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义乌市义亭镇中高春艳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统一的原因。

2.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3.感悟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意义,并辩证地评价秦始皇。

二、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法、小老师展示法

三、学习模式:

“双学”小组

四、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难点:理解“大一统”的含义,辩证评价秦始皇

五、学习过程

1.通过对课题的解读,学生自我总结本课的学习目标。

2.通过欣赏《大秦帝国》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思考:

(1)秦始皇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2)秦始皇能统一六国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秦始皇用实力统一了六国,完成了“秦国”向“秦朝”的蜕变。

(3)从此秦始皇可以高枕无忧了吗?秦始皇需要从哪些方面巩固他“大统一”的局面,从而实现“大一统”?

3.初探学海:

展示六幅图片,从图片入手,初探学海!各小组分别认领一幅图片,探讨以下问题:图片说明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维护统一?这个措施有何积极影响?又有什么弊端?

图一图三

图二

图四图五

图六

要求:小组讨论5分钟,讨论好的小组坐下,思考其他组的内容,小老师准备发言。4.互释共进:

每组的小老师到讲台前将本组的讨论成果展现出来,问询其他同学是否有问题,对问题给予解答,对于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回答。

5.拓展延伸:

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不只是这些,还有修长城、开灵渠等。巍峨的万里长城有什么积极作用,又有什么消极影响?

6.根据秦朝疆域图,描述秦朝的疆域四至。

7.根据小组合作探讨和小老师的解释,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大一统”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认识到大一统是主流,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8.重新回顾嬴政的帝国之路,根据相关史料,全面评价秦始皇。

9.温故知新:

政治

法律Array秦始皇开创

大一统基业

思想

《秦兵马俑》优秀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1、语文教学具有审美性的特点,遵循这一特点,挖掘语文的审美因素,把学生带入意境,批文如情,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 2、语文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抓紧语言文字,感悟形象,体会感情,学习表达,塑造心灵,陶冶情操。 3、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课程资源对于转变课程功能和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⑴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⑵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⑶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个性鲜明”的特点。 2、情感目标: 从文章的语言文字中感受到祖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3、能力目标: ⑴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⑶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释疑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的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

民族艺术的热爱。文章不仅采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事物的方法,而且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从而把秦兵马俑的特点栩栩如生地描绘出来。因此,作者是如何写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技术,怎样表现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便是本篇文章的教学重点,当然类型和个性是重中之重。而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处理信息的能力,质疑释疑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讨论交流的合作学习能力,便是教学难点。 【教学对象分析】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电脑、网络已不再陌生,反而更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传统的教学模式压抑着他们个性的张扬、控制着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他们期待的是开放性的课堂,充分发挥自我、大胆猜想、富于挑战的课堂。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设计和制作】 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和相互合作的学习能力。在《秦兵马俑》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中设计了以下几个部分:“背景资料”──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知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鲜明的个性特征;“课文阅读”──全篇课文内容,重点词语的跟踪解释,声频、视频欣赏便于学生整体感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资源站点”──给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信息。“学生作品”──个性展示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给他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BBS论坛”──构建互动学习的平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了解背景 1、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八大奇迹,是哪八大奇迹? 生讲述世界八大奇迹。 2、介绍秦兵马俑的发现: 生齐读课题。

七上历史三单元思导

历史第三单元思维导图1606杜泊达 1、统一六国商鞅变法:奖励军功 修郑国渠 任用六国人才 年代:前230-前211 2、开国政策政治:废分封,立郡县 中央设置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地方设置郡、县 军事:北修长城南征南越 打击匈奴修筑灵渠修驰道 经济:车同轨 统一货币、度量衡 文化:统一文字,焚书坑儒 十一.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农民起义原因:①徭役重 ②刑罚严 (1)陈胜吴广起义原因:服徭役时,因雨迟到,不想冤枉死,起义了。 口号: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2)楚汉楚西楚霸王项羽:性格:刚愎自用 故事:垓下之围、破釜沉舟、乌江自刎 曾经参加反秦起义 鸿门宴:项羽想借机杀死刘邦,可不忍心。 汉高祖刘邦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四面楚歌、十面埋伏...... 于前202年建都长安 2、西汉建立后的文景之治 治国之策政治休养生息 民生三十税一,减免徭役,不修土木 军事罢兵还田 效果百姓安居乐业,史称文景之治 十二、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 政策政治检查制度对内设司隶校尉,监督京师百官,皇族成员。 对外设十三州府、刺史,监督地方官员和诸侯 中央与地方:推恩令:瓜分诸侯领地,实施中央集权。 君王、丞相处政关系:中外朝:中朝:宦官等人 外朝:丞相等人 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经济严禁私铸货币 盐、铁利润垄断

