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含答案

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名著导读 〈三国演义〉》含答案

高考语文信息类文本阅读《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含答案(2021·云南·高二统考学业考试)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各题。

①在中国小说史上,历史演义是一个重要的门类,产生的作品差不多覆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各个重要阶段,而《三国演义》则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为什么三国题材的作品最受欢迎呢?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解释说:“盖当时多英雄,武勇智术,瑰伟动人,而事状无楚汉之简,又无春秋列国之繁,故尤宜于讲说。

” 确实,英雄辈出,冲突剧烈,却又不至于过于凌乱,使《三国演义》在题材上具有先天的优势。

②实际上,三国时期英雄豪杰的传奇性经历与那段动荡不安的历史,很早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有关事迹既在《三国志》这样的史书中得到了完整的记载,更在民间广为流传,并不断成为民间艺人热衷表现的题材。

宋代的讲史平话中,就有了“说三分” 的类别,即——专门讲述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故事;元代出现的《三国志平话》已经初步具备了《三国演义》情节的基本轮廓;同时,宋元以来的戏曲舞台上,三国戏也长演不衰,丰富了三国故事的情节与内涵。

罗贯中正是在《三国志》等史书的基础上,借鉴和吸收有关小说、戏曲的创作经验,并运用独特的艺术感受,将一段时间漫长、人物众多、头绪复杂、情节曲折的历史,熔铸成一部雅俗共赏的小说。

③《三国演义》的情节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起,到西普武帝太康元年(280)全国统一为止,前后一百余年。

作者围绕以刘备为代表的蜀国、曹操为代表的魏国和孙权为代表的吴国,展开了三方角逐的宏大场面,表现了对建立一个仁德爱民、统一强大的政权的向往。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 的倾向,既继承了晚,唐以来三国故事,直到《三国志平话》一贯的文学传统,又继承了东普习凿齿和南宋朱喜“尊刘”的史学传统。

这一思想的历史根源在于为东晋、南宋偏安的汉族王朝争正统,反对入侵的外族统治;现实依据则在于元明之际汉族人民的民族意识。

但从根本上说,还是普遍的明君仁政理想的体现。

(完整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完整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意气用事 头脑简单


蒋干中计

黄盖苦肉计
面如美玉 唇若点朱 赤壁之战
姿质风流 仪容秀丽
街亭失守后,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乘胜杀
往西城。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
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
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
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得私自外出以
北拒曹魏
收二川: 收取东川、排西八川阵:
摆设八阵图
物性格与作品特色。 4.整理:积累语文知识,撰写读后感,交流体会。
略读小说
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 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 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 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 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 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 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 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 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 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 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 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6.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
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 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 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六出祁山 七擒: 七擒孟获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忠义勇武 忠贞不二 光明磊落 恩怨分明
丹鳯眼 卧蚕眉 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 唇若涂脂
过五关 斩六将 斩颜良 诛文丑 千里寻主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温酒斩华雄 败走麦城。
• ③关羽温酒斩华雄:
• 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 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关羽主动请缨,因为身份 低微而受他人嘲笑。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曹操 觉得他是英雄,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关羽道: “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 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演义》
二、《三国演义》的影响
1、根据意思说出出自三国的成语或熟语
• 高贵乡公曹髦眼看皇权旁落,曹魏江 山毁败有日,气愤不已地说出这句话, 意在告诉亲信,司马昭篡权之意昭然 若揭,义当共谋之。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后以“司马 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或野心。
• 蜀国亡国后,刘禅被俘虏,在魏国受荣华富贵,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 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 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 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 泪。只有刘禅看得十分高兴,就像在他自己的 宫里一样。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 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乐 哈哈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 了。”
为人忠厚 知人善 任爱民如子
摔刘阿备斗摔阿斗:
刘备摔阿斗 携民渡江:
携民渡江
• ①刘备摔阿斗:
• 赵云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 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 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 脑涂地,不能报也!”
• ②刘备携民渡江:
• 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 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有人对刘备说: “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 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 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 我,奈何弃之。”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奸诈狡猾
曹操善于权谋,为达目的 不择手段,体现了其奸诈 狡猾的一面。
英勇善战
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曹操在战场上英勇善战, 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爱才如命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善于 发掘和任用人才,体现了 其爱才如命的一面。
刘备:仁德之君的典范
仁爱宽厚
刘备以仁爱宽厚著称,关心百姓 疾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代学者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三国演义》 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推动《三国演义》学术 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夷陵之战
刘备为夺回荆州而发动的大规模 战役,最终失败,蜀汉实力大损。
诸葛亮北伐
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完成刘备遗愿, 多次北伐曹魏,虽取得一定战果, 但未能实现统一大业。
吴蜀联盟与交恶
孙吴与蜀汉之间既有联盟抗曹的 时期,也有因荆州问题而交恶的
时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两国关系复杂多变。
04 主要人物形象分 析
曹操:奸雄与英雄的双重性格
08 后世影响与研究 现状
《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大名著之一
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历史小说的典范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世 历史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品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 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瑰宝。
夸张与渲染 《三国演义》运用夸张和渲染手法,增强故事的艺术感染 力,如描写战争的场面时,常常使用夸张的词汇和形象的 比喻。
悬念与伏笔 《三国演义》通过设置悬念和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的阅读 兴趣,如草船借箭一节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却毫无行动, 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感。

