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却水加药及水质处理

合集下载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冷却水是实现工业生产过程所不可缺少的物质,它可以提供冷却效果,缓解机械装置和元件等产品的热效应,改善产品的使用性能,以及降低工业环境的温度,发挥综合效益。

然而,冷却水的处理设计受到了很多方面的影响,任何失误都会对整个生产过程产生影响。

因此,为了确保使用冷却水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对冷却水处理设计进行规范化管理成为了必要之举。

《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是为了规范工业冷却水处理设计而制定的。

通过编制这一规范,可以使不同企业的冷却水处理设计更加规范、一致。

一、设计原则1、建立良好的冷却水处理体系,即加药、污泥处理、水质监测以及废水处理等,以确保冷却水循环使用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2、应根据使用的水源、水质要求以及水温等情况,确定适用的冷却水处理技术,保证冷却水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冷却水处理设备应采用节能机械,并考虑更低的水流量,且操作简单,方便维护。

4、根据机组的冷却水需求,确定冷却水循环系统的设计技术,尽量降低冷却水的温度,减少水的损失,节约水源。

二、加药处理1、根据冷却水的循环流量及冷却塔的类型,计算所需添加的消毒剂和阻垢剂的量,明确调节压力差,保证冷却水受到有效的消毒抑制腐蚀。

2、应按照环境保护部门的规定,选用应用安全、高效、低毒的可靠消毒剂和阻垢剂,并按照产品上标准的比例添加消毒剂和阻垢剂,以防止冷却水中的水中有机污染物质及重金属离子的污染。

三、污泥处理1、污泥的处理需要视冷却水循环系统中的沉淀污物种类及污物浓度而定,主要有化学处理、污泥沉淀池处理、膜处理和油水分离处理等。

2、污泥处理设备应按照正规的程序操作,确保污泥处理仪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水质监测1、应定期对冷却水进行水质监测,以确认消毒剂及阻垢剂的剂量,消毒效果,污物阻垢程度,抗菌效果等指标,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污染水体的抗菌效果。

2、通过不断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确保冷却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从而保证最终产品的质量。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

循环冷却水的水质标准(GB50050-1995):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GB50050-9511)冷却循环水系统中微生物控制指标异养菌 < 5×105 个/ml 2次/周真菌 < 10个/ml 1次/周硫酸盐还原菌 < 50个/ml 1次/月铁细菌 < 100 个/ml 1次/月2)冷却循环水系统腐蚀速率★碳钢换热器管壁的腐蚀速度小于0.125 mm/a★铜合金和不锈钢的腐蚀速度小于0.005 mm/a3)冷却循环水系统污垢热阻★敞开式:水侧管壁的年污垢热阻值为: 2×10-4 ~ 4×10-4 m2hc/kcal★密封式:水侧管壁的年污垢热阻值为: 1×10-4 m2hc/kcal4)冷却循环水系统中粘泥量<4 ml/m3 (生物过滤网法) 1次/天<1 ml/m3 (碘化钾法) 1次/天冷却水中微生物一般是指细菌和藻类。

在新鲜水中,细菌和藻类都较少。

但在循环水中,由于养分的浓缩富集,水温的升高和光照,给细菌和藻类创造了迅速繁殖的条件,经生产造成了大量的危害,因而对冷却水杀生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1氧化性杀生剂1.1氯气在水处理过程中,氯气由于其具有高效、广谱、廉价、物源广、使用较方便等优点,受到人们的青睐,是目前用量最大的杀菌剂。