十三、开疆拓土与地外交流 1.开疆拓土汉匈合战匈奴:战国时期兴起,秦朝被讨伐 对策: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发动3次大战役,伺候,部分匈奴归 顺汉朝。 和亲:昭君出塞 效果:草原牛马输入内地,中原特产供给西方 张骞出使西域第一次时间:前138年 历时:13年 途中:被匈奴扣留两次,均已逃出 目的:联合大月氏,共同抵抗匈奴(没有完成目的) 第二次时间:前119年 随行:礼物、300多随从 成果:联合西域许多国家 之后时间:前60年 事件:设置西域都户,标明西域正式归属汉朝 丝绸之路:一条交通线,中原往西域运送特产(丝绸、茶叶等)西域向中原 提供牲畜等。 十四、东汉的建立与衰亡 东汉的建立原因时间:9年 事件:王莽篡权,改国号为“新” 东汉时间:22年 事件:汉光武帝刘秀参加起义 时间:23年 事件:起义军攻杀王莽 时间:25年 事件:刘秀称帝,沿用汉的国号,定都洛阳,史称东汉。 东汉的政策名称:天地之性人为贵 做法:释放奴婢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 名称:三十税一 做法:缴纳1/30的田税 效果:增加劳动者的积极性 东汉的腐败豪强问题原因:支持光武帝的豪强势力膨胀,建立起坞堡庄园 宦官与外戚原因:皇帝幼年继位 外戚:皇帝幼年,太后亲人执政 宦官:皇帝成年后夺回政权的辅助人员,因立功而掌权。 结果:外戚宦官轮流掌权,百姓民不聊生 黄巾军起义原因:社会腐败 首领:张角、张宝、张梁。 效果:冲垮地主庄园。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人物、都城;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四则有关秦巩固统一措施的材料,培养学生提炼收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秦朝一统重大事件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理解统一大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 【教学重点】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正确评价秦始皇。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毛泽东词《沁园春?雪》“惜秦皇汉武。。。”导入,简介秦朝历史。 【新课教学】 一、秦灭六国 1、幻灯播放秦灭六国的过程。 【提问】秦是如何灭六国的?秦朝建立的时间。 从图中学生能提炼相关信息:得出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定都咸阳。 2、出示材料五则让学生分析秦为什么能灭掉六国。 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渡】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刚刚建立的秦朝还面临着许多的

问题。有哪些问题呢? 【出示】四个场景的材料,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找出秦始皇的困难,并找出解决的措施,和带来的影响。 讨论后归纳总结: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措施 措施 评价 政治 自称始皇帝,建立起一套中 央集权的官僚制度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巩固统一。 思想文化 ①统一文字; ②“焚书坑儒”。 ①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 ②加强了思想控制;对我国古 代文化造成重大损失。 经济 ①统一货币; ②统一了度、量、衡; 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 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 流,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 交通 大修驰道,统一车轨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 统一,促进地方之间的交流 三、秦朝的疆域四至点:东到大海;西至陇西;北到长城一带;南到南海。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四、各抒己见——评价秦始皇 先出示李白和司马迁对秦始皇的评价,那么你们对秦始皇又是怎么样评价的? 评价指点:我们评价历史人物要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一分为二、全面评价;主要看他的行为是否推动了社会发展。所以在评价秦始皇时,既要说出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教案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教材分析】 这是欣赏.评述领域的一节课。秦始皇陵兵马俑是中国历史、文化、考古、艺术领域集一体的珍宝库。通过这节课的欣赏,让学生初步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磅礴的气势,千人千面的形象,体会这所皇陵的艺术特色和古代劳动人民的能工巧匠和艺术匠心。 【学生分析】 欣赏课虽然说每个学期占的比重都较轻,但是却包含了深厚、广博的知识。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欣赏能力,通过对历史遗留文化的欣赏,让学生体验雕塑艺术与绘画的区别,同时也对学生进行有关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的重视与爱护之心。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的一些特征。 3、通过自己的已有知识和分析,了解一些典型陶俑的特色。 【教学重点】 用独到的眼光、骄傲的心情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写实雕刻手法。 【教学流程】 组织教学 音乐总会给我们带来无尽的遐想,请大家聆听音乐《秦兵马俑》,从音乐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战鼓敲响行军打仗时那激昂的情绪,千军万马气吞万里如虎的气势,打仗的声音…) 孩子,你的感悟真深刻! 孩子,你的音乐理解能力真强!

