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及答案资料
(完整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周
意气用事 头脑简单
瑜
公
蒋干中计
瑾
黄盖苦肉计
面如美玉 唇若点朱 赤壁之战
姿质风流 仪容秀丽
街亭失守后,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乘胜杀
往西城。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
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
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
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得私自外出以
北拒曹魏
收二川: 收取东川、排西八川阵:
摆设八阵图
物性格与作品特色。 4.整理:积累语文知识,撰写读后感,交流体会。
略读小说
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 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 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 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 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 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 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 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 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 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 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 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6.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
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 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 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六出祁山 七擒: 七擒孟获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2.下列故事情节与曹操无关的一项是()A. 割发代首错杀吕伯奢B. 马跃檀溪水淹七军C. 煮酒论英雄劝降关羽D. 祢衡之死许田打猎3.下列战役不是诸葛亮参与指挥取得胜利的是()A.火烧博望坡B.火烧新野C.火烧赤壁D.火烧连营七百里4.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在曹营心在汉”表现了他的忠B.“斩颜良、诛文丑”表现了他的勇C. “水淹七军”表现了他的谋D.“单刀赴会”中他把吕蒙作为人质表现了他胆识过人。
5.下列选项中对刘备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野自身难保时,因舍弃不下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坚持携民渡江。
可见其“仁”。
B.两个结义兄弟遇难后内心悲伤,并成功为他们报仇。
可见其“义”。
C.“三英战吕布”中可见其“勇”。
D.“猥自枉屈”,三顾茅庐;赵云单骑救主后,刘备摔阿斗,可见其对人才的重视。
6.下列选项中对“夷陵之战”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张飞被杀之仇,亲率大军攻吴。
B.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用以逸待劳的方法,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
C.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火烧连营,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元气大伤。
D. 幸亏赵云救驾,刘备才逃到白帝城。
一病不起,后亡故于白帝城。
7.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人物是关羽。
B.表现关羽“义绝”的事例有:败走麦城、过关斩将、华容道释曹操、千里走单骑。
C.“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写的人物是关羽,“汉相”指的是曹操,所寻之“兄”是刘备。
D.关羽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夺得了战略要地——瓦口隘。
8.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借得东南风之后,周瑜大喜过望,为诸葛亮请功,并大宴君臣,至夜方才散去。
必修5《三国演义》名著导读练习题

必修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练习题一、填空题1.《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______,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______、华容道义释______、过五关______、水淹______、败走______。
2.《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______,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______、七擒______、六出______、空城计智退______、挥泪斩______等。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使双股剑的______,使丈八蛇矛枪的______和使______的关羽。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_____________的开篇词,出自______代______的__________________。
这部名著是_________(时代)_________(谁)编撰的我国第一部_________________小说,它交错叙述了___________三国形成的历史。
