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

合集下载

红霉素软膏不“万能”,4个禁忌须谨记

红霉素软膏不“万能”,4个禁忌须谨记

受能力逐渐增加使用剂量,直至适合的剂量。

3.服药遵医嘱老年患者服药时应严格按照处方遵医嘱用药,按剂量、疗程、服药时间合理用药。

如空腹吃的药不要饭后吃,饭后吃的不要空腹吃。

4.联合用药应谨慎多数老年患者存在多种慢性疾病,吃药的品种较多,应在医生和药师的专业指导下,尽可能精简服用药物品种数,规避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

自行加用的一些中药,有时也有很大风险,甚至产生严重不良反应。

保健品更是不能代替药物,保健品中也可能存在一些药物成分,会与药物形成冲突,或者导致重复用药。

5.忌更换过频每种药物起到稳定的作用都需一定时间。

比如,降压药物若没有明显副作用且血压控制满意可长期使用,没必要更换,否则机体易产生耐药性。

【摘要】红霉素软膏作为居家常备的外用消炎药,虽然能应对脓包疮、烧伤烫伤、溃疡感染和痤疮等问题,但不少人仍存在错误使用行为,用它来祛除青春痘或涂抹在敏感部位,长期如此恐后患无穷。

【关键词】红霉素软膏;用药禁忌;过敏体质红霉素软膏不“万能”,4个禁忌须谨记红霉素软膏主要由红霉素、液蜡、凡士林等成分组成,本质上是一种抗生素药物。

其抗菌谱与青霉素非常相近,针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厌氧球菌和部分革兰阴性菌有抗菌杀菌作用,常用于脓疱疮等化脓性皮肤病、小面积烧伤、溃疡面的感染和寻常痤疮的治疗。

但是,以下4种情况是不适合使用红霉素软膏的,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1.不能用来祛除青春痘许多人认为红霉素软膏可以用来祛除青春痘、脓包和蚊虫叮咬肿包。

其实不然,红霉素软膏只能偶尔使用,像青春痘这种好复发的疾病并不适用。

长期使用红霉素软膏,其中的一些化学成分会致使皮肤变得干燥,还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皮肤癌的发生率。

以患者使用体验而言,刚开始使用红霉素软膏时效果较好,但时间越长,效果越差,这就是耐药性的表现。

长此以往皮肤会越来越干,不仅不能消除痘痘,反而使情况更加严重,并且容易遗留痘印和毛孔垃圾。

所以,红霉素软膏不能乱用。

2.敏感部位慎用红霉素软膏对眼睛、口、鼻黏膜等敏感部位有一定的损害,应避免与这些部位接触。

红霉素软膏使用方法

红霉素软膏使用方法

红霉素软膏使用方法红霉素软膏是一种常见的外用药膏,主要用于治疗皮肤感染和炎症。

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发挥药膏的疗效,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下面将介绍红霉素软膏的正确使用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使用红霉素软膏之前,需要先清洁和消毒患处。

可以用温水和肥皂轻轻清洁患处,然后用消毒棉球蘸取适量的酒精或碘伏进行消毒。

待患处干燥后,可以进行下一步操作。

接着,取适量红霉素软膏涂抹在患处。

一般来说,涂抹的厚度应该是能够覆盖患处的薄膜即可,不需要涂抹过厚。

可以用手指或棉签轻轻涂抹,避免用力过大造成患处不适。

在涂抹完成后,需要轻轻按摩一会儿,帮助药膏更好地渗透到皮肤内部。

但是,按摩的力度也要适中,不宜过大,以免刺激患处或造成不适。

在使用红霉素软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接触到眼睛、口腔和黏膜等部位,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不适。

如果不慎接触到了这些部位,应立即用清水进行冲洗,并及时就医。

另外,使用红霉素软膏的频率一般为每日2-3次,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和自身情况进行调整。

在使用药膏的期间,需要注意保持患处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受到外界污染和刺激。

最后,在使用红霉素软膏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红肿、灼热感等,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咨询。

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处理建议。

总的来说,正确的使用红霉素软膏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治疗皮肤感染和炎症。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清洁消毒患处,适量涂抹并轻柔按摩,避免接触到眼睛、口腔和黏膜,保持患处清洁和干燥,并及时就医处理不良反应。