但经氯气处理水中易产生三氯甲烷致癌物质,同时其半衰期长,易对环境产生危害,因此各国相继出台法规,日益严格控制余氯的排放量。

另外,氯气在高pH(>8.5)的条件下杀菌活性差的缺点也表现出来,因此人们开发出氯的替代物,如ClO2、溴类杀生剂等。

1.2二氧化氯二氧化氯的杀生能力较氯强,约为氯的2.5倍,特别适合合成氨厂替代氯进行杀菌灭藻处理。

国外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将其应用于循环冷却水。

但由于其性能不稳定,不宜运输,限制了其广泛应用。

针对这种情况人们采用现场发生ClO2和开发稳定性二氧化氯等措施克服了这一难题。

循环水加药规程

循环水加药规程

循环水加药规程一:循环水运行要维持稳定的补、排水量,按水质标准控制投加药剂的品种和数量,控制好排污量,补充水量。

排污要从集水井底阀排出,除特殊情况,严禁大补大排。

水质稳定剂(杀菌灭藻剥离剂除外)必须连续稳定滴加人吸水池或集水池。

二:缓蚀阻垢剂DC—S216E的添加。

由于本地循环冷却水系统的水质含ca+,mg+的浓度偏高,循环水经系统换热后升温易发生结垢现象,严重影响换热效果,为了防止循环水的结垢和腐蚀,需向循环冷却水系统加入一种缓蚀阻垢剂DC—S216E.(循环冷却水浓缩倍数按2.5倍计算)首次添加量应按系统总容水量投加DC-S216E缓蚀阻垢剂30mg/L化验系统内总磷含量为1.3—2。

3ppm转入正常运行。

正常运行后按补水量投加药剂,(不补水不加药)投加剂量按30mg/L来执行。

及实际投加量(kg)=补水流量(m3/h)×补水时间×(30mg/L)÷1000(注:循环水系统缓蚀阻垢剂DC-S216E和杀菌灭藻剂不能同时投加,应间隔6-8小时.)三:杀菌灭藻及生物粘泥剥离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具有微生物生存和繁殖的良好条件,微生物分泌产生的粘液与水中各种悬浮物杂质粘合在一起形成的粘泥是冷却水化学处理中的危害之一,会影响水冷设备传热效果并引起局部的腐蚀。

为此应定期进行杀菌灭藻及生物粘泥剥离,因此对杀菌、灭藻及生物粘泥剥离投加杀菌剂作如下规定1:循环水系统采用DC—S004型氧化性杀菌灭藻剂(与活化剂S004B配比使用,配比值:1桶DC-S004/1瓶活化剂S004B)与DC—S002型非氧化性杀菌灭藻剂(均不含泡沫)交替使用,两者不能同时投加。

2投加杀菌灭藻剂1,2,3,4,11,12月按每月(15日)定期加药一次,5,10月按每二十天定期加药一次,6,7,8,9月菌藻繁殖旺盛期可采取十五天加药一次,加药量按照规定用量结合实际情况的方式确定.投加量为150克/吨水,每次添加量kg=容水量(M3)×150(克/M3)÷10003 考虑到有关换热器问题,通过测定循环水生物粘泥量及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铁细菌,COD 的含量来判别投加生物粘泥剥离剂进行粘泥剥离,粘泥剥离浓度为100 一20Om/L 。

循环冷却水监督及加药处理规程

循环冷却水监督及加药处理规程

循环冷却⽔监督及加药处理规程循环冷却⽔监督及加药处理规程7.1 循环冷却⽔监督及加药处理的⽬的循环冷却⽔处理⼀般采⽤物理化学⽅法,在循环冷却⽔浓缩倍率维持在规定的范围以内运⾏时,向循环冷却⽔中投加稳定剂及硫酸处理,同时加杀菌剂处理,阻⽌凝汽器铜管内及循环冷却⽔系统结垢,并且不腐蚀,⽆藻类及微⽣物滋⽣,为机组安全经济运⾏提供保障。

7.2 设备规范7.2.1 ⼀期循环⽔设备规范7.2.2 ⼆期循环⽔设备规范7.3 循环冷却⽔⽔质控制标准7.3.1 循环冷却⽔补充⽔的监督项⽬7.3.2 循环⽔的监测项⽬与控制标准7.4 循环冷却⽔联合加药处理7.4.1 加药系统概述7.4.1.1 加硫酸系统为了进⼀步提⾼循环⽔浓缩倍率,减缓结垢,需对循环⽔进⾏加酸处理。

