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真题

2018年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真题
2018年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真题

2018年北京城市学院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真题

北京城市学院

2018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 331 试题名称:社会工作原理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硕士

说明: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5 分,共 3 小题 15 分)

1.社区服务

2.参照群体

3.主文化与亚文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 15 分,共 3 小题 45 分)1.请简述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包括哪些?

2.请简述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中的“增权”理论。3.请简述网络时代社会互动的特点。

三、论述题(每小题 20 分,共 2 小题 40 分)1.试述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2.试述应该怎样确定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道路?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 25 分,共 2 小题 50 分)

1.材料:青少年及其群体是人群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层面,他们的发展与社会的变迁息息相关。青少年社会工作主要以青少年作为案主,根据其生理和心理状态、兴趣取向、特长嗜好、家庭背景以及智力等实际情况,予以个别的或集体的辅导,使其获得正常的发展与进步,并启发其个别的才能与志趣,使其发展至最大限度,以贡献于国家和社会。

《中国青年工作大百科》中关于“青年工作”的定义是:“社会工作当中的一项,其工作对象是青年及其相关的事物??其功能主要表现在:(1)教育功能,即帮助青年用马克思主义和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武装自己。(2)开发功能,即努力发掘青年的潜力,发挥青年的优势。(3)服务功能,即全面地关心青年,帮助青年排忧解难。(4)保护功能,即代表青年的正当利益,保护青年的合法权益。”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5 分)

根据青少年的不同需求,可以采用的青少年社会工作方法包括哪些?

2.材料:社会组织,国际上通常称为“志愿者组织”或者“非营利组织”(NPO),主要是指以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己任,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正式的组织形式。

从社会组织具有的特征来讲,主要包括民间性、非营利性、公益性、自愿性和自治性等特征。民间性是相对于国家公共权力部门而言,是指社会组织不是政府部门;非营利性和公益性是相对于市场化运作的企业而言,是指社会组织所从事的活动都不以营利为目的,是以社会公益事业、慈善事业和社会服务事业为主要宗旨,是为了发展公益事业实现公共利益;自愿性

和自治性是针对社会组织组织成员的结合方式而言的,是指社会组织以成员自愿参加为基础,具有一定的自治性。以上特征使社会组织明显区别于政府部门及市场化运作的企业,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服务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这为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方向的指引和巨大的动力。

截至 2016 年底,全国共有社会组织 70.2 万个,比上年增长 6.0%;吸纳社会各类人员就业 763.7 万人,比上年增长 3.9%。接收各类社会捐赠 786.7 亿元。

全国共有社会团体 33.6 万个,比上年增长 2.3%。其中:工商服务业类 3.8 万个,科技研究类 1.6 万个,教育类 1.0 万个,卫生类 0.9 万个,社会服务类 4.8 万个,文化类 3.5 万个,体育类 2.5 万个,生态环境类 0.6 万个,法律类 0.3 万个,宗教类 0.5 万个,农业及农村发展类 6.1 万个,职业及从业组织类 2.0 万个,其他 5.8 万个。

全国共有各类基金会 5559 个,比上年增长 16.2%。其中:公募基金会 1730 个,非公募基金会 3791 个;民政部登记的基金会 245 个(其中:涉外基金会 9 个、境外基金会代表机构 29 个)。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共接收社会各界捐赠 625.5 亿元。

全国共有民办非企业单位 36.1 万个,比上年增长 9.7%。其中:科技服务类 1.8 万个,生态环境类 444 个,教育类 19.9 万个,卫生类 2.5 万个,社会服务类 5.4 万个,文化类 1.8 万个,体育类 1.7 万个,法律类 617 个,工商业服务类 3459 个,宗教类 102 个,国际及其他涉外组织类 9 个,其他 2.4 万个。

但是,也有一批社会组织违规操作,不依法办事,受到相应的处罚。截至 2016 年底,全年共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案件 2363 起,其中取缔非法社会组织 16 起,行政处罚 2347 起。全年共查处社会团体违法违规案件 1565 起,其中取缔非法社会团体 9 起,行政处罚 1556 起。全年对基金会作出行政处罚 15 起。全年共查处民办非企业单位违法违纪案件 783 起,其中取缔非法民办非企业单位 7 起,行政处罚 776 起。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5 分)

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组织结构发展变化的特点有哪些?请阐述针对这些特点调整社会组织结构的主要任务有哪些?

