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机头部卸料轨迹计算实例
皮带机物料抛物线轨迹,excel

皮带机物料抛物线轨迹,excel皮带机是一种常见的输送设备,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的生产场所。
在皮带机运行的过程中,物料沿着皮带被输送到目的地,但是有时候由于物料特性或者皮带机运行状态等因素的影响,物料会发生抛物线轨迹,这对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皮带机物料抛物线轨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重力的作用。
当物料自由落体下落时,沿着垂直方向运动,同时在水平方向上产生匀速直线运动。
在一个惯性系中,物体会以一定的速度沿着一条抛物线运动,被称为抛物线轨迹。
同样的道理,当物料在皮带机上运动时,同样会发生抛物线轨迹的运动。
皮带机物料抛物线轨迹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会造成物料的浪费。
由于物料抛物线轨迹的形成,会导致物料的落到输送带旁边,或者在皮带机上滑动和磨损。
这样就会造成物料的浪费,降低生产效率。
二是会导致设备的磨损。
物料运动的抛物线轨迹会使得物料与设备的摩擦力增大,进而导致设备的磨损。
这样不仅会增加设备的损耗,而且还需要增加设备的维修和更换费用,进一步降低生产效益。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来降低物料抛物线轨迹的影响:一是加强物料的固定。
可以采用挂钩、绑带等方式来固定物料,防止其在皮带机上滑动和抖动。
二是改善输送带的运行状态。
可调整输送带的张紧度和速度,减少物料的运动抖动,从而降低物料抛物线轨迹的发生概率,同时还可减少设备的损耗和维修成本。
三是安装防抛杆。
可在输送带的两端或物料转弯处等关键部位设置防抛杆,防止物料向两侧飞溅。
综上所述,皮带机物料抛物线轨迹虽然会对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只要我们采取措施来加强物料的固定、改善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装防抛杆等措施,就能有效地降低物料的抛物线轨迹,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成本。
带式输送机头部滚筒卸料运动轨迹计算

1.皮带机参数:带速V= 2.0000m/s 卸料处皮带机倾角β= 3.5度0.061087rad 卸料滚筒半径R=0.5m 2.判断条件:S1S2S33.计算:3.10.82t=s x=m y=m x=m t=s y=m y=m t=s x=m3.20.820.580.9981t=s x=m y=m x=m1>V2/Rg<cos β,物料绕头部滚筒作一段圆周运动,并越过最高点,走一个角度θ,到达co θ=v2/(Rg)的那一点作抛物线运动,如图5所示V 2/(R*g)=0.81549V 2/(R*g)=1.0000000000000.4856436884900.009503743381上运0.3346869904170.6376011936610.5984801555531.5000000000002.735865667031V 2/(R*g)=cos β=0.3315451046880.00000000000012.3647977228772.7358656670310.631329142704说明:表中青色部分可以黄色部分是计算不必编辑你想更改它),否则影响=cos θsin θ=t=s y=m y=m t=s x=m3.3t=s x=m y=m x=m t=s y=m y=m t=s x=m以上计算方法自:Study on the motion trace equations of roll unloading of belt conveyor 宋凤莲,巫世晶,吴庆鸣(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1.50000000000010.53625000000010.5362500000001.5000000000003.00000000000010.5362500000003.0000000000003.0000000000001.5000000000002.7358656670311.50000000000012.364797722880The end《带式输送机头部滚筒卸料运动轨迹方程的研究》_(后附)编辑整理by:new_dong 2008年112.3647977228771.500000000000过最高点,走一个角度θ,到达cos分可以编辑,必编辑(除非,则影响结果。
