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套启动方案

整套启动方案
整套启动方案

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热电站项目作业指导书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依据

三、设备系统简介

四、调试内容及验评标准

五、组织分工

六、使用仪器设备

七、锅炉整套启动应具备的条件

八、调试步骤

九、注意事项

十、附件

一、编制目的

锅炉安装结束,经过分部调试之后,进行整套启动试运行,整套启动试运行是锅炉进入正常运行前的必须步骤;通过整套启动试运行,对锅炉所有系统、设备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其性能或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同时,对锅炉及附属设备和系统在设计、制造、安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或处理,使机组安全、经济、优质地移交生产运行。

二、编制依据

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2009年版);DL/T

5437-2009。

2.2《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

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

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996年版);

2.5《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

2.6《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及随机技术文件;

三、设备系统简介

3.1 锅炉总体概述:

锅炉为自然循环、循环流化床锅炉、室内布置。

锅炉有一个膜式水冷壁炉膛;两个蜗壳式气冷旋风分离器和一个尾部竖井烟道组成。其中尾部竖井烟道上部由汽包墙包覆,下部有护板烟道组成。

在炉膛上部,沿炉膛的宽度方向均匀布置两片屏式过热器。

在尾部竖井里布置有高、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

在低温过热器和屏式过热器之间;屏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之间布置两级喷水减温

器以控制过热器出口额定蒸汽温度。

用来生产蒸汽的热量来自流化床系统。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夹带热量通过炉膛向上, 通过位于炉膛上部后水冷壁两侧的出口切向进入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粗的物料在旋风分离器内被分离下来后经过与其相连的回料器返回位于布风板之上的密相区,实现循环燃烧。烟气经位于分离器上部的出口烟道,通过尾部包墙过热器前包墙进入尾部竖井烟道,在竖井烟道内,烟气向下冲刷并向四壁及其尾部布置的受热面放热,最后流经烟道下部的空预器后离开锅炉本体。

3.2 炉膛

炉膛由膜式壁组成,为一个29600(高)×7200(宽)×5440(深)的燃烧室,它由前墙、后墙及两侧墙构成。在炉膛的底部,后墙管拉稀形成风室底部及流化床布风板,加上两侧水冷壁构成水冷风室,风室底部标高为3680,布风板标高为5800;在炉膛顶部,前墙向炉后弯曲形成炉顶,管子与前墙水冷壁出口集箱在炉后相连,炉顶最高标高为37400。在炉膛下部标高为3680、4600处,布置有两个后墙进口集箱,在炉膛下部标高为5000处,布置有一个前墙进口集箱。前、后墙水冷壁出口集箱标高为37400,数量各为一个。每一侧墙设有一个进口和一个出口集箱,侧墙下集箱的标高为3300,侧墙上集箱标高为37000。整个炉膛从结构上分为上、下两部分,以标高12410为界,下部纵向剖面由于前、后墙水冷壁与水平面相交为78°而成为梯形;在标高5800 的水平布风板处炉膛深度为2740。在下部密相区的水冷壁上、上部烟气出口附近的后墙,两侧墙及顶棚处,为了防磨,均敷设有耐磨材料,其厚度均为55mm(距管中心线)。从锅筒用两根集中下水管将锅水送至各个回路。

前墙(包括炉顶)、后墙和两侧墙水冷壁的管子节距为80,规格为Φ60×5,前、后墙根数为89,两侧墙均为67根,布风板由44根节距为160的Φ60×7.5 的管子构成,风室底部由44根节距为160的Φ60×5 的膜式壁组成,水冷壁集箱规格均为

Φ219×30,20G。

各循环回路的引入管、引出管与上升管截面比如下表所示。其中集中下降管与水

在布风板以上距离约为1220的炉膛前墙处分别设置了3个给煤口,在炉膛的前后墙布置有成排的二次风口,具体布置如下:

炉膛流化床底部水冷布风板上设计有两个排渣口和一个事故排渣口,排渣管规格为Φ219×20,排渣管出口标高为3000,事故排渣口标高为1000。

炉膛烟气出口位于后墙顶部,其中心线标高为33520。

3.3 蜗壳式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

锅炉后墙两侧各布置有一个蜗壳式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将炉膛的后墙烟气出口与旋风分离器连接,并形成一个气密的烟气通道。

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由汽冷膜式壁包覆而成,内敷耐磨材料,上下集箱各一个,标高分别为35785,31250。每个进口烟道共有26根管子,每侧有13根,管子为

Φ51×5的20G规格,进出口集箱规格均为Φ219×30,材料为20G。蒸汽自两个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下集箱由四根Φ159×12 的管子传递至左侧旋风分离器上部环形集箱。

3.4 旋风分离器

在炉膛与尾部烟道之间布置有两台蜗壳式旋风分离器。

旋风分离器从烟气中分离出粗颗粒后,洁净烟气从顶部送出而后进入尾部烟道,并让粗颗粒落入回料器返回炉膛参加再循环燃烧。

旋风分离器的上半部分为蜗壳式入口,下半部分为锥形。烟气出口为圆筒形,由防磨耐热铸件拼接而成。颗粒和烟气先旋转下流至圆柱体的底部,粗颗粒将被分离,洁净烟气向上流动,离开旋风分离器。粗颗粒进入回料器。

旋风分离器为膜式包墙过热器结构,其顶部与底部均与环形集箱相连,墙壁管子在顶部向内弯曲,使得在旋风分离器管子和烟气出口圆筒之间形成密封结构。

旋风分离器由114根Φ38×5的管子组成,环形集箱的规格为Φ219x30。蒸汽进入左侧旋风分离器上部环形集箱后,通过左侧旋风分离器管屏的管子以平

行方式向下流至左侧旋风分离器下部环形集箱,该集箱通过四根Φ159×12的连接管将蒸汽引入右侧旋风分离器下部环形集箱,通过右侧旋风分离器管屏的管子以平行方式向上流至右侧旋风分离器上部环形集箱,最后由四根Φ159×12的连接管将蒸汽引入尾部侧包墙上集箱。

3.5 烟风系统

循环流化床内物料的循环是由送风机(包括一、二次风机)和引风机启动和维持的,从一次风机鼓出的燃烧空气经过空气预热器加热后第一路进入炉膛底部风室,通过布置在布风板之上的风帽使床料流化,并形成向上通过炉膛的固体循环,该管路上还并联有供锅炉点火启动和低负荷稳燃油点火燃烧器用风旁路;第二路,经空气预热器后的一次热风送至炉前的气力播煤机。第三路,从一次风机鼓出的冷风直接作为给煤皮带的密封用风; 从二次风机鼓出的燃烧空气经空气预热器后,直接经炉膛上部的二次风箱进入炉膛。

烟气及携带的固体粒子离开炉膛通过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进入旋风分离器,在分离器里,粗颗粒从烟气流中分离出来,而气流则通过旋风分离器顶部引出,进入尾部受热面后向下流动,经过水平对流受热面,将热量传递给尾部受热面管内的介质后,烟气通过管式空气预热器进入除尘器去除烟气的细粒子成分,最后由引风机抽出锅炉,经烟囱排入大气。

