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师沟通的一些要领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班主任经验交流: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班主任经验交流:亲其师信其道
亲其师方能信其道,这句话强调了师生关系的重要性。
只有与老师建立起亲密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倾听和理解老师的教诲,并且真正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师生之间的亲近感能够增强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尊重。
当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可信赖、关心自己的人时,他们更有动力去学习和接受老师的教导。
这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有助
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提高学习的成效。
亲近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老师更加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困难。
当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爱
和支持时,他们更愿意向老师倾诉自己的问题和困扰。
这样,老师可以及时给予帮助
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取得进步。
除了建立亲近的师生关系,信任老师的道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相信老师所传授
的知识和教育理念是正确和有益的。
这需要老师有扎实的学科知识、严谨的教育方法
和正确的价值观。
只有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才能赢得学生的信任和认同。
因此,亲近师生、信任老师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建立了亲近的师生关系,学生
才能更容易地相信老师所传授的道。
而信任老师的道,又能够促进师生关系的亲近和
深入,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沟通初中生家长和老师沟通技巧

初中生家长怎么跟老师沟通初中生家长和老师沟通技巧1、主动接触、经常联系既然亲师双方都期许对方能主动及经常联系,那么「求人不如求已」,好家长就应该主动与老师接触,经常与老师联络。
每周至少在联络簿上沟通一次,每月至少一至两次与老师电话或面对面沟通一次。
好家长会主动向老师报告孩子在家的情况,也定期向老师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各种状况。
这样不但有利于教学,而且,家长如此关心子女,会令老师感动,也令子女知所警惕,不敢轻举妄动。
2、尊重及肯定好家长必会尊重老师的能力与经验,肯定老师的心血及付出。
教师是一份工作,有其自主权,不容随便侵犯、干预。
老师要怎么做,一定有他的道理在。
而且以老师面对那么多各式各样的学校,以及那么多年的临床经验来说,较父母来得理性与客观。
至于老师一个人要掌握那么多可能产生的许多状况,真需眼观四面,耳听八方,那分精神与身体上的辛苦,是难以形容、令人感动的。
况且学生是活的,更难掌握。
3、了解与信任了解老师的教育信念与方法,信任老师的爱心及为人,才是亲师合作的基石。
人际之间常因猜疑,而使误解愈来愈深。
猜疑是由于不了解而胡思乱想,为避免想错,好家长会找各种机会了解老师为人及教学方式。
在了解当中要带着体谅及反省,体谅老师也是凡人,难免有好恶喜怒,反省自己身为家长有哪里失职,致使老师对待子女态度有异。
尤其在老师对子女「爱之深,责之切」时,更要信任老师是基于爱心,而非讨厌孩子,并与老师充分配合。
不管家长的社经地位再高,都得设法表现出对老师的信任,才能增强老师的信心,并使子女也信任老师。
反之,有些家长自恃己能,随意批评老师,甚至在子女面前,表现出对老师某些行事的不满。
致使子女也开始怀疑老师,甚至不觉得任意反对老师是不对的,这就得不偿失了。
亲师沟通的基本原则

亲师沟通的基本原则
亲师沟通的基本原则包括:
1. 平等原则:亲师双方要平等相待,不要居高临下或敌对对方。
2. 尊重原则: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避免伤害对方的情感。
3. 沟通原则:积极沟通,不逃避问题,不推卸责任。
4. 理解原则:理解对方的立场和情感,努力达成共识。
5. 合作原则:双方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不要对立。
6. 记录原则:记录沟通的内容和达成的协议,以便后续跟进。
这些原则可以帮助亲师双方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促进家校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
班级经营--如何做好亲师沟通

