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量的计算例题解析

热量的计算例题解析
热量的计算例题解析

热量的计算例题解析

例1甲、乙两物体的质量相等,甲物体温度升高10C时吸收的热量恰好等于乙物体温度升高20r时吸收的热量,则甲、乙两物体的比热

之比为

[]

A. 12

B. 21

C. 14

D. 41

策略利用甲物体和乙物体吸收热量相等的关系和吸热公式建立等

式.求出两物体的比热之比.或者利用已知条件和比热公式求比值.

分析1 根据公式Q甲=c甲m A t甲Q乙=c乙m A t乙

由于Q甲=Q乙A t甲=10r A t乙=20C,则有:

c 甲m X 10°C = c 乙m X 20 °C 贝U: c 甲:c 乙=2:1.

分析2根据比热的定义式:c= Q/m A t得:

c甲=Q甲/m 甲A t甲c乙=Q乙/m乙A t乙

由于有:A t甲=10C A t乙=20C Q甲=Q乙m甲=m乙

则有:c甲:c乙=(Q甲/m甲A t甲):(Q?/m2 A t乙)

=A t 乙:A t 甲=2 : 1

解答B.

总结1.易错分析:本题出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物体的吸放热公式使用错误,或在公式变形时,将比热的表示式写错,导致解题错误.二是比例方法使用错误.不会利用比例方法求两物体比热之比或约不去能约掉的物理量,或者在计算时出错.

2 .同类变式:甲物体的质量是乙物体质量的4倍,当甲的温度从20C 升高到70C,乙的温度从40C升高到60C时,甲、乙两物体吸收的热量之比为5:1,则甲的比热与乙的比热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1 : 2

3.思维延伸:有甲、乙两个金属球,它们的比热之比 3 : 2,吸收

的热量之比4:1,那么甲、乙两金属球的质量之比和升高的温度之比分别

[]

A. 21, 4 : 1

B. 32, 4 : 1

C. 45, 3 : 10

D. 45, 10:3

答案:D 例2铁的比热大于铜的比热,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了相等的热量,那么

[]

A ?铁块的温度升高得多

B. 铁块和铜块升高相同的温度

C. 铜块的温度升高得多

D. 由于初温未知,所以不能判断

策略根据比热的物理意义,比热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较升高的温度,找出正确答案.或者利用公式变形为厶t

=―,分析△ t与c的关系而找出正确答案.

cm

分析1根据比热的概念,两个物体的比热不同,表示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它们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不同,比热大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据此判断选项C正确.

分析2根据公式Q = cm△ t得:△ t= Q/cm,由于铁块和铜块的质量相同,吸收相等的热量,则比热大者,其升高的温度少,比热小者,升高的温度多.

解答C.

总结1.易错分析:错选A是不理解比热所表示的物理意义,错认为,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大者温度升高得多,不知道所谓比热大是指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增加得少,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热量多.错选B是不理解比热的概念,不知道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与物体的比热有关.错选D是不知道物体的初温与温度变化量的关系.不知道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在比热一定的情况下,与温度的变化量有关,而与物体的初温或末温无关,这是对物体的吸放热公式理解错误.

2. 同类变式:将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铁块,放入沸水中加热足够长时间,取出让它们放出相同的热量后相互接触,则

[]

A .热量从铁块传到铜块

B. 铜块和铁块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C. 热量从铜块传到铁块

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答案:A

3. 思维延伸:把质量相等的两铁块从沸水中取出,并立即分别放入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的酒精和水中,则

[]

A .酒精和水温度升高相同

B. 酒精的温度升得高

C. 水的温度升得高

D. 无法判断

答案:B 例3质量是500克的铝壶里装有5千克的水,把这壶水从15C加

热到100°C,铝壶吸收的热量占铝壶和水总共吸收热量的百分之几?

(铝

的比热5= 8.88X102焦/(千克?C )

策略根据已知条件,利用吸热公式先分别求出水和壶吸收的热量,

再求壶吸收的热量占吸收总热量的百分比. 在计算之前一定要统一单位.

解答由题目可知,铝的比热c1= 8.88X 102焦/(千克?C),铝壶的

质量m1= 500克=0.5千克,水的比热为C2 = 4.2X103焦/(千克?C ), 水的质量为m2= 5千克,铝壶和水的初温为t0= 15C,末温为t= 100C,根据公式Q吸=cm(t—t°)得铝壶吸热为:

Qi = C[m*t —1°)

=8.88X 102焦/(千克?C )X 0.5千克X (100—15)C

=3.77X 104焦

水吸收的热量为:Q2= C2m2(t—1°)

Q2= 4.2X 103焦/(千克?C )X 5 千克X (100—15)C

=1.79 X 106焦

铝壶吸热占铝壶和水总共吸热的百分比为:

Q1/(Q2+ Q2)X 100%= 3.77X 104焦/(3.77X 104+ 1.79X 106)焦X 100% = 2.1%

答:铅壶吸收的热量占铝壶和水总共吸收热量的 2.1%.

总结1.易错分析:物理量的单位错误.在计算铝壶吸收的热量时,将铝壶的质量m2= 500克直接代入公式.不知道在公式Q吸=cm(t —1°)中质量的单位应该用千克,结果造成计算错误.百分比求错,将铝壶吸收热量与总热量的百分比看成铝壶吸收热量与水吸收热量的百分比,将水吸收的热量看成铝壶和水吸收的总热量,这是在审题时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审题不认真所致.

