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江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江雪》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江雪》教学反思

《江雪》教学反思
本课成功之处:能紧紧围绕“诗眼”,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这首诗最大的特点就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有情,而这份情深藏于文字之中,因而我借助画画、改写等手段,结合作者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理解诗中精妙的文字所蕴含的诗情画意,既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让孩子通过语言实践活动体会“借景抒情”和“借诗言志”的写作方法。

那么作者的这种情是依托怎样的文字表达出来的呢?文章有文眼,那么古诗也有诗眼,“孤独”便是这首古诗的诗眼。

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诗眼,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通过反复吟诵古诗、想象画面,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诗人的情感。

通过这样的教学,目的是教给学生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

不足之处:对柳宗元的不屈不挠和孤独情怀理解较难,教学中仍感觉学生难以体会。

教学建议:这首诗安排在四年级上册最后一课,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所以教学中可以适当放手。

但鉴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借景抒情、借诗言志的写法点到即可,切不可上升到理论上来。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诵读 江雪案例及反思教案 鄂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诵读 江雪案例及反思教案 鄂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理解古诗《江雪》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和背诵,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记忆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2)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作者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 理解古诗《江雪》的内容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1. 诗句的停顿和语调的把握。

2. 理解古诗中的象征手法和深层含义。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古诗《江雪》的文本。

3. 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欣赏大自然的美丽。

(2)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中有哪些事物是值得我们去关注的?2. 朗读与背诵:(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江雪》,注意停顿和语调的把握。

(2)学生跟随教师朗读,并逐渐过渡到学生自主朗读。

(3)学生进行背诵练习,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3. 理解与分享:(1)教师引导学生逐句理解古诗《江雪》的意思。

(2)学生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受。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作者通过这首诗想表达怎样的情感?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讨论如何更好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反思。

(3)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朗读、背诵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回家后的古诗《江雪》朗读和背诵作业的完成质量。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达能力和合作态度。

七、教学拓展:1. 邀请家长参与古诗《江雪》的朗读和背诵活动,加强家校合作。

2. 组织学生进行古诗朗诵比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语文《江雪》教案

语文《江雪》教案

语文《江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雪》。

(2)理解《江雪》的诗意和主题,掌握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2)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

二、教学重点1. 《江雪》的诗意和主题。

2. 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三、教学难点1. 《江雪》的意境和情感的理解。

2. 一些生僻词语的意思。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江雪》的文本和相关的注释资料。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柳宗元和《江雪》的背景。

(2)学生齐声朗读《江雪》。

2. 文本理解(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江雪》的诗意和主题。

(2)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词语解析(10分钟)(1)教师讲解一些重点词语的意思。

(2)学生记录并理解这些词语。

4. 朗读与背诵(5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江雪》。

(2)学生尝试背诵《江雪》。

5. 小组合作(10分钟)(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重点词语,讨论其在《江雪》中的作用和意义。

(2)每组向全班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2)学生提出问题或分享他们对《江雪》的理解。

7. 作业布置(1)学生回家后要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江雪》。

(2)学生写一篇关于《江雪》的小短文,可以是一篇读后感或者对某一个重点词语的解释。

六、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朗读、讨论和作业中的短文,评价学生对《江雪》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课堂参与,评价彼此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七、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理解程度,教师可以适当增加或减少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2.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给予个别辅导和指导。

八、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柳宗元的其他诗歌,了解其文学风格和思想内容。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古诗《江雪》的基本内容,了解作者柳宗元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培养学生欣赏古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理解。

2. 古诗《江雪》的意境感悟。

三、教学难点:1. 古诗中某些生僻字词的准确理解。

2.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 采用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探究兴趣。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古诗《江雪》的图片、作者简介、相关背景资料等。

2. 教学工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3. 作业准备:课后练习题。

教案内容依次按照授课顺序、教学步骤、教学内容、课堂练习等进行设计。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江雪》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介绍作者:简介柳宗元的生活背景及其创作风格,为理解诗歌内容做好铺垫。

3. 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江雪》,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增强诗歌的韵律美。

4. 解析诗歌:分析诗歌的结构、意象、表达技巧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感悟意境:通过讨论、想象,让学生感受诗中的雪景之美,体会作者的心情。

七、教学内容:1. 诗歌基本内容的学习与理解。

2. 诗歌意境的感悟与描绘。

3. 诗歌中所体现的作者情感分析。

八、课堂练习:1. 翻译诗句:让学生翻译并解释诗中的重点句子。

2. 填空练习:根据诗句内容,填写缺失的词语。

3. 创作练习:模仿《江雪》的写作手法,让学生进行小练笔。

九、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江雪》的意境美和作者的情感表达,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十、课后作业:1. 熟读《江雪》,掌握生字词。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诵读 江雪案例及反思教案 鄂教版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诵读 江雪案例及反思教案 鄂教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理解古诗《江雪》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生字词,提高识字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运用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内容。

