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孙久文 叶裕民编著
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硕士研究生初试、复试科目参考书及考试大纲

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攻读学术型(理论型)硕士研究生初试非统考科目所用教材或主要参考书一览表代码课程名称教材(主要参考书)、编著者或出版社601 数学分析①《数学分析》(上、下册),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②《数学分析》(上、下册),复旦大学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2版711 艺术概论①《艺术学概论》,彭吉象,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②《艺术概论》,王宏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年715 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716 普通生态学牛翠娟等著,基础生态学(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12717 中外建筑史①《中国建筑史》,编写组著,中国建工出版社;②《外国建筑史》(十九世纪末叶以前),陈志华编,中国建工出版社;③《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等四院校合编,中国建工出版社718 设计艺术理论①《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著,湖北美术出版社(2009);②《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新世纪出版社719 物理化学A 《物理化学》,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723 艺术专业理论①《服装·产业·设计师》,莎伦·李·塔特,中国纺织出版社;②《设计学概论》,尹定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745 美术理论①《美术概论》王宏建、袁宝林著,高等教育出版社;②《中国美术史》,洪再新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③《外国美术史》,潘耀昌、欧阳英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756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逄景聚,高等教育出版社,最新版757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张耀灿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58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本书编写组,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912 高等代数《高等代数》,北京大学数学系几何与代数教研室前代数小组编(王萼芳、石生明修订),高等教育出版社,第3版915 艺术专业设计(服装)①《西洋服装史》第二版,李当岐,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②《中国服装史》第三版,华梅,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10;③《服装材料及其应用》吴微微、全小凡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11;④《服装设计概论》刘晓刚,主编东华大学出版社;2008.01;⑤《时装设计艺术》刘晓刚,东华大学出版社,第2版,2005.9916 设计分析与评论不限,结合专业方向,参考书任选。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介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2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11人。该专业师资结构合理、年富力强,具有较强学术研究能力、丰富的教学及实践经验。与世联地产、中原地产等建立了固定的教学实践基地,使该专业有广阔的就业前景。自1997年输送第一届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方向硕士毕业生至今,该专业毕业生在业内已经成为招聘单位的首选对象,很多往届毕业生已经成为该行业的专业骨干,就业单位的中层干部、部门经理、老总。凭借该专业与行业的密切联系与固定的实习基地,可以推荐学生到如下单位就业:各级政府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房屋与住房保障部门、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等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房地产开发公司、房地产投资顾问公司、房地产评估公司、物业管理公司、银行、投融资公司等。
本专业由全国最早设立的城市经济专业及房地产经营方向发展演化而来。坚持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风,着重研究大都市区域经济发展、土地利用与房地产经营管理等问题。注重应用经济学与地理、生态及信息技术等多学科交叉,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区域与城市经济、土地及房地产经济的分析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学生在经济与管理领域具有较宽的就业空间,能够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房地产开发经营、金融及投资咨询现代服务业组织等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关,从事理论与政策研究以及各类经济管理工作。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教师3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7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2人。本专业拥有数字城市、首都生态城市规划、土地资源管理3个实验室,设施条件齐全,拥有“首都圈一体化发展”、“都市郊区及城乡一体化”、“首都圈生态环境建设”和“首都国际化进程”等专业科研平台4个,北京市人才强教创新团队、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3项。