《城市规划原理》—完整版__考试题库

名词解释部分 1、日照间距: 前后两排南向房屋之间,为保证后排房屋在冬至日底层获得不低于二小时的满窗日照而保持的最小间隔距离。 2、建筑后退:是规定建筑物应距离城市道路或用地红线程度。 3、绿地率:规划地块内各类绿化用地总和和占该用地面积的比例。 4、土地使用兼容性: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往往涉及到多种用地性质在地块内混合布置问题,以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为了协调处理性质不同的各用地的关系而采取的一种方法。(不确定,见《控制性详细规划》P38-39 5、城市蓝线:河流水域用地边界线。 6、城市紫线:历史保护区域边界线。 7、城市绿线: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区域边界线。 8、城市居住区: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并与居住人口规模(30000--50000人)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 9、CBD:中央商务区(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简称:CBD)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 11、建筑平均层数:指一个建筑地段内所有建筑各层面积总和除以这些建筑总面积的总和 12、CIAM:国际现代建筑协会。 13、拆建比:拆除的原有建筑总面积与新建的建筑总面积的比值。 14、配建设施:与住宅规模或与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套建设的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公共绿地的总称。 15、竖向设计:城市开发建设地区(或地段),为满足道路交通、地面排水、建筑布置和城市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对自然地形进行利用、改造,确定坡度、控制高程和平衡土石方等而进行的规划设计。 16、环境容量:在保证人群健康和生态系统不受危害的前提下,环境系统或其中某一要素对污染物的最大容纳量。 17、道路红线:城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线 18、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以土地使用控制为重点,详细规定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它强调规划设计与管理及开发相衔接,作为城市规划管理的依据并引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 19、日照标准:为保证室内环境的卫生条件,根据建筑物所处的气候区、城市大小和建筑物的使用性质确定的,在规定的日照标准日(冬至日或大寒日)的有效日照时间范围内,建筑外窗获得满窗日照的时间。 20、服务半径:指居民到达公共服务设施的最大步行距离 21、城市公共空间:是指城市或城市群中,在建筑实体之间存在着的开放空间体,是城市居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其目的是为广大公众服务.城市公共空间主要包括山林、水系等自然环境。 22、修建性详细规划:是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23、“雷德朋”系统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 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2010年度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城市规划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与乡村的主要区别?( ) A.空间要素集聚的差异 B.生产力结构的差异 C.社会职能的差异 D.义务教育制度的差异 答案:D,城市与乡村的基本区别主要有6点:集聚规模的差异(空间要素的集中程度)、生产效率的差异、生产力结构的差异、职能的差异、物资形态的差异、文化观念的差异。 2. 关于我国城乡差异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 ) A.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B.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 C.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D.随着“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方针政策的落实,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将很快得以根本消除 答案:D,我国城乡差异的基本现状有4个现象:城乡结构“二元化”、城乡收入差距拉大、优势发展资源向城市单向集中、城乡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严重失衡。 3. 关于城市发展阶段的表述,下列哪项是不准确的?( ) A.在农业社会中,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宗教和经济中心 B.工业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

C.在工业社会中,城市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 D.在后工业社会,中心城市的服务功能将逐步得以强化 答案:A,城市发展的3个阶段特征为:1、农业社会,城市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军事或宗教中心,没有起到经济中心的作用;2、工业城市,工业化导致了原有城市空间与职能的巨大重组,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和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3、后工业社会,城市的性质由生产功能转向服务功能,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向“生态时代”迈进。 4. 下列哪项不是城镇化的表现?( ) A.城镇数量的增加与规模的扩大 B.城市生活方式向周边乡村区域的扩散 C.村镇环境整治 D.农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 答案:C,城镇化包括有形的城镇化和无形的城镇化,有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人口的集中(城镇密度的加大与规模的扩大)、空间形态的改变、经济社会结构的变化(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无形的城镇化包括3个方面:城市生活方式的扩散,农村意识、行为方式、生活方式转化为城市意识、方式、行为的过程,农村居民逐渐脱离固有的乡土式生活态度、方式,采取城市生活态度、方式的过程。 5. 关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 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B.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C.城市腹地的大小与城市的功能和规模并无直接的关联

华南理工大学 2015年623城市规划原理

623 华南理工大学 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试卷上做答无效,请在答题纸上做答,试后本卷必须与答题纸一同交回) 科目名称:城市规划原理 适用专业:城乡规划学 共5页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35分) 1、《考工记·匠人营国》中“市朝一夫”的“夫”是指() A士兵B面积单位C长度单位D农民 2、隋大兴的主要规划设计者是() A宇文恺B刘秉忠C张衡D郭守敬 3、从城市初期选址来看,以下哪个城市为非临长江建设的城市() A江陵B扬州C南京D渝州 4、以下哪个城市是以手工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城市() A佛山B汉口C大同D泉州 5、古代广州城市发展中,把外国人居住生活的区域称作() A租界B十三行C蕃坊D里巷 6、民国时期,广州建设的城市新轴线包括哪条马路() A北京路B起义路C解放路D人民路 7、以下哪座外国城市不是由古罗马帝国城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A London B Lyon C Paris D Amsterdam 8、我国最新批准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 A北海B中山C齐齐哈尔D泰州 9、引起城市规模经济特性的城市特点是() A人口集聚性B城市基础设施的不可分性 C集聚经济性D三者都不对 10、下列有关城市化的含义,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城市化既是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又是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农业产业转化为非农产业的过程 B城市化是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在农村的扩散过程 C城市化还包括原有社会结构的重组,基础设施的现代化,传统文化的集成和更新等D城市化是乡村转变为城市的一种简单过程 11、H.霍伊特提出的城市土地利用模式是() A同心圆模式B放射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自由发展模式12、关于城市与区域的关系,下列哪项表述是错误的() A城市是区域发展的核心

