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名著阅读检测二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三国演义》检测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阅读《三国演义》检测 人教新课标(含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测试与答案一、填空题(20分)1. 《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作者______。

这是我国第一部______小说,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另外三部名著分是______ 、______ 、______ 。

2.“滚滚长江东逝水,______。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3._________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4.“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_____国、_______国和______国,各自的首领分别曹操、刘备和孙权。

5.东汉末年,______ 、______与______桃园三结义。

6.在苦肉计中,是由______与______联合完成了这一计。

7.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8.在如鱼得水这个典故中,______ 把自己比作鱼,把_________比作水。

9.《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___ _____。

(人名)10.在《三国演义》中,周瑜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的较量中却屡屡失算, 故临死时长叹:“既生瑜,__________!”二、选择题(选择参考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1.献连环计火烧赤壁的是谁?()A.诸葛亮B.郭嘉C.庞统D.曹操2.曹操在哪场战役中大败袁绍?()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讨伐董卓D.合肥之战3.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得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谁? ()A.吕布B.魏延C.孙权D.孙策4.关羽在离开曹操时唯一带走的曹操的赠物是什么?()A.美女B.金银C.奴役D.赤兔马5.孔明征南蛮时曾七擒七纵孟获,当孟获第七次被马岱抓住时,他对马岱说什么话?()A.能不能换张新面孔丫B.士可杀不可辱C.如果今天不杀了我,你会后悔的D.快杀了我吧6.“垂手过膝,目能顾其耳。

人教版八上名著阅读《三国演义》分章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上名著阅读《三国演义》分章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上名著阅读《三国演义》分章练习(含答案)第一章:黄巾起义1. 问题:小说的故事开始于哪个朝代?答案:东汉末年。

2. 问题:是谁领导了黄巾起义?答案:张角。

3. 问题:曹操、刘备、孙权最初的身份分别是什么?答案:曹操是洛阳县令,刘备是幽州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孙权是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

第二章:董卓专权4. 问题:谁评估了董卓的势力?答案:曹操。

5. 问题:谁献计焚烧洛阳?答案:王允。

6. 问题:董卓死后,谁掌控了长安?答案:李傕、郭汜。

第三章:群雄逐鹿7. 问题:谁被称为“小霸王”?答案:孙策。

8. 问题:谁在赤壁之战中扮演了关键角色?答案:诸葛亮。

9. 问题:赤壁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哪个江山的基石?答案:三国鼎立。

第四章:曹操统一北方10. 问题:谁成为了北方霸主?答案:曹操。

11. 问题:曹操在哪个战役中击败了袁绍?答案:官渡之战。

12. 问题:曹操的儿子是谁?答案:曹丕。

第五章:三家分立13. 问题:谁成为了蜀汉的皇帝?答案:刘备。

14. 问题:谁成为了东吴的皇帝?答案:孙权。

15. 问题:谁成为了魏国的皇帝?答案:曹丕。

第六章:三国鼎立16. 问题:哪个战役是三国时期规模最大的战役?答案:夷陵之战。

17. 问题:谁在夷陵之战中击败了刘备?答案:陆逊。

18. 问题:谁在五丈原之战中击败了诸葛亮?答案:司马懿。

第七章:司马懿篡权19. 问题:谁成为了晋朝的开国皇帝?答案:司马炎。

20. 问题: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答案:罗贯中。

21. 问题:《三国演义》是哪一类小说?答案:历史演义。

中考语文《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真题汇编(2022-2023)

中考语文《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真题汇编(2022-2023)

中考语文《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真题汇编(2022-2023)本文档收集了中考语文中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真题汇编,旨在帮助同学们熟悉中考试题形式,掌握中考考点,提高语文阅读与解析能力。

阅读理解例题(1) 在《三国演义》的作者署名中,“罗贯中”之名的意义是什么?(1分)A.表明作者是贯通古今、渊博博学的人物B.表示作者是活跃于唐代的著名学者C.说明作者的先祖曾入仕任官D.说明作者性格刚强,以明确的目标奋勇前进真题(1) “程昱三顾茅庐”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了刘备的什么性格特点?(2分)(2)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话:“曹操得曹丕而失天下。

”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曹操失去了天下?(4分)题意分析例题(1) 题干提到《三国演义》的作者署名为“罗贯中”,要求学生解释其意义。

