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案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教学目标:l、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能富有感情地演唱。
2、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3、在讨论论环境保护与小鸟的关系时能普遍参与,思维活跃。
教学重、难点: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一乐段的歌谱。
教学过程:1、导入:今天学唱的歌曲是《小鸟请到这里来》,我们请小鸟到这里来做客。
所以我们请同学们首先讨论这样一个问题,环境与小鸟的关系,请同学们思考大胆发言。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唱的歌曲就是表现少年儿童与小鸟和和谐相处的《小鸟请到这里来》。
先请大家朗读一遍歌词。
2、学唱歌曲(l)欣赏童声合唱《小鸟请到这里来》两遍。
(2)播放《小鸟请到这里来》的伴奏带。
学生朗读歌词,以配乐朗诵的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的旋律及用词的内容。
(3)随伴奏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4)随教师的琴声学唱第一乐段的歌词。
(5)讨论:我们看教科书第5页,有一个问题:唱一唱下面两句旋律哪一句的情绪亲切,为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对,第二句增加了一小节。
将“小鸟”重复了一次就产生了恳切和亲切的语气.就不似第一句那样生硬了。
所以我们在演唱时也要唱出这种语气来。
(6)现在我们来学唱这首歌曲的第一乐段。
学生随教师的歌声学唱歌谱,必要时可以教师唱一句学生唱一句。
在教唱过程中应注意的节奏和八分休止符,并要求学生注意到第1、3乐句完全相同,第2、4乐句相同。
3、小结:小结本节课学习的收获,要求学生自学歌曲的第二乐段。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1、学习演唱歌曲《小鸟请到这里来》第二乐段合唱部分。
2、欣赏重声合唱《林中的鸟声儿》。
3、节奏创造。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
2、能普遍参与节奏创造活动,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3、能专心欣赏童声合唱作品,从中受到启发.改善自己的歌声。
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小鸟请到这里来》的合唱部分。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唱了《小鸟请到这里来》的第一乐段,让我们先来复习一遍(学生唱)2、学习合唱部分(1)现在我们来学习这首歌的第二乐段合唱部分,请先仔细听几遍伴奏。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锦集四篇

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锦集四篇音乐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活动,其媒介是按时组织的声音。
一般音乐的定义包括共同元件,例如音调,节奏,动态,和的声波品质音色和纹理。
以下是我整理的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锦集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人音版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唱歌曲:《说演弹唱》、欣赏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教学目标】1、通过初步介绍曲艺音乐和学唱、听赏,使学生知道曲艺音乐也是我国民族音乐中的齐葩,对它产生初步的兴趣。
2、能初步唱出《说演弹唱》的韵味。
3、初步了解曲艺音乐的特点。
【教学过程】导入1、本单元我们要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曲艺的唱腔与语言紧密结合,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的地方性。
2、学唱歌曲《说演弹唱》(1)这首歌曲的歌名概括了曲艺的全部演出形式,也是曲艺的特点,学生们议论讨论发言,教师总结。
(2)听几遍录音范唱。
(3)学生随录音学唱,不必学唱歌谱。
(4)用歌曲的节奏朗读歌词,务必将每个字都吐的很清楚。
(5)再随录音学唱,注意其中的韵味。
(6)随伴奏带演唱,教师指挥。
3、欣赏《重整河山待后生》(1)简介:20世纪80年代初有一部电视连续剧轰动了整个中国,那就是《四世同堂》。
这是用京韵大鼓音调创作的歌曲。
(2)听录音。
(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3)我们听到在录音中有鼓和板的声音,这就是京韵大鼓演员自己击打出的声音。
(4)请学生参考图片进行听赏。
(5)再欣赏一两遍,要求学生感受京韵大鼓的音调和独特的韵味。
4、小结: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选段,随录音学唱《重整河山待后生》。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苏州弹词、四川清音、太平歌词等选段,进一步激发学生了解和学习丰富多彩的曲艺音乐的愿望。
2、通过轻声模唱《重整河山待后生》,继续感受京韵大鼓特有的韵味。
3、通过欣赏和亲身演唱,能说出曲艺音乐的若干特点。