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主要参考书目中文部分[美]埃德加∙M∙胡佛,王翼龙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美]艾伯特∙赫希曼,潘照东等译,区域经济学导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白雪梅,中国区域发展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8陈栋生主编,区域经济学,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陈鸿宇主编,区域经济学新论,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陈秀山、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崔功豪、魏清泉等编著,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方创林,区域发展规划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费洪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郝寿义、安虎森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黎鹏,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厉以宁主编,区域发展新思路,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0刘树成等主编,中国地区经济发展研究,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4刘再兴主编,经济地理学理论与方法,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4刘再兴主编,区域经济理论与方法,中国物价出版社,1996刘再兴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数量分析与对比研究,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3陆大道,区域发展及其空间结构,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陆大道、刘毅等,1999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陆大道、刘毅等,2000中国区域发展报告—西部开发的基础、政策与态势分析,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陆大道、薛凤旋等,1997中国区域发展报告,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孟庆红,区域经济学概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任保平,区域经济理论、方法与政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孙久文,中国区域经济实证研究——结构转变与发展战略,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孙久文、叶裕民,区域经济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孙久文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王一鸣主编,中国区域经济政策研究,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8魏后凯,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格局,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5魏后凯,现代区域经济学,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吴传钧、刘建一等,现代经济地理学,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吴传钧主编,中国经济地理,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吴殿廷等,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理论∙方法∙实践,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吴殿廷主编,区域分析与规划,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吴殿廷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杨开忠,中国区域发展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89杨秋宝,区域经济与发展战略,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1999叶依广主编,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叶裕民,中国区域开发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曾坤生,动态协调发展:迈向21世纪的中国区域经济,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8曾坤生等,区域经济论,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张敦富、孙久文等,知识经济与区域经济,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张敦富主编,区域经济学原理,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张金锁、康凯编,区域经济学,天津大学出版社,1998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张明龙,中国区域经济前沿研究,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张耀辉等,区域经济理论与地区经济发展,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中国人民大学区域经济研究所,产业布局学原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周起业、刘再兴等,区域经济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朱厚伦,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聂华林、李泉、杨建国,发展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安虎森,新区域经济学,辽宁,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吴传清,区域经济学原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张秀生,区域经济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外文部分Armstrong, H. and Taylor, J., 1978, Regional Economic Policy, Oxford: Philip Allan.Edgar M. Hoover, 1971,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 Copyright by Alfred A. Knopf, IncFriedmann, J., 1966, Regional Policy: A Case of Study of Venezeal, MIT Press.Fujita M. and Krugman P., The Spatial