其系统流程如下:硫酸贮存罐硫酸计量泵循环⽔吸⽔井7.4.1.2 加⽔质稳定剂系统为了提⾼循环⽔浓缩倍率,减缓循环⽔系统结垢和腐蚀,需向循环⽔中投加稳定剂。

其系统流程如下:溶液箱计量泵循环⽔泵吸⽔池7.4.1.3 循环⽔加杀菌剂处理为了减缓循环⽔系统微⽣物菌藻类的繁衍⽣长,采⽤⼈⼯定期加杀菌剂进⾏处理。

7.4.2 循环冷却⽔加硫酸操作7.4.2.1 循环冷却⽔加硫酸处理的必要性⽕电⼚的凝汽器冷却系统中⽣成的⽔垢,⼀般为Ca(HCO3)2受热分解⽽⽣成难溶的CaCO3,反应如下:Ca(HCO3)2 △CaCO3↓+CO2↑+H2O在循环式冷却⽔系统中,由于冷却⽔循环使⽤,有不断蒸发和浓缩的过程,⽐较容易⽣成碳酸盐⽔垢。

⽔中的Ca(HCO3)2含量越来越⼤,但游离的CO2含量却会因挥发⽽减⼩,这两个因素都会促进Ca(HCO3)2分解成CaCO3析出。

7.4.2.2 循环冷却⽔加硫酸处理的原理循环冷却⽔加硫酸处理的⽬的是中和⽔中的碳酸盐,这是⼀种改变⽔中碳酸化合物组成的防垢法。

硫酸和碳酸氢钙的反应如下式:Ca(HCO3)2 + H2SO4 CaSO4 + CO2↑+ 2H2O加硫酸的作⽤就是把碳酸氢根的碱性中和掉,将⽔中碳酸盐硬度转变为⾮碳酸盐硬度,⽽⾮碳酸盐硬度⼀般不会在循环⽔系统中转化为沉淀。

循环水加药治理报告

循环水加药治理报告

循环水加药治理报告一、引言循环水加药治理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方法,可以用于工业生产中的循环水系统,通过加入适量的药剂,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污染物,提高水质质量,保持循环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报告将详细介绍循环水加药治理的原理、方法和效果,并对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总结。

二、循环水加药治理原理循环水加药治理的原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药物的机械作用和化学作用。

首先,加入药剂可以通过机械作用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和颗粒物,以净化水质。

其次,药剂可以通过化学作用与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等进行反应,使其发生沉淀、氧化等过程,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三、循环水加药治理方法1.确定适当的药剂种类和添加量。

不同的循环水系统对于药剂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药剂种类和添加量。

常用的药剂种类包括抗菌剂、缓蚀剂、抗氧化剂等。

2.药剂的加入。

药剂可以通过直接加入循环水系统中,也可以通过加药器进行控制和调节。

在加药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药剂的浓度和均匀性,避免出现过量或不均匀的情况。

3.定期检测和调整。

循环水加药治理是一个动态过程,需要定期检测水质参数,如悬浮物浓度、PH值、氧化还原电位等,以及药剂的浓度和添加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四、循环水加药治理效果通过循环水加药治理,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效果:1.提高水质质量。

药剂的加入可以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无机盐等污染物,使循环水的水质得到改善,达到更高的水质标准。

2.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通过循环水加药治理,可以避免循环水系统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对设备的腐蚀和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3.减少能耗。

循环水加药治理可以减少设备的堵塞和维修次数,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

4.提高生产效率。

优质的循环水可以提供更稳定的工艺条件,保证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五、循环水加药治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循环水加药治理在各个行业的工业生产中都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在钢铁厂、电厂、造纸厂等工业生产中,循环水用于冷却设备,通过加药来保护设备正常运行,防止设备的堵塞和腐蚀。