【教学过程】欣赏上节课我们欣赏了京韵大鼓《重整河山待后生》,学唱了具有京韵大鼓韵味的歌曲《说演弹唱》,对京韵大鼓的演唱方式和其特有的韵味有了初步的了解,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拓宽视野,再欣赏其他的曲艺音乐品种。
人教版PEP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PEP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本教学设计适用于人教版PEP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
该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音乐的兴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表现能力。
第一单元:欣赏歌曲第一课:卡农- 目标:学生能够听懂并欣赏经典音乐“卡农”。
- 活动:播放“卡农”音乐,让学生听两遍,然后请学生分组进行欣赏,并结合画卡片的形式进行展示。
老师可以通过鼓励他们说说卡片上的内容,并引导同学对比不同卡片的不同之处,以达到更好的欣赏效果。
- 作业: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人分享自己的欣赏感受。
第二课:听音辨识- 目标:培养学生对乐曲的听力辨识能力。
- 活动:播放多个乐曲,让学生听后回答问题或集体判断正误。
老师可以通过提示优美旋律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乐曲,同时也要注重鼓励学生多听多想,积极思考。
- 作业: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音乐,与同学分享。
第二单元:研究音乐第一课:声音的高低- 目标:学生能够分辨声音的高低。
- 活动:通过唱歌、模仿、猜音等方式教授音高与音低的概念,并且引导他们理解不同声音带来的不同效果,加深认识。
- 作业:鼓励学生与家人一起观察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并进行分类。
第二课:乐器的分类- 目标:学生能够明确乐器的分类。
- 活动:通过展示各种乐器,让学生体验不同乐器的声音、外形、发音等。
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尝试演奏乐器,便于他们理解和记忆。
- 作业: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进一步了解和研究。
第三单元:表演及综合应用第一课:小朋友齐欢笑- 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唱歌、舞蹈的基本要素,表现出自己的音乐才能。
- 活动:通过唱歌、跳舞等方式,让学生动起来,通过小组合作练,表现出自己的音乐才能并享受其中的快乐,展现音乐艺术的魅力。
- 作业:鼓励学生继续练,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
第二课:音符排一排- 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整体感知和想象能力。
- 活动:让学生边唱歌边更改音符的排列顺序。
通过对比不同的排列顺序,学生可以感受到不同排列版本带来的不同感觉,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音符排列的基本概念。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 全册

人教版小学音乐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
册
第一课:音乐演奏与欣赏
教学目标
- 了解音乐演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 提升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
- 音乐演奏:介绍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
- 音乐欣赏:选取经典音乐作品,带领学生欣赏并分析音乐元素
- 音乐表演:学生分组表演简单乐曲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乐器演奏的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 音乐演奏介绍:介绍不同乐器的分类和演奏方法,例如:弦
乐器、木管乐器等
3. 音乐欣赏:选取一段经典音乐作品,给学生播放并引导他们
欣赏和分析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音色等
4. 音乐表演:将学生分组,并指导他们选择简单乐曲进行表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和发挥创造力
5. 结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鼓励学生继续热爱和参与音乐活
动
教学评估
- 观察学生对音乐演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 评价学生在音乐欣赏和表演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教学资源
- 音乐播放器
- 乐器模型或图片
- 经典音乐作品录音
备注:这是一份简单的教案示例,具体内容和教学资源需要根
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增补。
