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教版初中二年级上册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秦朝建立的概况,了解秦始皇为巩固帝国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理解大一统的历史意义。

2.培养理解和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识图能力;评价历史人物3.能客观、全面、辩证的评价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对历史进程产生的影响。

二.重难点1.秦统一后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及影响2.正确评价秦始皇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视频《英雄》片段教师:首先我们来欣赏一段视频,看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很震撼,秦军很威武)再来看李白的《古风》,我们一起来读一下。

诗句当中的秦王指的是谁?秦始皇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历史上对他的评价很多,有人说他是暴君,也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秦朝,学习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一、个人简历话始皇教师:首先我们给这位皇帝做一份简历,根据材料(班长)主动获取信息。

而且问题的呈现有梯度,由浅入深,每个同学都能有所收获。

)教师总结:我们可以说嬴政是一位雄才大略的皇帝。

少年登基,中年完成统一。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究秦统一之路。

二、自主探究:秦统一之路教师:根据材料,自主探究,为什么秦国能完成统一?(班长,继续读下材料,其他同学思考)材料一:秦地处中国西北部的渭河流域,这一地理位置有助于秦获得胜利,因为渭河流域大部分地区易守难攻。

材料二: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加强,逐步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材料三:战国七雄长期战争,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

教师:进一步来思考:秦国完成统一的意义?(设计意图:通过情景探究,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探究的意识。

)三、小组合作:帝王的千秋梦 教师: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认为自己的功劳很大,大过古代的三皇五帝,将王改为皇帝,并希望子子孙孙“二世”“三世”以至无穷,开创一番千秋伟业,那么,他打算通过哪些事情来打造千秋伟业。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秦始皇的生平事迹和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2. 掌握秦始皇统一中国的重要措施和影响;3. 分析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导学内容:1. 秦始皇的生平事迹;2.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3.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措施;4. 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导学步骤:一、导入请同砚们回答以下问题:1. 你知道秦始皇是谁吗?他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2. 你知道秦始皇是如何统一中国的吗?他采取了哪些措施?二、进修1. 秦始皇的生平事迹秦始皇,即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

他出生于战国时期的秦国,是秦穆公的孙子。

秦始皇在位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统一中国,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

2.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在秦始皇之前,中国处于战国时期,各国互相争霸,社会动荡不安。

秦始皇通过一系列的战争和改革,最终统一了全国,建立了一个统一的中央政权。

3. 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和措施秦始皇实行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来统一中国,其中包括推行中央集权、统一文字、修筑长城、统一器量衡等。

这些政策和措施为中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4. 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遥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封建制度的基础,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同时,秦始皇也在文化、科技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讨论1. 你认为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有何影响?2. 你认为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过程中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四、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秦始皇的生平事迹和统一中国的历史背景,掌握了他的统一政策和措施,以及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伟大皇帝,他开创了大一统的基业,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遥的影响。

教案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教案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第一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一、教学背景分析1.本课时教学内容的功能与地位本课教学内容为“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是八年级《历史与社会》第三单元第一课。

秦始皇灭六国实现统一,他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等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学生情况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理解历史知识的方法,已经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该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培养学生从教材提供的资料中(文字、地图、插图等)有针对性地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问题,自主思考,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同时培养学生辩证、客观、一分为二的看待历史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知道秦朝建立时间以及疆域的四至点②掌握秦始皇巩固大一统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原因及影响③运用史料,评价秦始皇的功过2.能力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通过引导学生评价秦始皇措施的利弊以及对秦始皇功过的评价,培养学生看待问题一分为二、客观、全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秦始皇统一大事件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理解统一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三、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教学重点: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正确评价秦始皇四、教学方法和手段讲解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首先,教师ppt展示两句诗文,抛出问题:“同学们,注意诗句中的‘扫六合、六王毕,四海一’你们知道这几句话是在描述谁的行为吗?”(假设学生知道,则教师:“非常好,看来大家的预习工作做得都不错,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秦始皇开创的大一统基业;如果不知,则教师:“看来同学们都不是很了解,那就让我们带着疑问,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2、板书: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二、新课教学1、教师:“秦王是如何统一六国的呢?”引发学生思考,带着这样的疑问先请学生看p48第一自然段,熟悉统相关知识等。

