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红霉素肠溶片说明书

红霉素肠溶片说明书

红霉素肠溶片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红霉素肠溶片英文名:Erythromycin Enteric-coated Tablets汉语拼音:Hongmeisu Changrong Pian本品主要成份为红霉素分子式:C37H67NO13 分子量:733.94【性状】本品为肠溶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白色或类白色。

【适应症】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军团菌病。

3.肺炎支原体肺炎。

4.肺炎衣原体肺炎。

5.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7.淋病奈瑟菌感染。

8.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

9.空肠弯曲菌肠炎。

10.百日咳。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日1~2g(8~16片),分3~4次服用。

军团菌病患者,一日2~4g(16~32片),分4次服用。

小儿按体重一日30~50mg/kg,分3~4次服用。

【不良反应】1.胃肠道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2.肝毒性少见,患者可有乏力、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及肝功能异常,偶见黄疸等。

3.大剂量(≥4g/日)应用时,尤其肝、肾疾病患者或老年患者,可能引起听力减退,主要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恢复。

4.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发生率约0.5%~1%。

5.其他:偶有心律失常、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

【禁忌】对本品及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用本品治疗时,至少需持续10日,以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

2.肾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但严重肾功能损害者本品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3.肝病患者本品的剂量应适当减少。

4.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依托红霉素的功效

依托红霉素的功效

依托红霉素的功效
一、依托红霉素的功效二、红霉素什么情况下不能使用三、红霉素常见的不良反应
依托红霉素的功效1、依托红霉素的功效:皮肤感染
红霉素软膏刺激性小,而白凡士林又具有高保湿的功能,所以可用于脓包疮等化脓性皮肤病,皮肤溃疡面的细菌性感染也可使用红霉素。

另外口周、肛周等皮肤黏膜交界部位的感染也可以用红霉素软膏。

1日2次,在患处涂上薄薄的一层,效果较好。

2、依托红霉素的功效:预防感染
如小面积烧伤或轻微创伤。

小面积、轻度的烧伤、烫伤或创伤可以用冷水先轻轻地冲洗伤口,将伤口清洁并干燥后,涂上适量的红霉素软膏,可起到防止感染的作用。

但如果是大面积或严重的烧伤、烫伤、创伤等切勿自行用药,应寻求医生的帮助。

3、依托红霉素的功效:蚊虫叮咬
蚊虫叮咬的情况较严重时,应当及时清洗并消毒被叮咬的局部,取适量本药膏涂抹,可止痒并防止蚊虫叮咬。

每日2次,连用5—7天。

4、依托红霉素的功效:轻微创伤
如身体轻微挫伤、划伤或其他创伤都可使用红霉素软膏,一般用法是将患处清洗消毒,之后将适量药膏涂于患处,1日2次。

5、依托红霉素的功效:轻度烧烫伤
小面积的烧伤、烫伤可以先用冷水冲洗一下伤口,然后在表面薄涂一层红霉素软膏。

6、依托红霉素的功效:口角炎。

女性红霉素胶囊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女性红霉素胶囊的作用及功能主治

女性红霉素胶囊的作用及功能主治1. 什么是女性红霉素胶囊?女性红霉素胶囊是一种口服药物,主要成分为红霉素。

红霉素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女性红霉素胶囊适用于妇科炎症引起的感染疾病,如宫颈糜烂、附件炎等。

2. 女性红霉素胶囊的作用女性红霉素胶囊主要通过抗菌作用来治疗感染疾病。

红霉素能够有效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减少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

具体作用机制如下:•抗菌作用:红霉素能够干扰细菌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

这种抗菌作用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具有广谱杀菌活性。

•抗炎作用:女性红霉素胶囊在治疗妇科感染疾病时,能够减轻炎症反应,缓解患者的症状。

它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与释放,从而减轻疼痛、发热等炎症症状。

3. 女性红霉素胶囊的功能主治女性红霉素胶囊主要用于妇科炎症引起的感染疾病,具体的功能主治包括:•治疗宫颈糜烂:女性红霉素胶囊可以有效治疗宫颈糜烂引起的感染。

宫颈糜烂是宫颈上皮的病理性损伤,易感染细菌。

使用女性红霉素胶囊可以杀灭感染的细菌,减轻炎症症状,促进宫颈糜烂的康复。

•治疗附件炎:女性红霉素胶囊也可用于治疗附件炎引起的感染。

附件炎是一种妇科常见病,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女性红霉素胶囊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减轻炎症反应,促进附件炎的治愈。

