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第七章论证 法律逻辑学 教学课件
逻辑学第七章.ppt

2021/3/2
23
下列推理属于何种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1.当事人在法庭上可以提出新的证据,所以,当事人在法庭 上也可以不提出新的证据。
2.最早印刷纸币的人可能是古代中国人,最早使用纸币必然 是最早印刷纸币的人,所以,最早使用纸币的人必然是古代中国人。
3.想出国留学必须学外语,我不想出国留学,所以,我不必 须学外语。
第七章 模态逻辑
教学重点与难点
模态命题及其种类 模态命题的真假与可能世界的理论 基本模态命题之间的对当关系 道义命题及其种类 模态命题推理、道义命题推理在法律中的应用
2021/3/2
1
谁打了纳粹军官
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占领法国期间,在法国巴黎一 家旅馆里,四个人同乘一部电梯。其中一位是穿军 装的纳粹军官,一名是当地的法国人,他是地下抵 抗组织的成员,第三位是个漂亮的少女,还有一位 是老妇人,他们相互都不认识。突然,电源发生故 障,电梯停住不动,电灯也熄灭了,电梯内漆黑一 团。这时传出一声接吻的声音,随后是拳打在脸上 的声音。过了一会儿,电灯亮了,纳粹军官的一只 眼睛下面出现了一块青紫的伤痕。
2021/3/2
3
逻辑分析:
原来,这位聪明的法国小伙子先吻了一下自己 的手,然后打了纳粹军官一拳。这里,我们感 兴趣的是其中所出现的判断“一定是他吻了这 位老妇人或那位小伙子”,“可能是这个法国 男子想吻这位姑娘”。第一个判断是断定他吻 了这位老妇人或那位小伙子的必然性,而第二 个判断则断定这个法国男子想吻这位姑娘的可 能性。这种断定事物可能性与必然性的判断就 是模态命题。
2021/3/2
7
模态的种类
(1)狭义模态和广义模态 (2)客观模态和主观模态 (3)逻辑模态和非逻辑模态 (4)命题的模态与事物的模态
7法律推理_教辅 《法学导论》课件

上述推理链条分析说明,在内部证成中越是多 地展开逻辑推导步骤就是越是能够尽可能第 讲法律决定中的问题凸显出来,越是能够更 加逼近问题之核心。
相反骤越少,而且因此推导跨度非常大,那么 这些步骤的规范性内涵就越不会清晰的显现 出来。就是法律决定容易受到攻击。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李蕾 版权所有 Lilei All Rights Reserved
旨在探寻法律的真谛,即澄清法律的疑 义、平衡法律的冲突。
获得适用的法律规定、规则或原则作为上 位规范,作为裁判大前提,为司法判决准备 法律上的依据和理由
华中科技大学法学院 李蕾 版权所有 Lilei All Rights Reserved
判决 ( Judicial Reasoning ) :
以事实与法律为前提和根据得出判决 结论的推论。
归纳推理的特征: 第一,从思维进程来看,归纳推理是从个别到一
般的推理; 第二,从结论所断定的知识范围看,结论所断定
的知识范围超出了前提所断定的范围 第三、从前提和结论的联系来看,由于归纳推理
超出了前提的断定范围,因此,前提和结论的 联系是随机(或然)的,前提并不蕴含结论, 即前提真实,结论却未必真实(或然性推理)
二、归纳推理
以特殊(或个别)知识为前提推导出一般 知识为结论的推理
1,简单枚举式归纳
一位法医观察了5具因一氧化碳中毒死亡 的尸体,看到这5具尸体的皮肤呈现樱 花般的粉红色。后来这位法医经过研究 发现,人在一氧化碳中毒时会形成血红 蛋白,这样的血液滞留在皮下毛细血管 中,即 使尸体皮肤呈现樱花般的粉红 色,
确认事实、探寻事实真相的推 论。
事实推理旨在确认证据事实, 并且基于证据事实确认案件 事实,以此作为裁判小前提, 为做出司法判决准备事实上 的根据和理由。
法律逻辑学课件

法科学生从法学院学到什么?
合格大学生应有的综合思想素质(外语、 计算机、文字能力)
(在同事眼中,你是合格的大学生吗?)