2019年注册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原理真题及答共7页word资料

单选题: 1、城市的理解是最理想的聚居地? 人类创造理想生活的场所 2、大都市区功能地域概念: 法国都市国情调查区 加拿大的国情调查大都市区 英国的标准大都市劳动区和大都市经济劳动区 澳大利亚的国情调查扩展城市区 瑞典的劳动—市场区。 3、城镇发展应避免那个阶段: 空间分异等阶段 城市更新与再城市化 4、40个车位停车场最合理布局:C A 55×14 B 45×14 C 55×18 D 45×18 5、错误:城市规划的组织和实施有各地人民政府承担 34城市规划实施错误的:B个人房地产开发对规划产生负面影响 6、不是城市实施内容: A拟定规划设计条件 B产业优惠政策 C行政许可 编制专项规划,以保证工程设计与具体建设行动开展 7、省域体系规划原则错误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基本农田方针与国民经济计划和计划 8、城市总体规划的作用错误的:生产力布局的依据 9、社会调查不包括:城市居民收入政府及企事业单位基本情况 10、矿产城市不容易形成类型:星座型 11、城市职能定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是城市职能 12、中国古代城市形态形成原因错误的: 龙山农耕社会 赵国意识形态 汉长安地形原因 13、错误的:总体规划应考虑居住区级配套设施

14、城市交通(规划?)作用:完善子系统等 15、城市公共停车场用地总面积按规划人口人均0.8-1.0平米 16、紫线定义: A保护范围线 B控制范围线 17、污水错误的: 18、不用在城市绿地系统中(?):居住小区内绿地林地等 19、下面错误的(B) A、1929年南京“首都计划”采用功能分区 B、1929年南京“首都计划”采用方格网路网 C、1946年《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采用有机疏散理论 D、1949年《大上海都市计划总图》代表近代中国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 20、城市“四线”不需要划定的:首末站(好象) 21、与全球化(?)正确的:担当管理/控制职能必须在大城市CBD 担当研究/开发职能,在……小城镇发展制造向第三国家转移,在(?)无法生存 22、不属于法律规划:村庄控规 23、预测城镇化水平关联最小的: 综合增长率、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 24、交通战略方面的(忘了,请记的给回忆出来) 25、交通需求与关联最小的:城市人口结构 26、:防洪标准错误: A防洪标准与城市经济地位有关 B山洪比河洪标准高 C校核标准比设计标准高 D频率为0.5/百年,200年重现期 27、错误:地下空间各层次规划审批机关方面的内容 28、公共设施错误: 规模由城市人口决定 可以有政府,团体和私人投资开发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知识点汇集

考研知识点汇集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 国务院于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后公布了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批24座、第二批38座、第三批37座,共计99座.后来又增补了2座城市,它们犹如散嵌在祖国大地的颗颗璀璨明珠,散发着夺目的光芒。 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82年2月8日批准) 1.北京2.承德3.大同4.南京5.泉州6.景德镇7.曲阜8.洛阳 9.开封10.苏州11.扬州12.杭州13.绍兴14.江陵15.长沙16.广州 17.桂林18.成都19.遵义20.昆明21.大理22.拉萨23.西安24.延安 国家第二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86年12月8日批准) 1.天津2.保定3.平遥4.呼和浩特5.沈阳6.上海7.镇江8.常熟 9.徐州10.淮安11.宁波12.歙县13.寿县14.亳州15.福州16.漳州 17.南昌18.济南19.安阳20.南阳21.商丘22.武汉23.襄樊24.潮州 25.重庆26.阆中27.宜宾28.自贡29.镇远30.丽江31.日喀则32.韩城 33.榆林34.武威35.张掖36.敦煌37.银川38.喀什 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1994年1月4日批准) 1.正定2.邯郸3.新绛4.代县5.祁县6.哈尔滨7.吉林8.集安 9.衢州10.临海11.长汀12.赣州13.青岛14.聊城15.邹城16.淄博 17.郑州18.浚县19.随州20.钟祥21.岳阳22.肇庆23.佛山24.梅州 25.雷州26.柳州27.琼山28.乐山29.都江堰30.泸州31.建水32.巍山 33.江孜34.咸阳35.汉中36.天水37.同仁 国家最新批准历史文化名城名单 (国务院2001年8月10日) 1.凤凰 (国务院2001年12月17日) 2. 山海关 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发展的基本理论 1、区域理论佩鲁—1950年—增长极核理论—极化效应及扩散效应 2、经济学理论基础产业(主要满足城市以外的需要。为关键)服务性产业(满足本市的需要) 3、人文生态学理论互相竞争和互相依赖 4、交通通讯理论古登堡—1960年—可达性—交通;迈耶—1962年—《城市发展的通讯理论》—通讯。 5、经济全球化理论控制、管理—空间集聚;制造、装配—空间扩散 6、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工业化初期);相对集中(工业化成熟期)—工业化社会(城市人口增长占主导) 相对分散(后工业化初期);绝对分散(后工业化成熟期)—后工业化社会(郊区人口增长占主导)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产业构成

《城市规划原理》名词解释(考研).