《秦始皇开创统一基业》教案

《秦始皇开创统一基业》教案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径山中学毛鑫华
一、课程标准:
2-2-3 知道从秦代到清代中国历史版图的变化,认识中国历史发展的统一大势2-4-6 评述重要历史人物的功过,恰当说明他们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

二、教材分析: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承接“诸侯争霸与社会变革”和“百家争鸣”,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秦并天下基于商鞅变法,而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确立与发展,则是法家思想的应用和发展。

教材从不同方面描述了秦朝采取的中央集权的各种措施,突出了秦的统一对中国历史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了解秦朝的统一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的,秦始皇正是顺应了这种历史潮流,完成了国家的统一,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2.掌握并理解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深远影响,进一步理解秦朝的特殊历史地位。

3.通过设计分析秦始皇功过的环节,初步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
难点:对秦始皇的评价
五、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七、板书设计:
秦始皇 统一全国 巩固统一的措施 大一统局面
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作业设计方案一、作业背景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要塞位的君主,他开创了大一统的基业,统一了中国的疆土,实现了各国的统一。

本次作业旨在通过学生对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的了解和分析,深入探讨秦始皇的治国理念和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二、作业目标1. 了解秦始皇的生平宁治国理念;2. 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3. 分析秦始皇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作业内容1. 秦始皇的生平宁治国理念通过阅读相关材料和资料,了解秦始皇的成长经历、执政理念和对国家的贡献,撰写一篇关于秦始皇生平宁治国理念的短文。

2.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结合历史资料和书籍,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包括统一前的战争、外交和内政,撰写一篇关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文章。

3. 秦始皇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通过阅读资料和文献,分析秦始皇统一中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撰写一篇关于秦始皇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的文章。

四、作业要求1. 作业内容需符合事实,避免夸大或虚构;2. 作业需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避免内容杂乱无章;3. 作业需注重语言规范和表达清晰,避免错别字和语法错误;4. 作业需注重独立思考和创新观点,避免简单照搬资料。

五、作业评分标准1. 作业内容的准确性和完备性;2. 作业表达的清晰度和逻辑性;3. 作业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观点;4. 作业的语言规范和文字表达。

六、作业提交方式1. 作业需按时提交,逾期不予接受;2. 作业需以电子版形式提交,格式为Word文档;3. 作业需发送至指定邮箱,邮件主题为“《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作业提交”。

七、作业时间安排1. 作业安置时间:XX年XX月XX日2. 作业提交时间:XX年XX月XX日八、作业参考资料1. 《秦始皇传》2. 《秦始皇与秦始皇陵》3. 《中国历史大事记》以上为《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作业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秦始皇的历史地位和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作业设计方案》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作业设计方案》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秦始皇的生平宁历史背景,理解他对中国历史的重要影响;2. 掌握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方法,了解他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3. 能够分析秦始皇的统一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思考其积极和消极影响;4. 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秦始皇的生平宁历史背景;2.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方法;3. 秦始皇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4. 秦始皇统一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师讲解、PPT展示等方式介绍秦始皇的生平宁历史背景;2.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方法;3. 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秦始皇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让学生深入了解;4. 辩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讨论秦始皇统一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1. 第一堂课:介绍秦始皇的生平宁历史背景,让学生对秦始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2. 第二堂课:讨论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了解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策略;3. 第三堂课:分析秦始皇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让学生了解秦始皇的改革思路;4. 第四堂课: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讨论秦始皇统一政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五、教学评判:1. 作业:设计一份关于秦始皇的钻研报告,要求学生对秦始皇的生平、统一六国的过程和方法、对中国政治制度的改革等方面进行深入钻研;2. 考试:设置一份关于秦始皇的期末考试,考察学生对秦始皇的了解和分析能力;3. 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在教室讨论、辩论等活动中的表现,包括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等。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专门讲述秦始皇的教材作为教学参考书;2. 图书:准备相关的历史书籍和资料,供学生查阅;3. 多媒体设备:准备PPT、视频等多媒体设备,辅助教学;4. 网络资源:提供学生相关的网上资源,帮助他们进行更深入的钻研。