2 .同类变式:质量是0.5千克的铝壶中装有10C的水3千克,要把壶中的水烧到100C需要多少焦的热量?c水=4.2X 103焦/(千克「C ), c 铝=0.88X 103焦/(千克「C )

答案:1.1738X 106焦

3.思维延伸:质量为1千克的水温度升高50C 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这

些热量可使多少千克干泥土的温度也升高 50 r ?干泥土的比热容为 0.84X 103 焦 /(千克 Y )

答案:2.10X 105焦,5千克

例4将200克、80r 的热水和20r 的水相混合,混合后水的温度 为

40r ,不计热量损失,求:

(1) 混合过程中热水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2) 混合时加入的冷水是多少克?

策略 根据已知条件,运用吸热公式和放热公式以及热平衡方程建 立等式进行求解?在求解之前要统一单位,求解之后按要求换算单位.

解答(1)设热水温度为t 1r ,冷水温度为t 2r ,混合后的温度为t r ,

热水的质量为克,冷水的质量为m 2克,依题意有:

Q 放=cm 1(t 1 — t )

=4.2X 103 焦/(千克「C ) X 0.2 千克X (80 — 40)r

=3.36X 104 焦.

(2)根据 Q 吸=cm2(t —12),Q 吸=Q 放,则有:cm2(t — t?) = 3.36X

104焦 336 X 104 焦 4.23 X 103 焦(千克?r ) X (40 r 一 20 r )

=0.4千克=400克

答:⑴混合过程中热水放出的热量是 3.36X 104焦;(2)混合时加入

的冷水是400克.

总结1.易错分析:不会使用物体吸放热的公式.由于在物体吸放 热的公式中涉及的物理量比较多,涉及的物理单位比较多,所以在使用 公式时,容易出现物理量代入错误和物理量的单位错误.在使用热平衡 方程时,出现公式变形错误.热平衡方程共涉及八个物理量,因此在公 式变形时,容易出现公式推导错误,使得最后计算结果错误.

2. 同类变式:取0.1千克的煤油,测得它的温度是 20r,把80克 的铁块加热到100r 后投入到煤油里,求混合后的温度是多少?铁的比 热容是0.46X 103焦/(千克?r ),煤油的比热容是2.0X 103焦/(千克?r ), 336 X 104

热递过程中无热量损失

答案:32.4r

3. 思维延伸:为要测出火炉的温度,将一钢块放入火炉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取出,立即投入到10C的水中,结果水的温度升高到50C ;再将钢块取出,第二次加热到130°C,投入到与前次等量的水中,结果水的温度从20C升高到25C .求火炉的温度为多少.

答案:890 C

住宅采暖热负荷计算

住宅采暖热负荷计算 下面以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住宅为例分析某地区的一般采暖热负荷计算方法: 1. 某市的气象资料(以北京为例): 纬度:北纬40°49′ 冬季采暖室外日平均温度≤8℃的天数:140天 冬季日平均温度≤8℃期间的平均温度:-6.2℃ 冬季室外平均风速:1.6m/s 2.根据人体的舒适性条件选择室内设计温度:18℃ 3.根据围护结构特点选择和计算的传热系数K: 外墙:K1=1/(Rn+Rλ+Rw) 其中查表知 Rn=0.115m2K/w Rw=0.04 m2K/w Rλ=0.76 m2K/w (按空心砖墙450毫米,外抹水泥砂浆,内粉刷白灰) K1=1/(0.115+0.04+0.76)=1.09 w/ m2K 当室内外温差为24.2℃时为防止结露,外墙的最大传热系数为1.47w/ m2K, 因此,取K1=1.09 w/ m2K

外窗(双层钢窗):传热系数K2=3.3w/ m2K 外门(单框木门):传热系数K3=4.65 w/m2K 4.计算的基本传热量和附加耗热量 因建筑平面图不详,故取正方形模型计算各部分面积,房间层高取3米。 建筑面积为100平方米的房间各部分面积如下(外墙面积按总墙面积的50%计算): 外墙:F1=10*4*3*0.5*0.7=42 m2 外窗:F2=10*4*3*0.5*0.3=18 m2 外门:F3=2 m2 Q1=K1*F1*(tn-tw)=1.09*42*(18+6.2)=1108w Q2=K2*F2*(tn-tw)=3.3*18*(18+6.2)=1437w Q3=K3*F3*(tn-tw)=4.65*2*(18+6.2)=225w 5.计算加热渗入空气所需的热量(换气次数法) Q4=0.278*C*V*N*ρ*(tn-tw) C:冷空气比热容,取C=1kJ/kg.K V:建筑物体积,V=100*3=300m3 N:换气次数,取N=1次/小时 ρ;冷空气密度,1.35kg/ m3 Q5=0.278*1*100*3*1*1.35*(18+6.2)*1000/3600=757w