班級經營如何做好親師溝通指導老師:蘇國榮老師夜師資一第三組939204王杏芳939225楊美鳳939227任宮樠939239張文力939241劉玉燕目錄壹、親師溝通的障礙貳、親師溝通的原則參、親師溝通的具體做法與因應之道肆、班級親師會實施要點如何做好親師溝通前言:溝通,就好像一條河上的一座橋般重要,少了它,雙方之間的和諧就可能亮起紅燈,人與人之間絕不能少了這座橋樑,人際溝通不良所造成的悲劇與糾紛不斷,實不容忽視。
這幾年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問題也越來越受重視,原因無非是因溝通不良所造成的衝突越來越多,在電視、報章雜誌上也不難見到這類的案例,家長從原來的沉默角色,轉變為積極力爭的角色,傳統以師為尊的觀念,在現在看來,確實出現了不小的考驗。
漸漸浮上台面的教育問題,可由新聞報導中窺知一、二,親師間的良好溝通,已是舉足輕重的教育課題。
壹、親師溝通的障礙老師所扮演的角色,除了傳授知識外,更要教會學生做人處事的道理,這樣的言詞,是最基本的共識。
然而,實際做起來,卻非想像中的容易。
要教會知識,可能還需要更多的輔助,譬如:教學的環境、設備,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間的相互配合。
說的容易做的難,親師之間有時候並非是刻意不相互配合的,而是他們之間存在著一些障礙,使得雙方無法妥善的配合。
究竟親師間存在著那些溝通障礙呢?歸納分析於下:1.心理差距親師溝通時,常因為心態上的不對稱而產生一些溝通不良的情形,或許會因身份上的不同,而誤以為對方的說法較正確而事事依詢、或對方所言都太偏激而不願採納,這都是不正確的溝通,對學生而言並無益處。
在心態上應能互相尊重,才能較客觀地面對所發生的事情。
2.認知歧異對於同一件事情,若雙方各持己見而互不退讓,則會形成雞同鴨講的情形,雙方面各為所屬,用主觀的判斷來決定學生的對錯,對學生反而是種傷害。
應能盡量從同一個角度來看待應解決的問題,並攜手尋求解決之道。
3.斷章取義由於家長和老師所處的立場不同,因此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角度也各不相同,不過可以確信的是:都是希望學生能越來越好,所以當一句話傳到對方耳中時,容易只聽片面而忽略全部,古云: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曲解了話意。
新亲师关系与沟通

新親師關係與溝通教育關懷及實踐者王淑俐--「顧客」所欲,常在我心?一、現代家長對老師有何期望?合理嗎?1.希望老師提供更高品質的「服務」2.希望老師能將每個孩子視為人才、璞玉來琢磨。
3.教育是職業更是志業,要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用心、關心和愛心。
二、現代親師溝通較嚴重的問題為何?無解嗎?1.家長不講理、不配合,甚至在孩子面前質疑或否定老師。
2.家長透過各種管道表達個人意見,對老師的要求不再照單全收。
3.家長介入班級經營及學校行政運作,會為了成績而對老師不信任。
4.學生行為問題多,但家長自顧不暇,無法與老師配合。
5.社經地位高之家長,以表達個人理念為最高指導原則。
6.對孩子呵護有餘,對老師要求更高。
7.媒體或教改團體的意見,會影響家長的判斷。
三、親師溝通要如何行動?做得到嗎?(一)先有心理準備:1.多元社會之下,同一事件的處理或決定,家長的反應很不一致。
2.以多元思考,體諒不同家庭的差異(例:貧富差距)(二)加強充實自己的溝通功力,才能「預防勝於治療」、「化險為夷」。
1.平時多燒香:(1)宣傳與書面溝通:班刊、校訊、家長通訊、給家長的信……。
(2)聯繫情感:儀式活動(家長日、運動會、畢業典禮)、聯誼活動(聚餐、郊遊、晚會)…。
(3)建立夥伴關係:不論全班事務或個別學生問題,「借力使力」,善用家長資源。
2.臨機應變不怕事:(1)接受抱怨、解決問題:電話聯絡、與家長有約….。
(2)處理危機:標準化步驟、聯繫相關人員(學校行政主管、家長、家長會、教師會)…。
(3)以自信及虛心來迎接挑戰,但心情不要隨之起舞。
(4)包容不同的家長,即等於包容不同的孩子。
(三)「以柔克剛」之道:1.要夠「軟」:身段、口吻、措辭…。
2.要夠「甜」:表情、口吻、措辭…。
3.要夠「穩」:情緒、口吻、措辭…。
4.要夠「勤」:電訪、邀請、求助…。
四、結語:1.向克拉克老師學習。
2.教學非天份,努力及經驗可使我們苦盡甘來。
幼儿园亲师沟通状况研究