胶带机头部抛料轨迹计算

1.0444344 >
1
取α(°)=
0
轨迹 方程
物料抛物方程: y=χtg0°-gχ^2/[2(υ.cos0°)^2] 物料抛物方程: χ=【tg0°+SQRT{tg0°^2]-4yA}】/(2A)
根据带面高计算 开孔尺寸
A=g/[2(υ.cosα)2] 0.7848
H(m) 1.5
三、离散点求值
序号 X(mm)
2
200
4
400
6
600
8
800
10
1000
12
1200
14
1400
16
1600
18
1800
20
2000
四、模拟抛物线
在CAD里根据上述离散点采用样条曲线命令拟合抛物线。
L(m) 1.383
Y(mm) -31.392 -125.568 -282.528 -502.272 -784.8
-1130.112 -1538.208 -2009.088 -2542.752
-3139.2
备注
五、特殊计算 根据抛物轨迹设计头部漏斗尺寸等。
注:参考《运输机械手册》(第一册),P9;化工部起重运输设计技术中心站组织编写,梁庚煌主编。
B101胶带机头部抛料轨迹计算
胶带输送机名称
B101
输送带宽B(mm)
1400
输送能力Q(t/h)
1000
一、
滚筒直径D(m)
1.22
基本 胶带夹角β(度)
0
参数
带速υ(m/s)
2.5
重力加速度g(m/s2) X坐标值
9.81 单位(m)
Y坐标值
单位(m)
带式输送机头部滚筒卸料运动轨迹方程的研究

第24卷第2期水利电力机械Vol.24 No.2 2002年4月W ATER C ONSERVANCY &E LECTRIC POWER M ACHI NERYApr.2002带式输送机头部滚筒卸料运动轨迹方程的研究Study on the m otion trace equations of roll unloading of belt convey or宋凤莲,巫世晶,吴庆鸣(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湖北武汉 430072)摘 要:针对带式输送机的不同运行方式,通过分析其头部滚筒卸料运动特性,运用动力学原理,建立了头部滚筒卸料运动轨迹方程。
实例分析表明,运用输送机头部滚筒卸料运动轨迹方程可以合理地布置输送机部件,确定其头部漏斗的结构尺寸,实际运行情况验证了物料运动轨迹方程的正确性。
关键词:带式输送机;头部滚筒卸料;动力分析;轨迹方程中图分类号:TH222.0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6-6446(2002)02-0048-02收稿日期:2001-11-05作者简介:宋凤莲(1966-),女,湖北新州人,武汉大学动力与机械学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从事火电厂运煤除灰设计工作。
0 引言带式输送机是一种由传动滚筒带动输送带运行并实现物料输送的装置。
它可以用来连续输送各种粉状、粒状、块状物料,具有运行平稳可靠,输送连续均匀,维护方便、经济,生产能力高,易于实现远距离控制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1,2]。
近年来,带式输送机发展趋势正朝着高出力、高带速、长距离、大倾角方向发展。
带式输送机的卸料方式有多种,可按确定的一个或多个点中途卸料(如利用卸料器),也可从头部滚筒直接卸料,其具体卸料方式,由整个输料系统统一考虑。
目前,国内火电厂输煤系统带式输送机的设计都遵循带式输送机典型设计手册,根据输送机带宽及头部滚筒直径选取头部漏斗及落料管,并且输送机的带速均选在3.15m/s 以内。
带式输送机卸料轨迹分析