希望大家在使用红霉素软膏时能够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早日康复。

备孕期间能用红霉素吗

备孕期间能用红霉素吗

备孕期间能用红霉素吗
文章目录一、备孕期间能用红霉素吗二、备孕期间吃什么好三、备孕期间注意事项
备孕期间能用红霉素吗1、备孕期间能吃红霉素吗
对于怀孕期间和备孕期间应用外用药膏,这个是可以的,由于外用药物吸收入血的量极低的,这个只是局部抗菌消炎的作用,而且这个药物副作用不大的。

注意在怀孕后不要乱服用或是注射一些药物就行了。

红霉素,临床主要应用于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白喉及带菌者、淋病、李斯特菌病、肺炎链球菌下呼吸道感染(以上适用于不耐青霉素的患者对于军团菌肺炎和支原体肺炎,本品可作为首选药应用。

尚可应用于流感杆菌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金黄色葡萄球菌皮肤及软组织感染、梅毒、肠道阿米巴病等。

2、红霉素的不良反应
用药后可出现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痛、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用药后偶可出现乏力、黄疸及肝功能异常等肝毒性。

大剂量(每天≥4g)给药或肝、肾疾病患者、老年患者用药后可能引起耳毒性。

主要表现为听力减退。

可能与血药浓度过高(>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以恢复正常。

用药后偶可出现药物热、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应,发生率约为0.5%~1%。

少数患者用药后偶有心律不齐,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等。

部分患者静脉给药后偶可出现静脉刺激或静脉炎。

3、服用红霉素的注意事项。

罗红霉素副作用

罗红霉素副作用

罗红霉素副作用
一、罗红霉素副作用二、罗红霉素片用法用量说明三、罗红霉素的注意事项
罗红霉素副作用1、罗红霉素副作用
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

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及AST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

2、罗红霉素的药理作用
本品为14员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抗菌谱较广,对大多数革兰阳性菌、部分阴性菌及一些非典型致病菌均有效。

本品对化脓链球菌和肺炎链球菌高度敏感,对多数草绿色链球菌和厌氧的链球菌有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作用与红霉素相仿,但对表皮葡萄球菌作用较红霉素弱,肠球菌属对本品敏感性较差;白喉杆菌对本品敏感;梭状芽胞杆菌对本品敏感,但部分产气荚膜杆菌进对本品中度敏感。

革兰阴性杆菌中,对流感嗜血杆菌。

幽门螺杆菌、卡他布兰汉菌和部分布鲁杆菌等有效。

肺炎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尿素分解脲原体、梅毒密螺旋体等多种非典型致病菌对本品敏感。

本品的作用机理主要是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单位结合,通过阻断转肽作用和mR-NA移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其特点是能较快地进入巨噬细胞、白细胞、肺泡、多形核白细胞。

