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怕认真
古训:凡事不能不认真,凡事不能太认真!

古训:凡事不能不认真,凡事不能太认真!俗话说:“凡事不能不认真,凡事不能太认真。
”真诚待人,以真面目见人,这个要认真;至于对方是否真诚,是否真面目,却不必太认真!凡事,不要太认真。
有些事,你真别看清。
看清了,心痛。
有些人,你真别看懂。
看懂了,伤情。
看不惯的东西太多。
看清了、看懂了。
全是自找伤心。
说懂不懂,说清不清,糊里糊涂,含含糊糊。
给生活罩上一层薄雾,不是自欺,而是一种对自己的保护。
凡事不要太认真,不然苦了心,累了自己。
一件事是否该认真,这要视场合而定。
不看对象,不分地点刻板地认真,往往使自己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被动受阻。
在不忘大原则的同时,我们要做适时的变通,对于一些无关大局的小错误,放过它,不仅避免不必要的烦恼和纠纷,也顾及了别人的名誉,更体现了你处世的度量。
这世道:有多少好心好意,被当成了驴肝肺;有多少竭尽全力,被视作理所当然;有多少掏心掏肺,被看成你愿意给。
痛了心,才知情不能太认真;伤了心,才知人不能看太清;寒了心,才知好心给错了人!人可以真实地活着,但凡事不要太认真。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完美主义者最大的悲哀,就是活得不真实。
在真实的世界里,有苦有乐,有酸有甜。
人生无须过于执着,尽人事安天命而已。
选择了,努力了,坚持了,走过了,问心无愧就好,至于结果怎样,其实并不重要。
人生在世,糊涂一点未必不好。
糊涂不是傻里傻气,不是愚昧无知,也不是荒诞人生。
有时候的糊涂,其实是一种气度,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很累,究其原因,是为太过精明和计较。
人生短暂,犹如白驹过隙。
精明一世,难得糊涂一时。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精选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决不罢休;认真是敬业奉献的精神,不达到预期的目的绝不罢手;认真更是至高无上的品格,应该得到广泛的信任、理解和褒扬。
人做事不认真不会成就事业,企业不崇尚认真就不会有长久发展。
认真才有标准、有秩序、有规范;认真才有个人的成才和企业的进步。
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关于日本人的认真劲,真是可敬又可怕。
说日本人做事认真到“愚蠢”的地步:餐馆洗盘子要洗7遍,一个中国留学生取巧只洗了3遍,结果这个留学生再也找不到工作,最后只好离开日本。
日本宾馆领班培训员工时做保洁示范,他把抽水马桶洗干净后,从中舀了一杯水喝掉,说:“就按这个标准清晰”!这篇报道让我为之震撼,也让我们看到了日本人所谓的“执着”与“认真”。
对比,反思,我们是不是用变通赶走了原则,用敷衍取代了执着,用灵活伤害了认真?希望同志们尤其是各级管理干部都要认真起来,认认真真抓管理,认认真真抓安全质量工作,认认真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认真真为员工办事,认认真真为企业谋发展,谋效益。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就会少有隐患,认真就不会出事故,我们人人都做到了认真,我们就成功了。
我对“认真”二字的理解是在工作上、生产上都要严格有序,不拖拉,不马虎,认真对待每件工作。
许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和这种感觉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仿佛都在用同一种方式做同一件事,但是效果却很不相同甚至有天壤之别,其原因就在于有的很认真,有的不大认真,有的不认真,有的很不认真,甚至敷衍塞责。
其实认真一点就能做成事,马虎一点就做不成事。
在工作中真正的聪明就是认真。
一个人拥有聪明的头脑固然重要,倘若望忘却了“认真”,“聪明”就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领悟“认真”二字的含义。
有些人不是通过认真工作以获得单位的重用,而是完全寄希望于投机取巧;有些人则是应付的态度对待工作,却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得不到就埋怨领导,不能慧眼识英雄或感叹命运不公。
天下事最怕认真二字

天下事最怕认真⼆字
2020年9⽉17⽇星期四多云
天下事最怕认真⼆字
今天去趟学校,得到不少消息。
初中三年总共九门课程,每科都要考,没有主副科之分;初⼆加物理、初三加化学;物理、⽣物初⼆中考;初中不像⼩学,开始有⽉考了,每⽉都要考试;英语⽉考成绩好的同学作业少⼀些;背单词,要朗读并按⾳节背。
另外,同学之间传的消息不⼀定准确,重点是听清楚⽼师的交待。
最重要的⼀条就是:认真听讲,⾼质量完成作业,字迹要⼯整、整洁。
其实天下所有的事情都怕“认真”⼆字,不管什么事⼉只要认真对待,然后长期坚持,⼀定有收获!
语⽂耿⽼师好棒,带他们初⼀之前刚带完初三毕业班,她班的孩⼦原本38⼈,涵⽯岚馨去了天津,⼩王休学,⼩赵⼩刘⼩谢⾛了三加⼀,⼩⾼、嘉妮去了国际校,⼩冷成了⾳乐⽣,2⼈去了⾸师附本部,7⼈留本校,8⼈去潞河,3⼈⼈⼤附,3⼈运河,1⼈⼆中,1⼈五中,4⼈选择合适的专业。
毕业时她祝毕业⽣:“从此⼜是⼀番新天地,愿娃们踏踏实实,开开⼼⼼,学有所得,⼼想事成。
”她还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
凡事别太认真文案短句

