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应对疯牛病危机事件
高考历史(必修二专题八)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

必修二专题八:4、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问题一、选择题1.(2011年11月慈溪市期中20题)2011年5月1日深夜,”基地”组织领导人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军击毙。
许多国家发表声明,对此表示支持,并强调世界各国应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由此可以看出①反恐斗争有助于国际社会的合作②恐怖主义成为全球化的主要障碍③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由此被铲除④恐怖主义依然是国际社会的公敌A.①④B.①②C.①③D.②③④①【答案】A【点拨】分析材料,许多国家对美军击毙“基地”组织领导人表示支持,并强调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说明①④项正确。
②项说法错误,全球化的主要障碍应该是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③项说法明显错误,恐怖主义滋生的土壤--------贫穷,并未被消除。
2.(2011年11月沂源县期中19题)有学者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到达全球范围,它从16世纪在欧洲诞生到今天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这位学者实际上是强调A.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的核心作用B.经济全球化同科技革命紧密联系C.各国政治经济体制日益融为一体D.经济全球化以全球的市场经济为基础【答案】A【点拨】整个世界都是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构架之内运作的,可见这位学者强调资本主义在经济全球化中的核心作用,故选A。
B、C、D都无法从材料中体现。
3.(2011年11月枣庄三校期中24题)2010年1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
它表明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B.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答案】A4.(2011年9月安徽六校联考25题)台湾著名女作家龙应台在《全球化了的我在哪里》中写道:“我们不管是北京还是上海、台北、香港,在被全球化席卷而来,就是说那个浪冲过来,我们的脚站在那个沙滩里头,你要知道你的脚站的沙不完全从你的脚下整个被掏空,你一定还要有土壤。
公共危机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共危机管理复习题及参考答案公共危机管理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危机基本特征的是(D)。
A、突发性B、不确定性C、社会性D、不可转化性2.下列事件中属于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C)。
A、生物病原体所致疾病B、流行感冒C、太湖蓝藻事件D、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引发的健康问题4.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分为(A)。
A、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B、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三级C、特别重大、重大二级D、特别重大、重大、较大、较小四级5.2008年举行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安全奥运是实现“科技奥运、绿色奥运、人文奥运”三大理念的有效保障。
安全奥运的含义是(B)。
A、奥运场馆安全B、奥运建设及运营过程的整体安全C、奥运设施安全12.公共危机管理的应急管理预案得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C)。
A、计划体系B、指挥体系C、组织体系D、控制体系13.各地区、各部门要针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完善(B)机制,开展风险分析,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A、信息报告B、预测预警C、信息发布D、评估14.我国建立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的要求是: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B)。