3、罗红霉素的用药禁忌
3.1、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

严重肝硬化者的半衰期延长至正常水平2倍以上,如确实需要使用,则一次给药150mg,一日1次。

轻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做剂量调整,严重。

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克拉霉素 、 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曹小花 曹磊磊 ∗ 通 讯 作 者 ( ) 江苏省启东市人民医院 及阿奇霉素药物的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 进一步探析三种药物在出现不良反应时的发生规律.方法: 通过分析我国2 摘要: 0 0 1年~ 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药物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得出结论.结果: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药物在出现不良反应时, 多数表现为 2 0 0 8年期间在运用克拉霉素、 消化道反应, 同时, 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在进行静脉滴注时, 在少数情况下会出现一定的药物严重不良反应, 在药物不良反应总数中, 阿奇霉素所导致的过敏性休克和死亡 病 例 占 其 中 的 0. 临床上在对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药物进行使用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 尤其是 B型药物存在一定的不 7 6% . 结 论 : 良反应, 应该认真做好临床用药后的观察和监测工作. 关键词: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 阿奇霉素; 不良反应 、 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于1 南斯拉夫) 爱尔兰) 以及 达到了1 罗红霉素的患者在用药之后出现了 克拉霉素、 9 8 8 年( 1 9 9 0年( 8 6 4 7人.在药物的 不 良 反 应 情 况 中, 1] .由于这一类产品具有血药浓度 A 法 国) 陆续上市, 并 且 在 临 床 上 进 行 运 用[ 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 血小板障碍、 腹泻以及头痛等, 总发 1 9 8 8 年( D R症状, A D R总数6 5 5, 较高、 稳定性好、 抗生素作用强以及抗菌谱广的特点, 因此, 在2 我 生 率 为1 其中, 腹痛、 腹 泻 占 0. 眩 晕 头 痛 占 0. 克 0世纪9 0 年 代 初, 2. 5 5% , 3 6% 、 8 7% 以 及 恶 心 占 3. 3 1% ; 国开始将其运用在临床治疗上, 并且使用数量也在逐年上升.据相关调查显示, 我 国 拉霉素的 A 总发生率为 3 其 中, 恶 心 占 4. 眩晕头痛占 D R 总数为1 9 3 1, 1. 2 3% , 0 1% , 在刚开始运用这一类药物时, 认为该类药物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较低, 从 而 被 得 1. 而阿奇霉素的 A 总发生率为2 8 5% 以 及 腹 泻 腹 痛 占 2. 4 3% ; D R总数为4 8 4 0, 5. 到广泛地推广和运用.但是, 在经过多年的临床运用之后, 发现该类药物存在一定的 6 其中, 恶 心 占 5. 眩 晕 头 痛 占 0. 8% , 6 3% , 6 0% 以 及 腹 泻 腹 痛 占 2. 5 6% . 不良反应, 因此,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2 罗 红 霉 3. 结论 0 0 1 年 ~2 0 0 8 年 期 间 在 运 用 克 拉 霉 素、 素以及阿奇霉素药物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报告之后, 得出相应地结论, 以期我国临床用 在本次研究中表明, 罗红霉素 A 为 D R 在临床运用上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较低, 药有效性、 安全性的提高提供一些帮助. 多数不良反应表现在消化道上, 老 年 患 者 偶 尔 会 出 现 消 化 道 出 血 症 状.而 1 2. 5 5% , 一般资料和方法 克拉霉素 A 为3 大多数患 1. D R 在临床运用上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相对较高, 1. 2 3% , 者在临床上出现消化道不良反应, 成年患者很少出现过敏性反应.本次研 究 在 对 克 1. 1资料来源 ) ” 、 “ 将“ 中 国 期 刊 全 文 数 据 库( 作为主要媒介, 以“ 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 以及 拉霉素、 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的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时, 发现, 相比较红霉素等 w e b “ 罗 红 霉 素” 为关键词, 对2 克 拉 霉 大环内酯药物而言, 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具有血药浓度较高、 稳定性好、 0 0 1 年 ~2 0 0 8年期间我国在临床上运用阿奇霉素、 素以及罗红霉素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整理. 抗生素作用强以及抗菌谱广的特点, 但是, 在临床上进行应用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到 可能出现的 A 尤其是 B型 A 它的特点: 不能预见、 特 异 性 反 应、 与 1. 2收集标准和指标 D R 不良反应, D R( 2] , 在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收集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资料的全面性, 在收集到的文 剂量无关、 免 疫 学 机 制 为 主 以 及 不 常 见 等) 的 存 在[ 医务人员在用药时, 需要严格按 章中, 要记录文章类别、 作者姓名、 给药剂型、 疾病状况、 给药途径、 用药人数、 年龄、 性 照要求熟悉该药品的使用说明书, 应该重视药品的适用家族、 人群、 适 应 证 等, 同 时, 别、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时间、 例次以及具体临床症状等.在各种临床 运 用 中, 阿 奇 在应用的过程中, 还应该重视用药之后对患者的观察和监测, 降低一般 A D R 的发生 霉素和罗红霉素全部都是单独进行应用, 而 克 拉 霉 素 在 对 幽 门 螺 杆 菌 进 行 临 床 治 疗 几率, 从而有效预防严重 A 本次研究在对2 D R 的出现.总 而 言 之, 0 0 1 年 ~2 0 0 8年 的过程中, 有与其它药物一起运用的情况.根据我国的相关标准规定, 在对临床用药 期间我国在临床上运用阿奇霉素、 克拉霉素以及罗红霉素的不良反应报告进 行 回 顾 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时, 一定要严格按照可能与药物有关、 无关、 与药物有关、 无 性分析之后, 结果表明, 罗红霉素 A 为1 阿奇霉素 A D R 的概率较低, 2. 5 5% , D R的概 关以及很可能与药物有关5级来进行评定. 率居中, 为2 而克拉霉素 A 为3 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5. 6 8% , D R 的概率较高, 1. 2 3% , 大多为消化道症状, 由此可见, 临床上在对克拉霉素、 罗红霉素以及阿奇霉素药物进 1. 3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 S 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 采 用 行运用时, 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该类药物的适应证、 适应人群, 并且在用药之后, 加强患 P S S 1 7. 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以p 者的观察和监测, 只有这样, 才能有效提高临床上该类药物运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t检 验 , <0. 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参考文献 2. : 在收集的文献资料中, 克拉霉素为5 其中1 殷凯生. 殷民生. 汤光. 新 编 药 物 学[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6 8篇, 2 8篇临床报道、 8篇个案报道、 [ 1] M] 2 0 0 3( 1 5) 8 7-9 0. ] 罗红霉素为3 其中7 陈冠荣. 武汉地区医院 大 环 内 酯 类 抗 生 素 用 药 分 析[ 药 物 流 行 病 学 杂 志, 1 0 3篇有效文献; 4 4篇, 2篇临床应用、 2 1篇个案报道以及9 0篇 [ 2] J . 2 0 0 5 : 有效文献; 阿奇霉素为9 其中3 5 4篇, 4 1篇临床应用, 2 6篇个案报道以及3 0 3篇有效 ( 2) 9 2-9 3. 文献.在这些文献的临床应用药物中, 用药病人 3种为国外药品, 6 7种为国产药 品,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其他抗生素一、A11、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机制是A、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B、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C、影响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D、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E、抑制细菌核酸代谢2、红霉素的最常见不良反应是A、肾损害B、心脏毒性C、胃肠道反应D、二重感染E、耳毒性3、下面对红霉素的描述,错误的是A、口服可吸收B、支原体感染首选C、主要经胆汁排泄D、对螺旋体和支原体有抑制作用E、金葡菌对其不易产生耐药性4、阿奇霉素属于A、青霉素类B、大环内酯类C、四环素类D、氨基苷类E、头孢类5、作用原理与叶酸代谢无关的是A、甲氧苄啶B、磺胺嘧啶C、柳胺磺吡啶D、克林霉素E、磺胺甲噁唑6、治疗广谱抗生素所致假膜性肠炎可选用A、氨苄西林B、头孢唑啉C、诺氟沙星D、万古霉素E、磷霉素7、具有肝肠循环且对胆道感染有较好疗效的药物是A、甲氧苄啶B、克林霉素C、红霉素D、青霉素E、万古霉素8、大环内酯类对下列哪类细菌无效A、军团菌B、革兰阴性球菌C、革兰阳性菌D、衣原体和支原体E、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9、关于万古霉素,描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耐青霉素的金葡菌引起的严重感染B、可引起假膜性肠炎C、作用机制是阻碍细菌细胞壁的合成D、属于快速杀菌药E、与其他抗生素间无交叉耐药性10、下列不是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抗生素是A、青霉素类B、头孢菌素类C、万古霉素D、林可霉素E、杆菌肽11、可用于治疗厌氧菌感染的抗菌药是A、克林霉素B、青霉素C、磺胺嘧啶D、红霉素E、头孢唑啉12、易渗入骨组织中治疗骨髓炎的有效药物是A、红霉素B、吉他霉素C、克林霉素D、阿奇霉素E、罗红霉素13、主要不良反应有耳毒性,及早停药后听力减退可恢复的药物是A、红霉素B、罗红霉素C、万古霉素D、他唑巴坦E、阿奇霉素14、下列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是A、螺旋霉素B、罗红霉素C、阿奇霉素D、克林霉素E、克拉霉素15、下列对红霉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容易透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B、作用机制是抑制蛋白质合成C、对革兰阳性菌作用强大D、大部分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耐药E、与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之间有部分交叉耐药性16、下列情况不应选用红霉素的是A、支原体肺炎B、白喉带菌者C、军团菌肺炎D、肠道痢疾杆菌感染E、百日咳带菌者17、下列对万古霉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用于耐甲氧西林金葡菌感染B、仅对革兰阴性菌起作用C、抗菌机制是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D、对部分厌氧菌效果较好E、与其他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18、下列大环内酯类药物中对革兰阳性菌作用最强的是A、麦迪霉素B、红霉素C、克拉霉素D、阿奇霉素E、罗红霉素19、下列不属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药物是A、红霉素B、阿奇霉素C、克拉霉素D、罗红霉素E、克林霉素20、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是A、与细菌30s核糖体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B、抑制氨酰基-tRNA形成C、影响细菌胞质膜的通透性D、与细菌50s核糖体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E、与细菌70s核糖体亚基结合,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21、与细菌细胞壁黏肽侧链形成复合物阻碍细菌细胞壁合成的药物是A、青霉素GB、红霉素C、头孢唑林D、头孢吡肟E、万古霉素22、患儿,6岁。

