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篇第9章呼吸衰竭

合集下载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肺功能不全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肺功能不全考点剖析

^第九版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肺功能不全考点剖析内容提要:笔者以王建枝主编的病理生理学第九版教材为蓝本,结合40余年的病理生理学教学经验,编写了第九版病理生理学各章必考的考点剖析,共二十章。

本章为第十六章肺功能不全。

本章考点剖析有重点难点、名词解释(4)、简述题(7)、填空题(3)及单项选择题(8)。

适用于本科及高职高专临床、口腔、医学、高护、助产等专业等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使用,也适用于临床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考试人员及研究生考试人员使用。

目录第十六章肺功能不全第一节病因和发病机制第二节呼吸衰竭时主要的代谢功能变化第三节呼吸衰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重点难点掌握:呼吸衰竭的概念;呼吸衰竭的原因和发病机制:肺通气功能障碍、弥散障碍、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以及解剖分流增加。

熟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引起呼吸衰竭的机制;呼吸衰竭的主要代谢功能变化。

了解:呼吸衰竭的防治原则。

一、名词解释(4)1、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使机体动脉血氧分压(PaO2)低于8kPa(60mmHg),伴有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高于(50mmHg)的病理过程。

|2、死腔样通气:是指呼吸衰竭时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炎症、肺毛细血管床大量破坏等可使流经该部分肺泡的血液量减少,而通气相对良好,V A/Q比可显著大于正常,患部肺泡血流少而通气多,肺泡通气不能充分被利用,称为死腔样通气。

3、“二氧化碳麻醉”:是指呼吸衰竭时,当PaCO2>(80mmHg)时,可引起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言语不清、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嗜睡、昏迷等,临床上称为“二氧化碳麻醉”。

4、肺性脑病:是指呼吸衰竭时,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如头疼、烦躁、定向与记忆力障碍、精神错乱、嗜睡,以及惊厥和昏迷等脑功能障碍称为肺性脑病。

二、简述题(7)>1、为什么呼吸功能衰竭患者会出现吸气性呼吸困难和呼气性呼吸困难答:呼吸功能衰竭患者由于胸外阻塞(如声带麻痹、炎症、水肿等),吸气时气体流经病灶引起的压力降低,气道内压明显低于大气压,导致气道狭窄加重;呼气时则因气道内压大于大气压而使阻塞减轻,故患者表现为吸气性呼吸困难。

呼吸衰竭病例分析

呼吸衰竭病例分析
2. 血氧饱合度:是血液中,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可结合的血红蛋白容量的百分比,即 血液中血氧的浓度,是呼吸循环系统重要的生理参数。正常值:95%-98%
3. 碳酸氢根(HCO3—)实际碳酸氢根AB:22—27mmol/L 4. 呼吸性酸中毒:HCO3—↑,AB>SB 5. 呼吸性碱中毒:HCO3—↓,AB<SB 6. 代谢性酸中毒:HCO3—↓,AB=SB<正常值 7. 代谢性碱中毒:HCO3—↑,AB=SB>正常值 8. 可以判断:Ⅰ型呼吸衰竭
首先检查用品 的完整性,是 否在有效期内:
连接:
将管反折,调 负压:
调负压: 40.0~53.3KP
a
戴吸痰包内手 套手法:
将吸痰包内避 污纸铺于患者
胸前:
手法轻柔,向 外捻转提拉
注意:吸痰前一 定给予纯氧,以 免造成低氧血症
纯氧
必要时对清醒 患者作告知以
取得配合:
第一章节
预防感染及受伤:妥善固定;套囊充气恰当;定时翻身扣背 ;做好口腔护理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营养状态
60mmHg,PaCO2>50mmHg)。 四. 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呼吸衰竭。
表1 呼吸衰竭严重程度的分级
主要指标 重度
轻度
中度
SaO2(%) >85 75~85
PaO2(mmHg)50~60 40~50 40
PaCO2(mmHg)50~70 70~90 90
紫绀



神志 昏迷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言简意赅地阐述您的观点。
1. PaO2为反映机体氧合状态的重要指标,对于缺氧的诊断和程度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动脉血氧分压 正 常值(80~ 100mmHg) 结合PaO2判断呼吸衰竭的类型和程度: PaO2<60 mmHg,PaCO2 <35 mmHg:Ⅰ型呼吸衰竭 PaO2<60 mmHg,PaCO2>50 mmHg:Ⅱ型呼吸衰竭

