等中医医院,爱婴医院,全省重点中医医院,xx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xx市红十字会医院,xx市创伤急救中心,又是省级文明单位,xx省100家文明行业示范点之一、10家文明服务示范医院之一,是鲁南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急救、康复、科研、教学和技术指导中心。

经过在日照的见习,我在xx实习的要自在很多,工作流程都清楚嘛。

第一个科是儿科,实习方式是一对一,我的带教老师是赵长华。

赵老师三十五六岁,体格健硕,古铜肤色,一身正气,很有阳刚之美;在科里嬉笑怒骂,逍遥快活得很。

跟着赵老师最大的好处是他会让你清楚的知道疾病的来龙去脉。

每天早晨查房后,他总会拉着我细致的讲解查房时患者所反应的病情进展该如何处理,特别是有新来的病号时,他还要带着我仔细的为患儿查体,有时竟完全放手给我。

在儿科实习期间,恰逢手足口病流行,赵老师还让我专门写了点对这一传染病的总结,概括述说了本病的发病因素、鉴别诊断、并发症及治疗。

在赵老师的调教下,我基本熟悉了儿科常见病如新生儿黄疸、缺血缺氧性脑病、上感、小儿肺炎、急慢性肠炎、心肌炎、各型传染病等的断诊和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有其独有的优势,这一优势在xx市中医院的消化科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科里中医氛围浓厚,云集了医院里的好多名老中医。

常见疾病有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胆囊炎、胰腺炎、急慢性肠炎、病毒性肝炎等。

中国人讲“有病无病,吃饭为证”,中医里讲脾胃乃后天之本,很多时候身体的不平衡首先会在饮食上表现出来。

中医内科自我实习总结

中医内科自我实习总结

中医内科自我实习总结
这次在医院中医内科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临床自我实习,收获了很多宝贵的经验。

1. 掌握了基本的病历记录方法。

通过参观和会诊,了解如何按要求记录病人的主要病史、现病史、身体检查、辅助检查等。

掌握了常用的症状与证候记述方法。

2. 掌握了常见内科病的诊断方法。

通过参与查房,了解了中医常见病的辨证立法。

学习了如何通过实地检查与病人交流,判断脉象、舌象情况,进行四诊辨证。

3. 掌握了常用中药的应用。

参与开药处方写作,了解常规中成药及复方中药的使用规律和禁忌。

学习了针灸、推拿等治疗方法在常见病中的应用。

4. 了解了医院临床工作流程。

参与门诊与住院工作,了解医务人员的职责与配合关系。

熟悉了检查结果的查阅与解释、处方开立与送药流程等。

5. 增强了临床工作态度。

通过与病人交流,形成了尊重病人、以患者为中心的工作态度。

深刻体会到中医临床工作的责任重大性。

这次实习增加了我的临床能力和水平,也给了我宝贵的经验。

今后还需要在更多临床实践中提升自己。

中医养生实习报告

中医养生实习报告

摘要:本人在为期一个月的中医养生实习期间,深入学习了中医养生理论,参与了多种养生保健实践,对中医养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

以下为实习报告的具体内容。

一、实习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的关注日益增加。

中医养生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优势。

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我于近期在XX中医养生馆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

二、实习内容1. 学习中医养生理论在实习期间,我认真学习了中医养生理论,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中医养生学等。

通过学习,我对中医养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了解了中医养生在预防和治疗疾病方面的独特优势。

2. 参与养生保健实践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种养生保健实践,如:(1)为顾客进行体质辨识,根据个体体质特点制定养生方案;(2)指导顾客进行中医养生操、按摩、拔罐等养生保健方法;(3)参与熬制中药,学习中药煎煮、储存等知识;(4)协助馆内医生进行中医诊断、治疗等工作。

三、实习收获1. 提升了中医养生理论水平通过实习,我对中医养生理论有了更为系统的学习,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

2. 丰富了实践经验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多种养生保健实践,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提高了自己的动手能力。

3. 增强了沟通能力在为顾客提供服务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与不同年龄、性格的顾客进行有效沟通,提高了自己的沟通能力。

4. 树立了敬业精神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工作纪律,认真负责,树立了敬业精神。

四、实习总结通过一个月的中医养生实习,我对中医养生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为更多人提供优质的中医养生服务。

(注:本文为实习报告示例,实际内容请根据个人实习经历进行调整。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中医学习报告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个人中医学习报告
学习中医学已有半载,总觉得这门学科有种朦胧美,博大精深。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结合生活实际融深奥医理于浅显地生活常识当中。

中医基础理论重于思辨、抽象、实践性强,但弱于直观、具体、可操作性差。

因此,在学习中,注意结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识及生活常识进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联系夏天长期在河水中浸泡的石头或其他物体的表面所生苔藓形状为例,来理解滑腻之性状,说明舌苔滑腻与水湿的关系,并由此理解湿性粘腻的致病特点。

结合既往临床实践,融抽象理论于常见病证之中。

如人体皮肤受凉之后,可见恶寒、无汗,鼻塞流涕,胸闷咳嗽等感冒症状,中医给以宣肺解表药物治疗后,感冒痊愈。

以此说明肺主宣发、开窍于鼻、在体合皮的医学道理。

也发现这门学科跟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密切
相关。

在其发展过程当中也不断吸收外国文化,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的一些中草药,大都原产地都不是中国,足以证明这一点。