幼儿园亲师沟通状况研究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幼儿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幼儿园教育中,亲师沟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良好的亲师沟通对于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当前幼儿园亲师沟通状况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如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双方观念差异等。
本文将就幼儿园亲师沟通状况进行研究,探讨如何优化亲师沟通,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幼儿园亲师沟通概述亲师沟通是指家长和教育者之间进行合作、讨论和交流的一种形式。
幼儿园亲师沟通是幼儿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双方合作共同进步、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幼儿园亲师沟通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家长参加幼儿园活动:幼儿园的家长可以积极参与园内的活动,比如家长会、亲子活动等。
这些活动有利于增强幼儿与家长之间的联系,促进双方之间的沟通。
2.接送孩子时的交流:教育者与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可以进行简短的交流,比如询问孩子今天在园里的情况、今天训练了什么、明天需要准备哪些东西等。
这些交流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为教育活动的安排提供有力的参考。
3.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的沟通:这些方式可以帮助教育者与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
教育者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以及园内的活动安排等。
同时,也方便家长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最新信息。
二、幼儿园亲师沟通存在的问题幼儿园亲师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然而,在实际中,我们会发现亲师沟通中存在很多问题。
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其中的几个问题:1.沟通渠道不畅有些家长可能由于工作原因或其他原因没有时间经常到幼儿园里来和孩子的教育者交流。
而且有些教育者的工作时间也比较赶,有时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家长交流。
这样,就可能会导致沟通渠道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
2.信息传递不及时幼儿园亲师沟通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信息传递不及时。
有时家长需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以及其他需要关注的事情,但由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不够及时,就会导致很多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
幼儿园如何加强亲师沟通

幼儿园如何加强亲师沟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和幼儿园老师的亲师沟通至关重要。
这不仅能够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还能够增强家长对孩子的了解和信任感。
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并没有建立良好的亲师关系,这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那么,幼儿园如何加强亲师沟通呢?一、定期家长会幼儿园可以每学期或每月定期举办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况,并与老师进行沟通。
在家长会上,家长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日常生活习惯、是否存在不良习惯等情况,并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二、家访家长和老师之间的亲师关系,不仅在幼儿园中进行。
幼儿园可以定期进行家访,了解家长和孩子的情况,增强与家长之间的了解和信任感。
在家访中,老师可以详细了解孩子的家庭情况和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同时也可以与家长共同讨论孩子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并提供适当的建议和帮助。
三、学生作品展示学生作品展示是一种很好的亲师沟通方式。
幼儿园可以定期举办学生作品展示会,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习中的成果,同时也可以和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学习中的问题。
在学生作品展示会期间,老师可以详细讲解每个孩子的作品情况,并与家长进行交流,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成果和学习情况,并为孩子的学习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帮助。
四、家长群体组织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群体组织,让家长之间相互交流关于孩子的经验和问题,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在家长群体组织中,老师可以作为指导者,为家长提供关于孩子的教育心理、学习方法、生活习惯等方面的指导和支持,促进家长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帮助。
五、家长反馈系统幼儿园可以建立家长反馈系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在家长反馈系统中,家长可以通过网络或者其他方式给幼儿园提出反馈,分享对幼儿园的看法和建议,同时也可以及时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和管理情况,为幼儿园改进提供有益的建议和支持。
跟身后师父沟通的技巧