从事法律职业必需的法律思维方法(对 公平、正义、秩序的追求)
(作为律师,你从屠刀下救下过受冤的人吗?作为法官,你办过错案吗?作为法律工作者, 你陷害过好人吗?)
什么是公平价值?
推理
所有的金属都 是导电体 水银是金属 -----------------------------------水银是导电体
推理的分类
(根据思维方向) 演绎推理 归纳推理 类比推理 溯因推理
(根据结论的可靠性)
必然性推理 或然性推理
重点!
3思维形式的结构
(三)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逻辑形式
(常项 变项 )
基本规律 同一律 不矛盾律
简单方法 限制 概括 下定义 划分
概念 判断
推理
论证
排中律
寻求因果关系
回溯方法
本书结构一览表
词项逻辑(=概念) 命题逻辑 直言命题 复合命题 推理逻辑 演绎推理(=直言命题推理、=三段论) 归纳推理 类似推理 论证逻辑 逻辑规律 论证方法
逻辑学这一工具是具有全人类性的,它不以任何民族、阶级、阶层、政 党、集团的意志所转移。它所提供的知识是全人类进行思维的一种共同 的、必要的工具,它的规范作用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
3逻辑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
作为一门给人们提供思维工具的科学, 逻辑学本身并不能直接提供任何具体的 科学知识,但任何科学知识都需要借助 思维形式结构来承载具体的思维内容, 所以逻辑学的基本理论在其他科学里被 当作是一些普遍适用的原则和方法。从 这个意义上说,逻辑学是各门科学建立 的基础,或如列宁所言“任何科学都是 应用逻辑”。
法律逻辑学PPT课件

•23
当SIP真时,S与P外延之间的关系是( ) ①真包含于 ②真包含 ③交叉 ④
全异 性质命题中,如果SAP真,那么SEP
( ),SIP( ),SOP( )。 在性质命题对当关系推理中,根据反对
关系,由SEP真可推出( );根据矛 盾关系,由SAP真可推出( )。
逻辑方法
司法工作离不开逻辑 法律逻辑——适用法律的逻辑
返回目录
•5
第二章 概 念
定义 1、概念是通过反映客观对象的特有属性来
指称对象的思维形式 2、语言中的词或词组就被称为概念的表达
式
•6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 1、概念往往通过语词来表达,但不是所有 的语词都表达概念。必须有内涵和外延。虚 词就不能表达概念。如:“的”、“啊”、 “因为……所以”等。 2、概念和词有时也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ˉPOS √5、违反逻辑的理论都是非科学的理论
PA ˉS
•32
关系命题 1、定义 关系命题就是断定客观对象之间具有或者不具 有某种关系的命题。它断定的是作为词项的概 念所反映的客观对象之间是否存在某种事实下 的关系。 “张三和李四是同学” “张三和李四是三好学生”
2、组成 关系命题由三个部分组成,即关系主项、关系 项和关系量项。 在关系命题中至少有两个以上的关系主项。
•18
逻辑特征
周延性:是否断定其全部外延
命题类型 A E I O
主项S 周延 周延 不周延 不周延
谓项P 不周延
周延 不周延
周延
•19
2.性质命题的真假判定
性质命题判定的主项和谓项的外延关系与两个概念
法律逻辑学课件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逻辑学课件
二、 逻辑学的性质与功能
普通逻辑的定义:研究思维的逻辑形式及其基本规律以及人们认识现实 的简单的逻辑方法
认识与思维 实践 感性认识
感觉 知觉 表象
理性认识
概念 思
判断
维 形
推理 式
思维的特征:间接性、概括性、与语言不可分离
逻辑形式
逻辑形式:具有不同内容的思维(命题和推理)所共同具有的形式或结构
操作定义:用抽象字母代换命题或推理中的具体内容所得到的东西
PPT文档演模板
法律逻辑学课件
命题的逻辑形式
S
P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所有我班学生都是大学生
所有团员都是青年 所有商品都是劳动产品
以上四个命题具有不同的内容,但用抽象字母替换其具体内容后,所得 到的结构是:
所有S是P
类似地,以下命题也具有不同的内容
1ab量物物子理理论应或逻用因辑果模态理论def逻(构本辑唯造体名性学论逻与辑唯(实逻论辑之还争原意主义义下等的))本体论
2生物应用
3认识论应用
a伍杰方式的发展 a问(答)逻辑
b控制论逻辑
b认识论逻辑(相信、知道、相干)
4逻辑语言学
3社会科学应用
c假设逻辑(反事实的假设推理)
