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夜色 第二课时教案小学语文一年级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 9《夜色》 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9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子头;会写“色、外”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读懂课文,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4.了解省略号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用“一……就……”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以及带有省略号的句子,深刻体会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是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任务一:品读课文,体验心情活动1:品读课文,感受“害怕”1.出示图片。
仔细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呢?他的周围都有什么?他会想些什么呢?)小朋友害怕、惊恐的表情,周围有玩具娃娃,窗外是漫天星星……2.由图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夜晚,他是什么心理?(板书:害怕)找一找文中“我害怕”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3)“我”看到乌黑的夜色,会想到一些什么呢?指导想象练说并读好省略号。
(4)你有过类似害怕的经历吗?请你用上“一……就……”也来给同学们介绍介绍?3.这个小朋友一天黑就不敢往外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原因是什么呢?找一找第一节的哪句话能体现害怕的原因。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比较与区别:“很小”与“很小很小”代入语境中读:我从前胆子很小。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
小朋友,带着与“我”一样的感受,用你的声音把“我”的胆小读出来吧。
重点指导朗读好省略号。
活动2:品读课文,感知“勇敢”1.出示图片:看,同样是满天星星的背景下,这个小男孩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高兴、欢笑、接受、开心等等)2. 是谁让这个小男孩的脸色在夜色下发生了变化的呢?读读第二节,找找句子。
指生读句子: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指导理解“偏要”的意思。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部编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二课时备课教案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开火车进行扩词。
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出示词语。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一抄。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二、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再
(2)左右结构:晚外
(3)上下结构:笑爸色看
3.学生书空。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

新人教统编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夜色》第2课时优质课教案教学目标1.读好长句子的停顿,读懂句子意思。
2.启发学生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就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板块一回顾课文,问题导入1.学生朗读课文,教师引导回顾上节课内容。
2.设疑导入:夜色下面有什么,是什么原因让怕黑的小朋友胆子变大,不再害怕?让学生带着这样的疑问,走进今天的课堂。
板块二细读课文,理解分析1.学习第1小节,体会害怕的原因和感觉。
(1)朗读第1小节,注意提醒学生读通、读顺,注意停顿。
(2)引导学生交流对文中小朋友的了解,总结出“我”害怕黑夜,胆子很小。
(3)在对内容基本理解的基础上,深入交流探讨:①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胆子很小?引导学生抓重点,在文中找答案。
(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②学习“可我一看到窗外心就乱跳”中“一……就……”的句式,引导学生体会妈妈讲勇敢的故事对“我”没有作用,我依旧胆小的心酸无奈。
并鼓励学生尝试造句。
示例:天一下雨我心情就不好。
我一到家小狗就出来迎接我。
一放假,爸爸妈妈就带我出去玩儿。
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我”会看见什么,心里怎么想的等等,让学生互相交流。
示例:“我”会看到晃动的树,黑黢黢的大鸟;想到吃人的野兽,想到书中描绘的大妖怪等。
④鼓励学生结合实际,说说自己害怕黑夜的经历,说清楚自己为什么害怕,当时想的什么,有怎样的举动,是什么样子的等等,尽量说得清楚具体。
示例:我很害怕黑夜,一听到呼呼的风声就觉得是野兽在嘶吼,总担心它会跑到家里把我吃掉。
这个时候我的心跳会加速,非常恐惧害怕,我赶紧把窗帘紧紧拉上,飞快地跳到床上,蒙头躲在被子里,大气也不敢喘。
(4)在理解诗歌内容后,指导学生朗读第1小节,注意读出小诗的韵脚,读出“我”害怕、恐惧的感情。
2.学习第2小节,体会夜晚的美好。
(1)带领学生回顾第1小节内容,根据妈妈讲故事并没有让“我”勇敢,引导学生思考爸爸又是怎样做的,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第2小节。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第二课时)|人教部编版

㈡学习第一节。
1.师:谁来读一读第一节。
①指名读。
②谁再来读一读,大家体会一下两个人谁读得更好。
③指名读。
④生评价:第二个同学读得好,因为他把标红色的字重读了,所以更好。
小结:你太会学习了!我发现了同学们听得都很认真。借助朗
读符号,我们可以读得更有诗意了。
课 题
9.夜色
课 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偏”的意思。
3.结合上下文理解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偏”的意思。结合上下文理解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教具学具准备
幻灯片
课型
讲读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复习词语: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夜色》。(板书课题)
2.读中体会小朋友胆小的句子。
师:开始小朋友胆子很小,你是从哪句话体会到的?用“—”划出来。
①指名答。
②师指正。
3. 结合上下文理解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师:谁再来读一读这一节,想一想,省略号里面省略了哪些内容?
