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名著导读

合集下载

(完整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完整版)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意气用事 头脑简单


蒋干中计

黄盖苦肉计
面如美玉 唇若点朱 赤壁之战
姿质风流 仪容秀丽
街亭失守后,司马懿率领15万大军,乘胜杀
往西城。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
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
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
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不得私自外出以
北拒曹魏
收二川: 收取东川、排西八川阵:
摆设八阵图
物性格与作品特色。 4.整理:积累语文知识,撰写读后感,交流体会。
略读小说
主要内容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 回体历史演义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 了吴.蜀.魏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 斗争。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 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书的开篇写的是东汉末年统治阶级昏庸、 腐败,造成社会危机总爆发,民众生活困苦, 纷纷起来反抗,形成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农民大起义;同时, 各种军阀也拉起军队,相互残杀。军阀董卓的行为引起别的军 阀不满,多家联合起来声讨他。董卓被诛后,曹操当权,挟天 子以令诸侯,削平北方的抗拒势力,并进兵江南。孙权和 刘备联合抗曹,赤壁一战打败了曹军,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此后,魏、蜀、吴三国互有战争,各有胜负。最后,西晋先后 灭了蜀、吴,取代了魏,复归统一。
6.下面的一幅对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功绩。参考示
例,从列出的六项中任意选出两项,写出具体所指。收 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 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 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示例)三顾:三顾茅庐
六出: 六出祁山 七擒: 七擒孟获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忠义勇武 忠贞不二 光明磊落 恩怨分明
丹鳯眼 卧蚕眉 髯长二尺 面如重枣 唇若涂脂
过五关 斩六将 斩颜良 诛文丑 千里寻主 水淹七军 单刀赴会 温酒斩华雄 败走麦城。
• ③关羽温酒斩华雄:
• 袁绍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虎牢关守将华雄一 连斩杀联军多员大将。关羽主动请缨,因为身份 低微而受他人嘲笑。关羽于是立下军令状。曹操 觉得他是英雄,奉温好的美酒一杯,关羽道: “酒且斟下,某去便来。”关羽瞬间拿了华雄的 首级回营,此时酒尚未冷。
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演义》
二、《三国演义》的影响
1、根据意思说出出自三国的成语或熟语
• 高贵乡公曹髦眼看皇权旁落,曹魏江 山毁败有日,气愤不已地说出这句话, 意在告诉亲信,司马昭篡权之意昭然 若揭,义当共谋之。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后以“司马 昭之心”比喻人所共知的阴谋或野心。
• 蜀国亡国后,刘禅被俘虏,在魏国受荣华富贵,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 的大臣参加。宴会中间,还特地叫了一班歌女 演出蜀地的歌舞。一些蜀汉的大臣看了这些歌 舞,想起了亡国的痛苦,伤心得差点儿掉下眼 泪。只有刘禅看得十分高兴,就像在他自己的 宫里一样。过了几天,司马昭在接见刘禅的时 候,问刘禅说:“您还想念蜀地吗?” 刘禅乐 哈哈地回答说:“这儿挺快活,我不想念蜀地 了。”
为人忠厚 知人善 任爱民如子
摔刘阿备斗摔阿斗:
刘备摔阿斗 携民渡江:
携民渡江
• ①刘备摔阿斗:
• 赵云于乱军中救回阿斗,双手递与玄德。玄德接 过,掷之于地曰:“为汝这孺子,几损我一员大 将!”赵云忙向地下抱起阿斗,泣拜曰:“云虽肝 脑涂地,不能报也!”
• ②刘备携民渡江:
• 曹操大军压境时,刘备率部从荆州向南撤退,荆 州十余万百姓自愿跟随刘备撤退。有人对刘备说: “我们应该赶快退保江陵。现在带着这么多老百 姓,能作战的人不多,若曹操大军追上,何以拒 之?”刘备说:“夫举大事者必以人为本,今人归 我,奈何弃之。”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PPT课件