19-20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人教版

19-20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人教版

4
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戚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 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司 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 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所杀。随后,袁绍等 17 镇诸侯 割据混战,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
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 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
12
2.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诸葛亮是一个忠贞智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 艺术典型。他不仅有远大的政治抱负,还有经天 纬地之才,知识渊博,才华出众,精通军事、政 治,通晓天文、地理,是智慧的化身。
13
他有感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而竭忠尽智,为蜀汉的事业奋斗一 生。蜀汉的兴衰,三国间的重大政治军事斗争几乎都与他有密切的 关系。出山之始,就制定了据蜀联吴抗曹的战略;赤壁之战,他孤 身赴吴,身临险境,贯彻了联吴抗曹的战略思想;又乘胜智取荆、 襄,进军益州,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白帝城托孤后,他奉命辅 佐幼主,独撑危局。内修政事,巩固后方,六出祁山,誓复汉室,“鞠 躬尽瘁,死而后已”,以生命实践了自己对蜀汉的忠贞。中国古代知 识分子为理想、事业而义无反顾的牺牲精神和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 献身精神,在诸葛亮身上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
9
色。曹操在“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个人野心和权势欲望不断膨 胀,最终完全把持了朝堂,控制了汉末中央政权,“名为汉相,实为 汉贼”。
曹操把狡诈、奸猾、多疑用到了极致。最典型的事例莫过于官 渡大战中许攸前来投奔,许攸以诚相投,而曹操一本正经的真言竟 是满口假话,这就是奸雄之奸。
10
曹操是一个懂得识别人才且重视人才的政治家。他能够识别人 才,且又能使用小恩小惠的方法收拢人才,使其为他的政治野心服 务。礼遇关羽更是小说中脍炙人口的文字,讨伐董卓的大会上,他 极力支持关羽出战。在关羽“温酒斩华雄”后,他更加坚定信心, 一定要收关羽为己用,因而百般优待,以动其心。但关羽最终挂印 封金而去,这时曹操力排众议,不但不派重兵追他,迫其就范,反 传令一路放行,并亲自为关羽送行。

名著导读专题《三国演义》ppt

名著导读专题《三国演义》ppt

曹操献刀
满朝文武哭哭啼啼,对董卓无可奈何。可曹操却 抚掌大笑,挺身而出,表示愿亲自前往谋刺董卓。计 定之后,曹操佩着司徒王允借给的七星宝刀来到相府, 进入董卓所住小阁,见吕布侍立于旁,不敢下手。董 卓叫吕布去挑马赐与曹操,吕布去后,董卓因胖大不 耐久坐,于是倒身转向内卧于床上。曹操见机会已到, 急抽出宝刀,待要行刺,不料董卓从衣镜中看见曹操
在背后拔刀,迅速转过身子问道:“孟德干什么?” 吕布此时也牵马来到阁外。曹操灵机一动,忙持刀 跪下说:“我有宝刀一口,献与恩相。”董卓拿过宝刀 递与吕布收了。曹操马上解下刀鞘交与吕布,道: “我去试试恩相赐的马。”急牵马出相府,望东南逃去。 当董卓、吕布醒悟过来要捉曹操时,他已远走高飞。
捉放曹 曹操从洛阳逃到中牟,被县令陈宫捉住。陈宫义 释曹操,与他一道来到成皋,投宿吕伯奢家中。吕伯 奢家人磨刀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怀疑他们要杀自己, 竟将吕伯奢全家杀害,并声称:“宁教我负天下人, 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愤怒地离开了曹操。
三国演义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楮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 是历史演义小说的经典之作。小说描写了公元3世 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 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 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政治 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本书语言生动、场面宏大、个性鲜明, 塑造出曹操、刘备、关羽、张飞等许多不朽的历史 人物形象,其出色的文学成就,使它的影响事实上 已深入到中国文学、艺术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主要人物形象
治世之能臣 乱世之奸雄