中国历史《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中国历史《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中国历史《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目标:秦朝的建立,中央集权官僚制度的建立,以及在经济、军事、交通、文化、思想方面的巩固措施,秦朝疆域。

过程方法目标:通过对秦始皇功过的教学活动,初步理解君主作为与滥用民力的关系,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初步培养学生正确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对秦始皇功过是非的辩论,培养学生的资料的收集能力和辩论能力。

情感态度目标:通过对秦朝一统重大事件的学习,分析秦朝对后世产生的影响,增强民族自豪感,进行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对秦始皇的了解,培养正确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树立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强盛相统一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点:秦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和对秦始皇的评价。

教具准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看和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引入秦灭六国。

(二)秦灭六国:1、简单回顾战国时的形式,并介绍秦灭六国的过程,讨论秦灭六国的原因或条件?(人民渴望统一;秦国地处关中,地势险固;物产丰富,充足的物质财富能够供应长期战争;商鞅变法以来,秦国一跃而为强国,军队威武雄壮;赢政精心勤政,有雄才大略。

)2、出示秦朝疆域图(四至)秦统一后,如此大的国土该如何治理呢?俗话说,“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

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首先想到了什么?他自称始皇帝,建立一套中央集权制度。

活动:角色扮演假设你是秦始皇,在秦朝统一之初,你打算巡游全国。

1、你在这次旅途中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2、面对这些困难,你会怎么办?出示资料:秦始皇途中看到的事一位来自遥远的楚国的商人准备到咸阳出售他的千里马,一路行来发现各地道路宽窄不同,路障横立,很是辛苦。

到咸阳的街头,他吆喝了不一会儿,围观了很多人,可是没有人听懂他在吆喝什么,无耐之下,他只好拿出纸笔写下一个大大的“马”字。

围观的人看了之后更加不知所以然,这时来了位曾经到过楚国的商人向人们解释说是卖马的,大家这才恍然大悟……过了一会,有一个燕国老者有意买他的马,老者解下身上的布袋取出一串貌似刀子的东西数好数目交给楚人。

3.1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教案

3.1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教案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人物、都城;掌握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四则有关秦巩固统一措施的材料,培养学生提炼收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秦朝一统重大事件的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理解统一大业对中华民族的伟大意义;教学重点:掌握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教学难点:理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正确评价秦始皇。

教学方法:讲解法、启发法、小组讨论法教具准备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歌曲导入:电视剧《秦始皇》主题曲。

出示歌词:夷平六国是谁哪个统一称霸。

引出秦始皇。

欣赏歌曲歌曲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新课教学一.秦灭六国。

1、【播放】秦灭六国的过程。

【提问】秦是如何灭六国的?秦朝建立的时间2、比一比,找一找出示材料五则让学生分析秦为什么能灭掉六国二、秦巩固统一的措施【过渡】俗话说:打天下容易,坐天下难。

刚刚建立的秦朝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

有哪些问题呢?【出示】四个场景的材料,让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找出秦始皇的困难,并找出解决的措施,和带来的影响。

从图中学生能提炼相关信息:得出采用“远交近攻”的策略于公元前221年完成了统一,定都咸阳。

让学生快速浏览,找一找秦灭六国的原因学生四人一小组完成《困难措施和影响》这一表格,并回答措施所带来的影响。

提高学生在图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在材料中让学生提取信息,加强在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设置情境,让学生主动寻找当时秦朝所面临的问题,并在书本当中找到相应的措施。