黄帝内经素问主要内容介绍

黄帝内经素问主要内容介绍

素问一、《黄帝内经素问》简称《素问》《黄帝内经》(《素问》)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著作之一,据说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所著。

原有九卷,后经唐代王冰修订补充,编为二十四卷,共八十一篇,命名为《黄帝内经素问》,内容十分丰富。

它保存了《五色》、《脉变》、《上经》、《下经》、《太史公书》等二十多种古代医书。

它突出了古代哲学思想,强调人体内外统一的整体观念,从而成为中医基础理论的源头。

作为中国生命科学和医学的基础,《黄地内经素问》从公元前二世纪到公元八世纪,历时很长。

它结合不同学派的观点,完全依靠阴阳和五代理学说中概念化的自然法来定义健康和疾病,并反复强调个人对寿命和质量的责任。

《素问》作为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几千年来在中医人心中有着崇高的地位,这是后世所有医书都无法替代的。

它是中医的源头,是所有医学生无法绕过的桥梁,是中医的成功之路。

《素问》以人与自然的统一、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为基础,论述了再生、脏腑、经络、病因、病机、治则、药物、养生防病之间的关系,集医理、医论、医方于一体。

二、《素问》内容简要介绍第一章上古真气之论从前有黄帝。

当他复活时,他拥有像精神一样的魔力。

当他仍然虚弱时,他可以说话。

虽然他还年轻,但他很快就感到担忧。

长大后,他真诚而有技巧。

在他成熟后,他升天了。

现在,他问天上导师:“我听说了上古之人,在春秋的序列中,都超过了一千年。

但是在他们的运动和活动中,并没有减弱。

至于今天的人们,以后...第二章关于调理四季之气的综合论述春天的三个月,它们表示渗出和扩散。

天地共同产生生命;众生繁衍生息。

深夜休息,早起。

大步穿过庭院。

凌乱头发,放松外表,从而使心灵定位于生活。

给予生命,不要杀戮。

给,不拿。

奖励而不是惩罚。

这是与春天的气和它是滋养生命之道。

反对它会伤害肝脏。

在夏季,这会导致寒冷的变化第三章关于生成之气如何与天沟通的论述黄帝:“现在,自古以来,与天堂沟通,生命的基础,以阴阳为主。

天地之间在团结[世界]的六个[基点]内九域内的所有气,与天之气沟通。

病理学之心力衰竭题库含答案

病理学之心力衰竭题库含答案

下篇第十章心力衰竭一、选择题型题】【A11.下列哪一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A.心脏的收缩功能发生障碍B.心脏的舒张功能发生降曙C.心输力量绝对下降D.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E.心泵功能不全2.心力衰竭最具特征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A.循环充血B.血压下降C.心输出量降低D.肺循环淤血E.循环障碍3.下列关于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哪项概念是错误的A.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B.心输出量可高于正常水平C.组织供氧相对增加D.心输出量相应增加E.心脏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4.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甲状腺功能亢进B.严重贫血C.维生素B缺乏1D.妊娠E.高血压病5.下列疾病中哪—于舒张功能不全衰竭A.高血压性心脏病B.二尖瓣狭窄C.三尖瓣狭窄D.心肌缺血E.缩窄性心包炎6.下列疾病中哪—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人肺源性心脏病 B冠心病 C恶性贫血D.高血压病E.心包炎7.心脏右室压力负荷过度可见于A.肺动脉瓣狭窄B.高血压C.主动脉瓣狭窄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三尖瓣关闭不全8.下列哪一项不是由于容量负荷过度导致心力衰竭的A.高动力循环状态B.动脉瓣膜狭窄C.主动脉瓣关闭不舍D.二尖瓣关闭不全E.三尖瓣关闭不全9.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会出现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高血压病B.甲状腺功能亢进C.心肌病D.冠心病E.心瓣膜病10.心力衰竭的诱因可见于A.全身感染 B.酸中毒 C.心律失常D.妊娠和分娩E.以上都是11.心肌舒缩的基本物质有A.肌球蛋白B.肌钙蛋白C.原肌凝蛋白D.钙离子E.以上都是12.决定心输出量最关键的因素是A.兴奋性B.自律性C.传导性D.收缩性E.肌膜动作电位13.在心肌兴奋收缩中起耦联作用的电解质是A.K+B.Na+C.Mg+D.Ca2+E.Cl-14.下列哪项与心衰时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A.心肌细胞凋亡、坏死B.钙离子复位延缓C.胞外钙内流障碍D.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E.肌浆网Ca2+释放减少15.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力式不可能发生A.心率加快B.心肌肥大C.心脏扩张D.血容量增加E.神经体液代偿16.下列何种疾病较早即可引起离心性心肌肥大A.高血压病B.肺源性心脏病C.主动脉瓣闭锁不全D.冠心病E.肺动脉瓣狭窄17.下列何种疾病不引起向心性心肌肥大A.高血压病B.肺源性心脏病C.主动脉瓣闭锁不全D.冠心病E.肺动脉瓣狭窄18.下列何种疾病可引起向心性心肌肥大A.高血压病B.高动力循环状态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19.