带式输送机卸料轨迹分析刘兵;刘佳【摘要】通过对物料特性,离开输送带时速度、方向和滚筒直径等条件的分析,得出物料卸料的轨迹类型,建立合适的坐标系和数学计算模型,给出了卸料过程中物料轨迹的计算方法.【期刊名称】《露天采矿技术》【年(卷),期】2015(000)012【总页数】4页(P59-62)【关键词】带式输送机;卸料特性;轨迹分析【作者】刘兵;刘佳【作者单位】中煤科工集团沈阳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沈阳110015;北方童工集团有限公司装卸设备分公司,辽宁沈阳1101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528带式输送机至今已经有近二百年的发展历史,以其运量大、耗能低、运行平稳等优点,广泛用于冶金、化工、矿山、电厂和港口等领域。
随着带式输送机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在转载处卸料轨迹直接影整套系统的稳定运行。
物料从卸载滚筒卸下的路径称为物料的卸料轨迹,这个路径是由卸载滚筒的转速、半径和物料的特性决定的。
在带式输送机系统转载处,转载溜槽的结构形式(包括溜槽护罩及耐磨衬板的位置、形状)和带式输送机机尾处输送带是否跑偏都取决于物料卸料轨迹的形状,尽可能精确地预测卸料的轨迹,对系统的稳定运行和降低维护保养费用有相当大的意义。
而以往常用的卸料轨迹计算中,通常只考虑卸载滚筒的转速即线速度,并以滚筒的线速度作为物料的抛射初速度,并未考虑物料的特性和其在卸载处的断面形状变化对卸料轨迹的影响。
这种计算方法是经不住仔细推敲的,因为假定物料最下层与输送带接触位置的速度为滚筒线速度,而卸载滚筒的角速度是相同的,那么最上层物料的线速度则明显大于最底层物料的线速度,在物料的下落过程中,上、下层物料间的水平距离将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加大,最后形成的物料的上、下包络线将是一个上窄下宽的发散形状,显然这种轨迹是不符合实际的,是错误的[1]。
当输送带接近卸料滚筒而变平时,槽形输送带上的散状物料断面形状已发生了变化,物料逐步向输送带的两边横向坍塌。
皮带卸载滚筒落煤点位置估算

皮带卸载滚筒落煤点位置估算(最新版)目录1.引言2.皮带卸载滚筒的工作原理3.落煤点位置估算的方法4.影响落煤点位置的因素5.结论正文1.引言在煤炭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皮带输送机是一种常见的设备,用于将煤炭从一处运输到另一处。
在皮带输送机运行过程中,卸载滚筒的位置对煤炭的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准确估算皮带卸载滚筒落煤点位置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探讨。
2.皮带卸载滚筒的工作原理皮带卸载滚筒是皮带输送机中的一个重要部件,其主要作用是将煤炭从皮带上卸载到下一个运输环节。
在卸载过程中,滚筒的转速、直径和倾角等因素会影响煤炭的卸载效果。
为了提高卸载效率和降低煤炭损失,需要对卸载滚筒的位置进行精确计算。
3.落煤点位置估算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估算皮带卸载滚筒落煤点位置的方法有多种,如经验法、理论计算法和实验法等。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1)经验法:根据实际生产经验和类似工程案例,对卸载滚筒的位置进行估计。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度较低,不适用于要求严格的工程项目。
(2)理论计算法:根据卸载滚筒的工作原理和运动学原理,建立数学模型,计算出落煤点位置。
这种方法较为精确,但需要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计算能力。
(3)实验法:在实际生产环境中,通过实验测量的方法确定卸载滚筒的落煤点位置。
这种方法最为准确,但需要投入较多的时间和精力。
4.影响落煤点位置的因素在估算皮带卸载滚筒落煤点位置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滚筒的转速:滚筒的转速会影响煤炭在滚筒上的运动状态,进而影响落煤点位置。
(2)滚筒的直径:滚筒的直径越大,煤炭在滚筒上的运动轨迹越长,落煤点位置越靠前。
(3)滚筒的倾角:滚筒的倾角会影响煤炭在滚筒上的运动轨迹,进而影响落煤点位置。
(4)皮带的速度:皮带的速度会影响煤炭在皮带上的运输状态,进而影响落煤点位置。
5.结论准确估算皮带卸载滚筒落煤点位置对提高煤炭运输效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下午、煤矿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实例