凡事别太认真文案短句
1. 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没有尝试过。
2. 谨慎不要过于认真,生活也需要一些愉悦。
3.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4. 不要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5. 面对问题,不要想太多,想多了反而会让问题变得更糟。
6. 只有经历过失败,才能得到真正的成功。
7. 追求事业的同时,不要放弃家庭和朋友之间的相处。
8. 开心最重要,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太过认真。
9. 浪费时间在感恩别人身上也是一种生活的幸福。
10. 不要将生活看得太严肃,多做些有趣的事情。
11. 现在所拥有的,也许是曾经梦寐以求的。
12. 拥有阳光心态,生活才会更加美好。
13. 人生只有一次,珍惜每一个时刻。
14. 做事情不要过于认真,让自己心情轻松一点。
15. 不要抱怨自己所拥有的,要珍惜每一个机会。
16. 当你笑了,世界也会和你一起欢笑。
17. 生活中有太多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不要过分认真。
18. 快乐并不需要过分认真,只需要享受生活即可。
19. 偶尔放松一下,做点有趣的事情也是很好的。
20. 生活需要开心,认真并不一定是好的选择。
做事最怕认真;做人难得糊涂

我们的心为什么不安、烦躁呀
多半可能是世俗情见的‘支配/占有欲’
老公(老婆)要
支配心久了,就在配得动/多少中苦闷、心烦。
是心向外求的结果
是落入‘欲望丨苦求’难以自拔的心境
《随缘-随份》尽己之长,安分守己;
《知足常乐!》若常怀此心是幸福的。
当你修清净、平等,断分别时——你就是佛
与之相反,你就是魔啰。
财色、名利求也求不完……不知足——能有快乐吗?
时光偷偷流逝了我们的本真、初心,
和谐、谦睦、友善始终是我们最初和最终的生活追求……
我们的心
可以学弥勒、观音……的慈悲
可以像 向日葵——沐浴阳光……
可以像虚空一样广阔无边……
可以学梵高、李白的笔墨细腻/奔放……
“也可以”像针尖一样对麦芒……!?
让人不要太认真的句子

让人不要太认真的句子1.生命太短暂,不值得把一切都过分认真2.放轻松,让自己更快乐3.人生就像个游戏,不必太认真4.别为了一点小事太过较真5.有时候,轻松面对问题比认真对待更有解决办法6.不要刻意追求完美,微小的缺陷也是独特的美7.放下包袱,心态放轻松8.淡定从容,把握当下9.生活不必太认真对待,享受其中的乐趣10.笑一笑,十年少11.别太过认真,给自己一点喘息的机会12.把握平凡,享受宁静13.别因为一点挫折而沮丧,路还很长14.放松,把握更多的乐趣15.珍惜生活,不必为琐事纠结16.放下包袱,轻松驾驭人生17.对待不完美的自己,要更加宽容18.不必过度纠结,轻松面对每一天19.享受生活,别太过认真20.用轻松的心态面对困难,一切都能迎刃而解21.有一种解脱叫做不用看评论区22.别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二次元的世界里23.在正确和容易之间,往往是选正确最难24.人生最开心的事情之一,就是突然想吃什么就买什么25.聪明的人解决问题,智者解决问题背后的问题26.睡觉可以得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的答案27.不高兴的时候多吃点,胖了就开心了28.没有谁对谁错的道理,只有谁更能打动对方的理由29.人世间最遥远的距离,是上楼梯时刚好有人下电梯30.做一个快乐的人,因为你只有一次机会31.人生就像倒立,在感到痛苦之后能看到美的地方32.道路是曲折的,但我们要相信自己找对了方向33.成长就是逼着自己向曾经害怕的事物靠近34.不问成教,又占成教,这不是真正的成教35.拥有信仰,就拥有了无数的可能36.有些事不是我们想不明白,而是我们都明白了37.人生最大的痛苦,是操心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事情38.做人的底线就是,别做出让自己亏本的事39.时间是治愈一切创伤的良方,但需耐心等待40.不是因为不敢,而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要做41.放下战斧,用抱歉砍向自己。
42.生活是场闹剧,笑出声来。
43.心情低落的时候,试着拍拍自己,说声没事。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不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决不罢休;认真是敬业奉献的精神,不达到预期的目的绝不罢手;认真更是至高无上的品格,应该得到广泛的信任、理解和褒扬。
人做事不认真不会成就事业,企业不崇尚认真就不会有长久发展。
认真才有标准、有秩序、有规范;认真才有个人的成才和企业的进步。
我在网上看到过这样一篇关于日本人的认真劲,真是可敬又可怕。
说日本人做事认真到“愚蠢”的地步:餐馆洗盘子要洗7遍,一个中国留学生取巧只洗了3遍,结果这个留学生再也找不到工作,最后只好离开日本。
日本宾馆领班培训员工时做保洁示范,他把抽水马桶洗干净后,从中舀了一杯水喝掉,说:“就按这个标准清晰”!这篇报道让我为之震撼,也让我们看到了日本人所谓的“执着”与“认真”。
对比,反思,我们是不是用变通赶走了原则,用敷衍取代了执着,用灵活伤害了认真?希望同志们尤其是各级管理干部都要认真起来,认认真真抓管理,认认真真抓安全质量工作,认认真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认认真真为员工办事,认认真真为企业谋发展,谋效益。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认真就会少有隐患,认真就不会出事故,我们人人都做到了认真,我们就成功了。
我对“认真”二字的理解是在工作上、生产上都要严格有序,不拖拉,不马虎,认真对待每件工作。
许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和这种感觉在外界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仿佛都在用同一种方式做同一件事,但是效果却很不相同甚至有天壤之别,其原因就在于有的很认真,有的不大认真,有的不认真,有的很不认真,甚至敷衍塞责。
其实认真一点就能做成事,马虎一点就做不成事。
在工作中真正的聪明就是认真。
一个人拥有聪明的头脑固然重要,倘若望忘却了“认真”,“聪明”就会成为你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并没有真正领悟“认真”二字的含义。
有些人不是通过认真工作以获得单位的重用,而是完全寄希望于投机取巧;有些人则是应付的态度对待工作,却希望得到领导的赏识,得不到就埋怨领导,不能慧眼识英雄或感叹命运不公。
认真故事