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罗红霉素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
素 逯 能 加 强 宿 主 防 御 系 统 如 巨 噬 细 胞 封 细 菌 的 敏 感 性
和作 用力 , 封干细 胞有 刺激 增殖 作用 , 封成 熟细 胞有增 造其 细胞 素如 白细胞介 素 I、 瘤壤死 因子 等麈 生的效 腥
42 肝脯损害 .
合霉 素 引 起肝 损 害 是 常兄 不 良反虑 ,
陵 红等 赧尊 …罹 红霉 素 耐 胃酸 , I V 服吸 收好 , 橥 血
溃 度 高 , 衰 期畏 。30 g口服 后其 T 12 1 6h T / 半 0m / / a .2 , 1
2 a .3 , l2 1 .9 , U 15 2 g h L V F 5 4 L K 0 5h T /  ̄ 4 0 h A C 1 .m ./ , / 2 .7 , C s .3 / , p .4 , m x .9 g L徒逭 些 参敷 上 束 L2 7 L h T 15 h C a 13 m / 看, 均髓 现 出 该橥是 一 佃 较好 的大 瑕 内酯 颊抗 生素
根 掾 国外 赧 尊 , 罹 红霉 素 引 起急 性 肝 炎 1 , 用 例 引起 肝
果 , 免疫细 胞如 中性 粒细胞 、 巴细胞 、 核细胞 、 封 淋 罩 吞
噬细 胞有 很强 的渗透 力 , 封各棰 细胞 内存 活的 致病 菌也
7徐 萝 斌 . 师用 橥 须知 . 1 , 臀 第 版 吉林 科卓 出版社 ,
2 0 10 O 0: 3
罹 红 霉 素 的 跪床 虑 用 及 不 良反 虑
邢筱 潆 碾 若 青 侯 志 欣
解 放 罩 第 2 2臀 院 檠 械 科 ( 圜 30 2 ) 7 中 00 0 解 放 罩 第 2 1 院檠 械科 ( 圜 300 ) 7 臀 中 0 0 0 解 放 罩 第 2 4臀 院 檠 械 科 ( 圜 3 0 0 ) 5 中 0 0 0 雁 红 霉 素 是 红 霉 素 C 位 结 槽 改 造 的 衍 生 物 ,是 新 9