煤矿用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实例MT/T467-1996Al、已知条件A1.1、输送物料g 原煤,p=20° , Y=1 t/m3,X max=0.3m;A1.2、输送量g Q=400t/h;A1.3、输送长度g L=800m;A1.4、输送机倾角g。
=12° (上运)A1.5、工作环境与装载点g煤矿井下,工作条件一般,装料点在机尾处。
A2、主要参数确定A2.1带速按MT 414中的速度系列,选用带速v = 2 m/sBA2.2带宽A2.2」按输送量计算初选带宽8 = 0.8 m根据表2和表3:C“ = 0. 93,K=363(用等长三托辗组,2=30。
)按式(3)』=九京=^/^3乂1二2 60.==。
,77(m)A2.2.2按输送物料块度验算按式(4):822乂或+0. 2 = 2X0. 3+0. 2 = 0. 8(m)因此,选用标准系列带宽5 = 0. 8 mA2.3输送带预选钢丝绳芯输送带规格为 ST 2000;&=1. 6X1O6N,8 = d=0. 006m« = 0. 012 m,q° =- —i27. 2 kg/mA2.4托辗选用托辗直径I倨9 mm:承载分支三托辗組G“=14 kg,儿=1. 5 m;回空分支平形托辗组G=tlt12 kg,l,k = 3 m o按式(8)血=貝+貝=菩+孕= 13. 3(kg/m)A3. 1、传动滚筒圆周力计算A3J圆周力计算根据& 1条的规定,传动滚筒圆周力可按经验公式计算‘按式(9)洎=名=§能= 55.6(kg/m), 查表4、表5;/=0. 03,C N = L12按式(24)』=C N ZLgE$1+(2?o+9)cos/?]+ggH=1. 12X0. 03X800X9. 8X[13・ 3+ (2X27. 2 + 55. 6) Xcosl2] + 9. 8X55. 6X(800Xsinl2°)= 122 477(N)A3. 2.轴功率及电机功率计算A3.2轴功率计算按式(25):尸=10一叩卩=10一,X 122 477X2 = 245- O(kW)A3. 3电动机功率确定驱动系统采用双滚筒双电机传动方式,每套驱坳装置由电动机、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慢速起动和功率平衡装置)、减速器、逆止器等组成。
带式输送机头部漏斗、溜槽的设计

改 变调 节 挡 板 的角 度 或 更 换 其 悬 挂 位 置 调 整落 料 中 心 ,调 节 挡 板 对 冲 击 还 可 以 起 到 一 定缓 冲作 用 ,进 而 延 长 头 部 漏 斗 的 使 用 寿命 。有 几 个 悬 挂 位 置 ,并 可 用 操 纵 杆 手 动 调 节 其 角 度 。带 料 试 车 时 , 根 据带 速 以及 料 流 是 否 对 中和 顺 畅 等 情 况 ,调 节 其 角 度 或 更 换 位 置 ,并 最 终 予 以 固定 。 基 于 以 上 特 点 ,我 们 设 计 人 员 设 计
摘 要 :本 文结 合 塞 内加 尔项 目, 阐述 了头部 漏斗 、溜 槽 的设 计计 算 过程 ,尤其 提 出了 带弧形 调 节挡 板 这一 新 型结 构 的
头部漏斗 ,对设计人员能起到 了一定的参考、启发作用。
关键 词 :头部 漏 斗 ;溜槽 ;调 节挡 板 ;弧形 ;抛 料轨 迹 方程 ;断 面尺 寸 ;倾 角 中 图分 类 号 :T 3 5 4
1概 述
文献标 识码 :A
带 式输 送 机 有 多 种卸 料方 式 ,采 用 头 部漏 斗 卸 料 是 最 常 有 的 卸料 方 式 。物
料 由 头 部 漏 斗并 经 过 溜槽 、导 料 靴 等 的 转 向 和 缓 冲 ,最 后 卸 到 后 续 设 备 或 输 送 机 上 。 溜槽 担 负 着 输 送 、密 封 、调 节 工 艺 流 程 以及 使输 送 物 料 在 输 送 机 上 合 理