5.写出三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书中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水镜先生”是______,“卧龙”是______,“凤雏”是______,“小霸王”是______,“美髯公”是______,“常胜将军”是______,“碧儿眼”是______。
7.请指出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望梅止渴()杯水车薪()赔了夫人又折兵()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身在曹营心在汉()鞠躬尽瘁()乐不思蜀()刮骨疗伤()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宁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8.书中人物被塑造的栩栩如生,其中,有些人物已经成为不朽的典型,好像还活在人群中,所以人们常把有智慧的人赞为______,把奸诈的人骂作______,把量窄的人谓之为______,把性烈的人叫做______,把忠厚的人称作______,把昏庸的人说是______。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读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孔
面如冠玉, 挥泪斩马谡 借东风
明
眉清目朗, 空城计 三气周瑜
纶巾羽扇, 智取汉中 七擒孟获
鹤氅皂绦。 六出祁山
三十九回(初出茅庐)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因“继母不能相容,性命 只在旦夕”问计于刘备,刘备让他问诸葛亮, 诸葛亮借故推托。到了第二天,刘琦又两次请 求诸葛亮给他出主意,又遭到了拒绝。于是刘 琦对诸葛亮有一古书请他一观。乃引孔明登一 小楼,孔明曰:“书在何处?”琦泣拜见求他 相救,孔明作色而起,便欲下楼,只见楼梯已 撤去。又见刘琦连哭带跪,甚至还“掣剑欲自 刎”,只好让他效仿“重耳在外而安”的例子, “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 。
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们 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尊刘贬曹 倾向。
情节梗概
全书描述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起,至晋武帝太康 元年(280)止,其间一百余年的战争风云、历史波涛和政治 旋涡。全书以蜀刘政权为中心,写出了魏、蜀、吴三国的盛衰 历史。
全书分四大部分: 一、群雄逐鹿(1-30回)
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 了自己的威望。
四十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 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 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 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 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 大败而归。
诸葛亮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 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诸葛亮趁机占领南
郡等地,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 (五十一)
二气: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把刘备扣下, 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周瑜 “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发。 (五十四、五十五)
三国演义导读和习题梳理 (1)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及练习题梳理《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背景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一、刘备(字玄德)性格:仁政爱民,重情义,忠义,有才智谋略,礼贤下士。
具体情节及体现的人物性格:1、桃园三结义(第一回)义薄云天的忠义思想2、煮酒论英雄(第二十一回)胸怀大志,韬光养晦,有才智谋略3、三顾茅庐、隆中对(第三十八回)知人善用,礼贤下士,敬才爱才4、遗诏托孤(第八十五回)惟贤惟德,注重自身修养,树立贤德之君的风范5、携民渡江(第四十一回)仁政爱民二、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性格:足智多谋,料事如神,心胸坦荡,胸怀宽广,爱惜人才,知人善用,法纪严明,关心百姓疾苦,注重与少数民族的关系。
具体情节及体现的人物性格:1、隆中对,三顾茅庐(第三十八回)有远大抱负,高瞻远瞩,励精图治2、舌战群儒(第四十三回)草船借箭(第四十六回)妙算华容道(第五十回)巧说周瑜(第四十四回)智辞鲁肃(第五十二回)智取汉中(第七十二回)巧布八阵图(第八十四回)智取三城(第九十二回)弹琴退仲达(空城计)(第九十五回)足智多谋,料事如神,有卓越的才能3、七擒孟获(第九十回)关心人民疾苦,注意与少数民族的联系4、制造木牛流马(第150回)重视农业生产5、遗诏托孤(第八十五回)忠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6、挥泪斩马谡(第九十六回)娴熟韬略,善于治军,赏罚分明,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三、关羽(字云长)性格:武艺超群,神勇威猛,谋略过人,忠义,但骄傲不听劝谏具体情节及体现的人物性格:1、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第五回)武艺超群,神勇威猛2、单刀赴会(第六十六回)神勇威猛,胆识过人3、关公约三事(第二十五回)神勇威猛,武功高强4、刮骨疗毒(第七十五回)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第二十七回)斩车胄(第二十一回)挂印封金(第二十六回)武勇神威,武艺高强,有胆识,才智过人,自信5、水淹七军(第七十四回)有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谋略过人6、义释曹操(第五十回)义释黄汉升(第五十三回)义重于山,舍生取义,忠义思想浓厚7、败走麦城(第七十六回)刚愎自用,骄傲自负四、张飞(字翼德)性格:耿直,粗犷,性格豪爽,直来直去,爱憎分明,粗中有细,有一定的计谋,但又是鲁莽。