1. 详细规划 以总体规划或者分区规划为依据,详细规定建设用地地各项控制指标和其他管理要求,或者直接对建设作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2. 修建性详细规划 以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依据,制订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工程设施的设计和施工的规划设计。 3. 城市规模 衡量城市大小的数量概念,包括城市人口规模与城市地域规模两种指标,通常人口规模是衡量城市规模的决定性指标。 4. 城市人口规模 在城市地理学研究及城市规划编制工作中所指的一个城镇人口数量的多少(或大小)。一般指一个城镇现状或在一定期限内人口发展的数量,后者与城市(镇)发展的区域经济基础、地理位置和建设条件、现状特点等密切相关。 5. 历史地段 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连片,或能较完整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和地段。 6. 历史街区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看城市的历史,及其保存的文物古迹,还要看其现状格局和风貌是否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 7. 文物保护单位 指由各级人民政府依法确定的、具有重要价值的地面、地下不可移动文物的总称。 8. 七通一平 给水、排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暖气、通天燃气或煤气、平整土地 是指土地(生地)在通过一级开发后,使其达到具备上水、雨污水、电力、暖气、电信和道路通以及场地平整的条件,使二级开发商可以进场后迅速开发建设。 9. 中央商务区 指一个国家或大城市里主要商业活动进行的地区。 10. 城市绿地 广义的城市绿地,指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种绿地。 狭义的城市绿地,指面积较小、设施较少或没有设施的绿化地段,区别于面积较大、设施较为完善的“公园”。 11. 城市景观规划 满足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审美的需要,对城市各项景观要素采取保护、利用、改善、发展等措施,为城市发展提供从全局到个案,从近期到远期的总体性政策要求。 12. 绿地指标(三项)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城市中居民平均每人占有公共绿地的数量。 绿地率:城市中各类绿地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绿化覆盖率:城市绿化种植中的乔木、灌木、草坪等所有植被的垂直投影面积占城市总面积的百分比。 13. 城市用地 指按城市土地使用的主要性质划分的各类用地的总称。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城市用地一般包括居住用地、公共设施用地、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对外交通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绿化用地、水域、特殊用地和其他用地等。 14. 城市规划区

城市规划原理第四版考试要点总结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仅供参考 作者: 收集于网络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一、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一)城市形成的动因 城市与人类文明史 城市与人类劳动大分工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农业和牧业/原始社会/固定居民点 第一次人类劳动大分工:商业和手工业/奴隶社会/城市 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 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工业化和城市化: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引力 城市的规模效益和集聚效益 (二)城市发展的规律 1、城市发展与基本经济部类:城市经济基础理论 基本经济部类和从属经济部类:循环积累过程和乘数效应 2、城市发展与经济结构转型:城市进化理论 "绝对集中"时期(工业化初始期) "相对集中"时期(工业化成熟期) "澜对分散"时期(后工业化初始期) "绝对分数"时期(后工业化成熟期) 3、城市发展与区域空间经济:增长极核理论集聚与扩散 4、城市发展与国际劳动分工:经济全球化理论经济全球化的城市和区域影响 二、城市的物质、社会和经济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一)城市的物质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l、城市物质构成 公共领城和非公共领域、城市物质构成的空间属性(可达性和外部效应) 2、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趋势 城市物质环境的演化方式:内外扩展和内部重组 城市物质环境的更新:建筑物的经济寿命与再开发的时机 经济结构重组与物质环境演化 (二)城市的社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社会构成:异质性和社会空间 2、城市社会的演化趋势:人口老龄化、家庭核心化、生活闲暇化

(三)城市的产业构成及其演化趋势 1.城市产业构成:三大产业和两大部类 2、城市产业演化趋势 从第二产业主导到第三产业主导 从传统制造业主导到高科技产业主导 从水平空间经济结构到垂直空间经济结构 三、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 (一)城市化的含义 不同学科对城市化的理解 (二城市化水平的度量指标 (三)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 初期阶段中期阶段后期阶段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 世界城市化的进程的特点 中国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五)城市化进程与社会发展 四、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相互影响 城市是区域的核心,区域是城市的基础 l、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2、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城市布局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区域城镇体系及城乡发展 城镇体系的概念 l、城镇体系的发展条件分析 (1)城镇体系区域发展条件 (2)城镇发展建设条件分析 2、城镇体系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机制 《城市规划原理》考试复习要点 (该部分内容为本站收集整理,纯属民间信息,仅供参考,本站不承担任何因此产生的后果。特此声明!)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发展及主要理论实践

社会工作真题大合集(社会工作原理311和社会工作实务427综合覆盖最全)讲课讲稿

2013武汉大学社会工作真题 社会工作原理 一、概念辨析(共5题,每题12分,共60分) 1、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2、社会工作的正价值和反价值 3、社会工作的“増权”理论 4、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价值和专业伦理 5、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和治疗模式 二、简答题(共5题,每小题12分,共60分) 1、合理的社会流动为什么能够促进社会良性运行? 2、社会学有哪些考察社会的角度? 3、简述社会越轨的内涵及其类型。 4、社会化的偏差和失败主要有哪些表现形式? 一、论述题(30分) 1、试分析我国社会福利制度的变革与社会工作发展的关系。 社会工作实务 一、名词解释(共6题,每题5分,共30分) 1、直接介入 2、儿童社区工作 3、人生回顾疗法 4、医务社会工作 5、社会康复 6、社会弱势群体 二、简答(共4题,每题15分,共60分) 1、通用过程模式如何分析人与资源系统的互动? 2、简述签订社会工作服务协议的技巧 3、残疾人社会工作的基本观念和原则是什么? 4、简述性别敏感的家庭社会工作的概念、特点、应用及其评价。 三、案例分析题(30分) 案例:张女士今年52岁,10年前与现在的丈夫组建了一个家庭。这个家庭比较特殊,双方都是再婚家庭,13年前,张女士因为前夫有外遇而离婚,单身了3年后,与现任丈夫认识。当时,丈夫带着一个12岁的女儿小丽,因为张女士没有生育能力,所以一直没有孩子,就把小丽当做亲生女儿来看,但10年时间过去了,小丽从来没有叫过她一声妈妈,小丽小时候还经常给张女士找麻烦。即便如此,张女士现在还给小丽张罗了一个男朋友,但小丽似乎并不领情,这个矛盾一直僵持到前一段时间,在男朋友的问题上,张女士让小丽考虑考虑,可小丽却与张女士吵起来,并说这不是张女士的家,让她不要瞎当家,并且连张女士的丈夫也不替张女士说话。为此,张女士非常伤心,她觉得这么多年的辛苦付诸东流了,希望社会工作者帮助她。问题:从社会工作的专业角度,简要分析张女士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并简要陈述介入策略。 2012武汉大学社会工作真题 社会工作实务 一、简要概述题(共5题,每题10分,共50分) 1、老年社会工作的特点 2、阿瑟邓汉姆社区工作的原则 3、小组工作的社会目标模式 4、矫正社会工作的价值观念 5、社会救助的特征 二、简答(共5题,每题9分,共45分) 1、简述随机抽样方法的类型。 2、简述社会指标的功能。 3、简述设计调查指标的基本要求。 4、简述评价调查报告的原则。 5、简述社会调查的一般程序或阶段。 三、论述(共15分) 1、试论述社会研究中为甚要进行多变量统计分析。 四、分析论述题(共2题,每题20分,共40分) 1、小玲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一直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你作为社区家庭服务中心的社会工作者,了解