回料器用风机共2台,每台出力100%,其中一台运行,一台备用,风机为定容式,因此空气的调节原理是通过旁路将多余空气送入一次风第一路风道内。

在整个烟风系统中均要求设有调节挡板,以便在运行和停运期间进行调节控制。3.6设备简要特性

3.6.1概述

额定蒸发量最大连续蒸发量额定蒸汽温度130t/h 150t/h 540℃+5-10

额定蒸汽压力

给水温度(B-MCR)布置型式

3.7燃料特性

燃煤元素分析煤质工业分析如下:9.8MPa(g) 215℃

室内布置

3.8

四、调试内容及验评标准

4.1调试内容

4.1.1锅炉整套启动试运分为“空负荷调试、带负荷调试和满负荷试运”三个阶段。

4.1.2第一阶段完成锅炉点火升压及空负荷时锅炉技术指标控制等调试项目。

4.1.3第二阶段完成锅炉本体带负荷调试和燃烧调整、烟风系统带负荷调试、排汽和排污系统带负荷调试、灰渣系统带负荷调试、锅炉阀门带负荷运行检查等。

4.1.4第三阶段完成机组72小时满负荷整套试运中锅炉试运行工作。

4.2 验评标准

4.2.1锅炉空负荷调试过程中要求

4.2.1.1锅筒上、下壁温差不大于50℃。

4.2.1.2锅筒壁温变化率不大于110℃/h。

4.2.1.3锅筒水位在正常范围内变化。

4.2.1.4锅炉燃烧正常。

4.2.1.5锅炉各部位的膨胀指示器变化数值符合设计要求。

4.2.1.6锅炉各承压部件、焊口、汽水阀门等处无泄漏。

4.2.1.7锅炉升温、升压速率符合升温、升压曲线的要求。

4.2.2锅炉带负荷调试过程中要求

4.2.2.1主汽压力、温度符合升温、升压曲线的要求。

4.2.2.2汽水品质符合专业要求。

4.2.2.3风烟系统投运满足运行要求。

4.2.2.4给煤系统运行正常。

4.2.2.5排污系统运行正常,满足试运的要求。

4.2.2.6 加药系统运行正常,满足试运的要求。

4.2.2.7除渣系统运行正常。

4.2.3锅炉满负荷调试过程中要求

4.2.3.1主汽压力、温度符合升温、升压曲线的要求。

4.2.2.2汽水品质符合专业要求。

4.2.2.3风烟系统投运满足运行要求。

4.2.2.4给煤系统运行正常。

4.2.2.5加药系统运行正常,满足运行的要求。

4.2.2.6排污系统运行正常,满足运行的要求。

4.2.2.7除渣系统运行正常,满足运行的要求。

五、组织分工

5.1组织检修人员做好运行设备的维护、检修工作,并做好有关工作记录。保卫、消防人员上岗值班。

5.2生产单位应配备合格的运行人员,对所有运行设备进行操作,并定期对设备进行巡视,填写检查记录表。

5.3调试单位负责组织设备及系统试运指导、监督、技术交底工作,整理调试记录,对现场出现的异常情况,及时提出解决方案,重大问题提交试运指挥部。

5.4调试期间调试单位、安装单位、生产单位应在试运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

七、锅炉整套启动应具备的条件

7.1一般条件

7.1.1试运指挥机构健全,明确岗位职责及联系制度,试运、检修人员上岗,整套启动方案措施已经过批准,并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7.1.2生产准备工作就绪,运行人员经过培训和考试合格,按岗位配齐,运行规程及系统图经过审批生效,运行所需工具用品已准备齐全。

7.1.3质监中心站按“质监大纲”确认并同意进入整套启动试运阶段。质监中心站提出的整改项目已按要求全部完成。

7.1.4必须在整套启动试运前完成的分部试运、调试和整定项目,均已全部完成并验收签证,分部试运技术资料齐全。所有参加整套启动试运的设备和系统,均能满足试运要求,交运行人员代管。

7.1.5建筑、安装工程已验收合格,满足试运要求。分部试运阶段发现的问题、缺陷已处理完毕。分部试运中采取的临时措施已恢复正常。

7.1.6已准备好试运用的水、煤、油及石灰石。

7.1.7汽机、电气、热工、化学、燃料等专业已具备整套启动条件。

7.1.8试运区域清洁、无杂物,照明充足,临时设施已拆除;试运设备和系统与运行或施工设备和系统已采取安全隔离措施。

7.1.9通讯设施安装、调试完毕,已投入使用。

7.1.10消防、保卫及医务人员应安排好,并进入现场值班。

八、调试步骤

8.1锅炉启动前的检查与试验

8.1.1确认设备、系统具备整套启动条件。

8.1.2对锅炉本体、烟风道、电袋除尘器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内部无人,无杂物,各处人孔门、检查孔完整并关闭好。

8.1.3对所有辅机设备及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确认系统完整无人工作,各转动机械润滑油正常,冷却水正常。

8.1.4检查给煤系统正常。

8.1.5检查锅炉及其管道各处膨胀间隙正确,膨胀位移时不受阻碍。

8.1.6膨胀指示器安装齐全牢固,冷态下已调整到零位。

8.1.7除灰渣系统已做好启动准备工作。

8.1.8集控室控制台、盘上各操作、显示装置完整,信号正常。

8.1.9燃煤、燃油、除盐水储备充足,质量合格。

8.1.10投入空压机运行,压缩空气供应正常。

8.1.11对锅炉烟风系统挡板进行操作试验合格。

8.1.12对电动门、调节门进行操作试验,并按运行规程要求置于正确位置。

8.1.13 DCS热工信号试验。

8.1.14 MFT功能试验。

8.1.15排渣系统正常。

8.2点火前的试验和标定重点项目:

8.2.1油枪的检查试验和喷油量标定:

8.2.1.1油枪的检查和试验:

点火前要对两支点火油枪进行通油雾化试验,其方法和程序如下:

将两支油枪从点火器中拆出,准备好两个敞口盛油桶。

8.2.1.2油系统通油打循环、点火给油操作平台油压调至1.2Mpa,试验油枪的雾化状态和油枪头有无漏油、滴油现象。雾化状态包括

a.雾化细度

b.雾化油雾均匀度;

c.有无黑丝和堵塞;

d.雾化角大小和变化。漏油滴油包括:油枪头漏油、油枪活结漏油及软管漏油。

8.2.1.3 1.2Mpa检查试验合格后,分别以1.5Mpa、1.8Mpa和2.0Mpa重新同样试验和标定,其目的是:

a.比较各种压力下的雾化状态,雾化强度和雾化角大小及油膜均匀程度;

b.选取油枪最佳工作状态,即:油雾均匀,射程有力,角度合理,无粗丝和黑丝。

8.2.1.4试验标定合格后,关闭油枪控制阀门,将油枪推入点火器,上好密封法兰。

8.2.1.5电子打火器做打火试验并调整电打火枪头行程至点火器中心。

8.2.1.6油枪出力标定:

油枪出力标定及雾化试验记录表

8.3.给煤机空负荷试运

开启各给煤机进行空负荷运行试验,以保证锅炉用煤能及时投运。

8.3.1分别开启#1、#2、#3给煤机以100转/分进行试验,记录给煤机电流、给定值及

反馈值。

8.3.2分别以200转/分、400转/分、600转/分记录同样内容。

8.3.3由给煤机厂家用标准砝码校验给煤机称重系统符合要求。

8.4.风机冷态试验:

8.4.1关闭引风机挡板,开启引风机,待电流返回后,开启调节挡板维持炉膛出口负压50-100pa状态下,按相同步骤开启一次风机和二次风机,逐步开启引风机和一次风机、二次风机挡板开度,分别以5%开度增加,并记录各部位烟、风压力和炉膛压力、风量及电机电流,直至风机挡板全开,风门最大开度以不超电机额定电流为准,检查各部风箱挡板和漏风情况。如有泄漏,进行处理。

8.4.2布风板阻力测量:

布风板阻力为不铺设床料时自身产生的阻力;测定布风板阻力方法:启动引风机、

一次风机,保持炉膛出口负压50-100pa,此时风室压力即为布风板阻力,分别每递增5%开度(一次风机挡板)记录各挡板开度下风量与布风板阻力变化数值。8.4.3料层阻力测定:

