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

合集下载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共26张PPT)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第1节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共26张PPT)
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一、原子的提出
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原子学说创始人-道尔顿
二、原子的性质
1. 原子很小 2. 原子不断地运动 3. 原子间有间隙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 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原子→分子→物质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例3.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CD )
A. 相对原子质量等于原子质量 B. 相对原子质量以克为单位 C. 相对原子质量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
作为基准
D.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
3.相对分子质量
已知:H:1、O:16、C:12 那么,CO2 、H2O 的相对分子
质量是多少呢 ?
一、选择题
思考和识记之母。”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9时2分36秒21:02:369 November 2021 8、普通的教师告诉学生做什么,称职的教师向学生解释怎么做,出色的教师示范给学生,最优秀的教师激励学生。下午9时2分36秒
下午9时2分21:02:3621.11.9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
①金属(铜、铁等) ②稀有气体(氦气、氩气等) ③部分固态非金属 (金刚石、石墨、磷等 )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6、“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2021年11月下午9时2分21.11.921:02November 9, 2021 7、“教师必须懂得什么该讲,什么该留着不讲,不该讲的东西就好比是学生思维的器,马上使学生在思维中出现问题。”“观察是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九年级化学第三章知识点总结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分子和原子一、分子和原子的异同定义性质联系区别1.2.3.4.5.6.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质量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同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同。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所有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和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其他大多数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在受热的情况下,粒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原因是构成物质的粒子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

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构成气体的粒子的间隔较大。

不同液体混合后总体积小于原体积的和,说明粒子间是有间隔的。

一种物质如果由分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如果它由原子构成,那么保持它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原子。

备注二、验证分子运动的探究实验【实验操作】如右图,取适量的酚酞溶液,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约5mL浓氨水。

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

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上至下逐渐变红。

【实验结论】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注意事项】浓氨水显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能挥发出氨气。

三、从微观角度解释问题1.用分子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水蒸发时水分子的间隔变大,但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故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分子本身发生变化,有新分子生成的变化。

(电解水时水分子变成了新物质的分子,故为化学变化)2.纯净物和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的区别: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3.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同种原子结合成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结合成化合物分子。

4.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复习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中考复习

• 知识回顾 :
• 考点5 化合价与化学式
• 常见元素化合价(记口诀)
• 在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 价,氧元素通常显 价。
• 2、用
表示纯净物组成的式子叫化学式。
• 1、化合物中,元素的正价与负价代数和为 ,据此可依据化 学式推断元素的化合价和根据化合价检查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
• 2、根据 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各元素的质量比及其某元 素的质量分数。
+17 2 8 7
+8 2 6
+19 2 8 8 1
+18 2 8 8

A.
B. C.
D.
二、典型题
• 例3.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
• A H B H20 C H2 D 2H
• 例4.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的是( )
A.Cl2 B.2N2
C.Cu D.CO2
• 例5. 由解放军某研究所研制的小分子团水是
• (A)Ti可以表示一个钛原子 (B)Ti4+核外有26个电子 • (C)TiO2中含有氧分子 (D)CaTiO3属于金属氧化物
• 例6. 由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 持测定了铟、铱、锑、铕等几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新 值,其中他测定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的新值为15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四个四氧化三铁分子(4Fe3O4) (8)3个亚铁离子(3Fe2+)
1. 某元素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16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6
,A属 非金属

素。(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A原子通过得失电子而形成
的离子的符号是 S2-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奇妙课题1 分子和原子一、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离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有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硫酸锌4〔显著特征:含有 4 3 344等原子团〕4、物质构成的描绘:物质由××分子〔或原子、离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二、分子1、根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及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闻到气味等;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原因。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一样,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分子一样物质一样,分子不同物质不同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绘:①××分子由××原子和××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和几个××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分子是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分以下几组概念⑴物理变更及化学变更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更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更时,分子种类发生了变更。

