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三网融合PON解决方案

合集下载

PON+EOC方案实践三网融合

PON+EOC方案实践三网融合

PON+EOC方案实践三网融合广电运营商实现三网融合的关键,是通过网络双向化改造实现对宽带业务的承载,积极试点宽带运营。

然而,虽然我国有线电视用户总数已经超过1.6亿,但完成双向改造的只有0.2亿,还不到15%,亟需加快整体转换速度。

另一方面,广电运营商的宽带业务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如何以现有技术及维护力量,有效应对宽带网络规模部署和运营,也是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华为PON+EOC解决方案实现了PON技术和EOC技术在产品形态、设备管理和业务运维三个层次的统一,继承了华为在电信网络的建设和运维管理经验,能够助力三网融合的快速发展。

价值体现华为充分考虑当前广电网络的现状和后续业务发展的需求,在接入网层面推出的基于PON+EOC的三网融合解决方案,把PON接入的高带宽、多业务、易维护的特点与EOC技术的低成本、易部署的特性完美融合在一起,而且利用了广电同轴网络资源的优势,是完善的双向改造和宽带接入方案。

低成本,高收益与目前国内几种双向改造方案相比,PON+EOC方案对现网的改造最小,改造成本最低;全网统一网管,业务自动发放,运维简单、成本低;带宽高,承载业务更全面,能给运营商带来更多的收益。

华为PON+EOC解决方案集成了已规模部署的成熟的OLT平台,经受了全球30多家顶级电信运营商规模应用的验证,软硬件一脉相承,确保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该平台同时支持GPON、EPON和P2P接入,上行支持10G超大带宽,不仅便于广电运营商根据自身的光缆资源和用户带宽规划,灵活选择PON技术,还支持通过P2P方式接入企业用户,确保在企业用户基数不大的情况下不单独建网,从而降低整体建网成本。

华为自研的融合EOC头端设备,实现了ONU设备和EOC设备的一体化,设计工作温度高达65摄氏度,既避免了空间小带来的安装不方便,也避免了由于设备叠加使得箱内的环境温度过高而导致ONU不能正常工作的问题。

该设备还可以在100%湿度环境下正常工作,适应了广电运营商复杂的安装环境,保证了业务的可靠性。

酒店网络方案选:“PON+三网融合”

酒店网络方案选:“PON+三网融合”

1.PON网络介绍1.1 PON介绍PON概念:无源光网络,所谓无源,是指在OLT(光线路终端)和ONU(光网络单元)之间的没有任何有源电子设备。

PON 组成:由OLT、光合/分光器(Spliter)和ONU组成。

PON拓扑:采用树形拓扑结构,OLT 放置在中心局端,分配和控制信道的连接,并有实时监控、管理及维护功能。

ONU 放置在用户侧,OLT 与ONU 之间通过无源光合/分光器连接。

1.2 PON特点成本低,好维护:PON 结构在传输途中不含电源设备,容易铺设,基本不用维护,长期运营成本和管理成本的节省大。

稳定抗干扰:无源光网络是纯介质网络,彻底避免了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

带宽大,投资回报率高:PON 能提供非常高的带宽,系统对局端资源占用很少,系统初期投入低,扩展容易,投资回报率高。

服务范围广:PON 作为一种点到多点网络,可以服务大量用户。

多业务承载:采用波分复用(WDM)技术,带宽分配灵活,服务有保证,可承载多种业务。

1.3 PON应用替代传统的综合布线:采用全光纤布线,光纤到客房,替代原来的网线、电话线、同轴电缆等布线。

一房一线多业务融合:通过把电视、电话、监控、客控等系统进行IP化处理,一线承载。

2.酒店“PON+三网融合”方案基于全光网络(PON网络),一根光纤入户,数据、电视、语音三大业务融合,全部业务承载在PON网络上:●提供有线上网及其他数据通信通道;●提供无线WiFi全覆盖;●提供个性化的智能互动电视;●提供网络电话系统,具备内外线转接及呼叫中心功能;方案说明:PON组网:机房到各房间以及各信息接入点全部采用光纤连接,机房端采用OLT,客房终端采用光纤上行融合网关(四合一功能:光猫、WiFi、电话、机顶盒),办公室终端采用光猫(三合一功能:光猫、WiFi、电话)。

