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10月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10月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基本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3137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网络终端属于网络系统的()。

A.通信子网B.资源子网C.连接设备D.网络的控制中心2.现代计算机网络最重要的目的是()。

A.数据通信B.数据处理C.资源共享D.网络互连3.网络协议三要素中同步是()。

A.数据的结构B.用于协调的控制信息C.数据信息的编码D.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说明4.下列关于虚电路交换不正确的是()。

A.虚电路交换各分组按发出顺序到达目的站节点B.虚电路交换用户双方独占物理电路C.永久虚电路没有虚电路呼叫建立阶段D.虚电路交换属于存储转发交换5.如图所示的连接方式属于()。

A.分支式连接B.非集中式连接C.点对点连接D.集中式连接6.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传输方式采用()。

A.串行方式B.并行方式C.连续方式D.分散方式7.名字服务器属于()。

A.设备服务器B.通信服务器C.管理服务器D.数据库服务器8.以下关于集中器不正确的是()。

A.集中器划分出的若干子信道与各终端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B.利用集中器可复合多个终端的低速信号C.集中器在网络中是单独使用的D.集中器以报文为传输单位19.以下关于通信控制设备不正确的是()。

A.通信控制设备的功能与其所连接线路的多少有关B.通信控制设备具有线路控制功能C.通信控制设备有终端控制的功能D.通信控制设备不具备流量控制10.PPP属于网络软件的()。

A.网络操作系统软件B.联机服务软件C.协议软件D.通信软件11.以下关于物理层不正确的是()。

A.物理层不负责传输的检错和纠错任务B.物理层指为用户提供的具体传输媒体C.物理层实现实体之间的按位传输D.物理层建立在通信媒体的基础上12.相邻节点之间的流量控制设置在()。

A.物理层B.数据链路层C.网络层D.传输层13.以下不正确的是()。

全国2001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1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1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数据结构试题课程代码:02331第一部分选择题(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算法指的是( D )A.计算机程序B.解决问题的计算方法C.排序算法D.解决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2.线性表采用链式存储时,结点的存储地址( B )A.必须是不连续的B.连续与否均可C.必须是连续的D.与头结点的存储地址相连续3.将长度为n的单链表链接在长度为m的单链表之后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C )A.O(1)B.O(n)C.O(m)D.O(m+n)4.由两个栈共享一个向量空间的好处是:(B )A.减少存取时间,降低下溢发生的机率B.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机率C.减少存取时间,降低上溢发生的机率D.节省存储空间,降低下溢发生的机率5.设数组data[m]作为循环队列SQ的存储空间,front为队头指针,rear为队尾指针,则执行出队操作后其头指针front值为(D)A.front=front+1 B.front=(front+1)%(m-1) C.front=(front-1)%m D.front=(front+1)%m 6.如下陈述中正确的是( A )A.串是一种特殊的线性表B.串的长度必须大于零C.串中元素只能是字母D.空串就是空白串7.若目标串的长度为n,模式串的长度为[n/3],则执行模式匹配算法时,在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是( C ))B.O(n)C.O(n2)D.O(n3)A.O(n38.一个非空广义表的表头( D )A.不可能是子表B.只能是子表C.只能是原子D.可以是子表或原子9.假设以带行表的三元组表表示稀疏矩阵,则与下列行表对应的稀疏矩阵是( A )10.在一棵度为3的树中,度为3的结点个数为2,度为2 的结点个数为1,则度为0的结点个数为( C )A.4 B.5 C.6 D.7 11.在含n个顶点与e条边的无向图的邻接矩阵中,零元素的个数为( D )A.e B.2e C.n2-e D.n2-2e12.假设一个有n个顶点与e条弧的有向图用邻接表表示,则删除与某个顶点v i相关的所有弧的时间复杂度是( C )A.O(n) B.O(e) C.O(n+e) D.O(n*e) 13.用某种排序方法对关键字序列(25,84,21,47,15,27,68,35,20)进行排序时,序列的变化情况如下:20,15,21,25,47,27,68,35,8415,20,21,25,35,27,47,68,8415,20,21,25,27,35,47,68,84则所采用的排序方法是( D )A.选择排序B.希尔排序C.归并排序D.快速排序14.适于对动态查找表进行高效率查找的组织结构是(C )A.有序表B.分块有序表C.三叉排序树D.线性链表15.不定长文件是指(B )A.文件的长度不固定B.记录的长度不固定C.字段的长度不固定D.关键字项的长度不固定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若有两个空格,每个空格1分,共20分)不写解答过程,将正确的答案写在每小题的空格内。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真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真题