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生的主要原因是A.心脏长期前负荷增加B.心脏长期后负荷增加C.心率加快D.心肌能量代谢障碍E.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降低20.心脏向心性肥大的本质是A.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生B.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C.心肌纤维长度增加D.心肌细胞数目增加E.心脏明显扩张21.心脏离心性肥大的本质A.心肌纤维呈申联性增生B.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C.心肌纤维增生D.心肌纤维化E.心肌细胞数目增加22.心脏离心性肥大的主要发生机制是A.心脏收缩期阻力过大B.冠脉血流量增加C.舒张期室壁张力增加D.心率加快E.心输出量增23.心力衰竭时下列何种变化无代偿意义A.心率加快<180次/分B.心率加快<180次/分C.肌节长度<22umD.血容量增加E.血流重分布24.心脏扩张肌节的最适长度为A.2.0 umB.2.1 umC.2.2 umD.2.3 umE.2.4 um25.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部位A.皮肤B.肝脏C.脑D.肾脏E.骨骼肌26.下列哪种情况易出现右心离心性肥大A.高血压B.室间隔缺损C.肺源性心澄病D.冠心病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7.左心衰竭时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A.肺淤血、肺水肿B.肺动脉高压C.入睡时造成神经兴奋性升D.入睡后中枢神经抑制E.平卧后胸腔容积减少28.劳力性呼吸困难时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体力活动时需氧增加B.体力活动时CO2排出增多C.体力活动时心率加快D.体力活动时回心血量增加E.体力活动时C02潴留29.下列哪一项不是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不足的后果A.皮肤苍白或发绀B.肝肿大压痛C.疲乏无力、失眠、嗜睡D.尿量减少E.心源性体克30.右心衰竭时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变化A.水肿B.颈静脉怒张C.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D.肝脏肿大伴有压痛E.两肺湿罗音并咳粉红色痰31.心力衰竭的变化中下列哪项说法不准确A.心脏肌源性扩张B.心输出量一定低于正常水平C.血液重新分布D.血压不变或降低E.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型题】【A232.王某,女,60岁,有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史30年,近几年病情加重,活动后有明显疲乏、心悸、呼吸困难,严重时有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该患者可能出现以下哪种并发症A.大叶性肺炎B.急性肾炎C.呼吸衰竭D.左心衰竭E.右心衰竭33.患者,男,62岁,近年来间歇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肩左臂放射,某天在与人发生争执时突感心前区疼痛,气急、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抢救无效死亡。

重症监护医学2004(教材).doc

重症监护医学2004(教材).doc

重症监护医学(继续医学教育项目)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ICU目录第一章危重病医学概论 (3)第二章心肺脑复苏 (7)第三章血流动力学监测 (19)第四章危重病人的氧输送和氧耗问题 (23)第五章休克的分类与血管活性药应用 (28)第六章急性心肌梗死治疗进展 (35)第七章心力衰竭诊断和处理中的若干问题 (42)第八章室性心动过速处理中注意事项... .... (50)第九章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54)第十章肺动脉栓塞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61 第十一章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 (66)第十二章机械通气的模式 (81)第十三章机械通气的撤离及策略 (96)第十四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 106 第十五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呼吸支持治疗 (113)第十六章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诊断治疗进展 (128)第十七章重症急性胰腺炎 (134)第十八章...血液净化在急性中毒的使用 (137)第十九章CRRT在ICU中的应用 (140)第二十章止凝血测试及临床应用 (145)第二十一章弥漫性血管内出血 (148)第二十二章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 (154)第二十三章产科危重病 (163)第二十四章ICU病人的营养 (174)第一章危重病医学概论危重病医学(critical care medicine)是现代医学的一门新兴学科,是医学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危重病一直都是医学研究和临床医疗的重大课题,也是影响疾病治愈率提高的主要困难所在。