新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绿水江南第一课《忆江南》一、教学目标1、通过视、听、唱、动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歌曲的意境美,学会背唱歌曲并初步学习轮唱、合唱歌曲。
2、引导学生参与以小组为单位的创编活动,使每位学生积极投入音乐实践活动。
3、从诗、景、歌、乐、舞等几个方面来让学生感受到江南水乡风光的秀美和江南音乐语言的甜美,激发学生对江南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愉快地演唱歌曲《忆江南》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编活动。
3、指导学生准确演唱一字多音处并学会用优美的声音背唱歌曲。
4、学习用轮唱、合唱等方法来演唱歌曲。
五、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欣赏图片,配放音乐《翠湖春晓》师:同学们,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很美的江南六大古镇风景图,请你欣赏后告诉我,你看到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景物?感觉怎样?想说些什么?(教师随机与学生互动模仿做各种动作或造型)2 、教师配乐朗诵诗词《忆江南》师: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晚年回忆江南美景时欣然写下了一首著名《忆江南》,请大家静静地听老师朗诵一遍。
3、学生配乐朗诵诗词(二)新授教学1、教师示范表演唱师:这么美的诗用朗诵还不足以表达它的美的意境,老师想把它唱出来、跳出来,请说出你的感觉。
[教学效果评价]:教师借助精美的道具和声情并茂的演唱、舞蹈,让学生直接形象地感受歌曲的旋律之美和意境之美。
2、学生再次欣赏歌曲一遍。
3、请学生说说、唱唱自己最喜欢的和最难的一句歌词。
师指导学生个别或集体唱一唱。
4、请学生试着将第一段歌词连起来唱一唱。
5、教师讲解并示范演唱高低八度的两句“忆江南”的唱法,学生模唱。
6、学生唱第二段歌词。
7、请学生为最后一句“忆江南”设计力度记号以表达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留恋之情或见到江南美景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8、请学生完整地背唱歌曲一遍。
9、请学生为歌曲设计速度,情绪,并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一遍。
(三)、表现歌曲1、请学生自主合作创设小桥、垂柳、鲜花等造型和划船、摇橹等动作。
表现歌曲意境。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书-人教版

四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书-人教版目标本教案全书旨在帮助四年级学生全面了解和学习音乐知识,培养其音乐欣赏和表演能力。
教学内容本教案全书包括以下内容:1. 音乐基础知识:介绍音乐的基本概念、音符和节拍的认识等。
2. 乐理知识:学习简单的乐理知识,如音阶、调式等。
3.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4. 声乐训练:进行简单的声乐训练,提高学生的音准和音色。
5. 乐器演奏:介绍一些常见的乐器及其演奏方法,并让学生尝试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
6. 音乐创作: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力。
教学目标通过本教案全书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熟悉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术语;2. 能够分辨不同的音符和节拍,并能按照要求演奏简单的乐曲;3. 具备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能够欣赏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4. 能够进行简单的声乐训练,提高音准和音色;5. 了解一些常见的乐器及其演奏方法,并能够试演奏一些简单的乐曲;6. 培养创造力和表现力,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
教学方法本教案全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听觉教学、视觉教学、实践教学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评价本教案全书提供了相关的教学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小组合作评价等。
通过对学生的评价,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总结本教案全书是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的重要参考资料,旨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音乐能力。
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将能够在音乐领域取得较大的进步。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课题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我们大家跳起来》。
