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生态系统多样性

合集下载

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一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一诊)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重庆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学业质量调研抽测(一诊)语文试题及答案人教版高三总复习2022届重庆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7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以及它们所拥有的遗传基因和生存地共同构成的生态环境复杂性的总称。

它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正是由于这些形形色色、千姿百态的生物和它们的生命活动,才构成了自然界这个绚丽多彩、生机盎然的大千世界。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指生态系统的类型极多。

因为任何一个群落和与它相互作用的环境合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它们保持各自的生态过程,即生命群落所必需的化学元素的循环和各组成部分之间能量的流动。

遗传多样性是指存在于生物个体、单个物种及物种之间的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是指动植物及微生物丰富的种类。

据估计,地球上现存800万~1000万个物种。

我国是生物物种特别丰富的国家,占世界第八位,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举足轻重。

如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四川、云南等热带、亚热带省区,都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对生物多样性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巨大的经济和科学价值。

【材料二】人类的生存,人类社会的发展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因为生物多样性是生态系统正常运转、保持稳定的基础。

各种物种,不管它们是细菌、蠕虫、螨、蜥蜴,还是小型哺乳动物,都在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们为我们提供食物、提供新鲜的空气、调节气候、控制疾病的流行等,其作用难以被其他物种所替代。

每种生物都有其特有的遗传特性,使其能适应一定的环境条件。

这种遗传特性对我们人类至关重要,如果加以利用,就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利益。

人类为了改良品种,就得从野生物种中寻找与其相似的物种,将其特有的基因植入到现在人类种植的作物上去。

比如,野生动植物中还存在各种优良性状的基因,为农作物品种改良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巨大的基因库。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与多样性

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与多样性

汇报人:
过度开发:导致自然资源枯竭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污染:排放污染物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入侵物种:外来物种入侵破坏生态平衡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
过度开发导致生态 系统失衡
工业生产排放污染 物
城市化进程中自然 环境的破坏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 统的负面影响
保护地球生态多样性的措施
分布:森林生态系统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从寒温带针叶林到热带雨林等各种类型都有。
重要性:森林生态系统在保持水源、调节 气候、提供生态服务等各方面都具有重要 作用。同时,森林也是人类文化和经济活 动的重要资源。
分布地区: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和南美大陆的草原地区 特点:以草本植物为主,覆盖面积广,生物多样性丰富 功能:提供食物、栖息地和繁殖场所,维持生态平衡 影响因素:气候、土壤和地形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
全球合作框架下政策制定 的必要性
国际法律法规在生态系统 保护中的作用
各国政策协调与合作的案 例分析
政策执行与监督机制的完 善
科研机构与高校在生态系统保护和多样性研究方面的贡献 科技创新在生态系统监测、保护和恢复方面的应用 政策制定者如何利用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推动全球合作 科研与技术创新如何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生态挑战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01 添 加 目 录 文 本
02 地 球 生 态 系 统 概 述
地球上的主要生态 03 系 统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 04 人 类 活 动 的 影 响
保护地球生态多样 05 性 的 措 施
全球合作与政策制 06 定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地球生态系统概述
生态系统的定义: 由生物群落和其所 在的环境共同组成 的动态系统,生物 群落中的生物之间 及与其所在环境之 间相互影响、相互 作用。

