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听:江南好 小巷风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苏教版江南好音乐教案

苏教版江南好音乐教案教案标题:苏教版江南好音乐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苏教版《江南好音乐》课文,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其音乐欣赏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通过合作演奏一首江南地区的传统乐曲。
教案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通过展示江南地区的美丽风景图片,引发学生对江南地区的兴趣。
2. 介绍《江南好音乐》这篇课文,激发学生对江南传统音乐的好奇心。
正文:3. 听音乐:播放江南地区的传统音乐,让学生感受其独特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4. 学习课文:带领学生一起阅读《江南好音乐》这篇课文,理解其中的意思和情感。
5.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词语、句子和段落,探讨江南音乐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6. 合作讨论:分组让学生自由讨论,分享对江南音乐的理解和感受,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拓展:7. 演奏乐曲: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江南地区的传统乐曲进行演奏。
8. 合作实践: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分工合作,学习乐曲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
9. 探索创新:鼓励学生在演奏过程中加入自己的创意和个性,展示江南音乐的多样性。
总结:10. 回顾学习: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对江南音乐的认识和体会。
11. 展示成果:每个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演奏的乐曲,分享他们的合作经验和创新点。
12. 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加深对江南音乐的理解和思考。
教案评价:此教案通过引入、正文和拓展三个部分,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传统音乐文化。
通过听音乐、学习课文、分析课文和合作演奏乐曲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促进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通过教案的实施,学生将对江南音乐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综合素养。
苏少版音乐四下第四单元小巷风韵说课稿

苏少版音乐四下第四单元小巷风韵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巷风韵》是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优美动人的旋律,描绘了小巷深深、风韵独特的美丽景色。
歌曲采用了2/4拍,节奏轻快,富有弹性,词曲作者巧妙地运用了音色、音域的对比,表现了小巷的风姿。
本节课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妙,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有了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通过听、唱、动、奏等多种形式,感受和体验音乐的美。
但同时,部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能力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耐心引导,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提升音乐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小巷风韵》,让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培养他们热爱音乐、欣赏音乐的积极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形式,让学生体验音乐的表现手法,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小巷风韵》,理解歌曲的节奏、旋律特点,分析歌曲的表现手法。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小巷风韵》,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
2.教学难点:理解歌曲的表现手法,感受音乐的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音乐的美。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图片,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氛围。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小巷风韵》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的美。
2.学唱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唱《小巷风韵》,注意指导学生把握歌曲的节奏、旋律。
3.分析歌曲: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表现手法,如音色、音域的对比等。
4.演唱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节奏等方面的问题。
5.演奏练习:教师安排学生进行演奏练习,可以采用乐器或声势教学法。
6.音乐欣赏: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其他类似风格的歌曲,拓宽学生的音乐视野。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四年级下册《甜甜江南听:江南好小巷风韵》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2

简线谱转换
仔细聆听乐曲有几个段落?各种乐段的情绪怎样? 将合适的速度术语表述在乐谱前面 里。
第12页Βιβλιοθήκη 线谱转换第一部分简线谱转换
第13页
简线谱转换
第二部分
简线谱转换
试一试 :选择喜欢主题创编歌词
试一试 :选择喜欢主题创编歌词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四年级下册 《甜甜江南听:江南好小巷风韵》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江南水乡
(民乐合奏)
