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评价表

合集下载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doc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doc

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及评价一、几个概念(术语定义)1.危险:根据系统安全工程的观点,危险是指系统中存在导致发生不期望后果的可能性超过了人们的承受程度。

从危险的概念可以看出,危险是人们对事物的具体认识,必须指明具体对象,如危险环境、危险条件、危险状态、危险物质、危险场所、危险人员、危险因素等。

一般用危险度来表示危险的程度。

在安全生产管理中,危险度用生产系统中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严重性给出,即:R=f(F,C)式中R———危险度F———发生事故的可能性C———发生事故的严重性2.危险源:就是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的根源或状态。

从安全生产角度,危险源是指可能造成人员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从这个意义上讲,危险源可以是一次事故、一种环境、一种状态的载体,也可以是可能产生不期望后果的人或物。

企业中的危险源(点):是指在企业里的设备、作业场所和岗位潜在着可能发生事故的危险有害因素,这些设备、场所和岗位一旦发生事故会导致人身伤亡、建筑物破坏、设备损坏,是重点控制和管理的部位。

危险源有两种,一种是本质型危险源(点),另一种是转化型危险源(点)。

本质型危险源(点)是指生产设备、设施、场所、环境固有的,其本质是危险的,不管采取何种对策、措施及管理方法,均难以改变其危险属性。

转化型危险源(点)是指原来不是危险的,因使用不当、管理不善、年久失修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该岗位、设备、场所潜在产生的不安全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就是危险源。

危险因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

有害因素是指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可能使作业人员某些器官和系统发生异常改变、形成急性或慢性病变的因素)。

3.危险源辨识:是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模板)

危险源识别评价表(模板)

风险等 级







▲ ▲
▲ ▲

1 616
1
▲ 6 6 1 36 2
▲ 6 6 1 36 2
1 0.5 1 0.5 1
3 1 7 21 2
3 1 15 45 2
3 6 1 18 1
1 616 1
▲ 1 616 1
▲ 1 616 1
▲ 1 616 1
1 616 1
3 1 15 45 2
1 0.5 40 20 2
10
入 打印机有有毒气体
11
坐着办公时间过长
12 办公
13
室 电脑接线板的使用
14
文件掉落 电器线路裸露 线路老化起火
15
投影仪的使用
光线过强
16
办公室门的开启
不慎夹手
17
生活垃圾的丢弃
产生病菌
18
上下班途中
产生交通事故
19
过道地面/办公室地面的清洗 水渍残余
20 人员外出
21
乘坐交通工具或私家车发生交通 事夏故季高温中暑
序 提供 号 部门
涉及的活动/产品/服务
危险有பைடு நூலகம்因素
三时态
三状态
过 去
现 在
将 来
正 常
紧 急
异 常
物体 撞击
1
饮水机打开水
开水温度过高、误操作
2
电脑辐射的产生
3
打印机/复印机辐射的产生
4
椅子的断裂
5
电脑/插座漏电
6
办公电器电路接触不良/短路
7
日常办公
门窗、抽屉关闭

危险作业危害因素辨识评价表(临时用电、动火、登高)

危险作业危害因素辨识评价表(临时用电、动火、登高)

对现场作业人员进 行安全教育培训, 提高其安全意识
利用周边消防器材 及时扑救初期火灾
一般风险
配备符合要求的安全带
立即停工,将伤者 送医或拨打120
低风险
作业前清理好作业现场的无 关物品
立即停工,将伤者 送医或拨打120
一般风险
作业前办理相关的审批手 续,根据作业内容采取相应 的防护措施
作业前对操作人员 进行教育培训
危险作业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范围说明:
风险点 编号 类型 名称
作业步骤/检查项目
序号
名称
危险源或潜在潜在 主要事故类型
事件
及后果
评价方法
L
E
C
D 评价级别 风险分级
1 作业前准备
2
未办理作业票证或内 容不完善
未清理作业现场内的 杂物
其他伤害 63 3 3 7 63
四级
3 3 15 135 三级
3 3 2 18
四级
3 3 15 135 三级
3 3 15 135 三级
3 3 7 63 3 3 7 63
四级 四级
3 3 7 63
四级
一般风险 设置警戒区域
作业前清理现场易燃物
低风险
作业前办理票证
低风险 配备合格的消防设施 作业人员要会使用灭火器
对现场作业人员进 行安全交底
动火人员违章操作
火灾、触电 LEC评价法
未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灼烫、其他伤害 LEC评价法
清理现场的火种和杂 物
火灾
LEC评价法
作业工具不符合要求
作业前未清理现场无 关的物品
作业前未办理相关审 批手续,未采取相应 的防护措施
作业前未检查劳动防 护用品的有效性并正 确佩戴