跟身后师父沟通的技巧
与身后师父沟通是一项重要的技巧,需要尊重、耐心和诚实的态度。
以下是一些有用的技巧:
1. 尊重和感激:对师父的指导和教诲要表示尊重和感激。
用适当的语言和语气表达对师父的尊敬,让师父感受到你的谦虚和感恩。
2. 倾听和提问:在师父讲话时要认真倾听,不要打断或插话。
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适时提问,但不要过于频繁或纠缠细节。
3. 诚实和坦率:在与师父沟通时,要保持诚实和坦率。
不要隐瞒或撒谎,如果有错误或不足,要勇于承认并寻求师父的指导和帮助。
4. 清晰和简洁: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问题时,要尽量清晰和简洁。
避免使用复杂的语言或过多的细节,让师父能够快速理解你的意思。
5. 适应师父的风格:每个师父都有自己的沟通风格和习惯,要尽量适应师父的风格,以便更好地与师父沟通交流。
6. 不比较和评判:不要与其他师父或之前的师父比较,也不要对师父进行评判。
尊重当前的师父,接受他们的指导和教诲。
7. 积极反馈:如果对师父的指导有积极的反馈或建议,可以适时地表达出来。
但要确保语气和方式得当,避免过于直接或负面。
8. 保持持续沟通:与师父的沟通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要期望一次沟通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保持与师父的定期交流,以便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通过以上技巧,可以与身后师父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获得更多的指导和帮助,促进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親師溝通的一些要領
﹙一﹚家長對教師的期望
•希望教師關心他們的子女,注意孩子的喜好、恐懼及人格。
•希望教師教導孩子,至少能使孩子學得基本的知識,有教養,瞭解並能欣賞一些藝術及音樂。
•希望教師能喚起孩子的學習興趣,願意去學習並且喜歡學校的生活。
•希望教師能鼓勵及支持孩子的努力,使孩子成長。
•希望教師能管教孩子,秩序及自制的訓練,不管在校內或在校外,都一樣重要。
•希望教師能讓家長知道孩子的學習進度及學習狀況,更希望能讓他們了解到孩子的成敗與困難之處
•希望教師能認真、樂意、盡力教學。
﹙二﹚親師的溝通管道
•家長會、班級通訊、短函、電話聯絡、家庭作業的分派、討論、約談。
﹙三﹚教師如何與家長溝通
•教師首先要考慮的是專業,知道自己要做什麼.能簡明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保持泰然自若及積極傾聽的態度
•教師要能解除家長的警戒心。
•教師應該坦白,不需隱瞞事實也不要支支吾吾,但要用正向的態度及對孩子長遠成長的考慮去和家長溝通。
•在坦白及支持的氣氛中教師應盡量簡單明白有條理的說明。
﹙四﹚親師溝通的內容
•學習、常規訓練、自我概念、家長如何提供協助、班上的消息
﹙五﹚親師如何進行有效約談
•約談成敗的責任在於教師,教師在每次約談之前都要有良好的計劃及準備。
•以友善、輕鬆的態度對待家長。
•不要坐在辦公桌的後面。
宜與家長並排坐在會議桌的一側,這有助於建立合作的關係。
•開始時宜談學生的優點、好的表現,這有助於取得家長的信任。
•帶領家長看看學生的資料,並就學生的某些作業表現為例,做個評語。
•鼓勵家長說話,仔細的傾聽,要接納,不要反駁或批評。
家長不可能對自己的子女有完全客觀的認知,反駁與批評會冒犯到家長。
•記住,無論在任何時候,「家長是你最親密的盟友」,讓家長知道你的這個想法,並表達出你也一樣願意盡可能地給他的子女最好的教有。
•最後,以敘述你為了孩子的進步所擬定的計劃作為結束,並誠懇地邀請家長的協助及支持你的努力,且感謝家長和你談了這些有關孩子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