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物体》练习题3

合集下载

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二)

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二)

天地学校一年级数学一.数一数班级:姓名: 1.数一数.在里画●·2.连一连·二.比一比数一数.在多的一行后面的()里画√·1.长的画“√”·2.高的画“√”·3.重的画“√”·4.哪条路近?近的画“√”·5.在最重的旁边画“√”.最轻的旁边画“○”·把方糖放入杯子后.哪杯水最甜画“√”.最淡的画“○”·三.分一分1.把文具圈起来·2.把下面的物品分在两个盘子里.应该怎样分?用线连一连·3.圈出与其它三件不同类的物品·哪一行排列的规律与其它三行不一样?请在它后面的□里画“√”四.认位置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小脚向上跳一跳.小脚向下蹲一蹲.小脚向前走一步.小脚向后退一步.小脚向左跨一步.小脚向右跨一步·1.圈出正确的答案·2.按要求画一画·(2)在☆的左面画△;(3)在△的下面画◎;(4)在◎的右面画□;在一列队伍中.小明的左边有3个小朋友.右边有2个小朋友. 这列队伍有()人·五.认数(一)认识1-5数一数.在里画●·1.数一数.圈一圈·2 3 4 3 4 5 1 2 3 2 4 52.看数画○·3 1 5 2 43.数一数.写一写·一根绳子剪1次有2段.剪2次有()段·认识几和第几数一数.写一写·1.一共有()只小动物在排队. 排第 1. 排第(). 排第().前面有()只小动物.后面有()只小动物·2.从左数.第四张图上有( )朵花.有3朵花的是第( )张图·3.从右边起涂色·涂4个涂第4个下图是5个小朋友在上体育课.穿黑色衣服的组长排在第二.当老师叫“向后转”后.穿黑色衣服的组长变成了排第()·认识0一共有()只小动物. 排第(). 排第().的前面有()只小动物.后面有()只小动物·1.看图写数·2.填一填·3.照样子画△·找规律.画一画·认识=.>和<比一比.在多的那行后面的□里画“√”·1.比一比.填一填·2.按要求画一画·(1)画○.比△多2个 (2)画△.比○少1个(3)画□.和○同样多 (4)画☆.比○多.比△少3.在○里填上=.<或>·5 3 0 2 4 4 2 3 4 24.在□里填数·1><4 5 = <3<红花.黄花一共有5朵.猜一猜.红花最多有()朵·认识6-9(1)数一数.填一填·1.看图写数·2.看数接着画下去·8 ○○○○ 7 □□□ 9 △△△△△ 6 ☆☆3.·4.一共有( )只小动物. 排第4 . 排第( ).前面有( )只小动物. 后面有( )只小动物·单人椅只坐1个小朋友.双人 椅能坐2个小朋友.当这些椅子坐满时.还有( )个小朋友没有座位·认识6-9(2)1.在○里填上“=”.“>”或“<”·7 5 6 9 8 0 7 7 4 82.在□里填数·>7 6< = 9> >53.将下列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9 7 6 0 4 8 2□<□<□<□<□<□<□4. 8.6.4.9.1.7.3.0.5上面一共有( )个数.其中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从左起第5个数是( ).第8个是( )· 从右边起第6个数是( )·把左边第3个数圈起来.把右边4个数圈起来·6 37 9请你数一数.右图中玩绳的小孩有()个·认识10看图写数·1.数一数.写一写·2.接着画.每个里都画满10个·3.填一填·4..(1)上面一共有()个数·(2)最大的是().最小的是()·(3)从左边起.第3个是().10排在第()·(4)把上面的数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一排·你能在两个跳舞的小朋友身上找到哪些我们学过的数字六.认识物体1、连一连·2、数一数.填一填·( )个( )个( )个( )个3.(1)一共有()个物体·(2)从左边起.第()个和第()个是·(3)的右边一共有()个图形·数出右边各由()个()个()个多少个物体堆成·长方体正方体正方体七.分与合2-5的分与合数一数.填一填·1、看图填一填·2.2、接着往下画.画满10个·(1)○△○△(2)★★☆★★☆把5本本子分给小方和小兰.小方最多可以分()本.最少分()本·6.7的分与合43 1254 22 4填一填1. 2.哪两个数合起来是6.连一连·3.哪两个数合起来是7.连一连·4.找规律填一填·想一想盒子里串的珠子应该是什么颜色的.请你画出来·8.9的分与合填一填·1.2.每朵花应该插在哪个花瓶里?用线连一连·3.在□里填上合适的数·想一想.做一做·○+○=4 △+△+△=9 ○=( ) △=( )10的分与合填一填·1.2.哪两个数合起来是10.用线连一连·3.想一想.□里应该填几?八.加法和减法5以内的加法1.画一画.算一算:3+2= 2+2= 1+2=2.看图列算式并计算·3.填一填填一填.使右边图形中每条线上三个数相加都等于5·5以内的减法填一填·1.照样子画一画.在填一填·5-4= 4-2= 5-2=2.3.算一算.连一连·一张全家福的照片中有3个大人排成一行.每两个大人之间有一个小孩·照片中一共有()个人·0的加减法算一算·4+1= 3-2= 5-4= 2+3= 3+1=5-2= 4-3= 2+2= 4-1= 2+1=1、看图写算式.并计算·2、你能算得又快又准吗?5-2= 3+0= 4-0= 0+1= 1+2= 5-3=3-3= 2+3= 4+1= 2-0= 0+5= 5-5=3、在□里填上适当的数·4-□= 0 □-0 = 5 0 +□= 32+□= 2 □+□= 0 □-□=0天平的左右两边各有2个同样的乒乓球·如果在左边拿掉一个, 天平上还有()个乒乓球·和是6.7的加法1. 3+2= 4-0= 2-2= 1+3= 0+3= 5+0=2.1.看图列式计算·。

