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安全事故处理管理工作流程图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流程图安全生产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流程图1、安全生产事故调查处理及责任追究制度是什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依法追究安全生产事故的行政责任,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应当遵守本规定。
国家对安全生产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称安全生产事故(以下简称事故),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或者与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关活动中发生的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事故。
根据事故中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程度、数额,事故分为五级:(一)一般事故,是指各类轻伤事故、一次重伤3人以下、一次急性职业中毒5人以下、一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下的事故;(二)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人以下、一次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一次急性职业中毒5人以上10人以下、一次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各类事故;(三)重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一次重伤10人以上、一次急性职业中毒10人以上50人以下、一次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各类事故;(四)特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一次急性职业中毒50人以上100人以下、一次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的各类事故;(五)特别重大事故,是指一次死亡30人以上、一次急性职业中毒100人以上、一次直接经济损失5000万元以上的各类事故。
第四条事故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应当坚持及时准确、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第五条县级以上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对本行政区域内各类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
第六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支持、配合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工作,并提供相应条件。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干涉和阻挠事故的调查处理及行政责任追究工作,并有权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构或者有关部门举报事故和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接受举报的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予以保护。
紧急事件应急管理流程图

经应急管理员现场判断无法 处理的应急事故,须立即拨 打120/119电话请求支援
/
N
各部门 发生紧急事故
根据应急预案处理
经应急管理员现场判断能够处理的事故,按照事 故应急预案要求寻求必要的支援,妥善处理。
立即
协调责任人
应急小组
1.对发生事故的严重性判 断错误 2.不安应急预案处理或无 应急预案
经应急管理员现场判断无法 处理的应急事故,须立即拨 打120/119电话请求支援
/
各部门
事故处理中
是 否
是
是否 影响客户
处理完毕后,应急处理人员,应组织应急处理小 组和对应部门主管人员,首先评估应急事故是否 对客户交付、产品质量产生影响。
0.5d
评估对客户影响
应急小组 责任部门主 管
/
/
/
技术部 评估对客户的影响
快速告知客户 降低对客户的影响
否
若内部事故对客户交付、质量产生影响的,按客 户要求的反馈流程第一时间告知客户,协商寻求 解决方案,将对客户的影响降低到最低。
6个月
1.张贴公告栏 2.应急演习计划
应急小组
1.教育宣传不到位 2.演习不认真对待,敷衍 了事
1.规定责任人,建立惩罚制 度 2.总经办成立稽查组
/
N 各部门 发生紧急事故 P
发现紧急事件
发现:机械工伤、火灾、停电、化学品泄漏等事 故
安全生产事故上报流程图

安全生产事故上报流程图
(据2007年6月1日起施行的国务院令第493号《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及
公司《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制定)
2
时间不得超过2
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
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
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
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
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
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
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
故。
------- “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流程图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
填写《立案审批表》立案
成立事故调查组
调查取证
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下达《行政处罚 告知书》
报法规处审核
(1) 分管领导审批
(2) 局领导集体讨论决定
主要领导审批下达《行政处罚 Nhomakorabea定书》结案批复,填写《结案审批表》
案卷归档
注:(1)罚款对个人一万元以下,对生产经营单位三万元以下 (2)重、特大事故;责令停产停业(整顿),罚款对个人一万元以上,对生产经营单位三万元以上
工作标准:事实认定清楚、证据充分有效、程序规范、法律适用准确、处罚决定适当、文书填写规范
位三万元以上 填写规范
企业一般安全事故处理流程图及工作标准