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表

危害因素识别和评价表

第一类
动火人员 电焊机 电焊机 检修作业人员 检修作业人员 检修作业人员 检修作业人员
可能产生的后果
人员烧伤、烫伤 人员触电 人员触电 人员砸伤 人员砸伤 人员砸伤 作业伤人
现有控制措施
作业前检查检修作业人员检修资格,如有情绪波 动,注意力不集中者,不得作业 正确穿戴防护用品,按章操作,使用安全电焊设 备 定期检查电焊机绝缘情况,电焊机不放置在潮湿 位置,定期检修,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认真检查防护设施,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作业前检查检修作业人员检修资格,如有身体状 况不良、高血压、恐高症等疾病,不得作业 作业前检查检修作业人员检修资格,如有情绪波 动,注意力不集中者,不得作业 作业前做好风险辨识,界面交接,对检修作业内 容和检修风险做好评估,严格按照检维修管理规 定和特种作业管理规定执行 操作前做好确认工作,保证吊装导链完好,加强 防护,做好作业标识 认真检查防护设施,正确穿戴防护用品 作业前检查检修作业人员检修资格,如有身体状 况不良、高血压等疾病,不得作业 作业前检查检修作业人员检修资格,如有情绪波 动,注意力不集中者,不得作业 作业前做好风险辨识,界面交接,对检修作业内 容和检修风险做好评估,严格按照检维修管理规 定和特种作业管理规定执行 正确放置工具,防止意外伤害,正确穿戴防护用 品 作业前做好吹扫置换工作,注意监测含氧量,通 风良好,做好风险辨识,界面交接,严格按照检 维修管理规定和特种作业管理规定执行,制定应 急预案并演练,发生事故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化学性灼伤
0.5
1
7
44
化学性灼伤
0.5
1
7
45
人员受伤
1
1
7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设备检修, 动火作业 设备检修, 高处作业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

江西大吉山钨业有限公司三坑口各工种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二〇一二年目录1、凿岩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3)2、爆破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19)3、支柱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30)4、准备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38)5、出渣运矿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45)6、推车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50)7、电机车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55)8、倒矿扒栏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58)9、挂钩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62)10、炸药库管理员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65)11、准备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70)12、密闭、风机安装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77)13、局扇通风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80)14、电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83)15、钳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87)16、车、刨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91)17、鍛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95)18、电、氧焊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98)19、管道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 (107)1、凿岩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单位: 三坑口工作岗位(工种): 凿岩工工作任务: 掘进、采矿分析人员:分析时间:2、爆破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单位:三坑口工作岗位:爆破工工作任务:放炮分析人员: 分析时间:3、支柱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单位:三坑口工作岗位(工种): 支柱工工作任务:巷道、采场支护分析人员: 分析时间:4 、准备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单位:三坑口工作岗位:准备工工作任务:平巷、采场平场分析人员:分析时间:5、出渣运矿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单位:三坑口工作岗位:出渣运矿工工作任务: 巷道、采场出渣运矿分析人员:分析时间:6、推车工作业条件、危险源识别与评价表单位: 三坑口工作岗位: 推车工工作任务:井面、平巷、采场出渣推车分析人员: 分析时间:。

