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 专题一 地球与地球仪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共41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共41张PPT)

B
60°30° 0° 30° 60° 90° 120° 150° 60° 40° 20° A ( 40°N, 60°W ) (0°, 120°E) B ( 20°S, 0 °)

20° 40° ° 60
C
15 °
25°
160°
180°
160° 140°
D (25°S, 180°)
35°
(40°S,170°E)
W W
W
E E E E
E W W W W
E
20°W 和 160°E 的经线圈把地球分为东、西半球
东半球
西半球
东半球
20°W 160°E
北极
北极
160°E
西半球
20°W
20°W
东半球
160°E
南极
南极
四、利用经纬网定位
450 A: (300N,150W) B: (150S,300E)
450
300 150 A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直觉 天圆地方
推测 地球也是个球体
最科学的证据 地球卫星照片
证实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探索延续了几千年!
还有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地球是球形的呢?
月偏食
帆船进港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2、地球的大小
事实上,地球是一个赤道 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 球体。 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
二、地球的模型——地球仪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按 照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 制作了地球的模型—— 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 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 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 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名称。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和地球仪课件 新人教版

结论和要点
1 地球是一个呈球体的行星
2 地球仪是学习地理和探索地球的工具
地球由水和陆地组成,直径约为12,742公里。
地球仪可以展示地球的形状、坐标系和地理 信息。
3 地球仪有不同类型和应用
常见类型包括物理地球仪、政治地球仪和拼 图式地球仪。
4 地球仪的优缺点
地球仪直观、互动,但尺度有限且复杂度较 高。
七年级地理上册 1.1 地球 和地球仪课件 (新版) 新人教版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深入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和坐标系,并探索地球仪的 组成及使用方法。还将介绍地球仪的常见类型、应用以及其优缺点。让我们 开始吧!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是一个球体
地球是一个呈球体的行星,由水和陆地组成。
地球的直径
地球的直径约为12,742公里,表面积约为510百万平 方公里。
地球仪的常见类型
1 物理地球仪
物理地球仪展示地球的自 然地貌和地势。
2 政治地球仪
政治地球仪标示国界、城 市和行政区域等信息。
3 拼图式地球仪
拼图式地球仪可以将地球 分成几个可移动的部分, 便于学习地理知识。
地球仪的应用
1
教育用途
地球仪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地理概念和世
导航和探险
2界地理。ຫໍສະໝຸດ 地球仪可以用于导航和规划探险旅程。
3
气候研究
科学家使用地球仪研究地球上的气候模 式和变化。
地球仪的优缺点
优点:视觉化
地球仪使得地球的信息更加直观和易于理解。
缺点:尺度
地球仪上的尺度通常比实际尺度大,导致某些细 节无法准确表示。
优点:互动性
地球仪可以通过旋转和缩放来探索不同地区和地 理特征。
缺点:复杂性

1.2 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

1.2 地球与地球仪(第1课时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七年级地理上册课件(人教版2024)
B 3.麦哲伦船队没有经过的大洋是( )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4.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
证实了(C)
A.天圆地方的学说 B.太阳是宇宙中心 C.地球是一个球体 D.地球是宇宙中心
02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冷 地 球
知识
1.在“地球”一词出现之前,中国古人常使用哪些词语 表示全世界? 宇内、乾坤、天下、六合、四海、九州 2.在中国古人的主流观念中,地球的形状是怎样的?
02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天圆地方
古人由于活动范围狭小, 往往凭自己的直觉认为 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03 地球的大小
阅读书本第12页,快速识记关于地球大小的数据。
6371 4万 5.1亿
03 地球的大小
地球的大小 地球表面积 约5.1亿平方千米 地球最大周长 约4万千米
地球大小的比较
比较项
相当于 728亿多个足球场的总面积
(足球场面积约7000平方米)
相当于客机沿赤道飞行 50 小时的距
离(客机飞行速度约800千米/时)
02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克罗狄斯·托勒密(约90年—168年)是古希 腊地理学的集大成者。15世纪初,他的著作 《地理学指南》一书被翻译成拉丁文,地圆 学说逐渐流行开来。此时正值欧洲大航海时 代开始,一些航海家试图环绕地球进行航行。
02 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
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结 束了人们关于“地方”与“地圆”的争论。
A.盘状
B.圆柱体
C.圆锥体
D.不规则的球体
2.对“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反映出与地球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精品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球和地球仪》精品课件