多年来,由于危重病的基本病因不同而被分散到不同医学专业,使得对危重病缺乏统一的认识和理解,因而极大地影响到危重病的治疗。

随着医学理论的发展,科技水平的提高和临床医疗的迫切需求,危重病医学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正在显示出越来越活跃的生命力。

【精选】病理学之心力衰竭题库含答案

【精选】病理学之心力衰竭题库含答案

下篇第十章心力衰竭一、选择题型题】【A11.下列哪一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A.心脏的收缩功能发生障碍B.心脏的舒张功能发生降曙C.心输力量绝对下降D.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E.心泵功能不全2.心力衰竭最具特征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A.循环充血B.血压下降C.心输出量降低D.肺循环淤血E.循环障碍3.下列关于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哪项概念是错误的A.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B.心输出量可高于正常水平C.组织供氧相对增加D.心输出量相应增加E.心脏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4.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甲状腺功能亢进B.严重贫血C.维生素B缺乏1D.妊娠E.高血压病5.下列疾病中哪—于舒张功能不全衰竭A.高血压性心脏病B.二尖瓣狭窄C.三尖瓣狭窄D.心肌缺血E.缩窄性心包炎6.下列疾病中哪—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人肺源性心脏病 B冠心病 C恶性贫血D.高血压病E.心包炎7.心脏右室压力负荷过度可见于A.肺动脉瓣狭窄B.高血压C.主动脉瓣狭窄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E.三尖瓣关闭不全8.下列哪一项不是由于容量负荷过度导致心力衰竭的A.高动力循环状态B.动脉瓣膜狭窄C.主动脉瓣关闭不舍D.二尖瓣关闭不全E.三尖瓣关闭不全9.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会出现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A.高血压病B.甲状腺功能亢进C.心肌病D.冠心病E.心瓣膜病10.心力衰竭的诱因可见于A.全身感染 B.酸中毒 C.心律失常D.妊娠和分娩E.以上都是11.心肌舒缩的基本物质有A.肌球蛋白B.肌钙蛋白C.原肌凝蛋白D.钙离子E.以上都是12.决定心输出量最关键的因素是A.兴奋性B.自律性C.传导性D.收缩性E.肌膜动作电位13.在心肌兴奋收缩中起耦联作用的电解质是A.K+B.Na+C.Mg+D.Ca2+E.Cl-14.下列哪项与心衰时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A.心肌细胞凋亡、坏死B.钙离子复位延缓C.胞外钙内流障碍D.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E.肌浆网Ca2+释放减少15.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力式不可能发生A.心率加快B.心肌肥大C.心脏扩张D.血容量增加E.神经体液代偿16.下列何种疾病较早即可引起离心性心肌肥大A.高血压病B.肺源性心脏病C.主动脉瓣闭锁不全D.冠心病E.肺动脉瓣狭窄17.下列何种疾病不引起向心性心肌肥大A.高血压病B.肺源性心脏病C.主动脉瓣闭锁不全D.冠心病E.肺动脉瓣狭窄18.下列何种疾病可引起向心性心肌肥大A.高血压病B.高动力循环状态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19.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生的主要原因是A.心脏长期前负荷增加B.心脏长期后负荷增加C.心率加快D.心肌能量代谢障碍E.心肌兴奋收缩耦联降低20.心脏向心性肥大的本质是A.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生B.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C.心肌纤维长度增加D.心肌细胞数目增加E.心脏明显扩张21.心脏离心性肥大的本质A.心肌纤维呈申联性增生B.心肌纤维呈并联性增生C.心肌纤维增生D.心肌纤维化E.心肌细胞数目增加22.心脏离心性肥大的主要发生机制是A.心脏收缩期阻力过大B.冠脉血流量增加C.舒张期室壁张力增加D.心率加快E.心输出量增23.心力衰竭时下列何种变化无代偿意义A.心率加快<180次/分B.心率加快<180次/分C.肌节长度<22umD.血容量增加E.血流重分布24.心脏扩张肌节的最适长度为A.2.0 umB.2.1 umC.2.2 umD.2.3 umE.2.4 um25.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部位A.皮肤B.肝脏C.脑D.肾脏E.骨骼肌26.下列哪种情况易出现右心离心性肥大A.高血压B.室间隔缺损C.肺源性心澄病D.冠心病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27.左心衰竭时发生呼吸困难的主要机制是A.肺淤血、肺水肿B.肺动脉高压C.入睡时造成神经兴奋性升D.入睡后中枢神经抑制E.平卧后胸腔容积减少28.劳力性呼吸困难时下列哪一项不存在A.体力活动时需氧增加B.体力活动时CO2排出增多C.体力活动时心率加快D.体力活动时回心血量增加E.体力活动时C02潴留29.下列哪一项不是心力衰竭时心输出量不足的后果A.皮肤苍白或发绀B.肝肿大压痛C.疲乏无力、失眠、嗜睡D.尿量减少E.心源性体克30.右心衰竭时不可能出现下列哪种变化A.水肿B.颈静脉怒张C.肝颈静脉返流征阳性D.肝脏肿大伴有压痛E.两肺湿罗音并咳粉红色痰31.心力衰竭的变化中下列哪项说法不准确A.心脏肌源性扩张B.心输出量一定低于正常水平C.血液重新分布D.血压不变或降低E.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型题】【A232.王某,女,60岁,有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病史30年,近几年病情加重,活动后有明显疲乏、心悸、呼吸困难,严重时有下肢水肿、咳粉红色泡沫痰等表现,该患者可能出现以下哪种并发症A.大叶性肺炎B.急性肾炎C.呼吸衰竭D.左心衰竭E.右心衰竭33.患者,男,62岁,近年来间歇性心前区疼痛,向左肩左臂放射,某天在与人发生争执时突感心前区疼痛,气急、呼吸困难、口唇发绀,抢救无效死亡。

