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经营--如何做好亲师沟通

合集下载

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如何与老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如何与老师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作为教育专家,我常常被家长们问及如何与老师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关系。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影响着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成长。

良好的亲师交流,能够帮助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也能让家长更有效地配合老师,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

在200字以内,我将从教育专家的角度,分享一些建立良好沟通关系的方法:一、主动积极,建立联系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

这不仅是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情况的机会,也是与老师面对面交流的宝贵时刻。

愿意与老师直接联系,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

可以通过电话、邮件等方式,定期或每周一次地与老师沟通。

积极参与班级群组讨论。

在群组中,家长可以了解班级动态,也能与其他家长交流经验,同时也能向老师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二、尊重理解,平等沟通尊重老师的专业和权威。

老师是教育的专业人士,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家长应该信任老师的专业判断,并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

理解老师的工作压力。

老师要管理多个学生,工作繁忙,家长要理解老师的辛苦,避免过高的期望和要求。

以平等自由的态度进行沟通。

在交流中,家长应该避免指责、抱怨,理性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真诚倾听,互相理解认真倾听老师的反馈。

老师会根据对孩子的了解,提出客观的评价和建议,家长应该认真倾听,并努力思考如何更好地帮助孩子。

分享孩子的特长和兴趣。

让老师了解孩子的特点,能够帮助老师根据孩子的个性制定出教学方案。

及时反馈孩子的表现。

家长及时将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告诉老师,能让老师更全面地了解孩子,指导孩子更好地学习。

四、共同协作,共同进步协商解决孩子的问题。

如果孩子在学习、生活上遇到了问题,家长要与老师一起商议解决问题的方法,共同帮助孩子进步。

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

家长应该配合老师的教学安排,指导孩子完成作业,并鼓励孩子积极进行课堂活动。

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为孩子创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与老师一起促进孩子的成长。

与学生建立亲师关系建立信任和尊重

与学生建立亲师关系建立信任和尊重

与学生建立亲师关系建立信任和尊重与学生建立亲师关系:建立信任和尊重亲师关系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教师能够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亲师关系,学生会更加乐于参与课堂活动,更加积极地学习和探索知识。

建立信任和尊重是建立亲师关系的基石,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一系列的方法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亲师关系。

一、倾听与关注倾听和关注是建立信任和尊重的重要方式之一。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们的独特性和个性特点。

当学生感受到自己被认可和尊重时,他们会更加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座谈会、个别谈话等方式,倾听学生的声音,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进而根据学生的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二、培养亲切的教师形象教师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和尊重感。

通过言行举止上的规范和亲切的态度,教师可以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教师应该尽量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同时,教师也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避免做出不当的言辞和行为,以免给学生留下不良的印象。

三、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积极的学习氛围是建立亲师关系的重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表扬学生的进步和努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提供灵活和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和才华。

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会更加顺畅和自然,亲师关系也会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四、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学习风格和需求。

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人差异,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体化的关注和指导。

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家庭背景等信息,了解学生的需求和特点,结合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策略,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关注和支持。

五、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渠道是建立亲师关系的基础。

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起畅通的沟通渠道,使学生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亲师关系的方法

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亲师关系的方法

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亲师关系的方法教学是一个既需要知识传授又需要情感交流的过程。

学生们在成长过程中,除了学习知识外,更需要得到导师的关心和支持。

建立亲师关系有助于增进师生之间的信任,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介绍几种教师与学生之间建立亲师关系的方法。

第一,倾听学生的声音。

教师应当主动倾听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为学生提供一个表达自己的平台。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开展小组讨论、提问回答等方式,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班级评议,听取学生对教学内容和教师的评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馈。

第二,关注学生的兴趣。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学生发掘并培养他们的特长。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交流和观察,发现学生的潜在兴趣,并在教学中创设相应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比如,在数学课上,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问题或游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展示自己的才艺,提高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第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有效的沟通是建立亲师关系的基础。

教师应当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需求。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微信群、电子邮件等途径与学生进行沟通,方便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和提供学习资源。

