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语文课外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阅读训练(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积累运用与课内阅读专练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积累运用与课内阅读专练卷 人教部编版  (含答案)

第二单元课文内容与积累运用专练卷姓名:_______________一、判断题,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草船借箭》以“借”为主线,按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叙述。

()2.《水浒传》的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说家施耐庵。

()3.《红楼春趣》选自清代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

()4.《景阳冈》一文中武松上冈以后,得知冈上真有老虎,有不想回去,是怕店家谋财害命。

()5. 众猴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石猴为“万岁大王”。

()6.“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中的“大虫”是指一只狮子。

()7.《红楼春趣》选自施耐庵的《红楼梦》,讲述了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荡秋千的故事。

()8.《景阳冈》节选自古代著名长篇小说《水浒传》,讲的是李逵打虎的故事。

( )9.《猴王出世》节选自古典神话小说《西游记》,课文叙述了石猴出世,后来成了猴王的一段经历。

()10.三国演义中有许多故事,如“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火烧赤壁”“空城计”等广为流传。

()二、好书推荐。

《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都是我国的古典名著,其中有许多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

请你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一读这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并推荐给同学们。

故事题目:________________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积累填空。

(1)《鸟鸣涧》一诗中,突出山中寂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草船借箭》,我们知道“草船借箭”是一次_______________的较量,诸葛亮深知周瑜的____________、鲁肃的____________、曹操的____________,还利用_______________天气和_______________条件,巧妙地安排,运用草船,前往曹营借箭。

借箭的成功,说明诸葛亮是一个既知天文晓地理又识人心的人。

五年级下语文课外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阅读训练二(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课外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阅读训练二(含答案)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课外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阅读训练二(含答案)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语文课外名著阅读专项训练二之《三国演义》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死诸葛吓走活仲达诸葛亮在五丈原死去。

蜀军根据诸葛亮生前的安排,有秩序地撤退人马。

司马懿(字仲达)听到这个消息后,在后边紧追不舍。

追到一座山后,忽然听到一声炮响,喊声大震,只见蜀军回过头来,拉开了反攻的阵势。

树影中飘出一面中军的大旗,上面写了一行字:“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

”司马懿大惊失色,定睛一看,只见军中数十名上将拥出一辆四轮车,车上坐的正是诸葛亮。

司马懿大惊道:“诸葛亮原来没有死啊!我轻率地进入了重地,中了他的计了!”于是急忙往回走。

蜀军大将姜维喊道:“贼别走,你中了我丞相的计了!”魏军一听,各个丢盔弃甲,只顾逃命。

司马懿逃了五十里,有两员魏将在后边喊:“都督不可惊慌!”司马懿摸着自己的头说:“我的脑袋还在吗?”两员魏将说:“都督别害怕,蜀兵已经走远了!”过了两天,有人向司马懿报告:“前天车上坐的诸葛亮,原来是个木头人。

这是诸葛亮死前就安排好的。

”司马懿听后,叹息道:“怨我只能料其生,不能料其死啊!”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前进——()慎重——()镇定——()2.司马懿听说诸葛亮死后,对蜀军紧追不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贼别走,你中了我丞相的计了!”文中蜀军大将姜维说这句话的目的是()A.让司马懿更加坚信自己中了计。

B.阻止司马懿往回走。

4.文中描写树影中飘出写着“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的大旗后,司马懿有哪些表现?这说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空城计(节选)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

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

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二单元阅读训练(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阅读训练1.课内阅读。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

那个大虫又饥又渴,把两只爪在地下略按一按,和身望上一扑,从半空里撺将下来。

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

说时迟,那时快。

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那大虫背后看人最难,便把前爪搭在地下,把腰胯一掀,掀将起来。

武松只一躲,躲在一边。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把这铁棒也似虎尾倒竖起来,只一剪。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

(1)“大虫”进攻主要有三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武松对付这三招的动作都是________,这样的好处是________(2)赏析句子。

大虫见掀他不着,吼一声,却似半天里起个霹雳,振得那山冈也动。

这句话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__。

(3)从这段话中你发现武松有什么样的性格?2.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

①这句话写了________的情景,一系列的________描写,体现了石猴________的特点。

②用相同的描写方法写一个人,表现出这个人的某个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①作者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方法,寥寥几笔就写出了石猴出世后________的生活。

②仿照划线的部分写句子。

寒假里,同学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得充实极了。

3.课内阅读。

此时探春的也取了来了,丫头们在那山坡上已放起来。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阅读训练三(附答案)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阅读训练三(附答案)

必读书阅读训练三——运用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特征一、阅读任务阅读《三国演义》第一至六十回。