世上万事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伟大的革命导师恩格斯曾经说过:“谁肯认真地工作,谁就能做出许多成绩,就能超群出众。
”毛泽东也曾说:“做任何事情最怕认真。
”无论你在工作中遇到什么困难,只要你拥有了认真这一法宝,就能够战胜它、获得成功。
可见,认真做人、认真做事、认真生活不应该只是一种态度,更应该是做事必备的品质,应作为目标努力去实践。
1、华盛顿砍树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
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
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
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
”他父亲到处询问。
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
“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
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
”
2、列宁小时候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
老师讲课,他用心听。
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
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
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凡事怕认真
所谓认真,就是指不马虎,以严肃的态度或心情去对待事物。
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个词恐怕都不陌生,从我们很小的时候起,无论是我们的家长,抑或是我们接受启蒙教育的老师,都会以一种严肃的口吻告诫我们:做事要认真,马虎不得。
毛泽东曾说:“世界上的事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人就最讲认真”,这句话是对这一命题的精确注解。
认真是一种品德。
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会认真地对待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情,哪怕这种事情没有人监督,也会一丝不苟、认认真真地完成,因为除了外界因素外,在他们心里还有自我衡量的一杆秤——人的良知。
在他们看来,不管做什么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反之,一个品德低下的人,做事只求“过得去”,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在他们看来,做事是一种负担,良心、道义本就与此无关。
认真这种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锤炼而逐步养成,正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认真是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更多地体现在对待做事的态度上,也可以说是敬业精神。
古人说:“天下之事必作于易,天下之大事必作于细”。
这“难”与“易”、“大”与“细”体现的是“量”与“质”互变的唯物辩证法的哲理,“难事”是相对于“易事”而言,“大事”则相对于“细事”而生。
试想,如果我们就连一件“易事”、“小事”都做不好,怎能做好“难事”、“大事”。
只有从小处着手,认认真真
地做好每一件小事,培养起足够的敬业精神,才能具有承载起“难事”、“大事”的能力。
这是一个积蓄能力的过程,绝不是一蹴而就那样简单。
认真是一种态度。
这种态度来自主观,而且是一种健康的、积极的、严谨的态度,这种态度源于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对事业的忠诚。
简单地说,就是用一种健康的、积极的、严谨的态度,把身边的每一件简单的小事做好。
对待一件小事的态度,不仅决定一个人的胸怀、视野,而且也决定着将来的作为。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就是对待小事的一种认真态度,如果不以“小善”为“善”,则势必成不了“大善”;如果不以“小恶”为“恶”,则势必成不了“大恶”。
东汉时期有一少年名叫陈蕃,自命不凡,一心只想干大事业。
一天,其父好友薛勤来访,便对他说:“儒子何不洒少以待宾客?”他答道:“大丈夫处世,当扫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问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陈蕃无言以对。
陈蕃欲“扫天下”的胸怀固然不错,但错的是他没有意识到“扫天下”包含了“扫一屋”,而不“扫一屋”是断然不能实现“扫天下”理想的。
总之,要把认真这种品德、这种精神、这种态度进行融会贯通,用品德来统帅、用精神来支撑、用态度来衡量,只有这样才能“积小善而终成大善”、“积跬步以至千里”,进而出色地完成我们所承载的任务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