Economy: 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IT Press.Grabowski, R., and M. Shields, 1995, Development Economics, Balckwell Publishers.Harry W. Richardson, 1979, Regional Economics,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Hirschman, A.O., 1958,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Yale University Press.Higgins,B. and Savoie, D.J., 1995, Regional Development Theories and their Application, New Brunswick: Transaction.Hoover, E.M., 1971, An Introduction to Regional Economics.Lewis, W.A., 1955, The Theory of Economic Growth, Allen & Unwin.Marion and Temple., 1994, Regional EconomicsMyrdal, G., 1957, Economic Theory and Underdeveloped Regions, London: Duckworth.North, D.C., 1955, Location Theory and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 ol 63: 243-258 Richardson, H., 1973, Regional Growth Theory, Macmillan.Rostow, W.W., 1960, The Stages of Economic Growth,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Schultz, T.W., 1964, Transforming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Yale University Press.Williamson, J.G., 1965, Regional Inequality and the Process of National Development: A Description of the Patter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 ol 13, No.4: 1-84.。
《区域经济学》电子教案

区 域 经 济 学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主要参考书目
•
区 域 经 济 学
[21]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 大地出版社,2004。 [22]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北京,中国发展 出版社,2004。 [23]郑弘毅:《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4]邹农俭:《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5]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北京,中国经 济出版社,2002。 [26]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 出版社,2004。 [27]宋奇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成 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28]朱若峰,朱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武汉,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9]曾坤生等:《区域经济论——市场经济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M],长 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0]姚士谋,汤茂林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 大学出版社,2004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贵 州 师 区 范 域 大 经 学 济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Regional Economics
学
编写制作: 编写制作:李孔俊 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李孔俊
CONTENTS
区域经济学参考书目

区域经济学参考书目1、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李京文,《中国区域经济教程》[M],广西人民出版社,2000。
3、李清泉,《落后地区经济发展与农村城市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4、郝寿义,安虎森,《区域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5、张敦富,《区域经济学原理》[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
6、吕拉昌,《区域整合与发展》[M],科学出版社,2003。
7、谢一地,《政府规制经济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顾朝林等,《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商务印书馆,2003。
9、李小建,《经济地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10、成德宁,《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与政策》[M],科学出版社,2004。
11、林善浪,张国,《中国农业发展问题报告》[R],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12、姜爱林,《城镇化、工业化与信息化协调发展研究》[M],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13、王梦奎,冯并,谢伏瞻,《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C],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14、陆立军等,《区域经济发展与欠发达地区现代化》[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
15、张一民,《论中国的新型工业化与城市化》[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
16、宋奇成,《以城市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17、朱若峰,朱泽,《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18、姚士谋,汤茂林等,《区域与城市发展论》[M],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4。