二、名著导读1.【整体感知】三国演义的作者是__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__。

描写了从____________到________百余年的风云。

“三国演义”中的三国是指______、______、______。

2.【提取信息】填《三国演义》中的人名,补足歇后语。

(1)()借东风——巧用天时(2)()借荆州——有借无还(3)()进曹营——一言不发(4)()打()——一个愿打,一个愿挨(5)三个臭皮匠——顶个()3.【提取信息】下面这首诗选自《三国演义》,它所称赞的人物是()藐视吴臣若小儿,单刀赴会敢平欺。

当年一段英雄气,尤胜相如在渑池。

A.诸葛亮B.黄忠C.关羽D.张飞4.【解读信息】《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是蜀国“五虎上将”之一,刘备为其加封号为“虎威将军”,他的英名是在单骑救主一战中奠定的,在截江夺主后更是声名远播。

这位德才、胆识、谋略兼备的英雄是()A.关羽B.张飞C.赵云D.马超5.【解读信息】《三国演义》“三英战吕布”中的“三英”是指()A.赵云诸葛亮关羽B.赵云张飞关羽C.刘备赵云关羽D.刘备关羽张飞三、精彩片段三顾茅庐经军师徐庶和隐士司马徽的力荐,刘备同关羽、张飞来到隆中,找到了卧龙冈,拜访诸葛亮。

没想到诸葛亮一早就出门了。

刘备打听先生的去处和归期,童子回答:“先生踪迹不定,也不知归期。

”刘备惋惜不已。

张飞说:“既然没遇见,就回去吧!”刘备让他们等一会儿,关羽劝道:“不如先回去,以后派人来探听。

”刘备听了他的话,带关、张怅然离去。

回到新野,过了几天,玄德派人去隆中打听,得到回报:诸葛亮回来了。

刘备立即吩咐备马。

张飞说:“这么一个村野农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刘备斥责道:“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叫呢?”刘备出门上马,关、张也只好骑马相随。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检测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课内阅读专项检测  人教部编版(含答案)

课内阅读专项练习一、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景阳冈(节选)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

那大虫又剪不着,再吼了一声,一兜兜将回来。

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将下来。

只听得一声响,簌簌地将那树连枝带叶劈脸打将下来。

定睛看时,一棒劈不着大虫。

原来慌了,正打在枯树上,把那条梢棒折做两截,只拿得一半在手里。

那大虫咆哮,性发起来,翻身又只一扑,扑将来。

武松又只一跳,却退了十步远。

那大虫却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住,一按按将下来。

那只大虫急要挣扎,早没了气力。

被武松尽气力纳定,那里肯放半点儿松宽。

武松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

那大虫咆哮起来,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坑。

武松把那大虫嘴直按下黄泥坑里去。

那大虫吃武松奈何得没了些气力。

武松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

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1.本文选自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另外三大名著是《》《》《》2.根据课文将下列动词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踢轮揪提打劈3.画“”的句子中加点字“般”的意思是。

这“三般”写出了大虫的。

4.选文把老虎“拿人”的本领写得十分生动,为什么要这样写?二、阅读课内片段,回答问题。

青山处处埋忠骨(节选)毛主席不由自主地站了起来,仰起头,望着天花板,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目光中流露出无限的春恋。

岸英奔赴朝鲜时,他因为工作繁忙,未能见上一面,谁知竟成了永别!“儿子活着不能相见,就让我见见遗骨吧!”毛主席想,然而他很快打消了这种念头。

他若有所思地说道:“哪个战士的血肉之躯不是父母所生?不能因为我是主席,就要搞特殊。

不是有千千万万志愿军烈士安葬在朝鲜吗?岸英是我的儿子,也是朝鲜人民的儿子,就尊重朝鲜人民的意愿吧。

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

1.东汉末年,、与桃园结义。

2.曾经想以献宝为借口,想乘机除掉董卓。

3.在苦肉计中,是由与联合完成了这一计。

4.卧龙先生是。

5.七步成诗的是。

6.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7.曹操、孙权、刘备后来分别建立了国、国、国。

8.在如鱼得水这个典故中,把自己比作鱼,把诸葛亮比作水。

9.《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___________。

(人名)10.用了辕门射箭一计使刘备与袁术两家和解了。

二、选择。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役是()A.火烧新野B.火烧博望坡C.安居平五路D.火烧赤壁2.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3.有关三国歇后语错误的是()A.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B.张飞绣花――心细如发C.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D.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4.献连环计火烧赤壁的是谁?()A.诸葛亮B.郭嘉C.庞统D.曹操5.张飞在长坂坡吓死谁?()A.关羽B.夏侯杰C.曹仁D.吕布6.曹操在哪场战役中大败袁绍?()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讨伐董卓D.合肥之战7.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谁? ()A.吕布 B.魏延 C.孙权 D.孙策8.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A.黄盖 B.许诸 C.典伟 D.王允9.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A.长坂坡 B.五丈原 C.新野 D.街亭10.关羽在离开曹操时唯一带走的曹操的赠物是什么?()A.美女 B.金银 C.奴役 D.赤兔马三、判断题。