融合网关要求安装在电视机背后或下面,方便HDMI线接入电视机。

无论是光猫还是融合网关光猫部分配置通过秒开路由上TR069管理模块统一配置下发。

广电网络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广电网络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广电网络三网融合解决方案作者:马俊来源:《中国新通信》2016年第16期【摘要】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下称“广电”)获批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但广电面临极大的网络资源建设不足及已有网络资源不合理的现状导致固网全业务开展受限的困境。

本文从广电网络现状出发,结合网络演进的趋势,提出了整体广电网络的建设方案,并从不同维度探讨方案的业务逻辑上的功能层次划分及各个层次需要实现的功能。

【关键字】三网融合 HFC IPTV 多业务综合接入 PON网络一、引言三网融合的本质是未来的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都可以承载多种信息化业务,创造出更多种融合业务,而不是三张网合成一张网,因此三网融合不是三网合一。

广电于不久前获得《基础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获批在全国范围内经营互联网国内数据传送业务、国内通信设施服务业务。

依托传统电视业务现有用户基础,进一步发展家庭宽带等增值业务,拓展政企大客户专线等高价值业务,实现全业务运营,是广电在现阶段业务发展的目标。

二、广电网络现状三网融合提速,广电、电信“双向进入”加快进程,国内电信及广电运营商的全面竞争将开始,由于广电多年的归属问题、政策导向、网络投入、网络方面的人才积累等多方原因,相比运营多年并已成熟的电信运营商,运营的业务存在一些劣势,在视频业务,宽带业务,专线业务三大主营业务上受IPTV, OTT等的挤压,随着带宽的增长,带来更加丰富的用户体验,人民大众对多媒体娱乐,高清VoD点对点视频通信等业务需求不断增加,不断的推动传送网络的做宽、做大。

对网络基础要求也越来越高,广电网络不统一,建设不完善,出口带宽极大程度上靠租用其他运营商,用户体验不佳,极大限制了未来网络业务的发展。

广电目前各省网络相对独立,国家骨干层网络正在逐步完善,部分省份缺乏城域层,省干层网络,接入层以HFC双向改造为主,还未形成完善的端到端网络。

首先,目前网络不满足端到端提速:高清入户需要10~20M,当前入户带宽普遍低于10M,要实现端到端提速,部分接入设备、BRAS、核心路由器需要改造;其次,业务体验难以保障:宽带IP城域网绝大部分流量为互联网业务,现网规划、设计和建设基本上考虑的多业务承载能力不足,相对IPTV 类似的业务回传和点播体验差,并且对丢包非常敏感,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第三,缺少端到端管理手段,最后,广电现网层次较多成为质量的瓶颈,目前城域网一般为5跳,多业务的承载技术难以统一部署,网络建设成本、网络业务控制、网络服务质量等方面都会带来更大的问题,因此三网融合对广电网络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烽火推出广电三网融合接入网解决方案

烽火推出广电三网融合接入网解决方案

3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展览会专题(上)烽火广电接入网解决方案支持统一的网络管理平台,可同时实现对E P O N 和E oC 的集中管理和数据业务的配置,真正做到全程全网可管可控,具有较大的优势。

烽火通信|赵军“三网融合”的战略决策确立以来,包括12个试点城市在内的各地广电系统先后制定了试点方案,推进省网整合,建设集成播控平台,加速推进“制播分离”、“网台分离”,三网融合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进展。

但广电网络的现状制约了多业务的开展,致使广电在与电信的竞争中处于下风,必须加快推进广电网双向化改造,建设适应三网融合需求的广电网络。

箭在弦上:广电网双向改造已成必然目前的广电网络主要是基于CA TV 网络发展起来的光纤同轴混合网HF C (Hybr id Fi ber Coaxial )。

HF C 网络是为传输有线电视服务的,为单向下行传输网络,只能提供广播业务,严重制约了广电的市场竞争力。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广电系统面对电信运营商的强势竞争,必须改变这种网络结构,打造综合业务平台,进行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向客户提供多样化的融合业务。

广电网络的双向化改造目前主要有两种技术:一种是CM TS+CM 技术,一种是EPON+EoC/LAN 技术。

力不从心:CMTS 单位带宽成本高CM TS 是一种基于HFC 的双向传输技术,具有成熟的国际标准。

利用CMTS 技术进行双向改造能够充分利用现有同轴网络资源,保护已有投资。

CMTS 的一个显著问题就是头端设备成本太高,在对带宽要求不高的情况下(比如V o D 业务),CMTS 可以支持更多用户,摊薄平均带宽成本,但在带宽需求较大时,CMTS 头端设备普及困难,单位带宽成本高。