如此激昂磅礴的气势演绎的是2000多年前骁勇善战的秦朝的军队,当时的秦军所向披靡,横扫六国,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对于秦朝的开国皇帝你有什么进一步地了解?制作秦始皇的flash图片(秦始皇,姓赢,名政,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并统一了文字,统一了货币,修建了长城…) 你了解的知识真多你的历史知识真渊博 你的回答相当全面 秦始皇的一生功与过并存。世界原有七大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发现堪称第八大奇迹。这一奇迹是陕西临潼的一个农民在挖井时挖到一个破碎俑人发现的。这一挖就了不得了,千军万马随之奔涌而来。可是老师有问题了,秦始皇一生享有荣华富贵,拥有千军万马,为什么他要耗费人力物力造那么多的兵马俑? (秦始皇一生喜欢炫耀声威,追求长生不老,他曾经两次大规模的派人下海寻仙,他希望即使死后也能有千军万马陪他长眠与地下) 真有思想孩子你的想法很独特 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县去看看,(图片)揭示课题——秦始皇陵兵马俑,秦始皇陵兵马俑到底奇在哪?去欣赏这举世无双、独一无二的世界瑰宝吧! (课件:先看整体的鸟瞰图1、2、3坑的分布,再看局部,伴音乐。) 我的心情真是异常激动,孩子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想说什么? (场面壮观、这些武士很高大、人物栩栩如生、这么多是怎么做出来的呀谁做的…)看的出来你刚才看的很认真 你说的真动情呀,皇陵场面怎么样?兵马俑的数量? 板书——大多 是啊,多么壮观的场面呀。秦始皇从13岁(旁边板书)即位后就开始修建他死后的陵墓,这座陵墓是他从各地征调了70多万(板书)人,当时秦朝有2000万人口,耗时39年(13+39=52板书)的时间完成的,是目前已知的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座帝陵。 旁边板书13岁——52岁 70万——2000万

14、秦兵马俑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4、《秦兵马俑》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江苏省宝应县泾河中心小学孙二林 〔目标预设〕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中的3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重点理解“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举世无双”、“战车千乘”等词语。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4、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理清全文的结构和内容。 难点:引导学生凭借课文中的语言材料,了解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领悟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产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课前热身,积淀素养 1、背诵古诗《石头城》。 2、诵读《气节篇》。 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战国)孟子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汉)司马迁 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宋)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 二、预习反馈,生成问题 1、课前大家搜集了秦兵马俑的资料。让我们先资源共享。你们了解兵马俑的哪些知识? 2、课件出示:秦兵马俑知多少? 3、学生交流资料。 4、有谁搜集了世界各界对秦兵马俑的赞美? 5、出示课件:①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赞美:“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 ②法国总统希拉克说:“世界上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③美国总统里根赞扬:“兵马俑制造工艺真好”。 ④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更喜爱秦俑的服饰。 ⑤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说:“我完全被感动了”。 ⑥泰国公主诗琳通认为秦陵兵马俑的“学问很深”。 三、揭示课题,理解秦兵马俑的意思

人教版四年级美术:《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doc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案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唤起学生对我们祖国拥有的珍贵文物重视与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指导学生了解、欣赏雕塑艺术的一些特征。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资料。 教学重难点: 1、搜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资料并欣赏。 2、谈谈对秦始皇兵马俑的感受。 教具学具:图片与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1、导入课题"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1)地理位置;(2)发现时间;(3)规模。 2、介绍历史人物──秦始皇 其主要政绩: (1)政治上,统一中国(建立秦朝) (2)经济上,统一币制(制定度量衡) (3)文化上,统一文字(使用小篆) 二、发展阶段 1、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 (1)雕塑的艺术风格(写实、抽象、夸张变形)比照秦始皇兵马俑的雕塑艺术风格──写实手法。 (2)根据录像描述写实的具体体现: A、军阵(气势磅礴、阵容壮阔、布局严谨) B、人物特征(脸型方阔、体态高大、栩栩如生) C、战马、兵器。 (3)概括:兵马俑雕塑的写实手法不仅表现在整体的把握上,而且在细部方面也体现