2.在音乐活动中,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能按三拍子的强弱规律进行身势动作的创编。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会《我们大家跳起来》这首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小步舞曲的风格,掌握三拍子的强弱规律。
教学用具PPT课件、电子琴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音乐节奏。
二、新课程教学:(一)欣赏钢琴曲《G大调小步舞曲》1.听听: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感受乐曲的情绪。
2.出示课件,简介:小步舞曲起源于法国的一种三拍子民间舞蹈,这种舞蹈在17世纪50年代在法国宫廷和贵族社会中很流行,小步舞风格典雅、庄严,速度中庸。
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是一首为孩子练琴所写的练习曲,结构简单,曲调优美动听,通俗易懂,所以常常被改编为各种器乐曲或轻音乐曲在音乐会上演奏,深受人们的喜爱。
方法:开火车前后拍手。
学生分组而坐,第一个人拍第一下手(即1强拍)另外两拍与下面的同学互拍,一直这样传下去。
(二)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1.导入歌曲:巴赫的《G大调小步舞曲》真好听,接下来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就是根据这首小步舞曲的第一主题旋律填词而成的。
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表达的欢乐情绪。
3.学唱歌。
由于学生已经熟悉旋律,让他们自学歌曲,让他们互相听,互相评价。
指导学生唱好跳,唱“多么快乐的舞蹈”。
4.全班跟着老师一起唱。
5.创作歌词。
让学生分组讨论,重新填词演唱,鼓励他们用歌曲表演和打击乐器伴奏的形式来表达歌曲。
在理解和感受歌曲音乐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研究能力。
6.评价。
评价每组学生的表现,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三、小结:音乐是具有可创造性的,在研究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勇于创新。
板书设计让我们跳。
教学反思2课题演唱《土风舞》教学目标1.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了解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的热闹场面。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全册)背景介绍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在音乐方面得到全面的培养和发展。
通过本册教材的研究,学生将学会唱歌、演奏乐器、欣赏音乐等基本音乐技能,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和审美情趣,同时加强他们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让学生:- 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发展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安排本教学设计按照教材内容的研究顺序,分别安排了以下教学内容:单元一:欢乐童声- 学生将研究唱歌,并通过唱歌练音乐技巧和节奏感;- 学生将研究简单的音乐律动和舞蹈动作。
单元二:音阶与音程- 学生将研究音阶的基本概念和音程的概念;- 学生将通过唱歌和演奏乐器练音阶和音程。
单元三:鼓点与节拍- 学生将研究鼓点和节拍的基本知识;- 学生将通过演奏乐器和打击节拍器练鼓点和节拍。
单元四:民族乐器- 学生将研究中国传统乐器的基本知识和演奏技巧;- 学生将通过演奏传统乐器,了解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妙之处。
单元五:欢乐大合唱- 学生将通过合唱练,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学生将研究合唱技巧和音调的调整。
单元六:童话音乐- 学生将欣赏童话故事中的音乐;- 学生将通过演奏乐器和唱歌,表达故事中的情感。
单元七:舞蹈与音乐剧- 学生将研究简单的舞蹈动作和音乐剧表演;- 学生将通过舞蹈和音乐剧,表达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才华。
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我们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唱歌和演奏乐器练:通过唱歌和演奏乐器,训练学生的音乐技巧和音乐感知。
- 音乐欣赏:通过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 合作研究:通过合唱和团队表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 创造表达:通过舞蹈和音乐剧表演,鼓励学生展现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评价为了评价学生的研究效果,我们将采用以下评价方法:- 平时表现:根据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个人表现进行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教学容学唱《拍手拍手》;音乐知识:重音记号“〉”及练习。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拍手拍手》。
