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第四节包装条款案例分析
包装法律法规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包装不合格现象时有发生。
本案例以某食品企业包装不合格事件为例,分析包装法律法规在食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
二、案例描述2019年6月,我国某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其生产的某款糕点产品包装存在质量问题。
经调查,该企业使用的包装材料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导致产品包装存在漏气、霉变等问题。
此事件引起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三、法律法规分析1.《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中对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使用、检验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五十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的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应当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在本案例中,该食品企业使用的包装材料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规定。
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包装材料通用卫生标准》(GB 9685-2008)该标准规定了食品包装材料的生产、使用、检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根据该标准,食品包装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卫生性能,不得对食品产生污染。
在本案例中,该食品企业使用的包装材料存在漏气、霉变等问题,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包装材料通用卫生标准》的要求。
3.《产品质量法》《产品质量法》是我国产品质量领域的基本法律,其中对产品质量、生产者责任等方面做出了规定。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生产者不得生产、销售不符合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产品。
”在本案例中,该食品企业生产的糕点产品包装不合格,违反了《产品质量法》的规定。
四、案例分析1. 监管部门介入在接到消费者投诉后,当地监管部门迅速介入调查。
经调查,该食品企业使用的包装材料确实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监管部门依法对该企业进行了处罚,并要求企业立即停止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并对库存产品进行召回。
2. 企业整改面对监管部门的要求,该食品企业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停产整顿。
产品包装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产品包装作为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企业和消费者的关注。
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忽视了对产品包装的合规性,导致了一系列法律问题。
本文将以一起产品包装法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产品包装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案例简介2018年,某市消费者王某在超市购买了一款名为“XX牛奶”的饮品。
购买后,王某发现该牛奶的包装上未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在多次与商家协商未果的情况下,王某将商家诉至法院,要求商家退还货款并赔偿损失。
法院经审理认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准确、清晰,不得有虚假、夸大、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本案中,XX牛奶包装上未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违反了上述法律规定,构成产品质量问题。
法院判决商家退还王某货款,并赔偿王某损失。
三、案例分析本案涉及的产品包装法律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产品包装标识的真实性、准确性、清晰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产品包装标识必须真实、准确、清晰。
本案中,XX牛奶包装上未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违反了上述规定,导致消费者无法了解产品的真实情况,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2. 产品包装标识的合规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要求。
”本案中,XX牛奶包装上未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不符合国家标准,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3. 产品包装的误导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得含有虚假、夸大、误导消费者的内容。
”本案中,XX牛奶包装上未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可能导致消费者误认为该产品为优质产品,从而造成误导。
国际贸易实务第二章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包装条款

2.对商品品质的要求; 出口方面:
(1)针对不同市场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来 确定出口商品质量。
(2)不断更新换代和精益求精。 (3)适应进口国的有关法令规定和要求。 (4)适应国外自然条件、季节变化和销售
方式。
进口方面:
货比三家,把好质量关,符合国内需求。
3. 表示品质的方法
(一)用
“金鱼”印花布
纱布
密度(每英寸) 幅宽(英寸)
Printed Shirting Yarn Counts No.Of Threads Width
“Golden Fish”
(per inch) (inch)
30×36
72×69
35/36’
样3:中国绿茶 特珍眉特级 货号41022
特珍眉一级 货号9317
灰鸭毛,含绒量18%,允许上下1%。
Grey duck’s down with 18% down content 1% more or less allowed.