大学物理习题第4单元 能量守恒定律

第四章 能量守恒定律 序号 学号 姓名 专业、班级 一 选择题 [ D ]1. 如图所示,一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水平放置,左端固定,右端与桌面上一质量 为m 的木块连接,用一水平力F 向右拉木块而使其处于静止状态,若木块与桌面间的静摩擦系 数为μ,弹簧的弹性势能为 p E ,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p E = k mg F 2)(2 μ- (B) p E =k mg F 2)(2 μ+ (C) K F E p 22 = (D) k mg F 2)(2μ-≤p E ≤ k mg F 2)(2 μ+ [ D ]2.一个质点在几个力同时作用下的位移为:)SI (654k j i r +-=? 其中一个力为恒力)SI (953k j i F +--=,则此力在该位移过程中所作的功为 (A )-67 J (B )91 J (C )17 J (D )67 J [ C ]3.一个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 v 与时间 t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设时刻1t 至2t 间 外力做功为1W ;时刻2t 至3t 间外力作的功为2W ;时刻3t 至4t 间外力做功为3W ,则 (A )0,0,0321<<>W W W (B )0,0,0321><>W W W (C )0,0,0321><=W W W (D )0,0,0321<<=W W W [ C ]4.对功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 (1) 保守力作正功时,系统内相应的势能增加。 (2) 质点运动经一闭合路径,保守力对质点作的功为零。 (3)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所以两者所作的功的代数和必然为零。 在上述说法中: (A )(1)、(2)是正确的 (B )(2)、(3)是正确的 (C )只有(2)是正确的 (D )只有(3)是正确的。 [ C ]5.对于一个物体系统来说,在下列条件中,那种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A )合外力为0 (B )合外力不作功 (C )外力和非保守内力都不作功 (D )外力和保守力都不作功。 二 填空题 1.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电梯内,电梯以 2 1 g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h ,在此过程中,电梯对物体的作用力所做的功为 mgh 2 1 - 。 2.已知地球质量为M ,半径为R ,一质量为m 的火箭从地面上升到距地面高度为2R 处,在此过程中,地球引力对火箭作的功为)1 31(R R GMm -。 3.二质点的质量各为1m 、2m ,当它们之间的距离由a 缩短到b 时,万有引力所做的功为 )1 1(21b a m Gm --。 4.保守力的特点是 _______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守力的功与势能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略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弹簧原长m 1.00=l ,倔强系数N/m 50=k ,其一端固定在半径 为R =0.1m 的半圆环的端点A ,另一端与一套在半圆环上的小环相连,在把小环由半圆环中点B 移到另一端C 的过程中,弹簧的拉力对小环所作的功为 -0.207 J 。 6.有一倔强系数为k 的轻弹簧,竖直放置,下端悬一质量为m 的小球。先使弹簧为原长,而小球恰好与地接触。再将弹簧上端缓慢地提起,直到小球刚能脱离地面为止。在此过程中外力所作的功 A B C R v O 1 t 2t 3 t 4 t

能量守恒定律应用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二、考点点拨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遵守的守恒定律,它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而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观点解决相关问题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必考和重点考查的内容。 三、跨越障碍 (一)功与能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转化,而且能的转化必通过做功来实现。 功能关系有: 1.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P G E W ?-= 2.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即K E W ?=∑ 3. 重力、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即E W ?=其它 4. 系统内一对动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系统所增加的内能,即相对动内s f Q E E ?==?=? (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 内容: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能的总量不变。 2. 定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另一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这也是我们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式的两条基本思路。 (三)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 分清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内能、电能等)在变化。 2. 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减E ?和增加的能量增E ?的表达式。 3. 列恒等式减E ?=增E ?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铁块A 以水平速度0v 冲上质量为M 、长为l 、置于光滑水平面C 上的木板B 。正好不从木板上掉下。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时长木板对地位移为s 。求这一过程中:

竖向荷载计算--分层法例题详解

例:如图1所示一个二层框架,忽略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框架侧移,用分层法计算框架的弯矩图,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各梁、柱杆件的 线刚度值( EI i l )。 图1 解:1、图1所示的二层框架,可简化为两个如图2、图3所示的,只带一层横梁的框架进行分析。 图2 二层计算简图

图3 底层计算简图 2、计算修正后的梁、柱线刚度与弯矩传递系数 采用分层法计算时,假定上、下柱的远端为固定,则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因此,除底层外,其余各层柱的线刚度应乘以0.9的修正系数。底 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为1 2 ,其余各层柱的弯矩传递系数为 1 3 。各层梁的弯 矩传递系数,均为1 2 。 图4 修正后的梁柱线刚度

图5 各梁柱弯矩传递系数 3、计算各节点处的力矩分配系数 计算各节点处的力矩分配系数时,梁、柱的线刚度值均采用修正后的结果进行计算,如: G节点处: 7.63 0.668 7.63 3.79 G H G H GH GH GD Gj G i i i i i μ==== ++ ∑ GD 3.79 0.332 7.63 3.79 GD GD GH GD Gj G i i i i i μ==== ++ ∑ H节点处: 7.63 0.353 7.63 3.7910.21 HG HG HG HG HE HI Hj H i i i i i i μ==== ++++ ∑ 3.79 0.175 7.63 3.7910.21 HI HI HI HG HE HI Hj H i i i i i i μ==== ++++ ∑ 10.21 0.472 7.63 3.7910.21 HE HE HE HG HE HI Hj H i i i i i i μ==== ++++ ∑ 同理,可计算其余各节点的力矩分配系数,计算结果见图6、图7。

能量守恒定律 例题解析

能量守恒定律例题解析 例 1 在摩擦生热的现象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_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_能;在热传递的过程中,高温物体的内能________,低温物体的内能________,内能从________转移到________,而能的总量________. 策略分析此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能量守恒定律”中的“转化”、“转移”和“守恒”这几个关键的词,当能量发生转化时一定表现为:一种形式的能减少而变化成另一种形式的能,则另一种形式的能增大.而“转移”则是指一种形式的能在物体与物体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间发生了数量的变化,即增加与减少,而没有形式的变化.但能的总量却保持不变.所以无论在摩擦生热现象中,气体膨胀做功的过程中及热传递的过程中,都服从“能量守恒”定律. 解答机械能;内;内;机械;减少;增加;高温物体;低温物体;保持不变. 总结1.易错分析:对能量守恒定律理解不深,不善于考察题中各种情况的能量转化或转移. 2.同类变式: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和________间的相互________过程.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质是________在物体之间相互________的过程 答案:机械能,内能,转化,内能,转移3.思维延伸:下列各种现象中,只有能的转移而不发生能的转化的过程是 [ ] A.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冷 B.植物吸收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C.水蒸气顶起壶盖 D.电灯发光发热 答案:A 例2 下列现象中,能量转化正确的是 [ ] A.子弹打入墙壁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电流通过电炉时,电能转化为内能 C.暖水瓶中的水蒸气把瓶塞冲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给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策略判断这四个现象中的能的转化的关键,是理解好“转化”的含意.即“转移、变化”的意思,这里既有数量的变化.同时还有形式的变化,在给蓄电池充电时消耗的是电能,得到的是化学能,即电能减少,化学能增大,所以应是电能转化成化学能,而不是化学能转成电能.所以D选项错误,其余三项正确. 解答A、B、C 总结1.易错分析:不能把握实例中物体最初具有什么能.后来又转化成了什么形式的能.漏选A是对转化成的内能这个结果不清楚.漏选B是由于疏忽而认为是内能转化为电能.而选D是误认为充电过程是