了一丝不苟、形象逼真的特点。 2、师生共同探讨学习 (1)分组观察图片、模型,分析兵马俑的细部刻画。 A、发式; B、胡须; C、脸部表情; D、姿势; E、装束; F、陶马 三、探索评价 1、中外宾客对秦始皇兵马俑的评价 2、小结:秦始皇兵马俑是以现实生活为题材而塑造的,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时代特征,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增添光彩,给世界艺术史补充了光辉的一页。 3、[陶俑]: (1)秦始皇兵马俑出现的历史背景和思想文化原因是什么? 结论:自秦汉以来的厚葬风俗,统治阶级注重修建自己的陵墓。陵墓雕刻是古代陵墓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2)秦始皇兵马俑的艺术特点。 结论:细腻生动的个性与气势磅礴的整体相协调统一。 秦始皇兵马俑是中国雕塑的重要代表,其地位代表中国。法国前总理希拉克参观完说:世界上有7大奇迹,现在要加上秦俑。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坑,不算真正到过中国。 四、课后拓展 1、说一说:你还想知道哪些与"秦始皇陵兵马俑"有关的内容? 2、有待探讨的问题: (1)秦始皇陵兵马俑具有哪些历史文化价值? (2)什么叫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有哪些地方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3)中国古代俑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4)泥塑、陶器与青铜器的发展历史又是怎样?

其他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设计主线: 围绕“大一统”主线展开教学,从秦朝“实现大一统”到“巩固大一统”,再到情感上“升华大一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 (2)通过对秦始皇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正确评价,培养学生辩正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图片、古诗、史料、漫画故事、秦朝疆域示意图等,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及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境、动态演示历史地图、梦回秦朝、漫画欣赏、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等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演示相关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 (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2)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大一统的新局面。秦始皇统一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认识到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教学重点:秦朝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焚书坑儒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过程设计: 图片导入:我们同学有去过西安旅游吗?知道图片反映的是西安的哪个文化景观?(生答)没错,确切地说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向世人再现了当年秦国军队所向披靡、统一六国的威风场面。那么,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六国的呢?统一后,他又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千古一帝”——秦始皇。P48 新课教学: 一、秦朝的统一 (出示图片)这就是秦始皇,叫什么名字?(生答)注意“嬴”写法,跟老师一起写一下名字。嬴政出生在赵国,9岁回国,13岁立为秦王,39岁统一六国,50岁驾崩去世。应该说他的一生比较短暂,但是他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出示古诗)请看诗人李白对他的称颂,我们一起朗诵一下。李白的诗文充分展现了嬴政的什么历史功绩?(生答)“六合”本义是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因此“扫六合”可理解为“扫灭六国,一统天下”。

秦始皇兵马俑 教案教学设计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教学设计 1、同学们,如今科学技术已高度发达,然而在地底下却杀出了一支古代帝王的雄兵。(出示课件) 2、这就是被人们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出示课题) 3、点击佣字,问:佣是什么东西?请参考你收集的资料,用一两句话作介绍。 二、检查资料收集情况,观看课文录象,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你收集了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哪些资料? 2、播放课文录象,看看课文向我们介绍了秦始皇兵马俑的哪些

内容? 交流:随机投影出示:博物馆的地理位置 博物馆的建筑物 兵马俑的阵容 兵马俑的神态 三、感悟课文3、4两节。 1、引入第四小节:都说兵马俑千人千面,互不雷同。让我们先下到坑内,去目睹一下它们的风采吧!(出示投影)

(1)、请大家先来读读第四自然段中的第一句话。(生齐读) (2)、什么叫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呢?你会用自己的话说说意思吗? (3)我们能不能通过朗读把它们读活呢?先自己练一练,重点练读你最喜欢的那个兵俑或马俑的语句。(生自由练读) 交流:随机出示: A、有的兵俑,留着胡子,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这也许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老战士; 师:这个老战士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从哪儿看出来?

师:老战士很勇敢,很会打仗,他对敌人充满了仇恨,那我们怎样读才能把老战士的形象读活呢?谁先来? 师:面对这样的老战士,一股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大家一起把这句话读一读。 B、有的兵俑,束着头发,一脸稚气,这可能是刚入伍的新兵。 师:同学们喜欢这样的小战士吗?(喜欢)喜欢他什么? 一脸稚气就是 师:他给我们的印象是什么?谁来读出他的天真、活泼、可爱? 大家一起来读这句话。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优秀教案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教学目标】 1.通过讨论,了解秦统一的背景,培养从不同角度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了解秦统一的过程及结果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知道秦始皇推行了哪些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影响。 3.通过秦王朝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史实,使学生认识我国自古即开始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向学生进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教学重点】 秦统一的原因。为统一推行的措施。这些措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教学难点】 废分封,立郡县。秦始皇为统一推行的措施。 【教学过程】 导入语 我们在前面表演和演讲春秋战国的成语故事时,提到过一个成语叫:图穷匕见。讲的是怎样的历史事件?荆轲刺秦王没有成功,反而身死。也没阻止秦国攻取燕国。对这件事你怎么看?(学生回答略。)历史事实是:秦灭六国完成了统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起来了。那么,这个强大的统一帝国在历史的舞台上是怎样开创的呢?让我们翻开书,共同去探寻这段历史。(板书: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基业。) 一、“秦王扫六合” 1.原因:为什么秦能灭六国,实现统一呢?请同学分组讨论。 小结: (1)统一的大趋势形成。各国经济文化联系不断加强,政治上的分裂不利于社会发展。 (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 (3)嬴政具有雄才伟略,善于用人,推行了正确的军事与外交政策。 远交近攻和合纵连横。补充资料:嬴政曾用李斯为相,李斯是法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又用魏国人范雎,范雎献“远交近攻”策略,他的主张基本上被嬴政采纳施行。 2.过程:秦是怎样灭掉六国的呢? 在黑板上演示灭六国顺序,要求学生记忆。强调重要战役是长平之战。定都咸阳,指导学