【真题】同济城市规划原理真题汇总1994-2014考研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考研真题汇总(2014-1994) 同济大学城市规划考研2014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城市规划原理 简答10*9 1.奥斯曼巴黎改建的内容及影响。 2.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关系。 3.计算容积率。一块25ha用地,其中A地块8ha,容积率---;B地块5ja,容积率---;C 地块10ha,容积率---。算总用地建筑密度。 4.低碳理念在居住区规划中的体现。 5.多层与高层住宅区的停车布置与组织方式。 6.以某一城市为例,说明经济地理位置的特点,列举两个因素可以改变城市发展。 7.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分析某一资源在城市规划中的配置与利用。 8.简述城乡基础教育设施规划的大致程序。 9.城市总体布局如何考虑气候因素。 10.水网城市规划布局考虑的要点。 论述3*20 1.居住区规划如何体现城市文脉和特征。 2.就农村与城镇发展的区别,简述农村规划的特征。 3.就以人为本的理念,谈谈新型城镇化的特征。

城市规划相关知识 市政2*5+2*10 1.什么是避难场所,其有效性体现了哪几个特点。 2.总体规划中给水量的有哪些方法。 3.污水处理分几级,污水处理厂的选址要点。 4.什么是分布式能源,有什么特征,什么优点。 实践分析题 北方石油风景小镇,涉及到所有市政问题,安全问题,找问题,画处修改方案,计算水、电量;分析安全隐患等。 道交 名词解释10*2 等时线、换乘系数、港口作业区、非基于家的出行··················· 填空题14*1 向心交通是由------------------------------------------------造成的。 交通流两个要素,一是---------------------------,二是---------------------------- ·················· 选择10*2 特殊大桥,桥孔跨度的大小(单孔、多孔) 生活用物流园区服务半径 ··················· 简答2*13 1.就客运周转量的概念角度,分析城市规划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2.从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的角度,考虑如何缩短公交时耗? 论述1*20 图示自行车交通在市中心交通中的优势,分析我国市中心自行车交通量为什么少,对应的策略是什么。

社会工作原理考研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附录名校考研真题及详解 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考试真题及详解 一、名词解释 1.慈善组织会社 2.资源获取者 3.私人福利 4.社会工作实习督导 5.风险社会 6.社会失范 7.家庭模式 二、简述题 1.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的异同。

2.犯罪研究中的标签理论。 3.艾斯平安德森的福利国家分类。 4.理论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工作价值的对立。 5.普通社会工作的含义。 三、论述题 1.社会系统理论对社会工作实务的意义。 2.论全球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及谈谈你对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思路。 3.理论在社会工作过程中的功能。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慈善组织会社 答:慈善组织会社始于1869年的英国,为避免重复服务对资源的浪费,各地友好服务协会成立了服务协调和统筹性组织,后来演变成慈善组织会社,简称COS。COS的工作内容包括:联络协调、调查访问、直接服务、员工训练等。COS的主要贡献是:①对案主生

活状况进行调查,记录并跟踪。②认为对整个家庭的福利和再生产的调查是诊断问题、进行治疗的基础。③对工作人员进行训练。④建立了社会工作图书馆。⑤发展出了学徒式的督导方法。虽然慈善组织会社经常是由牧师来指导的,但是他们的工作却是世俗的,并把它们建立在科学和专业化的基础之上,而不是用宗教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法。它为现代社会个案工作方法的形成进一步夯实了基础。 2.资源获取者 答:资源获取者是社会工作者担当的角色之一。在许多情况下,社会工作者为了有效助人,常常需要联络其他社会工作者、福利服务机构、政府部门和广大社会,向他们争取受助者所需要的资源,并将它们传递到受助者手中。为服务的顺利开展争取资源是社会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3.私人福利 答:根据福利提供者的区别,可以将社会福利区分为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私人福利主要是指由市场与家庭提供的用来解决公民个人需要、改进个人物质与精神状况的物质资源与相关的社会服务。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福利与私人福利的关系不仅是国家治理社会问题的一个重要考虑点,也是社会政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平衡国家与私人部门在社会福利上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有着重要的意义。 4.社会工作实习督导 答:社会工作实习督导是使学生有效学习并保证社会工作服务质量的一个手段。督导的