生命科学导论5-生物多样性

生命科学导论5-生物多样性

万年有90万种脊椎动物灭绝;如果地球上现有1000万
(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底(matrix)。
不同水平层次的生物多样性是相互联系、密不
可分的,上一级水平的多样性是由下一级生命实体
的不同组合方式形成的。由遗传的多样性导致了物
种的多样性,而物种不同形式的组合则决定了生物
群落乃至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在所有层次的生物多
样性中,物种多样性是最基本的,这不仅在于物种 个体是承载各种生命现象的有机单位,而且在从微 观到宏观的多样性带谱中,物种是承前启后的关键 环节。
类对环境异质性的反映,通常用来表示群落间相似性
指数或同一地区地理区域内不同生境中生物物种的周
转率。
α-多样性
例:
1)物种丰富度指数:
D = S/N;S-物种数目,N-所有物种个体数目之总和
若研究对象为样方而不是整个群落时,D=(S-1)lgN
缺陷:
没有考虑物种在群落中分布的均匀性,而现实常常是
少数物种占优势→不能完全反映群落中生物多样性
种鸟类、400多种兽类、209种两栖爬行类,以及两
万多种植物,比自然淘汰的灭绝速度快1000倍。
自然灭绝
新种形成和旧种灭绝同是进化过程的结果。在地
球上长达35亿年的生物进化历史中,一方面不断有物
种形成,另一方面不断有物种灭绝;灭绝后总有新物
种形成,如恐龙的灭绝后的天空成了鸟类的世界。
根据古化石估计,在过去的2亿年间,平均每100
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人类因素
生境片断化和破碎
污染加剧
人口增加 人类活动 单一化农业结构 全球变化
外来种入侵
(一) 物种的灭绝
灭绝(extinction)指一个个体、种群或物种从一个给定 的生境或生物区系消失的过程。当一个物种从整个地 球的生物区系消失则称该物种为灭绝种或绝种(extinct species) 如果一个种的个体仅是被笼养或在人工控制状态下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综合考虑生态系 统服务对经济、 社会和环境的综
合贡献
间接法
通过评估生态系 统服务对其他部 门价格的影响来
确定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应用
生态补偿
提供依据支持生 态系统服务的补
偿机制
可持续发展
促进政策实施, 实现经济与生态
的平衡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的挑战
01 标准未完善
生态服务的价值评估标准尚不完善,需要进 一步改进
02 平衡发展与保护
如何在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 衡是一项重要挑战
03
● 06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 要性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对人类生存和可持续 发展至关重要。保护和恢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 统功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未来的发展趋势
发展更有效 的生态系统 管理策略
● 03
第3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生物多样性 的重要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维 持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过度开发和栖息地破 坏导致许多物种濒临 灭绝,影响整个生态 系统的稳定。保护濒 危物种的生存环境是 我们的责任,需要共 同努力来实现生物多 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划定自然保 护区
确保生物栖息地 的完整性
提高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和健康
推动社会对 生态环境的 重视和保护
加强环境保护意 识和法律法规建

结语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 统功能是地球生命系 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个人都应该为保护 和促进生态系统的健 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 量。
生态系统管理
01、
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生态系统状况
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指数
02、

5月22日是什么节日_5月22日是什么日子

5月22日是什么节日_5月22日是什么日子

5月22日是什么节日_5月22日是什么日子5月22是增加对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的日子,你知道是什么日子了吗?接下来店铺给大家介绍5月22日是什么节日,希望可以帮到大家!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

2001年将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简介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为了保护全球的生物多样性,1992年在巴西当时的首都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3个国家签署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

1994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29日定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以提高人们对保护生物多样性重要性的认识。

2001年将每年12月29日改为5月22日。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由来联合国环境署于1988年11月召开生物多样性特设专家工作组会议,探讨一项生物多样性国际公约的必要性。

1989年5月建立了技术和法律特设专家工作组,拟订一个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国际法律文书。

到1991年2月,该特设工作组被称为政府间谈判委员会。

1992年5月内罗毕会议通过了《生物多样性公约协议文本》。

《公约》于1992年6月5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开放签字,并于1993年12月29日生效。

缔约国第一次会议1994年11月在巴哈马召开,会议建议12月29日即《公约》生效的日子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同时,联大敦促联合国秘书长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从各个方面采取必要措施,以期确保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活动的连续如期举行。

2001年5月17日,根据第55届联合国大会第201号决议,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改为每年5月22日。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作者山西临汾屯里中学杨录梅1.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规律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综合体。

在综合体中进行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它包括四个组成部分,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它们通过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彼此紧密地联合起来,其中光能生产者分解者是任何生态系统都不能缺少的最基本的成分,生产者----植物在生态系统中起主导作用。

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一种联系叫食物链。

在复杂的生态系统中,个食物链互相交叉形成复杂的营养关系叫食物网。

生态系统是长期历史发展的结果,通常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具有自动调节能力,即在一定范围内,能忍受改变的条件,并能自动调节、修补或建造自己去适应改变了的环境,从而形成新的平衡状态,推动了生态系统的变化发展,这就是生态系统的反馈。