第四,关心个别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困扰和烦恼,为学生提供心理支持和指导。

对于一些有困难或特殊情况的学生,教师更应该关注和关心。

可以组织班会或家长会,与学生和家长交流,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情况,通过家校合作,制定个别化的学习方案和关怀措施。

第五,树立正面积极的师生关系。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师生互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不以批评和责备为主,而是以鼓励和赞赏为主。

同时,教师还应该为学生树立正面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和追求。

幼儿园家园共育:亲师合作家长沟通策略

幼儿园家园共育:亲师合作家长沟通策略

幼儿园家园共育:亲师合作家长沟通策略幼儿园家园共育:亲师合作家长沟通策略一、引言幼儿园家园共育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共同育儿。

在这个过程中,亲师合作和家长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还能增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友好关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亲师合作和家长沟通策略。

二、亲师合作1. 共同目标:亲师双方都应该明确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是共同的目标。

教师要尊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希望,而家长也要尊重教师的专业性,共同制定孩子的成长目标。

2. 及时沟通:教师应该及时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等,并且要善于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与老师保持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

3. 合理安排家庭作业:教师应该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和家庭条件,合理安排家庭作业,避免给家长和孩子造成过多的压力。

4. 亲子活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一些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参与其中,增进亲子关系,也能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5. 共同成长:教师和家长应该相互配合,共同帮助孩子克服学习和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共同见证孩子的成长。

三、家长沟通策略1. 积极参与: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家长会、家长讲座等活动,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管理等情况,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

2. 真诚沟通:家长和老师之间的沟通应该是真诚的,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而不是藏在心里,解决不了问题只会让问题更加严重。

3. 尊重教师:家长应该尊重教师的专业性,不要干涉教学管理,能够理解和支持老师的工作。

4. 科学教育: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要过分苛刻和严厉,要以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

5. 深入参与:家长要更深入地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孩子的兴趣和特长,与教师合作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四、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亲师合作和家长沟通是非常重要的。

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并且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

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

在班级管理中,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也是管理的主体,要实现班级管理的预期目标,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师生之间,因其角色不同,学生很自然地在心理上对老师筑起一道无形的心理防线,这很不利于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

所以,我们应想方法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总结自己的的班级管理经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一剂良方。

下面整理了良好的师生沟通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良好的师生沟通的方法一、教师应尊重学生、热爱学生首先,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

教师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任何情况下不说侮辱学生人格的话,你能当众体罚学生。

教师在与学生谈话时,一定要以沉着镇定、言语文明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即使学生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不讽刺,不挖苦,不打击。

学生有什么错误尽量的把学生叫到外面去说,而且谈话的声音不大,还给学生解释的机会。

其次,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

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技能,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教育,文化课不再是衡量学生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所以在学生练好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只要是健康的,教师就应该积极鼓励,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

我班有个学生,前一段时间经常的请假,说是身体不舒服要看病,可是我发现他根本没有病,他在说谎,后来在我的一再追问之下才讲了实话,原来是他参加了一个跑酷俱乐部,周末就去训练,我当时就说,这是好事啊,通过训练提高身体的反应速度等各项素质,我支持,但是还要注意参加训练不能和学习相冲突,可以利用我们休息的时间,两周去一次,特殊情况再请假,此后,这位同学请假次数减少了许多,并且在学校学习积极性也提高了很多,上课也能集中精力。

再次,老师应当尊重学生的情感。

现在的学生有丰富的情感世界,他们很重视师生、同学、朋友、亲人之间的情感,特别是男女同学之间的情感。

作为老师不能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对待学生的情感问题。

而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对待情感问题,让学生保持清醒头脑,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这种珍贵、纯洁的情感向着有利与生活、学习,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方向发展。