聆听的时候,想一想你听到了什 么乐器?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他拒绝吧
•1、民乐合奏 : 由吹、拉、弹、打四类乐器结合的大型合 奏形式。 • 吹管乐器:梆笛、曲笛、笙、萧、唢 呐。 • 拉弦乐器:高胡、二胡、中胡、革胡、 低
江南 好
风 光 呦哦 江 南 好
风光 呦哦
您要
来这 里
江 南 人民 欢 迎 您
江南好四年级音乐教案:欣赏音乐,开启艺术之旅

江南好四年级音乐教案:欣赏经典音乐,开启艺术之旅音乐是一门艺术,既能够使我们放松身心,又能够激发我们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在江南好四年级的音乐教育中,除了学习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外,欣赏经典音乐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
通过欣赏优秀的、经典的音乐作品,孩子们可以感受音乐的美,了解音乐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音乐鉴赏能力,打开艺术之门,开启一段奇妙的艺术之旅。
一、选取优秀音乐作品,美妙的旋律引领孩子进入艺术的世界在欣赏音乐方面,我们需要选取适合四年级学生的经典音乐作品。
旋律简单明了,旋律优美动人,节奏舒缓流畅的音乐是比较适合四年级学生欣赏的。
我们可以选取一些著名的音乐作品,如贝多芬的“命运”交响乐、顿的《皇帝》弦乐四重奏、巴赫的“小步舞曲”等等。
这些经典作品都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可以为孩子们带来听觉上的享受,也能够让他们从中感悟到音乐所蕴含的精神和思想。
二、传达音乐的感染力和情感价值,打开孩子的艺术之门欣赏经典音乐不仅仅是听听旋律,更重要的是传达音乐所蕴含的感染力和情感价值。
教师可以讲解音乐的背景和意义,解读音乐的表达形式,给孩子们带来全新的听觉体验。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介绍“命运”交响乐的创作背景和音乐内涵,使孩子们体会到音乐中蕴含的坚韧和力量;或者通过介绍《小步舞曲》的音乐元素和构成形式,让孩子们了解音乐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孩子们主动参与,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从而打开孩子的内心,让他们走进艺术的世界。
三、分析音乐结构和元素,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除了欣赏经典音乐,我们也需要引导孩子们分析音乐结构和元素,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表现能力。
通过学习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孩子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音乐,同时也能够掌握一些表现音乐的技巧和方法。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孩子们分析音乐的节奏、旋律、和弦、和声等要素,使他们更加熟悉和掌握音乐的结构和构成形式;或者通过教授一些简单的音乐演奏和表演技巧,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四下《听:江南好小巷风韵》教学设计

苏少版(五线谱)音乐四下《听:江南好小巷风韵》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听:江南好小巷风韵》是一首苏少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的曲目,歌曲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述了江南小巷的独特风韵。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风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我国江南地区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掌握了基本的五线谱知识和简单的乐理知识。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善于模仿和表现。
但同时,部分学生可能对江南地区的文化背景较为陌生,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江南地区的文化背景,感受江南小巷的风韵。
2.学会用正确的音准、节奏和情感演唱歌曲《江南好》。
3.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4.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音准:歌曲中的个别音准较难掌握,需要学生反复练习。
2.节奏:歌曲中的节奏变化较多,学生需要熟练掌握。
3.情感表达:学生需要学会用恰当的情感演唱歌曲,表现江南小巷的风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感受江南风光,增强对歌曲背景的理解。
2.示范法:教师用范唱的方式,让学生跟随学习,提高演唱技巧。
3.小组合作法:学生分组练习,相互交流、借鉴,共同提高。
4.情感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从情感层面理解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江南风光图片、视频等资料。
2.五线谱教案:详细的教学步骤和练习内容。
3.乐器:钢琴、吉他等。
4.练习册:供学生课后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江南风光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江南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同时,简要介绍江南地区的文化背景,为学习歌曲做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歌曲《江南好》,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随后,展示歌曲的五线谱,引导学生关注歌曲的旋律特点。
小学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听:江南好 小巷风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听:江南好小巷风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2学情分析音乐课如果单单只是教唱几首歌曲是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要通过唱、练、赏、游的方式让学生能对音乐产生兴趣,特别是能学会欣赏不同国家、民族及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音乐来起到美育的作用。
3重点难点感受音乐的美感,分辨乐曲的结构。
4教学过程1【活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你都去过哪些地方?生:北京、沈阳、成都……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
