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要求
低压断路器级间配合分析

当下级断路器D2为限流型时,情况则有所不 同。下级断路器D2出口短路时,D2限制短路电
流,流过D2的短路电流不再是,|一。:,而是小于 J‘~m的J0Ⅻ2。如果此电流不会引起上级断路器
(53) ·5·
建筑电气2加1年第2期
万方数据
卜
jj
辜占~]
』+ …人
h
{4 h
图2(a)热磁脱扣器动作由线 (b)电子脱扣器动作曲线
2完全选择性和部分选择性 设定图l中断路器D2直接发生短路,D1为在
D2上一级的断路器。为使Dl和D2之间获得完全 的选择性.必须使D2的下一级的所有的故障值(从 过载到D2处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发生时D2断路 器分断,D1断路器保持闭合。为此,需使D1的热 过载曲线高于D2,且同时满足下列两式:
1.2‘D2≤如I
(1)
J.1‘删≤‰DI或J.1%mD2≤‰山I
(2)
满足上述条件,则Dl和D2之间可获得完全 选择性。见图3。
I^ I■l-_l●L_
l一】
圉3
完全选择性
但多数情况下,式(2)较难满足,一般说当短
路电流大.1.1^一D2>^。‘Dl时,D1的瞬时脱扣器 将被启动,通过瞬时脱扣器很难保证有选择性,此 时Dl和D2之间只能获得部分选择性。见图4。 3电流选择性和时闻选择性
c.考虑到上下级断路器之间的配合,长延时 过电流脱扣器的整定值
‘上级≥1.2,r下缓
d.为满足各级间保护选择性要求,选择型断 路器瞬时脱扣器电流整定值,需躲过下级断路器出 口端短路电流。不考虑选择性时,断路器瞬时脱扣 器电流整定值,只要躲过回路的尖峰电流即可,而 且应尽可能整定得小一些。
二十八、上下级断路器短路保护(瞬动和短延时)的选择性如何保证

上下级断路器短路保护(瞬动和短延时)的选择性如何保证?关于断路器制造误差的相关内容规范出处:GB 50054—2011正文6.2.4条中,当短路保护电器为断路器时,被保护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不应小于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3倍。
GB 50054—2011条文说明,按照现行国家标准《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GB/T 14048.2—2008)的规定,断路器的制造误差为±20%,再加上计算误差、电网电压偏差等因素,故规定被保护线路末端的短路电流不应小于低压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过电流脱扣器整定电流的1.3倍。
微型断路器只有瞬动和长延时两段保护,没有短延时,所以选择性只能通过瞬动大小来确定(只有电流选择性)。
以最为常见的16~63A (施耐德微型断路器最大可以做到125A)微型断路器举例,C型瞬动动作电流值按长延时整定电流的5~10倍考虑(一般A型为2~3倍,B 型为3~5倍,C型为5~10倍,D型为10~20倍),当故障电流在160A 以下时连16A开关(按最不利的10倍考虑)都无法保证瞬动,也就是上下级可能都不瞬动,同样当故障电流大于315A时,连63A开关(按最不利的5倍考虑)都有可能瞬动,因此当故障电流在160A以下或315A以上时选择性无从谈起,仅当故障电流在160A~315A时,才能保证微型断路器有选择性。
正是因为让微型断路器有选择性的故障电流范围非常小,所以微型断路器很难有选择性。
实例一:20A和25A微型断路器,瞬动均按10倍考虑,故障电流为多少时有选择性?20×10×1.3A=260A>25×10A=250A,所以不管故障电流多大,都无法保证选择性。
(通俗地讲,瞬动整定1~1.3倍可能但不一定在约定时间内动作,1.3倍及以上肯定能在约定时间内动作,断路器上下级之间一般是1.25倍关系,1.25<1.3,所以无法保证选择性)实例二:下级16A微型断路器,上级微型断路器整定电流至少为多少才能保证电流选择性?16A按最不利的10倍,同时考虑1.3倍(可靠系数,可以理解为上下级开关环境不同对瞬动的影响),上级按最不利的5倍考虑,则16×10×1.3/5A=41.6A,需要选择50A微型断路器。
断路器级间选择性配合