a结构理论(形态学) a规范逻辑
法律逻辑学课件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4
法律逻辑学课件
课程目的:培养批判性思维习惯; 掌握评估论证的标准和技巧; 提高理解能力和论说水平
计划学时: 54学时 学习技巧:课堂理解 多做作业 留心应用
授课教师:新闻传播系余多星,逻辑学专 业,哲学博士,研究方向:语言逻辑、逻 辑哲学等。
法律逻辑学本科版ppt课件

p
q
上面两个命题也有共同的逻辑形式:如果p,那么q
2020年2月10日星期一
16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1)所有公民都是遵纪守法的人,有的人是公民,所以,有的人是遵纪守法的人。 (2)所有科学都是有价值的,有的理论是科学,所以,有的理论是有价值的。
这两个推理的内容不同,但有相同的逻辑形式: 所有M是P,有S是M,所以,有S是P。
2020年2月10日星期一
15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
下面的三个命题,内容各不相同: (1)所有大学生都是学生。 (2)所有金属都是导电体。 (3)所有商品都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S
P
但这三个命题有共同的逻辑形式:所有S都是P
(1)如果物体发热,那么物体就会膨胀。 (2)如果明天天气好,那么我就去郊游。
➢现代演绎逻辑以命题逻辑、谓词逻辑为基础内容,包 括集合论、证明论、递归论、模型论,也包括多值逻 辑、模态逻辑等非标准逻辑,还包括问题逻辑、规范 逻辑等应用逻辑。
➢现代归纳逻辑以两个演算和概率论为工具,进行形式 化的处理,对归纳结论的概然性作出精确计算,求得 前提对结论的支持强度的概率。
2020年2月10日星期一
所以:不同的思维内容可以有相同的思维形式。逻辑学重点研究的是思
维的逻辑形式,任何逻辑形式都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组成。
逻辑常项:是指逻辑形式中不随思维内容变化而变化的部分。体现了逻辑形
式的本质特征,是区分不同种类的逻辑形式的唯一依据。
逻辑变项:是指逻辑形式中可变的部分。
逻辑常项
命题:(1)所有的 S 都是 P (2)如果 p ,那么 q
以下以逻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推理及其有效性问题为例予以说明:
2020年2月10日星期一
《法律逻辑学》课件

法律逻辑学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法律逻辑学在司法实践中的应用需要更加广泛和深入
法律逻辑学需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 法律逻辑学需要面对全球化和国际交流带来的挑战,如法律文化的差异和 法律制度的冲突等
跨学科融合:与其他学科如 心理学、社会学等相结合, 提高法律逻辑学的应用范围
类比推理在法律中的应用:在法律解释、法律推理、法律论证等方面都有应用
类比推理的优缺点:优点是可以帮助理解复杂的法律概念和法律关系,缺点是可能导致过度概 括或错误类比
类比推理在法律逻辑学中的作用:可以帮助法律逻辑学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法律,提高法律逻辑 学的准确性和效率。
定义:论证是一种逻辑推理过程,通过一系列前提和推理规则得出结论 构成要素:前提、推理规则和结论 前提:论证的起点,是论证的基础和依据 推理规则:论证的桥梁,是连接前提和结论的纽带 结论:论证的终点,是论证的目的和结果
确定案例的背景和目的
运用法律逻辑学的理论和方法进 行分析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分析案例中的法律关系和法律问 题
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案例分析的重 要性:通过案 例分析,可以 更好地理解和 应用法律逻辑
学原理。
案例分析的方 法:通过分析 案例,可以总 结出法律逻辑 学的基本原理
和规律。
案例分析的启 示:通过案例 分析,可以更 好地理解和应 用法律逻辑学 原理,提高法 律逻辑学的应
用水平。
案例分析的局 限性:案例分 析只能提供一 种可能的解释, 不能完全替代 法律逻辑学的
理论研究。