人教高中语文必修五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简答题练习及答案

1、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答:例“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去,未遇。
数日后,二顾茅庐,仍未遇。
过了一段时间,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假设渴的诚心感动,终于容许出山。
其他略。
2、?三国志·吴书·陆逊传?载:“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
尸骸飘流,塞江而下。
〞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哪一次战役?请概述此次战役的经过。
答:彝陵之战,刘备为重新夺取荆州、替关羽报仇,对孙吴大举进攻。
开战之初,蜀军步步进逼,吴军节节败退。
后来孙权拜陆逊为大都督,指挥战事。
陆逊胸有成竹,先是坚守关隘,后及时抓住战机,采用火攻,蜀军的40多座军营,顷刻之间变成一片火海,全线崩溃。
这次大战以蜀军彻底大败而告终。
3、简述孙策用什么方法向袁术借兵马?他开始草创江东基业的过程里最主要的助手有哪几个?答:孙策在父亲死后投奔袁术,虽然屡立战功,袁术也很喜爱他,但他无法忍受袁术的倨傲。
他与朱治、吕范等人商议,用父亲孙坚所留的传国玉玺作为抵押,以母舅吴景有难为由,向袁术借雄兵数千。
孙策带着旧将程普、黄盖、韩当等回来途中遇见交情甚密的周瑜,周瑜向孙策推荐了江东“二张〞即张昭和张纮。
这些人帮助孙策打败刘繇,扩充了兵力,迅速占领了江东。
4、?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青梅煮酒论英雄〞情节历来为人所称道。
请结合具体内容谈谈该情节中的两位人物各自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曹操用手一指刘备,再指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这一话语展现了他的踌躇满志与骄横霸气。
刘备听了曹操的话吓得变了脸色,匙箸掉到地上,急忙借惊雷之声掩饰过去,表达了他小心谨慎、机智沉着。
5、?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诸葛亮舌战群儒〞、“空城计〞分别发生在哪里?答:汜水关、虎牢关、柴桑、西城县。
6、?三国演义?中“斩华雄〞这段不到六百字的情节,作者是怎样刻画关羽神勇的形象?答:层层衬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 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

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三国演义》描写三国时代英雄的风云际会与斗争,书中的故事,有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桃园三结义”“煮酒论英雄”“舌战群儒”等。
1.桃园三结义这是《三国演义》第一回讲述的故事。
当时的三个普通百姓──刘备、关羽、张飞,因为一道招军榜文走到一起来了。
小说在对三人做了介绍以后,便集中描写他们结拜兄弟这件事。
结拜兄弟,是起源于宋元时代的一种民间风俗,在三国时代并没有,而作者安排他们三人结拜,是有其用意的。
在东汉末年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他们三人结为异性兄弟,目的是要“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且立下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谁要是违背了这个誓言,谁就是忘恩负义,为天地所不容。
故事的发展表明:他们都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尽管后来刘备成了君王,关羽、张飞成为臣子,但他们仍把兄弟的情谊看得高于一切,兄弟关系超过了君臣关系。
2.煮酒论英雄这是小说第二十一回讲述的故事。
这个时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强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假意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作为韬晦之计。
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里,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他赴宴。
两人见面后,曹操不动声色地说:“在家做得好大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
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
接着,曹操又荡开话头,说起“望梅止渴”的往事,引出青梅煮酒小宴。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做当世英雄,问刘备当世谁可称为英雄。
刘备装做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此时正想探测刘备内心,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然后,单刀直入地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听,此时内心的震撼和惊恐可以想见,手中的筷子也不觉掉到地上。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三绝”: 义绝关羽、智绝诸葛亮、奸绝曹操
•
学会按人物或事件归类记忆
诸葛亮 关 羽 曹 操
挥泪斩马谡 空城计 借东风 三气周瑜 秋风五丈原 舌战群儒 七擒孟获 智取陈仓 死诸葛吓走 活仲达
刮骨疗毒 义释曹操 温酒斩华雄 大意失荆州 三英战吕布 千里走单骑 单刀赴会 败走麦城
败走华容道 割须断袍 孟得献刀 煮酒论英雄
单鳯眼 卧蚕眉 千里寻主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刮骨疗伤 温酒斩华雄 败走麦城
张
耿直粗鲁 疾恶如仇 口直心快 重情重义
飞
怒打督邮
大闹长坂坡
翼
夜战马超
德
智取瓦口隘
身高八尺 燕颔虎须
豹头环眼 声若奔马
义释颜严
虎牢关大战吕布
赵
忠心耿耿 英勇无敌 浑身是胆 治军有方
写了一张“病源”给周瑜,“欲破曹兵,须用火攻;
借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一看,病体豁然而愈
东 风
。孔明自言能把东风借来。请周瑜为他在南屏山 筑台祭风。至甲子日,东风果然大作。周瑜原已 派将士埋伏山后,单等东风一起,就将孔明杀死
。可是孔明见东风一起,却悄悄地逃到江边,那
里早有大将赵子龙奉命备好船只,迎候孔明回转
北拒曹魏
收二川: 收取东川、排西八川阵:
摆设八阵图
《三国演义》的影响
根据意思说出出自三国的成语或熟语.