如何进行有效亲师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亲师沟通

如何進行有效親師溝通吳勝學一、親師互動圖像
熱誠洋溢專業溝通
1.熱誠:熱心、誠懇的面對家長。

2.洋溢:老師愛孩子的心與方法,要讓家長感受得到。

3.專業:與家長互動要以專業感動、說服家長。

4.溝通:善用各種媒介進行有效溝通、並接納建言
二、親師良好互動的方法
1.微笑融化冷漠:親切的笑容可以表現熱誠、消除家長的冷漠。

2.與家長溝通宜注意「說話」與「聽話」的藝術:頃聽、微笑、
點頭- - -等身體語言之運用。

3.與家長聯絡時,小事可筆談(聯絡簿),大事要口述(電話),
嚴重者則需面談,絕對避免意氣之爭的「筆戰」。

4.談論小朋友時要正、負面同時陳述,勿一味只談不好之處。

5.再差的小朋友也不要強求家長承認其小孩是朽木。

6.適時出刊班級通訊,傳達級務現況、教育理念及聯絡感情,通
訊用語則以輕鬆詼諧為佳。

7.學校日對班級事務作原則性之說明,並取得家長支持,對於極
少數無法全面配合之特殊家長也宜有權宜變通措施。

8.虛心接受家長不同意見,並委婉陳述教育理念。

9.以專業規劃課程及級務,但專業考量要讓家長知道。

10.尊重教育基本法賦予家長之教育參與權,心態上要接納家長並
視為教育合夥人。

建立亲师关系的班主任指导方法

建立亲师关系的班主任指导方法

建立亲师关系的班主任指导方法作为一名班主任,建立亲师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关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还能够为他们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指导。

然而,要建立一个良好的亲师关系并不容易,需要班主任在指导方法上下功夫。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我在指导学生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班主任应该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和特点。

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有不同的兴趣、优点和缺点。

班主任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不把他们一概而论。

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班主任应该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感受,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空间。

只有真正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指导他们。

其次,班主任应该与学生建立起信任和互动。

建立亲师关系的关键在于建立信任。

班主任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来增进彼此的了解,例如定期组织班级活动、开展小组讨论等。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还能够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第三,班主任应该给予学生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励,这样才能更加自信地面对困难和挑战。

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给予他们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同时,班主任也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潜力,给予他们更高的期望和挑战,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第四,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经常会面临各种情感问题,如压力、焦虑、自卑等。

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情感上的支持和指导。

班主任可以定期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倾听他们的困惑和烦恼,给予他们积极的建议和帮助。

同时,班主任也可以组织一些情感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

最后,班主任应该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班主任和家长之间的合作非常重要。

班主任应该与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和需求。

班主任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建立亲师关系是一项需要时间和耐心的工作。

班主任工作的亲师关系与交流

班主任工作的亲师关系与交流

班主任工作的亲师关系与交流班主任是学校中起着重要作用的角色,他们不仅要管理班级事务,还要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亲师关系与交流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班主任工作中的亲师关系与交流,以及如何建立和维护这种关系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亲师关系的重要性亲师关系是学生与班主任之间建立的一种近亲、近师、近友的关系。

在这种关系中,班主任扮演着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

亲师关系的建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责任感和积极性,并促进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交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二、有效的交流方式在建立亲师关系时,有效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班主任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他们的困惑、需求和期望,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以下是几种有效的交流方式:1. 公开课和班会:班主任可以通过公开课和班会的方式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公开课可以让班主任了解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和困惑,并提供相关的指导。

班会则可以用来传达班级事务和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

这些活动既能加深学生对班主任的了解,同时也促进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2.个别谈心:班主任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个别谈心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个性、家庭背景以及心理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倾听学生的烦恼和困扰,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建议。

个别谈心除了有助于建立亲师关系之外,还能够提高班主任的职业形象和信任度。

3. 电子邮件和电话:在交流时间有限的情况下,班主任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和电话与学生进行交流。

这种方式可以迅速地传递信息和解决问题,并且便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日常沟通。

三、建立亲师关系的策略建立亲师关系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以下是几种帮助班主任建立亲师关系的策略:1. 建立信任:信任是亲师关系的基础。

班主任应该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做到言行一致,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赢得学生的信任。