(3)开展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2)培养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美,激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3)培养学生树立坚定的意志,勇于面对困难。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 理解古诗的内容,体会诗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学习生字词,提高识字能力。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2. 学会欣赏自然美,激发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3. 树立坚定的意志,勇于面对困难。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古诗《江雪》的图片、动画等。

2. 生字词卡片。

3. 教学录音机、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相关的古诗。

(2)展示古诗《江雪》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古诗(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重点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3)引导学生通过图片和生动的语言,形象地理解古诗内容。

3. 理解意境(1)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诗中的江雪景象,感受诗的意境。

(2)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3)教师总结,强调古诗所表达的自然美和坚定意志。

4. 朗读与背诵(1)让学生多次朗读古诗,加强语音和节奏的训练。

(2)指导学生正确背诵古诗,提高记忆能力。

5.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古诗《江雪》的意境和情感。

(2)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古诗《江雪》的内容,并尝试进行绘画创作。

6. 板书设计《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六、教学反思1. 肯定:(1)学生对古诗《江雪》的兴趣较高,课堂气氛活跃。

《江雪》优秀教案

《江雪》优秀教案

《江雪》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江雪》这首诗。

2.分析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意境。

2.教学难点:把握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江雪》的背景及诗人柳宗元。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唐代诗歌,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诗歌解析(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逐句解析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意境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所表现的画面。

4.情感把握(1)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诗人的情感。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5.课堂讨论(1)教师提出问题:这首诗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6.课后作业(1)熟读并背诵《江雪》。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和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诗歌的背诵情况及读后感的质量。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对《江雪》的理解程度,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

原文: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注释:1.千山:形容山峦众多。

2.鸟飞绝:鸟儿都已飞走,形容寂静。

3.万径:形容道路众多。

4.人踪灭:人们的踪迹已消失,形容荒凉。

5.孤舟:一只小船。

6.蓑笠翁:穿着防雨衣、戴着斗笠的老人。

7.独钓:独自垂钓。

8.寒江:寒冷的江水。

9.雪:下雪的天气。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柳宗元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泊。

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重难点补充: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之前学过许多唐代的诗歌,大家能回忆一下,那些诗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吗?生1:我记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生2:我还记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

小学语文古诗《江雪》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理解古诗《江雪》的内容,把握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节奏,了解古诗的基本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深入理解古诗《江雪》的意境和情感。

(2)通过诗歌创作、绘画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对自然的感悟能力,提高对美好事物的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理解古诗《江雪》的内容和意境。

(3)学习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一些生僻字的理解和朗读。

(2)古诗意境的深入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古诗《江雪》的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资源和素材。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江雪》。

(2)准备笔记本和文具。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上一节课的古诗。

(2)简要介绍古诗《江雪》的背景和作者。

2. 朗读与理解:(1)学生朗读古诗《江雪》,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内容和意境,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讨论与思考:(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古诗《江雪》的意境和情感。

(2)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 实践活动:(1)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或绘画活动,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表现出来。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的过程和体验。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学生要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江雪》。

2. 学生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写一篇关于古诗《江雪》的小短文。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活动。

对于学生的作业,要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

要不断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

《江雪》教案反思范文

《江雪》教案反思范文

《江雪》教案反思范文一、教学目标1.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2.培养学生朗读、背诵古诗的能力。

3.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激发学生对古诗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2.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把握诗的结构特点。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如《静夜思》、《春晓》等,让学生谈谈对这些诗的印象。

(2)介绍《江雪》的作者柳宗元,让学生了解其生平及创作背景。

2.诗歌解析(1)逐句解析诗句,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

千山鸟飞绝:千山之间,鸟儿已经飞得看不见了。

万径人踪灭:万条道路,人们的踪迹已经消失了。

孤舟蓑笠翁:只有一只小船上的老渔夫,穿着防雨的斗篷,戴着斗笠。

独钓寒江雪:独自在寒冷的江边钓鱼,江上飘着雪花。

(2)引导学生感受诗的意境,让学生展开想象,描绘出诗中的画面。

3.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让学生感受诗的节奏与韵律。

(2)学生跟读,注意语音、语调、节奏的把握。

(3)分组背诵,检查学生的记忆效果。

4.情感体验(1)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这些诗句的感受。

(2)教师分享自己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人的情感。

5.诗歌鉴赏(1)引导学生分析诗的结构特点,如对仗、排比等。

(2)让学生尝试仿写,锻炼自己的创作能力。

(2)教师反思教学过程,针对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1)通过导入环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了基础。