生思考。
指名答。
小结:在这里省略号表达了小朋友当时忐忑的心情。
㈢学习第二节。
1.理解“偏”的意思。
9预设:外面太黑了,我不敢出去。
10师:还是出去走走吧!(拉着孩子出去)
小结:作者在这里用词准确得当。
2.改写句子:
①师:谁再来读一读这一节,想一想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
②出示图片,生结合课件说一说。
③指名说。
④师指正。
小结:在夜晚也能看见美丽的景色,从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引导学生体会意境。
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9夜色第二课时 人教部编版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做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重点、难点初步懂得“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1.小朋友我们又见面了,昨天你们学的这么认真,老师可喜欢你们了,我可想你们了。
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夜色》,好吗?2、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好多生字宝宝,还记得吗?出示打开《课堂作业本》第32页第二题的词语,自己先读一读。
会读了吗?那我们合作再来读一读,老师读一个,你读一个。
准备好了吗?————哇太棒了————我们交换再来试试,你们读一个,老师读一个,胆子预备起————看来你们把词语宝宝都记住了。
二、学会勇敢,发现美好1.上一节课我们知道了“我”非常胆小,为了我不在害怕妈妈把勇敢的故事讲了又讲——可是小男孩还是很胆小,看来妈妈的办法不管用。
那爸爸想出了什么办法让我变得勇敢呢?今天我们来读读课文第二小节,好吗?。
2.第二小节(1)第一句“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来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句子呈现)①那爸爸到底想了个什么办法?(ppt出示这句话)对了,拉我去散步——那小男孩喜不喜欢散步呢?————你们从哪个词看出来?“偏要”,加红————来,一起来读一读,读出我不情愿的心情!②可是,我还是跟爸爸一起来到了外面,看到了什么?————加音乐,夜晚美景欣赏,最后一张图片停留在夜晚的花草图上————啊,我们发现原来(引读)——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老师强调:“花草都像白天一样微笑。
”(在老师读的时候有意识的强调了“白天”)③是呀,它们都在微笑,多美呀,就像白天一样的美丽!④诶小朋友们想一想除了花草在微笑,还有什么呢也在微笑呢?(原来萤火虫也在微笑,原来小树也在微笑)⑤朋友的想象力太丰富了,那要你这样说,你会吗?先自己想一想,说一说。
(课堂作业本第33页第5题)⑥来,我们一起来填一填(完成课堂作业本)妈妈一整天乐呵呵的,原来。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夜色》教案(二篇)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第9课《夜色》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2.理解、朗读和背诵诗歌《夜色》。
3.感受到夜晚的美丽和安静,增强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课文《夜色》的复述、背诵和扩展内容。
2.黑板、粉笔。
3.老师和学生的朗读音频文件或录音机。
4.课件或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课1.利用图片或课件呈现夜晚的场景,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提问:“夜晚是什么颜色的?夜晚有什么特殊的事情?”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夜晚的美丽和安静。
3.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主题。
Step 2 复述和背诵1.让学生根据记忆复述课文内容,并引导学生记住诗歌的内容和字词。
2.指导学生通过朗读,熟悉并背诵《夜色》。
3.选择2-3位学生朗读诗歌,其他学生跟读。
4.用音乐作为背景,让全班一起背诵。
Step 3 分析及理解1.学生跟读诗歌,教师解释诗歌的特点(韵律、节奏、意境)。
2.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感触和细节,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
3.教师问:“你们在外面看到什么事物?它们是怎样的?”让学生真实地描述夜晚的景象。
4.选择部分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观察结果。
Step 4 想象与写作1.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凭空出现的想象,如“星星变成了银针,洒落着它的光。
”2.让学生脑海中浮现出自己的夜晚景象,并鼓励他们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
3.提供部分描写夜晚的模板诗句,如用“夜晚像…”开头,让学生继续写下去。
4.学生一人写一句,大家一起联想,共同完成一首诗歌。
5.鼓励学生用丰富多彩的词语展示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
Step 5 扩展阅读和练习1.教师选择一些与夜晚相关的诗歌或故事,让学生阅读并做相关练习。
2.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提高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Step 6 小结与反思1.与学生一起总结课堂内容,询问学生对夜晚的印象和感想。
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夜晚会让人感到美丽和宁静?你对夜晚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了解?3.鼓励学生反思并记录在学习笔记中。
一年级语文下册(人教部编版)9《夜色》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9 夜色(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胆、敢”等12个生字和厂子头;会写“色、外”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节奏,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3.读懂课文,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4.了解省略号表达的内容;并学会用“一……就……”的句式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读好长句子以及带有省略号的句子,深刻体会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是能收获美好的道理。
教学难点:体会“我”的前后心理变化,尝试克服胆小,做个勇敢的人。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任务一:品读课文,体验心情活动1:品读课文,感受“害怕”1.出示图片。