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真题计算机网络原理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必须要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自考考试中的重点科目之一。

在自考中,计算机网络原理的真题是考生们复习备考的重要素材。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计算机网络原理自考真题,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备考。

1. 简述OSI七层模型,以及每一层的功能和协议。

答,OSI七层模型是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的缩写,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一个标准,它将计算机网络的通信协议分为七层。

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协议,如物理层负责传输比特流,数据链路层负责传输帧,网络层负责寻址和路由等。

2. 什么是IP地址?IP地址的分类有哪些?答,IP地址是指互联网协议地址,是分配给网络上的每一个设备的32位地址。

IP地址的分类有A、B、C、D、E五类,其中A类地址是用来识别大型网络的,B类地址用来识别中型网络,C类地址用来识别小型网络,D类地址用于多播,E类地址则是保留地址。

3. 请简要介绍TCP/IP协议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答,TCP/IP协议族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它包括了TCP、IP、UDP等多个协议。

TCP/IP协议族的特点是灵活性强、可靠性高、适应性好等。

4. 什么是HTTP协议?请简要介绍其工作原理。

答,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用于传输超文本文档的应用层协议。

它的工作原理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请求,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返回相应的数据,然后客户端进行解析和显示。

5. 什么是路由器?它的作用是什么?答,路由器是用来连接不同网络并进行数据包转发的设备,它的作用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通信和数据传输。

以上就是一些计算机网络原理的自考真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备考。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们可以结合教材、课堂笔记以及真题进行复习,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祝大家顺利通过计算机网络原理的自考,取得优异的成绩!。

08、09、10、11、12年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真题及答案

08、09、10、11、12年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真题及答案

08、09、10、11、12年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真题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全国200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47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数据传输速率应达到(D)A.640Kbps B.640MbpsC.1Gbps D.2Gbps2.异步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中的时间片分配策略是(C)A.预先分配但不固定B.预先分配固定不变C.动态分配随时可变D.动态分配固定不变3.当IEEE802.3MAC帧中的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时,表示(C)A.单个地址B.组地址C.广播地址D.局部地址4.“截获”是一种网络安全攻击形式,所攻击的目标是信息的(B)A.可用性B.保密性C.完整性D.安全性5.ADSL标准允许达到的最大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为(D)A.1Mbps B.2MbpsC.4Mbps D.8Mbps bit per second6.在ISO建议的网管功能中,对网络拓扑结构及某些网管对象的配置和参数做出调整属于(C)A.故障管理B.安全管理C.性能管理D.配置管理7.预防拥塞的分组丢弃策略用于(A)A.网络层B.传输层C.数据链路层arp D.表示层8.用于实现网络物理层互连的设备是(B)A.网桥B.转发器C.路由器D.网关9.以太网的MAC地址长度为(C)A.4位B.32位C.48位D.128位10.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所使用的端口号为(C)pop3(邮件接收协议)110A.20 B.21C.25 D.11011.下列属于B类IP地址的是(A)A.128.2.2.10 B.202.96.209.5C.20.113.233.246 D.192.168.0.112.无线应用协议WAP中不包括...(D)A.客户B.WWW服务器C.网关D.文件服务器13.ATM的信元头长度为(A)A.5字节B.8字节C.48字节D.53字节14.广泛使用的数字签名方法不包括...(B)A.RSA签名B.DSS签名C.Hash签名D.DES签名15.下列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C)A.网络协议中的语法涉及的是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有关的控制信息B.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n层是n+1层的用户,又是n-1层的服务提供者C.OSI参考模型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三级抽象D.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和无连接通信16.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是一种(D)A.面向字符的异步协议B.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C.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D.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17.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采用的路由算法是(C)A.静态路由算法手工配置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RIP 相邻路由的路由更新C.链路状态路由算法,链路算法D.逆向路由算法18.下列关于网络互连设备(路由器)的正确描述是(B)A.中继器和网桥都具备纠错功能B.路由器和网关都具备协议转换功能C.网桥不具备路由选择功能D.网关是数据链路层的互连设备19.下列能够实现即插即用的设备是(A)A.网桥B.路由器C.网关D.无线AP20.帧中继体系结构只包括(B)A.传输层以上各层B.物理层和链路层C.链路层和网络层D.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21.下列关于虚电路方式中路由选择的正确说法是(B)A.分组传送时不进行路由选择B.分组传送时只在建立虚电路时进行路由选择C.建立连接和传送分组时进行路由选择D.只在传送每个分组时进行路由选择22.适合高强壮性要求场合的路由选择策略是(A)A.泛射路由选择B.最短路由选择(距离) RIPC.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D.随机路由选择23.通信子网的组成主要包括(C)A.源节点和宿节点B.主机和路由器C.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D.端节点和通信链路24.下列关于拓扑结构的正确描述是(B)A.星型拓扑各节点分布处理能力较强B.总线拓扑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且不具有实时功能C.树型拓扑不能扩展D.网状拓扑结构复杂成本较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历年我自己整理的全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汇总