进而分析讨论措施带来的影响。

新课教学【过渡】秦始皇的政策不仅对当时产生了影响,还对我们中华历史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提问】联系实际,想一想,在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中,哪些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甚至有些是我们今天还能感受的。

三、各抒己见——评价秦始皇先出示李白和司马迁对秦始皇的评价,那么你们对秦始皇又是怎么样评价的?【总结】总结秦始皇的功过,得出如何评价历史人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教学设计)
设计主线:
围绕“大一统”主线展开教学,从秦朝“实现大一统”到“巩固大一统”,再到情感上“升华大一统”。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掌握秦朝的统一和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及作用;了解秦朝的疆域。

(2)通过对秦始皇及其相关历史事件的正确评价,培养学生辩正认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能力。

(3)通过指导学生阅读图片、古诗、史料、漫画故事、秦朝疆域示意图等,培养学生获取历史信息及归纳历史史实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创设情境、动态演示历史地图、梦回秦朝、漫画欣赏、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等方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动态演示相关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
(1)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2)秦灭六国,结束了春秋以来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开创了大一统的新局面。

秦始皇统一六国,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4)认识到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教学重点:秦朝的统一及巩固统一的措施
教学难点:焚书坑儒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过程设计:
图片导入:我们同学有去过西安旅游吗?知道图片反映的是西安的哪个文化景观?(生答)没错,确切地说是秦始皇陵兵马俑,它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向世人再现了当年秦国军队所向披靡、统一六国的威风场面。

那么,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六国的呢?统一后,他又采取哪些措施来巩固统一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千古一帝”——秦始皇。

P48
新课教学:
一、秦朝的统一
(出示图片)这就是秦始皇,叫什么名字?(生答)注意“嬴”写法,跟老师一起写一下名字。

嬴政出生在赵国,9岁回国,13岁立为秦王,39岁统一六国,50岁驾崩去世。

应该说他的一生比较短暂,但是他为中国历史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出示古诗)请看诗人李白对他的称颂,我们一起朗诵一下。

李白的诗文充分展现了嬴政的什么历史功绩?(生答)“六合”本义是上下和东西南北四方,泛指天下,因此“扫六合”可理解为“扫灭六国,一统天下”。

那么秦王嬴政扫灭的六国是哪六国呢?(生答)这六国加上秦国就是战国七雄。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当年秦王是怎样一个个灭掉这东方六国的。

(动画演示)从公元前230到公元前221,耗时10年完成统一。

公元前221年是一个很重要的年代,这一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秦朝,定都咸阳;这一年,秦国的历史结束了,统一的秦朝的历史开始了。

(学生区别秦国与秦朝)
二、秦朝疆域
秦朝疆域有多大呢?(出示地图)秦刚统一时疆域并没有这么大,主要通过北伐匈奴和南征越族实现了开疆拓土后才使疆域变得更加广阔(第4课内容),人口达4000万,是当时世界大国。

请同学们指出秦朝疆域的四至。

(生答)可见秦朝的疆域空前广阔,实现了大一统。

(突出大一统)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

(出示问题)请同学们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说一说秦为什么能灭六国实现大一统?(生答)
商鞅变法使秦国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秦国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正所谓“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得民心者得天下”,经过春秋战国500多年的分裂与混战,民不聊生,人民渴望统一,故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问题预设:如果你是那个时代的人愿意生活在战国时期还是统一的秦朝?安居乐业的愿望)
那么秦朝统一有什么意义呢?(生答)(联系课本内容和统一的原因)
①结束诸侯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大帝国。

②开创的大一统局面,顺应历史趋势,符合人民愿望,促进历史发展。

过渡:统一大业完成了,正所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更何况这么大的江山,为了巩固大一统江山,秦朝采取哪些巩固统一的措施呢?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出示探究导图)一起探究以下问题:秦朝在以上方面都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产生什么历史作用与影响?(学生看书归纳)
政治篇:首先来看政治措施。