20°
40°
80°
180°
20°
40°
60°
90°W
30°W
60°W

60°E 30°E
90°E
向东度数增大的是_东__经__, 向西度数增大的是_西__经__。
90°W 60°W30°W 0° 30°E60°E 90°E
40°w 20°w 0° 20°E 40°E
160°E 170°E 180° 170°W 160°W
66.5o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的划分
低纬度 0°-30°N 0°-30°S
中纬度
高纬度
30°N -60°N 60°N -90°N
30°S -60°S 60°S-90°S
P6活动
纬线
形状特征: 圆 指示方向: 东西方向
长度特点: 赤道最长,向南北两极逐渐缩短 度数范围: 0°~90°
纬线条数:

(1)经线的形状 半圆形
北极
(2)经线是否等长 等长
(3)经线所指示的方向
南北
南极
P8活动
形状特征: 半圆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经线
长度特点: 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
度数范围: 0°~180°
度数变化规律: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西逐渐增大至180°
度数表示方法: 东经用E,西经用W
半球划分: 20°W和160°E划分东、西两半球 经线: 条
纬线
纬线与纬度
世界上最雄伟的赤道纪念碑
• 厄瓜多尔首都基多以北24千米的 圣安东尼奥镇上的赤道纪念碑, 碑高30米,四方塔体坐落在一个 直径为100米的大圆盘上。碑的 四面刻有代表东、南、西、北四 个方向的西班牙文字母E、S、O、 N,并书有“这里是地球的中心” 字样。碑顶放置直径4.5米的铝 质大地球仪,北极朝北,南极朝 南,中间用白线标示的赤道从球 面一直延伸到碑底部的石阶上。 慕名而来的游客都喜欢两脚踏在 赤道线两侧,拍一张跨“世界之 半”的照片作纪念。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新版课件47页)

人教版地理七上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新版课件47页)
我们要像先辈们那样以严谨、执著的态 度对待科学,为探索真理勇于奉献、不怕牺 牲。我们只有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 结、勇于实践,才能最终发现和掌握真理。
还有哪些事实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呢? 如临海观船,登高望远等。
总是先看到桅杆, 再看见船身,而目送 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 小时,桅杆后消失。
北极
利用经纬网定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或看到
下列类似的报道。
洋面这么大,“梅 花”的具体位置到 底在哪里呢?
在地球仪上,经线 和纬线相互交织,形成 经纬网。
经线 经纬网
纬线
11.7°N
135°E
地球表面任一地点 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 条经线和某条纬线的交 点。因此,利用经纬网 定位在航海、航空、交 通、军事,以及气象观 测等许多方面,都有广 泛的用途。
东西方向
南北方向
长度特点 不等长(自赤道向南
北两极递减)
等长
度数范围
0°—90°
0°—180°
度数变化规律
度数从赤道向南向北 递增
度数从本初子午线向 东向西递增
度数表示方 法
半球划分
北纬:°N 南纬:°S 东经:°E 西经:°W
赤道以北为北半球 赤道以南为南半球
20°W—160°E是东西 半球的分界线
地球仪上主要的点、线
地轴 北极
南极
赤道
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
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 的交点
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 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 垂直的大圆圈
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 的交点
观察地球仪:看看陆地、海洋、山脉、 等是如何表示的?
山地 陆地 海洋
纬线和纬度
赤道:在地球仪上,与南、 北极距离相等的大圆圈。

地球与地球仪-经线和经度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新教材教学课件(人教版2024)

地球与地球仪-经线和经度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新教材教学课件(人教版2024)

经度
160°W 180°
140°W
140°E
120°W
120°E
100°W
80°W
0°经线
经度的度数范围
0°~~180°
0°经线以东叫东经,记作 E 0°经线以西叫西经,记作 W 东西经180°经线是重合的
60°W
60°E
40°W 20°W 0° 20°E 40°E
经度
经度的分布规律
由0°经线向东向西逐渐增大, 至180° 东西经180°经线,记作180°
西
WW

EE
东西半球的划分
东西半球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与160°E组成的经线圈
东西半球
东西半球判断方法
经度是东经,就与160°E对比,度数大于160°在西半球,小于则在东半球 经度是西经,就与20°W对比,度数大于20°在西半球,小于则在东半球
大大为西 小小为东
经度
半圆
等长 南北
圆圈
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 缩短
经线
经线的长度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半 圆弧,叫经线
———— 等长
经线
经线的位置关系
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的半 圆弧,叫经线
— 均相交于南北两极
经线
经线的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经度
经度
经度的起始线
0°经线被称为本初子午线, 是经度的起始线
经度
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
该标志为一条宽十几厘米、长十多 米的铜线,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 台旧址。
经度Βιβλιοθήκη 0°20°经度80°
80° 0°
180°
经度
东经(E)范围
西 经 0°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共70张PPT)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共70张PPT)