历年我自己整理的全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汇总

全国2008年4月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474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电信业一般认为宽带骨干网数据传输速率应达到( D )A.640Kbps B.640MbpsC.1Gbps D.2Gbps2.异步时分多路复用TDM技术中的时间片分配策略是( C )A.预先分配但不固定B.预先分配固定不变C.动态分配随时可变D.动态分配固定不变3.当IEEE802.3MAC帧中的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时,表示( C )A.单个地址B.组地址C.广播地址D.局部地址4.“截获”是一种网络安全攻击形式,所攻击的目标是信息的( B )A.可用性B.保密性C.完整性D.安全性5.ADSL标准允许达到的最大下行数据传输速率为( D )A.1Mbps B.2MbpsC.4Mbps D.8Mbps6.在ISO建议的网管功能中,对网络拓扑结构及某些网管对象的配置和参数做出调整属于( C )A.故障管理B.安全管理C.性能管理D.配置管理7.预防拥塞的分组丢弃策略用于( A )A.网络层B.传输层C.数据链路层D.表示层8.用于实现网络物理层互连的设备是( B )A.网桥B.转发器C.路由器D.网关9.以太网的MAC地址长度为( C )A.4位B.32位C.48位D.128位10.SMTP所使用的端口号为( C )A.20 B.21C.25D.11011.下列属于B类IP地址的是( A )A.128.2.2.10B.202.96.209.5C.20.113.233.246 D.192.168.0.112.无线应用协议WAP中不包括...( D )A.客户B.WWW服务器C.网关D.文件服务器13.ATM的信元头长度为( A )A.5字节B.8字节C.48字节D.53字节14.广泛使用的数字签名方法不包括...( D )A.RSA签名B.DSS签名C.Hash签名D.DES签名15.下列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C )A.网络协议中的语法涉及的是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有关的控制信息B.在网络分层体系结构中,n层是n+1层的用户,又是n-1层的服务提供者C.OSI参考模型包括了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三级抽象D.OSI模型和TCP/IP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面向连接的通信和无连接通信16.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HDLC)是一种( D )A.面向字符的异步协议B.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C.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D.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17.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OSPF采用的路由算法是( C )A.静态路由算法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C.链路状态路由算法D.逆向路由算法18.下列关于网络互连设备的正确描述是( B )A.中继器和网桥都具备纠错功能B.路由器和网关都具备协议转换功能C.网桥不具备路由选择功能D.网关是数据链路层的互连设备19.下列能够实现即插即用的设备是( A )A.网桥B.路由器C.网关D.无线AP20.帧中继体系结构只包括( B )A.传输层以上各层B.物理层和链路层C.链路层和网络层D.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21.下列关于虚电路方式中路由选择的正确说法是( B )A.分组传送时不进行路由选择B.分组传送时只在建立虚电路时进行路由选择C.建立连接和传送分组时进行路由选择D.只在传送每个分组时进行路由选择22.适合高强壮性要求场合的路由选择策略是( A )A.泛射路由选择B.最短路由选择C.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D.随机路由选择23.通信子网的组成主要包括( C )A.源节点和宿节点B.主机和路由器C.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D.端节点和通信链路24.下列关于拓扑结构的正确描述是( B )A.星型拓扑各节点分布处理能力较强B.总线拓扑不能保证信息的及时传送且不具有实时功能C.树型拓扑不能扩展D.网状拓扑结构复杂成本较低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历年我自己整理的全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汇总(最全)