选项中,只有A符合实际情况,故选择A。

真题(1) 题干要求学生根据“程昱三顾茅庐”的故事,推断出刘备的性格特点。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三顾茅庐”故事传达的“仁义之师”的思想内涵。

(2) 题干要求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导致曹操失去天下的根本原因。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曹操和曹丕的关系,考虑曹丕的出现给曹操带来了什么影响。

实用技巧- 平时要多读书,尤其是名著,这有利于增加词汇量并且有助于理解文章。

- 考试时,应该先阅读题干,明确考点和考查方式,分析文章中与之相关的部分,再对选项进行分析,最后做出答案。

- 题目中经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等,学生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通过阅读这些中考语文的真题和分析,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备战中考,取得好成绩!。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及答案(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及答案(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及答案(2019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题)编者序该文档是本知识店铺精心收集编制而成,希望同学下载后,能够帮助同学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前言下载提示:为您提供阅读答案!阅读理解的意思是说先阅读一段文字,然后理解它的含义,并且总结出来。

本文档主要对《三国演义》进行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解析。

Download tips: To provide you with reading answers! Reading comprehension means to read a paragraph first, then understand its meaning, and summarize it. This document mainly analyzes reading training and reference answers.(四)名著阅读(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甲】操曰:“徐庶之才,比君何如?”昱曰:“十倍于昱,”操曰:“惜乎贤士归于刘备!羽翼成矣!奈何?”昱曰:“徐成虽在彼,丞相要用,召来不难。

”操曰:“安得彼来归?”昱曰:“徐庶为人至孝,幼丧其父,止有老母在堂。

现今其弟徐康已亡,老母无人师侍养,丞相可使人赚其母至许昌,令作书召其子,则徐庶必至矣。

”操大喜,使人星夜前去取徐庶母。

【乙】孙乾密谓玄德曰:“元直天下奇才,久在新野,尽知我军中虚实。

今若使归曹操,必然重用,我其危矣。

主公宜若留之,切勿放去。

操见元直不去,必斩其母。

元直知母死,必为母报仇,力攻曹操也。

”玄德曰:“不可。

使人杀其母,而吾用其子,不仁也;留之不使去,以绝其子母之道,不义也。

吾宁死不为不仁不义之事。

”众皆感叹,(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版)21. 以上两则选文出自名著《》,作者(人名)(1分)22. 依据选文[甲]说明曹操想要“召来”徐庶的原因。

(2分)23. 由【甲】【乙】两则选文可以看出曹操和刘备在品性上有什么不同?(2分)答案:24、三国演义(0.5分)罗贯中(0.5分)25、(1)徐庶之才十倍于昱(1分)。

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三国演义》阅读检测试卷

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三国演义》阅读检测试卷

小学生课外阅读书目《三国演义》阅读检测试卷《三国演义》阅读检测试卷一、填空题(20分)1.《三国演义》是元末明初作者。

这是我国第一部小说,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另外三部名著分是、、。

2.“滚滚长江东逝水,。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3.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4.“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国、国和国,各自的首领分别XXX、XXX和XXX。

5.东汉末年,、与桃园三结义。

6.在苦肉计中,是由与联合完成了这一计。

7.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XXX定计火攻XXX”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8.在如鱼得水这个典故中,把自己比作鱼,把比作水。

9.《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XXX”、“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

(人名)10.在《三国演义》中,XXX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XXX的较量中却屡屡失算,故临死时长叹:“既生瑜,!”2、挑选题(挑选参考谜底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0分)1.献连环计火烧赤壁的是谁?()A.XXXB.XXX.XXXD.XXX2.XXX在哪场战役中大败XXX?()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讨伐XXXD.合肥之战3.曾经和XXX,XXX兄弟两人打得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谁?()A.XXXB.XXX.XXXD.XXX4.XXX在离开XXX时唯一带走的XXX的赠物是什么?()A.美女B.金银C.奴役D.赤兔马5.XXX征南蛮时曾七擒七纵孟获,当XXX第七次被XXX捉住时,他对XXX说什么话?()A.能不能换张新面孔丫B.士可杀不可辱C.如果今天不杀了我,你会后悔的D.快杀了我吧6.“垂手过膝,目能顾其耳。