断路器级间选择性配合在电气系统中,上级与下级配电箱之间的电流匹配是非常关键的。
为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精确地选择相应的断路器容量。
当下级配电箱的进线总断路器为40A的微型断路器时,我们需要仔细考虑上级配电箱的出线开关应选择多大的微型断路器。
这不仅涉及到技术参数的匹配,还涉及到安全运行的要求。
在一般情况下,上级配电箱的出线开关的微型断路器容量应略大于或等于下级配电箱的进线总断路器的容量。
这是因为上级配电箱需要为下级配电箱提供电源,而下级配电箱的负载电流不应超过上级配电箱出线开关的容量。
在配电箱出线开关的选择上,设计院的做法不尽相同。
有的选择40A,而有的为了放大一级,选择了50A。
那么在实际的工程项目设计中,我们该如何抉择呢?这实际上是一个上下级断路器过载选择性配合的问题。
断路器选择性配合得当,停电事故的范围就能大大缩小。
根据《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第6.1.2条的规定,配电线路装设的上下级保护电器,其动作特性应具有选择性,且各级之间应能协调配合。
非重要负荷的保护电器,可采用部分选择或无选择性切断。
由此可知,并非所有等级的负荷都需要有选择性配合。
对于一、二级负荷,如果下级断路器选择为40A,那么上级断路器应选择为50A。
但如果用电负荷等级为三级负荷,这种非重要负荷,当下级断路器为40A时,上级断路器的选择应为40A。
这是因为对于非重要负荷,如果上级断路器选择为50A,会导致电缆规格的放大,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因此,在实际项目中,需要根据负荷等级的情况,对线路过载保护的选择性配合进行具体分析。
这不仅能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还能有效节约资源,降低不必要的浪费。
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要求(三篇)

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要求配电系统中,并非只有断路器,还存在许多别的电器,需考虑断路器与上下级保护电器特性的配合。
最好将各个电器的保护特性绘于坐标上,以比较其特性的配合情况。
其配合须考虑以下条件:1、断路器的长延时特性低于被保护对象(如电线、电缆、电动机、变压器等)的允许过载特性。
2、低压侧主开关短延时脱扣器与高压侧过电流保护断电器的配合级差为0.4~0.7s,视高压侧保护继电器的型式而定。
3、低压侧主开关过电流脱扣器保护特性低于高压熔断顺的熔化特性。
4、断路器与熔断器配合时,一般熔断器作为后备保护。
应选择交接电流小于断路器的短路通断能力的80%,当短路电流小于时,应由熔断器动作。
5、上级断路器短延时整定电流≥1.2倍下级断路器短延时或瞬时(若一级无短延时)整定电流。
6、上级断路器的保护特性和下级断路器的保护特性不能交叉。
在级联保护方式时,可以交叉,但交点短路电流应为下有断路器的80%。
7、在具有短延时和瞬时动作的情况下,上级断路器瞬时整定电流≤下级断路器的延时通断能力,并≥1.1倍下级断路器进线处的短路电流。
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要求(二)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是电气系统中安全运行和故障保护的关键之一。
断路器作为电气系统的保护装置,可以通过断开电路来保护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
然而,要使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相互配合,需要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需要考虑断路器的保护特性与上下级电器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压相匹配。
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应与上下级电器的额定电流相一致或略大一些,以确保在电路发生过载时,断路器能够及时切断电路。
此外,断路器的额定电压也需要与上下级电器的额定电压相匹配,以保证断路器能够正常工作。
其次,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还需要考虑短路保护。
当电路发生短路时,瞬间电流会迅速增大,如果断路器的短路保护时间过长,就会延缓短路故障的处理,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损坏。
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要求

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要求为了保证电器设备的安全运行,在电气系统的设计中一般会采用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以实现适当的电气保护措施。
在进行这种配合的过程中,需要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 确定适当的断路器额定参数在进行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配合的时候,首先要确定断路器的额定参数,包括额定电流、额定电压和额定短路分断能力等。
这些参数一般需要根据所要保护的电器设备的额定参数进行确定,以确保断路器能够在相应的电路故障情况下准确地进行短路分断。
2. 确定上下级电器的保护特性除了断路器的额定参数,还需要确定上下级电器的保护特性。
上下级电器指的是断路器所保护的电器设备的前后级电器,因为在实际应用中,电器设备往往有多个级别,每个级别的电器设备需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
常见的保护特性包括过载保护、短路保护、接地保护和过电压保护等。
这些特性需要与断路器的额定参数相互配合,确保在电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地进行保护。
3. 确定不同电器设备的保护级别和动作时间在进行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配合时,需要根据不同电器设备的保护级别和动作时间来进行设置。
保护级别一般分为主保护和备用保护两种,主保护指的是初级保护,即对电器设备最基本的保护措施,备用保护则是在主保护无法进行故障检测的情况下,提供备用保护的保护措施。
动作时间是指断路器和相应保护器的动作时间,通常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测试和调整,以确保在电器设备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地进行动作。
4. 协调上下级电器的保护特性在确定了断路器和上下级电器的保护特性和相应的额定参数之后,还需要进行协调和配合,以确保整个电气系统的保护能够正常工作。
具体来讲,需要进行相应的保护重叠和防止错误操作等方面的考虑,以实现有效的电力保护措施。
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是保证电气系统正常运行的重要因素,需要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细致的设计和调整。
有效的配合能够提高电器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减少突发的电气故障,提高电气系统的运行效率。
直流电源系统断路器的级差配合