(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1.《三国演义》中赵云是谁被称作小霸王。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三国演义》练习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通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三国演义》练习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通用

三国演义练习汇总一、填空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代的(),本书与()、()、()合称“四大名著”。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2、《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后来,我们常常把智慧的人叫做(),量窄的人叫(),忠厚的人叫(),性烈的人叫(),奸诈的人叫(),昏庸的人叫()。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剑的______,使丈八蛇矛枪的______和使______的关羽。

4、《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

5、《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_____,“智绝”是__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__。

6、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_。

7、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

答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___________ 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10、“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11、《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12.书中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卧龙“是(),“凤雏”是(),“小霸王”是(),“美髯公”是(),“常胜将军”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二》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黛玉连忙起身接见。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泼皮破落户儿,南省俗谓作‘辣子’,你只叫他‘凤辣子’就是了。”黛玉正不知以何称呼,只见众姊妹都忙告诉他道:“这是琏嫂子。”黛玉虽不识,也曾听见母亲说过,大舅贾赦之子贾琏,娶的就是二舅母王氏之内侄女;自幼假充男儿教养的,学名王熙凤。黛玉忙陪笑见礼,以“嫂”呼之。
十一、阅读下面的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黛玉纳罕道:“这些人个个皆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心下想时,只见一群媳妇丫鬟围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带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六、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七、王熙凤贾宝玉武松行者
八、××√√
九、
十、我喜欢《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十战九胜,神机妙算谓之智。
十一、1.不出声,屏住呼吸。形容精神集中。
不循礼法,没有礼貌。
2.“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3.珠光宝气
4.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2.《水浒传》中“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描写的是________,绰号________。
八、根据课文内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下语文课外名著阅读之《三国演义》
一、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曹操招兵买马,会合袁绍、公孙瓒、孙坚等十七路兵马,攻打董卓。

刘备、关羽和张飞追随公孙瓒一同前往。

董卓大将华雄打败了十八路兵马的先锋孙坚,又在阵前杀了两员大将,非常得意。

十八路诸侯都很惊慌,束手无策,袁绍说:“可惜我的大将颜良、文丑不在,不然,就不怕华雄了。

”话音刚落,关羽高声叫道:“小将愿意去砍下华雄的脑袋!”袁绍认为关羽不过是个马弓手,就生气地说:“我们十八路诸侯大将几百员,却要派一个马弓手出战,岂不让华雄笑话。

”关羽大声说:“我如果杀不了华雄,就请砍下我的脑袋。

”曹操听了,十分欣赏,就倒了一杯热酒,递给关羽说:“将军喝了这杯酒,再去杀敌。

”关羽接过酒杯,放在桌上说:“等我回来再喝吧!”说完提着大刀上马去了。

关羽武艺高强,没一会儿,就砍下了华雄的脑袋。

他回到军营,曹操忙拿起来上的酒杯递給他,杯中的酒还没凉呢。

1.这一段主要人物是___________。

在《三国演义》中,他最主要的性格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

2.后人常借用与他相关的一个事件,形容失利的局面或比喻陷入绝境,这个事件是:_______
3.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请用简单的五个字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关羽战胜而归,故事本可到此为止,可作者又写“杯中的酒还没凉”的用意何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回顾整篇故事,点评一下这段选文中的关羽。

再结合《三国演义》中的其他情节试着对关羽作出更全面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徐庶走马荐诸葛
徐庶,字元直。