循环冷却水系统清洗,预膜,加药操作规程

循环冷却水系统清洗,预膜,加药操作规程

循环冷却水系统清洗、预膜、加药操作规程根据循环冷却水系统水量、平衡参数、水质,自然条件,确一、清洗新老系统运行前,由于设备表面及过水管道内存在着大量的油污杂质,粘泥等,为了清洁设备表面,给预膜造就一个良好而光洁的金属表面,必须对设备进行清洗处理。

1、选用药剂,选用仙桃水质稳定剂厂生产的WT—301清洗剂2、使用浓度:根据水质实验报告确定使用浓度1000PPm。

3、投加方法:一次性加入4、运行时间:8—10小时5、清洗过程为不停车清洗6、各系统清洗药剂耗量(1)系统1(V1+M1X10)*1000PPmX1=1000(200+16*100)*1000PPmX1=1000=360Kg式中:X1—WT—301清洗剂耗量,Kg V1 —系统贮水量 m3M1 —系统补水量 m3/h (2) 系统2(V2+M2X10)*1000PPmX2=1000(200+15.2*100)*1000PPmX2=1000=352Kg式中:X2—WT—301清洗剂耗量,Kg V2 —系统贮水量 m3M2 —系统补水量 m3/h (3). 系统3(V3+M3X10)*1000PPmX3=1000(200+17.5*100)*1000PPm X3=1000=375Kg式中:X3—WT—301清洗剂耗量,Kg V3 —系统贮水量 m3M3 —系统补水量 m3/h (4). 系统4(V4+M4X10)*1000PPmX4=1000(200+16*100)*1000PPmX3=1000=360Kg式中:X4—WT—301清洗剂耗量,KgV4 —系统贮水量 m3M4 —系统补水量 m3/h7.操作方法及终点判定控制PH值在4.5—5.5之间,将清洗液一次性加入系统中,系统正常运行后,每隔一小时监测一次PH值及浊度,根据浊度变化曲线,浊度不再上升时表明清洗结束,更换清洗液,准备预膜。

三、预膜预膜是投加一种化学药剂,使之与水中的某种离子螯合,并吸附在金属表面,使水与金属隔开,保护金属设备不受水的侵蚀,提高设备的缓蚀能力。

循环水设计方案一车间

循环水设计方案一车间

技术方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业循环水技术方案2022 年10 月31 日技术方案:循环冷却水系统为敞开式循环水系统,补充水为自来水,循环水量Qr: 约 3000 m3。

该系统对水量的消耗主要取决于2500 m3 /h ,保有水量 Qv系统的蒸发损失,风吹损失和排污损失。

本方案是以该厂提供的水质及运行参数为基础设计。

A .补充水:饱和指数 LSI=-0.41稳定指数 RSI=8.41 (为强型溶垢性水质。

)结垢指数 PSI=10.93结论:补充水水质为腐蚀型水质。

在浓缩倍率及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由于水中各种成垢性离子的增加,造成循环水的结垢和腐蚀都有可能发生且趋势特殊大。

技术方案通过低剂量的化学药剂抑制循环水系统中结垢、腐蚀和微生物的危害,使生产运行高效、安全、稳定、满负荷、高产量、优质量。

循环冷却水量:Qr: 2500m3/h系统水容积:V:3000m3温差:ΔT=7-8℃主要材质:碳钢、不锈钢,混凝土浓缩倍率N≤3.01.贵厂在运行中管理应严格,加药及时,监控得当,浓缩倍率 K 控制在2 摆布,ΔJD 小于 0.2 ,运行正常。

2、解决办法:我厂对缓蚀阻垢剂的配方进行子细筛选,并对配方的完美性、局限性进行跟踪试验调查,因此,随时监测循环水水质,是检测药剂配方是否有针对性的重要依据之一。

所有设计均遵照 GB 50050-2022 之规定和系统实际运行情况,采用日常加药自然 PH 值运行处理,以保证系统良好的运行期达 5 年以上。

( 1 ) 日常加药处理用药:缓蚀阻垢、杀菌灭藻及粘泥剥离剂综合考虑——高效。

缓蚀阻垢剂采用有针对性的复合配方,既有良好的阻垢分散性能又要有效地控制碳钢、铜的腐蚀,同时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协同增效性能。