品质公差:国际上或某一行业所公 认的允许卖方交货品质的一定幅度 差异。一般不需在合同中另定。
(二)计价时,一般按合同单价计价,有时 按一对一比例计价(增减价格)
最高
最高
最高
特级 一级
70% 65%
0.2% 0.2%
0.2% 0.2%
0.8% 0.8%
二级
50% 0.5% 0.2% 0.8%
案例一:
【案情】 我国某公司出口苹果酒一批,进口
方信用证规定品名为“APPLE WINE”,某公司为了单证一致 起见,所有单据上均用“APPLE WINE”。不料货到国外后遭海 关扣留罚款,因该批酒的内外包装 上均写的是“CIDER”字样,结 果外商要求我方赔偿其损失。
加工包装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食品公司成立于2005年,主要从事各类食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随着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凸显,该公司在加工包装过程中涉嫌违规行为,被消费者举报。
经调查,该公司确实存在违规加工包装的情况,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二、案例分析1. 违规加工包装的具体行为(1)使用过期原料:经调查,该公司在加工过程中使用了过期原料,如面粉、肉类等,这些原料可能已经变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包装标识不规范:该公司在产品包装上未按照国家标准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等信息,导致消费者无法了解产品的基本信息。
(3)包装材料不合格:该公司在产品包装过程中使用了不合格的包装材料,如劣质塑料、回收纸箱等,这些材料可能含有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2. 违规加工包装的法律依据(1)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保证食品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不得使用过期、变质、污染的食品原料。
(2)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五十四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法标注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批号等信息。
(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准确,不得含有虚假、夸大、误导性内容。
3. 违规加工包装的法律责任(1)行政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规定,该公司将被处以罚款,并吊销相关许可证。
(2)刑事责任:若该公司涉嫌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民事责任:消费者有权要求该公司赔偿因违规加工包装造成的损失。
三、案例分析结论1. 该食品公司涉嫌违规加工包装,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大事,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确保食品安全。
3. 针对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应加大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规加工包装等违法行为,保障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
物流包装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逐渐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物流过程中,包装作为保障商品安全、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在物流包装领域,存在着诸多法律问题,如包装材料环保性、包装废弃物处理、包装标准不统一等。
本文将以一起物流包装法律纠纷案例为切入点,分析物流包装法律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案例简介某电商平台A公司与物流公司B公司因物流包装问题产生纠纷。
A公司要求B公司在运输过程中对商品进行妥善包装,以保障商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
然而,B 公司在实际运输过程中,未严格按照A公司要求进行包装,导致部分商品在运输过程中损坏。
A公司认为B公司未履行包装义务,要求B公司承担赔偿责任。
B公司则认为,包装材料已符合国家标准,不存在过错。
双方协商未果,遂诉至法院。
三、案例分析1.包装材料环保性本案中,B公司提供的包装材料已符合国家标准,但并未涉及包装材料环保性。
近年来,我国对包装材料环保性要求日益严格,要求物流企业使用环保、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本案中,B公司未考虑包装材料环保性,可能存在法律风险。
2.包装废弃物处理在物流过程中,包装废弃物产生量较大。
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包装废弃物属于危险废物,需要按照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处置。
本案中,B 公司未对包装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可能存在违法行为。