统一大业完成了,秦王嬴政还称自己为秦王吗?(始皇帝)嬴政为什么自称始皇帝?(认为自己德过三皇,功高五帝,希望世代相传。

)皇帝是最高统治者,地位至高无上,大权独揽。

(演示)在中央(即朝廷),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相当于中央政府高级官员,负责行政、军事和监察百官。

在地方,设36郡(郡守),郡以下设县(县令),县以下设乡、里,这些相当于地方政府。

那么,秦朝还实行西周开始的分封制吗?地方主要采用什么制度管辖?(郡县制)其实郡县制秦朝以前就有了,商鞅变法就有建立县制的措施,那么,秦朝为什么废除分封制而统一采用郡县制呢?接下来我们“梦回秦朝”(出示史料)(生答)关键要明白分封制是地方分权,而郡县制是中央集权。

(预设:1、分封制不利于天子控制地方,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的根源;2、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管辖,巩固大一统的局面。


实行郡县制的地方政府要服从中央政府,最终都要服从最高统治者皇帝,中央和地方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命,这样的政治制度称为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它的特点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

这一制度在中国延续了2000多年,影响深远。

法律篇:颁布统一的律令(出示图片与史料)拓展思考:秦朝律令有什么特点?由此看出秦朝以诸子百家哪一派学说治国?(生答)秦朝的律令具有刑罚严酷的特点,它符合法家的思想主张,即依靠严刑峻法来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

承转:下面我们换一个话题,轻松一下,请看漫画故事《孔虚经商记》。

看完这个故事,你发现了当时还存在哪些问题?有何坏处?(生答)(货币不统一;文字不统一;度、量、衡不统一。

坏处:影响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对巩固统一不利。

)如果你是秦始皇你会怎么做?
文化篇:统一文字(出示图片)(小篆、隶书)秦统一文字(书同文)有什么影响?(生答)(①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②成为维系中华文明的重要纽带;③有利于国家政令的推行,巩固统一。


经济篇:1、统一货币(出示图片)圆形方孔钱在中国古代沿用了2000多年,贯穿中国封建社会。

2、统一度量衡(出示图片)这些经济措施有何作用?(有利于巩固统一,促进地区经济文化交流,影响深远。


交通篇:(出示图片和史料)秦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善交通,巩固统一?(生答)(修驰道,排路障,统一车轨。

)交通畅行无阻,巩固统一。

承转:讲到这里,大家说秦始皇的历史功绩大不大?那么他有没有过错呢?
思想篇:(出示图片)说说这两幅图片反映了秦朝的什么事件?(生答)(焚书坑儒)焚书坑儒是两个历史事件。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什么?(生答)(通过控制思想、统一思想来巩固大一统)你如何看待焚书坑儒的影响?(生答)(1、思想统一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焚书摧残了古代文化,坑儒钳制了人们思想。

)从秦朝刚统一的背景说,焚书坑儒有一定的积极影响。

但是从中华文明的高度说,焚书坑儒使人们失去了百家争鸣时的文化繁荣和思想自由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说,焚书坑儒应该是秦始皇的暴政体现。

活动篇:学习了巩固统一的措施后,我们来简单评价一下秦始皇?评价要求:史论结合、一分为二(生答)认识到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历史上少有的暴君。

巩固总结:完成作业本P23第1题“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的表格。

师:今天学习内容的主线是“统一”(演示),从秦朝领土统一到政治、经济、文化统一再到思想统一,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一统。

但是,秦朝的统一给中华民族带来的不仅仅是领土统一、疆域扩大而产生的安定感与荣誉感,更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上融合后的民族认同感与凝聚力。

正是有了这种情感与力量,在以后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中华文明绵延不绝,让大一统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

放眼当今的中国,台湾问题还没有解决,中华儿女都盼望祖国能早日实现统一,这也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终)
作业布置:完成作业本P23剩余题目。

兴趣探究:你觉得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得以在全国成功实施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板书设计:
秦始皇开创大一统基业
一、秦朝统一:嬴政公元前221 年咸阳
二、秦朝疆域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