(完整版)《三国演义》名著导读要点

(完整版)《三国演义》名著导读要点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要点1、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

答:“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去,未遇。

数日后,二顾茅庐,仍未遇。

过了一段时间,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三英战吕布":曹操联合袁绍等十七路军共同讨伐董卓,在虎牢关,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

张飞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也上来夹攻,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

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

“三气周瑜":略.2。

“青梅煮酒论英雄”指的是哪两个人?当时他们各自的内心活动怎样?可以看出两人在性格上有什么特点?答:主人公是曹操和刘备。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饰内心恐慌。

曹操特点:目光远大、胆识过人、雄才大略。

刘备特点:机警过人,随机应变,能屈能伸3. 杀吕伯奢一家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在知道事实后仍然杀死吕伯奢,说明他狡诈阴险,生性多疑,手段残忍.4.简述“王允巧施连环计”的故事:东汉末年,太师董卓专权,司徒王允,将义女貂蝉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

貂蝉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最终使吕布杀掉董卓。

5. 请简要叙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内容。

答: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之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之机,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他“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荆州,仍然失败.6.“桃园三结义”的主人公是刘备、关羽、张飞.7。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这里所写的人物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举例说明.吕布;他的主要性格是:有勇无谋、目光短浅、见利忘义。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其六,以主体为理由。改编以改编者为主体, 不能以原著为主体,改编者不是原著的奴才或仆 人,即使它是经典名著也罢。实际上,改编者选 择一部作品进行改编,我们相信他一定与原著中 的某种精神达成了契合,至少是认同了原著中某 种精神的存在。但是,他对于原著的艺术的解释, 则完全可以和原著有所不同,他必须尊重自己对 于艺术的思考和理解,而不应该屈从于任何外在 的因素。
其三,以样式为理由。《我这一辈子》,一 个是文学,一个是电视剧,文学原著只有三四万 字,而电视剧一集就要一万多字,因此,只能增 加情节线索,设计更多的戏剧冲突。这正是主要 人物从一个增加到三个的原因。再有,原著是以 主人公的自述为线索展开叙事的,是一种内心独 白的方式,这种方式改编电影时可以保留,电视 剧却不行,必须有更多的故事情节和戏剧冲突, 才能使电视剧的叙事显得比较充实,才能推动剧 情的直到推向高潮。
2、给予我们最宝贵的人生启示? 历史不能改变,人的命运却掌握在自己手中。 3、表现了怎样的历史观、社会观? 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
历史演义是用通俗的语言,将征战兴 废、朝代更替等为基干的历史题材,组织、 敷演成完整的故事,并以此表明了一定的 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和美学理想,历史演 义在处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关系时往往 具有“七实三虚”的特点。
其四,以观念为理由。艺术创新很多时候 是观念的创新,20世纪以来,艺术观念的创新 层出不穷。李六乙的许多作品都表现出强烈的 观念创新的欲望。《原野》是最近的一个例子。 他要把曹禺的精神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张扬出来, 即:人在争取自由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困顿。 他找到了不同于以往的方式:抽水马桶、可口可 乐、电视机等文明的产物都成了现代仇虎们奔 向自由时的障碍。
其七,以市场为理由。这是生活在今天的 每一个改编者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从对于原著 的选择,到改编的方式,甚至包括忠实于原著 还是不忠实于原著,或部分地忠实原著,都必 须看一看市场的脸色,阴晴圆缺,不能不考虑。 因为,在当今时代,不通过市场这个通道,我 们就不可能将作品送到消费者的手里。向市场 作出必要的妥协,恐怕正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 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学习过程【知识链接】1.作者及名著的形成《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和施耐庵合著的《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罗贯中生于元末明初的封建王朝时代。