”描写的是谁?()A.XXXB.XXX.伊籍D.XXX7.被尊为“中国武圣”的豪杰是()A.XXXB.XXXC.XXXD.XXX8.XXX三人进场时()最有钱。

《三国演义》阅读50题(修改稿)及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50题(修改稿)及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50题一、名著阅读训练题一1、“”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俄国学者称赞《》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2、《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__________。

(人名)3、《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_____,“智绝”是__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__。

4、请结合《三国演义》。

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地战例,是______________;再说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______________一事。

5、根据下面画线句子的特点,再仿写两个句子。

课外阅读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可以使我们获得很多有益的启示,充实我们的生活。

读《童年》,我们体会到当时俄罗斯下层人民生活的苦难;读《西游记》,我们能学到孙悟空的嫉恶如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分别说出对应的人物。

示例:潇湘馆丫环紫鹃葬花《红楼梦》人物:林黛玉赤兔马单刀赴会败走麦城《三国演义》人物:。

7、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①、纶巾羽扇,身衣鹤氅,素履皂绦,面如冠玉,唇若抹朱,眉清目朗,身长八尺,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人物:_________,性格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谁?、。

9、“独行千里报主之志坚,义释华容酬恩之谊重”,称赞的是何人?所报答的”主”指谁?”义释”的是谁?10、《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二、名著阅读训练题二(一)选择类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2003年哈尔滨市中考试题)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庄2、下面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与情节,其中搭配不当的一项是()A、鲁智深____倒拔垂杨柳B、孙悟空____大闹天宫C、诸葛亮____三顾茅庐D、刘姥姥____进大观园(2002年哈尔滨中考试题)⒘智取瓦口隘:⒙拔箭啖睛:⒚舌战群儒:⒛挂印封金21.火烧连营七百里:五、1、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练习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练习
19,《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_.(徐庶 诸葛亮)
85,请根据提供的信息,说出对应的人物或作品。① 赤兔马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三国演义》人物:______.
88,下面描写的人物分别是谁 用两三个词概括其主要性格特点.
第五十八回 马孟起兴兵雪恨 曹阿瞒割须弃袍
第五十九回 许褚裸衣斗马超 曹操抹书间韩遂
第六十回 张永年反难杨修 庞士元议取西蜀
第六十一回 赵云截江夺阿斗 孙权遗书退老瞒
第六十二回 取涪关杨高授首 攻雒城黄魏争功
第六十三回 诸葛亮痛哭庞统 张翼德义释严颜
第六十四回 孔明定计捉张任 杨阜借兵破马超
第六十五回 马超大战葭萌关 刘备自领益州牧
第一百十回 文鸯单骑退雄兵 姜维背水破大敌
第一百十一回 邓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智败姜伯约 诸葛诞义讨司马昭
第一百十二回 救寿春于诠死节 取长城伯约鏖兵
第一百十三回 丁奉定计斩孙綝 姜维斗阵破邓艾
第一百十四回 曹髦驱车死南阙 姜维弃粮胜魏兵
第一百十五回 诏班师后主信谗 托屯田姜维避祸
第一百十六回 钟会分兵汉中道 武侯显圣定军山
孙策之死:遭刺客暗算不治,刺客是前吴郡太守许贡的家奴与门客,并非被于吉吓死。
过五关斩六将:虚构剧情,关羽离开曹操后,没有经过五关,而孔秀、孟坦、韩福、卞喜、王植和秦琪都不见史书记载。但是,不能否认中途没有阻拦。
郭嘉遗计定辽东:虚构剧情,郭嘉暴毙而亡,年三十八,没留下任何计策,此计是曹操自己的计谋。
关羽古城斩蔡阳:还是刘备干的,地点也并非古城。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阅读训练(含答案)部编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外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阅读训练(含答案)部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课外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

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

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

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

”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

”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

”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

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来上的酒杯递給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1.这一段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

在《三国演义》中,他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常借用与他相关的一个事件,形容失利的局面或比喻陷入绝境,这个事件是:_______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单的五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关羽战胜而归,故事本可到此为止,可作者又写“杯中的酒还没凉”的用意何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回顾整篇故事,点评一下这段选文中的关羽。

再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情节试着对关羽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名著阅读检测二
一、判断题(下面的叙述是否与原文一致?)
()1.孙策自父丧之后,投了袁术,屡建战功,袁术甚爱之。