仔细观察第一幅插图,说说你观察到了什么?(图上的小朋友是什么表情呢?他的周围都有什么?他会想些什么呢?)小朋友害怕、惊恐的表情,周围有玩具娃娃,窗外是漫天星星……2.由图我们可以知道,这个小朋友在夜晚,他是什么心理?(板书:害怕)找一找文中“我害怕”的句子,读一读,体会体会。
(1)天一.黑就.不敢往外瞧。
(2)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3)“我”看到乌黑的夜色,会想到一些什么呢?指导想象练说并读好省略号。
(4)你有过类似害怕的经历吗?请你用上“一……就……”也来给同学们介绍介绍?3.这个小朋友一天黑就不敢往外瞧,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原因是什么呢?找一找第一节的哪句话能体现害怕的原因。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比较与区别:“很小”与“很小很小”代入语境中读:我从前胆子很小。
我从前胆子很小很小。
小朋友,带着与“我”一样的感受,用你的声音把“我”的胆小读出来吧。
重点指导朗读好省略号。
活动2:品读课文,感知“勇敢”1.出示图片:看,同样是满天星星的背景下,这个小男孩的表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找一个词语来形容一下吗?(高兴、欢笑、接受、开心等等)2. 是谁让这个小男孩的脸色在夜色下发生了变化的呢?读读第二节,找找句子。
指生读句子: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
指导理解“偏要”的意思。
一年级下语文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1)

9《夜色》(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怕黑的天性使孩子们看不到夜的美丽,阻挡孩子们探索的视野。
夜晚的星空是怎样的璀璨?夜晚的花草是怎样的微笑?夜晚的大地又是怎样唱着无声的歌?柯岩的《夜色》正是捕捉到孩子们怕黑的心理,以打动儿童心扉的文字,呼唤着孩子们亲近自然,热按生活。
整篇文章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充满童趣。
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学生对黑夜有种莫名的恐惧感,就像文中的小朋友一样,所以这首儿歌非常适合学生朗读。
要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经历;展开想象,深情朗读,加深理解。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会认会写生字,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勇敢的品质,使他们做一个勇敢的孩子。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由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变化过程。
3.培养勇敢的品质。
重点难点: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培养勇敢的品质。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二、读读悟悟。
1.播放课文录音,提问:听了课文朗读,你们都听懂了什么?2.轻声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多少小节。
指名汇报。
3.学习第一小节。
(1)边读边想“我”为什么会“心乱跳”呢?这时“我”心理都想了什么?课件出示句子:“可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指导读出害怕的语气。
(2)思考:你认为课文中的小朋友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3)指导朗读,指名读,评议。
4.学习第二小节(1)自由读第二小节,想想“偏要”是什么意思?谁能用“偏要”说一句话?指名说。
(2)“我”和爸爸出去散步,“我”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汇报。
(3)(课件出示句子:原来花草都想白天一样微笑。
)(4)师:小朋友在和爸爸一起散步时,还可能看到什么美景?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
(5)课件播放美丽的夜景图片,学生观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名读,评议
8、全班齐读第②小节,教师指导感情朗读全文。
小朋友由原来的害怕到现在的不害怕,都有谁的帮助呢?
(妈妈和爸爸,妈妈给小朋友讲勇敢地故事,爸爸带着小朋友去散步。) 有没有小朋友自己的努力呢?
1、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开火车读生字词,比赛读)
二、学习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①小节
课件出示:1、认真小声地读课文第①小节。
2、思考:这个小朋友开始时是怎样怕黑的?请用“____”画出句子。
3、妈妈见“我”如此胆小,是怎样帮助“我”的?“我”听了故事,是不是就变勇敢了呢? 你是从哪个字体现出来的。(齐读,要体现出妈妈不只讲了一次)
5、从此以后,“我”还会害怕黑夜吗?让学生练习朗读(从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见小鸟怎样在月光下睡觉„„”)体会不怕黑的心情
理解“„„” 想象 勇敢的“我”可能还看到、听到什么?
6、小朋友们,在爸爸的帮助下,“我”终于不再怕黑了,也能欣赏到夜晚美丽的景色,你觉得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我”的心情?(指名读。)
小学电子版教案(语文)
教学内容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课
修改意见
课题:9夜色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谜语,能说出自己是怎么猜的。
2.培养收集谜语和自编谜语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课文生字、新词,掌握识字规律。
教学难点
能根据谜面猜出谜底。
导教 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4、“我”听了这些故事,是不是就变勇敢了呢?从哪句话体现出来?(我一看窗外,心儿还是乱跳。)让学生练习朗读“可我一看窗外心就是乱跳„„”体会心跳的感觉。(指名读:哦,听到他读的时候好像在颤抖)我们也用这种感觉一起读读。
认识“„„” 想象 怕黑的“我”可能想到了什么?
过渡:经过了妈妈的帮助,“我”还是那么的胆小、怕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黑了呢?下面请同学们再带着问题读课文(第2小节),
(主要还是小朋友自己的努力,,自己有面对黑暗的勇气和信心。
9、教师小结:黑夜并不可怕,只有勇敢的孩子才能欣赏到夜色的美。其实做什么事情都一样,只有我们敢于克服困难,勇敢的去面对每一件事,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教学反思
二)、学习课文第②小节
课件出示:1、自由大声朗读第2节。2、思考 “我”后来为什么又不怕黑了呢?爸爸是 怎样帮助“我”克服怕黑的毛病的呢? (爸爸晚上拉我去散步。)我想去吗?你是从句子中哪个词语知道“我”不想去的。(偏要)
4、“我”走出家门,看到了怎样的夜景?(花草在微笑) 图片对比(描述)。朗读体会(原来花草都向白天一样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