病理生理学 (详解)

病理生理学 (详解)

病理生理学分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疾病概论 (1)第三章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1)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 (2)第五章缺氧 (5)第六章发热 (6)第九章应激 (8)第十章缺血-再灌注损伤 (11)第十一章休克 (13)第十二章凝血与抗凝血平衡紊乱 (14)第十三章心功能不全 (15)第十四章肺功能不全 (17)第十五章肝功能不全 (20)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22)编者(排名不分先后)金荣华:负责第1和第13章节钱文秀:负责第2和第12章节严夏霖:负责第3和第4章节陈小君:负责第5和第16章节林辉:负责第6和第9章节陈彬睿:负责第10和第11章节翟春燕:负责第14和第15章节特别感谢:第一临床医学院09级临床2班周梦学姐的版面整理!【鸣谢:第一临床医学院10级临床4班】第一章绪论1.病理生理学、病理过程的概念(1)病理生理学(Pathologic Physiology或Pathophysiology),是基础医学理论学科之一,它同时还肩负着基础医学课程到临床课程之间的桥梁作用。

它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研究整个疾病过程中的患病机体的机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其发生机理,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病理过程(pathologica process):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的共同存在的机能、代谢和结构变化的过程。

2. 病理生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1)动物实验(2)临床观察/临床研究(3)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4)循证医学: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现有临床研究中得到的最新、最有力的科学研究证据来对患者做出医疗决策第二章疾病概论(1)健康:躯体,精神,社会上处于完好状态,至少包括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里精神状态。

(2)亚健康:介于健康与疾病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此时机体处于非病非健康有可能趋向。

疾病的状态,有学者称为诱发病状态。

(3)病因学:主要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与条件。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教学设计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教案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伊金霍洛分校赵晴教学目标:1、激发阅读《骆驼祥子》的兴趣。

2、学习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

教学重难点:1、激发阅读《骆驼祥子》的兴趣。

2、学习圈点与批注的阅读方法。

导入:有人说,如果你想赏一副旧社会风情画,你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品一杯人生百味酒,你也可以去看《骆驼祥子》;如果你想听一折老北京方言戏,你还是可以去看《骆驼祥子》。

那么,《骆驼祥子》究竟是一本怎样的书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骆驼祥子》,与祥子来个亲密接触。

(出示课题:《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一、追忆亡魂走进作品师:一潭死水、一个老人、一段记忆。

1966年8月24日在北京太平湖打捞起一具尸体,他是中国文坛巨匠、泰斗级人物。

作为一代文豪,以文字著名于世的大作家,他死时没留下一文一言一字,就连他的骨灰盒里也只是放着一支钢笔和一副眼镜。

同学们学过他很多的作品,《猫》、《北京的春节》、《草原》《济南的冬天》,他是谁呀?生:老舍。

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老舍。

生:老舍,字舍予,原名舒庆春,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课件出示: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中国现代小说家、戏剧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