19、郭熙保,《经济发展理论与政策》[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20、王自亮,钱雪亚,《从乡村工业化到城市化——浙江现代化的过程、特征与动力》[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3。
21、赵苑达,《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区域经济学》

《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它是应用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当今经济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区域经济学是我院经济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限选课程,是该专业高年级学生在修完数理统计与概率论、线性代数、西方经济学、财政学、统计学等学科基础课后继续从事经济学专业的学习与实践所要求的必修课程。
对该课程的学习与掌握,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加深学生的理论功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学生学习发展经济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专业课程的重要辅助。
本课程由三大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着重介绍经济区域的基本理论和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现存格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区域经济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第三部分是实践部分,以介绍区域经济开发与发展的基本知识及总结我国有关区域经济实践的基本经验和规律为主要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区域”、“经济区域”、“区域经济资源与环境”、“区域经济增长和发展”、“区域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区际经济关系”、“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规划与开发”、“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等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与基本理论,了解区域经济学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及未来展望,熟悉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分析区域经济问题的思维和能力,学会解决区域经济具体问题的方法,并能独立地进行区域经济政策与管理方面的思考,且能较为科学地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课时分配表第一章经济区域的一般特征一、教学目的与要求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内容,从整体上认识区域经济学的框架和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区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并能较为明确地区分区域经济学与其他经济学分支学科的差异。
同时,从区域经济的载体——经济区域着手,认真掌握经济区域的概念和特征,以及我国经济区域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及其未来发展趋势,为后面章节的学习奠定基础。
第八章区域城市化与城乡结构区域经济学教程(第2版)孙久文

12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一、城市化动力机制的一般分析
•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是指在城市化的过程中,能够推进城市 化进程的各种力量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可以概括为农村的推力和城市的拉力, 及其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共同的作用力。
13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1 •2 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原始动力 规模化和积聚共同构成城市对企业的拉力
23
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 第五阶段:城镇人口比重≥65%,进入成熟 的城市社会。这时的工业化已经走到尽头, 进入后工业化社会或现代社会,现代城市文 明广为普及,城乡居民只是居住空间及就业 岗位差别,生活水平和生产生活方式基本趋 于一致,城乡一体化作为城市化的终极目标 已经成为现实。
24
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 条件四: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其中。
16
第二节 城市化的动力机制
为什么在第二产业就业的相对量甚至绝对量都下降的情况 下,城市化水平依然能够不断提高呢? • 答案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大规模发展是重工业化发展 的产物。另一方面,富有效率的重工业化使更多的人进入 中高档消费阶层,他们的生活质量得以大幅度提高,对社 会服务的高档化、个性化需求不断增加,生活性服务成为 最富活力的产业。 • 因此,当重工业发展到一定水平,第三产业的迅速崛起并 成为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历史的必然。
• (三)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 大城市超前增长规律主要表现为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大城 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要快于中小城市,并产生以大城市为核 心的城市带和城市群
20
第三节 城市化规律
二、城市化的五阶段论
• 第一阶段:K<0.5,为前城市化阶段。K<0.5意味着城镇 人口的增长规模小于乡村人口的增长规模,城市化水平很 低,增长缓慢。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一般处于工业化的起 步阶段。
南京财经大学2016研究生招生简章