A、上级政府管理为主B、县以上政府管理为主C、基层政府管理为主D、属地管理为主15.下列关于危机决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A、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条件充分的情景下做出的B、危机决策往往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景下做出的C、危机决策往往是在时间不充裕的情景下做出的D、危机决策往往是在后果不确定的情景下做出的30.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灾害救助工作以(C)为基本行政单元。
A、省级B、市级C、县级D、区级31.在公共危机管理的组织管理体系中,(C)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化程度,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水平。
A、研究所B、科研机构C、咨询组织D、高校32.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具有四项基本功能,以下选项中错误的是(D)。
国内外重大突发事件管理模式分析

2005 年第 11 期(总第 207 期)11
观察与思考
府立即召开联邦安全会议,并成立一个临时的特别小组,负责管理 面。可以说,中国国家应急预案框架体系已初步建立,这也是应急体
此次重大突发事件。美国对于不同重大突发事件根据不同的事态 成立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决策特别小组,由总统直接主持,并根据具
系建设首先应完成的。但是,我国用 3 年多的时间追赶着国外 30 年 的成就,中国的应急联动体系以惊人速度扩展的同时,问题自难避
一、近年来重大突发事件对全球的影响 全球遭受重大突发事件的影响不断增大,由其造成的人员伤 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呈现日益加重的趋势。 1.重大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冲击力 (1)重大自然灾害频发,经济损失严重。1960 年以来,全球自 然灾害的发生率,特别是洪灾、暴风雨和干旱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其 特点是灾害中死亡的人数减少,但灾害发生的次数、造成的经济损 失以及影响范围日益扩大。 (2)技术灾害的影响日益突出。随着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 的发展,技术灾害诸如爆炸、火灾以及交通事故等,自 1970 年以来 呈现快速增长趋势。7 月伦敦地铁和公共汽车系列爆炸案,不仅伤 及无辜市民而且造成了严重的人心恐慌及政治经济的影响。据统 计,20 世纪损失最大的 100 起技术性灾害中,就有 18 起化学事故、 34 起城市火灾以及 48 起其他事故;20 世纪伤亡最多的 100 起技术 性灾害中,就有 20 起化学事故、21 起城市火灾以及 59 起其他事故。 (3)生物危机严重威胁公众健康。典型的包括:各种环境下的 病虫害侵袭、人类或动植物中爆发的疾病以及食物中毒事件。其与 火灾和洪灾等相比具有“长期性”。例如:1986 年英国出现首例疯 牛病病例以来,不仅给英国国民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而且引发了 政府信用危机和外交危机以及世界贸易摩擦等。再如,我国 2003 年出现的 SARS 也对世界产生了灾难性的影响。 (4)恐怖主义威胁呈现新型化、大规模化和强灾难性的特点。
英国疯牛病风波(续)

英国疯牛病风波(续)
高彦生;黄建珍
【期刊名称】《中国进出境动植检》
【年(卷),期】1996(000)003
【摘要】3月31日欧盟化妆品及香水业总商会称,要求其会员从市面上收回可能含有牛类组织成份的化妆品,并要求会员不要用牛脑、牛眼和中枢神经系统等具有高度危险性的牛类组织来制造化妆品。
据悉,牛类组织广泛用于化妆品生产,例如:牛骨提炼的原胶用于人体植入,弹性硬蛋白用于水合物软膏,角蛋白用于洗发水,牛脂肪用于唇膏和肥皂。
约旦率先宣布禁止英国化妆品进口。
英国政府研究人员担心,疯牛病病原已经扩散到水源中,因为英国的许多农场使用屠宰场废弃的动物废料充当肥料,从而污染了水源。
【总页数】2页(P24-25)
【作者】高彦生;黄建珍
【作者单位】拱北动植物检疫局;拱北动植物检疫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35.3
【相关文献】
1.关于英国疯牛病风波的来龙去脉 [J], 林荣泉
2.疯牛病又起风波法国消协提出遏制疯牛病建议 [J],
3.英国疯牛病的大风波从何而起 [J], 李通瑞
4.英国疯牛病风波 [J], 黄建珍;高彦生
5."疯牛病"事件后英国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转型策略及启示
——基于英国食品国际竞争力的分析 [J], 秦保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疯牛病简介