1936年推出了自己的典型代表作《骆驼祥子》。

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剧本《龙须沟》、《茶馆》等。

(提醒学生做简要笔记,让书本留下我们学习的痕迹)老舍与诺贝尔文学奖的传闻:老舍先生的儿子、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向外界披露:诺贝尔文学奖评选程序很复杂,先是由国际著名学者进行提名,被提名者可能有几百人,然后层层筛选,最后剩下5位候选人,再由评选委员秘密投票,得票最多的就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老舍在1968年被提名,到了最后5名还有他;秘密投票结果,第一名就是老舍。

但是在1968年,中国已经进入了“文革”高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篇第九章呼吸衰竭一、选择题【A1型题】1.呼吸衰竭通常是指A.内呼吸功能障碍B.二氧化碳排出功能障碍C.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D.呼吸系统病变引起机体缺氧E.血液携带、运输氧障碍2.Ⅰ型与Ⅱ型呼吸衰竭主要区别是A.动脉血氧分压B.肺泡气氧分压C.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D.动脉血PH值E.二氧化碳结合力3.呼吸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A.上呼吸道急性感染B.肺栓塞C.炎症使中央气道狭窄、阻塞D.慢性阻塞性肺病E.过量麻醉药、镇静药应用4.限制性通气不足是由于A.中央气道阻塞B.肺泡扩张受限制C.外周气道阻塞D.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E.肺泡膜面积减少,膜厚度增加5.Ⅱ肺泡上皮受损时可产生A.肺泡回缩力降低B.肺泡表面张力增强C.肺顺应性增高D.肺泡毛细血管中血浆外渗减少E.肺泡膨胀稳定性增强6.多发性肋骨骨折可引起A.阻塞性通气障碍B.弥散障碍C.肺换气障碍D.气体运输障碍E.限制性通气障碍7.下列哪种情况可导致限制性通气障碍A.慢性支气管炎B.声带麻痹C.中央型肺癌D.胸腔积液E.喉头水肿8.阻塞性通气不足主要是由于A.肺顺应性降低B.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C.肺的非弹性阻力增加D.肺循环阻力增加E.肺泡扩张受限9.影响气道阻力增加最主要的因素是A.气体密度和粘度B.气道长度和形态C. 气道内径D.气流速度E.气流形式10.以下哪种病变不能引起阻塞性通气障碍A.支气管内异物B.慢性支气管炎形成粘液栓C.肺癌D.大叶性肺炎E.喉头水肿11.关于胸廓和肺顺应性,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表示肺和胸廓扩张的易难程度B.胸廓和肺的弹性阻力越大,其顺应性越小C.顺应性越小,肺扩张越受限制D.肺泡表面张力增加,可降低肺顺应性E.肺纤维化可使肺顺应性增大12.弥散障碍导致呼吸衰竭时,肺泡呼吸面积一般减少为A.1/3以上B.1/2以上C.1/4以上D.3/4以上E.以上都不对13.下列哪项不引起气体弥散障碍A.大叶性肺炎B.间质性肺炎C.一侧肺叶切除D.肺组织纤维化E.胸腔积液14.神经肌肉麻痹所致呼吸衰竭时血气变化特点是A.PaO2和PaCO2均升高B.单纯PaO2降低C.PaO2和PaCO2均降低D.PaO2降低和PaCO2升高E.单纯PaCO2升高15.功能性分流是指A.肺动—静脉短路开放B.部分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增高C.部分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降低D.死腔气量增多E.以上都不是16.真性分流是指A.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未相应减少B.部分肺泡完全不通气但仍有血流C.部分肺泡通气不足而血流增多D.部分肺泡血流不足E.肺泡膜面积减少和增厚影响气体交换17.ARDS时形成肺水肿的主要发病环节是A.肺血管收缩,肺动脉高压形成B.