南京财经大学2016研究生招生简章广大考生请注意:2016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已经公布,勤思考研辅导老师会在第一时间为大家搜集整理2016考研的复习资料及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的复习备考有所帮助!大家有关于考研的问题也可登录勤思考研官网咨询相关专业的老师!020101 政治经济学初试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第五版),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版,(第一、二篇);《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尹伯成,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复试参考书目《政治经济学》(第五版),逄锦聚、洪银兴、林岗、刘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版,(第三篇)。
加试参考书目《辨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第四版),李秀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 年;《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人民出版社,1975 年。
020102 经济思想史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
复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说史教程》,晏智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2 版(2013年);《经济思想史(第 8 版)》,斯坦利.布鲁,北京大学出版社,第 1 版(2014年)。
加试参考书目《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思潮及流派》,王志伟,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1 版(2004 年);《经济思想的成长》,斯皮格尔(著),晏智杰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第 1 版(1999 年)。
020104 西方经济学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
复试参考书目《数理经济学的基本方法》(第四版),蒋中一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加试参考书目《计量经济学》(第二版),李子奈、潘文卿,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年;《国际经济学》,萨尔瓦多,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初试参考书目《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微观部分)(第六版),高鸿业,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育明教育2014年考研视频课程+内部资料笔记+历年真题+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3次指导=2500元第一年没过,第二年免费重修,直到考上!!!此外,现在很多小机构虚假宣传,建议到现场实地考察,并一定要查看其营业执照,或者登录工商局网站查看企业信息。
201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区域经济学目录以及考研参考书一、招生目录简介二、参考书详解101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3数学(三)④901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房地产经济学)参考书101思想政治理论1、《考研政治理论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2、《考研政治大纲解析配套核心考点》风中劲草3、《考研思想政治理论命题人终极预测4套题》肖秀荣②英语《考研英语词汇乱序版》新东方③数学1、《李永乐考研数学--数学复习全书+习题全解》李永乐2、《经典400题》李永乐3、《李永乐考研数学历年试题解析真题》李永乐④《政治经济学与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刘英骥编著)《经济学教程》2012年第三版,经济日报出版社(张连城编著)孙久文叶裕民编著《城市经济学》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谭善勇王德起编著《房地产经济学》第2版,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张跃庆等公共课参考书简介一、英语篇一、【考研1号】《考研真相》很多学生在复习英语时都会有三个困扰:词汇量少,文章难以理解以及没有做题技巧,掌握不了规律。
尤其是对基础较薄弱的同学来说,这些问题俨然是横阻在他们通向高分之路上的三座大山,难以逾越。
而《考研真相》则以符合学生特点的整体思路和学习方法,具有针对性地为其铺就了复习之路,帮助他们在考场上挥荆斩棘,取得理想的成绩。
帮助词汇记忆——大纲词汇注释、MP3学生们词汇量匮乏的原因有二:一是原有的基础词汇不多,二是缺乏记忆方法,单词总是背过就忘,即使有固定的词汇资料和复习计划,收效也并不理想。
这本书首先在这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便捷。
很多同学记忆词汇的方法是只对单词进行简单机械地背诵,这样不仅无法有效地记忆单词,更不能掌握单词的多种释义和用法,很难实现单词的记忆和运用。
为解决这一难题,书中特意为每篇阅读文章中的大纲词汇开辟专栏——【文章词汇注释】,并加以详细说明,包括音标、词性、多种常见释义以及词组搭配和例句说明。
将词汇与文章相结合,让学生通过更多更全的方面加深对词汇的记忆。
同时,本书大胆创新,推出了全书美音慢读的MP3音频文件供学生参考使用。
这不仅能够从感官上刺激学生对常用词汇的认知和记忆,也为其提前打好了复习听力的基础。
词汇量很重要,但究其本质还是要学会运用。
词汇环节较弱的学生无需特意背诵单词,只需在复习真题时着重掌握这一模块,不仅加大了词汇量,更能将其灵活运用在理解文章、理解题意和写作上。
理解文章内容——图解难句,逐字分析面对大量陌生的词汇和复杂的长难句,很多学生在理解文中时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词汇的问题已经在上以缓解得到解决,而针对长难句的棘手问题,本书也有充分的准备。
本书在每篇阅读文章后会挑选五个【经典难句】进行详细分析,以【结构图解】的形式直观地划分句子成分,加以简洁明了的概括性文字说明,同时给出了【要点注释】进一步解释句子理解的难要点,【难句精译】使学生在读懂句子的同时掌握了自己分析理解难句的方法,不仅是理解了五个句子,更能够在整篇文章中灵活运用,这才是他们需要实现的效果。
在每个长难句后还设有佳句模仿的板块,根据该句型举出同类例句,不仅帮助学生理解难句,他们也可模仿该难句的类型和特点在写作中加以应用。
掌握解题技巧——选项表析、定位解析、干扰项分析之前讨论词汇和长难句都只是为了一个目的:解题。
如果不能掌握在短时间内定位、分析和确定答案的方法,那么一切努力都只是无用功。
本书通过多种方法全面讲解答题方法技巧,直观明了,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基础薄弱的学生快速提高成绩。
本书首先将阅读文章进行全篇英汉对照,并标出答案出处,便于学生查阅。
每个问题都说明其【大纲规定的阅读考点】,结合【定位与解析】帮助学生理解题目类型,正确定位答案方向和思路。
独特的”选项表析法”在给出正确答案之余还对每个选项的出处及选项特征作出说明。