〔学会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描绘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⑵纯净物及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及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三、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更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组合成新的分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1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分子原子

(2)图二所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氢气+氧气
① 氢分子和氧分子分裂为氢原子和氧原子
水 ,该反应的微观过程是
,
② 氢原子和氧原子结合成水分子

第六页,共十一页。
8.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fēn tài)试液的滤纸放在试管中,试管口塞上一团脱脂棉。(提示:酚酞遇 氨水变红色)
(1)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脱脂棉上(10~15滴)。A的名称是
是 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试剂

,胶其头用滴途管(dī
ɡuǎn)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滤纸条上酚酞试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这说明了
浓氨水易挥发,氨分子不停地运动,氨水使酚酞变红

(3)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
衬托作用。
(4)某同学做此实验时,发现滤纸条上没有变色,而试管口所塞的脱脂棉却变成了红色。导致(dǎozhì)这
再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由构成该物质的分子保持;如果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或由离子构 成,则其化学性质由相应的原子或离子保持。 3.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进行重新组合成分子。
【易错易混警示】
1.分子和原子都非常(fēicháng)小,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例如铁原子比氧分子大。但是分子一定 比构成分子的原子大。例如氧分子比氧原子大。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而物理性质需要大量分子聚集在一起才能表现出来。
第三页,共十一页。
1.下列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是(
)A
A.蒸馏水 B.铁
C.金刚石 D.氯化钠
2.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D
A.氢气 B.氧气
C.水
D.氦气

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知识点汇总必背概念

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知识点汇总必背概念

分解(化变) 钠原子(Na ): 构成 构成 构成 第三章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3.1 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一.微粒的性质性质 示例 1微粒是不断运动 在花园里散步,能闻到花香 2 微粒间有空隙。

气体微粒间空隙较大,液体、固体微粒间空隙较小水与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减小 ①热胀冷缩: 微粒间的空隙 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②三态变化: 构成物质的微粒不改变,改变的是微粒间的空隙二.分子、原子1.分子、原子、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 分子 物质由分子构成物质有:水、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有金属、稀有气体、碳、硫、磷、硅、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2.原子的构成⑴原子结构的发现汤姆生发现电子;卢瑟福通过a 粒子轰击金箔实验揭开了原子的内部结构。

⑵原子结构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3.相对分子质量概念:分子中所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注:相对分子质量没有单位)三.离子1.原子结构图电子分布规律:第1层最多分布2个电子,第2、3层最多分布8个电子 核电荷数 (质子数) 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2.离子形成离子是原子得或失电子形成的带电微粒。

得或失电子规律:最外层电子数<4,失去最外层电子;最外层电子数>4,得到电子达到最大化失去两个电子Mg Mg2+ (阳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 > 电子数)得到1个电子Cl Cl— (阴离子:核电荷数(质子数)< 电子数)3.离子符号在符号的右上角依次标电量、电性(电量为1时,省略不写)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等盐类物质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一.元素1.概念: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论种类,不论个数)金属元素(除金、汞外,偏旁:钅)2.分类非金属元素(偏旁:气、石、氵)3.元素符号⑴书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⑵含义:宏观:元素微观:1个原子O 氧元素1个氧原子注:某些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物质。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一节 原子 课件(共82张PPT)