2. 倾听和关心:班主任要善于倾听学生的诉求和需求,关心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并积极给予帮助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班級經營如何做好親師溝通指導老師:蘇國榮老師夜師資一第三組939204王杏芳939225楊美鳳939227任宮樠939239張文力939241劉玉燕目錄壹、親師溝通的障礙貳、親師溝通的原則參、親師溝通的具體做法與因應之道肆、班級親師會實施要點如何做好親師溝通前言:溝通,就好像一條河上的一座橋般重要,少了它,雙方之間的和諧就可能亮起紅燈,人與人之間絕不能少了這座橋樑,人際溝通不良所造成的悲劇與糾紛不斷,實不容忽視。

這幾年來,家長與老師之間的溝通問題也越來越受重視,原因無非是因溝通不良所造成的衝突越來越多,在電視、報章雜誌上也不難見到這類的案例,家長從原來的沉默角色,轉變為積極力爭的角色,傳統以師為尊的觀念,在現在看來,確實出現了不小的考驗。

漸漸浮上台面的教育問題,可由新聞報導中窺知一、二,親師間的良好溝通,已是舉足輕重的教育課題。

壹、親師溝通的障礙老師所扮演的角色,除了傳授知識外,更要教會學生做人處事的道理,這樣的言詞,是最基本的共識。

然而,實際做起來,卻非想像中的容易。

要教會知識,可能還需要更多的輔助,譬如:教學的環境、設備,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間的相互配合。

說的容易做的難,親師之間有時候並非是刻意不相互配合的,而是他們之間存在著一些障礙,使得雙方無法妥善的配合。

究竟親師間存在著那些溝通障礙呢?歸納分析於下:1.心理差距親師溝通時,常因為心態上的不對稱而產生一些溝通不良的情形,或許會因身份上的不同,而誤以為對方的說法較正確而事事依詢、或對方所言都太偏激而不願採納,這都是不正確的溝通,對學生而言並無益處。

在心態上應能互相尊重,才能較客觀地面對所發生的事情。

2.認知歧異對於同一件事情,若雙方各持己見而互不退讓,則會形成雞同鴨講的情形,雙方面各為所屬,用主觀的判斷來決定學生的對錯,對學生反而是種傷害。

應能盡量從同一個角度來看待應解決的問題,並攜手尋求解決之道。

3.斷章取義由於家長和老師所處的立場不同,因此看待同一件事情的角度也各不相同,不過可以確信的是:都是希望學生能越來越好,所以當一句話傳到對方耳中時,容易只聽片面而忽略全部,古云: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曲解了話意。

4.指責說教有的家長或老師會有指責說教的強硬態度出現,自以為是地認為自己是對的,數落對方絲毫不留情,一副興師問罪的樣子,破壞了親師間的和諧溝通。

5.妄下評斷家長與老師間對於彼此的不瞭解,而容易有道聽塗說的誤解,會因對方的人格品性而否決掉其值得信任的一面。

兀自猜測懷疑,阻礙了雙方的溝通與瞭解,使得親師溝通更加艱難。

貳、親師溝通的原則一、抱持主動積極的態度溝通乃在形成共識,透過澄清、意見的交流、相互討論,以縮短親師認知的差距,尋求輔導學生的最佳方法。

因此教師應主動策進,以帶動家長從被動趨向主動。

並且把握時機,雙方都知覺到需要而主動出擊,進行溝通。

二、營造有利的溝通情境親師溝通應有計畫性的安排,談論明確的主題、時間、情境透過規劃,並以認真負責的態度,關愛學生的情懷,營造有力的溝通情境。

此外,有研究指出,我們在聽過讚美言詞之後,較易接受逆耳的批評。

因此先向家長說學生的優點,在提出希望家長共同消弱的缺點,較易達到預期效果。

三、建立真誠互信的情懷互信是親師溝通的基礎,展現誠心誠意,抱持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的原則。

溝通都是為了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溝通時能給予適切的反應,使意見的交流順暢。

四、善加運用情緒管理親師溝通的歷程應重視情緒管理,以成熟的情緒智慧,適度的處理相互間的情緒反應。

並能運用專注傾聽技巧,尊重他人,讓他人覺得有價值、受尊重,於是彼此關係無形中建立。

這次的溝通合作是下一次溝通合作的基礎,一定要互相留下好印象。

參、親師溝通的具體做法與因應之道對於學生的管教,老師單方面的單打獨鬥往往只能「事倍功半」,但是若能和家長攜手合作,共同為了幫助學生的學習與成長而打拼,定能摩擦出燦爛的火花,所以教師要把「親師好溝通,教學就輕鬆」這句話奉為金玉良言。