1.比喻那种扶懦弱不无起能的、阿没斗法使他振作的人。 2.比喻想占便赔宜了,夫反而人受又到折双兵重损失。 3.形容乐而忘乐返或不乐思而蜀忘本。
4.指谈论到某人,某人恰巧来了。
说曹操曹操就到
5.身子虽然在对立的一方,但心里想着自己原来所在 的一方。比喻坚持节操,忠贞不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一、填空。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2、《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之一,全名为,又称,作者是的著名小说家。
全书可大致分为、、、、五大部分。
3、“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 _,各自的首领是、、。
4、《三国演义》中,人们所说的“三绝”的分别是:智绝__ ______,奸绝___ _____,义绝__ _____。
5、刘备,字_____,人称_______,_______是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最能突出他这一特点的情节是__________。
此外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等性格特点。
6、关羽,字______,被曹操封为__________,使一把__________,骑______马,_______、_______是他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表现其勇,_____________表现其“义”。
7、张飞,字______,使用的兵器是______,被吕布称为__________。
8、周瑜,字_________,东吴_________(官名),有勇有谋,有儒将风度,但与诸葛亮较量却屡屡失败,故死时长叹“________,_________。
”9、曹操,字_________,小字_________,自封汉相,是_________形象,为人_______,惯用________,他信奉的人生格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出与下列情节有关的人物⒈桃园三结义:_____________ ⒉怒鞭督邮:_________________⒊千里走单骑:_____________ ⒋过五关斩六将:______________⒌跃马过檀溪:_____________ ⒍草船借箭:__________________⒎温酒斩华雄_________________ ⒏错杀吕伯奢一家:________________ ⒐三气周瑜:_______________ ⒑割须弃袍:__________________⒒单刀赴会:_______________ ⒓单骑救主:__________________⒔割发代首:_______________ ⒕义释严颜:________________⒖煮酒论英雄:_______________ ⒗三顾茅庐:__________________17.空城计:18.挥泪斩马谡:19.古城责关羽:20.大意失荆州:21.义释严颜:22.智取瓦口隘:9、《三国演义》中智者的化身当属军师诸葛亮,他未出茅庐,便知天下三分之事,书中记叙了有关他的许多脍炙人口的事迹,如火烧、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空城计智退司马懿、挥泪斩马谡等。
10、《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是。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一、填空。
1、“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2、《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3、“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_魏_、_蜀_、_吴_,各自的首领是曹操、刘备、孙权。
