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含答案

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含答案

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含答案(2021·云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①在中国小说史上,历史演义是一个重要的门类,产生的作品差不多覆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各个重要阶段,而《三国演义》则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为什么三国题材的作品最受欢迎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解释说:“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

” 确实,英雄辈出,冲突剧烈,却又不至于过于凌乱,使《三国演义》在题材上具有先天的优势。

②实际上,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传奇性经历与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很早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关事迹既在《三国志》这样的史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记载,更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成为民间艺人热衷表现的题材。

宋代的讲史平话中,就有了“说三分” 的类别,即——专门讲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故事;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已经初步具备了《三国演义》情节的基本轮廓;同时,宋元以来的戏曲舞台上,三国戏也长演不衰,丰富了三国故事的情节与内涵。

罗贯中正是在《三国志》等史书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有关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并运用独特的艺术感受,将一段时间漫长、人物众多、头绪复杂、情节曲折的历史,熔铸成一部雅俗共赏的小说。

③《三国演义》的情节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起,到西普武帝太康元年(280)全国统一为止,前后一百余年。

作者围绕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魏国和孙权为代表的吴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 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三国志平话》一贯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普习凿齿和南宋朱喜“尊刘”的史学传统。

这一思想的历史根源在于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现实依据则在于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

但从根本上说,还是普遍的明君仁政理想的体现。

(完整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完整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意气用事 头脑简单


蒋干中计

黄盖苦肉计
面如美玉 唇若点朱 赤壁之战
姿质风流 仪容秀丽
街亭失守后,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乘胜杀
往西城。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
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
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
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得私自外出以
北拒曹魏
收二川: 收取东川、排西八川阵:
摆设八阵图
物性格与作品特色。 4.整理:积累语文知识,撰写读后感,交流体会。
略读小说
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 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 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 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 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 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 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 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 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 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 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 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6.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
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 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 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六出祁山 七擒: 七擒孟获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奸诈狡猾
曹操善于权谋,为达目的 不择手段,体现了其奸诈 狡猾的一面。
英勇善战
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曹操在战场上英勇善战, 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爱才如命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善于 发掘和任用人才,体现了 其爱才如命的一面。
刘备:仁德之君的典范
仁爱宽厚
刘备以仁爱宽厚著称,关心百姓 疾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代学者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三国演义》 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推动《三国演义》学术 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夷陵之战
刘备为夺回荆州而发动的大规模 战役,最终失败,蜀汉实力大损。
诸葛亮北伐
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完成刘备遗愿, 多次北伐曹魏,虽取得一定战果, 但未能实现统一大业。
吴蜀联盟与交恶
孙吴与蜀汉之间既有联盟抗曹的 时期,也有因荆州问题而交恶的
时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两国关系复杂多变。
04 主要人物形象分 析
曹操:奸雄与英雄的双重性格
08 后世影响与研究 现状
《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大名著之一
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历史小说的典范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世 历史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品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 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瑰宝。
夸张与渲染 《三国演义》运用夸张和渲染手法,增强故事的艺术感染 力,如描写战争的场面时,常常使用夸张的词汇和形象的 比喻。
悬念与伏笔 《三国演义》通过设置悬念和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的阅读 兴趣,如草船借箭一节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却毫无行动, 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感。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

人教版部编五年级下册语文《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三国演义》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之一,描绘了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

五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历史知识,但对于《三国演义》这样一部容量较大、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的名著,还是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解读。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欣赏人物形象,领会作品的艺术特色,并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高年级阶段,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理解力,对于文学名著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认知和评价。

但同时,他们对于《三国演义》这样具有丰富历史背景和复杂人物关系的作品,理解起来仍有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细心引导,让学生逐步掌握作品的精髓。

三. 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把握主要人物形象。

2.领会《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激发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历史真实与艺术虚构的结合等。

3.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艺术特色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2.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对名著进行自主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包含《三国演义》基本情节、人物关系和艺术特色的课件。

2.阅读材料:为学生准备《三国演义》的阅读材料,以便于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阅读。

3.黑板:用于板书课程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及作品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让学生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19-20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人教版

19-20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人教版

4
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戚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 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司 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 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所杀。随后,袁绍等 17 镇诸侯 割据混战,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
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 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
12
2.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是一个忠贞智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 艺术典型。他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还有经天 纬地之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精通军事、政 治,通晓天文、地理,是智慧的化身。
13
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而竭忠尽智,为蜀汉的事业奋斗一 生。蜀汉的兴衰,三国间的重大政治军事斗争几乎都与他有密切的 关系。出山之始,就制定了据蜀联吴抗曹的战略;赤壁之战,他孤 身赴吴,身临险境,贯彻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又乘胜智取荆、 襄,进军益州,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白帝城托孤后,他奉命辅 佐幼主,独撑危局。内修政事,巩固后方,六出祁山,誓复汉室,“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以生命实践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贞。中国古代知 识分子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 献身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9
色。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 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名为汉相,实为 汉贼”。
曹操把狡诈、奸猾、多疑用到了极致。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官 渡大战中许攸前来投奔,许攸以诚相投,而曹操一本正经的真言竟 是满口假话,这就是奸雄之奸。
10
曹操是一个懂得识别人才且重视人才的政治家。他能够识别人 才,且又能使用小恩小惠的方法收拢人才,使其为他的政治野心服 务。礼遇关羽更是小说中脍炙人口的文字,讨伐董卓的大会上,他 极力支持关羽出战。在关羽“温酒斩华雄”后,他更加坚定信心, 一定要收关羽为己用,因而百般优待,以动其心。但关羽最终挂印 封金而去,这时曹操力排众议,不但不派重兵追他,迫其就范,反 传令一路放行,并亲自为关羽送行。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高效导学案免费范文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高效导学案免费范文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导学过程:
一、名著链接:展示《三国演义》篇首词。