罗红霉素胶囊说明书

罗红霉素胶囊说明书

罗红霉素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称:罗红霉素胶囊商品名称:_____英文名称:Roxithromycin Capsules【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罗红霉素。

【性状】本品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和颗粒。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咽炎及扁桃体炎,敏感菌所致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肺炎支原体或肺炎衣原体所致的肺炎;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尿道炎和宫颈炎;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规格】以罗红霉素计,(1)50mg (2)75mg (3)150mg【用法用量】空腹口服,一般疗程为 5~12 日。

成人:一次 150mg,一日 2 次;也可一次 300mg,一日 1 次。

儿童:一次按体重 25~5mg/kg,一日 2 次。

【不良反应】主要不良反应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但发生率明显低于红霉素。

偶见皮疹、皮肤瘙痒、头昏、头痛、肝功能异常(ALT 及 AST 升高)、外周血细胞下降等。

【禁忌】对本品、红霉素或其他大环内酯类药物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1、肝功能不全者慎用。

严重肝硬化者的血消除半衰期(t1/2β)延长至正常水平 2 倍以上,如确实需要使用,则一次给药 150mg,一日 1 次。

2、轻度肾功能不全者不需作剂量调整,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时间延长一倍(一次给药 150mg,一日 1 次)。

3、本品与红霉素存在交叉耐药性。

4、为获得较高血药浓度,本品需空腹(餐前 1 小时或餐后 3~4 小时)与水同服。

5、用药期间定期随访肝功能。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低于 005%的给药量排入母乳,虽然有报道对婴儿的影响不大,但仍需考虑是否中止授乳。