08年城市规划原理考试真题(带答案)

2008年度全国注册城市规划师执业资格考试试卷 城市规划原理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 个最符合题意) 1.集中、集聚、集约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能体现这一原则的是()。 A.集中是前提,集聚是方式,集约是结果 B.集中是空间的有序集中,集聚是产业的有组织集聚,集约是资源的高效开发 与利用 C.集中是人口的集中,集聚是具有关联性产业的集聚,集约是最大限度地节约 D.集中是为了节约土地,集聚是为了形成产业链,集约是为了保护生态 2.下列关于城镇化内涵的表述和理解,准确的是( )。 A.城镇化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开始的 B.城镇化是外来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 C.推进城镇化与建设新农村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 D.城镇化包含了城市生活与意识形态向农村扩散的过程 3.在确定城市用地发展方向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 A.优区位应优先开发 B.沿着交通轴线延伸发展 C.中心城市的发展方向应与区域内其他城镇的发展方向相呼应 D.考虑城市有利的发展空间及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制约因素 4.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不属于第二产业的是( ) A.采掘业 B.物流仓储业 C.建筑业 D.煤气的生产与供应业 5. 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下列受区域因素影响最大的是( )。 A.城市性质与规模 B.城市用地布局结构 C.城市用地功能组织 D.城市人口的劳动构成 6.古希腊时期雅典卫城空间布局的最重要特征是( )。 A.建筑布臵规模 B.以宫殿为核心

C以广场为核心 D.以神庙为核心 7.《马丘比丘宪章》的主要贡献是( )。 A.强调物质空间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B.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C.突出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作用 D.提出建立生态城市的思想 8.下列有关《雅典宪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功能分区对解决当时的城市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B.功能分区是现代城市规划的一个里程碑 C.功能分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思想基础之上的 D.功能分区解决了城市和区域的有机联系 9.下列有关中国古代都城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唐长安城的居住采用里坊制 B.唐长安城的皇城位于城的北部 C.元大都城的皇城居于城的正中 D.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位于明清北京内城之外 10.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描述,不确切的是( )。 A.可持续发展是中国未来发展的自身需要和必然选择 B.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C.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护好城市的生态环境 D.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为了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11.豪斯曼的巴黎改造规划与建设的特点是( )。 A.以政府直接组织与管理为主的大规模城市更新活动 B.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导的新城(区)建设运动 C.以街道景观整治与建设为主的美化运动 D.以增加公共空间的面积与配臵为主的“公园运动” 12.下列哪项不是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 ) A.综合性 B. 战略性 C.政策性 D.实践性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西南大学331社会工作原理考研历年真题及解析

西南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 ——331社会工作原理 主编:弘毅考研 编者:Allen 弘毅教育出品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7922659.html,

【资料说明】 《社会工作专业历年真题解析(专业课)》系西南大学优秀社会工作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 第一眼看到西南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考试历年试题的同学,都觉得试题“简单”,每年的考研真题重复率也高。其实,西南大学的试题不偏、不怪,90% 的题目可以在课本上或者在历年真题上面找到部分或全面的答案。西南大学的试题,不管你复习的怎么样,一般都能答上一点,至于能答到什么程度,则因人而异。 但是,依据2013年西南大学考研初试分数统计,其中进复试的同学80%的同学成绩在370分以上,最高分数甚至达到了400以上!你还会为西南大学试题简单而开心吗?你觉得简单,别人也会觉得简单。其实,“试题很基础”----“试题很简单”----“能得高分”根本不是一回事。试题很基础,所以每个学生都能答上一二,但是想得高分,就要比其他学生强,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这容易吗?大家不要被试题表象所迷惑。很多学生考完,感觉超好,可成绩出来却不到100分,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把考的基础当成考的简单。我们只能说命题的风格是侧重考察基础的知识,但是,我们要答出亮点,让老师给你高分,这并不容易,需要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和辛勤的努力。 2.考试题型与分值 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从最近四年看,西南大学的题目基本都是常规题,那种偏、难、怪的题目很少。题目貌似很常规,但是想要的高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要求我们平时一定要注意书面表达能力的练习。 3.各章节的出题比重 西南大学的社会工作专业硕士考研依据全国考试大纲,没有重、难点的告知,但大家可以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掌握各个章节在整个考研中的重要地位。例如,《社会工作概论》与《现代社会学》两本书的内容就几乎占了85%以上的分数,《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大约占10%左右的分数,剩下的就是一些参考书目里没有的或者平时不常见的超