临江仙(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二、名著形成
西晋陈寿《三国志》,宋讲史平话“说三分”,元话本《三国志平话》,明罗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三、名著认知:《三国演义》,全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为元末明初小说家它是为中国第一部小说,小说开山之作,古典“四大名著”之一。

1,史实:广义上的“三国”,起于东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止于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司马炎灭吴,前后相续近一个世纪。

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短暂的分裂时期,产生了北方、西蜀、江东三个割据政权。

在这广阔的背景下,活跃着一大批影响深远的政治人物,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长为后人所追思。

2,情节:《三国演义》一共回,它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魏、蜀、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分归晋五大部分。

(三国三大战役:之战、之战、夷陵(猇亭)之战。


3,人物
三雄:、、三绝:奸绝、智绝、义绝
蜀汉五虎将:关羽、、、、。

曹魏五良将:张辽、、、、。

孙吴五都督:、鲁肃、吕蒙、、诸葛恪。

著名谋臣:卧龙、凤雏、、郭嘉、荀彧、贾诩……
4,思想主题:。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三国演义》知
识点
本文档旨在总结九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关于《三国演义》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它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各个势力之间的斗争和英雄人物的故事。

2. 小说通过三国鼎立的局面,展现了各种人物的性格、智慧和力量。

主要人物有刘备、关羽、张飞、曹操等,他们在乱世中作出了各种选择和决策。

3. 《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非常丰富,包括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和谋略,如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

这些战役反映了各方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智谋斗争。

4. 作为一部历史小说,小说中的角色和事件基于真实的历史。

然而,作者罗贯中也在小说中添加了一些以增强故事情节的艺术处理。

5.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他们代表了不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例如,刘备代表仁义,曹操代表权谋等。

这些人物形象也成为了后来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符号。

总结:《三国演义》是一部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影响力的经典之作。

通过阅读和研究这部小说,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以及人性的复杂性和智慧的表现。

小学语文五年级《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五年级《三国演义》名著导读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三国演义》名著导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了解三国英雄人物,梳理赤壁之战的故事情节,了解赤壁之战的英雄形象。

2. 审美的鉴赏与创造:对比《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赤壁之战人物形象的异同,理解《三国演义》“因文生事"的文学创作原则。

3. 文化的理解和传承:体会《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实质是拥美德、反暴政。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鉴赏《三国演义》与《三国志》中人物形象的异同,理解“因文生事"的写作手法。

2.难点:体会拥美德、反暴政的主题思想。

三、教法、学法1.教法:创设情境法,任务驱动法,问题探究法,对话教学法2.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查阅资料法四、课时:1 课时五、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播放《三国演义》的主题曲,由杨升庵的《临江仙》导入。

过渡语:“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时势造英雄,英雄亦造时势"(梁启超《李鸿章传》)。

《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我们今天就一起走进英雄荟萃的《三国演义》,去品品英雄的人生,看看三国的风云。

二、比一比,三国英雄知多少?1.你认为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作英雄?过渡语:《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魏、塑造了500 多位人物形象,被世人称为“第一才子书”,也被称为“英雄的史诗"。

那么你对英雄的定义是什么?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出示课件:第7 版《现代汉语词典》:本领高强、勇武过人的人;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敬的人。

过渡语:《三国演义》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小说一开始,描写汉末大乱,各路英雄陆续登场。

2.《三国演义》中有哪些人可以被称为英雄?过渡语:那么《三国演义》中,你知道的英雄有哪些?教师出示课件:猜猜以下描写是哪位英雄?诸葛亮: 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作者及名著的形成《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

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

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

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三国演义》的形成: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故事梗概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直至最终都被西晋所灭,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

本书就是以此为历史背景演绎出的一部历史小说。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

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戚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

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

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 李傕,郭汜所杀。

随后,袁绍军与另外17 镇诸侯割据混战,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刘备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庐。

得诸葛亮出山辅佐,才制定了正确有效的战略方针,即以“帝室之胄”“光复汉室”为旗号,以“联吴抗曹”为基本方针。

最后,经过“赤壁之战”,迫使曹操北还,得以占据益州与荆州部分。

逐步发展壮大;江东孙氏自孙坚开始,就以江东六郡81 州为根据地站稳了脚跟,直至孙权,实力日益增强。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