京改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章 构成物质的微粒 第一节  原子  课件(共82张PPT)
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是 有间隔的?气态时,物质分子 间的间隔比液态或固态时大?
你知道吗?
分子很小;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个水分子;
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 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 100个,日日夜夜不停地数下 去,要3万年才能数完。
用分子的观点回答: (1)盛放酒精、汽油的瓶子需要 密闭,这是为什么?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 以再分,原子不能再 分
原子能不能再分呢? 铁原子和金原子有什 么不同呢?
原子的结构:
原子 不 带 电
核外电子 (带负电) 质子 (带正电)
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 (不带电)
几种原子的构成
原子类别 氢 氢 氢 氧 铁 金
质子数 1 1 1 8 26 79
中子数 0 1 2 8 30
氢原子 H 氧原子O 镁原子Mg 铝原子Al 钠原子Na 铜原子 Cu
氧气,氮气、氢气,水,二氧化 碳等物质由分子构成。
你八 是月 怎桂 么花 知香 其芬 香芳 ?,
分子符号的写法:
在元素符号右下角标出一个分子中所含
的原子及其个数(右下角),如
一个氢分子H2 一个氧分子O2 一个氮分子N 一个水分子H2O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CO2
混合物——由两种或多种物质 混合而成,各成分之间没有发 生化学反应,保持着原来的性 质;
请你从微观的角度 分析纯净物和混合物 有什么不同?
几种分子的模型
酒精
二氧化碳
水分子 酒精分子
分子
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 原子也能构成物质

金刚石
石 墨
铁原子
碳原子
H2O H、O
C2H5OH C、H、O
化学变化: 分子改变 混合物: 不同种分子构成 纯净物: 同种分子构成

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填空(无答案)

第三章构成物质的微粒知识点填空(无答案)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1)阅读教材,完成以下问题:一、构成物质的微粒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

2.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Fe、Cu、Mg)、(He、Ne)、金刚石(C)、石墨(C)、Si等。

3.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有:常见气体:H2、O2、N2、、CO2、NH3、SO2、HCl等。

液体:酒精、H2O等。

固体:五氧化二磷、蔗糖等。

4.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有: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二、微粒的性质(一)物质是由肉眼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的微粒构成的。

(二)微粒是不断运动的1.【观察与思考】实验1:向盛水的烧杯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得到溶液甲:现象:结论:再向其中滴入浓氨水现象:结论:实验2:在烧杯C中重新配制甲溶液。

在烧杯B中加入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把两个小烧杯罩一起。

现象:结论:浓氨水中的氨,并进入到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溶液变红。

由上述实验得出:☆备注:浓氨水是色、有_______________味体,有性,显性,可以使色的酚酞试液变成色。

思考::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 b.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

两个事例说明:影响微粒运动快慢的因素是,而且越高,微粒运动的速率越,可以解释的现象有:a.湿衣服在阳光下比阴凉处干的快 b.相同质量的白糖在热水中溶解比在同样多的冷水中快。

练习1:如图所示,将滴有酚酞的滤纸条放在试管里,如图所示放在实验桌上:⑴用仪器A吸取浓氨水,滴在管口的棉花球上,仪器A的名称是,该仪器的主要用途是⑵实验中,往往在试管下放一张白纸,白纸的作用是⑶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这一实验说明。

(三)微粒之间有空隙1.【活动与探究】实验1:取一根约30cm长一端封口的细玻璃管,按图进行实验。

现象:结论:实验2:取一支针筒,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用刚才的针筒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小优带你学化学
第 三 单 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 题 1 分子的性质
优能初中部化学 刘亚丽
1858年意大利化学家康尼查 罗发表论文令人信服地指出, 只要接受50年前阿伏伽德罗提 出的分子假说,测定原子量、 确定化学式的困难就可迎刃而 解。这一思想迅速得到了各国 化学家的赞同,现代原子-分 子论终于瓜熟蒂落。
二.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4、分子的构成的物质
a、双原子和三原子单质
OO
氧分子( O2)
1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
H H 氢分子(
H2)
b、“非-非”型化合物
1个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构成
O 水分子 1个水分子由1个氧原子和2个氢
碳-12原子质量×1/12(g)
2、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的计算: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电子的质量很小,原 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 原子核上。
解释 杯中,与水结合成氨水,使酚酞溶液变红。
【结论】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
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
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反之越慢。 因此 水受热后蒸发会加快,湿衣服在阳光下容易晾干。
实验探究1:酒精与水混合
100ml酒精100ml水混合后,总体积是否等于200ml?
纯净由物同:种分子构成。
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物 、单质、化合物):
纯净物、化合物
纯净物、单质
混合物
纯净物、单质
氧化汞 HgO
加热
汞 + 氧气 Hg O2
加热
这些物质 是由分子
构成
氧化汞分子 ( HgO )
这种物质是
破裂成由汞原原子构成汞原子 子和氧原子 (Hg)
氧分子 (O2)
200ml
200ml
200ml
100ml
100ml
1+1≠2
100ml
100ml酒精
100ml水
混合后<200ml
【结论】 3、分子之间有间隔。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隙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隙变大
气 体
液体
固体
在通常情况下: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增 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 2:原子: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 3: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的破裂与重组
分裂
分子
重新组 合
原子
新分子
分子与原子的比较
分子
原子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相同点 质量体积小、不断运动、有间隔
不同点(本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再分 质区别)
分子可以分裂为原子,原子可以相互结合形 相互关系 成分子;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原子种类 氢
质子数 (+) 1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不带电) (-)
0
1