相关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估表

相关方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估表

32 专项安全措施未审批 33 使用有害建筑材料,如石棉瓦等 34 临时设施施工防护不到位 35 装卸工野蛮装卸 36 装卸水泥、粉煤灰、速凝剂等粉状材料无防护 措施
e d d d cd c cd cd d cd cd cd cd cd cd cd cd cd be cd d d cd cd cd cd cd
将来 紧急 将来 异常 将来 紧急 将来 异常 将来 紧急
危 险 源 辨 识、风 险 评 价 表
MS.02.020-01 施 作业 工 活动 准 备 活 动 序 号 危 险 源 危险源类型 管理缺陷 管理缺陷 防护缺陷 违章作业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 管理缺陷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操作失误 违章作业 违章作业/管理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防护缺陷 判别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依据 E C D I~V L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V 3 1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3 6 1 3 3 3 3 3 6 1 3 3 3 3 6 6 2 2 2 2 1 2 1 1 3 3 3 3 3 6 3 10 6 3 6 10 10 2 3 6 7 7 3 1 7 7 7 15 7 4 42 54 6 42 42 42 45 42 120 120 63 63 63 27 54 18 63 90 126 63 126 60 70 42 63 54 控制措施 备注 时态 状态 是否 受控 是否守法
文 明 施 工 活 动
V 3 2 7 42 26 违章作业 文明 施工 27 V 3 6 7 126 管理缺陷 d 活动 V 3 2 3 18 28 施工现场内住人或地下室住人 管理缺陷 d 未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方案(防范措施)进 V 3 2 15 90 29 管理缺陷 df 行全面技术交底 施 V 3 1 15 45 管理缺陷 bd 工 30 临建结构设计不合理,材质不合格 准 31 未按照用电方案布线、布设备 V 3 2 15 90 违章作业 d 备 活 说明:a-培训;b-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c-技术、安全交底;d-监督、指挥;e-规范、标准、管理制度;f-管理方案 动

危险源(危害因数)辨识、风险评价(LEC法)一览表

危险源(危害因数)辨识、风险评价(LEC法)一览表
人员伤害
D
1
3
15
45
2
执行相关方管理程序
0
安全意识不强
人员伤害
D
1
3
15
45
2
0
15
大型集体活动
食品不卫生
食物中毒
D
1
1
3
3
1
选择卫生条件好的就餐点
0
应急措施考虑不充分
加重损失
D
1
1
1
1
1
充分考虑应急措施
0
治安环境差
财产损失
D
1
1
3
3
1
增强自我安全防范意识,选择安全环境好的地点
0
人员伤害
D
1
1
7
7
车辆损坏
D
1
1
15
15
1
加强安全教育、执行车辆使用安全管理程序并加强监督管理程序
0
人员伤亡
D
1
6
15
90
3
1
超速、酒后驾车
车辆损坏
C
1
人员伤亡
C
1
未按规定保养车辆
车辆损坏
D
1
1
15
15
1
0
人员伤亡
D
1
6
15
90
3
1
10
客户接待
疲劳、过度饮酒
身体损坏
D
1
6
1
6
1
加强自我控制
0
11
上下班途中
乘座非法营运交通工具
财产损失
D
10
1
3
30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

28、非电工自行修理排除设备故障
6 2 7 84 是
29、电动机械操作工从事潮湿作业时,操作者未穿 戴绝缘鞋,绝缘手套
3 3 7 63
30、搬迁和移动电动设备未切断电源
3 6 3 54
31、搬运钢筋、钢管及其他金属物时,触碰电线
6 6 3 108 是
32、在电线上挂晒物件
3 2 3 18
33、用照明器具烘烧、取暖
否 一般危险 否 一般危险 否 一般危险 否 一般危险 否 一般危险
6 6 1 36
否 一般危险
3 2 3 18
3 3 3 27 3 2 3 18 3 2 3 18 3139 3 2 3 18 3 6 1 18 1339 1339 3 2 3 18 6 6 3 108 是 6 3 3 54 6 2 7 84 是
显著危险
显著危险
否 一般危险 否 一般危险 否 一般危险 否 一般危险
显著危险
否 一般危险
否 一般危险
否 一般危险
否 一般危险
显著危险
显著危险
四 办公区
20、高处作业工具未放入工具袋
3 6 7 126 是
21、高处作业时相互嬉闹,分散注意力
3 2 7 42
22、攀登作业时未正确使用攀登工具
3 3 7 63
6、对地下文物、煤气管道、水管、电缆等重要管线 人体伤害
未安排专人监护
爆炸
3
6
7 126

7、作业人员进入挖掘机作业半径
人体伤害 3 6 7 126 是
8、挖掘机、装载机人员无证上岗作业
人体伤害 3 3 7 63
9、夜间作业照度不够
人体伤害 3 3 3 27
1、没有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破物品管理条 例》和《爆破安全规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评价表
制表:审核:日期:附注:LEC分析
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
LEC评价法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LEC评价法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C)
根据经验,总分在20以下是被认为低危险的,这样的危险比日常生活中骑自行车去上班还要安全些;如果危险分值到达70~160之间,那就有显著的危险性,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那么这是一种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高度危险环境;分值在320以上的高分值表示环境非常危险,应立即停止生产直到环境得到改善为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