档 车越 野 车 大部 分 采 用 稀 燃 技 术 ,该技 术 按规 定 比例 配 比 ,空 燃 比要 大 于 理论 空燃 比 1 4 . 7 : 1 ,通 常大 于 1 8 : 1 ,该情 况 下 过量空气系数值就要高于 1 . 0 3 。若 理 论 空燃 比为 1 4 . 7 : 1 时过量 空 气系 数为 1 ,当 采 用稀 燃 技 术 时 空燃 比为 1 8 : 1时 的过 量 空气系数值则为 1 . 2 2 5 , 值明显高出一 般 燃 料 ,此 时 再 采 用 值 在 1 . 0 0 ± 0 . 0 3 的 范围作 为检 测标 准也 就 明显 不合 理 。 5检 测 环境 参 数 对 检 测 结 果 的 影 响 方 面 作 为 客 观 外 在 因 素 ,环 境 也 对 检 测 结 果造 成 一定 影 响 。G B 1 8 2 8 5 — 2 0 0 5 / B . 2 . 6 有 明确 规定 , C O, H C , N O值 排放 量浓 度 , 要 乘 以稀释 修正 系数 ( D F) 加 以稀 释改 正 , 检测 的 N O浓 度 值 要 乘 以 湿 度 修 正 系数 ( K H) 加 以稀 释 改 正 。例 如 ,根 据 湿度 校 正 系 数 计 算 公 式 ,大气 压力 ( P B) 变 低 时 ,绝对 湿 度 ( H) 增 大 ,湿 度校 正 系 数 ( K H)也 相应 增 大 。此 类 情 况 多 发 生 在 夏 季 ,湿 度 变 化 较 大 ,当湿 度 校 正 系 数 达到 1 . 8左右 时 ,实 际测量 结 果也 要放 大到 1 . 8 倍 。 因此 ,检测 时要 注 意环 境质 量 ,尽 量使 环境 符合 相关 测 量 技 术 的要 求, 偏 离 检测 要求 则尽 量不 要进 行检 测 , 使 用 温 度 计 和 空 盒 气 压 表 有 利 于检 测 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带机头部卸料轨迹计算实例
分析实际:宽400,料高为104,角度为20°的皮带机导料斗的挡料板面是否需要加角钢(如果料频繁且大量打到挡料板,需要加角钢,料打料,防磨效果明显)
提出问题:头部卸料轨迹线确定,就可直接得出结论。
解决问题:
1.
ω=2πT =2πn 60 v = ωR 速比: i =n 入
n 出 n 电机=1450r min ⁄
主动滚筒转速:
n 滚筒=1450i =145027.9=51.97r min ⁄ ω=2πT =2πn 60=2π×51.9760=5.44 rad/s
v10=5.44×0.292=0.789 m/s v20=5.44×(0.292+0.104)=1.355 m/s
2.
2v102
D 1g =2×0.78920.29×9.81=0.438 2v202
D 2g =2×1.3552(0.29+0.208)×9.81=0.752 cos β=cos 20°=0.94 2v 2Dg
<cos β 得出:物料将随着滚筒越过最高点,走过一个α角后,离开输送带。
(此结论详见《运输机械选型设计手册》 第二版P 8)
α1=cos −1(2v102D 1g
)=64.02° α2=cos
−1(2v202D 2g
)=41.24° 料流模型建立如下图:
3. 拟合料流曲线:
抛物线计算公式: x =v 0x t
y =v 0y t −12
gt 2 (1)先描出1点所在抛料线:
v10=0.789 m/s θ10=α1=64.02°
v10x =v10∙cos θ10=0.346 m/s v10y =−v10∙sin θ10=−0.709 m/s 抛物线计算公式: x 1=v 0t cos θ=0.346 t
y1=v0t sinθ−1
2
gt2=−0.709×t−4.905×t2
当x1=0.004,t=0.012,y1=−0.009当x1=0.01,t=0.029,y1=−0.025 x1=0.03,t=0.087,y1=−0.099x1=0.05,t=0.145,y1=−0.206 x1=0.07,t=0.202,y1=−0.344x1=0.09,t=0.26,y1=−0.516 x1=0.1,t=0.289,y1=−0.615
(2)描2点所在的抛料线:
v20=1.355 m/sθ20=α2=41.24°
v20x=v20∙cosθ20=1.019 m/s v20y=−v20∙sinθ20=−0.893 m/s 抛物线计算公式:x2=v0t cosθ=1.019 t
y2=v0t sinθ−1
2
gt2=−0.893×t−4.905×t2
当x2=0.01,t=0.011,y2=−0.01当x2=0.03,t=0.029,y2=−0.03 x2=0.07,t=0.069,y2=−0.085 x2=0.1,t=0.098,y2=−0.135 x2=0.2,t=0.196,y2=−0.364x2=0.4,t=0.393,y2=−1.108最终拟合曲线:
结语:从轨迹拟合曲线显示,挡料一面不用加角钢来防磨。
20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