奸诈狡猾
曹操善于权谋,为达目的 不择手段,体现了其奸诈 狡猾的一面。
英勇善战
作为一位杰出的军事家, 曹操在战场上英勇善战, 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
爱才如命
曹操非常重视人才,善于 发掘和任用人才,体现了 其爱才如命的一面。
刘备:仁德之君的典范
仁爱宽厚
刘备以仁爱宽厚著称,关心百姓 疾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当代学者运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三国演义》 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推动《三国演义》学术 研究的发展和创新。
THANKS
感谢观看
夷陵之战
刘备为夺回荆州而发动的大规模 战役,最终失败,蜀汉实力大损。
诸葛亮北伐
蜀汉丞相诸葛亮为完成刘备遗愿, 多次北伐曹魏,虽取得一定战果, 但未能实现统一大业。
吴蜀联盟与交恶
孙吴与蜀汉之间既有联盟抗曹的 时期,也有因荆州问题而交恶的
时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两国关系复杂多变。
04 主要人物形象分 析
曹操:奸雄与英雄的双重性格
08 后世影响与研究 现状
《三国演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四大名著之一
与《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
历史小说的典范
《三国演义》是中国历史小说的代表作,对后世 历史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丰富的文化内涵
作品涵盖了政治、军事、文化、哲学等多个领域, 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文化瑰宝。
夸张与渲染 《三国演义》运用夸张和渲染手法,增强故事的艺术感染 力,如描写战争的场面时,常常使用夸张的词汇和形象的 比喻。
悬念与伏笔 《三国演义》通过设置悬念和埋下伏笔,吸引读者的阅读 兴趣,如草船借箭一节中,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却毫无行动, 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期待感。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读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导读

舌战群儒 草船借箭

面如冠玉, 挥泪斩马谡 借东风

眉清目朗, 空城计 三气周瑜
纶巾羽扇, 智取汉中 七擒孟获
鹤氅皂绦。 六出祁山
三十九回(初出茅庐) 荆州城公子三求计
刘表的大儿子刘琦因“继母不能相容,性命 只在旦夕”问计于刘备,刘备让他问诸葛亮, 诸葛亮借故推托。到了第二天,刘琦又两次请 求诸葛亮给他出主意,又遭到了拒绝。于是刘 琦对诸葛亮有一古书请他一观。乃引孔明登一 小楼,孔明曰:“书在何处?”琦泣拜见求他 相救,孔明作色而起,便欲下楼,只见楼梯已 撤去。又见刘琦连哭带跪,甚至还“掣剑欲自 刎”,只好让他效仿“重耳在外而安”的例子, “上言乞屯兵守江夏,则可以避祸矣 。
作品谴责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们 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尊刘贬曹 倾向。
情节梗概
全书描述了从东汉灵帝建宁二年(169)起,至晋武帝太康 元年(280)止,其间一百余年的战争风云、历史波涛和政治 旋涡。全书以蜀刘政权为中心,写出了魏、蜀、吴三国的盛衰 历史。
全书分四大部分: 一、群雄逐鹿(1-30回)
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 了自己的威望。
四十回 诸葛亮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 曹洪大军进攻新野。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 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夜里狂风大作, 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大火迅 速烧起来。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 大败而归。
诸葛亮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大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取荆州, 在南郡与曹仁大战中了毒箭,诸葛亮趁机占领南
郡等地,周瑜火气攻心,箭伤破裂。 (五十一)
二气:周瑜与孙权设下美人计,准备把刘备扣下, 逼诸葛亮交出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周瑜 “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再次病发。 (五十四、五十五)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 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五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 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

家喻户晓的“三国”故事《三国演义》描写三国时代英雄的风云际会与斗争,书中的故事,有很多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桃园三结义”“煮酒论英雄”“舌战群儒”等。

1.桃园三结义这是《三国演义》第一回讲述的故事。

当时的三个普通百姓──刘备、关羽、张飞,因为一道招军榜文走到一起来了。

小说在对三人做了介绍以后,便集中描写他们结拜兄弟这件事。

结拜兄弟,是起源于宋元时代的一种民间风俗,在三国时代并没有,而作者安排他们三人结拜,是有其用意的。

在东汉末年政治黑暗、腐败,社会动荡的背景下,他们三人结为异性兄弟,目的是要“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且立下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谁要是违背了这个誓言,谁就是忘恩负义,为天地所不容。