荷载计算题

1.图示简支梁,4000L mm =,受到楼面传来的均布恒荷载标准值7.5/k g kN m = (不含梁自重),均布活荷载标准值8/k q kN m =,梁截面尺寸为250400b h mm mm ?=?,混凝土容重为325/kN m γ=。活荷载的组合值系数为0.7c ψ=,准永久值系数为0.5q ψ=,频遇值系数0.6f ψ=,求该梁跨中处弯矩的基本组合、准永久组合和频遇组合。 ①基本组合: 梁自重线荷载:325/0.250.4 2.5/kN m m m kN m ??= 该梁承受均布荷载标准值 2.57.510/k g kN m =+= 当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时 22 2211 1.2 1.4881 1 1.2104 1.484242 2.446.488G Gk Q Qk k k S S S g L q L kN m γγ=+=??+??=???+???=+=? 当由永久荷载效应控制时 22 2211 1.35 1.40.7881 1 1.35104 1.40.7842715.684 2.6888G Gk Q c Qk k k S S S g L q L kN m γγψ=+=??+???=???+????=+=? 该梁在基本组合下跨中弯矩为46.4kN m ? ②准永久组合 22 122118811 1040.5842082888n Gk qi Qik k q k i S S S g L q L kN m ψψ==+=?+??=??+???=+=?∑ ③频遇组合 22 1122211 881 1 1040.684209.629.688k n G f Q k qi Qik k f k i S S S S g L q L kN m ψψψ==++=?+??=??+???=+=?∑ 2.图示外伸梁,已知该梁受到均布恒荷载标准值10/k g kN m =(含梁自重),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

采暖热负荷的计算方法((0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为节省时间,采用的热负荷确定方法均为估算法,即用房间面积乘以每平方米的设计热负荷指标。通常为朝南房间为120W/m2,其它房间为120W/m2-150W/m2不等,全凭设计人员的经验和感觉。为了设计效果,尽可能往大值选取。最终导致一些散热器型号选取过大,大马拉小车的现象在目前供暖设计中屡见不鲜,导致用户的初投资增加,整个供暖系统的花费加大。 站在为客户省钱的角度,尽可能规范选取散热器型号,我们的热负荷选择只需在充分满足房间温度的要求下,上下有轻微浮动即可。 以本公司原本设计的锦苑天元坊15幢的某户家庭暖气系统为例。该设计说明中缺少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如:建筑物所处楼层(是否有屋顶),整个建筑物的维护结构资料(外墙,外窗,地面的材质和传热系数),扬州市的气象参数等,导致估算出来的某些房间热负荷太大。以书房为例,书房面积8.2m2,选取的是雅克菲钢制板式散热器,规格型号22K-600-800,热量1399W,算下来单位设计热负荷高达170W/m2,以北方比较成熟的供暖工艺来说,从节能角度出发,某户用热的单位面积热量超过98W/m2就要罚款,由此可见我们的设备选型不太合理,需要改进。 仍以该住宅的书房为例,采用常规的热负荷计算方法,其中维护结构:层高3m,外墙:双面抹灰24空心砖墙,传热系数为1.47W/m2·K,外窗:金属框 经过计算,在保证房间温度18o C的情况下,最东北角的房间热负荷为957W。单位面积平均负荷为116 W/m2,其他房间由于朝向等因素,该值会相应降低。而本设计选择的散热器其单位设计热负荷高达170W/m2,选择稍大,如选择小一号的散热器22K-600-600,热量1061W即可满足要求。 但是这种计算相对复杂,每个房间的外墙,外窗都要计算,如果是底层或者是顶层还需计算地面和顶层的散热量。工作量很大,对于企业设计不太适用。

能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

能量守恒定律的典型例题 [例1]试分析子弹从枪膛中飞出过程中能的转化. [分析]发射子弹的过程是:火药爆炸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气体推动子弹从枪口飞出. [答]火药的化学能→通过燃烧转化为燃气的内能→子弹的动能. [例2]核电站利用原子能发电,试说明从燃料铀在核反应堆中到发电机发出电的过程中的能的转化. [分析]所谓原子能发电,是利用原子反应堆产生大量的热,通过热交换器加热水,形成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答]能的转化过程是:核能→水的内能→汽轮机的机械能→发电机的电能. [说明] 在能的转化过程中,任何热机都不可避免要被废气带走一些热量,所以结合量守恒定律可得到结论:

不消耗能量,对外做功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的; 把工作物质(蒸汽或燃气)的能量全部转化为机械能(称第二类永动机)也是不可能的. 【例3】将一个金属球加热到某一温度,问在下列两种情况下,哪一种需要的热量多些?(1)将金属球用一根金属丝挂着(2)将金属球放在水平支承面上(假设金属丝和支承物都不吸收热量)A.情况(1)中球吸收的热量多些 B.情况(2)中球吸收的热量多些 C.两情况中球吸收的热量一样多 D.无法确定 [误解]选(C)。 [正确解答]选(B)。 [错因分析与解题指导]小球由于受热体积要膨胀。由于小球体积的膨胀,球的重心位置也会变化。如图所示,在情况(1)中,球受热后重心降低,重力对球做功,小球重力势能减小。而在情况(2)中,

球受热后重心升高。球克服重力做功,重力势能增大。可见,情况( 1)中球所需的热量较少。 造成[误解]的根本原因,是忽略了球的内能与机械能的转变过程。这是因为内能的变化是明确告诉的,而重力势能的变化则是隐蔽的。在解题时必须注意某些隐蔽条件及其变化。 [例4]用质量M=0.5kg的铁锤,去打击质量m=2kg的铁块。铁锤以v=12m/s的速度与铁块接触,打击以后铁锤的速度立即变为零。设每次打击产生的热量中有η=50%被铁块吸收,共打击n=50次,则铁块温度升高多少?已知铁的比热C=460J/kg℃。 [分析] 铁锤打击过程中能的转换及分配关系为 据此,即可列式算出△t. [解答]铁锤打击n=50次共产生热量:

能量守恒定律

量守恒定律的定义 这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law of conservation of mass) 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简解 种变化或过程,其总质量保持不变。18 后,这一定律始得公认。20 简称质能守恒定律)。 验证 20世纪初,德国和英国化学家分别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以求能得到更精确的实验结果,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误差是在实验误差允许范围之内的,因此质量守恒定律是建立在严谨的科学实验基础之上的。质量守恒定律就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 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例如, 质量守恒定律即, 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总和。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不变。六个不变:宏观:1.反应前后物质总质 量不变 3.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微观:4.原子的种类不变;5.原子的数

目不变;6.原子的质量不变。两个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种类改变。微观:物质的粒子构成方式一定改变。两个可能改变:宏观:元素的化合价可能改变微观: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质量守恒定律发现简史 1756年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把锡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煅烧,锡发生变化,生成白色的氧化锡,但容器和容器里的物质的总质量,在煅烧前后并没有发生变化。经过反复的实验,都得到同样的结果,于是他认为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是守恒的。但这一发现当时没有引起科学家的注意,直到1777年法国的拉瓦锡做了同样的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论,这一定律才获得公认。但要确切证明或否定这一结论,都需要极精确的实验结果,而拉瓦锡时代的工具和技术(小于%的质量变化就觉察不出来)不能满足严格的要求。因为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所以不断有人改进实验技术以求解决。1908年德国化学家朗道耳特(Landolt)及1912年英国化学家 罗蒙诺索夫 曼莱(Manley)做了精确度极高的实验,所用的容器和反应物质量为1 000 g左右,反应前后质量之差小于 1 g,质量的变化小于一千万分之一。这个差别在实验误差范围之内,因此科学家一致承认了这一定律。 发展

桥梁计算题2014.10.6

六、计算题 1、某公路桥梁由多跨简支梁组成,总体布置如图6-1所示,每孔标准跨径25m ,计算跨径24m ,桥梁总宽10m ,行车道宽8m ,每孔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每个桥墩上设四个支座,支座横桥向中心距为4m 。桥墩支承在岩基上,由混凝土独柱墩身和带悬臂 的盖梁组成,桥梁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 级,混凝土的重力密度为25kN/m 2 。 问:(1)该桥按规模分为哪一类? (2)该桥的设计安全等级为几级? (3)在计算汽车设计车道荷载时,设计车道数取几? (4)桥梁的车道横向折减系数为多少? (5)在计算主梁的剪力和弯矩时,车道荷载标准值如何取用? 图6-1(图中尺寸单位:m ) 【解】(1)根据《桥规》第1.0.11条表1.0.11可知:该桥按规模分类属大桥; (2)根据《桥规》第1.0.9条表1.0.9可知:该桥的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 (3)根据《桥规》第4.3.1条表4.3.1-3可知:设计车道数取2; (4)根据《桥规》第4.3.1条表4.3.1-4可知:车道横向折减系数为1.0; (5)在计算主梁的剪力和弯矩时,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均为kN/m 5.10=k q ;集中荷载标准值,当桥梁计算跨径小于或者等于5m 时,kN 180=k P ;当桥梁计算跨径等