城市规划原理-浙大考研复习资料全

城市规划原理第一章城市与城市发展 1、随着人类生产力不断提高,生产品有了剩余,就产生了交换条件,而随着交换量的增加和交换次数的频繁,逐渐出现了专门从事交易的商人,交换的场所也有临时的改为固定的市 2、为了进一步扩大交换,劳动分工得到加强,出现了一些专门的手工业者,商业与手工业从农村分离出来,出现了人类的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原来的居民点发生了分化,一些具有商业及手工业职能的成为城市的雏形。 3、剩余产品的出现产生了私有制,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逐渐解体,出现了阶级分化,城市大多在原始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出现的。有的城市为了巩固私有制,还修建了防御性的构筑物。 1,城市与防御要求 中国古代城市的一些平面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两套城埴,都城则有三道城墙,城外有深而宽广的城壕,这些从防御要求出发的假设影响到城市发展。 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布局 社会阶级的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有明显的反映,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 并占据很大面积,与一般居民区严格区分。 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的封建社会大多数朝代是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常常可以集中全国的财力物力,以超经济的手段,按照其政治军事目的,新建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的都城。封建城市中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 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商品经济的发展史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交汇点,往往形成一些商业都会,在封建社会后期,形成了一个沿运河及长江中下游的城市带;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重点是地沿江河的城市或地区性的中心城市。 1、初期阶段:生产力水平尚低,城市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30%左右。 2、中期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市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城市人口占总人口 的比例就达到60%或以上。 3、稳定阶段: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一 部分工业人口转向第三产业。 1、不能走一些国家曾出现的情况,大量农村人口盲目流入大城市,在大城市外围形成圈层式的 大量的环境恶劣的贫民区。 2,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小城镇的道路。 南模式,乡镇工业迅速发展。模式以私营家庭工业为主发展小城饋。外资促进型,珠三角地区以外资的三来一补推动乡镇工业发展。 第二章城市规划学科的产生和发展

2014城市规划原理真题(一字不错)

城市规划原理(2014)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不属于全球或区域性经济中心城市基本特征的是()。 A.作为跨国公司总部或区域总部的集中地 B.具有完善的城市服务功能 C.是知识创新的基地和市场 D.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 2.在快速城镇化阶段,影响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是()。 A.城市用地的快速扩展 B.人口向城市的有序集中 C.产业化进程 D.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 3.在国家统计局的指标体系中,()属于第三产业。 A. 采掘业 B. 物流业 C. 建筑安装业 D. 农产品加工业 4.在“核心一边缘”理论中,核心与边缘的关系是指()。 A.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B.城市与区域的关系 C.具有创新变革能力的核心区与周围区域的关系 D.中心城市与非中心城市的关系 5.城市与区域的良性关系取决于()。 A.城市规模的大小 B.城市与区域的二元状态 C.城市与区域的功能互补 D.城市在区域中的地位 6.与城市群、城市带的形成直接相关的因素是()。 A.区域内城市的密度 B.中心城市的高首位度 C.区域的城乡结构 D.区域内资源利用的状态 7.()不是欧洲绝对君权时期的城市建设特征。 A.轴线放射的街道

B.宏伟壮观的宫殿花园 C.规整对称的公共广场 D.有机组合的城市形态 8.关于点轴理论与发展极理论,表述更准确的是()。 A.点轴理论与发展极理论是指导空间规划的核心理论 B.点轴理论强调空间沿着交通线以及枢纽性交通站集中发展 C.发展极核通过极化与扩散机制实现区域的平衡增长 D.发展极理论的核心是主张中心城市与区域的不均衡发展和非一体化发展 9.关于我国古代城市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唐长安城宫城的外围被皇城环绕 B.商都殷城以宫廷区为中心,其外围是若干居住聚落 C.曹魏邺城的北半部为贵族专用,只有南半部才有一般居住区 D.我国古代城市的城墙是按防御要求修建的 10.下列城市中,在近代发展中受铁路影响最小的是()。 A.蚌埠 B.九江 C.石家庄 D.郑州 11.最早比较完整地体现了功能分区思想的是()。 A.柯布西埃的“明天的城市” B.《马丘比丘宪章》 C.戈涅的“工业城市” D.马塔的“带形城市” 12.下列工作中,难以体现城市规划政策性的是()。 A.确定相邻建筑的间距 B.确定居住小区的空间形态 C.确定居住区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规模和标准 D.确定地块开发的容积率和绿地率 13.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城市规划调控手段的是()。 A.通过土地使用的安排,保证不同土地使用之间的均衡 B.通过规划许可限定开发类型 C.通过土地供应控制开发总量 D.通过公共物品的提供推动地区开发建设 14.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城市规划原理考研试题

参考书目:《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白皮)――三(正文中代号)、全国注册规划师执业考试应试指南(黑皮)――注、城市住宅区规划原理(蓝皮)――周、城市发展和城市规划的经济学原理(紫蓝皮)――赵。 2004城规原理 一、简答题(200字以内,每题10分) 1.居住区各用地的界线划定的一般原则(周p197) 2.居住区规划设计可以有哪些生态考虑(周p19) 3.城市主导产业的特点(赵p215) 4.城市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三p201) 5.城镇体系和区域中对城市建设条件的评价的内容 6.区域增长极核理论及对我国区域发展的借鉴 7.元大都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周理?考工记》(注p23) 8.简述中世纪意大利城市的主要特征(注p14) 9.历史街区保护整治与旧城更新的关系(三p201) 二、论述题(500字以内,每题20分) 1. 从城市公共空间系统分析现在住宅区规划与建设的负面影响 2. 结合实例论述如何处理近期建设与远景控制的关系(三p237) 3. 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结构及其特征(注p46) 2003城规原理 一、简答题(200字以内,每题10分) 1. 简述居住区生活环境质量与居住区规划综合技术经济指标的关系(周p207) 2. 工业用地布局主要原则(三p107) 3. 图示城市形态的几种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原因(注p79) 4. 马丘比丘宪章比雅典宪章在思想上的进步(注p35) 5. 区域增长极核产生条件(注p6) 6. 以图示方式城市土地极差地租理论分析城市土地同心圆模式(赵p280) 7. 隋唐长安规划要点(注p22) 8. 城与廓的概念(三p14) 9.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层次及主要内容 二、论述题(500字以内,每题20分) 1. 城市公共活动空间的规划设计目标是什么,可通过那些规划设计途径来提高它的品质(三p491) 2. 目前城市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内容、方式、作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改善 3. 论述城市开发控制的各种作用机制及其相互关系(三p579) 2002年同济大学——城市规划原理试题 1.《周礼考工记》对古代都市规划的影响(此题2001年也考过) 2.划定历史保护街区的条件(注p189) 3.区域空间结构演变各个阶段的主要特征 4.都市区规划的基本概念 5.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体制 6.土地使用开发强度的考虑因素