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 生: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
师:我们来看地图,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
二、欣赏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乐曲给我们描绘的江南的秀丽景色吧。
1.初听《江南好》。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生:小桥流水人家、烟雨蒙蒙、小舟摇曳、渔歌阵阵、山清水秀……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
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
乐曲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
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复听音乐。
生:乐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第二部分欢快。
2.分段复听。
师:请同学们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生1:潺潺的流水、幽静的小巷……生2:悠扬的笛声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
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听:江南好 小巷风韵》教案

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听:江南好小巷风韵》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江南好小巷风韵》是苏少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江南水乡为背景,描绘了小巷深深、风韵独特的江南风光。
歌曲旋律优美,歌词富有诗意,充满了浓郁的江南风情。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能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体会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同时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能力逐渐提高。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但对于音乐的表现力和鉴赏能力仍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江南水乡的文化背景可能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演唱歌曲《听:江南好小巷风韵》。
2.能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体会音乐与诗歌的完美结合。
3.提高音乐审美能力和歌唱技巧。
4.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背景,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演唱准确,特别是音准和节奏。
2.理解歌词的意义,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3.了解江南水乡的文化背景,能够进行适当的鉴赏和评价。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江南水乡的美景,激发学习兴趣。
2.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师生活动: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提高歌唱技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资料。
2.音响设备:用于播放歌曲和教学示范。
3.乐谱:为学生提供学习参考。
4.教学用具:如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江南水乡的美景,引导学生感受小巷风韵。
同时,教师简要介绍江南水乡的文化背景,为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听:江南好小巷风韵》,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随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四年级下册《甜甜江南听:江南好小巷风韵》优质课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D001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 如蓝。
❖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1=E 2/4 明朗、赞美地
(唐) 百居易 词 戴于吾 曲
江 南 好, 风 景 旧 曾 谙。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结束句
忆江
南。
忆 江 南。
1=E 2/4 明朗、赞美地
(唐) 百居易 词 戴于吾 曲
江 南 好,
风景
旧 曾 谙。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结束句
忆江
南。
忆 江 南。
❖含有附点节奏的曲调更加婉转、 活泼,清新灵巧,没有附点的曲 调相比之下则显得单调,直白, 不足以表现江南的秀美。
能 不 忆 江 南? 注意:一字多音哦!
1=E 2/4 明朗、赞美地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唐) 百居易 词 戴于吾 曲
江 南 好, 风 景 旧 曾 谙。
日 出 江 花 红 胜 火, 春 来 江 水
绿 如 蓝。 能 不 忆 江 南?
结束句
忆江
南。
忆 江 南。
1=E 2/4 明朗、赞美地
(唐) 百居易 词 戴于吾 曲
小学音乐苏少版(简谱)四年级下册 《甜甜江南听:江南好小巷风韵》 优质课课件公开课课件讲课比赛获奖课件
类型:省级获奖课件
❖ 钢琴四重奏《江南好》,钢琴四重奏是西洋室内乐重奏形式 的一种,由
四件乐器分别演奏不同的旋律声部。这是一首既有民族民间 音乐特色,又有现代生活情调的轻音乐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苏少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听:江南好小巷风韵》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感受民乐合奏《江南好》优美而又欢快的情绪和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2.分辨《江南好》的乐曲结构。
3.知识拓展,了解与江南相关的音乐和文化艺术作品。
2学情分析
音乐课如果单单只是教唱几首歌曲是不能达到新课标的要求的,要通过唱、练、赏、游的方式让学生能对音乐产生兴趣,特别是能学会欣赏不同国家、民族及不同风格的音乐,通过音乐来起到美育的作用。
3重点难点
感受音乐的美感,分辨乐曲的结构。
4教学过程
1【活动】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么?你都去过哪些地方?
