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发展模式现状与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农村发展模式现状与转变

(商学院农经101)

摘要:虽然中国农业经济已经从人民公社发展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获得了极大丰收,但是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和分散经营的特点依然桎梏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的农业发展模式不符合全球化经济条件下发达国家现代农业的冲击,农业的发展不仅没有抓住机遇获得发展,而且规模有萎缩的风险。中国的农村发展模式面临必须改变的巨大的压力,同时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发展模式、农业现代化、

传统的农业发展模式是指依靠畜力、人力、简单的铁器工具对农业对象加工、生产的模式。它具有以下的特点:①农业技术落后。长期的依靠人力、畜力,劳动生产力低下,导致农业生产产出低,农业生产过于粗放。②农民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长期不变。由于分散经营,土地小块不集中,农民对大型机械缺乏购买动力,长期停滞在化肥、锄头、种子等要素的需求上,不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适度规模经营。③家庭经营的一户一地生产单位。家庭生产主要是满足一家的温饱,农业商品化低。

一、传统的农村发展模式影响下我国农业处境。

⑴、我国是农业大国却不是农业强国。中国大部分农民,特别是西部贫穷地区,农业生

产任然停留在靠天吃饭的阶段。我国农业基础薄弱,水利设施老旧,许多地方农村交通不便。从上世纪70年代初期,我国共修建了17万多座水库,但是到了90年代

大部分已经废弃。在2010年我国公布的病险水库8.7万个中就达到三分之一。大部分地区农业生产使用的依然是大水漫灌,水利用率不高,农业用水量占社会总用水量的70%以上有效利用率不足30%-40%,远低于发达国家70%的水利用率。据相关部门统计,在2010年的西南旱灾中34个地区出现旱情,农作物受害270万,其中重旱65万亩、干枯9万亩、水田缺水230万亩、旱地缺墒150万亩,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90亿元。而且人们浇灌水田只能用水桶从很远地区肩扛手提来,大部分水库干枯无水。

⑵、我国农产品竞争力不强,商品化低。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无法与发达国家的家庭农

场相竞争。中国农业强调精耕细作,耗费了大量劳动力,尤其在城镇化不断发展的今天,农村只剩下老人、妇女和小孩,农业劳动力严重缺乏,农产品单位成本更高。

随着农业生产资料的不断上涨,化肥、农药、种子等价格不断上窜,农民生产成本更居高不下,竞争力大减。而国外发达国家有着家庭农场规模经营的优势,使其在面对生产资料上涨时,可增加产量降低农产品单位成本,农产品竞争力强。在全球化的冲击下,我国农业丧失了大部分市场。比如东北的大豆生产由于抵不过美国大豆的冲击,产量已经连年下降,是我国的大豆需求不得不依靠从美国进口才能满足,浪费了宝贵的外汇。外国农业企业潮水般的涌入中国,挤占了大部分种子市场,是中国的种业面临危机,影响了中国的粮食安全。

⑶、传统农村生产模式禁锢了农民思维。农民生产思想落后、观念老旧,不符合21世纪

的农业现代化生产趋势。农民认为种田首先是为了满足一家的温饱问题,而不是立足于市场,根据市场需求来安排农业生产结构,造成了农产品商品化较低;其次,田地是农民安身立命的保障,是传家的财产,不允许别人使用或租借耕种。这种小农意识非常的普遍存在,思想老旧的农民依然禁锢在土地上,一家一户依然是土地生产的基本单位,使土地承包使用权的流转面临很多的困难,阻碍了土地集中和规模化经营。第三,一家一户的经营无法适合市场的变化。独家独户使农民无法了解市场动态,常常是市场上畅销什么农产品农民就跟着种什么,最后错过了市场机会,

信息滞后导致卖价过低,出现亏本的现象。

二、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的必要性。

⑴、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是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基本前提。

农产品竞争力表现为有着递进的四个层次:即农产品竞争力、资源要素竞争力、经营组织竞争力和产业竞争力。农产品竞争力建立在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比较优势的发挥以农业经营组织能够根据资源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进行相机抉择为前提,而最终能把比较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的条件是农业产业组织之间通过竞争与合作经营的良好的产业环境以及在此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可见,规模化的、健全的产业组织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根本保障。传统的农村发展模式下,产出主要靠土地、劳动和物质等投入量的增加获得。转变发展模式,改变过去的粗放的模式变为集约型发展,产出主要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

⑵、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出路

中国的农业过于粗放,农业产量是靠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化肥的不均衡使用堆积出来的。2009年,我国单位耕地面积化肥施用量高达0.444吨/公顷,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两倍多。大量施用化肥的结果是农业化学污染,以及土壤板结,影响了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因此,必须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改变以往的单纯依靠资源大量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思路,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突破资源和环境的双层约束。

⑶转变农业发展模式是强化农业基础设施的重要途径

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老旧破损严重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短板。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可以节约资源和改善环境,减轻农业水利设施等基础设施的压力。

三、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发展模式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报告明确指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按照高产、优质、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业现代化就是依靠现代的物质条件把农业装备起来,利用科学技术来改造农业,推动农业创新,改变以往的资源投入推动农业发展的形式,变成靠科技创新和劳动力素质提高来推动农业发展的形式。

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走一条资源投入少,产出高,绿色生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一,变以往的粗放发展为集约发展。减少农药、化肥等要素的投入,依靠科技创新提高产量。二,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农业,从各种渠道增加对农业的资本、人才等要素的流入。

四、加快农业发展模式转变的措施

.⑴政府加大对农业支持与保护。重视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现状,加快老旧水利设施的返修和重建,必须保障农业用水繁忙时期水利设施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对于农村交通不便的情况,要舍得投入资金建设一条致富的道路,服务农民的瓜果产品外运和日常的货物运输。政府要完善农产品市场网络的构建,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批发市场为中心,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市场网络;健全市场规划,维护市场秩序,规范交易行为。

⑵完善社会服务体系。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为农民致富的服务体系,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让农民能解答心中的疑惑,咨询农产品市场信息。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让农民科学经济的种植粮食,提升农民的种植技术;为农民提供信息服务,是农民了解市场信息,根据市场的变化科学合理的种植粮食;为农民提供农业销售环节的服务,让农民的粮食卖得好价钱,卖的放心。

⑶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联动性,产前部门如农药、化肥等部门要积极主动为农民开展相关培训,使农民合理施肥,调配农药,要根据生产成本和农民的需求提供合理价格的生产要素。产中部门等种植业和畜牧业等要积极采用产前部门的机械等现代装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产后部门等销售环节要积极了解市场行情,根据市场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