一年级图形练习题

一年级图形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上册单元作业题(认识物体与图形) 班级姓名 分数一、填空。

(1)长方形有( )条边,正方形有( )条边,三角形有( )条边、(2)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长方形。

(3)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正方形。

(4)用( )根小棒可以摆一个三角形。

(5)硬币就是( )得、(6)球就是( )。

四、我来选一选(共20分)就是长方形, 就是正方形, 就是圆, 就就是平行四边形六、请您找出用右侧哪一个物体可以画出左侧得图形,用笔圈出来。

(共16分)(1) 用小棒分别摆一摆。

我摆一个△用了( )根火柴,摆一个 ,摆一个□用了( )根火柴、①⑥ ⑦ ⑧ ⑨ ⑩( )个正方形()个三角形( )个正方体( )个正方形( )个三角形( )个梯形( )个长方形()个正方形( )个三角形( )个梯形( )个长方形()个正方形( )个三角形()个梯形()个长方形( )个圆形( )个三角形( )个梯形( )个长方形( )个正方形()个三角形( )个梯形( )个长方形下图中有多少个长方形?( )个长方形十一、下图中有多少个正方形?( )个正方形十二、下图中有多少个三角形?( )个三角形?五、选择正确得答案1、像这样先折后剪会得到一个()图形。

A、正方形B、长方形C、平行四边形D、圆形2、下图就是小男孩用手中得长方体与笔,最多可以画出( )个不同得长方形。

A、6个 B、4个 C、3个六、我会连线、下面得一块就是从上面哪一块中剪下来得,用线连一连。

长方形有(正方形有(圆形有( )个,平行四边形形有()个,三角形有()个。

6套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

6套幼小衔接数学练习题

数学单元练习1班级姓名学号成绩1、想一想,连一连:2、找规律,接着画,画满10个。

△○△○□△○□△○3、○○○○○○△△△△△△△△△4、填一填:(1)在9、2、7、1、5、3、10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

(2)在3、9、4、2、1、6、7中,把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

5、在9、6、2、10、1、5、8中,一共有()个数,最大的数是(),最小的数是(),左边起第2个数是(),右边起第3个数是()。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一排:6、请你填上“>”“<”或“=”。

5()6 10()8 7()7 2()39()3 1()1 8()4 6()7△比○多( ),( )>( )○比△少( ),( )<( )7、用上、下、左、右填空。