然而面對來自各行各業、三教九流的家長,教師要如何才能個個擊破,和每個家長都能有良好的溝通、締造和諧的關係呢?其不二法則,就是要有「誠懇的態度」,讓家長感到倍受重視、尊重,進而樂於和老師分享看法、協助老師解決問題。

其次要能廣開多向的溝通管道,維持緊密的聯繫,有關學生的生活及學習情形,家長知道的愈清楚,愈有討論的機會,就愈願意合作和支持,因此家長和教師的接觸愈多,關係就愈親密且溫馨。

親師溝通有哪些親師溝通管道呢?要如何運用這些管道來做好教師溝通以達到有效的親師合作呢?以下提幾點具體做法﹕一、給家長一封信--第一印象先入為主(一)【基本原則】1.在接到一個新的班級時,老師可以寫一封信請學生帶回去給家長看。

信中包含自我介紹,介紹老師本身的經歷,老師的教學理念以及班級經營的方法,讓家長了解老師帶領學生的方式。

2.信中還要對家長分析班級學生的身心理特徵、學習狀況,以及學生同儕間的相處模式。

3.此外更要告訴家長,老師十分樂意和他們共同打拼,一同幫助孩子快樂的學習成長,而且讓他們對孩子在校的生活能安心。

為了能讓雙方合作愉快,在信中老師要附上一些希望家長配合的注意事項。

4.最後附上幾題問卷,讓家長也能表達他們的看法,例如父母對孩子的期許、平日對孩子的管教方式、家長期待老師對於學生的管教方式(贊成體罰與否)、家庭訪問或電話訪問的最佳時機、家長想要對老師說的話。

5.除了一開學給家長發信函外,平時學校若有舉辦什麼活動,老師也可以在活動前寫信給家長,向家長介紹活動的內容,歡迎家長來參與,在活動後,老師可以寫信給家長,報告學生在活動時的表現。

6.此外,也可以把學生在班級課業學習、生活表現的進步情形,時時用書面的方式告知家長,讓家長隨時掌握學生在校生活的第一手情報資料。

(二)【招式】開學給家長的信,不必太長(現代人時間不夠用,喜歡有話快說),最好能包括三部份:1.簡述自己的專長、興趣,和對班級經營的理念及信心。

2.邀請家長共創美好願景。

3.給家長表達意見的空間。

(三)【實例】茲舉下面三例,你可以按實際需要修改之。

*『例一』(日常生活規定)給家長的一封信*『例二』親師互動問卷(了解家長平時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例三』(老師向家長說明班級經營方式)二、利用聯絡簿溝通(一)【基本原則】1.一開學即告知家長要採用家庭聯絡簿,請家長務必配合,每天都能抽空看一下聯絡簿。

對於某些不甚配合的家長,老師可以每天主動告知家長學生在校的表現情形,利用學生在某方面的優異特長,引起家長的注意和重視,進而積極關心學生在校的生活點點滴滴。

2.開學之際要詳細解釋聯絡簿的設計、內容(各欄要寫些什麼) 、涵義,然後請學生把說明張貼在聯絡簿的第一頁。

而且要和學生約法三章,每天一定要把聯絡簿拿給家長簽名,若沒有遵守規定,就會有怎樣的處罰。

3.在簿中規定家庭作業及要帶的東西,提醒家長每天檢視學生的作業,以及是否有帶要帶的東西,如此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在校的學習狀況,並透過課業指導,增進親情。

4.家庭聯絡簿的功能,不僅是停在「今日的作業」與「明日要帶的物品」,其內容要有所變化,老師可以把家庭聯絡簿視為「學生生態調查」的重要工具,每天問學生兩三個私密的問題,慢慢累積起來,進而對於學生的家庭背景、生活好惡能有更完整的了解。