生:北京、沈阳、成都……
师:今天我们一起到江南去看一看。
我有一个问题要问一问大家,你们对江南有什么了解? 生:在我国的南方、有水乡之称。
师:我们来看地图,人们习惯上把长江以南称为南方,一说到“江南水乡”,又以江、浙一带最为典型,这里江河纵横、水网密布,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是中国最富裕的地区,南北朝时江南地区就是“一郡丰收,可供数郡使用”,宋代时更有“苏湖熟,天下足”之谚。
二、欣赏
师:现在,就让我们随着悠扬的笛声来到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感受乐曲给我们描绘的江南的秀丽景色吧。
1.初听《江南好》。
师:听完这首乐曲,你想说些什么?
生:小桥流水人家、烟雨蒙蒙、小舟摇曳、渔歌阵阵、山清水秀……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乐曲是《江南好》。
这首乐曲,是根据江南丝竹八大名曲之一《欢乐歌》改编而成。
乐曲旋律明快流畅,不仅描写了江南优美的景色,更有江南人民的纯朴、豪放,他们
载歌载舞表达对幸福生活的感受。
我们再次来欣赏乐曲《江南好》感受江南美景,请同学们思考乐曲分为几部分?
复听音乐。
生:乐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优美、第二部分欢快。
2.分段复听。
师:请同学们感受第一部分音乐,说一说音乐把我们带到了什么地方、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民族乐器把我们带到了江南?
生1:潺潺的流水、幽静的小巷……
生2:悠扬的笛声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
师:为什么你认为有潺潺的水声、幽静的小巷?
生:乐曲的速度是中速、稍慢。
音乐情绪优美(教师进行评价)。
师:欣赏完美丽的江南景色,不同的美景又印入我们的眼帘……
师:下面这一段乐曲又表现了什么?
教师播放乐曲第二部分。
学生仔细听第二部分。
生:水中的鱼儿跃出水面、渔民在愉快的撒网捕鱼、人们划着小舟在水中采摘荷花、莲蓬……(速度是快的、情绪是欢快的)
师:这一段音乐是如此的欢快。
书上用三种颜色的小船把他们分成了不同的三段,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三种颜色的小船出现了几次?我们为它们排排顺序。
学生聆听音乐做练习,教师进行巡视,并且进行指导。
3.完整地欣赏乐曲《江南好》。
师:听完了乐曲,我们已经知道这首乐曲是由民乐合奏的。
领奏乐器是竹笛,属于民族吹管乐器(教师出示竹笛,让学生观察竹笛的形制、听辨竹笛清脆明亮的音色。
由教师或同学吹奏)。
三、知识拓展
师:通过刚才的欣赏,我们已经知道江南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创作了许多艺术作品来赞美江南。
同学们能够说一说吗?
1.咏江南(课件展示诗词两首)。
组织学生一起朗读。
《忆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送人游吴》
──杜荀鹤
君到姑苏见,
人家尽枕河。
古宫闲地少,
水巷小桥多。
教师分析诗词内容:写出了对江南的美好回忆,描绘了江南水乡的秀丽风光。
2.看江南。
(1)小桥、流水、人家(课件展示江南的风光、民居和风俗)
选择的照片是江南的桥、江南的民居、江南的小巷、江南的河流等,突出了“小桥、流水、人家”的生动场景,从每张照片反映的不同景象引导学生体会江南的美。
(2)苏州园林(课件中穿插VCD,播放苏州园林景色)
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园林城,苏州园林历史之悠久,数量之多,造园艺术之高是首屈一指的。
苏州园林是浓缩的自然景观,寻求反璞归真,悠闲养性的氛围,折射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山水花木,亭台楼榭,粉墙黛瓦,栗柱灰砖构成了苏州园林的基调。
3.唱江南(课件穿插VCD,播放《太湖美》)。
教师播放江南风格的音乐,学生欣赏。
4.舞江南(课件穿插反映江南特色的舞蹈《莲蓬娃娃》)。
学生模仿几个舞蹈动作。
5.画江南(课件展示描绘江南的绘画作品)。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感受了江南的美景,其实还有许多我们没有了解到的知识内容,课后继续搜集有关江南的资料,使我们能够更多地感受江南。
(学生随乐曲《江南好》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