8、看图填空:(1)第1盆开4朵,第4盆开( )朵花,(2)从右数,开3朵花的是第( )盆,它左面一盆开了( )朵,它右面一盆开了( )朵。

9、数一数,涂一涂:一共有( )只苹果。

从左起圈出来第3个,从右起圈出来3个。

10、在第( )层第( )间在第( )层第( )间在第( )层第( )间在第( )层第( )间1 2 311、应用题小红发作业本,已经发了7本,手里还有2本,问:小红原来手里一共有多少本作业本?1、在小猴的()面。

2、小鱼在布娃娃的()面。

3 小马在的( )面。

4、小兔在的( )面。

5、小猴的( )面是小狗。

6、小猫的( )面是小鱼。

数学测试卷2姓名班级成绩一、看图写数二、看数画出缺少的珠子三、按要求排顺序1.把6、5、7、9、10、8从小到大排列。

2.把0、4、2、8、5、10、7从大到小排列。

四、在○里填上“>”、“<”或“=”。

3○5 7○9 10○8 6○5 2○8648574○3 6○6 10○1 0○1 6○4五、请你接着画△△△△△△△△△△△六、填一填1.在8、4、7、1、2、3、10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

2.在5、9、4、2、1、6、8、中,把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练习题

一年级数学单元练习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1、想一想,连一连:2、找规律,接着画,画满10个。

△○△○□△○□△○ 3、(1)最短的画“√”,最长的画“○”。

(2)最轻的画“√”,最重的画“○”。

4、 ○○○○○○△△△△△△△△△5、填一填:(1)在8、4、7、1、2、3、10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

(2)在5、9、4、2、1、6、8、中,把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

6、在4、6、2、0、1、5、8中,一共有( )个数,最大的数是( ),△比○多( ),( )○( )○比△少( ),( )○( )最小的数是(),左边起第3个数是(),右边起第2个数是()。

把这些数从小到大排一排:7、请你填上合适的数。

5>()()<8 ()>7 2<()9<() 1>()()<()()=()8、用上、下、左、右填空。

1、小熊猫在小猴的( )面。

2、小鱼在布娃娃的( )面。

3 小马在熊猫的( )面。

4、小兔在熊猫的( )面。

5、小猴的( )面是小狗。

6、小猫的( )面是小鱼。

9、看图填空:(1)第1盆开4朵,第4盆开( )朵花,(2)开3朵花的是第( )盆,它左面一盆开了( )朵,它右面一盆开了( )朵。

10、数一数,涂一涂:一共有()只苹果。

从左起涂第3个,从右起涂3个。

11、在第()层第()间在第()层第()间在第()层第()间在第()层第()间1 2 3一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测试卷姓名班级成绩一、看图写数二、看数画出缺少的珠子8 4 10 9 6三、按要求排顺序1.把6、5、7、9、10、8从大到小排列。

2.把0、4、6、8、5、10、7从小到大排列。

四、在○里填上“>”、“<”或“=”。

3○5 7○9 10○8 6○5 2○84○3 6○6 10○1 0○1 6○4五、请你接着画△9 10 7△△△△△△△△△△六、填一填1.在8、4、7、1、2、3、10中,把大于3的数写在下面。

2.在5、9、4、2、1、6、8、中,把小于6的数写在下面。

一年级全册单元习题整理

一年级全册单元习题整理

□+□=18
14—□=4 20—□=10 5+□=19
□—□=10
5、这些数字乱了,我能给它们排好队。
( 1)9 >( )10>( )>0( )>( 6 )>( )11>( )2
20
6、我能看图列出四道不同的算式。
□+□=□ □—□=□
□+□=□ □—□=□
17
7、看数画珠子。
(19) 8、照样子写时间。
8 和 9 的加减法练习
5-□=□ 6-□=□ 9-□=□ 8-□=□
853067 □>□>□>□>□>□ 三、比一比
89 □<□ 四、运算 1、△+〇=8 2、△-〇=2
51 □>□
76 □<□
△ =( ) 〇 =( )
14
3、◇+□=9
◇ =( )
4、□-◇=1
□ =( )
五、填空
1、5 的邻居是( )和( )
一共有( )个人在排队买票, 排在第( ), 排在第( )。
7
11.把 5 枝花插在两个花盆,有几种插法,请写出来。
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单元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点。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视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换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 空间观念。 【单元重、难点】: 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一年级全册单元习题整理
第一单元 数一数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通过看和数了解画面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看和数是认识生活中的事物,