杀菌灭藻剂采用氧化性杀菌剂和非氧化性杀菌剂交替使用法,既有杀菌抑菌的高效持久性,同时具有剥离粘泥的功能,也防止了菌藻抗药性的浮现。

( 2 )紧跟水处理药剂的发展方向——环保性。

冷却塔循环冷却水加药服务方案

冷却塔循环冷却水加药服务方案

循环冷却水加药服务方案由于冷却塔循环水处理是动态的过程,在正常处理过程中,难免会出现某些控制指标的波动或超标,如浊度、浓缩倍数等等,这是正常状态,只需针对水质及现场实际状况作必要的调整即可。

如突然超标很多,危及冷却塔循环水系统的正常处理,则应视为突发事故之一来对待。

在未查准原因前,首先应采取加大置换排放的措施,把超标的指标降至控制指标内或可容忍可接受的范围。

1.浊度超标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1)检查补充水的浊度是否符合要求,如补充水的浊度较高而引起冷却塔循环水浊度上升,则应从源头抓起,以降低补充水的浊度。

2)检查系统浓缩倍数是否太高;3)检查装置有无泄漏;4)检查微生物控制状况及粘泥量,是否由于粘泥大量生成导致浊度升高;5)冷却塔周围的环境,如粉尘等也会导致冷却塔循环水浊度升高;2.浓缩倍数偏低或上不去从以下几方面查找原因浓缩倍数是冷却塔循环水系统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提高系统浓缩倍数是一个涉及设计、设备、水质、温差、外排水的控制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为此我们列出了以下几方面的影响因素,供贵方参考。

1)检查系统的排污量是否太大;2)检查系统的补充水量是否比以前大;3)根据实际的系统温差、冷却塔循环水量,从理认上计算补充水量,再和实际的补充水量作比较。

在维持水池水位平恒的前提下,如实际的补充水量大于计算的补充水量说明系统可能有外排水;如实际的补充水量小于计算的补充水量说明系统可能有外来水串入系统。

为此检查系统有无其它地方用冷却塔循环水,如冲洗地,浇灌花木等等;检查冷却塔循环水池及地下管路有无严重渗水;4)冷却塔循环水温差是否较小;六、技术服务为了促进和推广水处理技术,帮助用户更好的开展好水稳工作,企业设立技术服务部,专业负责产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务,专职的技术服务工程师均具有丰富的现场经验,能在最短时间内为用户分析解决各类水质及技术问题。