(2)在诗歌解析环节,注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在情感体验环节,注重了学生的情感交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人的情感。

2.不足之处(1)在诗歌鉴赏环节,学生的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对诗歌鉴赏的方法掌握不够。

3.改进措施(1)在诗歌鉴赏环节,加强学生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感古诗教学的魅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的魅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二年级语文《江雪》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古诗诗意:
所有的山,飞鸟全都断绝;所有的路,不见人影踪迹。

江上孤舟,渔翁披蓑戴笠;独自垂钓,不怕冰雪侵袭。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江雪》教案
【设计理念】
扩大阅读量,打造人文课堂。

【设计特色】
在关键处提问,触动学生情感的需要。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

2、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

教学重点:意境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课前铺垫,导入课题。

1、说几个表示冬天的成语。

2、揭题,并说说诗题《江雪》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概况。

1、读一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么写的。

2、把课文读准确(这里应该实行多种形式的读,多读,大面积的
检查。


3、猜猜课文大概写了些什么?(用一个“猜”字能减轻学生的心
里压力,发言的同学就少了很多“后顾之忧”。


三、教给方法,自主学习。

1、仔细观察,今天学的古诗与以往学的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何不同?
2、板书“注释”。

利用注释协助理解古诗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今天就请大家用这种方法自己去学懂古诗。

(五年级的课文中第
一次对古诗作出注释,让学生根据注释学习古诗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方法。


3、四人小组交流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

四、集体交流,适时点拨。

(一)理解诗句“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1、“千山、万径”难道不是指一千座山,一万条路吗?
2、这里的“千山、万径”并非确数,乃是概述连绵持续的群山和
许很多多的路。

“千”和“万”在数学上都是很大的数,在文学上也
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用“千()万()”说几个成语?(既协助学生
理解词句的意思,又实行了词语的积累。


(二)理解“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写景是为了抒情,抒什么情?读读后两句。

2、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3、老渔翁独对寒意袭人的江流,冒着风雪垂钓。

你感受到了什么?
4、这短短的二十个字中,字字都浸透着诗人难言的孤独。

找出表
示数量的4个词。

师板书:千万孤独。

(三)了解背景,体会意境。

1、读到这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诗人要在如此寒冷的大雪天,
独自一人在江面上钓鱼?)
2、了解诗作者——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

唐顺宗永贞年间,柳宗元协同王叔文实行积极的政治革新,惨遭
失败。

王叔文被杀,柳宗元、刘禹锡等八人被贬为边远地区的司马,
这就是历的“二王八司马案”。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在永州整整度过了十个颠沛流离的春秋。

政治上,他处处遭到黑暗腐败朝廷的打击、排斥;生活上,昔日
好友沦落天涯,杳无音讯。

面对此情此景,诗人写成了千古绝唱《江雪》。

3、了解了这些,你认为老渔翁真的在钓鱼吗?
五、课外延伸。

唐诗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诗人常常借助景物真实而深刻地反映
唐代社会生活的各个立体侧面。

我们再来欣赏几首唐诗。

(一)《渔歌子》
1、这首诗是作者厌恶了官场污浊的'生活,而宁愿过那种“不须归”的隐居生活。

2、自己根据注释,读懂这首诗。

3、背诵古诗。

(二)《枫桥夜泊》
1、根据注释自己读读这首诗。

2、猜猜看,写这首诗时,作者的心情如何?
3、背诵古诗。

六、总结。

【篇三】小学二年级语文《江雪》教学反思
《江雪》这首诗,简单易读,朗朗上口,在背诵上不须花较多时间,我便着重指导学生对诗歌美的感悟及生字的书写。

首先是把课文
读熟。

因为朗读是理解的有效途径,反复地读文,能提升字词的复现率,有利于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和强化,能熟读成诵。

但我没有机械的
让他们反复读,因为这样做会大大降低学生读书的兴趣,严重压制他
们身心的发展。

根据中年级学生的表现欲很强,于是在指导背诵上,
我采用了表演背的方法,把讲台让给学生,让他们也神采飞扬站在这
里施展自己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让每颗种子都
感受到春天的阳光。

学生很感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回想起我和学生一起走过的这难忘的四十分钟,静静回味我们的
真心交流,品味学习过程中感情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我感到了快乐,我想,能够让学生体会到一种生活的乐趣,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能够让学生的潜能得以发展,能够让学生获得一定的学习方法,也算
是一种真正的语文课吧。

这也正是我在这节课中努力追求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