疯牛病简介1985年4月,医学家们在英国发现了一种新病,专家们对这一世界始发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0年来,这种病迅速蔓延,英国每年有成千上万头牛因患这种病导致神经错乱、痴呆,不久死亡。
编辑本段症状医学家们发现BSE的病程一般为14~90天,潜伏期长达4~6年。
这种病多发生在4岁左右的成年牛身上。
其症状不尽相同,多数病牛中枢神经系统出现变化,行为反常,烦躁不安,对声音和触摸,尤其是对头部触摸过分敏感,步态不稳,经常乱踢以至摔倒、抽搐。
发病初期无上述症状,后期出现强直性痉挛,粪便坚硬,两耳对称性活动困难,心搏缓慢(平均50次/分),呼吸频率增快,体重下降,极度消瘦,以至死亡。
经解剖发现,病牛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灰质部分形成海绵状空泡,脑干灰质两侧呈对称性病变,神经纤维网有中等数量的不连续的卵形和球形空洞,神经细胞肿胀成气球状,细胞质变窄。
另外,还有明显的神经细胞变性及坏死。
编辑本段病原医学家研究证实,牛患BSE,是痒病传到牛身上所致。
痒病是绵羊所患的一种致命的慢性神经性机能病。
其实痒病的发生已有两百余年的历史。
不过,医学界至今未能找到导致痒病的根源,因此,疯牛病的病原也就难以确定。
编辑本段流行病学[1]BSE于1986年最早发现于英国,随后由于英国BSE感染牛或肉骨粉的出口,将该病传给其他国家。
至2001年1月,已有英国、爱尔兰、葡萄牙、瑞士、法国、比利时、丹麦、德国、卢森堡、荷兰、西班牙、列支敦士登、意大利、加拿大、日本等15个国家发生过BSE。
阿曼、福克兰群岛等国家仅在进口牛中发生过BSE。
易感动物为牛科动物,包括家牛、非洲林羚、大羚羊以及瞪羚、白羚、金牛羚、弯月角羚和美欧野牛等。
易感性与品种、性别、遗传等因素无关。
发病以4~6岁牛多见,2岁以下的病牛罕见,6岁以上牛发病率明显减少。
奶牛因饲养时间比肉牛长,且肉骨粉用量大而发病率高。
家猫、虎、豹、狮等猫科动物也易感。
饲喂含染疫反刍动物肉骨粉的饲料可引发BSE。
资本导致的十大食物安全事件回顾连载之五:疯牛病(2)

资本导致的十大食物安全事件回顾连载之五:疯牛病(2)事件回顾与进展1985年4月,医学家们在英国工厂化饲养的牛身上发现了一种新病,专家们对这一世界始发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1986年,由于英国感染牛或肉骨粉出口,将怪病传给其他欧洲国家。
同年,科学家将上述疾病定名为“疯牛病”,但当时对感染机理不清楚。
1996年3月20日,英国首次声明食用“疯牛肉”,可能导致一种脑衰竭的绝症。
早先一直认为是对患牛遗体处理出现问题,使其混入健康牛饲料中,从而传播开来。
1960年代,英国曾大量进口骨头和动物遗体,用来做肥料或者喂养家畜。
英国政府的声明,立即造成欧、亚、非三洲众多国家恐慌,并全面停止英国牛肉及相关产品引进;在英国本土,660家麦当劳连锁店,也停止使用英国牛肉;欧盟各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日本和南非等30多个国家,相继宣布禁止进口英国牛肉。
疯牛病风波,严重损害了英国经济,使英国养牛业面临危机,不仅5亿多英镑的牛肉出口化为泡影,而且每年还要花费35亿英镑进口牛肉,从而扩大了英国的贸易赤字。
截止到1996年3月,英国已发生10起疯牛病症,其中8人死亡。
1997年,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辛纳(Stanley B.P Prusiner),发现了一种新型生物——朊病毒,可能是导致疯牛病的特殊病因。
在此之前,科学家对朊病毒给过不同的名称,如非寻常病毒、慢病毒、传染性大脑样变等。
它是一组至今不能查到任何核酸,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的很强抵抗力,传染性极强,分子量在2.7万~3万的蛋白质颗粒。
这就是说,朊病毒是一类没有核酸仅有蛋白质的新型病毒。
因此发现,普鲁辛纳获得1997年度诺贝尔医学与生理学奖。
2000年10月,新一轮疯牛病危机在欧洲爆发。
欧盟推出一系列措施,试图消除人们的“恐牛症”,阻止危机进一步发展,然而效果甚微。
几个月过去了,危机不仅未见缓解,欧盟养牛业在危机中越陷越深,消费者对牛肉不敢问津。
英国“疯牛病”事件

1992年,瑞士苏黎世大学的
魏兹曼教授报道了:对于小鼠来 说,如果剔除了Pro-P基因,即 使用PrPSC感染也不会发病。在 体外实验中,加入少量PrPSC, 可使原来无感染活性的PrPC转变 成有感染活性的PrPSC。
对于上述现象的解释(两种模型)
Prusiner工作的结论
不是DNA,也不是RNA,而是蛋白 质性质的普利昂是病原物。其致病机 制是,通过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分子 间的相互作用,病原物PrPSC使原来 正常PrPC在大分子高级结构上起变化, 就成为PrPSC 。
五、疯牛病会不会传染给人?
最初,英国政府出 于贸易的考虑一直宣称 吃牛肉是安全的。但是 1996年底英国爱丁堡 CJD监测小组提交的研 究报告使得英国政府承 认食用受感染的牛肉 “有可能”引起人类致命 的CJD症。
5、CJD的病原体(朊病毒)可以 传染给动物
已有实验证明人的朊病毒可以传 染给动物,那么,有什么理由认为动 物的朊病毒不能传染给人类呢?