四、额定电流的计算
4.6 蓄电池组出口回路 In≥I1h I1h蓄电池1h放电率电流(A),铅酸蓄电池取5.5I10 同时要求 In≥Kc4In.max In.max直流馈线中直流断路器最大的额定电流(A), Kc4配合系数,取2~3 。 同时要求满足蓄电池出口回路短路时灵敏系数要求和按事故初期冲击放电电流校验保护动作时间。 4.7 直流母线联络开关 宜采用隔离开关,额定电流 In≥Ksin∑Ibuse ∑Ibuse较大电流母线段上全部负载电流之和,Ksin同时系数,取0.5~0.6。 4.8 蓄电池放电回路 In≥1.1I10~1.3I10 即按放电装置的额定电流来选择。
六、典型断路器保护特性曲线
GM32 GM100 GM225
GM400 GM800 GM1250
பைடு நூலகம்
六、典型断路器保护特性曲线
北京人民电器厂三段式断路器特性曲线
01
GMB32 GMB100 GMB225 GMB400
02
GMB800 GMB1250 GW3B2000
03
五、选择性校验
断路器上、下级之间的动作电流和时间应保证选择性要求,在确定断路器额定电流后,应对断路器上、下级的选择性配合进行校验,按照DL/T5044-2004标准的规定,校验方式如下: 5.1 过负荷长延时保护(脱扣): 按断路器额定电流整定 IDZ≥KKIn IDZ保护(脱扣)动作电流(A),KK 可靠系数,取1.05,In额定电流(A); 根据下一级断路器的额定电流进行整定 In1≥Kc1In2 In1、In2上、下级断路器额定电流(A),Kc1上、下级断路器保护 配合系数,一般取≥1.6 t1≻t2 t1、t2 上、下级断路器在相同电流作用下的保护时间。 原则上应选择微型、小型、塑壳型、框架型等不同系列的直流断路器,额定电流从小到大,它们之间的电流级差不宜小于4级。
低压考试题常用低压电器部分习题 (1)

1.当负载电流达到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时,熔体将立即熔断,从而起到过载保护的作用。
(×)2.低压配电装置应装设短路保护、过负荷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
(√ )3.熔断器的熔断电流即其额定电流。
(× )4.低压刀开关的主要作用是检修时实现电气设备与电源的隔离。
(√ )5.交流接触器吸引线圈的额定电压与接触器的额定电压总是一致的。
(×)6.刀开关与断路器串联安装的线路中,送电时应先合上负荷侧刀开关,再合上电源侧刀开关,最后接通断路器。
(× )7.交流接触器的短路环的作用是过电压保护。
(×)8.低压断路器的瞬时动作电磁式过电流脱扣器和热脱扣器都是起短路保护作用的。
(×) 9.低压断路器的瞬时动作电磁式过电流脱扣器是起过载保护作用的。
( ×)10.断路器的分励脱扣器和失压脱扣器都能对断路器进行远距离分闸,因此它俩的作用是完全相同的。
(× )11.交流接触器的静铁芯端部装有短路环,它的作用是防止铁芯吸合时产生振动噪声,保证吸持良好。
(√ )12.普通交流接触器不能安装在高温、潮湿、有易燃易爆和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 ) 13.所谓主令电器是指控制回路的开关电器,包括控制按钮、转换开关、行程开关以及凸轮主令控制器等。
(√ )14.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和熔体额定电流是同一概念。
(× )15.熔断器更换熔体管时应停电操作,严禁带负荷更换熔体。
(√ )16.热继电器的额定电流与热元件的额定电流必定是相同的。
(× )17.热元件的额定电流通常可按负荷电流的1.1-1.5倍之间选择,并据此确定热继电器的标称规格。
(√)18.热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一般可在热元件额定电流的60%-100%的范围内调节。
(√) 19.交流接触器在正常条件下可以用来实现远距离控制电动机的启动与停止,但是不能频繁地接通。
(× )20.交流接触器不能在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在室外露天安装。
断路器的选择