先是孙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

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自立,定国号“魏”。

刘备亦继汉统,建立蜀汉。

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入,为陆逊所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

其后,孙权建立吴国。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独撑危局。

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的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

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他死后,姜维继其职,先后九伐中原,同样无功而返。

后主刘禅昏聩,朝政腐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曹魏政权在曹丕死后,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最终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

先灭蜀汉。

后亡东吴,三分天下至此重归统一。

3.名著的价值展示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斗争错综复杂,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望。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

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预习案】1、《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2、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3、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4、《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

5、《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

例:舌战群儒、()、()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8、“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 )三国。

9、“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名)之口。

10 、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11 、《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 “奸绝”是____ . _________ ,“智绝”是 __________ _ “义绝”是 ___________ 12 、“卧龙”是(),“凤雏”是()。

13、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

14、木牛流马是(. )发明的?它的作用是()。

15、《三国演义》的作者是()16、《三国演义》中有两匹千里马分别叫什么?()()。

17、张飞、关羽、刘备各用什么兵器?())()()18、刘备临终前对儿子留下的一句流传至今的遗言是()19、刘关张在哪里结为三兄弟?()20、三国演义中是谁和谁一起使用苦肉计的?()21、“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22、“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23、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24、“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25、诸葛亮初出茅庐,立的第一功是什么?()27 、请指出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望梅止渴()赔了夫人又折兵()三顾茅庐()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身在曹营心在汉()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乐不思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刮骨疗伤()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鞠躬尽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合作探究】【探究案】1.根据提示判断人物(1 )提示一: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提示二:他是三国英雄中少有的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者提示三:他的生活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2).提示一:他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提示二: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提示三:使用兵器为青龙堰月刀(3 )提示一:东汉末年,南阳人士。

三国时期非常杰出的外交家提示二: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提示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杜甫对他的评价。

提示四:武侯祠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4 )提示一:他义释严颜展示出他粗中有细的一面提示二:他曾经是卖肉的,后是五虎将之一。

提示三:他英勇善战威镇长坡桥吓死曹操深爱的侄子夏侯杰,(5 )提示一: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

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

提示二:他是孙策的对拜兄弟,东吴四英将第一位提示三:他为水军大都督时,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

提示四: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 )提示一:他是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的人提示二:历史上人称温候。

三国第一名将。

提示三:赤兔马原先的主人,得到了古代四大美女中的貂蝉(7 )提示一:孔明六出祁山的对手。

提示二: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为“宣帝” 提示三:他由于过于谨慎败在孔明的空城计中2.填空题1 )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先生”和“凤雏先生”的分别是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

”其中涉及到三国中的(3 )孙刘联军和曹操集团之间的一场战役,曹操战败,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

这以少胜多的经典,是后人品味三国文化最为津津乐道之处。

这次战斗是(4 )曹操因人进献一吉祥物,劳师动众的搭建了一座巨台,其名为(5 )七擒七纵是孔明用在身上的。

(6 )在作战中眼睛被流箭射中,说:“父精母血不可弃”而把眼睛吃掉的是(7 )《三国演义》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8 )三英战吕布中三英指(9 )被封为蜀国五虎上将的分别是(10 )《三国演义》中"三绝"是(11 )诸葛亮病逝于(12 )“既生瑜,何生亮”是的临终一叹。

(13 )“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3.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1 )黄忠射箭——(2 )马谡用兵——(3 )刘备摔孩子——(4 )周瑜打黄盖——(5 )刘备的江山——(6 )万事俱备——(7 )刘备招亲——(8 )司马昭之心——(9)刘备借荆州——(10 )张飞穿针——(11 )三个臭裨将——(12 )马中赤兔——4.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1 )曹操下江南——(2 )赵子龙战长坂——(3 )赵子龙出兵——(4 )关羽降曹操——(5 )对着张飞骂刘备——(6)徐庶进曹营——(7 )诸葛亮用空城计——(8 )看三国流泪——5.智力问答(1 )为什么关羽比张飞死得早(2 )三国中谁的轻功最高3)煎炸豆腐(4 )曹雪芹走正步(5 )曹雪芹种树(6)曹雪芹磕瓜子16.《三国演义》给予我们最宝贵的人生启示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历史社会观?你选一个角度谈谈吗?观、训练案】一、填空。

1.作者是 _________ ,名 ___________ ,号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小说家。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 ___________ 小说。

2.小说的思想倾向是____________ 。

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对 ______________ 有所诋毁,把 ___________ 、______ 、 ___________ 、 _________ 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来描写。

3.刘备,字_______ ,人称 ________ ,____________ 是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最能突出他这一特点的情节是_____________ 。

此外他还具有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等性格特点。

4.关羽,字_______ 、 ________ ,被曹操封为_______________ ,使一把 ________________ ,骑 ___________ 马,_______ 、 ___________ 是他的主要特点,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等情节表现其勇,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其“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