1.设问:什么场合会出现掌声? 掌声能表达什么情感?2.聆听歌曲《拍手拍手》唱。
设问:歌曲有什么特征?(以拍手掌声穿插在歌曲中间。
)3.再听一次唱。
听一听歌曲有几部分组成?(二部分:齐唱部分与合唱部分。
)4.学唱第一部分:(1)听第一部分曲调唱。
设问:这部分曲调有什么规律?有没有基本相同的曲调?(每句的开始都是附点八分音符;第一、第三句基本相同。
)(2)学唱第一部分曲调: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与纠正,注意八度大跳的音准。
⑶ 齐唱第一部分曲调,在间奏处加入拍手(XX)。
5.学唱第二部分:(1)奏一奏、听一听、唱一唱:(竖笛)(2)听第二部分曲调唱。
(3)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声部曲调。
(把全班学生分为二个声部学唱。
学唱时开始可以放慢速度,当音准、节奏有把握时逐步恢复速度(4)这句有困难时,可以改为以降低难度。
(5)加入重音记号,加入拍手,唱好第二部分的曲调。
6.完整地、欢快热情地唱好全歌曲调(注意二声部和谐) 。
7.填入歌调,有感情地演唱。
8.设问:歌曲间奏处除按曲谱上节奏拍手外还可作怎样的节奏变化?9.加入打击乐器伴奏表演,使歌曲的气氛更为热烈。
10.小结:我们大家手挽手,发扬文明新风。
三、音乐知识:重音记号1.认识重音记号“〉”:标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要唱得加强、加重。
2.结合歌曲《拍手拍手》的实践,掌握重音记号。
(1)找出歌曲中的重音记号。
(2)对比实践:用重音记号与没有重音记号进行试唱实践对比。
从实践中掌握重音记号的唱法及其作用。
四、练习:五、结束。
听曲出室。
第二课时教学容:聆听《祝你快乐》;《彩桥架到岛》。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三、欣赏《祝你快乐》1.聆听乐曲。
设问: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受?2.再细听乐曲。
请你合着乐曲轻轻拍手或敲击打击乐。
当你听到音乐(情绪)变化时,就变换另一种形式或停止拍击;在听到相同的音乐再现时,用相同的方法再次拍击,以示乐曲的分段及结构。
3.讨论演奏该曲的形式及乐器。
合奏、铜管乐合奏,指导学生观看教材中的演奏图。
4.边看教材中的图形谱及其歌词,边跟音乐哼唱(如有条件,最好展示歌曲曲谱)。
5.再深入讨论乐曲的情绪(包括乐曲分段的情绪),并根据三段不同的情绪,设计集体舞动作。
6.合着乐曲声,试跳集体舞,并群策群力进行修改。
7.完整地合着乐曲边跳边唱。
8.小结:我们互相祝贺快乐,装点江山,献给祖国。
四、聆听《彩桥架到岛》1.聆听歌曲:听读歌曲所表达的容。
设问:“彩桥”是什么桥,是不是真正的桥?彩桥为什么要架到岛?2.细听歌曲,讨论上述问题。
3.看着歌词合着歌曲录音哼唱。
4.师生讨论这首歌曲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海峡两岸小朋友盼祖国统一,……)5.学唱“海峡两岸小朋友,站在桥上问声好”6.设问:用相隔一小节轮唱形式演唱,表达什么样的情绪(两岸小朋友争先恐后地问好,急切地盼望祖国统一,象征全国小朋友的团结与友谊……)7.用热烈的情绪,表演这一片段。
8.合着音乐,自由地即兴地用现代舞动作表现,把热烈的气氛推向高潮。
9.小结:海峡两岸小朋友手拉手,为争取祖国早日统一共同奋斗。
五、结束。
听曲出室。
第三课时教学容:学唱《阳光牵着我的手》。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阳光牵着我的手》1.欣赏歌曲唱:了解歌曲容与情绪。
2.再听唱。
设问:“阳光”的含义是什么?3.看谱听教师唱第一乐段曲调。
设问:哪一句基本相同,哪一句基本相似?4.学生自学第一乐段曲调。
教师巡视、个别指导读谱能力较差的学生。
(1)重点指导唱好一句。
(2)同座学生相互唱曲调,交流自学成果,相互纠正。
(3)全班齐唱第一乐段。
5.学唱第二乐段。
全班分成两部分,各唱一个声部。
教师分别唱二声部的曲调。
(1)各声部学生自学自己声部的曲调,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第二声部。
(2)唱平行三度的二声部音列(3)重点练习两个乐句:(4)唱好第二乐段二声部曲调,注意音准与和谐。
6.以稍快的速度、热烈的情绪唱好全曲。
7.填入歌词(合唱部分学生分声部唱一次) 。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 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 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5)竖笛基础较好的班级,二声部各用一、二支竖笛辅之。
(6)班级基础较差的,可以降低难度。
第一乐句单声部,第二、三乐句二声部。
8.设问:“阳光”、“太阳”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阳光牵着我的手”?师生讨论。
9.充满活力地唱好歌曲。
10.小结:大家手挽手,团结友谊朝前走。
三、结束第四课时教学容:聆听《马刀舞》、《小步舞曲》;学唱《我和提琴》(一)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聆听《马刀舞》1.设问:谁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打仗的场景?(电视剧、电影……)2.欣赏管弦乐《马刀舞》,这是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创作的一首乐曲。
设问:乐曲描绘了怎样的场景?3.师生讨论:自己根据乐曲所想像的场面发表各自的见解。