8.4.3.1料层厚度:500mm

8.4.3.2在流化床上铺设粒度≤8mm的床料,用与测定布风板阻力的方法,测量每个风量下的风室阻力值,该阻力减去这个风量下布风板的阻力值,即料层阻力,试验完毕绘出料层阻力---风量关系曲线。

8.4.4运行状态临界流化风量的测定:

8.4.4.1关闭放渣门,向炉膛铺设床料,厚度为500mm,粒度≤8mm。

8.4.4.2关闭炉门及各人孔门。

8.4.4.3开启风室左、右快速风门,开启点火器各风门。

8.4.4.4关闭引风机和一次风机的调节挡板。

8.4.4.5开启引风机,电流返回后,开启一次风机。

8.4.4.6始终保持炉膛负压50-100pa,按5%开度逐渐增大一次风机负荷。

8.4.4.7观察和检测炉床床料上达到沸腾流化(无死区)后,记录该状态下一次风量和风机电流及挡板开度。该风量即运行状态下临界流化风量(在运行过程中任何情况下

不得低于该风量)。

8.4.5点火状态临界流化风量测定:

8.4.5.1关闭风室左、右快速风门,开启点火器各风门。

8.4.5.2关闭引风机和一次风机的调节挡板。

8.4.5.3开启引风机,电流返回后,开启一次风机。

8.4.5.4始终保持炉膛负压50-100pa,按5%开度逐渐增大一次风机负荷。

8.4.5.5观察和检测炉床床料上达到沸腾流化(无死区)后,记录该状态下一次风量和风机电流及挡板开度。该风量即点火状态下临界流化风量(在点火过程中任何情况下

不得低于该风量)。

8.4.6流化、布风均匀性试验:

8.4.6.1临界流化风量试验完毕,继续增加一次风量,直至炉床上达到全面沸腾流化后,记录该状态下一次风量和风机电流及挡板开度。

8.4.6.2达沸腾流化状态后,运行5分钟立即停止一次风机和引风机运行,关闭各挡板。

8.4.6.3检查炉内底料情况,良好状态是:床上底料平整,粗细均匀,无堆料,无渣坑,无涌沟,无死角和料坝。如有异常,立即进行处理。

8.4.6.4试验完毕,做好记录整理。

8.4.6.5检查底料厚度保持平均在450mm左右,为正式点火做好准备。。

8.5点火前的准备

8.5.1锅炉点火前电袋除尘器切换至旁路运行。

8.5.2点火用油管路具备点火条件,油循环建立,油压维持1.0MPa。

8.5.3锅筒上水至最低水位。

8.5.4启动前汽水系统阀门应置于下列状态:

8.6锅炉MFT动作试验:

8.6.1启动锅炉引风机、一、二次风机(或开关处于试验状态)、高压风机、给煤机;

8.6.2投入锅炉保护;

8.6.3停运引风机,一、二次风机、给煤机均跳闸;

8.6.4停运一次风机,二次风机、给煤机均跳闸;

8.6.5返料风机停运1台,另一台自启;

8.6.6试验手动紧急停炉按纽;

8.6.7试验现场紧急事故按纽;

8.7第一阶段锅炉点火升压及空负荷时锅炉技术指标控制等调试项目。

8.7.1床下点火器的投入

8.7.1.1司炉接到点火命令,按以上措施要求对锅炉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点火准备。

8.7.1.2启动引风机,一次风机,保持炉膛负压50--100Pa左右,调整一次风量使底料流化。

8.7.1.3油系统投入油循环并调整油压至1.0Mpa。

8.7.1.4布袋除尘器做好投用前的准备工作。

8.7.1.5开启两点火器各调节风门关闭左右快速风门并调试好电子打火器。

8.7.1.6返料风机运行一台,另一台投入备用。

8.7.1.7点燃油枪,调整油压及点火风门,控制风室温度<800℃,做好点火器油枪的检查和巡视,预防灭火。

8.7.1.8点火器一次点火不着火或运行中出现灭火(两只同时)时应查明原因,立即消除并通风10分钟后,方能重新点火。

8.7.1.9待料层温度升至550℃左右时, 手动启动第一台给煤机,给煤以10%的给煤量“脉冲”给煤,即给煤90秒后停止给煤,约3分钟后观察床温的变化,当床温增加,同时氧量有所减小时,证明投入的煤已开始燃烧,再以“90秒给煤,停90秒”的脉冲形式给煤3次,床温继续增加5~7℃/min,氧量持续减小,可维持较小的给煤量连续给煤。

8.7.1.10按照升温升压曲线,以较小的给煤量投入另一台给煤机,最后全部投入给煤机。

8.7.1.11当床温达到800℃左右,降低燃油系统油压,适当调整给煤量和一次风量控制床温在850-900℃。

8.7.1.12当床温达到850℃以上时,能正常稳定燃烧时,可逐步降低油压。

8.7.1.13维持一次风的总风量不变,逐渐减小床下2只油枪的出力,使其达到最小的燃烧率。

8.7.1.14在减小油枪出力的同时,逐渐增加给煤量,维持床温稳定。

8.7.1.15先停运一只油枪,然后根据床温和燃烧情况,停运另一只油枪。

8.7.1.16床下油枪切除后,逐渐开启一次风左右快速风门。

8.7.2锅炉的升压、升温

8.7.2.1 点火升压的过程中,为了避免金属超温,不允许烟温超过钢材允许温度。

8.7.2.2锅炉汽包压力升至0.1 MPa,关闭所有空气门,升压后炉水温度按每小时100℃均匀上升,当汽压升至0.29MPa,可随锅炉一起升压、升温。

8.8.8第二阶段完成锅炉本体带负荷调试和燃烧调整、烟风系统带负荷调试、排汽和排污系统带负荷调试、灰渣系统带负荷调试、锅炉阀门带负荷运行检查等。汽机冲转及发电机并网

8.8.8.1 蒸汽参数达到汽机冲转参数,蒸汽品质达到冲转条件时可进行汽机冲转工作。

8.8.8.2 汽机冲转过程中锅炉应稳定蒸汽参数。

8.8.8.3 汽机稳定3000r/min,进行电气试验。

8.8.8.4 电气试验结束,发电机并网带10%额定负荷,运行4小时,发电机解列。

8.8.8.5 调整蒸汽参数满足汽机要求,配合汽机做超速试验。

8.9运行监视和调整:

运行燃烧调整和监视以保证锅炉汽压和汽温稳定,满足负荷需要进行调整。

8.9.1增负荷时,根据炉床温度决定先增风或增煤,一般应先增风,后增煤,风、煤交替增加,如床温较低可先加煤后加风。

8.9.2锅炉减负荷时,应与增负荷异向操作控制,但一次风量任何情况下不得低于临界流化风量。

8.9.3运行中的料层厚度可根据风室压力控制,根据负荷高低维持不同数值,一般维持7000-9000Pa,风室压力到达相应压力后即进行放渣。

8.9.4返料风量可根据负荷高低进行调整。

8.9.5投入和调整二次风的基本原则是:一次风调整流化,炉温和料层差压,二次风调整总风量,负荷在20t/h以上时,可根据需要投入二次风。

8.9.6在一次风满足流化、炉温和料层差压的前提下,当总风量不足时,以过热器后的氧量为准,正常运行时氧量在3-5%左右,可逐渐投入二次风,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二次风量逐渐增大,当达到额定蒸发量后,一、二次风的比例约为60%:40%左右。

8.9.7在运行过程中,炉膛差压维持在500-1500pa之间,如超出该值,说明此时炉膛

循环灰浓度较大,循环倍率大,有返料器堵塞的危险,应立即对返料器进行放灰,将炉膛差压控制在范围之内。

8.10第三阶段完成机组72小时满负荷整套试运中锅炉试运行工作。

8.10.1.进入满负荷试运的条件:

a.锅炉断油;

b.除尘器投入;

c.蒸汽品质合格;

d.保护全部投入;

e.保护装置投入率达到100%;

f.主要仪表投入率达到100%;

g.系统正常;

