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概念_法逻(课堂练习与_...

合集下载

法律逻辑练习题__第二章_概念[1]

法律逻辑练习题__第二章_概念[1]

第二章概念练习题一、名词解释题1.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概念的概括和限制3.概念之间的从属关系、交叉关系、全异关系、反对关系、矛盾关系4.种差5.划分二、填空题1.“附加刑指罚金、剥夺政治权利和没收财产”。

这句话是从()方面来明确“附加刑”这一概念的。

2.根据概念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非法行为”这个概念是()概念,它的论域是()。

3.从概念间的关系来看,“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具有()关系;“联合国”与“中国”具有()关系;“动物”与“昆虫”具有()关系;“小说家”与“作家”具有()关系;“普遍概念”与“实体概念”具有()关系;“宪法”与“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关系。

4.“在四川工作的人”(a)与“四川人”(b)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5.“抢劫集团”(a)、“抢劫集团的成员”(b)、“犯罪集团”(c)这三个概念间的关系,可用欧拉图表示为()。

6.划分是揭示概念()的逻辑方法、它由()、()和()这三部分组成。

7.概念的概括和限制的逻辑基础是()。

8.罪名概念定义的一般结构形式是()。

9.从概念是否反映集合体来看,“这次会议的代表来自全国各地”中的“这次会议的代表”表达的是()概念。

10.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数量,“这个犯罪分子”是()概念;“这些犯罪集团”是()概念。

11.下定义时,如果被定义项的外延大于定义项的外延,那么就会犯()的逻辑错误。

12.“法院”与“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这两个语句表达了()关系的概念,而“马达”与“电动机这两个语词表达的是()概念。

13.“这个书亭出售的书很多,有工具书、字典、文艺书、科技书和社科书。

”这一划分,违反了()规则,犯了()错误。

14.“刑法是国家的法律”作为“刑法”的定义,违反了()的规则,犯了()的逻辑错误。

15.“我家门口栽了几株花卉。

”这一语句在使用概念方面犯了()的错误。

16.“子项相容”的划分与“划分过宽”的划分之间具有()关系。

法律逻辑学第二章 概念

法律逻辑学第二章 概念

b
a
三,真包含关系
:如果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 的全部外延并且后者仅仅构成前者外延的 一部分,那么前者与后者具有真包含关系. 例:生物, 植物
b
a
四,交叉关系
:两个概念的外延部分重合的概念关系 例:数学家 逻辑学家
a b
五,全异关系(不相容)如果两个概念外延完全不同,那么这两个概 念之间的关系就是全异关系. 地球 火星 正确思想 不正确思想 山羊 崖石 可分为矛盾关系,反对关系 (一)矛盾关系:如果两个概念外延完全不同,但他的外延相加正好等 于其属概念外延. 正义战争 非正义战争 体力劳动 脑力劳动 固体 非固体
第五节 定义
一,定义的概述 1,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 , 就是用精练的语句,简明的方式将这个概念的内涵揭示出 来,揭示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 例: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2,定义结构:被定义项:被揭示内涵的概念. 商品 定义项:用来揭示内涵的概念.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定义联项:联结上述两项的. Ds就是Dp 3,定义作用
第六节 划分
一.概述
1,划分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它是将一个属 概念依据一定标准分成若干个种概念,以明确概念的 外延. 工业 生产商品不同, 重工业 轻工业 2,划分三个要素组成:母项,子项,划分的根据 社会形态(母),生产方式不同(根据)原,奴, 封,资,社,共
二,划分种类 (一)一次划分 只包括子项和母项两个层次的划分. (二)连续划分 包括母项,子项两个以上层次的划分 哲学派别:唯物:朴素,机械,辨证; 唯心:主观 唯心,客观唯心 二分法:把属概念划分为两个互为矛盾的种概念的划 分方法
练习题: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商品 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定义中,从定义的结果看,"商品"是 ( ),"用来交换的是( ),"劳动产品"是( ). 2."中国位于亚洲"这一句话中,"中国"与"亚洲"这两个概念外延之间的 关系( ) 3.从"北京大学"到"北京大学中文系",作为概念的限制,犯了( )的错 误. 4.如果一个定义犯了"定义过窄"的逻辑错误,那么它的定义项与被定义项的 外延之间是( )关系,被定义项与定义项外延之间是( )关系. 5."概念"与"命题"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是( )和( ). 6."今天我们班同学用了2度电"这一命题中的"我们班同学"这一概念是( ) 概念或( )概念. 二,单项选择题: 1."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 )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负概念 2."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这两个概念属于( ) A.二者都是单独概念 B.二者都是普遍概念 C.前者是单独概念,后者是普遍概念 D.前者是普遍概念,后者是单独概念 3.下列各组概念中,具有种属关系的是( ) A.日本——亚洲 B.太阳——地球 C.《狂人日记》——《鲁迅全集》 D.支命题——变项