5.此外老師也可以請學生寫「每日一句」,把每天聽到或看到的一句好話寫下來,或是「每日一字」,把新學的一個英語單字寫下來,或是「點歌時間」,點一首歌獻給父母、老師或同學,並說明原因。

6.可以讓學生每天做「自我反省」,讓他們學會為自己發現犯的過錯,自我懺悔、期勉自己改過,學會為自己好的表現,自我鼓勵、誇讚一番。

6.老師可以有計劃的透過家庭聯絡簿,與家長溝通,從中了解學生在家的情形,進而了解家長的想法。

在聯絡簿上要有家長專欄,可以讓家長寫出對孩子的期勉或是對於教師的建議。

此外還要有老師專欄,老師可以把學生今天在校的表現,傳達給家長知道,但是老師最好能抱持「報喜不報憂」的心態,每天都能發覺學生一項優良事蹟,寫在聯絡簿上誇讚一番,而不是在聯絡簿上寫一些數落學生的話。

(二)【招式】口氣親切,少「貴」來「貴」去與其寫:「貴家長,您好,貴子女作業好幾天沒交,敬請貴家長多予督導。

」不如寫:「凱凱的爸、媽,凱凱的作業好幾天沒交了,請您多留意他回家後的作息。

」好話不嫌多,壞事少記錄學生在校好的表現宜多寫,沒空寫,用蓋笑臉章的方式也很好。

不好的表現不是不能寫,一般例行的檢查結果(比如作業缺交、遲到、晨檢不及格、沒帶美勞用品……)可登記,其他比較「大條」的就不適合記,只因聯絡簿是天天翻閱的,留個壞記錄在上頭,孩子和家長每天看了都刺眼。

想讓家長知道,用電話說可能比寫的有用。

親子活動的好園地如果你有實施「靜思語教學」、「每日好話」、「每日成語」「三字經」…‥等活動,不妨把每天的進度請學生抄在聯絡簿上,一則可讓家長了解孩子學些什麼,二則可讓家長做為孩子學習成果的重要檢核者,三則更可做為親子教育的延伸,讓這些活動變成家庭的一部分。

親師唱雙簧小學階段的孩子通常在乎老師,更基於父母,這種心理也可善加利用。

例如,某生蛀牙嚴重,家長叫他刷牙也不聽,老師便可和家長事前溝通,由老師規定要刷牙,如果睡前刷了牙,請家長在聯絡簿上簽名「認證」,次日到校後,便可有所鼓勵(如連續六天有刷牙可換一個笑臉)。

此種親師問的默契,特別適合用來矯正積久成習的壞習慣,如便當不吃完、早上不起床、放學不馬上回家等毛病。

展現教育理念的好地方如果你是一位很重視勤勞美德的老師,你可以用例行功課的方式,要求所有小孩每天回家至少要完成一件家事,並由家長載明做完的家事要項,次日由導師批閱,認真的學生給予點數或累計分數鼓勵之。

如果你是一位很重視學生自我表白的老師,你可以要學生在聯絡簿空白欄寫出(或畫出)他心中想說的話,海闊天空,無拘無束,字數不必多,能兼具日記的功能。

三、親師懇談會---面面俱到(一)【基本原則】1.這種懇談會可以採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進行,但是理想的頻率是一個月一次或一學期兩次。

這是一種面對面的討論、協商,可以補書面通訊與電話通訊的不足,不僅老師可以進一步了解學生的生活狀況、人格特質,而且家長和家長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彼此交換教育子女的經驗和方法。

2.會前作業﹕製作邀請函,調查家長參與的意願。

在會議之前,教師要事先評估、準備,將想和家長討論的要點、主題一一整理列出,如:學生學業進展的情形。

學生在校的人際關係,和同學的互動或和教職員工的互動。

學生在學校各項活動的表現,在教室學習活動或操場活動中的情形。

學生的興趣、態度、能力。

學生的健康或情緒問題。

3.會中討論﹕首先由教師及家長自我介紹,教師對於教學理念、方法及學生的生活常規做報告。

接著,教師將想要討論的事項寫在黑板上,依序討論各項主題,家長提出意見來互相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