8.10.2.全面检查记录设备运行工况及各项运行参数。

8.10.3满负荷时锅炉主要参数控制指标

主汽流量:150t/h

主汽压力:9.8±0.15MPa

主汽温度:535 ±10℃

机组完成72小时试运行移交试生产。

九、注意事项

9.1机组启动调试前应组织学习反事故措施。

9.2在方案实施前由调试人员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9.3设备操作严格按照要求进行,严格执行操作票和工作票制度。

9.4为防止炉膛爆燃,在重新点火前,必须执行炉膛吹扫程序。严禁用爆燃法点火。

9.5油枪投运后,要及时调整燃烧,保证雾化质量和燃烧充分,以免锅炉尾部受热面积

油。

9.6炉床给煤时,要保证燃煤进入炉膛后能正常燃烧,应投入足够的油枪。

9.7运行人员要认真监盘,特别在试投自动时,若出现异常或自动失灵,应及时切为手

动调整。

9.8运行、维护人员要定期对设备巡检,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发生事故时,按事故处理

规程进行处理,防止事故扩大。

作业指导书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热电站项目

十、附件

化水整套启动调试方案

技术文件 编号:XJJG-HFWY-JS-TS-HX-FA001-2014 新疆金岗超高压湿冷燃煤发电工程2×135MW机组化学专业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青岛华丰伟业电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2014年 12 月

新疆金岗超高压湿冷燃煤发电工程2×135MW机组化学专业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编制: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青岛华丰伟业电力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2014 年 10 月

目录 目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1.调试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2.编制的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3.系统及设备主要技术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调试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调试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6.调试操作程序和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体调试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工艺部分的调试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错误!未定义书签。 压缩空气系统吹扫....................................................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容器的水冲洗及水压试验.............................................. 错误!未定义书签。 调试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整体启动与停运.................................................. 错误!未定义书签。 设备运行中注意事项.................................................. 错误!未定义书签。7.调试所需药器及质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危险源辨识及控制.........................................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组织分工.................................................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调试验评标准............................................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1:风险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2:锅炉补给水系统调试检查卡............................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3:化学专业分系统调试单位工程验收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4:技术方案交底记录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1.调试目的 检验该系统工艺设计的合理性,检查设备、管道以及控制系统的安装质量;

某电厂机组整套启动方案介绍

机组整套启动方案

目录 1.整套启动方案编写说明 2.#1机组整套启动原则方案 3.#1机组整套启动必备条件 3.1总体 3.2锅炉 3.3汽机 3.4电气 3.5热控 3.6化学 3.7输煤、制粉、除灰系统 4.#1机组整套启动准备工作 5.#1机组整套启动调试内容及时间安排5.1空负荷调试阶段 5.2带负荷调试阶段 5.3 满负荷168h试运阶段 6.#1机组整套启动调试质量目标

河北国华定洲发电厂#1机组整套启动方案 1.整套启动方案编写说明 1.1按国家电力公司2001年版《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300MW以上机组从首 次点火吹管至机组完成168h满负荷试运的工期≤90天为标准,因此,计划从点火冲管至机组完成168h满负荷试运共计90天的时间分配如下:冲管5天; 整套启动条件具备时间15天;整套启动准备时间5天;空负荷启动时间5天;汽轮机翻瓦及消缺15天;带负荷调试30天;168试运行15天;共计90天。 1.2整套启动方案所提出的调试项目、内容及质量目标,是按电力工业部96版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电力工业部建设协调司96版《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 《建设国际一流电厂工作规划及实施大纲》的规定所决定。 1.3本整套启动方案主要说明#1机组在整套启动的原则方案及整套启动时的必备条 件、调试项目、调试时间安排,以便现场各方人员对机组整套启动的情况心中有底,做好各自责任范围内的工作,顺利完成整套启动任务。 1.4 与本整套启动方案相配套的措施有“#1机组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1机组 汽机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1机组电气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1机组整套启动期间水汽质量监督措施”,“机、电、炉横向大联锁试验措施”。相关专业调试内容可见这些措施。 2.#1机组整套启动原则方案 按1996年版《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整套启动试运分空负荷调试、带负荷调试和满负荷试运三个阶段进行。并按排在满负荷调试168小时前完成甩负荷试验。 2.1空负荷调试 2.1.1机组空负荷调试是在机组分系统经分部试转转合格后进行,空负荷调试主要包括:按启动曲线开机;机组轴系振动监测;调节保安系统有关参数的调试和整

余热发电工程7.5MW汽轮机机组整套启动调试方案

珠江水泥有限公司余热发电工程 7.5MW汽轮机机组整套启动调试方案 1简要概述 1.1工程简要概述 珠江水泥余热电厂,设备简介 2整套启动调试的目的和任务 2.1调试目的 整套启动调试是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通过机组整套启动试运行,可以检验、考核电厂各设备及系统的制造、设计、安装质量以及各设备及系统的运转情况。通过试运过程中对设备的静态、动态特性参数的调整、试验以及让各种可能的缺陷、故障和隐患得到充分暴露并消除之,使主、辅机及至整套发电设备满足设计要求,以安全、可靠、稳发、满发的优良性能将设备由基建移交生产。 2.2启动调试的任务

2.2.1进行机组整套启动、调整、试验、并网带负荷,通过72+24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222检测、调试和考验汽轮机各项控制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使其满足要求。2.2.3监测与考验汽轮发电机组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状况,使其满足设计要求。2.2.4考验机组辅机及各子系统与主机在各种运行工况下的协调性。 2.2.5记录、采集机组所有设备和系统在各种工况下试运的原始数据,积累有关原始技术资料,为以后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和检修提供依据。 2.2.6试验并确认主机、辅机和系统的最佳运行方式和最佳投用时机与条件。 2.2.7投用和考验机组各项自控装置、联锁保护及仪表,考核投入率、精度及工作状况。 2.2.8进行50 %及100 % B-MCR甩负荷试验,考查汽轮机调速系统动态性能可靠及安全性; 3主要设备技术范围 3.1汽轮机 型号:NZ7.5-1.05/0.2 型式:双压、单缸、冲动冷凝式汽轮机。 额定出力:7.5 MW 调节方式DEH控制系统 主蒸汽压力:1.05 MPa 主蒸汽温度:320 C

推荐-2×350MW机组整套启动方案 精品

2×350MW机组整套启动方案 1. 机组启动原则 1.1 汽轮机启动状态的规定 汽轮机的启动状态划分是以高压内缸上半调节级处内壁金属温度为依据的,具体可分为: a) 冷态启动:金属温度≤121℃; b) 温态启动:金属温度在121~250℃; c) 金属温度在250~450℃之间; d) 极热态启动:金属温度≥450℃。 1.2 汽轮机启动规定 1.2.1 汽轮机在冷态启动时,进入汽机的主蒸汽过热度符合规定要求,即高压主汽阀入口处的蒸汽温度应具有56℃的过热度,但最高汽温不得超过427℃,主汽阀入口蒸汽温度和压力应在“启动时的主蒸汽参数曲线”所示区域内,同时,根据哈尔滨汽轮机厂的“汽轮机转速保持推荐值表”将转子升速到允许的加热转速范围内的一个转速进行暖机,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减少中速暖机时间,以防转子发生脆性断裂; 1.2.2 汽轮机在热态启动时,蒸汽进入汽轮机至少有56℃的过热度,并满足“主汽阀前启动蒸汽参数曲线”的要求,根据哈尔滨汽轮机厂的“热态启动曲线”决定升速率和5%负荷暖机时间。 1.3 机组首次冷态启动程序 整套启动前的条件确认→辅机分系统投入→机组冲动→盘车脱扣检查→摩擦及低速检查(400r/min)→中速暖机(1000r/min)→高速暖机(2040r/min)→阀切换→定速(3000r/min)→打闸试验→安全装置在线试验→机械飞锤压出试验→油泵切换试验→DEH参数点调整→电气试验。 机组并网→带18~35MW运行3~4小时→机组解列→做汽门严密性试验→做超速试验。 机组并网→负荷70MW、投高加→负荷175MW、洗硅运行、启动汽泵,