法律逻辑练习题 概念

法律逻辑练习题  概念

法律逻辑练习题:概念1. 什么是法律逻辑?法律逻辑是指运用逻辑思维分析法律问题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对法律事实和法律规则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以达到对法律问题的准确理解和解决。

法律逻辑不仅仅包括对法律规则的推理,还包括对法律事实和证据的分析以及对法律对策和解决方案的思考。

2. 为什么需要法律逻辑?法律逻辑在法律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是几个需要法律逻辑的原因:a. 确定法律问题的准确性在解决法律问题时,首先需要确定问题的准确性,即弄清楚问题的真正法律含义。

通过运用法律逻辑,我们可以对法律事实和规则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推理,从而正确确定问题的本质。

b. 理解和解释法律规则法律逻辑帮助我们理解和解释法律规则。

法律规则通常是由逻辑思维紧密构建而成的,因此理解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对于正确应用法律规则至关重要。

通过运用法律逻辑,我们可以深入分析法律规则的内涵和外延,准确把握规则的含义和作用。

c. 判断案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法律逻辑有助于判断案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在解决法律争议时,我们需要通过运用法律逻辑对事实和证据进行科学严谨的分析和推理,从而判断案件的合理性和合法性。

只有通过合理推理,才能准确判断案件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和道理。

d. 辩护和诉讼策略的制定法律逻辑对于制定辩护和诉讼策略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运用法律逻辑,我们可以对案件的法律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思考,从而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辩护和诉讼策略。

合理使用法律逻辑,可以在辩护和诉讼中具有更强的说服力和影响力。

3. 法律逻辑的基本原则在运用法律逻辑进行分析和推理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a. 逻辑一致性原则逻辑一致性是指在推理过程中不出现逻辑矛盾或冲突,保持推理的内在连贯性。

在法律逻辑中,逻辑一致性原则要求我们在分析和推理过程中,避免使用相互矛盾的观点或推理方式,保持思维的连贯性,以确保推理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b. 非矛盾性原则非矛盾性原则要求推理的结果不能与已知事实或规则相矛盾。

第二章法律逻辑学概念

第二章法律逻辑学概念
内涵,它是人们认识的成果。 认识性内涵的构成性质,是对象本身客观
地区别于其他对象的性质。
例如:
①前述关于“笔”的内涵
②鸟(A)=具有角质的喙、无牙齿(T1)、体 外被覆羽毛(T2)、前肢为两翼,能飞翔的 (T3)+脊椎动物(B)。
⑵ 规定性内涵
规定性内涵就是根据实践需要,通过人为 规定方式所确立的内涵。
2、普遍概念:是指外延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 象的概念。
其外延对象,可能是可数的,也可能是不 可数的。
从语词角度看是通名,如: 普通名词、形 容词、不及物动词
如:人、商品、学生、法律、大桥……
3、空概念,亦称虚概念:就是在现实世界 中外延没有任何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 一个空类或空集。
例如:
(根据概念外延数量的多少来分类)
1、单独概念:是指外延仅有一个对象的概念。 单独概念没有量词,因此单独概念没有全称和特称。
如:中国、长江、周恩来、布什、 《阿Q正传》的作者……
从语词角度看: 专有名词、摹状词
*摹状词:是通过描述事物的特有属性来指称某事物的语词, 或是那些包含了数目序列、包含了最高程度限制词、包含了 “这个”、“那个”等指示词的语词。 如,中国第一部宪法、世界最高峰等。
规定性内涵的构成性质带有一定的“主观 性”。
例如:
①前述关于“商业秘密”的内涵。
②私法(民商法)上的“善意”≠“善 良心肠”,而是=“不知情”。
2、合取式内涵与析取式内涵
(根据表达式的逻辑结构不同来分类)
⑴合取式内涵:亦称并且型内涵(或 交集型内涵)
T=(T1 T2 ….. Tn)
③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A),是指医疗机 构及其医务人员(T1)在医疗活动中,违反 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 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T2),过失(T3)造 成患者人身损害(T4)的事故(B)。(《医疗 事故处理条例》第2条)

大学师范生《逻辑学》课程课堂笔记(第二章第八节)

大学师范生《逻辑学》课程课堂笔记(第二章第八节)

第八节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一)——概念的限制与概括1.概念的限制法(书P35)它是指通过增加概念内涵以缩小概念外延,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

例如,阮老师课堂的拓展例子:普遍概念(大类)普遍概念(小类)单独概念女人→大学毕业的女人→能两情相悦的大学毕业的女人→最终与我结婚的能两情相悦的大学毕业的女人(结论:内涵愈多,外延愈小。