6、从致病机制上看
人类体内也含有PrPC。
7、10例新型CJD症与BSE的关系 分析
一般认为CJD主要引起老年人发病, 出现老年痴呆等症状。但最近在英国 出现了10例特殊病例,这10名患者都 很年轻,平均年龄仅为27.5岁,这或 许是一种新的脑病,但其中两位是拥 有“疯牛病”牛的农场主(二人已死 亡),还有3位是生活在最先发现 BSE的阿什福德镇。
3、感染试验的证明
英国爱丁堡CJD监测小组于1996年 6月发表的一分科研报告称,BSE可 以通过食物途径传染给羊和鼠。现已 证明BSE可以感染鼠、牛、羊、山羊、 猪、水貂等动物,证明在不同动物之 间的交叉感染是可能的。
【英国疯牛病事件】疯牛病的由来起因竟是饲料添加动物内脏导致

【英国疯牛病事件】疯牛病的由来起因竟是饲料添加动物内脏导致染上疯牛病的乳牛被送进焚化炉1996年3月20日,英国政府终于承认“疯牛病”有可能传染给人类,使人类患上“克罗伊菲尔德—雅可布氏症”(简称克雅氏症)脑病。
3月21日,与英国一水之隔的法国首先作出了反应。
农业部长瓦瑟尔立即宣布中止进口英国的牛肉,法国的抵制行动立即得到了比利时、荷兰、葡萄牙等国的响应,这些国家纷纷决定禁止英国牛肉进口。
由于新闻媒介对“疯牛病”的报道连篇累牍,普通百姓谈牛色变。
几天之内,欧洲最大的食品批发中心汉日斯的牛肉销售量下降了30%,牛肉价格也开始下跌。
为稳定牛肉市场,法国宣布在全国实行法国牛肉标签制,即在销售法国产牛肉柜台前贴上有法国国旗标志的VF缩写标签,以打消消费者的顾虑。
美国快餐大王麦当劳宣布,由于公众对“疯牛病”的恐惧,它设在英国各地的快餐店将停止出售牛肉制品。
英国也有1万多所学校禁止把牛肉写入学校食堂的食谱。
此外,非洲、亚洲、拉美一些国家也宣布禁止进口来自英国甚至欧洲其他地方的牛肉和牛肉制品。
一场“疯牛病”危机开始在整个欧洲乃至全世界蔓延开来。
疯牛病俗称牛脑炎,能够破坏牛脑和骨髓,并使牛的脑组织产生海绵状穿孔。
牛患了这种病常见的症状是步态不稳、烦躁、磨牙、易被外界声响激怒,甚至攻击人。
随着病情恶化,牛脑功能退化,导致牛精神失常而死亡。
疯牛病病毒的潜伏期一般为4到5年,发病后在2个星期到6个月之内死亡。
在英国,第一例疯牛病是1986年11月发现的,到1995年,已经有15万头牛受到了感染。
科学家认为,英国1981年至1982年制定的牛饲料加工工艺允许使用牛、羊以及其他动物内脏、肉等加工饲料,导致了异常的普里昂蛋白大量进入牛的体内,造成了疯牛病的传播。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1995年5月为止,除英国外还有10个国家和地区发现了疯牛病,其中法国、葡萄牙、爱尔兰、瑞士等国在当地牛群中发现了这种疾病,据认为这与从英国进口的牛有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国应对疯牛病危机事件
案例背景
1986年10月25日,位于英国东南部的一个风光绮丽的小镇——阿福什德镇发现了第一头患疯牛病的牛。
这是一头黑白相间的奶牛,发病之初,它无精打采,然后是站立不稳,步履踉跄。
到后期便口吐白沫,倒地不起。
经权威兽医确诊后,这头牛患的是疯牛病。
或许没有一场危机可以像疯牛病危机这样持续近20年,依然还有新的发展;或许没有一场危机可以从一场普通的农牧业疫情,发展成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地区的社会、政治危机。
1986年始发于英国的疯牛病,最初只是被认为是一种普通的动物疫情,直到1996年英国政府公开证实了它对人类的致命才引起丁欧盟委员会和各成员国政府的广泛重视,加强了对其的监管和预控。
但不幸的是,这种疾病因子在牛身上的潜伏期只有五年,而在人身上的潜伏期却可长达数十年,更可怕的是,这种疾病因子还可能传染给其他的动物,这样就增加了人类被感染的途径。
因此,疯牛病危机所打击的不仅是欧洲发达的农牧业以及相关产业,更重要的是它打击了公公务员之家众对政府的信心,直接影响了一些国家的大选和政府的稳定性,并导致了人们对欧洲一体化进程的质疑。
英国是这场危机的发源地和重灾区,英国政府对这场危机初期管理的滞后导致了危机的蔓延扩散。
从1996年开始,欧盟对英国牛肉实施出口禁令.英国政府曾一度采取不合作政蕹,与欧盟成员国乃至欧委会的摩擦不断,“牛肉大战”演化成为外交危机。
1997年布莱尔政府开始在疯牛病问题上与欧盟开展合作,并在内外压力下洱化了对危机的预防、监控和处理的机制,使该危机在英国有所控制。
但是,2000年,疯牛病在德、法等欧盟国家相继发作,导致了新一轮疯牛病恐慌,疯牛病危机成为欧洲人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