秦始皇教案(人教版)

教案 一、教材分析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1第一单元第2课的内容。本课主要由从诸侯争霸到秦朝统一、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郡县制的全面推行三个子目录组成,介绍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是如何形成,以及它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这部分内容在整个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史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学生对秦始皇及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有了初步的了解,已经有了初步的历史认识和历史评价能力。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在增强,但是在辩证地历史地分析问题方面仍然存在不足。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识记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的建立,三公九卿和郡县制度、秦巩固统一的措施等知识点。 2)理解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皇权至上的特点。 3)运用比较法分析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利与弊。 4)评价秦朝中央集权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探究秦朝统一的历史条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运用地图了解秦灭六国的顺序和著名的战役,观察“秦朝的疆域图”,从而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图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两千多年来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在当时是进步的,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认识秦朝统一的重大作用,自觉维护祖国统一。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概念及特点;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利与弊。 难点:正确评价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一)教法:讲授法、图示法、谈话法 (二)学法:阅读法、问答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2分钟) 教师提问: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知识点

第三单元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 展 班级姓名 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1、秦朝建立 时间:建立者:定都: 意义:结束了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的大帝国。 2、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确立了至高无上的地位,建立起一套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中央设、、;地方实行。 (首创“”一词成为两千多年中国王朝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法律上:颁布大量律令 文化上:统一文字,将秦的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统一的文字成为维系的重要纽带。) 经济上:统一货币,统一使用。统一、、。(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有利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交通上:大修,拆除所有路障,统一。 思想上:(巩固了中央集权统治,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对我国古代文化造成重大损失。) 3、秦朝的疆域:东到,西到,南到,北达一带。 第二课:秦末农民起义与汉朝的建立 1、秦朝亡于暴政 秦朝的暴政(统治者的残暴,滥用民力;沉重的兵役、徭役;繁重的赋税;刑罚严酷;秦二世更加残暴),激起民众的反抗,导致秦朝迅速灭亡。 2、秦末农民起义 1)起义 时间:公元前209年地点:蕲县大泽乡影响: 2)项羽、刘邦领导的起义 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率军入咸阳,灭亡。3、楚汉之争与汉朝建立 1)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前202年项羽、刘邦