 历年我自己整理的全国自学考试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汇总(最全)

36. IEEE802.3MAC 帧的起始定界符 SFD 的比特模式为 _1010101 1___。
37.蓝牙 1.0 标准的核心部分规定的是设计标准 ;而协议子集部分规定的是 __运作性准则 ___。
38.局域网操作系统中最安全、最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是
____文件服务 _。
39.在网络安全中,防止数据不受主动攻击的保护措施称为
41.简述传输层中预防拥塞的主要策略。 传输层中预防拥塞的主要策略有:重传策略、乱序缓存策略、确认策略、流控制策略、确定
超时策略。
42.简述 CSMA/CD 中二进制指数退避算法的规则及其次序控制方法。 在 CSMA/CD 算法中,为了保证这种退避操作维持稳定,采用了一种称为二进制指数退避
的算法,其规则如下:
A .面向字符的异步协议
B.面向字符的同步协议
C.面向字节的同步协议
D.面向比特的同步协议
17.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协议 OSPF 采用的路由算法是(
C)
A .静态路由算法
B.距离矢量路由算法
C.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D.逆向路由算法
18.下列关于网络互连设备的正确描述是(
B)
A .中继器和网桥都具备纠错功能
D. 128 位
10. SMTP 所使用的端口号为( C )
A . 20
B. 21
C. 25
D. 110
11.下列属于 B 类 IP 地址的是( A )
A . 128.2.2.10
B. 202.96.209.5
C. 20.113.233.246
D. 192.168.0.1
12.无线应用协议 WAP 中不包括( D )
(C )
A .故障管理

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自考04741《计算机网络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PSE:分组交换设备PAD:分组装配、拆卸装备NCC:网络控制中心FEP:前端处理机IMP:接口信息处理机PSTN:电话交换网ADSL:非对称用户环路DDN:数字数据网FR:帧中继ATM:异步转移模式ISDN:综合服务数字网VOD:电视点播WAN:广域网LAN:局域网MAN:城域网OSI:开放系统互连基本模型ITU:国际电信联盟IETF:英特网工程特别任务组第2章1.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三要素的含义与关系。

答: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就称为协议。

协议三要素:(1)语义: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控制信息。

(2)语法:涉及数据及控制信息的格式、编码及信号电平等。

(3)定时:涉及速度匹配和排序等。

3.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理由是什么?有何好处?答: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

将一个复杂系统分解为若干个容易处理的子系统,然后“分而治之”逐个加以解决,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手段。

分层就是系统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

分层结构的好处在于使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

每一层的功能相对简单而且易于实现和维护。

具有很大的灵活性。

分层结构有利于交流、理解和标准化。

6.请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

答:面向连接服务和电话系统的工作模式相类似。

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须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的节点的地址。

面向连接数据传输的手法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需通信开始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无连接服务与邮政系统的信件投递过程相类似。

每个分组都是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

数据传输过程不需要经过建立连接、维护连接和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

可靠性不是很好,通信协议相对简单、效率较高。

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试卷6

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试卷6

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技术)-试卷6(总分:9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是以【】的建成为标志的。