机组甩50%负荷试验。 机组并网→负荷210MW,做进汽阀门试验→负荷265MW、锅炉洗硅、真空系统严密性试验、试投CCS协调控制系统→负荷350MW、RB试验、做机组甩100%负荷试验。 冷态、温态、热态和极热态启动试验→机组带负荷350MW连续168小时运行→进入试生产阶段。 2. 整套启动前应具备的条件 2.1 汽轮发电机组安装工作全部完毕,辅机单体和分系统试运工作已完成,热工调节控 制、联锁保护、报警信号及运行监视系统静态调试完; 2.2 厂房内地面平整,道路畅通,照明充足,通讯联络可靠; 2.3 主要系统管道的吊架和支架完整、牢固,弹簧吊架的固定销钉应拆除; 2.4 调整试验用的临时堵板,手脚架,接地线,短路线,工作牌等临时安全设施已拆除, 恢复常设的警告牌和护栏; 2.5 设备、管道、阀门的标牌经确认无误,工质流向标示正确; 2.6 消防设施齐全,消防水系统压力充足处于备用状态; 2.7 不停电电源切换试验做完,投入备用; 2.8 机组各系统的控制电源、动力电源、信号电源已送上,且无异常; 2.9 确认厂用计算机工作正常,供电电源可靠并完成电源切换工作,DCS 显示与设备实 际状态相符; 2.10 启动用的工具、离线监测仪器、运行记录已准备好; 2.11 整套启动电气试验方案已经报调度审批完毕; 2.12 建立整套启动电气试验检查确认单,并确认完成; 2.13 编制试验程序,绘制系统图; 2.14 准备好设计、设备图纸及定值单,以备查看; 2.15 按照组织机构,通知有关人员到岗;

汽轮机电气整套启动方案正式版

In the schedule of the activity, the time and the progress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project content are described in detail to make the progress consistent with the plan.汽轮机电气整套启动方案 正式版

汽轮机电气整套启动方案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工作或活动的进度安排中,详细说明各阶段的时间和项目内容完成的进度,而完成上述需要实施方案的人员对整体有全方位的认识和评估能力,尽力让实施的时间进度与方案所计划的时间吻合。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 编制目的 启动试验是全面检验主机及其配套系统的设备制造、设计、施工、调试和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在启动试验过程中检验一、二次回路(控制、励磁、测量、保护)的可靠性,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文明地投入生产,形成生产能力,发挥经济效益的关键性程序。为了明确整套启动调试工作的任务和各方职责,规范整套调试项目和程序,使整套启动调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特编制本措施用于指导发电机组整套启动试验过程。

2 编制依据 2.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版)》; 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2.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2.4.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5.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2.6. 有关行业和厂家的技术标准; 2.7. 设计图纸和制造厂家安装、调试说明书; 3 主要设备参数

整套启动调试措施讲解

陕西华电瑶池发电有限公司#2机组整套启动试运措施 (汽机部分) 批准: 审核: 会审: 编写: 陕西华电瑶池发电有限公司 生产技术部 二零一一年七月二日

目录 1.组织分工及工期控制 2.编制依据 3.试运质量目标 4.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5.试运范围 6.启动前应完成的分部试运和试验项目7.整套启动试运程序 8.汽轮机首次冷态启动 9.汽轮机温、热态启动 10.带负荷试运 11.机组正常停机 12.主要系统的运行方式 13.试运安全注意事项

#2机组整套启动试运组织技术措施 为检验、指导、规范#2机组设备试运工作,保证系统及设备能够安全正常投入运行;并检查电气、热工保护联锁和信号装置,确认其动作可靠以及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检验机组整体及系统性能,发现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特制订本措施。 1.组织分工及工期控制 1.1 组织分工 1.1.1 总指挥:朱松柏组织、协调 1.1.2 生产技术部:王晓维试运全过程协调 汽机专工试运全过程协调、验收 当值值长负责指挥运行人员配合 1.1.3 安监环保部:负责试运过程的安全监督。 1.1.4 发电部:史新平、刘彬科、张建锋负责指挥机组启动的协调、监护工作。 1.1.5 设备维护部:负责监督、协调、验收及消缺工作。 1.1.6 工程公司:负责整个启动过程中的检查、消缺、配合工作。 1.2 工期控制 1.2.1 冷态启动从冲转到定速2.5小时。 1.2.2 机头手打停机按钮、集控室操作盘停机按钮、高压遮断集成块电磁阀在线试验、主汽门严密性、ETS保护动作停机(如低真空等)用时1.5小时。 1.2.3 电气试验用时由电气专业决定。 1.2.4 调速汽门严密性、喷油试验用时约40分钟。 1.2.5 机械超速试验用时约40分钟。 2 编制依据 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 年版)》 2.2《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1992 年版) 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 年版) 2.4《火电工程启动试运工作规定》(1996 年版) 2.5 设计图纸及说明书 2.6 汽轮机厂家提供的有关技术资料 3 试运质量目标: 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 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全部检验项目合格率 100%,优良率 90%以上,满足机组整套启动要求。 4 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4.1 系统简介 瑶池发电有限公司#2汽机系东方汽轮机厂生产的NZK200-13.24/535/535 型,该机为超高压、一次中间再热、单轴、三缸两排汽、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其高、中压转子采用整锻结构,高压缸为双层缸,中压缸采用单层缸隔板套结构,低压缸为对称分流式、双层缸结构。 4.2 汽轮机主要技术规范: 型号:NZK200—13.24/535/535 型

变电站电气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编号:QY-DQ-002-2011 陕西奥维乾元化工有限公司热电工程 2×50MW#1机组 电气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 调试试验中心 编制时间:2011年6月

科技档案审批单 报告名称: #1机组电气整套启动调试措施 编号:QY-DQ-002-2011 出报告日期:2011年6月 保管年限:长期密级:一般 试验负责人:张纪峰试验地点:奥维乾元化工有限公司热电车间参加试验人员:张纪峰、杨剑锋、李进京 参加试验单位: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调试试验中心)、陕西奥维乾元化工有限公司热电车间、北京华旭监理有限公司、江苏华能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等 拟稿:张纪峰 审核:魏远 批准:周国强 目录 1. 编制目的 2. 编制依据 3.调试质量目标 4.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5.调试范围 6.启动调试前应具备的条件 7.调试工作程序 8.调试步骤 9.组织分工 10.安全注意事项

1.编制目的 电气整套启动调试是电气设备投运前对设备性能及接线的一次全面检查,为使工作顺利进行,防止遗漏试验项目,使调试工作有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同时也为了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保证系统安全顺利投入运行,特编制此措施。 2.编制依据 2.1《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2009年版)》 2.2《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40号 2.3《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力部建设协调司建质[1996]111号 2.4《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电气专业篇) 2.5《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电力工业部 2.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2.7《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 2.8《火电、送变电工程重点项目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2.9《电力建设基本工程整套满负荷试运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 2.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 2.11《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0年版)》 2.12 相关厂家产品说明书及设计院资料 3.调试质量目标 符合部颁《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中有关系统及设备的各项质量标准要求,在机组的整个整套启动试运过程中不发生任何一起恶性事故,确保#1、#2机组安全、可靠投运。 4.系统及主要设备技术规范 4.1 电气部分配置 陕西奥维乾元化工有限公司热电工程2×50MW机组新建工程由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设计、江苏华能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安装、西北电力建设第一工程公司调试试验中心负责调试。 本工程电气一次部分包括2台50MW发电机组、2台63MVA变压器组、构成发电机—变压器单元接线,在110KV系统中并入电网。3段10kV工作母线段、1段10kV备用段、其中10KVⅠ、Ⅲ段经过电抗器分别与2台发电机组出口支接。10kV备用段电源引自110KV 变电所内10KVⅡ段成为其他3段10kV工作母线的备用电源。2台母联开关将3段10kV