(一)英国政府在后期危机管理的成功之处
1、较重视沟通信息。
政府管理危机与传达危机信息的渠道畅通,定期向公众和欧盟委员会通报危机管理的进程。
2、重视危机研究及各部门间的合作管理。
通过各类研究机构使公众正确理解危机,避免过度恐慌.提高对危机的反应能力。
各机构间共同分享有关危机情报,通过对危机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等手段,提高管理和传达危机信息的技术水平。
指定由环境、食品与农村事务部主要负责危机的管理。
3、采取了一系列具体有效的措施,保障食品安全;加强对疯牛病的研究;屠宰感染牛群;保护牛肉市场;发放屠宰补贴;提高消费者的信心;进行市场于预性购买,维系牛肉的价格体系;由政府向整个行业注入资金,支持个人公司重组等。
4、与欧盟和欧洲其他国家协调,防止危机扩大与恶化。
力求恪守欧盟《佛罗伦萨框架协定》以争取解禁,重整英国牛肉工业。
鉴于英国政府危机管理取得成效,欧盟于1999年8月1
日,解除了英国牛肉的出口禁令。
(二)英国及欧盟对疯牛病危机在管理上的教训
1、不听忠告,自欺欺人。
英国政府一方面宣布委任专家对疯牛病的原田进行调查研究,另一方面又表示并无任何证据显示疯牛病可以传染给人类,想以此安定人心。
农业大臣甚至公然在电视里表演吃牛肉汉堡。
直到]996年3月才正式承认疯牛病会传染给人类,但为时已晚。
英国政府危机初始管理失败直接导致危机的蔓延及涟漪效应。
2、南辕北辙,错上加错。
在未明确向牛农和牛肉经营者与消费者传达危机严重性的同时,拒绝以市场价收购病牛,牛农不甘心亏本,于是将有可能染病的牛另找销路出售,从而造成大量病牛肉进入市场。
3、目光短浅,造成后患。
为降低眼前经济损失,没有采取果断措施。
英国虽在1988年认定动物饲料的蛋白质是引起疯牛病的最大嫌疑,但直到1996年,才正式全球性禁止这种饲料出售,此时整整延误了八年。
为降低眼前经济损失,没有采取果断措施,致使多达70个国家和地区进口了可能感染了疯牛病病毒的蛋白质饲料。
4、反应迟钝,管理滞后。
1990年德、法、奥地利等国已经开始禁止进口英国牛肉,并向欧委会提议欧盟实施这一措施。
但是,欧委会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恶果,—方面同意采取保障公民健康卫生的措施,另一方面却威胁要欧洲法院来判断成员国的禁令是否合法,迫使各国不得不取消禁令。
1996年当得知人也会感染疯牛病时,才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疯牛病危机已经爆发了10多年,所能找到的解决办法已经过时了。
5、机制缺陷,无人问津。
疯牛病危机的爆发与扩大,暴露了欧盟缺乏对国内危机特别是欧盟内部问题的系统研究。
欧盟下设24个总司,其对危机的研究与管理几乎却集中在军事—安全领域。
没有哪一个总司专门负责保护欧洲的公众健康,这是疯牛病问题爆发之初在欧盟无人问津的原因。
(三)案例启示
1、随着欧洲一体化的深入,一国的问题难免会波及整个欧盟,欧盟如何提高处理内部危机的能力便显得日益重要。
2、危机管理中专家的作用非常重要。
现代社会正变得日益复杂,科学和技术的飞速发屉,给人类带来更多不解之谜。
危机管理者在应付不确定性的危机时,需要大量的专业信息和相关领域的专家。
3、违背自然法则的代价沉重。
牛原本以食草为生,为降低成本,提高利润,人们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大量生产人工饲料,“强迫”牛吃这种人造高蛋白“荤”饲料,就易感染朊病毒而引起疯牛病,疯牛病“是我们人类因违背自然秩序而付出的代价”。
4、要重视食品安全危机。
食品安全关系到民众的切身利益,政府对食品安全危机的预防与控制能力反映出政府的管理水平,它的连带效应是广泛的,会涉及国家的社会、政泊、经济生活中的各个层面。
5、转轨国家因灰色经济泛滥而更容易受到危机冲击。
所有严密的防范与管理危机的措施要奏效,还要取决于政府的管理能力和市场的有序性,否则监管的难度很大。
在一个庞大无序的市场里,疯牛病出现只是早晚的问题。
6、疯牛病危机不同于单纯的政治、经济、社会危机,它的爆发与升级,既有着深刻的自然科学背景,又涉及政府的管理水平与公众对危机的心理承受力等社会学问题。
在危机管理领
域,对危机情景的可见性愈差,对之进行管理愈是复杂艰巨。
应对此类危机需要综合的能力,既需要深入的科学研究,科学对待危机;又需要提高政府职能,有效管理;更需要加强与公众的及时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