故事的发展表明:他们都忠实地实践了自己的诺言。

尽管后来刘备成了君王,关羽、张飞成为臣子,但他们仍把兄弟的情谊看得高于一切,兄弟关系超过了君臣关系。

2.煮酒论英雄这是小说第二十一回讲述的故事。

这个时候,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势力强大;刘备虽为皇叔,却势单力薄,为防曹操谋害,假意在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作为韬晦之计。

关云长和张飞蒙在鼓里,说刘备不留心天下大事,却学小人之事。

一天,刘备正在浇菜,曹操派人请他赴宴。

两人见面后,曹操不动声色地说:“在家做得好大事!”说者有意,听者更有心,这句话将刘备吓得面如土色。

曹操又转口说,你学种菜,不容易,这才使刘备稍稍放心下来。

接着,曹操又荡开话头,说起“望梅止渴”的往事,引出青梅煮酒小宴。

酒至半酣,突然阴云密布,大雨将至,曹操大谈龙的品行,又将龙比做当世英雄,问刘备当世谁可称为英雄。

刘备装做胸无大志的样子,说了几个人,都被曹操否定。

曹操此时正想探测刘备内心,看他是否想称雄于世,于是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然后,单刀直入地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听,此时内心的震撼和惊恐可以想见,手中的筷子也不觉掉到地上。

名著导读提纲(《三国演义》)

名著导读提纲(《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导读提纲一、刘备(一)外貌特点双耳垂肩,目能自视其耳,双手过膝。

(二)主要性格特点忠厚善良,仁义重情;胸怀大志;礼贤下士,思贤若渴。

(三)典型情节1、刘备携民渡江刘备、诸葛亮在新野大败曹军之后,移驻在樊城。

曹操为了报仇,亲自率兵杀奔樊城而来。

曹军势大,刘备、诸葛亮决定放弃樊城,退往襄阳。

刘备不忍抛弃百姓,就派人在城中遍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可一同过江。

”城中百姓,皆宁死相随,拖家带口,扶老携幼、号泣而行,两岸哭声不绝。

刘备见此情景,心中悲恸,哭道:“为我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还有什么脸面活在世上!”说罢就要投江自尽。

左右急忙抱住,从人见状,莫不痛哭。

刘备到了南岸,回顾江北,还有无数未渡江的百姓望南招手呼号。

刘备急令关羽催船速去渡百姓过江。

直到百姓将要渡完,方才上马离去。

本章节性格特点:爱民如子,宽厚仁德。

2、徐庶走马荐诸葛曹操得知刘备有徐庶辅佐打了胜仗,很想召徐庶为己用,其谋士献计说徐庶为孝子,丞相派人把他母亲接到许昌,再仿他母亲的笔体写信让他来许昌,他必来,徐庶接信,果然大哭一场,拿信找刘备辞行。

刘备见信也哭,强留徐庶叙情一夜。

第二天刘备设宴为徐庶饯行,恨山林阻隔望眼要铲平它。

徐庶离开数里后又回来告诉刘备有一奇人诸葛亮,上通天文下知地理,将军若想请他出山辅佐自己,必须要自己去请,还要看将军的诚意,徐庶说完,策马离去。

本章节性格特点:重情重义,十分仁德;礼贤下士,思贤若渴。

(也通过徐庶侧面表现了诸葛亮世间奇人,才智非凡。

)3、三顾茅庐刘关张三兄弟三次到隆中去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

其间刘备的虔诚、耐心与张飞的不屑、不满和焦躁形成鲜明对比。

本章节性格特点:礼贤下士,思贤若渴。

(也通过写诸葛亮的好友、岳父等人的仪表、见识的超凡脱俗,侧面表现了诸葛亮的才智非凡。

)4、白帝(永安)托孤刘备兵败猇亭,退到永安,一病不起。

章武三年的春天,刘备安排了后事。

刘备把诸葛亮从成都召到永安,对诸葛亮说先生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够安邦定国,完成大业。