由于CMTS 头端设备太贵,很多公司把DO SIS 协议进行了简化。

随着MTS 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MTS 可以平滑升级,保护已有的投资,在将来的广电宽带接入市场上也会有用武之地。

尽管MTS 技术在近期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但国内广电运营商和设备厂商在CMTS 的选择上仍然异常谨慎,投资意愿不足,这致使CMTS 技术在广电双向网改造中,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华为广电端到端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华为广电端到端三网融合解决方案

华为广电端到端三网交融解决方案归纳三网交融政策及试点城市的确定,使广电营运商看到了新的发展远景。

广电NGB的提出,从技术上保证了广电三网交融的技术路线。

NGB自己就是双向超宽带网络,天然地支持业务的下载与回传,同时,可以经过全国骨干网连通全国各地广电网络,实现广电网络在全国的互联互通。

在此之上,广电系统可实现包含高盘点播、宽带、语音、点对点视频等在内的“三网交融”的“一站式”服务,使家家户户的电视机成为多媒体信息终端。

华为基于多年通讯行业经验,推出广电端到端三网交融解决方案,在业务平台上引入IMS+CDN架构,完满实现语音与视频通讯功能,并支持四重播放业务。

数字电视将演变成基于IMS的IPTV,宽带和挪动网络将归入IMS的一致控制,用户将享遇到无处不在的一致业务体验。

方案介绍华为广电三网交融端到端解决方案包含业务层、中心层、承载层、接入层、数字家庭,是面向广电营运商端到端的解决方案。

系统构成以下列图:广电三网交融E2E解决方案业务层:该层为支持多业务交融的平台,给SP和CP供给了一个标准的接口,有益于CableTV家产链的发展。

中心层与网络管理层:一致的IMS业务服务器为不一样接入方式的用户供给一致的业务体验,供给诸如VideoPhone、IPCENTREX、HDConference、eSpace、IPCC等多种创新多媒体业务,提高营运商网络盈余能力。

网络管理层支持支持一致的网管、一致的计费、一致的业务发放、一致的接入控制、一致的数据中心,一致的应用平台,从运维层面实现真切的交融,降低营运商OPEX。

在业务平台上,华为引入了IMS+CDN架构,完满实现语音与视频通讯功能,并支持四重播放业务。

数字电视将演变成基于IMS的IPTV,宽带和挪动网络将归入IMS的一致控制,用户将享遇到无处不在的一致业务体验。

此中,CDN采纳一致的系统架构,可同时满足CableTV、IPTV、WebVideo和MobileTV等多种应用处景,供给包含媒体内容办理、储存、发散、数据收集和数据发掘等功能,供给一整套媒体内容管理和发散平台。

三网融合如何试用PON网络

三网融合如何试用PON网络

三网融合如何使用PON网络 ( 2011/11/7 13:51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通过技术改造,相互渗透、相互兼容,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提供包括语音、数据、图像等综合多媒体的通信业务。

在现阶段,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主要是指在信息传递中,将广播传输中的“点”对“面”、通信传输中的“点”对“点”以及计算机中的存储时移融为一体,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

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无源光纤网络),是指光配线网中不含有任何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ODN不需任何贵重的有源电子设备,而是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

一个无源光网络包括一个安装于中心控制站的光线路终端(OLT),一级一批配套的安装于用户场所的光网络单元(ONUs)。

在OLT与ONU之间的光配线网(ODN)包含了光纤以及无源分光器或者耦合器。

10G PON将是PON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网融合”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共享,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较低的高速宽带多媒体基础平台,其具体表现为:技术层上,趋向一致化;网络层上,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应用层上,趋向使用统一的IP协议;业务层上,互相渗透、互相交叉。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运营商们互相竞争,同时又互相合作,总的目标是为市场提供更为多样化、多媒体化和个性化的服务;在这一过程中,政策与行业管制也渐趋统一。