【儿童用药】儿童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未确定。

【老年用药】如老年人的药动学无明显改变,不需调整剂量。

【药物相互作用】1、不可与麦角胺、二氢麦角胺、溴隐亭、特非那定、酮康唑及西沙必利配伍。

2、对氨茶碱的代谢影响小,对卡马西平、华法林、雷尼替丁及其他制酸药基本无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
红霉素临床主要应用于链球菌引起的扁桃体炎、猩红热、白喉及
带菌者、淋病、李斯特菌病、肺炎链球菌下呼吸道感染,那你是否了
解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呢?下面是 为你整理的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
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红霉素主要不良反应1.用药后可出现腹泻、恶心、呕吐、中上腹
痛、食欲减退等胃肠道症状,其发生率与剂量大小有关。
2.用药后偶可出现乏力、黄疸及肝功能异常等肝毒性。
3.大剂量(每天≥4g)给药或肝、肾疾病患者、老年患者用药后
可能引起耳毒性。主要表现为听力减退。可能与血药浓度过高
(>12mg/L)有关,停药后大多可以恢复正常。
4.用药后偶可出现药物热、皮疹、嗜酸粒细胞增多等过敏反应,
发生率约为0.5%~1%。
5.少数患者用药后偶有心律不齐,口腔或阴道念珠菌感染等。
6.部分患者静脉给药后偶可出现静脉刺激或静脉炎。
吃饭后立即吃红霉素的危害1.饱餐后食物降低胃的排空速率,延
长了药物在胃内的停留时间,增加了红霉素在胃中的分解失效。
2.饱餐后食物妨碍红霉素的正常吸收,因食物对红霉素分子有吸
附作用,这也减少了红霉素的吸收。
3.食物中的蛋白质与红霉素共存时,可氧化成二硫化物,从而降
2

低红霉素的疗效。
另外,红霉素类药物是时间依赖型抗生素,半衰期较短。为使血
液中保持有效的杀菌浓度,应每隔6~8小时服药一次,即每日服3~
4次。红霉素片应整片服用,不能用手掰开,也不能咀嚼,否则红霉
素入胃后立即溶出,易致胃溃疡和胃出血。
红霉素的药物相互作用1.红霉素与卡马西平、丙戊酸等抗癫痫药
同用,可抑制卡马西平和丙戊酸的代谢,导致后者的血药浓度升高而
发生毒性反应。并且卡马西平又能通过肝脏微粒体氧化酶降低红霉素
药效。
2.红霉素与环孢素合用可促进环孢素的吸收并干扰其代谢,临床
表现为腹痛、高血压及肝功能障碍。
3.红霉素与黄嘌呤类(二羟丙茶碱除外)同用可使氨茶碱的肝清除
减少,导致血清氨茶碱浓度升高和(或)毒性反应增加。这一现象在同
用6天后较易发生,氨茶碱清除的减少幅度与红霉素血清峰值成正
比。
4.红霉素与地高辛合用,可清除肠道中能灭活地高辛的菌群,因
而导致地高辛肠肝循环,使地高辛血药浓度升高而发生毒性反应。
5.红霉素与洛伐他丁合用时可抑制洛伐他丁代谢而增加其血药
浓度,可能引起横纹肌溶解。
6.红霉素与咪达唑仑、三唑仑合用时可降低咪达唑仑、三唑仑的
清除率而增强其作用。
7.红霉素与阿芬太尼合用可抑制阿芬太尼的代谢,延长其作用时
3

间。
8.红霉素与其他肝毒性药物合用可能增强肝毒性。
9.大剂量红霉素与耳毒性药物合用,可能增加耳毒性;肾功能减退
患者尤易发生。
10.红霉素与阿司咪唑.特非那定等抗组胺药合用可增加心脏毒
性,引起心律失常。
11.红霉素与酒石酸麦角胺合用可致急性麦角中毒(如末梢血管
痉挛)。
12.长期服用华法林的患者应用红霉素时可导致凝血酶原时原时
间延长,从而增加出血的危险性。
13.红霉素与氯霉素和林可霉素类合用,有拮抗作用。
14.红霉素与β-内酰胺药联用可使两者抗菌活性降低。
15.红霉素与避孕药同服,可阻扰性激素的肠肝循环,使避孕药
药效降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