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国演义》名著导读课件

五年级语文下册《三国演义》名著导读课件

2.下面成语( C )是出自《三国演义》。 A.负荆请罪 B.开天辟地 C.三顾茅庐 D.嫦娥奔月
3.在《三国演义》中,“乐不思蜀”这个成语讲的是
( C)
A.孙皓
B.司马昭
C.刘禅
D.曹植
《三国演义》一书中刻画了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 如:忠义勇武的关羽,神机妙算的孔明,心胸狭窄的 周瑜,嫉贤妒能的曹操。我知道出自于此名著中的故 事除了《草船借箭》,还有《赤壁之战》。
课文编排 《草船借箭》记叙了诸葛亮与周瑜之间的故事,周瑜由于妒忌诸葛亮,要诸葛亮在十天内造 好十万支箭,以此来陷害他。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最终挫败了周瑜 的暗算;《景阳冈》记叙了武松在阳谷县的一家酒店内开怀畅饮后,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 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猴王出世》讲述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了一只石猴,这石猴 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红楼春趣》讲述了宝 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语文要素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这是小学阶段第一次集中安排古典 名著的学习,学生理解内容有一定难度,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可以减轻 其畏难情绪,让阅读变得顺畅。本单元的课文,从根据名著改写的现代文到原著节选,体现 了由易到难的编排顺序,并提示学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猜测大致的意思,再接着读下去 。此外“阅读链接”“资料袋”提供了原著的相关介绍,引导学生走进古典名著,感受它的 魅力。本单元的习作要求是“学习写读后感”要求学生把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产生的 感想写下来,意在引导学生回顾读过的文章或书籍,关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思考与感受,并 清楚的表达出来。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 如忠勇双全的关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曹 操……他们当中一定有你熟知的,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 国”,说说你心目中印象最深刻的英雄人物吧!

(完整版)《三国演义》名著导读要点

(完整版)《三国演义》名著导读要点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要点1、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

答:“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去,未遇。

数日后,二顾茅庐,仍未遇。

过了一段时间,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三英战吕布":曹操联合袁绍等十七路军共同讨伐董卓,在虎牢关,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

张飞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关羽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也上来夹攻,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

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

“三气周瑜":略.2。

“青梅煮酒论英雄”指的是哪两个人?当时他们各自的内心活动怎样?可以看出两人在性格上有什么特点?答:主人公是曹操和刘备。

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饰内心恐慌。

曹操特点:目光远大、胆识过人、雄才大略。

刘备特点:机警过人,随机应变,能屈能伸3. 杀吕伯奢一家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曹操在知道事实后仍然杀死吕伯奢,说明他狡诈阴险,生性多疑,手段残忍.4.简述“王允巧施连环计”的故事:东汉末年,太师董卓专权,司徒王允,将义女貂蝉许给吕布为妻,然后再献给董卓为妾。

貂蝉在他们二人之间周旋,见机行事,挑拨离间,最终使吕布杀掉董卓。

5. 请简要叙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内容。

答: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之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之机,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他“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荆州,仍然失败.6.“桃园三结义”的主人公是刘备、关羽、张飞.7。

“头戴三叉束发紫金冠,体挂四川红锦百花袍,身披兽面吞头连环铠,腰系勒甲玲珑狮蛮带;引箭随身,手持画戟,坐下嘶风赤兔马。

”这里所写的人物是谁?他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举例说明.吕布;他的主要性格是:有勇无谋、目光短浅、见利忘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国演义》名著导读1.《三国演义》的卷首诗《临江仙》的开头三句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你觉得这几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这几句甚为豪迈、悲壮,其中有大英雄功成名就后的失落、孤独感,又含高山隐士对名利的澹泊、轻视。