1.服务计划我公司的技术服务将对客户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持,提供一份详细的服务计划来保证水处理方案的实施,从而保证水处理药剂的安全、经济、正常使用,确保达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循环冷却水加药及水质处理一.总述冷却水在循环系统中不断循环使用,由于水温升高,水流速度的变化,水的蒸发,各种有机物质及无机离子的浓缩,冷却塔及水池在室外受阳光的照射,风吹雨淋,灰尘杂物的进入,以及设备结构和材料的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会产生比直流系统更为严重的沉积物的附着,设备腐蚀和微生物的大量滋生,以及由此带来的黏泥污垢堵塞管道等问题.这样的结果会危和破坏工厂的长周期的安全生产,甚至造成损失,所以必须多循环冷却水系统水质进行日常的有效的监控,使上述问题得到解决和改善.开放式循环冷却水系统通常要关注的三个主要问题是:结垢;腐蚀;和微生物及黏泥.1.沉积物的析出和附着一般天然水中都溶解有重碳酸盐,这种盐是冷却水系统发生水垢的主要成分.在直流冷却水系统中,重碳酸盐的浓度较低.但在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重碳酸盐浓度随着蒸发浓缩而增加,当其浓度达到过饱和状态的时候.或者在经过换热器传热表面使水温升高时,就会发生如下的反映:Ca(HCO3)2=CaCO3↓+CO2↑+H2O冷却水经过冷却塔向下喷淋时,溶解在水中的CO2就会逸出,这就促使上述反映向右进行. CaCO3沉积在换热器的表面上,形成致密的碳酸钙水垢,它的导热性很差.水垢附着的危害,轻者是换热器的传热效率降低,影响产品质量和产量,严重的则堵塞管道.2设备腐蚀循环冷却水系统中,大量的设备是金属制造的换热器.对于碳钢制成的换热器,长期使用冷却水,会发生腐蚀穿孔,其就是腐蚀造成的.a)冷却水溶解氧的电化学腐蚀.结果就是微电池的阳极区的金属不断的溶解而被腐蚀.B) 有害离子引起的腐蚀.金属的腐蚀速率与水中阴离子的种类有密切关系,水中的阴离子在增加水中金属的腐蚀速度方面有如下的顺序:NO3-<CH3COO-<SO42-<CL-<CLO4-C) 微生物引起的腐蚀循环冷却水的微生物的滋生,也会引起金属发生腐蚀.这是由于微生物排除的黏泥与无机垢和泥砂杂物等形成的沉积物附着在金属表面 ,促使金属腐蚀.此外,在金属表面和沉积物之间缺乏氧,因此一些厌氧菌得以繁殖,当温度在25-30℃时,其繁殖更快.对金属的腐蚀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上述因素对碳钢的腐蚀通常使换热器管壁穿孔,形成渗漏,损失物料,污染水体,影响产品质量.D)微生物的滋生和黏泥冷却水中的微生物一般是指细菌和藻类.在新鲜水中,一般细菌和藻类都比较少,但在循环冷却水中,由于养分的浓缩,水温的升高和日光照射,给细菌和藻类繁殖创造了迅速繁殖的条件.大量的细菌分泌出的黏泥象黏合剂一样,能使水中漂浮的灰尘杂质和化学沉淀物等黏附在一起,形成沉积物黏附在换热器的传热表面上的,即是生物黏泥.黏泥积附在换热器壁上,除会引起腐蚀外,还会使冷却水的流量减少,从而降低换热器的冷却效率;严重的,这些捻泥会将管子堵死,迫使停车清洗.(我们的控制标准:异氧菌总数<1*105个,现在我们的系统稳定在300-1000个之间,主要依靠投加氧化性杀生剂强氯精结合非氧化性杀生剂来实现的。

二.循环冷却水系统中的沉积物沉积物包括:水垢(SCALE),淤泥(SLUDGE),腐蚀产物(CORROSION PRODUCTS)和生物沉积物(BIOLOGICAL DEPOSITS)构成.通常,我们把淤泥,腐蚀产物和生物沉积物三者统称为污垢(FOULING).天然水中溶解的各种盐类,如重碳酸盐,硫酸盐,氯化物,硅酸盐等.其中以溶解度重碳酸盐Ca(HCO3)2, Mg(HCO3)2为最多,也最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碳酸盐.(说明:冷却水经过冷却塔相当于一个暴气过程,溶解的CO2逸出,因此水的PH值会升高.Ca(HCO3)2=CaCO3↓+CO2↑+H2O此时,重碳酸盐在碱性条件下也会发生如下的反映Ca(HCO3)2+2OH-=CaCO3↓+CO32-↑+2H2O在水中有CaCL2时,还会产生下列反映:CaCL2+ CO32-= CaCO3↓+2CL-在大多数情况下,换热器表面上形成的水垢是以碳酸钙为主的.这是因为硫酸钙的溶解度远远大于碳酸钙.而磷酸盐相对较少,(我们控制的正磷是3-4PPM).因此,形成磷酸钙水垢的机会也很少.污垢是由颗粒细小的泥砂,尘土,不溶性盐类的泥状物,胶状氢氧化物,杂物碎屑,腐蚀产物,油污,特别是菌藻的尸体及其黏性分泌物等组成。

水处理不当,细菌控制杀灭不及时,或腐蚀严重,水质浊度过高等,都会加剧污垢形成,当这些杂质经过换热面时,特别是水走壳程,流速缓慢的部位污垢沉积更多。

三,水垢析出的判断(1)碳酸钙垢析出的判断碳酸钙在水中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存在如下动平衡关系。