(粗略的)4.细细聆听:能否把各段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再叙述得细致些?如引子部分有什么特点,第一部分是怎样的场面?中间一段又是怎样?……5.把你们想像的场景,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
聆听《小步舞曲》1.谈话:《马刀舞》表现的是战争的场面;现在你听听又表现怎样的情景——初听乐曲。
2.师生交流所听乐曲的印象。
3.再欣赏乐曲,教师作简要介绍:(1)介绍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与作曲家巴赫。
(2)典雅的宫廷小步舞曲。
4.如能放一段录像(宫廷小步舞曲场面),配合乐曲,效果一定更佳(再次聆听)。
5.“舞曲”体裁说明6.小结:这两首舞蹈音乐,描绘两个时代背景,两种风格特征。
请回家收集本地区的舞曲,我们将在下节课交流。
表演《我和提琴》教学基本要求1.音乐知识导入:我们已经唱过很多3/4 拍的歌曲,你们愿意唱哪一首?3/4 拍的含义是什么?它的指挥图式是怎样的?2.介绍挪威民歌《我和提琴》:(1)出示欧洲地图,找出挪威的地理位置:北欧。
(2)欣赏《我和提琴》演唱。
设问:从歌曲容中,你了解到挪威人的风土人情吗? 歌曲是几拍子的?第五课时教学容:学唱《我和提琴》( 二) ;竖笛吹奏练习。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1.学唱歌曲《我和提琴》曲调。
(1) 看谱听教师唱曲调,找出基本重复的乐句。
(2) 根据3/4 拍的含义,启发学生讲3/8 拍的含义。
设问:3/4 拍与3/8 拍的相同与不同之处在哪里?从分析对比中理解3/8拍。
(3)学习3/8 指挥图式,并用指挥图式自学曲调的第一、三、五乐句。
教师指导的重点是学习起拍及第三乐句的附点八分音符节奏。
(4)流畅地唱好曲调( 强弱弱节奏要鲜明,分句要清楚) ,用色块表示乐句的基本重复。
2.学唱歌曲:(1)再听唱一第二次时学生轻声跟唱。
(2)填上歌词。
3.表演歌曲。
有感情地歌唱。
请少数学生自选打击乐器伴奏,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即兴伴舞。
4.将《平安夜》3/4 拍改写成3/8 拍。
音乐知识:3/8 拍1 .拍号的含义:每小节几拍/ 以几分音符为一拍。
2.复习2/4 、4/4 、3/4 拍的强弱规律及其指挥图式。
3.从3/4 引入3/8 拍。
同样是三拍子,但由于单位时值(以几分音符为一拍)不同,产生不同拍号的三拍子。
4.结合《我和提琴》的演唱,学习3/8 拍。
5.通过把3/4 拍《平安夜》改写成3/8 拍,巩固这一音乐知识。
学吹竖笛1 .复习“ 5 6 7 ”五音指法及乐曲《划小船》[ 见四( 上) 第七课教材] 2.跟我学:(1)按本教材中的谱例,由教师示,学生跟学,吹好“ 5 6 7 ”三音。
(2)教师任意在“ 5 6 7 ”五音变节奏变音型,让学生跟着学吹。
(3)分小组由学生轮流任小老师,即兴吹奏五音,其他学生跟着学吹。
3.练习吹奏二声部长音[教材(一)谱例],注意声音平稳持续、二声部和谐。
4.吹奏乐曲《掀起你的盖头来》:(1)教师示。
(2)全体学吹。
吹奏要注意曲调的流畅,注意十六分音符及附点音符节奏。
(3)在熟练的前提下,可请一部分同学以新疆舞的动作表演“竖笛与新第六课时教学容:聆听《新疆舞曲》( 第二号) ;学唱《跳吧,跳吧》;本地区舞曲交流。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聆听《新疆舞曲( 第二号)》1.谈话导入:新疆各兄弟民族都能歌善舞,我们大家来唱唱《娃哈哈》,边唱边跳。
2. 我们来听一首钢琴独奏曲,听听乐曲的风格是哪一个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格音乐?为什么? ——欣赏乐曲。
3.学生讨论——新疆风格的音乐——伴奏的音型具有新疆节奏的风格。
4.再欣赏一遍。
设问:钢琴中的伴奏音型节奏是模仿新疆少数民族中哪件民族乐器?5.学生讨论——手鼓。
6.全体学生轻轻地模仿手鼓的节奏:,为钢琴独奏伴奏7.小结:这是一首反映新疆人民载歌载舞的欢乐场面音乐。
表演《跳吧,跳吧》1.图片导入:出示新疆儿童歌舞的图片。
设问:图中儿童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他们在做什么?2.介绍一首短小精悍的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仅仅两句,但非常欢快,听两遍就能唱,一唱就能记住,唱了还想跳。
不信你试试——欣赏歌曲唱。
3.大家说说歌曲的容与情绪?4.唱曲调,大家看着歌谱。
设问:这个短曲中有哪两个主要音?这两个主要音是怎样行进的?5.师生讨论。
答案:一个“ 2”(re)一个“ 5”(sol)。
教师提示:我们学过上行、下行,那么re 与sol 行进的方向是怎样的呢?——平行。
6.放慢速度,划着2/4 拍指挥图式,每人自选一句即第1-4 小节或第5-8 小节,有困难举手,老师过来教。
唱会了就停止划拍指挥动作,说明你会了。
7.请自学第1-4 小节的同学站起来,我们进行二句接唱。
8.交换自学另一句一交换接唱一齐唱(按原速要求)。
9.填入歌词歌唱(教师分别用四种节奏型手鼓伴奏),请同学们在练唱中选择伴奏型。
10.表演《跳吧,跳吧》,请学生自由选择打击乐器,有舞蹈特长的学生合着歌声即兴舞蹈。
(根据学生的兴趣及时间的可能,可以表演数次,让更多学生参与,体验新疆地区载歌载舞的风格。
)11.小结:音乐与舞蹈一体给人们带来美好的享受。
12.结合本地区舞曲跳一跳、唱一唱,进行相互交流。
第七课时教学容:学唱《柳青》、《大雁湖》。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曲入室,师生问候。
二、新课表演《柳青》1.民歌往往用当地的地方语言来演唱更为亲切动听,因为民歌就是当地人民的口头音乐创作。
《柳青》是一带流传很广的民间小调,它里面的衬词就是当地的地方方言。
歌曲表达了人民对家乡的热爱。
2.欣赏《柳青》的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