4、《三国演义》中,人们所说的“三绝”的分别是:智绝__诸葛亮______,奸绝___曹操_____,义绝__关羽_____。
5、刘备,字_玄德____,人称__刘皇叔_____,___仁善____是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最能突出他这一特点的情节是__携民过江________。
此外他还具有___知人善任、礼贤下士__等性格特点。
定抵挡不住,便劝刘备放弃樊城,渡过汉水,往襄阳退去。
刘备不忍抛弃跟随多时的百姓,就派人在城中遍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可一同过江。
”城中百姓,皆宁死相随。
刘备到了南岸,回顾江北,还有无数未渡江的百姓望南招手呼号。
刘备急令关羽催船速去渡百姓过江。
直到百姓将要渡完,方才上马离去。
三国时的刘备,手下虽有关羽、张飞、赵云等一干猛将,面对挟天子而令诸侯的曹操却是屡打败战。
自三顾茅庐得孔明出山相助后,却让曹操刮目相看了。
刘备曾因此感慨地说过“备得军师,如鱼得水”的话,此话曾让桃园结义,生死与共的关、张很是不舒服了一阵子。
关、张者,猛将也。
冲锋陷阵刘备自是少不了他们。
孔明者,书生也,手无缚鸡之力,冲锋陷阵自不如关、张,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却非关张所可及也。
刘备者,人杰也,文不如诸葛,武不如关、张。
可他却能善用权术,令自命不凡的诸葛亮、卤莽的张飞、自负的关羽俯首称臣,任其驱使。
刘备善将将,这是他的过人之处。
他可贵之处就在于知人善任.礼贤下士。
因此,在当时群雄割据的局面下,能与挟天子、令诸侯,占尽天时的曹操,借长江天险,占尽地利的孙权相抗衡,逐鹿中原,三分天下有其一,而成就了一番事业。
诸葛好用谋,关、张善打仗。
在这一群体中如何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从而发挥整体的最大效能,这就非诸葛、关、张之流所能及的了,但刘备却做的十分成功。
他三顾茅庐,礼贤下士,终于感动了诸葛亮。
诸葛亮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隆中使刘备茅塞顿开,从而委以重任。
诸葛亮感其知遇之恩,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先为刘备开基立业效犬马之劳,后为托孤大臣呕心沥血,从没有不臣之念,这一切均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恩。
士为知己者死,这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同样,关.张与刘备桃园结义,以后在共创基业中也留下了不少佳话。
曹操为降服关羽,不惜与其约法三章,五日一大宴,三日一小宴,却改变不了关羽誓死效忠刘备的初衷。
最后挂印封金,过五关,斩六将,千里寻主,其忠义之心真是可歌可泣!张飞虽一莽汉,但对刘备也是忠心耿耿,鞭打督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从这一切均可看出刘备其人的人格魅力。
综观古今,大凡能成就一番大事者,莫不有过人的人格力量,其共同点就是知人善任兼有容人之量。
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康、乾盛世,莫不如此。
君贤臣直,君必先贤而后有臣直。
君不贤而臣直,臣命不保。
因此,君臣是一对矛盾。
它们既互相依存又互相对立,共处于统一体中。
在这一矛盾中,作为核心人物的君是起决定作用的。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诸葛亮的清高、张飞的卤莽、关羽的刚愎自用,都是其不足的一面。
用人之长就要容人之短。
刘备对关、张用其刚,而对诸葛亮则用其谋,扬长避短,恰倒好处。
刘备之用人自有其独到之处。
他的礼贤下士,知人善任,不愧为用人的典范!这对于后人在人才使用上也是有很好的借鉴作用的。
6. 关羽,字_云长____、(没有)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被曹操封为__汉寿亭侯__,使一把_青龙偃月刀_,骑__赤兔____马,___忠____、__义_____是他的主要特点,___过五关斩六将_______等情节表现其勇,___华容道义释曹操__表现其“义”。
