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水质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道客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道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指用于评价和监测地表水体质量的一系列参数和限值。
这些标准通常由政府或相关机构制定,旨在保护水体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和保障公众健康。
以下是中国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规定的一些主要参数和限值:
1. 总氮(mg/L):I类水质≤ 0.15,II类水质≤ 0.5,III类水质≤ 1.0,IV类水质≤ 1.5,V类水质≤
2.0。
2. 总磷(mg/L):I类水质≤ 0.02,II类水质≤ 0.1,III类水质≤ 0.2,IV类水质≤ 0.3,V类水质≤ 0.4。
3. 化学需氧量(COD)(mg/L):I类水质≤ 15,II 类水质≤ 20,III类水质≤ 30,IV类水质≤ 40,V类水质≤ 50。
4. 溶解氧(mg/L):I类水质≥ 7,II类水质≥ 6,III类水质≥ 5,IV类水质≥ 4,V类水质≥ 3。
5. 水温(℃):I类水质≤ 28,II类水质≤ 30,III类水质≤ 32,IV类水质≤ 35,V类水质≤ 40。
请注意,具体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可能因不同国家、地区或目标而有所不同。
用户应根据当地的法规和准则来获
取最新和详细的标准信息。
中国地表水标准

中国地表水标准
中国地表水标准根据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分为五类:
1. 一级水: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和渔业用水标准,占总评价河流长度的28.1%。
2. 二级水:轻度污染,符合地面水水质卫生标准,可作渔业用水,经处理后可作饮用水,占总长度的39.5%。
3. 三级水:较重污染,可作农业灌溉用水,占总长度的19.5%。
4. 四级水:重污染,不符合农业灌溉要求,占总长度的6%。
5. 五级水: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此外,地表水还根据功能分为以下几类:
1. 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2. 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3. 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4. 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
5. 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以上信息是根据我国相关部门对全国878条河流,总长度为87100k m的河流水体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的。
地表水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地表水恶化以及科技进步,可能会进行相应的调整。
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四类水质标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和相关标准规定,地表水分为四类水质,分别为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
其标准如下:1. Ⅰ类水质标准:pH值:6.0-9.0溶解氧:≥7.0 mg/L氨氮:≤0.15 mg/L总磷:≤0.02 mg/L总氮:≤1.0 mg/L石油类:≤0.02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02 mg/L结合态氰化物:≤0.05 mg/L其他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2. Ⅱ类水质标准:pH值:6.0-9.0溶解氧:≥6.0 mg/L氨氮:≤0.5 mg/L总磷:≤0.03 mg/L总氮:≤1.5 mg/L石油类:≤0.1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1 mg/L结合态氰化物:≤0.1 mg/L其他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3. Ⅲ类水质标准:pH值:6.0-9.0溶解氧:≥5.0 mg/L氨氮:≤1.0 mg/L总磷:≤0.05 mg/L总氮:≤2.0 mg/L石油类:≤0.2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2 mg/L结合态氰化物:≤0.2 mg/L其他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4. Ⅳ类水质标准:pH值:6.0-9.0溶解氧:≥4.0 mg/L氨氮:≤1.5 mg/L总磷:≤0.1 mg/L总氮:≤6.0 mg/L石油类:≤0.5 mg/L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BAS):≤0.3 mg/L结合态氰化物:≤0.5 mg/L其他有害物质: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这些标准旨在保护和维护水体的生态环境,确保地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不同地区和不同用途的水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严格的水质标准。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标识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标识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标识是一种标识地表水质的分类方法,根据一定的指标确定水体的品质。
根据中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GB 3838-2002)规定,地表水质可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
一类水质: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的水,具有直接供人口使用的品质要求,如无色、无臭、微甜等。
二类水质:用于近岸海域、游泳区的水或者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水,需要具备较好的水质,无明显异味、适合生态环境要求。
三类水质:用于一般景观环境的水域,包括湖泊、河流、水库、运河等,水体清澈透明,适合进行娱乐、观赏等一般水域要求。
四类水质:用于一般农田灌溉的水源,水体颜色和气味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变化,但不影响农业生产的需求。
五类水质:用于特定工业用水,水体有明显的颜色、气味和浊度等,适合满足特定工业生产工艺的要求。