三网融合技术的这种终极诉求,决定了它的基础将是宽带提速,而在当前的技术实践和市场竞争上,近中期实现宽带提速的最佳技术无疑首推10G PON。

快速商用10G PON,大大有利于电信运营商向三网融合迈进,技术本身也会在三网融合的过程中进一步取得优势地位。

因此,在推进三网融合这一伟大历史进程中,不失时机地使用10G PON将是最为理性的选择。

具体而言,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三网融合使用PON的必要性。

三网融合中PON技术的设计

三网融合中PON技术的设计

ONU设 计 可 分 为 楼 道 型 和 家 庭 型 等 多
种。采用F T 建设模式时 ,为提高设备 T B
利 用 率 ,减 少有 源 节 点 数 量 ,应 积极 采
取汇单元模式 ( 2 3户以下 ),ONU至家
解 决 了网络 融合接 入 的瓶 颈 问题 。 在 网络 建设 中 ,假 设光 纤 已到 小区 或企 , 根 据 某 市住 宅 小 区的 分布 和 用 户密 度 统计 数 据来
目 整 体 方案
P ON整体 规划 方案 如图 1 、图2 示 。局端设 所
备 ( N5 — 2 是 一 款大 容量 的E ON T ̄ A 16 0 ) 1 P OL I . 备 ,单 子框可 以提 供超过 4 c4的 用户接入密 度 , ,  ̄ og
行 链 路可为 多条 G 或 者 IGE E O ;OL 所 负 T 荷的宽 窄带用 户超 过300 ,有重要 客户 0户
时 ,应_ 用双 上联 。 采 在 中心机房放置一 台P ON局 端 设
备 , 在 各 光 点 的 相 应 位 置 放 置 光 交 接
箱 ,内置 无源 光分 路器 ,在 各个 小区
() 2通路 组织 的优 化
通 路优 化宜在 对传输 网络 电路运 行及新 增 电路需 求进行 充 分分析 的基 础 上 ,对 本 区 内 业 务 电 路 的 流 量 、流 向 进 行 归 纳 , 作 出 通 道 安 排 的 长 期 规 划 ,而 后 按 通 路 规 划 调 整 电 路 。 割 接
的 传 送 、倒 换 等 进 行 优 化 ,设 定 S M S 字 节 ,避 免 出 现 同 步 环 路 。应 减 小 该
・ 对 替 换 后传 输 网 络 中高 阶 通 道

山东广电网络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20110704

山东广电网络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20110704

山东广电网络三网融合整体解决方案UT斯达康通讯有限公司2020-10-08目录1前言 (1)2广电行业政策背景及山东广电网络现状 (1)2.1广电网络三网融合政策理解 (1)2.2山东广电网络现状分析 (6)2.2.1山东广电承载网络现状 (6)2.2.2山东广电业务网络现状 (7)3山东广电三网融合建设需求 (9)3.1广电NGB网络建设需求 (9)3.2广电NGB网络建设方向 (10)4UT斯达康三网融合整体方案和商务模式 (13)4.1UT斯达康三网融合建设整体方案 (13)4.2UT斯达康三网融合产品应用简介 (15)4.3广电三网融合项目商务模式 (16)5山东典型城市双向网改造EPON+EOC方案 (18)5.1山东广电网络双向接入网改造现状 (18)5.2山东省典型城市EPON+EOC方案 (18)5.2.1方案设计 (19)5.2.2方案特点 (20)5.2.3典型城市EPON+EOC建设方案 (21)5.2.4EPON光纤工程施工方案 (26)5.2.5UT斯达康EPON设备技术参数和特点 (32)5.2.6UT斯达康EOC设备技术参数和特点 (42)6山东广电网络互动电视省级播控平台方案 (52)6.1山东省各地市数字电视、互动电视平台现状 (52)6.2山东广电网络互动电视省级播控平台功能概述 (53)6.3省播控平台硬件部署 (54)6.4集成播控分平台实施机房要求 (59)7山东广电网络互动电视平台建设方案 (63)7.1广电互动电视平台建设需求 (63)7.2UT斯达康RollingStream互动电视系统简介 (64)7.2.1RollingStream系统架构 (64)7.2.2RollingStream部署模式 (70)7.2.3RollingStream特性简述 (71)7.3山东广电网络互动电视项目方案 (74)7.3.1系统部署设计方案 (74)7.3.2中心节点部署方案 (77)7.3.3边缘节点部署方案 (80)7.3.4主要服务器模块的配置 (83)7.3.5路由与IP地址规划 (84)7.3.6用户接入与认证 (84)7.3.7服务质量保障 (86)7.3.8网络管理方案 (87)7.3.9关于终端的绑定 (89)7.4RollingStream系统业务 (91)7.4.1直播电视 (91)7.4.2视频点播 (91)7.4.3时移电视 (91)7.4.4虚拟频道 (92)7.4.5家长控制 (93)7.4.6UI频道化 (93)7.4.7马赛克频道(Mosaic Channel) (94)7.4.8时移电视内容的重编辑 (94)7.4.9增值业务支持 (95)7.5RollingStream系统优势与技术特色 (100)7.5.1RollingStream系统优势 (100)7.5.2系统的高可用性 (101)7.5.3RollingStream系统技术特色 (107)7.6RollingStream系统组件 (116)7.6.1媒体平台及组件 (116)7.6.2运营支撑系统 (118)7.6.3网络管理系统 (125)7.6.4机顶盒 (133)7.7RollingStream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135)7.7.1设备性能 (135)1 前言目前广电行业正处于三网融合的关键历史时期,广电运营商除了传统广播电视业务的运营外,通过对数字电视、IPTV、语音通信、宽带数据等多业务进行融合而实现综合性全业务运营的发展方向已得到国家的明确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电三网融合PON解决方案
PON应用不断深入,助力广电三网融合建设
广电网络现状:目前广电网络绝大部分是光纤同轴混合网HFC(Hybrid Fiber Coaxial )。