断路器的选择1.一般选用原则(1)根据用途选择断路器的型式及极数:根据最大工作电流选择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根据需要选择脱扣器的类型、附件的种类和规格。
具体内容为:✶断路器的额定工作电压≥线路额定电压;✶断路器的额定电流≥线路计算负载电流;✶断路器的额定短路通断能力≥线路中可能出现的最大短路电流(一般按有效值计算);另:如果选用的断路器额定电流与要求相符,但额定短路通断能力小于断路器安装点的线路最大短路电流,必须提高选用断路器的额定电流,而按线路计算负荷电流选择过电流脱扣器的额定电流。
如果这样还不能满足要求,则可考虑下述三种方案解决:第一,采用联级保护(又称串级保护)方式,利用上一级断路器和该断路器一起动作来提高短路分断能力。
采用这种方案时,需将上一级断路器的脱扣器瞬动电流整定在下级断路器额定短路通断能力的80%左右。
第二,选用限流断路器。
第三,采用断路器加后备熔断器。
✶线路末端单相对地短路电流≥1.25倍断路器瞬时(或短延时)脱扣整定电流;注:这对负载电流较小,配电线路较长的情况尤为重要。
因为线路较长时,末端短路电流较小,单相对地短路电流就更小。
在三相四线制中相零段路时,对地短路电流还要小些,有时比电流脱扣器整定的电流还要小,不能使过电流脱扣器动作,因而在单相对地时失去保护。
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在零线上装设电流互感器(其二次接电流继电器,对地短路时,继电器动作使断路器分断),或采用带零序电流互感器的线路(或漏电继电器)来解决。
采用这些方法时,变压器中性点均应接地。
✶断路器的欠压脱扣器额定电压等于线路额定电压;注:是否需要欠电压保护,应按使用要求而定,并非所有断路器都需要带欠电压脱扣器。
在某些供电质量较差的系统,选用带欠电压保护的断路器,反而会因为电压波动造成不希望的断电。
如必须带欠电压脱扣器,则应考虑有适当的延时。
✶具有短延时的断路器,若带欠电压脱扣器,则欠电压脱扣器必须是延时的,其延时时间大于或等于短路延时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要求断路器是一种常用的电气保护装置,用于防止电路中出现过载、短路等故障,保护电器设备和人身安全。
而上下级电器是指在电路中相对位置上处于上下级别的电气设备,上级电器是指供电给下级电器的电气设备,下级电器是指接受上级电器供电的电气设备。
为了保证电路的安全运行,断路器需要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相匹配,实现有效的电路保护。
下面将详细介绍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要求。
1. 上级电器的保护特性:上级电器在供电过程中,需要具备适当的过载和短路保护特性。
过载保护能够检测电路中的额定负荷和过载负荷,并在超过额定负荷时及时切断电路供电,以防止电路发生过载故障。
短路保护则能够快速地切断电路,以防止短路电流造成的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
上级电器的过载和短路保护特性应与断路器匹配,确保在电路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断电路供电。
2. 下级电器的保护特性:下级电器在接受上级电器供电的过程中,也需要具备适当的过载和短路保护特性。
过载保护能够检测下级电器的额定负荷和过载负荷,并在超过额定负荷时及时切断电路供电,以防止设备发生过载故障。
短路保护能够快速地切断电路,以防止短路电流造成的设备损坏和安全事故。
下级电器的过载和短路保护特性应与断路器匹配,确保在电路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断电路供电。
3. 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和短路保护特性:断路器的额定电流是指断路器能够正常工作的最大电流值,选择断路器时应根据电路中的负载情况和设备额定电流进行合理选择。
短路保护特性是指断路器在电路中发生短路时切断电路的能力,断路器应具备足够的短路切断能力,以确保在短路故障发生时能够迅速切断电路供电,防止电路损坏和安全事故。
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和短路保护特性应与上下级电器的额定电流和保护特性匹配,以实现有效的上下级电器保护。
4. 运行特性的配合:上下级电器和断路器在运行过程中应具备良好的配合特性,确保电路的安全运行。
例如,断路器的动作时间应与上下级电器的动作时间相匹配,以防止上级电器的过载或短路故障引发下级电器的过载或短路故障。
另外,断路器的灵敏度和稳定性也应与上下级电器配合,确保在故障发生时能够准确地切断电路供电。
总之,断路器与上下级电器保护特性的配合要求包括上级电器和下级电器的保护特性、断路器的额定电流和短路保护特性以及运行特性的配合。
合理的配合能够提高电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电路故障和安全事故的发生。
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电路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断路器和上下级电器,确保电路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