肺微血管内静水压升高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D.肺淋巴回流障碍E.肺泡-毛细血管膜损伤,通透性增高18.肺源性心脏病的发病机制与下列哪项无关A.缺氧B.二氧化碳潴留C.静脉回流障碍D.血液粘度增加E. 酸中毒19.PaCO2高于多少即可出现二氧化碳麻醉A.10.7Kpa(80mmHg)B.9.3Kpa(70mmHg)C.8.0Kpa(60mmHg)D.6.7Kpa(50mmHg)E.5.3Kpa(40mmHg)20.呼吸衰竭并发右心衰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A.外周学扩张,阻力降低,静脉回流增加B.慢性缺氧血容量增多C.血液粘滞性增高D.肺泡气氧分压降低,引起肺血管收缩E.胸内高压影响右心的舒缩功能【A2型题】21.某患者肺泡动脉氧分压为60mmHg,吸纯氧10分钟后无改善,最可能属哪种异常A.弥散障碍B.功能性分流增加C.解剖性分流增加D.通气障碍E.以上都不是22.一肺不张患者,肺泡气PaO2102 mmHg,动脉血PaO260 mmHg说明有A.阻塞性通气障碍B.限制性通气障碍C.肺泡膜厚度增加D.弥散障碍E.以上都不是【B型题】A.限制性通气不足B.阻塞性通气不足C.功能性分流D.解剖性分流E.弥散障碍23.中央型肺癌可引起24.脑外伤可引起25.大叶性肺炎可引起26.肺内动静脉短路开放可引起27.低钾血症可引起28.弥漫性间质性肺水肿可引起29.左叶肺不张A.PaO2降低,PaCO2升高,两者等比例变化B.PaO2降低,PaCO2升高不明显C.PaO2降低,PaCO2正常或降低D.PaO2降低,PaCO2升高,两者不成比例E.PaO2降低,PaCO2降低30.中央气道阻塞31.呼吸肌麻痹32.ARDS33.局部纤维化【X型题】34.Ⅱ呼吸衰竭的病因有A.慢性支气管炎B.呼吸中枢抑制C.呼吸肌麻痹D.中央气道阻塞E.胸腔积液35.Ⅰ型呼吸衰竭常见的病因有A.呼吸中枢抑制B.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中央气道阻塞D.弥散障碍E.慢性阻塞性肺病36.肺换气功能障碍包括A.弥散障碍B.通气/血流比例失调C.解剖分流增加D.功能性分流增加E.限制性通气不足37.声带炎症、麻痹时产生吸气性呼吸困难的原因是A.吸气时阻塞加重B.吸气时气流经病灶部位引起气道内压降低C.吸气时气道内压明显低于大气压D.吸气时气道内压大于胸内压E.吸气时气道内压明显高于大气压38.肺内气体弥散取决于A.肺泡膜两侧气体分压差B.肺泡膜厚度C.肺泡膜面积D.气体弥散能力E.血流的速度39.关于气体弥散障碍的叙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可由肺泡膜面积减少引起B.静息是一般不易引起PaO2降低C.属于换气功能障碍D.可因肺水肿使弥散厚度增加引起E.如代偿性过度通气,PaCO2可以降低40.弥散性肺纤维化时可通过下列哪些机制导致呼吸衰竭A.限制性通气障碍B.阻塞性通气障碍C.弥散障碍D.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E.血液与肺泡接触时间过短41.中枢性呼吸衰竭时可出现的呼吸节律变化是A.潮式呼吸B.间歇呼吸C.抽泣样呼吸D.叹气样呼吸E.深快呼吸42.呼吸衰竭并发右心衰竭的原因有A.肺动脉高压B.低氧血症使循环中枢受损C.心肌受损D.二氧化碳潴留导致外周血管扩张、低血压E.血液粘度增加二、名词解释1.呼吸衰竭2.Ⅰ型呼吸衰竭3.Ⅱ呼吸衰竭4.限制性通气障碍5.阻塞性通气障碍6.弥散障碍7.死腔样通气 8.静脉血掺杂三、填空题1.呼吸衰竭时,动脉血氧分压低于 mmHg并可伴有动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 mmHg。

2.根据病变部位可将呼吸衰竭分为性和性呼吸衰竭。

3.肺泡通气不足可分为通气不足和通气不足两种情况。

4.气道阻塞可分为和两大类。

5.中央性气道胸外阻塞引起呼吸衰竭,患者主要表现为性的呼吸困难,中央性气道胸内阻塞主要表现为性的呼吸困难。

6.通气障碍引起的呼吸衰竭血气变化是动脉血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7.肺换气是指与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换气功能障碍主要包括、以及。