经线与经度
定义 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
形状 半圆,两条相对的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
长度
所有经线长度都相等
指示方向
南北方向
经度 划分起点
本初子午线( 0º经线) (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
经度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为180°
经度数值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增加;
变化规律 从180度经线向东向西,经度数值逐渐减少
【例1】龙卷风是一种灾害性天气。小强根据天 气预报将龙卷风始发地M及运动方向在经纬网地 图中作了标注。据此回答①~②题。
①M地的经纬度位置是:
29oN,112oE
②龙卷风移动的方向是:
自西南向东北
【例2】甲、乙两人同时从北极出发,分别沿0°
和180°经线向南行进,产生的现象是( B )
A.他们之间始终保持等距离 B. 他们会在南极相遇 C. 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4万千米 D.他们还会回到北极
向南度数增大的是南纬( S),南北极各为90°.
南北半球的划分
划分界线:——赤道
北半球的范围:0º——90ºN 南半球的范围:0º——90ºS
判断哪个半球? 中心点?外围线?
北极点
南极点
赤道 北半球
南半球
高中低纬度 的划分:
900 N
高纬度
中纬度
0
60
N
0
30
N
低纬度 0
低纬度:0º-30º 中纬度:30º60º
C
B
1、北极点的纬度是(

A.90° B.0° C.90°S D.90°N 2、下列四条纬线中,长度最短的是( )
A.赤道 B.回归线 C.极圈 D.南纬8度纬线

地球与地球仪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与地球仪课件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构造
层次 地壳 地幔 外核 内核
岩石 硅铝岩 辉石、橄榄石 铁镍合金 铁镍合金
厚度 5-70公里 2850公里 2200公里 1220公里
地球的表面特征
地形特征: 山脉、平原、海洋等地表特征的形成 及分布。 气候带特征: 赤道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的特 点与分布。 植被分布: 热带雨林、草原、沙漠等植被在地球 上的分布情况。
地球仪的结构
部件 支架 地球仪球体 刻度盘
材质 金属 塑料 玻璃
功能 支撑地球仪 模拟地球表面 测量角度
地球仪的使用技巧
查找地理位置: 如何通过地球仪确定一个地理位置的经纬度。 测量距离: 利用地球仪测量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 观察地貌: 通过地球仪观察不同地区的地形特征。
THE END
THANKS
02
地球仪的使用与功能
地球仪的使用与功能
地球仪的历史: 追溯地球仪的发展历程。 地球仪的结构: 解析地球仪的构造与功能。 地球仪的使用技巧:仪: 古希腊的天文仪器到现代地球仪的演 变。 地球仪的种类: 不同类型的地球仪及其特点与用途。 地球仪的应用: 地球仪在教学、科研、旅行等领域的 广泛应用。
地球与地球仪课件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 上册
CONTENTS
• 地球的起源与演变 • 地球仪的使用与功能
01
地球的起源与演变
地球的起源与演变
地球的形成: 探索地球诞生之谜。 地球的构造: 揭秘地球内部的奥秘。 地球的表面特征: 探索地球的地表形态。
地球的形成
地球形成过程: 从宇宙大爆炸到地球诞生,漫漫岁月的 变迁。 地球演变过程: 地球不断演变的历程,生命的诞生与多 样性。 地球未来展望: 预测地球未来的发展方向,人类应该如 何保护地球。看内容是否需要此-,否则 删除此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一地球与地球仪
知识梳理
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二、地球仪
三、经纬线
四、经纬网
1、请在下图中度数后面用相应的字母代号标出南、北纬:
2、在下图中度数后面用相应的字母代号标出东、西经:
3、按要求写出图中各点的经纬度:
巩固练习
1、关于经线和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以180°经线为界,东侧是东经,西侧是西经
B.经线指示东西方向,纬线指示南北方向
C.以赤道为界,北纬数分别向北增大,南纬的度数向南增大
D.所有经线都是大小相等的圆,而所有纬线是大小不等的圆
2、与60°W经线共同组成经线圈的另一条经线的经度是:()
A.60°E B.120°W C.120°E D.0°
3、下列对经线和纬线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本初子午线是经线中最长的 B.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纬线越长
C.最大的纬度是180° D.0°经线是划分东西两个半球的界线
4、读下列图,回答问题:
(1)将A点(0°,0°),B点(20°S,20°W)填入图中相应位置。

(2)写出C、D两点的经纬度:C________、D________。

学以致用——台风预防:
2012年第14号台风“天秤”于8月23日在台湾南方海面生成,朝西北移动。

8月24日,“天秤”到达位于台湾西南的南海,为台湾南部地区带来狂风暴雨。

由于预报准确,防范及时,使这次台风没有造成较大损失。

你能否写出台风“天秤”在8月23日和24日位置的经纬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