但孙策恨不能继父之志,与谋士商议,以传国玉玺为质,向袁术借兵,出师江东,收降太史慈,江东之民,皆呼策为“孙郎”。

()2.“温侯神射世间稀,曾向辕门独解危。

”这首诗赞的是吕布辕门射戟,以百步穿杨的功夫,化解袁术和刘备的矛盾。

()3.刘备素以仁厚爱民著称。

曾“割发代首”号令三军不得践踏成熟的麦田,赢得百姓称颂。

()4.曹操抓获吕布后,本想让他为己所用,但刘备一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使曹操决定将吕布斩首示众。

()5.程昱说曹操称帝,曹操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

曹操用汉献帝的弓箭射中鹿,群臣将校呼万岁,曹操遮天子前迎而受之。

张飞欲斩曹,刘备阻之。

()6.孙坚在与刘鳐作战的过程中,不过三回合生擒部将于糜,在得知背后遭人暗算后,大喝一声,声如巨雷,樊能惊骇,倒翻身撞下马来,破头而死;霎时挟死一将,喝死一将:自此,人皆呼孙坚为“小霸王”。

()7.曹操痛哭为保他而死的典韦,不痛子侄,感动上下。

()8.官渡之战时,曹操听说袁绍的谋士许攸投奔自己,来不及穿鞋子,光着脚出去迎接,令许攸十分感动,为曹操献计:火烧袁绍乌巢粮草,赢得了战争的主动。

()9.《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中,曹操败走华容道,脱险后到达南郡,突然大哭,说如果荀彧在,决不会遭此大败。

这是曹操在痛骂诸谋士无能。

(2008江苏)
()10.《三国演义》中,吕布追赶曹操时,曹操以手遮脸,轻松逃脱;马超紧迫曹操时,曹操“割须弃袍”,狼狈不堪。

两处描写显示了吕布与马超的不同个性。

(2009江苏)
二、简答:
1.简述“三让徐州”的故事。

2.简述曹操割发代首的故事。

3、曹操是怎样挟天子以令诸侯的?
4、简述“典韦之死”这一情节。

割须弃袍:曹操被马超击败溃逃,听见有人叫:“穿红袍的是曹操!”便脱下红袍。

又听见大叫:“长胡子的是曹操!”便惊慌割了胡子。

又听见:“短胡子的是曹操!”立即扯起衣角包着下巴逃跑。

马超追上,曹操吓得绕树而走,马超一枪刺在树上,曹操乘机逃走。

马超追去,被曹洪拦住。

曹操逃脱。

一、1、7、8、10对,其余错(5分一个)
1.曹操为报父仇发兵攻徐州,刘备与孔融前往救援陶谦。

陶谦感刘备之德(命糜竺取徐州牌印)欲将徐州牧之位让与刘备。

刘备辞谢不受。

/刘备劝退曹军后,陶谦又欲让徐州(陶谦及其部属再次表达推让之意),刘备亦不受,只答应屯军小沛。

/而后陶谦病危,临终再次将徐州托与刘备,刘备方才接受。

(陶谦以手指心而死。

众军举哀毕,徐州军队与百姓拥立刘备,关张亦再三相劝,刘备乃领徐州牧。

)12分
2.曹操征讨张绣途中,恰逢稻麦成熟,为显示爱民之心,曹操下令要求众将士不准纵马毁麦(“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

”)。

没想到禁令刚下,曹操的马受惊跑入麦田,踏毁麦田。

此时,曹操假意叫来行军主簿,要求议罪。

主簿犯难,谋士郭嘉便引《春秋》中“法不加于尊”的说法为其开脱,曹操顺水推舟,割发代首以示众人。

12分
3.曹操平定山东,应诏进入洛阳,听从董昭建议,逼迫汉献帝移驾许都,满宠说服徐晃,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改投曹操。

自此,曹操集大权于一身,朝廷事务,先禀曹操,然后方奏天子。

12分
4.宛城之战中,张绣用贾诩之计夜袭曹营,先让人将典韦灌醉,再命人偷了典韦的短戟,致使典韦在掩护曹操出逃之时,身无片甲。

虽奋力以腰刀砍杀二十余敌,终因寡不敌众,中枪大叫数声而死。

死后半晌,尚无一人胆敢进入。

曹操获悉痛失典韦后自称比失去了长子和侄儿还要悲痛。

1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