法律逻辑学的起源: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提出三段论 法律逻辑学的发展:中世纪时期,经院哲学对法律逻辑学的影响 法律逻辑学的现状:现代法律逻辑学的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 法律逻辑学的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对法律逻辑学的影响和挑战
法律逻辑学全彩讲义

法律逻辑学本课程的框架:第一章导论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第三章命题第四章简单命题之性质命题第五章复合命题第六章推理的概述第七章论证第一章导论第一节逻辑学的性质与功能一、“逻辑”一词的含义客观事物的规律思维、语言表达或论证的规律性、科学性某种理论、观点逻辑科学“逻辑”指的主要是研究推理、论证以及思维方法和论辩技巧的科学。
第二章概念的一般逻辑知识及其应用第一节概念的概述第二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第三节概念的分类及概念间的关系第四节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第一节概念的概述一、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借助语词反映客观对象的本质或特有属性及其范围的思维形式,其表现形式相当于语言中的词或词组。
如河流、犯罪、行为能力、北京等。
客观对象(事物)的属性:事物的性质事物间的关系客观对象(事物)的属性:偶有属性特有属性二、概念的表达式——语词与词项什么是语词语词是表示客观事物的一种指号,表现为特定的声音、笔画或手势。
概念与语词的关系:语词是概念的语言形式;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概念与语词的区别:1、任何概念都要用语词来表达,但并非任何语词都表达概念。
“儿”、“的”、“因为……所以”、“或”、“天”、“地”、“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珠穆朗玛峰”、“二流子”……2、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概念。
“科学”与“kexue”“kexue”与”science”老师”与“教员”、“先生”3、同一个语词也可以用来表达不同的概念。
什么是词项在判断中出现的、作为判断组成成分的概念。
三、把握概念与语词之间:关系的实践意义(见教材20页)第二节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一、概念的内涵及其确立式概念的内涵:就是指概念对思维对象特有属性的反映,它涉及的是概念反映的对象“是什么”的问题,即概念的“所谓”。
“法律”的内涵是什么“人”的内涵是什么概念内涵的确立方式:1、认识性内涵:是通过对象间性质的比较而确立的,是人们关于概念所指称的那类对象认识的成果。
如:四边形鸟2、规定性内涵:是人们根据实践需要,通过人为方式加以确立的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贼。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爱国者的话是最
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我的话既然不错,你 就是卖国贼无疑了。”
用“你是卖国贼”来论证“我的话是不错的”,又用
• 错误类型:转移论题、偷换论题。 法庭辩论中不讨论具体犯罪事实与情节,而讨论被告平
时表现、社会环境、制度问题等。
争论中大量存在:关于媒体报道某集团要斥资200亿人
民币仿建圆明圆,争论中的“仿建”与“重建”;评价
我国房产市场争论中的“有无泡沫”和“有无需求”…
(3)论据应是已知为真的判断。(论据规则)
逻辑推理只要求“形式有效”。
4.论证在法律工作中的意义:
论证贯穿于法律工作的全过程。定性、处罚都需要根据
确凿证据和法律规定做出论证。
• 公诉人(原告):证明自己观点;反驳对方观点。
• 辩护人(被告):反驳对方观点,证明自己的观点;
• 法
官:考察双方论证,进行论证评价,确定法律上能
接受哪个论证。(就主要方面来说)
• 规则要求:使用真实的和确定的论据。(证据—事实)
• 错误类型:理由虚假、预期理由。 • 理由虚假:法庭上使用伪证、得不到证明的“事实”就
属于理由虚假。
• 预期理由:想当然或主观臆断;用于论证的材料未确证;
希望真的材料当作真实材料来用。
古有叶衡,病重,向人打听 “一个人死后状状况好不
好?” 有人答:“非常好。” 叶异之,那人答“若人
论证方式:论据与论题联系方式;