)注意:(1)概念的限制是思维重点由一般转向特殊的过程。

(2)在使用限制法时,常犯的逻辑错误有:缺少限制、多余限制、限制不当等。

限制不当的例子:大树归大队,小树归个人。

此“树”概念的限制不当,未限制其详实的大小尺寸,容易被人钻掉空子。

2.概念的概括法(书P38)它是指通过减少概念的内涵,以扩大概念的外延,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

例子:文学包括小说、诗歌、散文、戏剧四大类。

小说→文学→艺术→社会意识形态→社会的上层建筑注:概念的概括是思维的重点由特殊转向一般,由具体转向概括的过程,以便更深刻地认识事物的共性。

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二)——概念的定义法1.定义(书P39)(1)定义的含义:它是指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

其中,被定义项:是指被揭示内涵的概念。

记作“Ds”。

定义项:是指用以揭示被定义项内涵的概念。

记作“Dp”。

定义联项:是指联结定义项和被定义项之间的词项。

例如:等腰三角形就是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其中,“等腰三角形”为被定义项;“就是”为定义联项;“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为定义项。

因此,我们可以把定义抽象为如右形式:Ds就是Dp2.常用的定义方法——属加种差法(书P40)即:被定义项=种差+邻近的属分析:被定义项即如“等腰三角形”,种差即如“两边相等”,邻近的属即如“三角形”。

3.定义的种类(书P41)(1)实质定义1.种类①性质定义:以对象的性质作种差的定义。

例如阮老师的课堂例子:“人”是“能够制造工具并利用工具进行生产制造的高级动物。

法律逻辑学第二章

法律逻辑学第二章

Nanjing University
二、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1、概念是内涵与外延的统一体 说明: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其确定的内涵与外 延,二者结合而成科学的概念。概念的不同 即是指内涵或外延的不同。
2、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相辅相成 (1)概念确定时,确定的内涵规定了确 定的外延。内涵的改变而引起外延的变化, 从而引起概念的变化。
(二)合取式内涵与析取式内涵(补充) (根据内涵表达式的逻辑结构不同来分 类) 1、合取式内涵:(亦称“并且型内 涵”) T=(T1∧T2∧……∧Tn)
(“∧”读作“合取”,相当于“且”) 例:前述“水果”、“商业秘密”的内涵。
Nanjing University
2、析取式内涵(亦称“或者型内 涵”) T= (T1∨T2∨……∨Tn)
(“∨”读作“析取”,相当于“或”)
例:重婚罪,就是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 婚(T1),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 结婚的(T2)犯罪行为(B)。 (《刑法》第258条)
Nanjing University 三、概念的外延与归类活动 (一)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extension):亦称概念的 “所指”(designation),也就是具有内涵 所指称的各个对象,亦即范围问题。 概念的外延,法学上通称为“适用范围”。 例:“笔”的外延,就是各式各样的笔,如 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粉笔……
Nanjing University
本质属性:特有属性中根本性的、基础 性的,决定其他特有属性的那些特有属 性。本质属性反映为深刻的概念即科学 概念,它把握的是对象的必然的性质, 如科学的“人”的概念、“金”的概念。 对象的特有属性是多种多样的,本质属 性也是多方面的。
Nanjing University 对象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 例如:①柏拉图:人是两足、无羽毛、直立 行走的动物; ②亚里士多德:人是城邦(政治)的动物; ③荀子: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 毛也,以其有辩也。 这些都是人的特有属性,但未必是人的本 质属性。

法律逻辑学讲义

法律逻辑学讲义

第三节 法律工作与逻辑学 一、法律工作与逻辑的关系 1、法律的发达总是同逻辑学的 发达相伴随; 2、逻辑方法作为一种基本的方 法在法学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 中一直被广泛运用着。
对法学专业学生,逻辑学具有 更重要的作用:

不仅在立法中法律条文力求准确、严谨需要 运用逻辑学知识,而且在司法实践中,无论 是侦查、检察、审判,还是法律文书的写作, 都要运用逻辑学知识。它是法律专业进行集 中思维清晰化训练的课程,具有较强的思维 实践性.对于准确理解、把握其它专业课程 的知识结构、体系、脉络有着较大的指导作 用。因而,作为法学专业的课程之一,本课 程具有更强的应用性和现实性。
逻辑的分支学科,它的任务在于把形式 逻辑的一般原理应用于法律工作的实际, 探索在法律领域应用形式逻辑的具体特 点的科学。 是“供法学家、特别是供法官完成 其任务之用的一些工具、方法论工具或 智力手段”。 (佩雷尔曼,比利时法学家)
2、 法律逻辑的研究对象
与形式逻辑的具体对象相同, 只不过必须结合法学及法律工作
狄更斯忙反问:“那你知道我是谁吗?” 陌生人惊讶之际,狄更斯直言不讳地说: “我是作家狄更斯。你不能罚我的款, 因为虚构故事是我的专业。” 问:如果你是执法者(故事中的陌生人) 能否罚到狄更斯的款?为什么?
例3:
故意杀人者应处死刑,行刑
者是故意杀人者,所以,行刑者 应处死刑。

在古希腊,有一个“有角的”诡辩。 这个诡辩是这样说的:“你没有失 去的东西,还在你那里;你没有失 去角,所以,你有角。” 试问:在这个诡辩中,诡辩家 使用的诡辩手法是什么?要害在哪 里?