3.包装标准不统一我国物流包装标准尚未完全统一,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包装标准存在差异。
本案中,A公司与B公司在包装标准上存在分歧,导致纠纷产生。
四、法律建议1.加强包装材料环保性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强对物流包装材料环保性的监管,推动物流企业使用环保、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同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环保意识。
2.规范包装废弃物处理政府部门应完善包装废弃物处理法规,明确物流企业包装废弃物处理责任。
物流企业应建立健全包装废弃物分类收集、运输、处置体系,确保包装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理。
国际贸易单证实务第二章 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习题答案

第二章国际货物贸易合同-习题答案一、翻译题(英译汉)1. 包装条款:纸箱装,每件装一塑料袋,每30件装一纸箱。
2. 买方必须在装运30天前开出并送达上述信用证,如未按此履约,卖方有权在不通知买方的情况下,撤销本合同,也可视为此未被买方履行的合同全部或部分仍旧有效,同时保留向买方提出损害赔偿的权利。
3. 付款条件:卖方必须在装运月份30天前通过一家由卖方认可的银行开出并送达卖方一份不可撤销的即期信用证,并注明有效期为装船后15天在中国议付。
4. 装运条款:2020年7月31日之前(含31日)允许分批和允许转船,装运港为中国港口至目的港德国汉堡。
5. 卖方收到索赔通知后,如果在30天内不答复,应视为卖方同意买方提出的一切索赔。
6. 装箱单一式五份,注明所装货物每项的毛重、净重、尺码和数量。
7. 装运通知:货物全部装船后,卖方应立即将合同编号、商品名称、数量、毛重、发票金额、船名、提单号和开航日期电告买方。
8. 仲裁: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与本合同有关的任何争议,均应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按照申请仲裁时该会现行有效的仲裁规则,由申诉一方选择由该会在北京或由该会深圳分会在深圳或由该会上海分会在上海进行仲裁。
仲裁裁决是终局的,对双方均有约束力。
9. 不可抗力:由于严重的水灾、火灾、风灾、雪灾、地震和战争行为等不可抗力事故,致使任何一方不能履行合同时,遇有事故的一方应立即将事故情况用电报通知对方,并应在14天内将事故详情及发生地政府主管机关给出的影响合同履行程度的证明文件用空邮寄交对方,对方对由此产生的损失不得提出赔偿要求,但事故的一方在与对方协商同意仍负有按实际影响时间延期履约的责任,延期如超过10个星期时,对方有权撤销本合同。
10. 检验和索赔:在交货以前,制造厂应就订货的质量、规格、性能、数量、重量做出准确和全面的检验,并出具货物和本合同规定相符的证明书,以及由海关或其指定公正检验机构签发证书,该证书为议付/托收货款而应提交银行的单据的组成部分,但部分作为货物的质量、规格、数量和重量的最后依据,制造厂应将记载试验细节和结果的书面报告附在质量证明书内。
2023年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集新版

国际贸易实务案例分析集第一章导论[案例1]有一份CIF协议在美国签订, 由美国商人A发售一批IBM电脑给香港商人B, 按CIF香港条件成交。
双方在执行协议旳过程中, 对协议旳形式及协议有关条款旳解释发生争议。
请分析处理此项纠纷应合用香港法律还是美国法律?[案例分析]结论: 应合用于美国法律。
理由: 协议与美国关系最亲密, 由于订约地和履约地都在美国。
分析: 在按CIF香港条件成交旳协议中, 出口方在出口国装运港履行交货义务, 因此履约地在美国装运港, 而非目旳港香港。
(有关CIF条件旳内容参见“贸易术语”)第二章货品旳质量[案例1] 商品质量不符引起旳纠纷案我生产企业向马来西亚客户出口汽车配件, 品名为YZ-8303R/L, 但生产企业提供了YZ-8301R/L, 两种型号旳产品在外型上非常相似, 但却用在不一样旳车型上, 因此客户不能接受, 规定我方要调换产品或减少价格。
我方考虑到退货相称麻烦, 费用很高, 因此只好减少价格15%, 了结此案子。
[案例分析]商品旳质量是国际货品买卖协议中不可缺乏旳重要条件之一, 是十分重要旳条款。
卖方属于重大违约, 因此赔偿对方损失是不可防止旳。
[案例2]我某出口企业与德国一家企业签定出口一批农产品旳协议。
其中品质规格为: 水分最高15%, 杂质不超过3%, 交货品质以中国商检局品质检查为最终根据。
但在成交前我方企业曾向对方寄送过样品, 协议签定后又电告对方, 确认成交货品与样品相似。
货品装运前由中国商检局品质检查签发品质规格合格证书。
货品运抵德国后, 该外国企业提出: 虽然有检查证书, 但货品品质比样品差, 卖方有责任交付与样品一致旳货品, 因此规定每吨减价6英磅。
我企业以协议中并未规定凭样交货为由不一样意减价。
于是, 德国企业请该国某检查企业检查, 出具了所交货品平均品质比样品差7%旳检查证明, 并据此提出索赔规定。
我方不服, 提出该产品系农产品, 不也许做到与样品完全相符, 但不至于低7%。
包装法律案例分析(3篇)

第1篇一、案情简介某食品公司是一家从事食品生产的企业,其产品包括各种零食、糕点等。
2019年,该公司生产的某款糕点在市场上销售,但在消费者购买后发现包装标签存在多处违规情况。
消费者向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经调查,该公司的包装标签确实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二、案件分析1. 违规情况(1)标签内容不完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规定,食品包装标签应当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者配料表、营养标签、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