这些水质标准标识有助于监测地表水质,保护水资源,维护环境生态平衡,并对水体的管理及治理提供参考。
地表水 水质标准

地表水水质标准
一、pH值
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度的指标,pH值过高或过低都会对水生生物和人类产生负面影响。
根据国家环保局发布的标准,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pH值在6.5-8.5之间为正常范围。
二、溶解氧
溶解氧是衡量水体中溶解氧含量的指标,对水生生物的生存和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溶解氧含量应大于5毫克/升,小于2毫克/升则视为缺氧。
三、悬浮物
悬浮物是指水中不溶解的固体物质,包括泥沙、尘埃、微生物等。
过多的悬浮物会降低水质透明度,影响水生生物生长和水质稳定。
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悬浮物含量应小于100毫克/升。
四、化学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是指水体中有机物分解过程中消耗氧化剂的量,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
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COD值应小于15毫克/升。
五、总氮和总磷
总氮和总磷是衡量水体中营养物质含量的指标,过高的氮、磷含量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蓝藻等藻类大量繁殖,破坏水生态平衡。
地表水水质标准规定总氮含量应小于1.0毫克/升,总磷含量应小于0.2毫克/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了保护和管理地表水体,维护水环境的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而制定的标准。
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相应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标准的内容包括水质指标、限值要求以及监测和评价方法等。
以下是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中的一些水质指标和限值要求:
1.水质类别:标准将地表水分为四个类别,分别是Ⅰ类、Ⅱ类、Ⅲ类和Ⅳ类,由好到差排列。
Ⅰ类水质为最优,Ⅳ类为最差。
2.主要水质指标:
-总大肠菌群
-氨氮
-总磷
-总氮
-高锰酸盐指数(CODMn)
3.限值要求:不同水质类别对上述主要水质指标有不同的限值要求,每个类别都有相应的限值范围。
例如,Ⅰ类水质对总大肠菌群的限值为0个/100ml,Ⅱ类为1000个/100ml,Ⅲ类为5000个/100ml,Ⅳ类为2万个/100ml。
其他水质指标也有相应的限值要求。
4.其他辅助指标:标准还包括一些辅助指标,如铅、镉、汞等重金属的限值要求,以及挥发性酚、石油类物质等有机物的限值要求。
地表三类水标准

根据中国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被分为三类:Ⅰ类、Ⅰ类和Ⅰ类。
每个类别都有特定的水质要求和适用范围。
Ⅰ类地表水:这是最高水质标准的类别,适用于供应人类直接饮用的水源地。
它要求水质清澈透明,无色无味,无任何有害物质,微生物数量极低。
此类水源通常位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区等环境优良的地区。
Ⅰ类地表水:这是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和生活饮用水的类别。
水质要求相对较高,要求水体中各项指标均在一定范围内,如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重金属等物质的含量都有一定的限制。
Ⅰ类地表水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用水。
Ⅰ类地表水:这是适用于农业灌溉、景观水体和一般环境用水的类别。
虽然水质要求相对较低,但仍然需要保证水体中的主要指标不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
Ⅰ类地表水通常用于农田灌溉、公园湖泊、人工水体等非直接人类饮用的场所。
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中国的水环境质量标准,其他国家或地区可能有不同的分类和标准。
此外,地表水质量还受到许多其他因素的影响,如水源保护、污染物排放管控等。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

地表水五类水质标准地表水是指地表之上的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是人类日常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水源。
地表水的质量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地表水的质量进行监测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地表水的质量标准是根据水体的水质特征和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来制定的,不同的水体类型有着不同的水质标准。
根据《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的规定,地表水分为五类,分别是Ⅰ类、Ⅱ类、Ⅲ类、Ⅳ类和Ⅴ类。
不同的水质类别对应着不同的水质要求和适用范围。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五类水质标准的相关内容。
第一类地表水是指水质较好的地表水,适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区和一级保护区。
这类水质要求水质优良,无色无味,无异味,无毒性,无放射性,无有害物质,不含寄生虫卵和致病菌。
水质清澈透明,无浑浊物质,无悬浮物质,无沉淀物质,无藻类、藻毒素和异味物质。
此外,Ⅰ类地表水还要求水质稳定,无污染源的影响。
第二类地表水是指水质较好的地表水,适用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一般保护区和二级保护区。
这类水质要求水质良好,对人体无害,无色无味,无异味,无毒性,无放射性,无有害物质,不含寄生虫卵和致病菌。
水质清澈透明,无浑浊物质,无悬浮物质,无沉淀物质,无藻类、藻毒素和异味物质。
Ⅱ类地表水还要求水质稳定,无明显污染。
第三类地表水是指水质一般的地表水,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农田灌溉水源地等。
这类水质要求水质一般,对人体无明显危害,无色无味,无异味,无毒性,无放射性,无有害物质,不含寄生虫卵和致病菌。
水质清澈透明,无浑浊物质,无悬浮物质,无沉淀物质,无藻类、藻毒素和异味物质。
Ⅲ类地表水还要求水质稳定,对生态环境无明显危害。
第四类地表水是指水质较差的地表水,适用于一般农业用水区和渔业区。
这类水质要求水质较差,对人体有一定危害,有色有味,有异味,有毒性,有放射性,有有害物质,不含寄生虫卵和致病菌。
水质可能出现轻微浑浊,轻微悬浮物质,轻微沉淀物质,轻微藻类、藻毒素和异味物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ppt
12