他化名单福,投奔刘备。

刘备非常高兴,拜他为军师。

徐庶几番设计,带助刘备大败曹军。

败军回许昌,曹操大为吃惊,问左右“不知何人
为刘备出谋划策?”谋士程昱答道:“此人非单福,他是颍川的徐庶。

丞相若用此人,召来不难。

”便献上一计,曹操按程昱说的,派人把徐庶的母亲接到许昌,又让人模仿徐母笔迹,给徐庶写一封信,让他速来许昌相见,以救母命。

徐庶是个孝子,他幼年丧父,弟弟徐康不久前也死了,家中只有老母亲一人,无人照顾。

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

刘备闻言大哭,二人相对而泣,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第二日刘备设筵为徐庶送行。

刘备、徐庶骑着马出了城,至长亭,下马相辞。

刘备不忍相离,送了一程又一程。

徐庶说:“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您不要再送了,咱们就此告别吧。

”刘备拉着徐庶的手:“先生此去,天各一方,不知什么时候才能相见!”说罢,泪如雨下。

徐庶挥泪告别,刘备骑马立于林畔,目送徐庶。

看着看着,目光被一片树林挡住,“我真想把这片树林砍光,好多看他几眼!”刘备以鞭指道。

忽见徐庶拍马而回,刘备喜出望外:“莫非先生改主意了?”徐庶勒马对刘备说:“我因心绪如麻,忘了一件大事。

有一位奇士,就在襄阳城外二十里的隆中,您何不把他请来,此人必有大用,”这个人就是后来鼎鼎有名的人物——诸葛亮。

徐庶详细介绍了诸葛亮的才德,建议刘备亲往隆中相请。

刘备欣然接受。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
(2)鼎鼎有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短文选自古典名著《_________》,另外三部古典名著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

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有许多成语都出自这本书,请写出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再写两个出自这本书的歇后语:__________、_________。

3.第3自然段中,刘备送徐庶出城的情节,表现了两人间_______________之情。

4.故事中的几个人物,谁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曹操“挟母以令徐庶”的做法,有人觉得兵不厌诈,可取;有人认为不择手段,不可取。

你认为呢?请表明你的观点,并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诸葛亮初次用兵(节选)
曹操派大将夏侯惇、于禁领兵十万,杀奔新野。

诸葛亮便向刘备要了尚方宝剑,升堂调度:“博望左边有座山,叫豫山;右边有树林,叫安林。

可以埋伏兵马。

关羽可领一千人在豫山埋伏,敌军来就放过,他们的粮草辎(zī)重一定在后面,只等南面火起,就可驱兵出击,烧毁粮草。

张飞可带一千人去安林背后埋伏。

看南面火起,便可出击。

关平带五百人,预备引火之物,到博望坡后两边等候,到初更天敌人到来,便可放火。

樊城赵云速回,让他作先锋;交战时只要败,不要胜。

主公自带一支军队作赵云后援。

你们各各按计划行事,不得有误。


且说夏侯惇、于禁率大军到达博望……赵云领兵来战,夏侯惇与之交战几个回合,赵云且战且退……
天色渐渐昏黑,夜风愈大。

夏侯惇只顾催促部队赶路。

行至两边都是芦苇的狭窄山路,护送粮草的于禁、李典率领后卫赶到,见此状大叫:“前面夏将军慢走。

”于禁还赶到前边阻止。

夏侯惇猛然省悟,正要退兵,却听背后喊杀声起,早有一派大火烧着,两边芦苇也着火,一刹那,四面八方都是火,风大火猛。

曹军顿时大乱,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

赵云回军赶杀,夏侯惇冒烟突围而逃。

李典见势不好,往博望坡奔回,却被关羽的军队拦住厮杀。

于禁见粮草车辆烧了,便从小路逃命去了。

夏侯兰、韩浩来救粮草,却被张飞伏兵拦住,张飞一枪刺落夏侯兰于马下,韩浩夺路逃脱。

一直杀到天明,刘备才胜利收兵,直杀得曹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夏侯惇收拾残部,狼狈返回许昌。

关羽、张飞相互惊赞道:“孔明真是英才啊!”一齐拜伏在坐于小车里前来犒军的孔明车前。

1.“不计其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写出了曹军
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读第一自然段,结合第三自然段,分析诸葛亮这样做的用意。

关羽在豫山埋伏:____________;张飞去安林背后埋伏:________;关平预备引火之物,敌人到来便放火:______;赵云作先锋,交战时只要败:_________。

3.从关羽、张飞的言行中可以看出他们对诸葛亮___________。

4.从选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个_____________的人,夏侯惇是个___________
的人。

参考答案
一、1.关羽(关云长、关公)忠义 2.走麦城3.温酒斩华雄4.突出关羽斩杀华雄的时间之短,说明关羽的武艺高强。

5.关羽在《三国演义》里是一个忠义、勇敢而又有智慧的角色。

二、1.形容刘备没想到徐庶会回来而大为高兴。

形容诸葛亮非常有名。

2.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罗贯中望梅止渴乐不思蜀桃园结义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依依惜别
4.徐庶。

因为徐庶见信,泪如泉涌,只得拿着信去见刘备,把情况告诉刘备,请求能让他去与母亲相见。

从这类看出他是一个非常孝顺的人。

5.不可取,因为曹操的手段不够光明磊落,胜之不武。

三、1.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伤亡惨重 2.烧毁敌人粮草防备敌人来救粮草火攻敌人引诱敌人追击 3.心服口服4.运筹帷幄刚愎自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