Ca(HCO3)2=Ca2+↓+2H CO32- ①H CO32-=H++ CO32- ②CaCO3= Ca2++CO32- ③根据上述平衡关系,朗格利尔提出了饱和PH和饱和指数的概念,以判断碳酸钙在水中是否析出水垢,并提出了用加酸或用加碱预处理的方法来控制水垢的析出。

如果冷却水系统中碳酸钙呈饱和状态,则反应式1,2和3处于平衡状态,重碳酸钙既不分解为碳酸钙,碳酸钙也不会继续溶解。

此时的PH称为该水的饱和PH值,以PHS表示。

朗格利尔推导出了计算PHS的公式,即PHS=(9.7+A+B)-(C+D)雷滋纳根据此提出了稳定指数分析判断公式:2PHS-PH 的差值来(PH水的实际PH值)判断水垢的析出。

此差值称为饱和指数,以R。

S。

I=2PHS-PH与6进行比较。

R。

S。

I=2PHS-PH〈6 结垢R。

S。

I=2PHS-PH=6 不结垢也不腐蚀R。

S。

I=2PHS-PH〉6 腐蚀注:PHS=(9.7+A+B)-(C+D) A:总溶解固体系数B:温度系数C:钙硬系数D:M-ALK 碱度系数如现在我们的冷却水分析结果是:TDS: 1000 A=0.2水温:35℃ B=1.79钙硬:520 C=2.70M-ALK:100-110 D=2.00则PHS=(9.7+A+B)-(C+D)=(9.7+0.2+1.79)-(2.70+2.00)=6.99R.S.L=2PHS-PH=2*6.99-8.0=5.98≈6 结果较好四.循环冷却水系统中沉积物的控制一,水垢的控制我们知道在循环冷却水中最主要的的水垢是碳酸钙垢.因此日常水垢的控制主要是指碳酸钙水垢的控制. 而磷酸盐垢和硅酸盐垢因在水中其成垢离子浓度一般都很少,是不容易析出的.附:冷却水中正磷酸根控制指标为PO43_为3.5-6ppm ,实际控制结果为大约4ppm),硅SiO2<150ppm,实际控制结果为:5-9ppm)而对于碳酸钙垢的控制我们采用的采用的是:1 >加酸1.加硫酸,因为了防止增加水中的CL-,不加盐酸.加硝酸会带入硝酸跟,有利于硝化细菌的繁殖.由于重碳酸盐在水中常呈下列平衡:Ca(HCO3)2=Ca2+↓++2H CO32- H CO32-=H++ CO32-所以加酸带入的H+,可使反应向左进行,使重碳酸盐稳定.但要注意的是,加酸后,水的PH值会降低,如不注意控制而加酸过多,则会加速设备的腐蚀.为防止硫酸腐蚀储罐和低温下不结晶,现夏季所用硫酸为:98% 冬季:93%。

2 >投加阻垢剂从水中析出碳酸钙等水垢的过程,就是微溶性盐从溶液中结晶沉淀的过程.按结晶动力学的观点,结晶的过程首先是生成晶核,形成少量的微晶粒,然后这种微小晶粒在溶液中由于热运动(布朗运动)不断的碰撞,与金属壁也不断的进行碰撞,碰撞的结果是提供了晶体生长的机会,使小晶体不断的变成了大晶体,也就是形成了覆盖传热面的垢层。

所以,从碳酸钙的结晶过程看,通过投加一种药剂,破坏其结晶的增长,就可以达到控制水垢的形成的目的.这就是投加阻垢剂。

二.污垢的控制污垢的构成主要是尘土,杂物碎屑,菌藻尸体及其分泌物和细微水垢,腐蚀产物等构成.因此,欲控制好污垢,降低补充水浊度要求补充水浊度<5 ppm,我们公司采用的补充水其浞度〈1ppm, 规范中规定,循环冷却水中悬浮物浓度<20PPM.,同时此控制指标也可以由冷却水的浊度直接反映出来。