回答“怎样论证” (如利用三段论、归纳推理等)
3.论证与推理的关系:
推理是论证的基本工具,没有推理就无法论证。但推理
不等于论证。
• 论证:先有论题,去找论据,使用推理,论证观点;
论证要肯定结论为真,要求论据可靠(真实)。
• 推理:先有前提,通过特定过程,导出结论;
起诉书、辩护词、判决书都包含大量论证,是向人们展示
其论证的文本。
• 文本:适用法律规定,分析相关事实,得出法律结论。成
文法制度下要用三段论作为核心推理。
法庭辩论就是证据的展示与分析、证明与反驳相互交织的
过程。
• 辩论:展示与分析证据,确定法律事实;利用法律事实与
法律规定,确定法律性质;反驳对方观点,证明自己主张
3.证明的规则
规则的作用:保证论证有效,提高证明说服力。
这是证明的必要条件。
(1)论点必须清楚明确。(论点规则)
• 规则要求:要明确证明什么,论点不能含糊不清、有
歧义;证明不能东拉西扯、漫无中心。
• 错误类型:论点含混不清。
(2)论点必须始终同一。 (论点规则)
• 规则要求:论证始终围绕论点,论点始终如一。
法律证明:逻辑证明与事实证明的综合,要提供充分
的事实,要使用严密的逻辑推理。
• 逻辑证明:从法律出发,利用推理得到结论,实现从
法律到案件、从一般到具体的过渡。
• 事实证明:从事实出发,利用事实分析,保证以事实
为依据,有充分实施根据。
法律证明主要论据类型:法条、证据、事实分析。基
本要求:“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死后状况不好,为何未见死者回来。”
《十五贯》中,知县断案:一人被杀,丢了十五贯钱,
恰好被嫌疑犯身上也有十五贯钱,就断定他是罪犯。
(4)论据真实性不能靠论点来证明。(论点规则)
• 规则要求:论据真实性要具有独立性,在论证之前成立
• 错误类型:循环论证——论据本身还要用论题来证明。 鲁迅《论辩的魂灵》:“卖国贼是说诳的,所以你是卖
第七章 论证
一、论证概述 二、证明的方法 三、反驳的方法
第七章 论证
论证以逻辑推理、逻辑方法为基础,综合使用概念、判
断、推理及各种逻辑方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
论证依任务可分为:证明与反驳。证明是论证某判断
(表达某种观点)为真;反驳则是论证某判断(表达某 种观点)为假。
两种论证目标相反,但在论证结构(组成要素)、使用
二、证明的方法
1. 逻辑证明和事实证明
逻辑证明:使用逻辑推理证明一个观点。
• 论证方式:基于某种推理,论据相当于前提,论点相
当于结论。复杂证明要使用一系列推理。
事实证明:主要使用事实肯定一个观点。 • 事实对论点起支持和加强作用,有了事实的支持,论
点看起来会更加可靠,更有说服力,更令人信服。
2.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直接证明:从论据的真实性直接引出论点真实性。 法律证明:直接证明,从法条、证据证明法律结论。
(但不排除个别例外情况)
间接证明:不从论据的真实性直接引出论点的真实性,
先证明其他论点引出要证的论点。
间接证明:反证法和选言证法
(1)反证法
通过证明其反论点为假,来证明一个论点为真。 证明方法: 要证 p,先假设 ┑ p为真
(2)选言证法(排除法)
证明方法: 要证 p
证:p或 q为真 证 q假
所以,p真
核心步骤
逻辑推理:选言推理——p或 q,┑ q,∴ p
一人死亡,或者他杀,或自杀,或病死,或意外死亡, 或自然死亡。现在他杀、自杀无任何证据,解剖也没有 发现任何疾病,死者死在自家,没发生意外事件,所以
是自然死亡。
证:“如果┑ p,则 q”
归谬法
证 q假
所以,┑ p 假 所以,p真
核心步骤
逻辑推理:假言推理—— ┑p→q , ┑ q,∴┑┑ p ;
∴ p真
英国19世纪的一位皇宫卫士被指控晚上值勤时睡着 了,他无法拿出确实的证据证明自己没睡,将要被处 以极刑。就在处决前夕,他说 “那天晚上我没睡,我 听到午夜时议会大厦的钟响了13下”。后来法庭调查, 的确有些人也听到13下,专家检查发现,的确那天晚 上钟发生了异常,响了13下。这位卫士被无罪释放。 反证法:先假设“睡了”,“如果睡了,就不会听 到钟声。”/我听到钟声了。/所以“睡了”为假。 /所 以我没睡。
方法等方面有一致性。
一、论证概述
1.论证:使用逻辑工具(推理与方法等)确立某一观
点或看法的思维过程。
2.组成:论题、论据、论证方式
论题:论证中要确立的观点与看法;
回答“论证什么”的问题;
表明论证者肯定、赞成、支持或否定反对 的观点、看法、主张。
论据:用来支持论题的依据;
使论题成立的理由、根据; 回答“用什么论证”; 得到确认的事实判断、科学知识、公认道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