☆安委会临时会议研究制定具体的事故处理解 决措施
2个工作日内
☆事故解决措施报总经理审批
重点
☆组织公司安全委员会临时会议及时,措施合 理
B5
C5
D5
程序
公司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
☆事故解决措施经审批后,山生产副总负责组 织落实
2个工作日内
☆事故总结和事故预防预防措施报生产副总审 核
1个工作日内
☆事故总结报告和事故预防预防措施报总经理 监审核
1个工作日内
☆生产处将事故总结存档
即时
☆事故发生单位和生产处如实填写安全生产月 报表
1个工作日内
重点
☆拟写事故总结报告与制定预防措施
标准
☆总结报告全面、真实、客观
☆预防措施及时、合理、可行
1个工作日内
二、公司安全 生产管理
☆生产副总对事故定性审核
1个工作日内
☆总经理对事故定性进行审核
1个工作日内
重点
☆对所发生的事故进行定性
标准
☆定性及时准确
组织 安委 会临 时会议
C3
D3
C4
B4
D4
A4
程序
一、公司安全 生产管理制度
二、事故调查 报告
☆生产处处长组织召集安委会临时会议
1个工作日内
☆生产副总主持安委会临时会议
企业一般安全事故处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企业一般安全事故处理流程图及工作标准
(-)企业一般安全事故处理流程图
(-)企业一般事故处理管理工作标准
限 时
故性 事定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制度与预防措施》以及流程图 (一)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制度与预防措施》以及
流程图 (一)
一、制度介绍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制度与预防措施》是我国针对突发事件所制定的
一项应急管理制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
护社会稳定,确保经济稳定发展。
二、制度内容
1.责任明确:制度要求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组织和个人应当为突
发事件将所有的责任权利范围做好明确划分,并为其制定能力常态化
预案,做好应急处置准备。
2.应急处置流程:针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处置流程设置了统一的应急指
挥部,同时,还要加强各种应急力量的配备和协同,建立和完善各项
协调机制,确保突发事件的及时、有力处置。
3.台账管理:制度要求建立完善的信息和资料台账,对各类突发事件
的发生与处置及成果进行记录,为案例研究、后期改进提供有力借鉴。
三、应急流程图
1.预警阶段:当预防措施的效果不理想,存在突发事件的可能性时,
应该开始预警工作。
2.应急响应阶段:发生突发事件后,应当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设
立应急指挥部,分析研判形势,采取切实有效的应急措施。
3.后续处置阶段:当突发事件有效得到控制后,应当进行事故彻底处理、事故落实归档、对应各方进行调查处理等程序。
4.演练与改进阶段:制度要求定期组织各种形式的演练,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完善。
四、总结
《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制度与预防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一种强化国家安全、提高应急反应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重要手段。
各单位要切实履行应急工作职责,做到预防在先、应对在前、措施得当、效果明显、责任落实、风险可控,确保突发事件的有效处置,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完整版)安全事故事件报告与处理流程图

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流程图
项目经理
事故伤员 组织抢救
目击者立即报告
保护
事故现场
分公司主管领导、安全管理部门
立即报告
1小时内报告 工程所在地政府的安监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
公司领导、安监处
项目部
接受事故调查与处理
较严重的重伤以上事故2周内,内部事故调查与处理完成、报出(如政府有要求按政府时限报送)
轻伤(1周内)、一般的重伤
(2周内)事故内部事故调
查与处理完成,送公司审定后报出(如政府有要求按政府时限报送)
打120求救电话送医院
抢救、治疗
现场发生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内部调查与处理流程图
公司、分公司
成立事故调查与处理领导小组
(主管领导、安全、生产、人劳、保武、工会等部门)
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小组(成员:人劳、工会等部门)
事故调查工作小组
(成员:安全、生产、保武等部门)
事故善后处理与赔偿与谈判形成善后处理与赔偿协议
完成善后处理与赔偿
资料交人劳、安监部门归档
事故调查
事故现场
调查
目击者询
问笔录
伤者询问
笔录
项目经理、安全员、
施工员询问笔录
事故原因分析,确定事故性质及责任认定,
形成事故调查结论
按“四不放过”原则
教育伤者
责任人教育与
处理
教育职工事故隐患整改
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交公司安监部门备案交政府安监部门确认并备案
与伤者或死者家属
召开事故现场会。
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

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事故应急处理的流程图,以帮助组织在面临突发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降低损失和风险。
1. 事故发生1.1 紧急报告- 任何发现事故的员工都应立即向紧急应急联系人报告事故,并提供详细信息。
- 紧急应急联系人会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和管理层。
1.2 事故评估- 相关部门应立即进行事故评估,确定事故的类型、范围和可能的后果。
- 评估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和管理层。
2. 应急响应2.1 制定紧急应急计划- 紧急应急管理小组应按照事故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紧急应急计划。
- 应急计划应包括人员调度、资源调配、沟通和协调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2 组织紧急应急小组- 指定紧急应急小组成员,包括相关部门的代表和专业人士。
- 紧急应急小组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负责指导和协调事态应对。
2.3 现场处理- 快速到达现场,评估现场安全状况。
- 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2.4 信息收集和共享- 收集和分析事故相关信息,并及时共享给相关部门和管理层。
- 通过内部通讯工具、会议和报告等形式进行信息共享。
2.5 沟通与协调- 紧急应急小组负责与相关部门、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与协调,确保各方共同应对事故。
- 确保及时更新和反馈事故处理进展给相关人员和管理层。
3. 事故调查和分析3.1 事故调查- 紧急应急小组负责展开事故调查,确认事故原因和责任。
- 调查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管理层和相关部门。
3.2 事故分析- 基于事故调查结果,进行事故分析,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
- 提出改进建议,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4. 事后总结和改进4.1 事后总结- 进行事故后总结会议,评估应急响应的效果和各方的表现。
- 分享经验和教训,总结成功经验和提出改进建议。
4.2 改进措施- 根据事故总结和评估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确定责任人和时间表,跟进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