2)汉朝建立 时间:建立者:(汉高祖)定都:长安史称: 4、西汉初年的统治 汉初统治者吸取了秦亡的教训,采取政策来恢复经济。 如:汉高祖将田租定为十五税一;汉文帝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减轻刑罚;汉景帝将田 租定为三十税一,进一步减轻刑罚等。 在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了“”,为西汉的全盛奠定了基础。 第三课汉武帝时代的大一统格局 1、汉武帝采取的大一统措施: 政治上:颁布“”,削弱诸侯王的势力。 加强监察制度,建立,设立。 经济上:中央统一铸造货币(),盐铁官营 思想文化上:(董仲舒的建议) 大力推行(长安设太学,地方设官学。) (儒家学说逐渐成为朝廷的正统思想,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两千多年) 西汉王朝在汉武帝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一统的局面。 2、时,西汉进入鼎盛时期;此后,西汉开始由盛而衰,外戚乘机夺取 政权。,西汉皇族,即位称帝,定都洛阳,史称。 第四课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 1、秦朝与匈奴的关系:派大军北击匈奴,修建(西起,东到)。 2、汉与匈奴的关系: 1)汉初,汉高祖率军抵御匈奴,被围困。采取“和亲”政策,汉室将女子作为公主,嫁给 匈奴单于为妻,每年赠送给匈奴大量财物。 2)汉武帝时,派、先后三次出击匈奴。取得了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 并设置郡县,派驻军队,实施统治。 3)呼韩邪单于向汉朝提出和亲请求,王昭君出塞,为汉匈两族的友好相处与文化交流,作 出了重要贡献。 3、汉与西域的关系: 1)两汉时,西域是指今天甘肃、以西,也就是现在地区和更西的地区。 2)出使西域第一次在公元前138年,虽未能完成使命,但他了解了西域各国的 经济、政治与文化情况以及他们想和汉朝往来的愿望。第二次在公元前119年,再次出 使西域。从此,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西域的葡萄、核桃、良马、地毯等传人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义乌市义亭镇中高春艳 一、学习目标: 1.了解秦朝统一的原因。 2.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3.感悟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意义,并辩证地评价秦始皇。 二、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法、小老师展示法 三、学习模式: “双学”小组 四、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 难点:理解“大一统”的含义,辩证评价秦始皇 五、学习过程 1.通过对课题的解读,学生自我总结本课的学习目标。 2.通过欣赏《大秦帝国》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发学生的思考: (1)秦始皇最伟大的功绩是什么? (2)秦始皇能统一六国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秦始皇用实力统一了六国,完成了“秦国”向“秦朝”的蜕变。 (3)从此秦始皇可以高枕无忧了吗?秦始皇需要从哪些方面巩固他“大统一”的局面,从而实现“大一统”? 3.初探学海: 展示六幅图片,从图片入手,初探学海!各小组分别认领一幅图片,探讨以下问题:图片说明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维护统一?这个措施有何积极影响?又有什么弊端? 图一图三 图二 图四图五 图六 要求:小组讨论5分钟,讨论好的小组坐下,思考其他组的内容,小老师准备发言。4.互释共进: 每组的小老师到讲台前将本组的讨论成果展现出来,问询其他同学是否有问题,对问题给予解答,对于问题其他同学也可以回答。

5.拓展延伸: 秦始皇采取的措施不只是这些,还有修长城、开灵渠等。巍峨的万里长城有什么积极作用,又有什么消极影响? 6.根据秦朝疆域图,描述秦朝的疆域四至。 7.根据小组合作探讨和小老师的解释,请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大一统”的。激发学生的思维,认识到大一统是主流,是历史发展的规律。 8.重新回顾嬴政的帝国之路,根据相关史料,全面评价秦始皇。 9.温故知新: 政治 法律Array秦始皇开创 大一统基业 思想

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教案

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教案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4课 “千古一帝”秦始皇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方面: (1)探讨战国末年的基本形势,理解秦统一六国的必然性。 (2)了解秦始皇在统一战争中的事迹,评价秦始皇个人在这场统一战争中作用。 (3)列举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的主要措施,分析和评价这些措施在当时所起 到的作用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方面: (1)从秦始皇的境遇、言行和功绩当中,深入了解秦始皇的突出特点和性格。 (2)理解秦始皇与时代的关系,从而深刻感悟当时历史发展的主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1)通过对秦始皇的了解,认识到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2)从秦始皇的严刑酷法认识是否顺应民心是政权稳固的基础,而民众则是真正主宰历史 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教学重点】 .秦始皇完成国家统一的条件和意义。 2.秦确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教学难点】 .分析秦国完成国家统一的条件和过程; 2.评价秦始皇。 【教学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在历史上以“暴君”形象著称的秦始皇为什么能吞并六国、一统天下? 是时势造英雄还是英雄造时势?他又有哪些泽被后世的业绩而被尊称为“千古一 帝”? 一、并吞六国(板书) (提出问题):秦国统一六国的历史因素有哪些?为吞并六国秦国做了哪些准备? (学生活动)

.统一中国的原因 (1)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加深了人民的困苦, 严重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2)商鞅变法为秦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秦王嬴政有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 (4)嬴政锐意进取,破格任用一批谋臣猛将:①让郑国修郑国渠;②重用李斯等客卿。 (5)嬴政善于发现人才,广泛招募各国精英:①重用并虚怀待尉缭;②重视韩非;③ 勇于认错,信任王翦。 2.统一中国过程:(前230—前221年)嬴政运筹帷幄,挥师东进,相继兼并韩、赵、 魏、燕、楚、齐六国,在中国历史上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二、“百代犹得秦政法” (提出问题):秦王嬴政兼并六国后,为巩固其统治,在中央、地方和经济等方面实行 了哪些措施?有什么影响? (一)政治制度方面(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创立皇帝制度 具体做法:(1)确定秦王专用名词:①皇帝;②朕;③