2.毛宗岗对《三国演义》人物塑造的评价是“三绝”:奸绝、义绝、智绝。

请问“义绝”是哪个人?举一例说明。

答:关羽“义绝”。

举例:关羽为义而降曹(降曹的三个条件体现其义:一、降汉不降曹;二、用刘备的俸禄养他的二位嫂子;三、一旦知道刘备的下落,便要去寻找他。

途中在曹操让他与两位嫂子共处一室时秉烛执刀立于屋外亦体现其义),为义而与刘、张桃园结盟,奉义而辞曹操、过五关斩六将(知道刘备下落后,护嫂而行,过关斩将途中极能体现其义),华容道为义而释曹操。

3.《三国演义》塑造了不少性格鲜明的艺术形象,最突出的便是毛宗岗所说的“三绝”:奸绝、义绝、智绝。

请问“奸绝”是哪个人?举一例说明。

答:曹操“奸绝”。

举例:曹操错杀吕伯奢(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借粮官的人头以压军心、梦中杀人等事都体现出曹操的奸诈。

4.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成功地塑造了诸多人物形象,其中“三绝”更是令古往今来读者赞叹不已。

请结合小说中内容写出“智绝”是谁,并作简要分析。

答:诸葛亮。

足智多谋,料事如神,谋略超人;下知地理,上晓天文;深谙政治,精通军事,善于外交,具有经天纬地之才。

早在隐居隆中时,就对天下大势了如指掌。

他不仅有隆中高论,而且能实际用兵。

第一次在博望坡就出奇制胜,以区区九千人马,一举用火烧退了曹操部将夏侯惇的十万大军。

一下子就扭转了刘备集团长期以来军事上的被动局面,同时也使得当初就对他冷眼旁观并不服气的关羽、张飞,不得不刮目相看、“拜服”再三。

5.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

答:例“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第一次去,未遇。

数日后,二顾茅庐,仍未遇。

过了一段时间,三顾茅庐,终于见到诸葛亮。

诸葛亮被刘备求贤若渴的诚心感动,终于答应出山。

6.简述草船借箭的主要内容。

答:周瑜想杀死诸葛亮,以除后患,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

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

当船的一边被射满后,诸葛亮令调转船头,等到被箭射满后才离开。

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

7.简述空城计的主要内容。

答:诸葛亮错用马谡,失街亭后,只有2500军士驻守在西城。

这时司马懿引大军15万,往西城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众官员个个大惊失色.诸葛亮登上城头,果然尘土冲天,诸葛亮当即传令,将旌旗全部隐藏起来,军士们各守卫在城上巡哨的岗棚,不准出入城门和高声讲话,大开四个城门。

诸葛亮引两个少年携带一张琴,来到城头上,凭栏而坐,焚香操琴,琴声丝毫不乱。

司马懿看此情景,怀疑城中有重兵,连忙指挥部队撤退。

8.简述诸葛亮巧借东风的情节。

答:曹操中庞统连环计,钉锁战船;周瑜欲用火攻,而时值隆冬,独缺东风,忧而成病。

诸葛亮借探病献计,自言能于南屏山祭借东风;周瑜于是在南屏山筑坛让孔明作法借风,瑜嫉其能,暗遣丁奉、徐盛于风起时杀之。

诸葛亮却预遣赵云舣舟而待,同回夏口。

9.请简要叙述诸葛亮三气周瑜的内容。

答:三气周瑜。

一气:赤壁之战后,第二年,周瑜去夺荆州,被诸葛亮抢先夺去;二气:周瑜本想借把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之机,把刘备扣下,逼诸葛亮交出荆州,不料诸葛亮用计使他“赔了夫人又折兵”;三气:周瑜向刘备讨还荆州不利,又率兵攻打失败。