该网络主要由前端、分前端、光节点以及同轴接入部分组成,同时采用光纤干线、同轴电缆支线和用户配线混合组网。

传统的HFC网络只有下行通道,只能提供单向的广播业务,业务单一,为提供互动业务必须进行双向化改造。

广电网络的双向化改造,即在原来HFC网单向下行广播通道的基础上增加上行(回传)通道。

目前广电进行双向网改造的方案主要有两种,基于CMTS + Cable Modem和基于PON的改造方案。

CMTS + Cable Modem的改造方案,该方案需要对原有HFC网络进行大规模的双向改造,包括上行光纤、电放大器的双向改造、增加上行光发射机等,改造的工作量和投入成本都非常大。

基于PON的双向网改造中,根据最后入户载体的不同,即选用五类线、同轴电缆或者光纤,该方案又可以分为PON+LAN、PON+EOC、FTTH。

PON + LAN:即在最后100m采用LAN技术,以五类双绞线入户。

该方案是在原来的HFC网的基础上重新架构PON网络作为回传信道。

原有的CATV模拟电视信号和数字电视信号通过HFC网络进行传输,而VoD交互信号、数字电视上行信号以及宽带数据信号等单播数据则通过PON系统传输。

该方案带宽大、成本低、运营商不承担用户终端的投入,网络未来升级改造方便。

但是缺点是对于已经布线的老小区需要重新铺设五类线,施工困难,工作量大,投入成本高。

PON + E O C:即在最后100m采用E O C技术为用户提供接入,其入户方式为同轴电缆。

E O C(Ethernet Over Coax )是一种在同轴电缆中传输以太网信号的技术。

E O C技术分为无源和有源的两种:无源E O C技术是指无需调制直接在同轴电缆上传输以太网基带信号;有源E O C技术把基带信号调制到射频后在同轴电缆上传输。

在PON + E O C改造方案中,模拟电视、数字电视等广播业务通过分前端传送至光接收机;数据、语音等单播业务通过EPON系统传送至ONU;光接收机和ONU分别通过同轴电缆和五类线连接E O C头端,E O C头端将电视信号和IP数据进行混频,通过同轴电缆传输到用户家中;在用户家中放置E O C终端,用于信号的接收和分离。

烽火通信根据不同的线路状况和业务发展需求,针对广电网络,利用PON设备进行改造可以分为三个步骤或者三个解决方案:
方案一:FTTB+LAN/FTTB+EOC叠加网
原有HFC网络保持不变,新增的数据业务网骨干光缆环采用叠加组网的建设思路,与原有的HFC网络尽量共用光缆路由。

ONU和EOC放置在靠近有线电视光接收机的位置,共址建设。

数据业务采用重新敷设五类线或者采用EOC技术利用原有同轴电缆等方式入户。

管理系统分别采用PON网管和EOC网管。

改造后具备提供高速数据业务的能力,配合IAD等设备,还可以提供语音业务。

方案二:光路融合,光进“铜”退
在完成了双向网络的初步改造后,第二步需要对光纤骨干网进行改造,完成EPON信号与1550nm信号融合,真正实现一纤三波,入户还是采用同轴电缆+五类线双入户或同轴EOC技术。

管理系统仍旧采用EPON和EOC分别管理。

通过对光纤骨干网的改造,节省主干光纤,简化网络结构,充分发挥EPON系统的技术优势,大幅优化网络性能。

改造后的EPON网络,可进一步将网络接入点下沉,有效提高数据网络接入速度,增强了后续网络向FTTH演进可行性。

方案三:光路延伸,FTTH完美融合
在完成了光纤骨干环的改造后,将原有的同轴电缆和五类线改为入户光缆,终端采用综合型ONU同时提供数据+ 视频,可以实现统一接入、统一管理。