生态系统结构简单,反馈能力小,结构复杂,反馈能力大。

2.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概念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生物学特征,它是指生竟的生态复杂性和物种多样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由于太阳对地球表面的辐射强度不均等,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不同而形成大小不同、形态多样的多样化生态系统。

例如,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可以分为海洋、陆地生态系统两大类,陆地生态系统又可以分为草原生态系统、各种类型的森林生态系统、荒漠生态系统等等。

总的来说,高度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分布地球的各个位置,它们能使营养物质不同程度的得以循环,作为能量的载体使之单向流动,从而对人类的幸福作出不同程度的贡献物种多样性主要指生态系统内各个营养层次物种的多样性。

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

植物的多样性为草食性动物提供各种食物,从而草食性动物能够进一步繁荣;繁荣的草食性动物又为肉食性动物提供了繁荣的条件;植物、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的繁荣更进一步促进了分解者的繁荣。

因此,作为多样性程度决定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程度。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概述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概述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
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系统服务
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对维护生态系统服务至关重要。生态系统服务如水资源净化、食物供 应和气候调节受多样性的影响,因此多样性的丧失可能对人类社会产生负面影响。
气候变化与多样性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产生重大影响,可能导致物种迁徙、栖息地丧失和生态位改变 。保护多样性有助于增强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适应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稳定性
生态系统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
多样性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为多样性生态系统更能够应对外部冲击。多样性 可提供冗余性和互补性,减轻了生态系统内部的竞争,增加了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性。
多样性-稳定性理论
多样性-稳定性理论认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多样性之间存在一种正向关系。这一理论指 出,高多样性生态系统更能够保持稳定,而低多样性生态系统更容易崩溃。这一理论的研 究不断深化了对多样性与稳定性之间关系的理解。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行业概述
社会参与与可持续发展
社会参与与可持续发展
社会参与的重要性
社会参与在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有助于凝聚社会共识 ,还能够增强环保政策的可行性。社会参与可以促使政府、企业和民众更积极地参与环境 保护事务,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此外,社会参与还有助于监督环保行动的执行,提高透 明度,减少环境犯罪。
智能城市概念涵盖了交通系统的绿色创新。城市规划者正在推动电动汽车、智能交通管理 和共享出行模式的发展。绿色交通技术将减少尾气排放,提高城市空气质量,并减少交通 拥堵,使城市更宜居。
绿色技术与创新应用
循环经济与可持续生产
循环经济强调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创新应用包括可降解材料的开发、废物再循环工艺的 改进以及产品设计的可维修性考虑。这将有助于减少废物产生,降低环境影响,并推动可 持续生产的实践。

保护生物学

保护生物学

一、名词解释:1、保护生物学:是研究从保护生物物种及其生存环境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科学。

2、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自然综合体(生态系统)。

3、遗传多样性:广义上讲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个体基因中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一个群体之间或一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4、物种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在物种水平上表现形式,是指一定区域内的物种的多样性化及其变化,包括一定区域内生物的(1)状况(如受威胁和特有性等)、(2)形成、(3)演化、(4)分布格局及其(5)维持机制等。

5、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生态系统内生境、生物群落和生态过程变化的惊人的多样性。

6、关键种指一个物种的活动和丰富度决定种群的完整性,并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系统的稳定,该物种被称为关键种。

7、栖息地:生物出现在环境中的空间范围与环境条件总和。

在生物圈内,我们把生物实际居住的场所称为栖息地。

8、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植被保存较好、生物种类丰富且特有程度较高的地区称为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

8、濒危物种:濒危物种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植物。

一个关键物种的灭绝可能破坏当地的食物链,造成生态系统的不稳定,并可能最终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解。

9、生态恢复:指对生态系统停止人为干扰,以减轻负荷压力,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与自组织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进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态系统的这种自我恢复能力,辅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使生态系统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主要指致力于那些在自然突变和人类活动活动影响下受到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工作。

10、自然保护区:是一个人为划定的、需加以保护的特殊地理区域。

10、自然保护区的分类:1)综合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11、保护对象:比较完整的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自然生态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