4.《认识物体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4.《认识物体 》(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一年级上册 人教版

《认识物体》(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几何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2.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分类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性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和分类2. 教学难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性质的探究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物,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2. 采用操作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认识。

3.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模型2.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片3. 教学课件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实物模型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1)让学生观察实物模型,说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共同特征。

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分类(1)让学生根据观察,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进行分类。

(2)引导学生说出分类的依据。

4.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性质(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探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性质。

(2)引导学生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性质。

5.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

(2)教师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和指导。

6.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的认识、分类和性质。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2)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

七、板书设计1.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定义2.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分类3.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性质八、课后反思1. 教师在本节课中,是否注重学生的观察、操作和交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小学三年级科学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科学练习题

小学三年级科学练习题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三年级科学上册练习题一、填空题1.我们可以用眼睛看到物体的形状、颜色;用鼻子可以闻到物体的气味;用舌可以知道物体的味道;用手可以了解物体的形状、大小、温度。

2.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常用的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叫温度计,我们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

3.要准确地测量水的多少,就要用到量筒或量杯。

它是测量水量的工具,一般用毫升作单位,用 ML 表示。

用它测量时视线要和液面相平。

4.不倒翁的外形特点是上轻下重,底面的形状是半球形,不倒翁的重量集中在底部,这是不倒翁不容易倒的原因。

5.我们对不倒翁的研究过程就是科学常用的解暗箱的研究方法。

6.太阳是一个旋转地高密度炽热球体,大部分气体是氢,其次是氦,每秒钟大约“燃烧” 400万吨氢,产生巨大的能量。

7.太阳的表层温度大约是 5500 摄氏度,内部温度大约是 1500万摄氏度。

8.太阳的表面经常会出现太阳黑子、耀斑和日珥。

9.早晨太阳升起,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10.产生影子有两个条件:光和不透明物体。

11.古人计时的工具有沙漏、日晷、水漏等。

12.人们利用一天中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作了计时的仪器,叫做日晷。

13.现代计时的工具有闹钟、原子钟、挂钟、秒表。

14.像水、牛奶、酱油这样能流动的物体叫做液体。

像木块、橡皮这样不能流动的物体叫做固体。

常温常压下,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15.物体在水中受到水向上托起的力,这种力就是水的浮力。

16.改变物体浮沉的方法有改变重力、改变浮力改变液体浓度。

17.潜水艇在水中的沉浮是利用改变水箱里的多少(重力)来改变的。

18.水由许许多多的水分子组成。

水表面的水分子紧紧靠拢在一起,有一种相互吸引的力,这就是水的表面张力。

19.硬币浮在水面上主要是水的表面张力支撑的结果。

2024年《认识物体的形状》精品完整教学课件

2024年《认识物体的形状》精品完整教学课件

2024年《认识物体的形状》精品完整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材《数学乐园》第三单元“形状的世界”中的第1课“认识物体的形状”。

具体内容包括:了解基本平面图形如圆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掌握基本立体图形如圆柱体、立方体、长方体、球体的特征;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对物体形状的观察和认知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名称及特征。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方法,识别生活中各种物体的形状。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空间想象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立体图形的认识,尤其是立体图形的侧面和底面的区分。

教学重点:基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名称、特征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各种平面和立体图形模具。

学具:学生用书、练习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介绍基本平面图形,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特征。

(2)介绍基本立体图形,通过模具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立体图形的形状。

3. 例题讲解(10分钟)(1)讲解平面图形的识别和应用,如找出生活中的圆形、正方形等。

(2)讲解立体图形的识别和应用,如找出生活中的圆柱体、立方体等。

4. 随堂练习(15分钟)(1)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各种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2)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物体,分析其形状,并与其他组分享。

(2)布置拓展任务:让学生课后收集生活中的物体,观察它们的形状,并记录下来。

六、板书设计1. 左侧:列出基本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名称。

2. 右侧:展示各种图形的示意图,标注名称和特征。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找出生活中的5个平面图形和5个立体图形,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