电厂机组整套启动作业指导书

电厂机组整套启动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确保机组整套启动过程中各项操作控制有序、操作规范,保证整台机组安全、顺利地启动。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 机组整套启动。 3 术语 本作业指导书无特殊术语。 4 人员责任 4.1 项目运行部:负责全过程中的监督、协调工作。 4.2 值长:负责当值期间的指挥、调度、协调工作。 4.3 主控制员:负责当值期间的指挥、主要操作、记录工作。 4.4 副控制员:负责集控室内CRT上的各项具体操作。 4.6 值班员:负责所辖范围内系统的检查、就地操作。 5 工作流程 5.1启动前应具备条件 5.1.1接到市调准备启动# 机组的命令。 5.1.2设备的检修工作全部结束,现场整洁,设备保温完好,影响启动工作票全部注销,机组具备启动条件: a)检查确认在机组启动前的所有试验清单完整。 b)检查确认所有单体、分系统静态试验已完成并验收合格。 c)检查确认无影响机组启动的重大设备缺陷。 d)各种启动过程中的技术方案齐全并已获得批准。 5.1.3检查确认6KV,380V,UPS系统,直流系统,各MCC柜已为正常运行方式。

5.1.4机组启动前,热工所有表计应投入;各种控制、保护信号的电源已送上,DCS系统(DEH、DAS、MEH、ETS、TSI)试验检查正常,系统已投入运行,烤机不少于2小时。 5.1.5检查确认柴油发电机启、停及加载试验正常,并投“自动”。 5.1.6电气设备接地线完好,绝缘合格,设备已送电,操作按钮灯光显示正常,各转机试转正常。 5.1.7化学已准备充足合格的除盐水、氢气,100立方米启动补水箱水位正常,水质化验合格。 5.1.8各转机设备油箱、轴承加足合格的润滑油或润滑脂,能盘动的设备盘动转子灵活,安全罩齐全,牢固可靠。 5.1.9机组A、B、C、D修后的冷态启动前,应严格按照运行规程要求进行各项联锁保护试验以及各电(气)动门、调节门开关试验正常,执行专项操作指导书。 a.事故按钮试验。 b火检冷却风机,空预器主、辅驱联锁试验。 c.机、炉、电大联锁试验。 d.水泵及油泵联锁试验。 e.转机静态联锁试验。 f.程控装置试验。 g.汽轮机TSI、ETS保护试验。 h.小机各项保护试验。 i.电气双电源联动试验。 J.发电机断水联合试验。 5.1.10机组启动时,确认相应保护正常投入(特殊情况下,确实不能投入的保护项目,须经总工程师批准,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 5.1.12燃煤、燃油充足,且质量合格。各类消防设施齐全,照明电源可靠。 5.1.13检查确认汽轮机静态试验已全部完成,仪表、保护校验正确并按规定投入正常。 5.2炉点火前的准备 5.2.1通知补水泵房启动补水泵向化学补水

电气整套启动方案

新乡豫新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热电项目#7机组 调试作业指导书 XTF—DQ101 电气整套启动方案 河南电力检修工程有限公司新乡分公司电气二次班 2007年1月16日

目次 1 目的 (04) 2 依据 (04) 3 系统及设备简介 (04) 4 调试内容及验评标准 (07) 5 组织分工 (08) 6 使用仪器设备 (09) 7 调试应具备的条件 (09) 8 调试步骤 (11) 9 安全技术措施 (16) 10调试记录 (17) 11 附图(表) (17)

1目的 为了明确电气专业整套启动调试工作的任务和参建各方职责,规范整套调试项目和程序,使整套启动调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顺利进行,提高调试质量,确保机组安全、稳定、经济地投入试生产运行,特制定本方案。 机组的电气专业整套启动调整试验是移交生产的最后一道工序,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担负着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整套启动调试工作保证整个机组的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本方案仅作为电气整套启动调试原则步骤,各参与单位在会签、批准后应遵照执行。本方案在实施过程中的修改、变更,届时由启动验收委员会任命的启动试运总指挥决定。 2依据 2.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及相关规程》。2.2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 2.3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0年版)及其相关规定》。 2.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2.5 《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2.6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 2.7 国家及行业有关技术规范、标准。 2.8 设计、制造技术文件、资料。 2.9 相关的合同文件。 2.10 调试大纲。 3设备及系统简介 3.1 系统及设备介绍 新乡电厂扩建工程热电项目安装两台300MW机组,分别为#6、#7机。本工程新建220kV开关站一座,采用双母线接线方式。两台机组均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接线方式,通过双母线经Ⅰ腾鲲线、Ⅱ腾鲲线与对侧220kV变电站连接。 新建220kV开关站内设置网络继电器室,配置220kV配电设备的计量、测量、监控、保护及自动装置等二次系统设备。220kV线路保护采用双重化配置,以光纤作为线路两侧保护装置信息交换通道。另在网络继电器室内设置母线保护屏双重化配置、母联保护屏、线路保护屏、PT并列屏、电能表屏、测控屏、220kV故障录波屏、保护故障信息屏等装置。

锅炉整套启动调试方案

安全性 □对信息系统安全性的威胁 任一系统,不管它是手工的还是采用计算机的,都有其弱点。所以不但在信息系统这一级而且在计算中心这一级(如果适用,也包括远程设备)都要审定并提出安全性的问题。靠识别系统的弱点来减少侵犯安全性的危险,以及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来提供满意的安全水平,这是用户和信息服务管理部门可做得到的。 管理部门应该特别努力地去发现那些由计算机罪犯对计算中心和信息系统的安全所造成的威胁。白领阶层的犯罪行为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存在于某些最不可能被发觉的地方。这是老练的罪犯所从事的需要专门技术的犯罪行为,而且这种犯罪行为之多比我们想象的还要普遍。 多数公司所存在的犯罪行为是从来不会被发觉的。关于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任何统计资料仅仅反映了那些公开报道的犯罪行为。系统开发审查、工作审查和应用审查都能用来使这种威胁减到最小。 □计算中心的安全性 计算中心在下列方面存在弱点: 1.硬件。如果硬件失效,则系统也就失效。硬件出现一定的故障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预防性维护和提供物质上的安全预防措施,来防止未经批准人员使用机器可使这种硬件失效的威胁减到最小。 2.软件。软件能够被修改,因而可能损害公司的利益。严密地控制软件和软件资料将减少任何越权修改软件的可能性。但是,信息服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由内部工作人员进行修改软件的可能性。银行的程序员可能通过修改程序,从自己的帐户中取款时漏记帐或者把别的帐户中的少量存款存到自己的帐户上,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其它行业里的另外一些大胆的程序员同样会挖空心思去作案。 3.文件和数据库。公司数据库是信息资源管理的原始材料。在某些情况下,这些文件和数据库可以说是公司的命根子。例如,有多少公司能经受得起丢失他们的收帐文件呢?大多数机构都具有后备措施,这些后备措施可以保证,如果正在工作的公司数据库被破坏,则能重新激活该数据库,使其继续工作。某些文件具有一定的价值并能出售。例如,政治运动的损助者名单被认为是有价值的,所以它可能被偷走,而且以后还能被出售。 4.数据通信。只要存在数据通信网络,就会对信息系统的安全性造成威胁。有知