于或大于50m 时,kN 360=k P ;当桥梁计算跨径在5m ~50m 之间时,k P 值采用直线内插求得。计算剪力时,集中荷载标准值k P 乘以1.2的系数。本题中,计算跨径024m l =。 所以:计算主梁弯矩时的集中荷载标准值:180180(245)/(505)256kN k P =+?--=; 计算主梁剪力时的集中荷载标准值:256 1.2=307.2kN k P =?。 2、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形截面简支梁桥,计算跨径40m ,设计荷载等级为公路-I 级,桥梁采用上、下行双幅分离式横断面形式,单幅行车道宽16m ,两侧防撞栏杆各0.6m ,单幅桥全宽17.2m 。 问:(1)计算汽车设计车道荷载时,采用几个设计车道数? (2)桥梁的车道横向折减系数为多少? (3)在计算主梁的剪力和弯矩时,车道荷载标准值各为多少? 【解】(1)根据《桥规》第4.3.1条表4.3.1-3可知:设计车道数取4; (2)根据《桥规》第4.3.1条表4.3.1-4可知:车道横向折减系数为0.67; (3)在计算主梁的剪力和弯矩时,车道荷载的均布荷载标准值均取为kN/m 5.10=k q ;集中荷载标准值:当计算主梁弯矩时:180180(405)/(505)320kN k P =+?--=; 当计算主梁剪力时:320 1.2=384kN k P =?。 3、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箱形截面简支梁桥,计算跨径40m 。若该主梁跨中横断面面积 2m 6.9=F 、主梁采用C50混凝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MPa 1045.34?=c E ,跨中截面的截面 惯性矩4m 75.7=c I 、材料重力密度3 kN/m 0.26=γ,试计算汽车荷载冲击系数μ为多少? 【解】已知:m 40=l ,2 m 6.9=F ,MPa 1045.34?=c E ,3kN/m 0.26=γ,4m 75.7=c I 结构跨中处延米结构重力: 3 26109.6249600N/m G F γ==??= 结构跨中处的单位长度质量:22 /249600/9.8125443Ns /m c m G g === 简支梁桥基频: 3.18Hz f = == 冲击系数:189.00157.01826.3ln 1767.00157.0ln 1767.0=-=-=f μ。 4、图6-2所示为一座桥面板铰接的T 形截面简支梁桥,桥面铺装厚度为0.12m ,桥面板净跨径为 1.42m ,车辆两后轮轴距为 1.4m ,车辆后轮着地宽度和长度分别为:20.6m b =和 20.2m a =;车辆荷载的轴重kN 140=P ,冲击系数3.11=+μ,计算桥面板根部在车辆荷

最新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40道

一、选择题 1、关于能量的转化与守恒,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任何制造永动机的设想,无论它看上去多么巧妙,都是一种徒劳 B.空调机既能致热,又能致冷,说明热传递不存在方向性 C.由于自然界的能量是守恒的,所以说能源危机不过是杞人忧天 D.一个单摆在来回摆动许多次后总会停下来,说明这个过程的能量不守恒 2、下列过程中,哪个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A.太阳能电池充电B.电灯照明C.电风扇工 作D.风力发电 3、温度恒定的水池中,有一气泡缓缓上升,在此过程中,气泡的体积会逐渐增大,若不考虑气泡内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气泡内的气体对外做功 B.气泡内的气体内能不变

C.气泡内的气体与外界没有热交换 D.气泡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保持不变 4、一个系统内能减少,下列方式中哪个是不可能的 A.系统不对外界做功,只有热传递 B.系统对外界做正功,不发生热传递 C.外界对系统做正功,系统向外界放热 D.外界对系统作正功,并且系统吸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压强越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就越大 B.在绝热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减少 C.温度升高,物体内每个分子的热运动速率都增大 D.自然界中涉及热现象的宏观过程都具有方向性 6、一定量的气体吸收热量,体积膨胀并对外做功,则此过程的末态与初态相比, A.气体内能一定增加B.气体内能一定减小

C.气体内能一定不变D.气体内能是增是减不能确定 7、有关气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B.气体的分子密度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有可能减小 8、如图所示,两个相通的容器P、Q间装有阀门K,P中充满气 体,Q中为真空整个系统与外界没有热交换.打开阀门K后,P中的气体进入Q中,最终达到平衡,则 A.气体体积膨胀,内能增加 B.气体分子势能减少,内能增加 C.气体分子势能增加,压强可能不变 D.Q中气体不可能自发地全部退回到P中 9、关于物体内能的变化,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是() A.物体机械能减少时,其内能也一定减少

高中物理《能量守恒定律》教案设计

能量守恒定律 本节课的设计,教材继续沿用了前几节的课程模式,先由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研究问题,然后用实验加以证实,让学生接受这个物理事实.接着再从理论上推导、证明,从而得出结论. 这节课教材是从生活中骑自行车上坡的实例入手,引出动能和重力势能在此过程中是在相互转化的.接着通过实验来证实这个转化过程中的守恒结论.最后提出了自然界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规律之一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一个特例,要使学生对定律的得出、含义、适用条件有一个明确的认识,这是能够用该定律解决力学问题的基础. 各种不同形式的能相互转化和守恒的规律,贯穿在整个物理学中,是物理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能量守恒定律是学习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规律的起点,也是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的进一步综合和展开的重要基础.所以这一节知识是本章重要的一节. 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内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物体系统机械能守恒的条件;能够正确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 分析物体系统所具有的机械能,尤其是分析、判断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是本节学习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应让学生认识到,物体重力势能大小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零势面)有关;而重力势能的变化量是与所选取的参考平面无关的.在讨论物体系统的机械能时,应先确定参考平面. 教学重点1.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2.在具体的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1.从能的转化和功能关系出发理解机械能守恒的条件; 2.能正确判断研究对象在所经历的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教具准备自制投影片、CAI课件、重物、电磁打点计时器以及纸带、复写纸片、低压电源及两根导线、铁架台和铁夹、刻度尺、小夹子. 课时安排1课时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能,知道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2.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内容; 3.在具体问题中,能判定机械能是否守恒,并能列出机械能守恒的方程式; 4.理解能量守恒定律,能列举、分析生活中能量转化和守恒的例子. 二、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解释现象、分析问题; 2.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能量守恒的教学,使学生树立科学观点,理解和运用自然规律,并用来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实验验证,体会学习的快乐,激发学习的兴趣;通过亲身实践,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科学观.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实验演示]