•预防感染的并发症:女性红霉素胶囊在治疗妇科感染疾病的过程中,可以预防感染的并发症。

红霉素具有较好的杀菌作用,能够有效地清除细菌感染。

通过及时使用女性红霉素胶囊,可以降低感染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的健康。

•改善症状:女性红霉素胶囊可以减轻炎症引起的不适症状,如疼痛、瘙痒等。

它对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使用女性红霉素胶囊的注意事项在使用女性红霉素胶囊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按照医生的指导使用:女性红霉素胶囊属于处方药,使用前需经医生诊断并根据医生的指导使用。

请勿自行购买和使用。

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

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

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红霉素临床主要应用于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白喉及带菌者、淋病、李斯特菌病、肺炎链球菌下呼吸道感染,那你是否了解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1.用药后可出现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2.用药后偶可出现乏力、黄疸及肝功能异常等肝毒性。

3.大剂量(每天≥4g)给药或肝、肾疾病患者、老年患者用药后可能引起耳毒性。

主要表现为听力减退。

可能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以恢复正常。

4.用药后偶可出现药物热、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0.5%~1%。

5.少数患者用药后偶有心律不齐,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等。

6.部分患者静脉给药后偶可出现静脉刺激或静脉炎。

吃饭后立即吃红霉素的危害1.饱餐后食物降低胃的排空速率,延长了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了红霉素在胃中的分解失效。

2.饱餐后食物妨碍红霉素的正常吸收,因食物对红霉素分子有吸附作用,这也减少了红霉素的吸收。

3.食物中的蛋白质与红霉素共存时,可氧化成二硫化物,从而降低红霉素的疗效。

另外,红霉素类药物是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半衰期较短。

为使血液中保持有效的杀菌浓度,应每隔6~8小时服药一次,即每日服3~4次。

红霉素片应整片服用,不能用手掰开,也不能咀嚼,否则红霉素入胃后立即溶出,易致胃溃疡和胃出血。

红霉素的药物相互作用1.红霉素与卡马西平、丙戊酸等抗癫痫药同用,可抑制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代谢,导致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而发生毒性反应。

并且卡马西平又能通过肝脏微粒体氧化酶降低红霉素药效。

2.红霉素与环孢素合用可促进环孢素的吸收并干扰其代谢,临床表现为腹痛、高血压及肝功能障碍。

3.红霉素与黄嘌呤类(二羟丙茶碱除外)同用可使氨茶碱的肝清除减少,导致血清氨茶碱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

这一现象在同用6天后较易发生,氨茶碱清除的减少幅度与红霉素血清峰值成正比。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七章大环内酯类习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七章大环内酯类习题及答案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七章大环内酯类习题及答案第七章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一、A1、红霉素的作用机制是A、与核蛋白3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B、与核蛋白5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C、与核蛋白70s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的全过程E、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2、与罗红霉素特性不符的是A、耐酸,口服吸收较好B、体内分布广,肺、扁桃体内浓度较高C、用于敏感菌所致呼吸道感染、耳鼻喉感染等D、抑制细菌核酸合成E、胃肠道反应较红霉素少3、对青霉素过敏的革兰阳性菌感染者可用A、红霉素B、氨苄西林C、羧苄西林D、苯唑西林E、以上都用4、治疗支原体肺炎宜首选的药物是A、链霉素B、氯霉素C、红霉素D、青霉素GE、以上均不是5、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是A、耳毒性B、肝损伤C、过敏反应D、胃肠道反应E、二重感染6、治疗军团病应首选的药物是A、氯霉素B、四环素C、庆大霉素D、红霉素E、青霉素G7、第一代大环内酯类抗菌作用特点不包括A、抗菌谱较窄B、对多数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抗菌作用强C、对多数革兰阴性菌作用强D、对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抗菌作用强E、与敏感菌核糖体50S亚基结合,抑制蛋白质合成8、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细菌对本类各药间有完全的交叉耐药性B、酯化衍生物可增加口服吸收C、不易透过血脑屏障D、口服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E、抗菌谱窄,比青霉素略广9、关于万古霉素,描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B、可引起伪膜性肠炎C、作用机制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D、属于快速杀菌药E、与其他抗生素间无交叉耐药性10、常用于治疗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引起的严重感染的药物是A、羧苄西林B、青霉素C、万古霉素D、罗红霉素E、氨苄西林11、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B、影响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C、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D、抑制细菌核酸代谢E、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12、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骨髓炎应选A、头孢唑林B、多黏菌素EC、链霉素D、克林霉素E、红霉素二、B1、A.红霉素B.阿奇霉素C.罗红霉素D.克拉霉素E.卡那霉素<1> 、对肺炎支原体的作用最强的药物是<2> 、对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作用最强的药物是<3> 、治疗百日咳、军团菌病的首选药物是<4> 、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2、A.克拉霉素B.阿奇霉素C.克林霉素D.万古霉素E.头孢他啶<1> 、严重的革兰阴性杆菌感染选用<2> 、金葡菌引起的骨髓炎选用<3> 、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感染选用三、X1、红霉素为下列哪些疾病的可选药物A、白喉带菌者B、百日咳C、空肠弯曲菌肠炎D、支原体肺炎E、军团菌病2、大环内酯类药物的特点是A、具有14-16元大环内酯环B、在碱性环境中抗菌作用增强C、酸性条件下容易被破坏D、不属于抑菌剂E、不易通过血脑屏障3、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抗生素是A、罗红霉素B、克拉霉素C、阿奇霉素D、庆大霉素E、多西环素4、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有A、消化道反应B、变态反应C、肝损害D、肾毒性E、神经肌肉阻断5、对林可霉素、克林霉素描述错误的是A、两药对革兰阴性菌都无效B、林可霉素与红霉素合用呈拮抗作用C、林可霉素口服吸收较克林霉素好D、治疗厌氧菌无效E、林可霉素抗菌作用强于克林霉素6、克林霉素的抗菌谱包括A、革兰阴性杆菌B、耐青霉素金葡菌C、革兰阳性球菌D、真菌E、多数厌氧菌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重点是红霉素的作用机制。