然而,提高中医素质,中医从业人员必须有过硬的基
本功。

要打好基本功应具备以下三个步骤:
中医的临床工作分为识病、辨病、立法、处方、用药五大环节,最终必须落实在方药上。

如果没有精确的处方,绝对不会有好的疗效。

故中医历来视汤头、脉诀、药性赋为启蒙“三件宝”。

“汤头”即“方歌”。

中医素以清代汪昂的《汤头歌诀》为蓝本,并以《医方集解》辅行。

要求“汤头”必须熟背至信手拈来的地步,临床方可应用自如。

“脉诀”是指脉学方面的歌诀。

现以李时珍《濒湖脉学》流行最广,然李中梓《诊家正眼》似乎更切实用,故云脉必“二李”。

当然有精力多读几部更好。

诸如:《四诊抉微》、《脉诀汇辨》、《脉理求真》等。

《药性赋》是民间流传多年且影响极大的入门读物,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确实对初学用药可具初步轮廓。

尽管有些内容已不合时代的要求,但仍为广大中医所喜爱。

除上述“三件宝”外,不可忽略的就是“针灸歌赋”。

众所周知,针灸是国粹,是中医走向世界的“利器”。

要想学好针灸,熟诵歌赋是必备的基本功。

诸如:十四经循行、主病、穴位分寸歌、标幽赋、金针赋、通会指要赋、流注指微赋、胜玉歌、玉龙歌以及十二经子母补泻、流注八法等方面的歌诀均应熟背如流。

俗话说:“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以上第一步功夫,属中医的“背诵功”。

基础功:学好古文、医史及文献
背诵功之后的第二步功,就是加强古文和医史的学习。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华民族经过漫长的历史,给后人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中医文化,不愧是伟大的宝库,等待后人去努力发掘。

而这些文献均是用古文写成。

若不在古文上下工夫,势必很难理解。

如文字的构成、词汇的衍变、语法的差异及古代文学常识、古天文学知识等等均需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学习医古文非常困难。

文言文学得好,犹如与古人相与对坐应答,能进行跨时代的交流,也乃人生一大快事,而且学好古文是打开中医药宝库大门的钥匙。

故第二步功夫首先必须“学好古文”。

任何事情,任何学问都有一个发展过程。

所以不管学什么都必须了解本门的发展史。

搞政治要学政史,搞文学要学文学史。

当然中医也不例外,也应学好医学史。

只有学好医学史,才能了解各朝各代的名医、名著及其学术观点,也就是说要了解这些名医名著是在何等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下形成的。

同时也应了解前世名医的奇闻逸事。

譬如:朱丹溪三十岁学医,三十五岁就能临证而成大家。

叶天士十四岁学医,先后师从十七人等。

这对一个中医的学习和成长均有一定的启发。

然而今人视学史为多余,似乎与临证无关,实属大谬。

学古文具备了读古书的能力,学医史明确了读古书的取
舍,在选书读书过程中,自然不会陷入歧途。

同时还要博览历代医家的医论、医著、医案,对历代医家的成果有一个框架性得了解,对学术理论的构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故第二步功夫为“基础功”。

构架功:精读古典医籍
要想学好中医,则必须精读一些古典医籍,如《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温热经纬》、《神农本草经》、《医学心悟》等。

《内经》、《难经》是中医基础的奠基。

阴阳五行、脏象经络、诊法治则、五运六气均需从《内经》、《难经》二经中探求。

然《内经》中《灵枢》、《素问》各八十一篇,《难经》八十一难,共二百四十余篇,要想快速通读,谈何容易?故初学者可选用明代李中梓的《内经知要》或近贤秦伯未的《内经知要浅解》为读本,部分章句必须熟背。

《伤寒论》是六经辨证的典范;《金匮要略》辨脏腑经络,是辨治杂病的基础。

《温病条辨》系统论述三焦辨证,与《伤寒论》相对而言,使“万病诊法实不出此一纵一横之外”。

(《温病条辨·凡例》)。

《温热经纬》以《内经》、仲景为经,以叶、薛、陈、余诸家为纬。

其中“叶香岩外感温热篇”主要论述卫气营血辨证系统,也应熟背。

《神农本草经》是方药学之祖,自然也是
必读之书。

清代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可视为初学者较好的读本。

《医学心悟》一般视为入门的启蒙书,它是系统论述“八纲八法”之作,且书中载有很多疗效高、实用性广的方剂,如启膈散、开噤散、半夏白术天麻汤之类,皆临床习用之方。

这些医籍的精读,可使中医理论的框架构架起来。

故第三步功夫为“构架功”。

如上所述,背诵功、基础功、构架功为“真中医”必须具备的三步功夫。

在这三步功的基础上,进而博览群书,淹通众家之长,并广泛吸取今人经验,积极引进现代科学技术。

古人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

早临床、多临床,从而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的铁杆“真中医”。

漫漫岐黄路,吾将上下而求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