能量守恒定律

一. 教学内容: 第九节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第十节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 二. 知识要点: 1. 会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计算物体运动的速度。掌握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原理。通过用纸带与打点计时器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体验验证过程和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知道能源和能量耗散。通过对生活中能量转化的实例分析,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 三. 重难点解析: 1. 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目的: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原理: 通过实验,分别求做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相应过程动能的增加量。若二者相等,说明机械能守恒,从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EP=△EK 实验器材 打点计时器及电源、纸带、复写纸、重物、刻度尺、带有铁夹的铁架台、导线。 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装置,将纸带固定在重物上,让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

(2)用手握着纸带,让重物静止地靠近打点计时器的地方,然后接通电源,松开纸带,让重物自由落下,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 (3)从打出的几条纸带中挑选第一、二点间的距离接近2mm且点迹清晰的纸带进行测量,记下第一个点的位置O,并在纸带上从任意点开始依次选取几个计数点1、2、3、4…,并量出各点到O点的距离h1、h2、h3…,计算相应的重力势能减少量,mgh。如图所示。 (4)依步骤(3)所测的各计数点到O点的距离hl、h2、h3…,根据公式vn= 计算物体在打下点l、2…时的即时速度v1、v2…。计算相应的动能 (5)比较实验结论: 在重力作用下,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可以互相转化,但总的机械能守恒。 选取纸带的原则: (1)点迹清晰。 (2)所打点呈一条直线。 (3)第1、2点间距接近2mm。 本实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安装打点计时器时,必须使两个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 (2)实验时必须保持提起的纸带竖直,手不动。待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再松开纸带,以保证第一点是一个清晰的点; (3)打点计时器必须接50Hz的4V?D6V的交流电; (4)选用纸带时应尽量挑选第一、二点间距接近2mm的点迹清晰且各点呈一条直线的纸带;

荷载组合例题(1)

【例题1】某办公楼面板,计算跨度为3.18m ,沿板长每米永久荷载标准值为3.1kN/m ,可变荷载只有一种,标准值为1.35Kn/m ,该可变荷载组合系数为0.7,准永久值系数为0.4,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 求:用于计算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所需的荷载组合。 解: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可变荷载控制的组合 ()221 1.2 3.1 3.18/8 1.4 1.35 3.18/87.07M kN m =???+??= 永久荷载控制的组合 ()221 1.35 3.1 3.18/8 1.40.7 1.35 3.18/8 6.96M kN m =???+???= 取 6.96M kN m = 。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按标准组合计算 223.1 3.18/8 1.35 3.18/8 5.63M kN m =?+?= 按准永久组合计算 223.1 3.18/80.4 1.35 3.18/8 4.60M kN m =?+??= 【例题2】某矩形截面外伸梁如图,截面尺寸为250mm ×500mm ,承受永久荷载标准值20kN/m ,可变荷载标准值10kN/m ,组合系数ψc =0.7。 求: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 解:对跨中弯矩计算,跨中梁段荷载为不利荷载,其设计值应乘以放大系数: 1.35×20+0.7×1.4×10=36.8kN/m (永久荷载控制) 1.2×20+1.4×10=38kN/m (可变荷载控制) 外伸梁段的荷载为有利荷载,所以永久荷载分项系数为1.0,可变荷载分项系数为0,其设计值为:1×20+0×10=20kN/m 。 所以跨中最大弯矩设计值为: 38×62/8-0.5×20×22/2=151kN-m 。 对外伸段梁,跨中弯矩数值不影响支座处负弯矩,但是影响弯矩包络图范围,从而影响负筋配置,当然外伸段梁荷载为不利荷载。

高一物理能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第3节能量守恒定律测试 1、下列关于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B .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不可能守恒 C .如果没有摩擦力和介质阻力,运动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 .物体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换时,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2、试以竖直上抛运动为例,证明机械能守恒.设一个 质量为m 的物体,从离地h i 处以初速v i 竖直上抛,上 升至 h 2高处速度为V 2,如图7-7-1所示. 3、在下列情况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的是(不计空气阻 力)() A .推出的铅球在空中运动的过程中 B .沿着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的物体 C .被起重机匀速吊起的物体 D .细绳的一端系一小球,绳的另一端固定,使小球在竖直平面 内做圆周运动 4、如图7-7-2所示,某人以拉力F 将物体沿斜面拉下,拉力大小等 于摩擦力,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做匀速运动 B .合外力对物体做功等于零 C .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卽才 陀一 87-7-1

D.物体机械能减小5、下列关于物体机械能守恒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守恒 B .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则其机械能一定不守恒 C.合外力对物体不做功,物体的机械能一定守恒 D .运动的物体,若受合外力不为零,其机械能有可能守恒 6、当物体克服重力做功时,物体的() A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机械能可能不变 B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机械能一定增加 C.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可能不变 D .重力势能一定减少,动能可能减少 7、物体在空中以9. 8m/s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则运动过程中物体 的机械能() A .增大 B .减小C.不变D .上述均有可能 &如图7-7-3所示,物体沿光滑半圆形凹面从A 点滑至B点的过程中,物体受力和力的作用,其中只 有力做功,重力势能,动能,但两者之和. 9、竖直向上将子弹射出,子弹在上升过程中,子弹的动能,重力势能.在最高点时子弹的动能为,重力势能达。由于空气阻力的存在, 最高点时的重力势能于射击时的初动能,子弹的机械能。 10、一质量为m的皮球,从不同高度自由落下时反弹起来后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原来的,现将该球从高为h处竖直向下抛出,要使它反弹到h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1)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物体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内能、电荷的运动具有电能、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具有原子能等等。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将壶盖顶起,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流通过电热丝做功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等等”。这些实例说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这一转化过程。 (3)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三维空间的直角坐标系 1.作为坐标系必须满足三要素:原点、单位和方向,三维空间的直角坐标系关键一个问题是方向,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怎么排列都行,三维时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方向该如何排列呢,出现了两种情况,为了明确,我们采用的是右手螺旋法则,即的方向顺序按拇、食、中指排列见图7-12.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立以后。涉及一系列术语,它们的坐标表达()为1)、原点(0,0,0)2)、坐标轴X轴(,0,0) Y轴(0,,0) Z轴(0,0,)3)、坐标面 XOY 面(,,0 ) YOZ面(0,,) ZOX面(,0,)4)、卦限: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面把三维空间分成了八个卦限,各卦限内点()由其取值的正负来分见图7-2。3.注意同一个解析式在不同的空间坐标系下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一维直线上表示一个点二维平面上表示一条直线三维空间上表示一个平面在三维几何空间这个点集与三元数组集合由坐标系的建立使之成为一一对应了,以后不引起混淆时,我们常不加区别的说()为几何空间中的一点,或几何空间的点是()。二、上两点间的距离、邻域、区域等概念1.上两点间的距离一维直线上的两点间的距离是绝