三循环冷却水系统中金属的腐蚀及控制冷却水系统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冷却水系统中的金属设备的腐蚀.(1)冷却水中金属腐蚀的机理我们知道碳钢金属的表面并不是均匀的.当它与冷却水接触的时候,会形成许多微小的腐蚀电池(微电池).其中活拨的部位叫阳极,腐蚀学上叫阳极区;而不活泼的部位叫阴极,腐蚀学上叫阴极区.极反应式为:在阳极区: Fe →Fe2+ + 2e在阴极区: ½O2+H2O+2e→2OH-由以上分析知道,金属的腐蚀是金属阳极区的阳极的溶解反应,金属的腐蚀破坏仅出现在腐蚀电池的阳极区.因此,在腐蚀控制中,只要我们控制好腐蚀过程中的阳极反应和阴极反应两者中的任意一个电极反应的速度,则另一个电极反应的速度就会随之而受到控制,从而使整个腐蚀过程受到控制.(投加缓蚀剂N7359).其腐蚀情况可以由冷却水中的以下分析指标来判断.冷却水系统中金属的腐蚀的影响因素,概括起来有: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和微生物因素.a)PH值一般象如果该金属的氧化物溶于酸性水溶液而不溶于碱性水溶液的,例如镍(NIE),铁(Fe),镁(Mg),等,则该金属在低PH值时就会腐蚀的快些,而在高PH值下,就会腐蚀的慢一些.如: Fe在PH>7后,腐蚀速度一般<0.25mm/a.b)阴离子其作用机理是会使金属上保护膜的保护性能降低,离子半径小,穿透性强,容易穿过膜层,置换氧原子形成氯化物,加速阳极过程的进行,使腐蚀加速,引起点蚀.对于不锈钢换热器,CL-是引起应力腐蚀的主要原因,因此,冷却水中CL-过高,会在设备上金属应力集中的地方,如换热器胀管的边缘部分迅速受到腐蚀破坏.目前要求的指标是<600PPMC)硬度水中的钙离子与一些阴离子如控制不好会引起垢下腐蚀.D)金属离子水中的铜等重金属离子对冷却水中钢,铝,镁,锌等这几种金属起有害作用,防止置换反应作用发生.锌离子在冷却水中对钢有缓蚀作用,因此锌在广泛用作冷却水的缓蚀剂的添加剂.一般在冷却水中的含量在(0.5—1ppm)即可. 分析说明0.2ppm的锌即有对缓蚀剂明显的增效作用.E)余氯氯是控制冷却水中微生物生长的最常用的杀生剂。

我们公司采用的是投加强氯精(N2819SZ) 的方法来分解产生游离氯而进行杀生处理的.氯进入水中后,水解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CL2+H2O→HCL+HCLO其中,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在水中它可以电离:HCLO→H+ + CLO-,余氯是指与水中的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反应后余下的氯被称为余氯,或叫活性氯.在冷却水系统中,余氯的量的多少对碳钢是有一定的腐蚀影响的.当水中的余氯浓度<0.4ppm的时候,碳钢的腐蚀速度很低;当水中的余氯浓度为0.5ppm的时候,碳钢的腐蚀速度开始迅速上升;余氯浓度达到0.7ppm的时候,碳钢的腐蚀速度开始超过<<设计规范>>容许的上限值(0.125mm/a).所以我们要根据分析结果,既要保证有一定的加氯量,又要保证余氯量在我们要求的范围之内:0.2—0.5ppm.以下是我们冷却水系统开车以来的余氯分析结果和我们与NALCO服务工程师一起测定的相关余氯控制数椐.微生物数量基本稳定在500以下,杀生效果较好,但超出余氯控制指标的频次还是很多,虽然现在已经作到了每天根据实验室的分析结果来及时的调整加药量,但根据运行经验,余氯量的多少跟温度,天气,风速,排污量及药效等诸多因素有关,还需要继续努力做好这方面的控制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