10.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勇”的一个故事。

答:例1:温酒斩华雄:董卓当权,把持朝政。

十八路诸侯兴兵声讨。

交战中,先后有四位各诸侯中的悍将被董卓的部将华雄斩杀。

此时,关羽自告奋勇,愿与华雄交锋。

袁绍嫌他地位低微,称其“安敢乱言”,喝令将其打出。

曹操上前阻止,关羽才有了出战的机会。

曹操端了杯热酒为关羽壮行,而关羽愿先去斩华雄,回来再喝酒。

果然在温酒未凉之际提来了华雄首级,令众诸侯惊讶不已。

例2:过五关斩六将:关羽与刘备失散,暂居曹营。

曹操欲收服关羽,热情款待,赐美女、金银、官职。

后来关羽挂印封金,只收下赤兔马,护送两位嫂子千里投奔刘备。

在五个关口受到阻拦,关羽斩杀六将,最终完成使命。

例3:单刀赴会:东吴屡次讨要荆州未果。

遂采用鲁肃之计,设下鸿门宴,埋伏好刀斧手邀关羽来吴国赴宴。

关羽轻驾小舟、单刀赴会,只带领十几个随从人员。

席间关羽借与鲁子敬多年未见叙旧为由,拉着鲁肃不放手,互相敬酒。

实则以鲁肃为人质。

埋伏的刀斧手见鲁肃被困,不敢轻易下手。

关羽因此安全脱身。

11.简述《三国演义》中体现关羽“义”的一个故事。

答:示例1:曹操率军征讨刘备,刘备投奔袁绍,甘、糜二夫人及关羽迫降于曹操。

曹操赞赏关羽为人和勇武,先后拜其为偏将军和汉寿亭侯,且待之甚厚,并将赤兔马送与关羽,当关羽得知刘备在袁绍军中,并不留恋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即刻封金挂印,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与刘、张二人重逢。

示例2:赤壁之战,曹操败走华容道,逃亡途中遭遇关羽,曹以昔日之情为重向关羽求情。

关羽则认为过去替曹操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危,已经报答了曹操。

面对曹操的求情,不敢以私废公。

曹操又以“五关斩将”之事,及信义之德向关羽求情。

最终,关羽不顾此前与孔明立下的军令状,于华容道义释曹操。

12.简述《三国演义》中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

答:关羽兵败归降曹操,面对曹操的苦心感化,寻找刘备的决心不减。

当他得知刘备的下落后,决然挂印封金,不辞而别。

因为没有曹操的关文,各守将均不放行。

于是,关羽保护着刘备的两位夫人千里走单骑,勇闯东岭、洛阳等五个关口斩了孔秀等六员守将,夺下渡船,过了黄河。

13.简述关羽水淹七军的经过。

答:关羽率领大军进攻樊城。

曹操派了于禁、庞德两员大将率领七支精兵前去增援。

不久,樊城一带下了一场大雨,汉水猛涨。

于禁的军营扎在低处,大水把七军军营淹没了。

于禁和他的将士找个高地避水。

关羽率领水军进攻。

把于禁围住,于禁被逼投降。

庞德不降被斩,关羽从此名震中原。

14.请简述关羽温酒斩华雄的故事情节。

答:华雄连斩数将,袁绍可惜自己上将颜良、文丑不至。

关羽主动请战,曹操教酾热酒一杯,为之壮行,关羽说:“酒且斟下,某去便来。

”众将只听外面鼓声震天,正欲探听,关羽已掷华雄首级于中军地上,其时其酒尚温。

15.东吴为要回荆州,宴请关羽,准备“就筵闯杀之”,关羽单刀赴会,全身而退。

请具体说说关羽是如何脱身的?答:凭借智慧和勇气脱身:预先准备了快船十只、水军五百藏于江上,随时准备接应;带周仓及八个关西大汉作护卫;席间谈笑自若据理力争;借斥周仓之机离席并暗示招来接应人马;挟持鲁肃做人质。

16.人们将办事不成功称为“走麦城”,典故出自《三国演义》,请简述这个故事。

答:关羽与东吴大将吕蒙在荆州交战,大败,退守麦城。

由于兵少粮尽,关羽不得不放弃麦城向西川撤退。

关羽想走小路,部下担心有埋伏,可是关羽自恃勇力.不听劝告:果然遇到伏兵。

寡不敌众,关羽父子遭擒被杀。

17.简述威震长坂桥的故事。

答:张飞见曹操亲自率大批人马到来,他让手下二十多人砍下树枝拴在马尾上分两队在长坂桥后跑,等到曹军来到前,他知道曹操向来多疑,于是厉声大喝:“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连喝三声,声如巨雷,喊声未绝,曹操身边的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