整套启动方案(DOC)

目录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依据 三、设备系统简介 四、调试内容及验评标准 五、组织分工 六、使用仪器设备 七、锅炉整套启动应具备的条件 八、调试步骤 九、注意事项 十、附件

一、编制目的 锅炉安装结束,经过分部调试之后,进行整套启动试运行,整套启动试运行是锅炉进入正常运行前的必须步骤;通过整套启动试运行,对锅炉所有系统、设备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其性能或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同时,对锅炉及附属设备和系统在设计、制造、安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或处理,使机组安全、经济、优质地移交生产运行。 二、编制依据 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2009年版);DL/T 5437-2009。 2.2《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 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 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996年版); 2.5《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 2.6《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及随机技术文件; 三、设备系统简介 3.1 锅炉总体概述: 锅炉为自然循环、循环流化床锅炉、室内布置。 锅炉有一个膜式水冷壁炉膛;两个蜗壳式气冷旋风分离器和一个尾部竖井烟道组成。其中尾部竖井烟道上部由汽包墙包覆,下部有护板烟道组成。 在炉膛上部,沿炉膛的宽度方向均匀布置两片屏式过热器。 在尾部竖井里布置有高、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 在低温过热器和屏式过热器之间;屏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之间布置两级喷水减温器以控制过热器出口额定蒸汽温度。 用来生产蒸汽的热量来自流化床系统。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夹带热量通过炉膛向上,通过位于炉膛上部后水冷壁两侧的出口切向进入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粗的物料在旋风分离器内被分离下来后经过与其相连的回料器返回位于布风板之上的密相区,实现循环燃烧。烟气经位于分离器上部的出口烟道,通过尾部包墙过热器前包墙进入尾部竖井烟道,在竖井烟道内,烟气向下冲刷并向四壁及其尾部布置的受热面放热,最后流经烟道下部的空预器后离开锅炉本体。 3.2 炉膛

枣庄整套启动调试方案提交版word版

枣庄热电有限公司2×220t/h机组 烟气脱硫工程 整套启动调试方案 编写: 审核: 批准: 浙江省温州市同正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枣庄南郊热电项目部 2011年06月

目录 1.目的 (1) 2.工程概述 (1) 3.编写依据 (1) 4.整套启动调试条件要求与流程 (2) 5.调试质量目标及调试质量控制措施 (3) 6.安全措施 (5) 7.主要设计数据 (8) 8.FGD系统总联锁 (11) 9.FGD系统投入前的准备 (12) 10.系统通烟气启动 (12) 11.FGD系统的正常运行 (16) 12.FGD系统正常停运 (18) 13.FGD系统故障处理 (21) 14.组织分工 (23) 附表

1 目的 FGD系统在安装完毕并完成单体、分系统试运后,须通过规定时间的整套试运行,对设计、施工和设备质量进行全面考核。以便检查FGD的设计是否合理,设备是否达到额定出力,FGD运行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等等。调试要保证FGD系统能安全顺利地完成整套启动并移交生产,发现并解决系统可能存在的问题。使之投产后能安全稳定运行,尽快发挥投资效益,为环保作贡献。 2 工程概述 枣庄南郊热电有限公司现有2×220t/h循环流化床锅炉,为了保护电厂周围的生产、生活环境,并使锅炉排放的烟气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满足地方环保要求,需配套建设烟气脱硫装置。 该技术方案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2×220t/h锅炉采用一炉一塔的配置方式,脱硫装置最重要的吸收塔采用世界上最先进的、阻力在各种脱硫塔中最小的逆流喷淋空塔,脱硫塔均按锅炉100%BMCR工况设计;脱硫公用系统的容量按三台锅炉100%BMCR(3号炉为备用炉,现未上)工况设计。脱硫吸收剂为石灰石粉。 3 编写依据 1> 电建[1996]159号,《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及相关规程》 2> 建质[1996]40号,《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3> DL/T 5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 4> DL/T 5047-95,《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5> 1996年版,《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6>2001年版,《火电机组达标考核标准》 7>2001年版,《火电机组达标投产动态考核办法》 8>建标[2000]241号《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 9>2006年版《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 10>制造和设计部门的图纸、设备安装及使用说明书。 11>相关的工程合同、调试合同和技术协议等。

电气专业整套启动调试方案

电气专业整套启动调试方案 四川电力试验研究院 2005年3月 目录 1 目的 (3) 2 编制依据 (3) 3 设备系统简介 (4) 4 组织分工 (5) 5启动试运应具备的条件 (5) 6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7) 7 整套启动试验 (8) 升速过程中的试验 (8) 短路试验 (8) 空载试验 (9) 自动励磁调节器试验 (9) 发电机假同期并网试验 (10) 发电机同期并网试验 (10) 并网带负荷后的试验 (10) 甩负荷试验 (11) 72小时满负荷试运行 (11) 8 安全措施 (11) 1. 目的 为了明确电气专业整套启动调试工作的任务和参建各方职责,规范整套调试项目和程序,使整套启动调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快速顺利进行,全面提高调试工作水平,确保机组安全、可靠、经济、文明地投入生产,特制定本方案。 机组启动调试是火电工程的最后一道工序,通过启动调试使机组达到验标规定的技术指标。本方案仅作为电气整套启动调试原则步骤,各参与单位在会签、批准后应遵照执行。 2. 编制依据 . 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电建〔1996〕159号。 . 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建质〔1996〕40号。

. 原电力部颁发的《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建质〔1996〕111号。 . 原电力工业部颁发的《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1998年版)》电综〔1998〕112号。 . 国家标准《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91)。. 原能源部颁发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DL400—91)。 .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 . 原水电部颁发的《继电保护及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87]水电电生字第108号)。 . 原能源部颁发的《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92)。. 国家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国电发〔2000〕589号。 . 设备制造厂家有关技术说明书和调试大纲。 3. 设备系统简介 本期工程电气一次主系统由一台6MW发电机组,出口电压,通过106开关与本厂10kV单母线系统连接,再通过101开关与全厂总降10KV线路相连入110KV系统,106、101开关设为并网点。高压电机接至厂用10kV母线,低压负荷由站用变压器供电。发电机为杭州发电设备厂生产,冷却方式为密闭循环空气冷却。10KV 开关生产厂家为杭州正泰。二次系统发电机励磁采用自并励静止可控硅励磁方式,装置亦由杭州发电设备厂生产。发电机保护采用南自厂生产的微机型保护装置,发电机并网采用自动准同期方式,装置由深圳智能公司生产。主控室设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后台,用于监视、控制系统运行状况。 主要设备选型如下: 设备名称型号制造厂主要参数备注 发电机QF-J6-2 杭州发电设备厂Pe=6MW,Ue=, Ie=,COSΦ =, Ile=密闭空冷 10KV 开关KYN28-10 杭州正泰630-25KA 真空开关 发电机 保护PDS-771 南自厂-DC220V ~100V/57V 5A 50HZ 微机型保护励磁调节装置JL-12 杭州发电设备厂~200V –320V -250A 自并励静态励磁 同期 装置SID-2CM 深圳智能~220V 微机型自同期 4. 组织分工 . 整套启动试验应在整套试运组的统一指挥下进行,各有关单位分工明确,职责清楚,并以密切合作、顾全大局的精神完成整套启动的试验工作。 . 发电机与系统第一次并列,由调试所指定专人执行,并网带负荷以后的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由碱厂电厂运行人员按照运行规程和事故处理规程执行。 . 运行人员负责试验中的有关操作。 . 安装人员负责临时试验接线的安装、拆除,负责主要设备的巡视监护。 . 厂家人员到场,负责本设备、装置的运行操作指导及缺陷故障处理。