(分数:2.00)A.InternetB.ARPANET √C.SABRE-1D.NSFNET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计算机网络出现的标志。

真正意义上的计算机网络的出现是以美国ARPANET的建成为标志的。

ARPANET由美国国防部于20世纪60年代末开始筹划建设,其最初的目的是进行研究和实验。

2.【】被广泛应用于连接校园、工厂和机关的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以及各种外嗣设备。

(分数:2.00)A.局域网√B.城域网C.广域网D.互联网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局域网的概念。

局域网(LAN)是指范围在几百米到几千米内的办公楼群或校园内的计算机等数据终端设备相互连接所构成的网络。

局域网被广泛应用于连接校园、工厂和机关的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以及各种外围设备,以利于个人计算机或工作站之间资源共享(如打印机、服务器)和数据通信。

3.总线结构的优点不包括【】(分数:2.00)A.节省通信线路B.能同时支持多个结点通信√C.结构简单D.价格便宜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总线结构的优点。

总线结构的优点是节省通信线路,结构简单,价格便宜;缺点是不能同时支持多个结点通信,而且一旦通信线路的一个地方出现故障。

整个网络都不能正常运行。

4.【】是连接IP网络中不同类型的网络,为不同格式的数据分组选择合适的通信路径并转发的网络中间设备。

(分数:2.00)A.交换机B.路由器√C.通信线路D.服务器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路由器的概念。

路由器(Router)是连接IP网络中不同类型的网络,为不同格式的数据分组选择合适的通信路径并转发的网络中间设备。

5.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小包括【】(分数:2.00)A.实现数据通信B.提供资源共享C.提高计算机系统的可靠性D.进行集中式处理√解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网络参考试卷及答案一、不定项选择(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错选不给分,漏选0.5分)1. 下列有关物理传输介质描述正确的是()ABCD(a)物理传输介质一般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b)有线传输介质一般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c)无线传输介质一般包括:微波、红外线,激光等。

(d)双绞线又分为UTP和STP。

2. 下面有关多路复用技术描述正确的有()ABCD(a)FDM的前提是传输介质的可用带宽要大于多路给定信号所需带宽的总和。

(b)TDM可分为同步TDM和异步TDM。

(c)异步TDM又称为统计时分多路复用技术。

(d)对于模拟信号,可以将TDM和FDM组合起来使用。

3. 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C(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上述三种均不是4. 在实际网络系统中,一般用到三种交换技术,包括()ACD(a)电路交换技术(b)地址交换技术(c)报文交换技术(d)分组交换技术5. 下面对同步传输和异步传输描述正确的是()ABC(a)异步传输是指字符与字符(一个字符结束到下一个字符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可变的。

(b)同步传输以数据块为单位进行数据传输,按同步通信规程可分为面向字符的同步传输和面向位流的同步传输。

(c)在异步传输方式中,发送端和接收端除了采用相同的数据格式外,还应当采用相同的传输速率。

(d)在同步传输的数据格式中,每个数据块的头部和尾部一般不需要加一个特殊的字符或者比特序列。

6. 虚电路交换一般分为三个阶段,下面哪些阶段包含在这三个阶段中()CD(a)分组交换(b)路由选择(c)拆除连接(d)数据传输7. 下列对网络拓扑结构描述正确的有()BC(a)在星型结构的网络中,只能采用集中式访问控制策略。

(b)典型的环形网络有Token-Ring和FDDI等。

(c)总线型网络一般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d)环形网络常用的访问控制方法是基于令牌的访问控制,是一种集中式访问控制技术。

8. 对于网络拥塞控制描述正确的有()AB(a)拥塞控制主要用于保证网络通畅发送数据,是一种全局性的控制措施。

(b)拥塞控制涉及网络中所有与之相关的主机和路由器的发送和转发行为。

(c)拥塞控制算法中,开环控制是通过反馈机制来调整当前网络流量,使网络流量与网络可用资源相协调。

(d)拥塞控制和流量控制没有任何区别。

9. 网络协议主要要素为()C(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定时。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10. 在ISO/OSI参考模型中,对于传输层描述正确的有()AD(a)为系统之间提供面向连接的和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b)提供路由选择,简单的拥塞控制。