刑事判决书
1.犯罪事实 2.辩护人的辩护意见 3判决依据及判决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只猫导致一场战争胜 负”:

逻 辑 学(第二讲)

逻 辑 学(第二讲)

学生 大学生
女大学生
内涵 在学校或其它教育、 研究机构学习的人
外延 小学生、中学生、 大学生、研究生
内涵
在高等学校或其它 教育、研究机构接 受高等教育的人 内涵 在高等学校或其它 教育、研究机构学 习的接受高等教育 的女性(人)
外延
男大学生、女大 学生
外延 女大学生
二、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反变关系
• 共性:纺织品
• 特性:遮盖;擦拭;保洁;防污、增加美观;
“类”
• 事物由于属性相同或相异而分为不同的“类”。
• 属性相同的事物构成同类,属性相异的事物构成异类。
• 组成类的个别事物叫做类的分子。
• 如果一个大类由若干个小类组成,大类就叫做母类,小类
叫做子类。
• 例如:生物;动物;哺乳动物;人类;
2.概念与语词的根本区别
概念属思维范畴,具有全人类性; 语词属语言领域,具有民族性和地域性。 汉语 英语 女孩 哈尼语 傣语 苗语 姑娘 girl 爱尼 仆少 咪彩
概念是一种思维形式,语词是一种语言形式。 概念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
语词只是表达概念、标志事物的一组符号。
概念必须借助词语来表达;
课堂练习:
• • • • • • • • • • 老赵是个大老粗,很不会说话,经常一开口就得罪人。 有一天他请四个朋友:张三、李四、王五、小刘吃饭。 结果,张三、李四、王五都如约来了,唯独小刘没到。 老赵随口就说了句:“唉,该来的怎么没来?” 张三一听,“该来的没来,那我就是不该来的咯,”于是转身就走了。 老赵一看,赶紧说,“怎么不该走的走了?” 李四一听,“嗬,不该走的走了,那我才是该走的呗。”扭头也走了。 老赵这下急了,追出去说:“我又不是说你。” 王五一听,“不是在说他,这不摆明了在说我呢,还是赶紧走吧。” 好好的一顿饭结果不欢而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血清疫苗、
血液制品和诊断药品等。” (2)“森林可分为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和特 种用途林。” (3)“地球可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
7
2012-11-7
六.试析下面概念划分的组成及其逻辑错误。
(1)“违法行为尽管多种多样,但是总的可分为刑事违
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金融违法行为、
1
2012-11-7
第二章 概念
2
2012-11-7
第二章
概念
课堂练习与研讨
3
2012-11-7
一、区别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是
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1)“北京大学的学生多数是本科生。”
(2)“北京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3)“这堆苹果至少有200公斤。”
(4)“这堆苹果都是‘红富士’。”
(1)a.苹果、
(2)a.中国、 (3)a.工人、 (4)a.知识分子、
b.苹果树、
b.浙江省、 b.妇女、 b.江苏人、
c.苹果园
c.宁波市 c.女工代表 c.南京人
5
2012-11-7
四、下列各组概念,由前者到后者,哪些属
于正确的概括?哪些不是正确的概括?
(1)“助理审判员”→“审判员”→ “民事审判庭庭 长” (2)“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公民”→“有中国国籍 的人”
(3)“女子排球队队员” →“来自球队队员”→“运动员” (4)“中国西部地区”→“中国”→“联合国”
6
2012-11-7
五、下列语句中,哪些语句(或语句中的哪些部分)属于
对概念外延的揭示?其中,哪些是列举?哪些是划分? (1)“药品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 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 质,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化学原料及其
(5)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
(6)人定胜天。
4
2012-11-7
二、区别下列语句中标有横线的概念,是单独概念
还是普遍概念。 (1)“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当尊重别国的主 权。” (2)“国家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中华人 民共和国宪法》第5条) 三、用欧拉图表示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经济合同方面的违法行为以及未成年人的违法行为和婚
姻家庭方面的违法行为。” (2)“改革开放以来,这个村的村民喂养的家禽发展 很快,鸡、鸭、鹅、鱼、兔都比两年前增长了一倍以 上。”
(3)“这个学校的教师多数是40岁以上的教师,青年
教师和女教师只占少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