作为与“倡优”、“妓艺”为伍的戏曲平话作家,当时被视为勾栏瓦舍的下九流,正史不可能为他写经作传。

惟一可看到的是一位明代无名氏编著的一本小册子《录鬼簿续编》,上写:“罗贯中,太原人,号湖海散人。

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

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

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

”《三国演义》的形成: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故事梗概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直至最终都被西晋所灭,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

本书就是以此为历史背景演绎出的一部历史小说。

汉末爆发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涌现出一批割据一方、拥兵自重的豪强,他们彼此为了各自利益又重新混战。

汉灵帝死后,少帝刘辨继位,为外戚何进所制,宦官杀死何进。

袁绍起兵诛杀宦官,又被董卓打败,董卓废刘辨而立献帝刘协。

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以貂蝉离间董卓、吕布父子,然后联合各路豪强,杀死董卓,而王允又被董卓部将--李傕,郭汜所杀。

随后,袁绍军与另外17镇诸侯割据混战,最后,形成了三股强大的势力:北方的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歼灭袁绍、袁术等势力,统一了黄河流域,占据了中原地带;刘备最初转徙不定,直至他三顾茅庐。

得诸葛亮出山辅佐,才制定了正确有效的战略方针,即以“帝室之胄”“光复汉室”为旗号,以“联吴抗曹”为基本方针。

最后,经过“赤壁之战”,迫使曹操北还,得以占据益州与荆州部分。

逐步发展壮大;江东孙氏自孙坚开始,就以江东六郡81州为根据地站稳了脚跟,直至孙权,实力日益增强。

此后,三国争战层层展开。

先是孙权乘关羽和曹兵交战之际,派兵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死于孙权之手。

不久,曹操病死,其子曹丕废汉自立,定国号“魏”。

刘备亦继汉统,建立蜀汉。

为报关羽被害之仇,刘备亲征江东,结果孤军深入,为陆逊所败,刘备病死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

其后,孙权建立吴国。

刘备死后,诸葛亮辅佐少主刘禅,独撑危局。

其间,诸葛亮坚持联吴抗曹的基本方略,七擒孟获之后,稳定了后方。

又先后六出祁山伐魏,但均以失败告终,诸葛亮也积劳成疾,病死军中。

他死后,姜维继其职,先后九伐中原,同样无功而返。

后主刘禅昏聩,朝政腐败,蜀汉国力日渐衰弱。

曹魏政权在曹丕死后,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最终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

先灭蜀汉。

后亡东吴,三分天下至此重归统一。

3.名著的价值展示了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斗争错综复杂,百姓流离失所的社会现实;表现了对导致天下大乱的昏君贼臣的痛恨,对创造清平世界的明君良臣的渴望。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

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

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预习案】1、《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

2、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3、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4、《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军师()是位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成了智慧的代表。

5、《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位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

这部书中有关这个英雄的传奇故事还有很多,请用最简洁的语言写出一个故事的名称:()6、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请说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两个故事名称。

例:舌战群儒、()、()7、“滚滚长江东逝水,浪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是我国古典名著《. 》的开篇词。

8、“天下三分”是指天下分裂为( . )三国。

9、“夫英雄者,胸有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这段关于“英雄”的见解出自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的()(人名)之口。

10、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11、《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 ______,“智绝”是______ _ “义绝”是________ 12、“卧龙”是(),“凤雏”是()。