2020《秦兵马俑》优秀教学设计

2020《秦兵马俑》优秀教学设计 2020《秦兵马俑》优秀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收集整理的2020《秦兵马俑》优秀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是他们主动探究的过程。教学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课外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感悟,注重情感体验,积累文中有特色的语言。教学中再结合三幅插图,一幅是一号坑的远景图,一幅是铠甲武士,另一幅是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图片,既能给学生一个直观的印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他们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又能激起学生搜集图片资料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 2、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认真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章清楚的条理、细致的描写、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们记不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我们去西湖公园旁的省博物馆里参观过什么?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介绍秦兵马俑的文章。昨晚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并查找一些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现在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呢? 2、介绍得真好,从同学们介绍的内容可以看出秦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怎样? 二、整体感知课文 秦兵马俑到底具有多么珍贵的历史价值呢?让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吧!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边读边想想全文围绕哪一句话写,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全文围绕“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句话在文中是过渡段,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什么? 全班朗读这句话

秦朝一统

《秦朝开创大一统基业》教案 【课程标准】 2-2-1列出秦代到清代王朝更替的时序,展现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基本脉络。 2-2-2列举秦朝建立后中国古代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评析这些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 2-2-3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 2-2-6列举实例,展现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的成就和特点,知道古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 2-4-6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教材分析】 “秦朝开创大一统基业”承接第一单元的“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秦统一天下得益于商鞅变法,秦朝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与发展,则是法家思想的应用和发展。课文没有简单罗列秦国统一六国的史实,而是将重点放在秦统一六国之后的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上,突出了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从而让学生理解大一统的历史意义,学会综合分析材料、辩证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学情分析】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学生对他的生平已有所涉猎,但又充满好奇心。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较浓,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也较强。因此,本节课可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自主预习与课上小组合作探究来突破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影响”;通过课前搜集资料与课上辩论的形式评价秦始皇,并渗透“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观,学会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阅读书本P48、51最后一自然段,说出秦朝统一的时间、意义及秦朝的疆域;2.根据出示的材料,概括说出秦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3.阅读书本P49-51,说出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其影响;4.列举史实,评价秦始皇。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材料概括“秦完成统一的原因”、通过课前自主预习完成表格、课上小组合作交流总结“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其影响”、通过搜集资料列举史实“评价秦始皇”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分析历史问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秦朝统一历史作用的分析,学生应认识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国家统一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一名中学生有责任维护国家领土完整。 【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影响 难点:评价秦始皇 【教学方法】 活动教学:以学生小组合学习为中心实行以下方法 1.讨论法(根据材料分组讨论概括秦能灭六国统一天下的原因)

千古一帝秦始皇教学案

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教学案 第4课“千古一帝”秦始皇教学案 清单一统一全国并吞六国 1.条件 (1)必然性: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割据混战,严重阻碍社会经济发展,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2)可能性①秦国实力:商鞅变法,使国力大增,为兼并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②个人才能:嬴政掌权后,锐意进取,善于用人,广招贤良。 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相继兼并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清单二政治、经济制度变革“百代犹得秦xx” 1.政治制度 (1)皇帝制度:为自己选择了“皇帝”名号,“朕”成为皇帝的专称,玉玺为皇帝专用品,以显示皇权至高无上。 (2) 国家体制: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2.经济制度 (1)下诏“使黔首自实田”,按亩征税,使土地私有合法化。 (2)奖励移民垦荒。 (3)统一货币和度量衡,密切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促进了商品生产。 [深化认知] 春秋战国时期,卿大夫及地方官吏的印章均可称“玺”。至秦代,则是“天子独以印称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从此“玺”成为皇权的集中体现,并为皇权披上了“天命”(君权神授)的色彩。 清单三军事、交通、文化措施缔造统一大帝国 1.军事 (1)命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重设九原郡,修筑万里长城。 (2)平服岭南,设立桂林、象郡、南海三郡。 2.交通 (1)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五尺道”,加强对该地区的控制。 (2)修筑驰道、直道,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络。 (3)统一车辆形制。 (4)拆除原六国所设路障、堡垒,使车辆在全国通行无阻。 3.文化(1)“书同文字”,小篆成为全国通行字体,后出现了隶书,有利于推行政令、发展经济和文化认同。(2)“焚书坑儒”摧残了文化。 清单四秦始皇的历史功过始皇帝的勤政与暴行 1.功绩 (1)统一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帝国。 (2)统一后,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确立起一整套先进的制度、规范,奠定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格局。 (3)勤于政务,富有实干精神,是具有高度行政能力的政治家。 (4)高瞻远瞩、雄才大

《秦始皇兵马俑》教案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课题:第20课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兵马俑 领域:欣赏评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 教学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 生:搜集占有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同学们,音乐总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老师给大家 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 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听音 乐:(音乐《兵马俑幻想曲》), 师: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 么?(千军万马,严正以待 的战争场面)看他们来了[课 件起] 学生看视频,感受情境。