2017城市规划原理(真题问题详解解析汇报)

2017年城市规划原理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8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下列关于城市形成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最早是军事防御和宗教活动的产物 B.城市是由社会剩余物资的交换和争夺而产生的,也是社会分工和产业分工的产物 C.城市是人类第一次社会大分工的产物 D.“城市”是在“城”与“市”功能叠加的基础上,以贸易活动为基础职能形成复杂化、 多样化的客观实体 2.下列关于全球城市区域的表述,准确的是() A.全球城市区域由全球城市与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二级城市扩展联合而形成 B.全球城市区域是多核心的城市区域 C.全球城市区域部城市之间相互合作,与外部城市相互竞争 D.全球城市区域目前在发展中国家尚未出现 3.下列关于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历程的表述,错误的是() A.1949-1957年是我国城镇化的启动阶段 B.1958-1965年是我国城镇化的倒退阶段 C.1966-1978年是我国城镇化的停滞阶段 D.1979年以来是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4.下列关于古罗马时期城市状况的表述,错误的是() A.古罗马城市以方格网道路系统为骨架,以城市广场为中心 B.古罗马城市以广场、凯旋门和纪功柱等作为城市空间的核心和焦点 C.古罗马城市中散布着大量的公共浴池和斗兽场

D.罗马帝国时建设的营寨城多为方形或长方形,中间为十字形街道 5.下列关于“有机疏散”理论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中心城市外围建设一系列的小镇,将中心城市的人口疏解到这些小镇中 B.中心城市进行结构性的重组,形成若干个小镇,彼此间以绿地进行隔离 C.中心城市之外的小镇应当强化与中心城市的有机联系,并承担中心城市的某方面功能 D.整个城市地区应当保持低密度,城市建设用地与农业用地应当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6.下列关于柯布西埃现代城市设想的表述,错误的是() A.现代城市规划应当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建设“垂直的花园城市” B.城市的平面应该是严格的几何形构图,矩形和对角线的道路交织在一起 C.高密度的城市才是有活力的,大多数居民应当居住在高层住宅 D.中心区应当至少由三层交通干道组成:地下走重型车,地面用于市交通高架道路用于 快速交通 7.下列关于城市发展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A.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助于推动城市化的发展 B.城市中心作用强大,有助于带动周围区域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 C.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有助于城市中心效应的发挥 D.城市群各城市间的互相合作,有助于提高城市群的竞争能力 8.下列关于城市空间布局的表述,正确的是() A.城市轨道交通线、地面公交干线应当与城市主干路组合,形成城市交通走廊 B.城市街区应当有多种不同功能,保证居民能够就近就业 C.城市居住地的布局应充分考虑小学的服务围,避免学生穿越城市主干路 D.城市中心区土地价格昂贵,应该鼓励各地块进行高强度开发

北京城市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2013-2019年考研专业课真题试卷

绝密★ 北京城市学院 2019年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试题编号: 331 试题名称:社会工作原理(共2页) 适用专业:社会工作 说明: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3小时。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或草稿纸上无效。 1.社会工作伦理 2.本土性社会工作 3.社会化 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小题45分) 1.社会工作实习督导的功能有哪些? 2.什么是社会问题?当前我国社会问题的主要特征有哪些? 3.什么是群体凝聚力?影响群体凝聚力的因素有哪些?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2小题40分) 1.从社会工作视角论述为什么在我国要大力发展老年人社区照顾? 2.社会工作者承担着多种社会角色,请结合实际阐述正确处理角色失调问题的原则。 四、材料分析题(每小题25分,共2小题50分) 1. 材料:2017年6月,民政部、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联合出台了《关于支持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的指导意见》。2017年11月,民政部召开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启动实施会议暨首批“牵手计划”实施工作专题培训班。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出明确部署,要求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新时代要继续脱贫攻坚,改善民生,带领人民走上幸福的道路。脱贫攻坚任务艰巨,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参与,引入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对于新时代扶贫方式的转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针对贫困地区在社会工作培训、机构、人才和服务方面的需求,民政部决定于2017-2020年实施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牵手计划”,引导先发地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结对帮扶贫困地区社会工作服务机构。计划从2017年至2020年,从社会工作先发地区遴选300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一对一牵手帮扶贫困地区,培育发展300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培养1000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支持贫困地区为特殊、困难群众提供300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目前,参与首批“牵手计划”的21个省份已完成100家援派机构和100家受援机构的名单确定、方案制定、牵手对接等工作。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 /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