红霉素肠溶片的功能主治什么

红霉素肠溶片的功能主治什么

红霉素肠溶片的功能主治红霉素肠溶片简介红霉素肠溶片是一种常用的抗生素药物,其主要成分为红霉素。

它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和广谱的杀菌作用。

红霉素肠溶片的功能红霉素肠溶片具有以下功能: 1. 治疗感染:红霉素肠溶片可以用于治疗多种感染疾病,包括但不限于呼吸道感染、泌尿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阻止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从而起到抗菌的作用。

2. 预防心内膜炎:红霉素肠溶片在某些治疗操作后,如心脏手术、牙科手术等,可以作为预防心内膜炎的药物。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减少感染的机会,降低心内膜炎的发生率。

3. 治疗艾滋病相关感染:红霉素肠溶片可以用于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生的感染,如肺炎、结核病等。

它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减轻感染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治疗儿童肺炎:红霉素肠溶片在儿科领域中被广泛使用,特别适用于治疗儿童肺炎。

它具有较好的抗菌作用,并且副作用相对较小,因此在儿童中使用较为安全可靠。

红霉素肠溶片的主治疾病红霉素肠溶片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主要包括以下几类疾病: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炎•急性喉炎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性肺炎•应激性溃疡病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泌尿道感染•急性肾盂肾炎•急性尿道炎•急性膀胱炎胆道感染•急性胆囊炎•急性胆管炎皮肤软组织感染•疖肿•蜂窝织炎•丹毒其他感染疾病•淋巴肉芽肿•葡萄膜炎•肺结核需要注意的是,红霉素肠溶片不适用于病毒感染、真菌感染和众多耐药菌引起的感染。

使用红霉素肠溶片的注意事项1.忌饮酒:在使用红霉素肠溶片期间,应避免饮酒,以免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2.用药时间:红霉素肠溶片要求空腹服用,通常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小时进行口服。

3.不良反应:使用红霉素肠溶片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痛等,必要时需就医处理。

4.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在使用红霉素肠溶片之前,应该咨询医生的意见,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用药。

红霉素和链霉素的作用原理

红霉素和链霉素的作用原理

红霉素和链霉素的作用原理
红霉素和链霉素是两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主要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它们的作用原理是不同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

红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能够抑制蛋白质合成过程。

具体来说,红霉素能够与细菌的核糖体结合,阻止其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步骤,从而导致细菌死亡。

红霉素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和一些革兰阴性菌有效,如链球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对麻疹病毒、流感病毒和其他病毒无效。

红霉素的广泛使用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和胃肠道不适等。

此外,长期使用红霉素还会影响肝功能和听力,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

链霉素是一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也能够抑制蛋白质合成过程。

其作用机理不同于红霉素,链霉素能够与细菌的30S亚单位结合,阻止核糖体的转动和派发过程,进而致使细菌无法合成蛋白质。

链霉素主要对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常用于治疗肺炎、肠炎、泌尿生殖道感染等。

链霉素也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如耳鸣、耳聋等听力损伤、肝功能异常、肾功能损害、肌肉麻痹等。

以上是红霉素和链霉素的作用原理和一些不良反应。

在使用这些抗生素时,需要
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避免滥用和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和不良反应。

此外,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需要根据其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和用药监控。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

红霉素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摘要:红霉素是临床上常用抗生素,在临床应用中结合病例,与氨茶碱,卡马西平、地高辛、华法令、口服避孕药、环孢素合用时出现一些不良反应,为避免之,应适当调整剂量。