然而,该食品公司的包装标签中缺少生产许可证编号、营养成分表等重要信息。
(2)标签信息不准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三条规定,食品包装标签中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
该食品公司的包装标签中,生产日期与实际生产日期不符,保质期也与实际不符。
(3)标签设计不符合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食品包装标签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该食品公司的包装标签设计过于简单,没有使用标准的字体和颜色,违反了相关规定。
2. 违规原因(1)公司管理不善。
该食品公司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对生产、包装等环节的监管不到位,导致包装标签存在多项违规行为。
(2)员工素质不高。
公司员工对相关法律法规了解不足,未能按照规定进行包装标签的制作和审查。
(3)外部环境因素。
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为了降低成本,忽视了包装标签的重要性,导致违规行为发生。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二条:食品包装标签应当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和地址、成分或者配料表、营养标签、生产许可证编号等信息。
2.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三条:食品包装标签中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十四条:食品包装标签的设计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四、案例分析1. 案例性质本案属于食品安全领域案件,涉及食品包装标签的违规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从本案例来看卖方未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的包装条
件履行交货义务,应视为违反合同。
•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5条规
定:“卖方交付的货物必须与合同规定的数量、 质量和规格相符,并须按照合同所规定的方式装 箱或包装。”
• 我出口公司的出现的错误:
• 一是擅自更换包装材料,虽然对货物本身的质
量未造成影响;
• 二是未按合同规定使用唛头,由于加拿大部分
地区原是法国殖民地,为此销售产品除英文外 常还要求加注法文。加拿大当局对有些商品已 在其制定的法令中加以规定。本例中买卖双方 已订明用英、法两种文字唛头,更应照办。
• 为了顺利出口,必须了解和适应不同国家规定
的特殊要求,否则会造成索赔,退货等经济损 失,并带来其他不良的影响。
是凭样品买卖,一种是凭文字说明买卖。后者所 包括的范围很广,不仅涉及商品品质方面的问题, 也包括数量,甚至包括合同中有关装运期、包装 和货物花式搭配方面的陈述。
• 分析:按照英国买卖法的规定,凡合同中一切有
关货物“说明”的事项都是合同的要件,如有违 反,买方有权拒收货物,并可以提出索赔。
• 本案例中,英国法认为,包装是属于“说明”的
• A出口公司与国外买方订立一份CIF合同,合
同规定:“番茄酱罐头200箱,每箱24罐 ×100克”。但卖方在出货时却装运了200 箱,每箱24罐×200克。国外买方见货物重 量比合同多了一倍,拒绝收货,并要求撤销 合同。请问,买方有权这么做吗?
的代码语言
中性包装 Neutral Packing
• 中性包装(Neutral Packing)是指在商品包装上
和商品本身,不注明生产国别、地名和厂名,也 不注明原有商标和牌号,甚至没有任何文字的一 种包装方式。
• 在国际贸易中,使用中性包装的目的主要是为了
打破进口国家和地区实行各种限制和政治歧视, 是扩大出口商品销售的一种手段。
箱澳大利亚水果罐头。合同的包装条款规定:“箱装, 每箱30听。”卖方所交货物中有150箱为每箱30听装, 其余150箱为每箱24听,买方拒收。卖方争辩说, “每箱30听”字样并非合同的重要部分,不论是24听 还是30听,其品质均与合同相符,因此,买方应接受。
• 分析:有些国家的法律,把买卖分为两类,一种
• 包装条款(Packing Clause)主要规定货物的包
装方式、包装材料、包装费用的负担和运输标志。
• 按照国际贸易惯例和某些国家的法律规定,包装
条件是主要的交易条件之一,如果货物的包装与 合同规定或行业习惯有重大不符时,买方有权索 赔损失,甚至拒收货物。
• 我某外贸公司向某国出口一批粮食,合同中规
运输包装标志
分类 运
定义
输
运输标志 又称唛头,常由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
(Shipping 和一些字母、数字及简单的文字组成
包
Mark)
指示性标志 是提示人们在装卸、运输和保管过程
装 (Indicative 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般都是以简醒
Mark)
目的图形、文字表示
标
警告性标志 指在易燃、易爆、有毒、有放射性等
• 菲律宾客户与上海某自行车厂洽谈进口“永久
牌”自行车10000辆,但要求我方改用“剑”
牌商标,并在包装上不得注明 “Made In China”字样。买方为何提出这种要 求?