过五关斩六将建安五年(200年),曹操派刘岱、王忠攻打刘备,却被刘备击败,曹操于是亲提大军出征,刘备败逃投奔袁绍,关羽战败被生擒,不得已而投降,曹操待以厚礼,任命为偏将军。
后袁绍派大将颜良、文丑、郭图等攻东郡太守刘延于白马,曹操亲自率军救援,并命张辽与关羽为前锋。
关羽望见颜良的麾盖,策马冲锋,斩杀颜良于万军之中,枭首而归,袁军将领无人能挡,白马之围被解,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
[6]当时,曹操为知道关羽有没有久留的心意,叫张辽用人情试探。
关羽对张辽叹息道:“我知道曹公对我的厚爱,但我受刘备将军的厚恩,发誓共死,不可背弃。
我终不会留下,在为曹公立下功劳后我便会离去。
”张辽向曹操表明,曹操知道关羽会离去,反而重加赏赐,想要留住他,但关羽尽封曹操的赏赐,留书告辞,回到刘备身边。
曹操左右欲追杀之,不过曹操认为各为其主而阻止。
民间文化把这一段故事叫做“千里走单骑”。
关羽在曹营挂印封金,辞别曹操后,护送甘、糜两位夫人往河北投奔刘备,先后通过五个关隘。
因为未取得曹操放行文书,行程受到阻挠,迫不得已斩杀六名曹将,分别是:过东岭关斩孔秀;过洛阳斩孟坦、韩福;过汜水关斩卞喜;过荥阳斩王植;过黄河渡口斩秦琪,华容道义释曹操赤壁一战,曹军大败。
曹操领残兵败将狼狈逃命,一路上连遭伏兵劫杀,最后只剩三百余骑往华容道走去。
此时人皆饥倒,马尽困乏;焦头烂额者扶策而行,中箭着枪者勉强而走;衣甲湿透,个个不全,军器旗幡,纷乱不整,鞍辔衣服,尽皆抛弃。
正值隆冬严寒之时,其苦不可胜言。
行不数里,曹操在马上扬鞭大笑。
众问何故,曹操道:“人言周瑜、诸葛亮足智多谋,我看到底是无能之辈。
若在此处埋伏一军,我等皆束手受缚矣。
”言未毕,一声炮响,两边五百校刀手摆过,大将关羽提青龙刀,跨赤兔马,截住去路。
曹军见了,亡魂丧胆,面面相觑。
曹操说:“既到此处,只得决一死战!”众将道:“人纵然不怯,马力也己乏,安能复战?”谋士程昱说:“关羽一向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丞相旧日待他有恩,今日须是亲自求情,方可脱得此难。
”曹操从其言,纵马向前,欠身问道:“将军别来无恙?”关羽也欠身答道:“我奉军师将令,等候丞相多时。
”曹操说:“我今日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
”关羽道:“昔日虽蒙丞相厚恩,然已奉报。
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曹操说:“大丈夫以信义为重。
五关斩将之时,将军还能记否?”关羽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当日曹操许多恩义与后来五关斩将之事,不觉动心。
又见曹军惶惶,皆欲垂泪,心中越发不忍,于是勒回马头,命众军四散摆开。
曹操见关羽回马,便和众将一齐冲将过去。
关羽回身时,曹操已与众将过去了。
关羽大喝一声,曹军皆下马,哭拜于地。
关羽越加不忍。
正犹豫间,曹将张辽纵马而至。
关羽和张辽是故友,今日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后人有诗曰:“曹瞒兵败走华容,正与关公狭路逢。
只为当初恩义重,放开金锁走蛟龙。
”7、张飞,字_翼德_____,使用的兵器是__丈八蛇矛____,被吕布称为___环眼贼_______。
小说《三国演义》与《三国志平话》里对张飞的形象的塑造几乎是一样的,都是位重情重义嫉恶如仇,肤色黝黑的壮汉,同时又武力过人,曾多次主动挑战号称天下第一的吕布,吕布竟曾一度忌惮张飞,嗓门大更是人物一大亮点,是蜀汉大臣中少有的个性鲜明的武将。
关羽的刚愎自用,自恃英勇无敌,不依孔明之计,自行其是,败走麦城,被吴将马忠杀害。
而张飞则是想要为云长报仇所以心急火燎的以至于做事的时候莽撞失策。
话说事情原本是这样的:张飞闻云长被害,悲痛之极,为替关羽报仇,他从成都接命回到阗中,即限令所属三军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挂孝伐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