关键词:红霉素不良反应相互作用一、红霉素与氨茶碱据报道竹桃霉素三乙酸酯可使茶碱消除率减少55%。

红霉素也有此现象,两药合用时间在1周以上,茶碱消除率既可降低,如果两者长期合用就会引起氨茶碱中毒。

其机制茶碱主要由肝代谢消除,红霉素为药物代谢酶抑制剂,可增加细胞色素P448失活的数量,抑制茶碱的代谢,增加茶碱的血浆浓度,导致茶碱毒性增加甚至引起中毒。

二、红霉素与卡马西平据报道大环内脂抗生素竹桃霉素三乙酸酯导致17例癫痫患者卡马西平中毒和2 例因合用红霉素引起卡马西平中毒,两药合用后出现卡马西平中毒症状,如:共济失调、头晕、精神混乱,复视,平衡失调,恶心、呕吐和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

其机制卡马西平由肝代谢消除,具有严格的浓度依赖性毒性反应红霉素能竞争抑制肝细胞色素P450作用,影响肝脏微粒体酶系统的功能,从而影响卡马西平的消除造成蓄积中毒。

三、红霉素与华法令红霉素与华法令之间有威胁生命的相互作用。

报道指出:一患者死于肺部出血,其原因是红霉素与华法令两者之间异常的相互作用所致。

该病人接受抗生素时,已采用华法令作为巩固治疗大约2年。

另外3例使用华法令已改善凝血酶原低下的病人,接着使用了红霉素,二者发生相互作用,断定很可能涉及到红霉素抑制华法令的代谢作用,英国药局方也收藏了红霉素能增加华法令的作用。

四、红霉素与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合用红霉素而致避孕失败或致妊娠或突破性出血,其机制是因为避孕药为肠肝循环类药物,经肠道吸收后可在肝内代谢为共物。

再分泌达肠道经细菌水解酶作用而释放出甾体激素。

当肠道菌受红霉素药物抑制后,口服避孕药的吸收和利用受到障碍,血浓度下降,故影响其避孕效果另一种原因则因为红霉素是肝药酶诱导剂,口服避孕药由肝代谢消除,由于增加口服避孕药消除速率导致避孕失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红霉素是我们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抗生素类药物。

这种药物分为口服和外用两种形式出现,那么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你知道吗?下面是为你整理的红霉素的主要不良反应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胃肠道反应有腹泻、恶心、呕吐、胃绞痛、口舌疼痛、胃纳减退等,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过敏反应表现为药物热、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等,发生率为0.5~1%。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红霉素的用途主要用于耐青霉素金黄葡萄球菌及其他敏感菌所致的各种感染,如肺炎、子宫炎、乳腺炎、败血症等。

对鸡支原体病(慢性呼吸道病)和传染性鼻炎也有相当疗效。

也可配成眼膏或软膏用于皮肤和眼部感染。

对鱼类白头白嘴病、烂鳃病及肾脏病有良好的疗效。

红霉素可作为青霉素过敏动物的替代药物。

应用红霉素的禁忌红霉素为抑菌性药物,给药应按一定时间间隔进行,以保持体内药物浓度,利于作用发挥。

红霉素片应整片吞服,若服用药粉,则受胃酸破坏而发生降效。

幼儿可服用对酸稳定的酯化红霉素。

静脉滴注易引起静脉炎,滴注速度宜缓慢。

红霉素在酸性输液中破坏降效,一般不应与低pH的葡萄糖输液
配伍。

在5%~10%葡萄糖输液500ml中,添加维生素C注射液或5%碳酸氢钠注射液0.5ml使pH升高到5以上,再加红霉素乳糖酸盐,则有助稳定。

现代药理学认为,饱餐后即服红霉素有如下危害:
饱餐后食物降低胃的排空速率,延长了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了红霉素在胃中的分解失效;
饱餐后食物妨碍红霉素的正常吸收,因食物对红霉素分子有吸附、螯合作用,这也减少了红霉素的吸收;
食物中的蛋白质与红霉素共存时,可氧化成二硫化物,从而降低红霉素的疗效。

红霉素的注意事项服用该品后出现ALT、AST、AKP、胆红素等增高者较服用其它红霉素制剂为多见。

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用该品治疗时,至少需持续10日,以防止急性风湿热的发生。

肾功能减退患者一般无需减少用量。

患者对一种红霉素制剂过敏或不能耐受时,对该品也可过敏或不能耐受。

慢性肝病、肝功能损害者慎用。

红霉素可通过胎盘而进行胎儿循环,且孕妇服用该品后出现肝毒性反应的可能性增加,孕妇不宜应用。

红霉素有相当量进入母乳中,哺乳期妇女应用时宜暂停哺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