曹操见状忙下令撤军。

18.《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如何从侧面突出张飞的“不战之威”,请结合具体情节简要说明。

答:通过曹军看到张飞和听到张飞三喝后的种种表现来侧面突出。

张飞怒目横矛,立马桥上,曹军不敢近前。

张飞第一次大喝,曹军尽皆股栗;第二次使曹操不禁胆怯,生出退兵之心;第三次使曹军大将夏侯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几十万大军败退而去。

19.《三国演义》中张飞的粗中有细也颇让读者难忘,请简述诸葛亮在痛失庞统亲自引兵增援刘备进军西川时,派遣张飞率领一万精兵智夺巴郡的故事。

答:张飞领命前行将至,巴郡太守严颜教军士上城坚守不出,张飞几番杀到吊桥,又被乱箭射回。

张飞于是教马军下马、步军皆坐引严颜出敌,无效后又改教三五十个军士于城下叫骂,仍无效。

张飞又生一计,传令军士四散砍打柴草寻觅路径,而后将计就计让假张飞迷惑严颜,严颜中计,乃至被擒,张飞智取巴郡。

20.简述赵云百万军中救幼主的故事。

答:曹操大军来袭,刘备携百姓渡江,被杀得首尾不能相顾,妻离子散。

赵子龙受命保护刘备的妻儿,但混乱中走散。

赵子龙杀人曹军阵营救出甘夫人,又杀入重围,怀揣幼主大战长坂坡,砍倒大旗两面,前后枪刺剑砍,不到两个时辰,杀死曹营上将五十余人,得以杀出重围,救出幼主。

21.《三国演义》有不少广为流传的成语典故,“望梅止渴”就是其中一例。

请简述“望梅止渴”的情景。

答:曹操带兵攻打张绣,行军路过一片荒凉的干旱地区,将士们又累又渴。

此时,曹操灵机—动,告诉将士说:“前面有一片梅林,梅树结满了梅子。

”一想到梅子,将士们嘴里就流出口水,都加快了步伐。

走出了干旱之地,将士们虽没见到梅林,但已经有水喝了。

22.简述曹操杀吕伯奢的经过。

答:曹操与陈宫逃亡,躲到吕伯奢家,吕家杀猪款待,曹操听见后院的磨刀之声,疑心大起,又听见有人说:绑上再杀。

于是,不问青红皂白,连杀吕家八口,他才发现杀错了人,但他又杀了出门打酒的招待他的吕伯奢。

当陈宫责怪他残忍时,他振振有词地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陈宫从此离开了他。

23.简述曹操在濮阳大败后遇险的情况及反映出的曹操性格特征。

答:曹操在濮阳与吕布作战时,中了陈宫之计,仓皇败逃,火光中正撞见吕布挺戟跃马而来,曹操以手掩面,加鞭纵马超过吕布。

吕布从后面拍马赶来,将戟在曹操头盔上一击,问:“曹操何在?”曹操反指说:“前面骑黄马者是他。

”吕布听说,弃了曹操,纵马向前追赶。

曹操因此得以脱险。

这反映了曹操处变不惊,镇定自若的性格特征。

24.请概括说明“赤壁之战”答:败给孙刘联军的。

曹操夺取荆州后骄傲自大,初战失利,退回江北,屯兵乌林;为减弱风流颠簸,利于北方籍兵士上船,下令将战船相连,埋下隐患;相信黄盖的诈降,放松了警惕;被周瑜火烧连船,又遭穷追猛打,大败。

25.简述《三国演义》中“煮洒论英雄”的故事。

答:曹操派人请刘备到小亭煮青梅喝酒。

曹操问刘备当世英雄是谁,刘备说了几个人,都被否定。

刘备反问曹操,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惊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

突然天降大雨,雷声大作,刘备说是因为害怕打雷,才掉了筷子。

曹操认为刘备胆小如鼠,再也不疑刘备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