• [案例分析]
• 这是一件对方要求中性定牌包装的一起案例。
自行车是美国、欧盟等对我国实施反倾销的商 品,对原产地有严格的要求以防转口贸易。
(Warning 危险品的外包装上一些醒目的标示,
志
Mark)
以警告有关人员不得掉以轻心
销售包装的标志
内容
销 包装的装潢 一般由一些图案组成(应注意商标
售
画面
的使用)
包 装 标
文字说明
对产品进行说明,形式、文字应符 合相应进口国要求
示
由一组粗细不同,黑白相间的平行
条形码
条线组成,可利用光扫描设备阅读
定包装方法为散装。我方在装船时,业务员忽 视了这一条款,误用麻袋装运。当买方收到货 物后,即来电声明,来货包装与合同规定不符, 提出保留追偿权。接着买方又来信指出,由于 卖方未按合同装运,致使买方在装卸时无法使 用输送机,只能改用起重机,这样既多支付了 卸货费用,延长了卸货时间,并且不便于粮食 加工,另外还得支付麻袋处理费用。因此要我 方予以补偿。问我方应如何处理?
无牌中性包装与定牌中性包装
• 无牌中性包装,这种包装上既无生产国别,也无
商标牌号,俗称“白牌”;
• 另一种是定牌中性包装,这种包装上不注明生产
国别,但有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号。
• 如若我们采用买方指定的Fra bibliotek标、牌号,则应向外
商指出,在国外市场上发生工业产权的争议或侵 权行为,则一切责任应由买方负责。
包装条款的主要内容
第四节 包装条款与案例分析
商品包装的意义
• 合同中的包装条款是合同的主要交易条件。 • 提供约定的或通用的商品包装,是卖方的主要义务
之一。
商品包装的意义
• 《公约》:卖方须按照合同规定的方式装箱或包装。
如无约定,则按照同类货物通用的方式装箱或包装, 如无此种通用方式,按按照足以保全和保护货物的 方式装箱或包装。
• [案情分析]
• 许多国家对于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规定了有关包装和标
签管理条例,有的内容规定十分繁杂,不仅容量或净重 要标明公制或英制,还要注明配方、来源国、使用说明、 保证期限等,甚至罐型、瓶型也有统一标准。
• 进口商品必须符合这些规定,否则不准进口或禁止在市
场上出售。这些管理条例一方面用来作为限制外国产品 进口的手段,另一方面也是方便消费者的需要。
组成部分,属于要件,卖方违背合同要件,买方 有理由拒收全部货物,也可以接受合乎规定部分, 拒收不合规定部分,并提出损害赔偿。
• 某年我出口公司出口到加拿大一批货物,计值人
民币128万元。合同规定用塑料袋包装,每件要 使用英、法两种文字的唛头。但我某公司实际交 货改用其他包装代替,并仍使用只有英文的唛头, 国外商人为了适应当地市场的销售要求,不得不 雇人重新更换包装和唛头,后向我方提出索赔, 我方理亏只好认赔。
• 分析意见:责任在我方。
•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35条第(1)款
明确规定:“卖方交付的货物必须与合同所规定 的数量、质量和规格相符,并须按照合同所规定 的方式装箱或包装。”显然是我方违反了合同中 的包装条款,我方应主动向对方道歉,以求得买 方的谅解。
• 英国穆尔公司以CIF伦敦的条件,从兰陀公司购买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