选项特征将错误选项归纳为”张冠李戴”、”偷换概念”、”曲解文意”和”以偏概全”等多个类型。
若学生还是无法完全理解错误选项,随后还有详细的【干扰项分析】将出题者设置的陷阱一一点破,减少迷惑选项对学生的干扰,帮助学生透彻理解出题意图和解析方法,走出干扰误区,高效定位正确答案。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考研1号】《考研真相》在帮助打牢基础、理解试题的同时更是在教授大家一种思考和学习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使能力在本质上得到提高。
除了真题类的《考研真相》外,【考研1号】系列的《写作160篇》及《阅读基础90篇》也是考生不错的选择。
《写作160篇》是话题写作参考书的开山鼻祖,全面涵盖了各类可靠话题,并且连续六年命中原题,是2012年考研英语写作参考书不可或缺的选择之一。
而《阅读基础90篇》则以90篇文章贯通大港所有词汇,以独创性图解结构剖析长难句,是第一本专为水平低于49分考生编著的基础类参考用书。
二、新航道《考研英语阅读理解精读200篇》胡敏的阅读200篇也一直是很多考生所青睐的选择,其书共分为四个部分——基础80篇、模拟60篇、冲刺40篇冲刺和新题型20篇,难度由低至高层层递进地培养考生的阅读能力。
基础篇适用于在备考初期熟悉语言基础,尽快掌握考研阅读文章和词汇,培养解题思路。
模拟篇文章难度较大,选材完全仿真,个别试题的难度超过真题,是考生在提高阶段熟悉题型、磨练解题思路、扩充词汇的最佳练习材料。
冲刺篇是编者研发的模拟题,文章参照真题难度挑选,供最后冲刺阶段热身演练。
新题型是针对近几年考研英语中推出的新题型最新研发的模拟题。
通过对这200篇阅读文章进行练习,考生最终能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掌握解题技巧。
第一部分基础80篇,文章难度略低于真实的考研阅读文章,长度也稍短,但文章题材和体裁贴近考研真题,模拟练习题型丰富,能全面涵盖考研真题题型。
这部分适用于在备考初期恶补语言基础,尽快熟悉考研阅读文章和词汇,培养解题思路。
读者一定注意不要把这80篇文章当作真题来演练,否则会产生“简单”的错觉,但作为热身阶段的练习材料,这80篇文章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
第二部分模拟60篇,文章难度较大,选材完全仿真,个别试题的难度超过真题,是考生在提高阶段熟悉题型、磨练解题思路、扩充词汇的最佳练习材料,有利于考生解题能力的迅速增强。
第三部分冲刺40篇,是编者最新研发的模拟题,每篇文章都是参照最近几年的真题文章精心挑选的,选材和练习题仿真度极高,供最后冲刺阶段热身演练。
在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的复习中,考生应注意熟记相关词汇,透彻理解文章,细心揣摩题目解析,领悟考研阅读的出题思路及破解技巧。
第四部分新题型20篇,是在深入研究考研大纲的基础上,针对近几年考研英语中推出的新题型最新研发的模拟题。
经验详谈:1.真题是最重要的。
真题里最重要的是阅读理解。
每篇文章都要精读,早晨能大声朗读更好。
2、单词肯定是每天都要背的了,直到考试。
3、作文不用着急,12月再开始准备也行。
4、关于新题型,我自己的方法是:首先看第一个空,比如我不太确定,ADF三个选项都觉得适合。
然后第二个空有BDEG四个选择。
此后三个空依此类推。
然后确定最有把握的一个选项,比如说第一个空,通读全文后,我很确定应该选D,那么第二个空我就把D排除了,只剩下BEG三个选择。
再根据其他三个空的选择来定究竟选哪个。
此后三个空以此类推。
二、数学篇一、李永乐《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线性代数教授,为清华大学应用数学系教授,考研数学辅导”一代宗师”,在北京、武汉、广州、成都、呼市等十几所大中城市任主讲。
北京地区考研数学(含理工类和经济类)阅卷组组长。
考研授课稳定细致、言简意赅、深入浅出、融汇贯通、一遍过关、彻底放心。
主编《考研数学基础过关660题》、《经典数学400题》、《考研线性代数辅导讲义》、《考研数学超越135分》等考研权威著作。
被学员誉为考研数学“线代王”。
为了使考研同学能在较短时间内全面复习数学,达到硕士学习阶段应具备的数学能力,提高考研应试水平,以合格的数学成绩任国家挑选,作者根据教育部制订的《数学考试大纲》的要求和最新精神,深入研究了近年来考研命题的特点及动态,并结合作者多年来数学阅卷以及全国大部分城市“考研班”辅导的经验,编写了这本《考研数学复习全书》。
在编写时,作者特别注重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注重与考研的要求相结合。
本书每章均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1、内容概要与重难点提示——编写该部分的目的主要使考生能明确本章的重点、难点及常考点,让考生弄清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以便对本章内容有一个全局性的认识和把握。
2、考核知识要点讲解——本部分对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进行了全面地阐述,并对考试重点、难点以及常考点进行了剖析,指出了历届考生在运用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知识解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常犯的错误,同时给出了相应的注意事项,以加深考生对基本概念、公式、定理等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正确应用。
3、常考题型及其解题方法与技巧——本部分对历年统考中常见题型进行了归纳分类,归纳总结了各种题型的解题方法,注重一题多解,以期开阔考生的解题思路,使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能综合、灵活地解决问题。
4、题型训练及解答——本部分精选了适量的自测题,并附有详细解答。
只有适量的练习才能巩固所学知识,复习数学必须做题。
为了让考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实际解题能力,作者特优化设计了与真题相仿的实战训练题编写在《考研数学全真模拟经典400题》一书中,以供考生选用。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本书是针对报考数学二的考生而编写的,是一种新的尝试,希望对广大考生备考能有所裨益。
本书是考研应试者的良师益友,也是各类院校的学生自学数学、提高数学水平和教师进行教学辅导的一本极有价值的参考书。
二、《陈文灯复习指南》《陈文灯复习指南》从1995年出版以来,经历了十五六年,帮助许许多多考研学子圆了他们的梦想。
使用《陈文灯复习指南》的硕士和博士生们应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在学习研究中而取得了优异成绩。
数学统考从1987年至今经历了23个年头。
其间“数学考试大纲”虽然变化不大,但每年的试题均有所创新,不过仔细分析还是万变不离其宗。
只要把本书归纳总结的题型、方法和技巧掌握住,研读精心设置的典型例题,即可达到触类旁通、融会贯通的境界。
需要提醒读者的是,数学想要考高分,一定要了解考研数学究竟要考什么?综观一二十年试题可知,主要考查如下四方面:1、基础(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2、解综合题的能力;3、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解应用题的能力;4、解题的熟练程度(通过大题量、大计算量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