师:这支威武之师正是当年秦始皇率领的千军万马,说到秦始皇,同学们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吗?[课件音乐循环] 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板题] 二、发展阶段: 1、谈话解决:什么是俑以及兵马俑的发现。 师:同学们,你知道是什么俑吗? 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这个庞大的雕塑群,本来已经随秦始皇尘封于地下,在1974年春天,一个农民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教师出事实物模型]这才最终发现了秦陵兵马俑。全世界都震惊了,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看过兵马俑后说:世界上原有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同学们知道这个奇迹在什么地方吗?(西安) 好,让我们走进西安,去欣赏举世无 双的秦兵马俑[课件:西安—兵马俑]。 2、初步欣赏:(课件秦兵马俑) ①初谈感受。师:你都看到了什么, 有什么感受能谈谈吗。 生谈自己的感受:大,多,威武,宏 大。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秦俑“规模宏大, 数量众多”的特点,总结板书:大, 多。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习题

长城一带 东海 陇西 南海 第1课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一、选择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斩浮云,诸侯尽西来。”该诗赞颂了秦王赢政哪项历史功绩( ) A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B .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C .修筑 万里长城 D .书同文,车同轨 2.秦朝所创立的新的政治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属于秦朝新创立的政治制度的是( ) A .分封制 B .中央集权制度 C .科举制 D .军机处 3.右图是学生设计的某朝代“疆域四至”示意图,这个朝代是( ) A .秦朝 B .汉朝 C .唐朝 D .明朝 4.为了巩固国家的统一,秦始皇任命丞相李斯制定笔画规整的文字作为全国推广的标准文字。这种文字是( ) A .大篆 B .小篆 C .隶书 D .楷书 5.毛泽东有诗云:“劝君少骂秦始皇……百代都行秦政法。”“秦政法”中有一项重要举措是( )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科举制 D .郡县制 6.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采取的措施是( ) A .修长城 B .统一文字 C .焚书坑儒 D .统一度量衡 7.下列不属于右图历史人物历史功绩的是( ) A .统一六国,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B .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C .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 D .开通了大运河,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8.右图所示为“秦朝行政系统简表”,它直观地展示了秦朝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之间的关系,形象地说明了秦朝政治体制的本质。这一政治体制是( ) A .皇帝制 B .郡县制 C .三省六部制 D .中央集权制 9.制作年代标尺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史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秦统一的时间应该是( ) A .A 点 B .B 点 C .C 点 D .D 点 10.很多历史信息来源于我们对图表的研究与解读,右图所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 A .秦统一货币 B .秦统一尺寸 C .秦统一文字 D .齐统一文字 1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A .夏朝 B .秦朝 C .隋朝 D .清朝 12.秦朝一位盐商,要到外地去购进一批食盐。这位商人携带的货币应该是 ( ) A B C D 13.中国银行行徽(下图1)的外观设计灵感原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下图2),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

《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珍爱国宝——秦始皇陵及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以及唤起学生对祖国珍贵文物的爱护之心,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引导学生感受兵马俑写实的艺术风格。 3、鼓励学生搜集有关资料,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了解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艺术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刻手法写实,注重细部刻画的艺术风格。教学准备: 师: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相关知识、搜集图片资料和音像资料、制作教学课件、收集陶俑模型等。 生:搜集占有有关秦始皇兵马俑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同学们,音乐总能带给我们无尽的遐想,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音乐,请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听音乐:(音乐《兵马俑幻想曲》), 师:你从音乐中听到了什么?(千军万马,严正以待的战争场面)看他们来了[课件起] 学生看视频,感受情境。 师:这支威武之师正是当年秦始皇率领的千军万马,说到秦始皇,同学们了解这位历史人物吗?[课件音乐循环] 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六国,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 师:这位一生雄图霸业、叱诧风云的始皇帝。为了显示自己的声威。希望在他死后仍然拥有千军万马,所以为自己建造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军事王国—秦始皇陵兵马俑[板题] 二、发展阶段: 1、谈话解决:什么是俑以及兵马俑的发现。 师:同学们,你知道是什么俑吗? 俑是古代陪葬的偶人,秦陵兵马俑是秦始皇陵随葬的陶兵,陶马。这个庞大的雕塑群,本来已经随秦始皇尘封于地下,在1974年春天,一个农民打井时,无意中挖出一个陶制武士头[教师出事实物模型]这才最终发现了秦陵兵马俑。全世界都震惊了,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看过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