经过改造后的网络有效的提升带宽、有利于拓展服务项目,不断满足用户的最新要求,建议引入家庭网关概念,增加新型业务,提高ARPU值。

广电接入网整体改造的终极目标是实现高带宽、全业务的家庭信息化综合接入。

PON+EOC一体机,专为广电网络量身打造
烽火通信作为国内信息通信领域优秀的设备与网络方案提供商,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广电市场,特别是三网融合战略启动以来,公司快速做出反应,根据广电的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地提出了差异化的解决方案,引领行业发展。

针对HFC网的特点,烽火充分发挥在PON领域的成熟积累,专门开发出带E O C功能的PON+EOC 一体机AN5006-11,该产品融合了光接收机(可选)、E O C头端、ONU的功能,采用模块化设计,简化了网络层次,更快速地推进广电网的双向化改造。

与烽火通信自主研发的PON OLT组成PON系统,为用户提供10/100Mbps以太网接入、高清视频点播、IPTV和数字电视回传通道等,同时具备高可靠性及高QoS保证、可管理、可灵活扩容和组网的特点。

在该组网方案中,OLT AN5516-01设备放置在局端,带E O C功能的PON ONU放置在光节点或楼道,并通过同轴电缆下行传输;通过烽火强大的ANM2000网管系统对ONU和E O C功能进行统一管理;该方案中原有HFC分配网保持不变,最大限度利用同轴资源,减少施工难度,快速推进改造进度;烽火
E O C终端放置于用户家中,提供同轴电缆、FE等接口,实现了语音、视频、数据业务的整体接入。

通过前面的论述以及分析比较可以看出,在广电网的双向化改造中,PON + E O C方案改造简单,施工较快,业务开展迅速,更加符合广电双向改造的低成本、高带宽、可升级、保护现有投资的需求。

结合
PON+LAN的方式全面解决目前广电双向改造的建设需要,后期随着技术和成本的不断演进,FTTH将是最终的建设方式,采用PON改造方式是目前适应三网融合需求的最佳解决选择。

目前,烽火的广电解决方案已经在湖北广电、山东广电、河南广电、浙江广电、江苏广电等地的双向化改造和宽带接入项目中得到大量的应用,其技术先进性和设备稳定性得到了客户的好评。

10G EPON的技术发展
随着用户对高清IPTV、视频监控等高带宽业务需求的不断增长,产业界逐渐认识到,现有的EPON和GPON技术均难以满足业务长期发展的需求,光接入网在带宽、业务支撑能力以及接入点设备功能和性能等方面都面临新的升级需求,因此提出了下一代EPON—10G EPON的概念。

IEEE于2005年年底启动了下一代EPON——10G EPON技术的研究和标准化工作,并于2006年3月成立了IEEE802.3av工作组。

2007年年中,IEEE802.3av Draft 1.0形成,基本形成了10G EPON标准的框架和主体内容。

2008年年中,IEEE802.3av Draft 2.0形成,基本上达到了比较完善的水平,并成为芯片和设备厂商开发相关芯片和系统的参考。

2009年9月,正式发布10G EPON国际标准IEEE802.3av,标志着10G EPON的标准化完成。

10G EPON具有以下技术特点:更高的系统传输能力;更丰富的物理层规格;对10GE和EPON协议的继承性;与EPON的兼容和共存。

烽火通信积极推动下一代PON技术发展,率先推出第一套对称的10G EPON系统,实现了最大1:256分光比和EPON/10G EPON的混插混用、统一网管、ODN重用10G高带宽多业务的承载等。

总之,10G EPON 的高带宽、平滑演进、技术相对比较成熟等优点使其得到了产业界的高度关注和广泛支持。

目前的技术进展非常迅速,产业链也已基本成熟,后续将成为下一代PON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

总结
广电运营商采用P ON技术有助于综合利用网络资源,快速完成NGB接入层的建设,实现“数字化”、“双向化”改造,减少大量的重复建设,节约建设和运维成本。

PON+EOC、PON+LAN等多样化的PON技术方案能够全面提升有线电视网络技术水平和业务承载能力,发挥有线电视网频带宽、低成本、易普及的优势,提供双向、交互、多功能、多业务的三网融合网络。

笔者相信,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应用不断深入,PON技术将为广电的三网融合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