精选ppt
13
5.地表水环境基本项目分析方法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GB3838--2002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
单位:mg/L
序号
项目
1
硫酸盐(以SO24 - 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
氯化物(以C1-计)
精选ppt
8
2.3.4其他一些水质指标
• 热污染:工业冷却水 • 氧气含量;水体化学反应;水体生物习性; • 富营养化
• 放射性污染: • 扩散;富集
放射性物质标记
精选ppt
9
3. 水质标准
国家规定的各种用水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生物性质 方面的要求。根据供水目的的不同,存在着饮用水水质标准、 农用灌溉水水质标准等。各种工业生产对水质要求的标准也各 不相同。
2、地表水的水质、水质指标
2.1 水质 水体质量的简称。它标志着水体的物理(如色度、浊度、 臭味等)、化学(无机物和有机物的含量)和生物(细 菌、微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特性及其组成的 状况。
精选ppt
3
2.2 水质指标
人们在工业、农业生产和日常的生活用水中,所要求的 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量达到的一定标准,叫做水 质指标。
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且是研究水体 自净能力的依据之一。
2.3.3生物性指标
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等 细菌总数:指1mL水个所含各种细菌的总数,是评价水 质清洁和净化效果的一项指标。饮用水细菌总数不超过 100CFU/ml。 大肠杆菌指数:是指1L水中所含大肠菌落的个数。判断 水体污染的来源和安全程度。每100ml水不得检出。
氰化物:包括无机氰化物、有机氰化物和络合状氰化物。氰 化物具有剧毒。
③氧平衡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在其分解过 程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 即为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这是反映水体中 有机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氧mg/L)。BOD5
精选ppt
6
地表水水质标准
2017.4.7
精选ppt
1
目
• 地表水
录
• • 地表水水质、水质指标
• 地表水水质标准
• 地表水环境标准值
• 监测方法
精选ppt
2
1、地表水
地表水(surface water),是指陆地表面上动态水和静态 水的总称,亦称“陆地水”,包括各种液态的和固态的水 体,主要有河流、湖泊、沼泽、冰川、冰盖等。它是人类 生活用水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各国水资源的主要组成部 分。
2.3 常用水质指标
2.3.1物理性指标
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固体物质
总固体量(TS) 是指总溶解固体量(TDS)和总悬浮固体量(TSS)之 和。是在一定温度下,将水样烘干后残留在器皿中的 物质。
精选ppt
4
2.3.2化学性指标 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pH值,硬度,营养物质… 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重金属,氰化物,酚类… 氧平衡指标:BOD,COD,TOC,TOD与DO
包括:饮用水水质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水水质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地下水水质标准等。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依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 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划分为五类:
精选ppt
10
Ⅰ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 Ⅱ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 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 Ⅲ类 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鱼虾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Ⅳ类 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 水区; Ⅴ类 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
③氧平衡指标 生化需氧量(BOD):一些天然存在的有机物在其分解过程 中,需要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这个过程所需要的氧量即为 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这是反映水体中有机污 染程度的综合指标之一(氧mg/L)。BOD5
化学需氧量(COD):指在一定条件下,水中各种有机物与 外加的强氧化剂作用时消耗的氧化剂量。它是表示水中还原 性物质多少的一个指标。 CODCr CODMn
总有机碳(TOC):包括水中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 的全部碳量,也是评价水样中有机污染物的一个综合参数。 测定结果以碳表示 。
精选ppt
7
总需氧量(TOD):指当水中有机物全部被氧化时所需 的氧量。测定结果以氧表示 。
溶解氧(DO):是指溶解于水中分子状态的游离氧。 用每升水里氧气的毫克数表示。
对应地表水上述五类水域功能,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 目标准值分为五类,不同功能类别分别执行相应类别的标准值。 水域功能类别高的标准值严于水域功能类别低的标准值。同一 水域兼有多类使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 实现水域功能与达功能类别标准为同一含义。
精选ppt
11
4.地表水环境基本项目标准值
3
硝酸盐(以N计)
4
铁
5
锰
标准值 250 250 10 0.3 0.1
精选ppt
16
精选ppt
17
谢谢
精选ppt
18
①一般化学性指标
pH:指示水样的酸碱性,是水质净化时的重要控制指标。 我国饮用水的pH标准在6.5~8.5之间。
硬度:水体含矿物质的水造成水的硬度,主要是钙盐、镁 盐等。
营养物:P、N、K、S。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主要原因。
精选ppt
5
②有毒化学性指标
酚类化合物:对鱼类有毒害作用。
汞(Hg)及其化合物:水俣病。 镉(Cd)的化合物:痛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