整套启动方案

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热电站项目作业指导书 录 目 一、编制目的 二、编制依据 三、设备系统简介 四、调试内容及验评标准 五、组织分工 六、使用仪器设备 七、锅炉整套启动应具备的条件 八、调试步骤 九、注意事项 十、附件

一、编制目的 锅炉安装结束,经过分部调试之后,进行整套启动试运行,整套启动试运行是锅炉进入正常运行前的必须步骤;通过整套启动试运行,对锅炉所有系统、设备进行全面考核、检验其性能或质量是否达到设计标准;同时,对锅炉及附属设备和系统在设计、制造、安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或处理,使机组安全、经济、优质地移交生产运行。 二、编制依据 2.1《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2009年版);DL/T 5437-2009。 2.2《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1996年版); 2.3《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1996年版) 2.4《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1996年版); 2.5《二十五项反事故措施》; 2.6《锅炉安装、使用说明书》及随机技术文件; 三、设备系统简介 3.1 锅炉总体概述: 锅炉为自然循环、循环流化床锅炉、室内布置。 锅炉有一个膜式水冷壁炉膛;两个蜗壳式气冷旋风分离器和一个尾部竖井烟道组成。其中尾部竖井烟道上部由汽包墙包覆,下部有护板烟道组成。 在炉膛上部,沿炉膛的宽度方向均匀布置两片屏式过热器。 在尾部竖井里布置有高、低温过热器和省煤器。 在低温过热器和屏式过热器之间;屏式过热器和高温过热器之间布置两级喷水减温 器以控制过热器出口额定蒸汽温度。 用来生产蒸汽的热量来自流化床系统。燃烧产生的高温烟气夹带热量通过炉膛向上, 通过位于炉膛上部后水冷壁两侧的出口切向进入蜗壳式旋风分离器,粗的物料在旋风分离器内被分离下来后经过与其相连的回料器返回位于布风板之上的密相区,实现循环燃烧。烟气经位于分离器上部的出口烟道,通过尾部包墙过热器前包墙进入尾部竖井烟道,在竖井烟道内,烟气向下冲刷并向四壁及其尾部布置的受热面放热,最后流经烟道下部的空预器后离开锅炉本体。

汽轮机电气整套启动方案示范文本

汽轮机电气整套启动方案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汽轮机电气整套启动方案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 编制目的 启动试验是全面检验主机及其配套系统的设备制造、 设计、施工、调试和生产准备的重要环节,在启动试验过 程中检验一、二次回路(控制、励磁、测量、保护)的可 靠性,是保证机组安全、经济、文明地投入生产,形成生 产能力,发挥经济效益的关键性程序。为了明确整套启动 调试工作的任务和各方职责,规范整套调试项目和程序, 使整套启动调试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进行,特 编制本措施用于指导发电机组整套启动试验过程。 2 编制依据 2.1.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 (1996版)》;

2.2. 《火电工程启动调试工作规定》; 2.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50-2006; 2.4. 《火电工程调整试运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 2.5. 《电力系统自动装置检验条例》; 2.6. 有关行业和厂家的技术标准; 2.7. 设计图纸和制造厂家安装、调试说明书; 3 主要设备参数 3.1. 发电机 型号:QFW-15-2 额定功率:15MW 额定电压:10500V 额定电流:1031A 额定励磁电流:259A 冷却方式:空冷

1-电气整套启动调试方案doc

编号:DQTS001 发电机组整套启动调试方案 宁夏武电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调试队 2007年8月

技术文件审批记录

目录 1.组织分工 2.启动试运应具备的条件 3.启动前的准备工作 4.运行方式 5.各短路点的位置 7.发电机整套启动试验项目 8.整组启动试验步骤

1.组织分工 1.1 启动试验在启委会领导下进行。启动方案经美利林纸业工程建设指挥部,监理公司、电厂生产部门、电建公司讨论修改后,由启委会批准。 1.2 启动试验项目内容、步骤、途中临时性中断等现场指挥由宁夏武电电力有限公司调试组负责,安装单位、电厂协助。 1.3 启动试验过程的运行操作由电厂运行部门负责,启动试验前根据调试单位确认的相关试验内容和步骤拟订相应操作票,在调试人员的指令和监护下实施操作。 1.4 启动试验前受电范围内的一次设备绝缘检查,巡视检查及试验过程中的临时性检修,一次设备相关的临时性安装工作由安装单位负责。 1.5 电厂生产部门负责与调度部门联系有关受电日期、申请试运方式、涉网保护定值、安排重要设备制造厂人员到场等事宜。 1.6 并网带负荷后确认受电范围内的设备运行正常,则该范围内的设备纳入正常运行管理,由电厂生产部门负责,并按电厂运行规程,事故处理规程等有关规定的原则处理运行事务。安装单位,调试单位协助。 1.7 监理部门负责对电气整套启动试验过程中的监督工作。 2.启动试运应具备的条件 2.1 机组的电气设备安装工作应全部结束,分部试运合格。 2.2 发-变组本体及其相关设备的交接试验(除整组启动需进行的项目外)、保护装置试验、整组试验及励磁系统(含硅整流)静态试验均已完成,并且按电力调度提供的保护整定值整定完毕;对提供的单体试验记录进行了审核并确认合格,各保护回路、控制回路、信号回路必须满足“反措要点”和“反措实施细则”的要求。2.3对一次电气设备进行了全面的清扫,瓷瓶已擦拭干净,并将杂物全部清除干净,

1#机组整套启动措施要点

#1机组电气整套调启动试验方案 (讨论稿)

目录 1、试验目的 2、试验依据 3、系统及设备概述 4、调试范围 5、组织分工 6、使用仪器设备 7、电气试验应具备的条件 8、启动调试前的准备工作 9、启动试验前的检查工作 10、调试工作程序 11、优化措施 12、电气深度调试措施 13、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风险因素辨识和控制措施 14、电气专业试验防止事故措施 15、附表(图)

1.试验目的 1.1通过启动试验考核该发电机及电气系统一、二次设备的性能及质量,及时发现并排除缺陷,使机组能够安全顺利地投入运行。 1.2完成电气空负荷启动试验所必需的常规试验项目。 1.3 完成电气带负荷试运所必需的常规试验项目。 1.4 严格按试验标准为电厂运行和检修留下初始资料。 1.5本启动方案适用于1号机电气整套启动调试。 2.试验依据 2.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 2.2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调试技术规范》DL/T XXXX-2012 2.3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XXXX-2012 2.4 《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T 5277-2011 2.5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热力和机械)GB 26164.1-2010 2.6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 5009.1-2002 2.7 相关电力企业编制的发电厂重大反事故措施 2.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 2.9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 7261-2008 2.10 《大、中型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技术要求》GB/T 7409.3-2007 2.11 《大型汽轮发电机自并励静止励磁系统技术条件》DL/T 650-1998 2.12 《大型汽轮发电机交流励磁机励磁系统技术条件》DL/T 843-2003 2.13 《继电保护和电网安全自动装置检验规程》DL/T 995-2006 2.14 设计院提供的工程系统图纸﹑设计说明书等技术资料 2.15 设备制造厂图纸﹑质量保证书﹑安装和使用说明书及有关试验文件等 3. 系统及设备简介 山西国锦煤电一期工程建设2×300MW空冷机组,两台机组均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线路组单元接线以220kV出线接入夏家营变电站。 3.1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采用南自公司生产的DGT801和南瑞公司生产的RCS985微机型保护装置,发电机励磁采用国电南瑞的微机励磁系统,同期装置采用国立深圳智能公司的SID-2CM微机型自动准同期装置,快切装置采用国立深圳智能公司的SID-8BT-A型快切装置,220kV线路保护采用南瑞公司生产的RCS-931和南自公司生产的PSL603U微机型保护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