毕业设计 单房间热负荷计算

第2章 负荷计算 2.1负荷计算 2.1.1冷负荷计算 考虑本少年宫主要为青少年学习娱乐场所,所以空调运行时间基本为青少年的作息时间,所以本设计取时间段为8:00—18:00。 ①围护结构瞬变传热形成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n l t t K F CL -?=' (2-1) ()βαK K t t t d l l ??+=' (2-2) 式中:CL ——外墙和屋面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kcal/h ; F ——外墙和屋面的面积,㎡; K ——外墙和屋面的传热系数,kcal/㎡.h; t l ’——修正后的温度,℃; tl ——外墙和屋面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 ——地点修正值,℃; αK ——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βK ——吸收系数修正值。 ②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n l t t K F CL -?=' (2-3) d l l t t t +=' (2-4) 式中:CL ——外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kcal/h ; F ——窗口面积,㎡; K ——外玻璃窗的传热系数,kcal/㎡.h; t l ’——修正后的温度,℃; tl ——外玻璃窗的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 ——地点修正值,℃; ③透过玻璃窗的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的计算方法 CL J Z C D C F CL ???=max , (2-5) 式中:CL ——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引起的逐时冷负荷,kcal/h ; F ——窗玻璃的净面积,㎡; Z C ——窗玻璃的综合遮挡系数;

CL C ——窗玻璃的冷负荷系数。 ④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A.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CL S C n Q CL 1= (2-6) 式中:CL ——人体显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kcal/h ; S Q ——来自室内全部人体的显热得热,kcal/h ; 1n ——群集系数; CL C ——人体散热冷负荷系数。 B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1n Q CL S = (2-7) 式中:CL ——人体潜热散热引起的冷负荷,kcal/h ; S Q ——来自室内全部人体的潜热得热,kcal/h ; 1n ——群集系数; ⑤照明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CL NC n n CL 21860= (2-8) 式中:CL ——照明引起的冷负荷,kcal/h ; N ——照明灯具所需功率,Kw ; 1n ——镇流器消耗功率系数; 2n ——灯罩隔热系数; CL C ——照明散热冷负荷系数。 ⑥设备散热引起的冷负荷计算方法 N n n n Q E 321860= (2-9) 式中:E Q ——设备和用具的世纪显热散热量,kcal/h; 1n ——利用系数(安装系数)一般可取0.7-0.9; 2n ——电动机负荷比率;

梁计算实例

模板计算实例 1、工程概况 柱网尺寸6m×9m,柱截面尺寸600mm×600mm 纵向梁截面尺寸300mm×600mm,横向梁截面尺寸600mm×800mm,无次梁,板厚150 mm,层高12m,支架高宽比小于3。 (采用泵送混凝土。) 2、工程参数(技术参数)

3计算 3.1梁侧模板计算 图3.1 梁侧模板受力简图 3.1.1梁侧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新浇筑的混凝土作用于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依据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按下列公式计算,取其中的较小值: V F C 210t 22.0ββγ= 4.1.1-1 H F c γ= 4.1.1-2 式中 : γc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kN/m 3; t 0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按200/(T+15)计算,取初凝时间为5.7 小时。 T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经现场测试,为2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11m/h ; H -- 混凝土侧压力计算位置处至新浇混凝土顶面总高度,取0.8m ; β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 β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

V F C 210t 22.0ββγ==0.22×24×5.7×1.2×1.15×3.32=138.13 kN/m 2 H F c γ==24×0.8=19.2 kN/m 2 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取较小值19.2kN/m 2。 3.1.2梁侧面板强度验算 面板采用木胶合板,厚度为18mm ,验算跨中最不利抗弯强度和挠度。计算宽度取1000mm 。(次楞平行于梁方向)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W= 1000×18×18/6=54000mm 3; (W= 650×18×18/6=35100mm 3 ;)(次楞垂直于梁方向) 截面惯性矩I= 1000×18×18×18/12=486000mm 4; (I= 650×18×18×18/12=315900mm 4;) 1、面板按三跨连续板计算,其计算跨度取支承面板的次楞间距,L=0.15m 。 2、荷载计算 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标准值G 4k =19.2kN/m 2, 振捣砼对侧模板产生的荷载标准值Q 2K =4kN/m 2。 (规范:2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k Q 2)(↓→)对水平面模板可采用2 kN/m 2,对垂直面模板可采用4 kN/m 2) 荷载基本组合 1) 由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k Q n i ik G Q r G r S 111+=∑= (4.3.1—2) ∑∑==+=n i ik Qi n i ik G Q r G r S 1 1 9.0 (4.3.1—3) 式中 G r ──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应按表4.2.3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