13、官渡之战中双方的主要指挥者是()。

14、木牛流马是( . )发明的?它的作用是()。

15、《三国演义》的作者是()16、《三国演义》中有两匹千里马分别叫什么?()()。

17、张飞、关羽、刘备各用什么兵器?())()()18、刘备临终前对儿子留下的一句流传至今的遗言是()19、刘关张在哪里结为三兄弟?()20、三国演义中是谁和谁一起使用苦肉计的?()21、“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22、“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人负我”是谁说的?()23、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24、“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25、诸葛亮初出茅庐,立的第一功是什么?()27、请指出下列语句与何人有关?望梅止渴( ) 赔了夫人又折兵( ) 三顾茅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身在曹营心在汉(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乐不思蜀()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刮骨疗伤()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鞠躬尽瘁()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合作探究】【探究案】1.根据提示判断人物(1)提示一:身长七尺,细眼长髯,官拜骑都尉,沛国谯郡人也提示二:他是三国英雄中少有的能够集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于一身者提示三:他的生活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2).提示一:他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千里走单骑、华容道义释曹操、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败走麦城。

提示二: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

提示三:使用兵器为青龙堰月刀(3)提示一:东汉末年,南阳人士。

三国时期非常杰出的外交家提示二:他留给后人了“智慧”、“节操高尚“的光辉形象提示三:“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这是杜甫对他的评价。

提示四:武侯祠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4)提示一:他义释严颜展示出他粗中有细的一面提示二:他曾经是卖肉的,后是五虎将之一。

提示三:他英勇善战威镇长坡桥吓死曹操深爱的侄子夏侯杰,(5)提示一:刘备称他“文武筹略,万人之英”。

孙权则赞他有“王佐之资”。

提示二:他是孙策的对拜兄弟,东吴四英将第一位提示三:他为水军大都督时,用火攻之计大破曹操,这就是有名的赤壁之战。

提示四: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6)提示一:他是被张飞骂为三姓家奴的人提示二:历史上人称温候。

三国第一名将。

提示三:赤兔马原先的主人,得到了古代四大美女中的貂蝉(7)提示一:孔明六出祁山的对手。

提示二:司马炎称帝后追尊他为“宣帝”提示三:他由于过于谨慎败在孔明的空城计中2.填空题(1)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卧龙先生”和“凤雏先生”的分别是(2)“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

”其中涉及到三国中的(3)孙刘联军和曹操集团之间的一场战役,曹操战败,三国鼎立局面基本形成。

这以少胜多的经典,是后人品味三国文化最为津津乐道之处。

这次战斗是(4)曹操因人进献一吉祥物,劳师动众的搭建了一座巨台,其名为(5)七擒七纵是孔明用在身上的。

(6)在作战中眼睛被流箭射中,说:“父精母血不可弃”而把眼睛吃掉的是(7)《三国演义》中的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是(8)三英战吕布中三英指(9)被封为蜀国五虎上将的分别是(10)《三国演义》中"三绝"是(11)诸葛亮病逝于(12)“既生瑜,何生亮”是的临终一叹。

(13)“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3.把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1)黄忠射箭——(2)马谡用兵——(3)刘备摔孩子——(4)周瑜打黄盖——(5)刘备的江山——(6)万事俱备——(7)刘备招亲——(8)司马昭之心——(9)刘备借荆州——(10)张飞穿针——(11)三个臭裨将——(12)马中赤兔——4.把下列谚语补充完整:(1)曹操下江南——(2)赵子龙战长坂——(3)赵子龙出兵——(4)关羽降曹操——(5)对着张飞骂刘备——(6)徐庶进曹营——(7)诸葛亮用空城计——(8)看三国流泪——5.智力问答(1)为什么关羽比张飞死得早(2)三国中谁的轻功最高(3)煎炸豆腐(4)曹雪芹走正步(5)曹雪芹种树(6)曹雪芹磕瓜子16.《三国演义》给予我们最宝贵的人生启示是什么?表现了怎样的历史观、社会观?你选一个角度谈谈吗?【训练案】一、填空。

1. 作者是________,名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小说家。

《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成就最高的_________小说。

2. 小说的思想倾向是_________。

表现出封建的正统观念,对_________有所诋毁,把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当作小说的中心人物来描写。

3. 刘备,字_____,人称_______,_______是他主要的性格特点,最能突出他这一特点的情节是__ ________。

此外他还具有________、_________等性格特点。

4. 关羽,字_____、______,被曹操封为__________,使一把__________,骑______马,___ ____、_______是他的主要特点,________、________等情节表现其勇,_____________表现其“义”。

5. 张飞,字______,使用的兵器是______,被吕布称为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