8.肺弥散障碍的主要原因是和。

9.死腔样通气时V A/Q ,功能性分流增加时。

10.呼吸衰竭最常见的酸碱平衡紊乱是、、和。

四、是非题1.判断呼吸衰竭的主要血气标准是PaO2高于50mmHg, PaCO2低于60 mmHg。

2.脑外伤可因损伤呼吸中枢而致肺限制性通气障碍导致呼吸衰竭。

3.低钾血症时呼吸肌运动障碍,肺泡不能正常膨胀,而导致阻塞性通气障碍。

4.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分泌减少,可使肺顺应性降低。

5.肺通气不足多引起Ⅱ型呼吸衰竭。

6.肺换气障碍引起的呼吸衰竭多属于Ⅱ型呼吸衰竭。

7.静脉学未经氧合即流入动脉血,称静脉血掺杂。

8.胸腔大量积液可引起阻塞性通气不足。

9.呼吸衰竭病人常伴有左心衰竭。

10.组织换气障碍必然发生呼吸衰竭。

五、简答题1.有哪些原因可导致肺通气障碍,引起呼吸衰竭?2.导致气体弥散障碍的原因有哪些?3.肺通气障碍引起哪种类型的呼吸衰竭,为什么?六、论述题1.试述肺泡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的表现形式、原因及其血气变化特点。

2.试述呼吸衰竭病人发生右心衰竭的机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A1型题】1.C 2.C 3.D 4.B 5.B 6.E 7.D 8.C 9.C 10.D 11.E 12.B 13.E 14.D 15.C 16.B 17.E 18.C 19.A 20.D【A2型题】21.C 22.D【B型题】23.B 24.A 25.C 26.D 27.A 28.E 29.E 30.A 31.A 32.C 33.B【X型题】34.ABCDE 35.BD 36.ABCD 37.ABC 38.ABCDE 39.ABCDE 40.ACD41.ABCD 42.ACE二、名词解释1.呼吸衰竭: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低于60mmHg,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分压增高,高于50mmHg的病理过程。

2.Ⅰ型呼吸衰竭: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只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的低氧血症型呼吸衰竭。

3.Ⅱ呼吸衰竭:是指外呼吸功能严重障碍,导致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 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低氧血症伴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

4.限制性通气障碍:由于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称限制性通气障碍。

5.阻塞性通气障碍:由于呼吸道狭窄或阻塞使气道阻力增加所致的肺泡通气不足称阻塞性通气障碍。

6.弥散障碍:由于肺泡膜弥散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厚度增加和弥散时间过短所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称弥散障碍。

7.死腔样通气:部分肺泡因某些血管性疾病如DIC、肺动脉栓塞、肺动脉炎而血流减少,肺泡通气相对过度而不能充分被利用,肺泡V A/Q增高,类似生理性死腔,称死腔样通气。

8.静脉血掺杂:因肺部疾病如气道阻塞、肺实变、肺水肿、肺纤维化等使部分肺泡通气量减少,而血流量未相应减少使V A/Q降低,流经此处肺泡的静脉血未能充分氧合而掺杂到动脉血内,称静脉血掺杂或功能性分流。

三、填空题1.60 502.中枢外周3.限制性阻塞性4.中央气道阻塞外周气道阻塞5.吸气呼气6.降低升高7.肺泡血液弥散障碍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解剖分流增加8.肺泡膜面积减少肺泡膜厚度增加9.增高降低10.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四、是非题1.非2.是3.非4.是5.是6.非7.是8.非9.非 10.非五、简答题1.答:肺通气功能障碍包括限制性通气不足和阻塞性通气不足,其原因如下:(1)限制性通气不足即吸气时肺泡扩张受限制所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常见原因有①呼吸中枢受损,如脑外伤、脑血管意外、脑炎;②呼吸肌运动障碍,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神经炎、低钾血症;③胸廓顺应性降低,如胸腔积液、胸膜粘连、胸廓畸形;④肺顺应性降低,如肺实变、肺水肿、肺纤维化。

(2)阻塞性通气不足即呼吸道狭窄或阻塞使气道阻力增加所致的肺泡通气不足,常见原因有①中央气道阻塞,如喉头水肿、炎症、异物、肿瘤阻塞胸外或胸内气管分叉以上的气道;②外周气道阻塞,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使小气道阻塞。

2.答:气体弥散障碍主要是由于肺泡膜弥散面积减少或肺泡膜厚度增加而引起的气体交换障碍,常见原因:(1)肺泡膜面积减少,如肺实变、肺不张、肺叶切除、肺气肿等使肺泡膜面积减少一半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