6
6
6

8
8பைடு நூலகம்
8

11
12
11

15
16
15

26
30
26

17
18
17
这个表格反映出原子构成的哪些信息
1.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原子序数
2.原子的种类不同,其质子数也不相同
3.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有中子(氢原子)
4.在原子中,由于质子(原子核)与电 子所带电荷相等,且电性相反,因而原 子中虽然存在带电的粒子,但原子整体 不显电性。
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有些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所以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随堂训练:
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微粒之间有空
隙的是(D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2、为什么“墙内开花墙外香”? 答:因为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
连连看
H H (H2O)
原子构成
H2O
破裂
重新组合
聚集成
H2
O2


子 破裂 子 重新组合


分 聚集成 物


三、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由分子构成的物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 : 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生成新
化学:变化的分子。
2、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二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的质量很小,书写和记忆都不方便 一个氢原子的质量: 1.67×10-27kg 一个氧原子的质量: 2.657× 10-26kg
标准:碳-12原子(6个中子和6个质子) 质量的1/12
1.计算公式
只是一个比值 ,不是原子的 实际质量。
原子实际质量(g)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Ar)=
A
B
墙内开花墙外香
分子间有间隔
给篮球充气
糖是甜的,醋 是酸的
不同种分子性质 不同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21
1.选择左栏的“实验现象”和右栏“解 释”之间相关的项填在答案栏中。
实验现象
解释
(1)50mL水和50mL酒精 混合体积小于100mL
A.分子很小
(2)酒香不怕巷子深
B.分子之间有间隙
答案
(1) (B ) (2)(C )
第二课题
原子的构成
观察原子构成的示意图,你能得 到什么信息?
一 、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 质子 (+) 原 (+) 中子(不带电) 子
核外电子(-)
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1234567 K LMNO P Q
由内到外,能量逐渐升高
核外电子总是从离核 最近、能量最低的电 子层逐步趋向离核远 、能量高的电子层排
实验3-1 :在盛有 水的小烧 杯中加入 少量品红 ,静置, 观察发生 的现象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科技的进步,证明了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分子、
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在我们通过先进现的科学仪器不仅能
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够移动原子。
小结: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分子和原子。
物质
扩散 凝聚
粒子
一:分子、原子是真实存在的
分子
原子
二、分子
1、分子的性质
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例:一滴水中大约有1.67× 1021 个水分子。如果10 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 夜不停,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
观察与思考1:
烧杯A
烧杯B
现象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色。 浓氨水挥发出来的氨分子运动,进入 A 烧
(3)一滴水中含有 1.67×1021个水分子
C.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3)(A )
原子
1.原子是构成分子的粒子,原子也是直接构成 2.原子的定义: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指明了范围
化学变化中 不可再分
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个数等都不变 。
原子的观点
• 1: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分子,而原 子没有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