(c)为传输数据选择数据链路层所提供的最合适的服务。

(d)提供端到端的差错恢复和流量控制,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11. 下面对令牌环网描述正确的有()CD(a)令牌环网是一种多令牌协议。

(b)接收节点负责将数据从环路上取下来,所以没有广播特性。

(c)采用一种确定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一般可用于对实时系统进行控制的环境。

(d)需要对令牌进行维护和无源数据帧的维护。

12. 虚拟局域网(VLAN)技术中的定义模式有()ABCD(a)按交换机端口定义。

(b)按MAC地址定义。

(c)按IP地址定义。

(d)按应用定义。

13. 对于ICMP协议的功能,说法正确的是()BCD(a)差错纠正。

(b)可探测某些网络节点的可达性。

(c)报告某种类型的差错。

(d)可用于拥塞控制和路由控制。

14. 在计算机网络中,主机及主机上运行的程序可以用()来标识。

A(a)IP地址,端口号。

(b)端口号,IP地址。

(c)IP地址,主机地址。

(d)IP地址,MAC地址。

15. 下面有关网络互连设备说法正确的有()ABCD(a)在物理层实现网络互连的主要设备有中继器和HUB。

(b)在数据链路层实现网络互联的主要设备有二层交换机和网桥。

(c)在网络层实现网络互连的主要设备有三层交换机和路由器。

(d)在传输层(包括传输层)以上实现网络互连的设备有网关。

16. TCP/IP协议族中定义的层次结构中包含()ABC(a)网络层(b)应用层(c)传输层(d)物理层17. 下面对应用层协议说法正确的有()B(a)DNS协议支持域名解析服务,其服务端口号为80。

(b)TELNET协议支持远程登陆应用。

(c)电子邮件系统中,发送电子邮件和接收电子邮件均采用SMTP协议。

(d)FTP协议提供文件传输服务,并仅使用一个端口。

18. 下面对CSMA/CD描述正确的有()BCD(a)其含义为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冲突避免。

(b)是一种争用型的介质访问控制协议。

(c)CSMA/CD协议中,LLC帧是封装在MAC帧的数据单元部分进行传输的。

(d)适用于总线型网络。

19. 在TCP协议中,建立连接时需要将()字段中的()标志位位置1。

D(a)保留,ACK。

(b)保留,SYN。

(c)偏移,ACK。

(d)控制,SYN。

20. 对于IPV6地址,下面说法正确的有()AC(a)为了便于从IPV4迁移到IPV6,IPV6定义了一下兼容性地址:IPV4兼容地址、IPV4映射地址和6to4地址。

(b)IPV6地址类型可分为单播地址,组播地址和广播地址。

(c)FE80:0:0:0:2AA:FF:FE9A:4CAE可缩写为FE80::2AA:FF:FE9A:4CAE。

(d)目的地址是链路本地地址或站点本地地址的报文,路由器可以对其进行转发。

21. 下面有关数据链路层描述正确的有()ABD(a)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转化为可靠的数据链路。

(b)采用固定大小的滑动串口协议实现流量控制。

(c)以信元(53个字节)作为传输的数据单元。

(d)在LAN中,数据链路层一般分为两个子层:LLC层和MAC层。

22. 下面对路由选择算法描述正确的有()AD(a)路由选择算法一般分为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和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b)OSPF属于静态路由选择算法。

(c)路由选择算法和路由协议的作用相同。

(d)RIP属于动态路由选择算法。

23. 下面对广域网描述正确的有()ABCD(a)X.25网络中,虚电路交换可分为PVC和SVC。

(b)帧中继网络将流量控制和差错处理交给端用户处理,以减少网络延迟,降低通信费用。

(c)ATM网络以信元为数据传输单元,其形成是在B-ISDN参考模型的ATM适配器层。

(d)ATM用户层由用户平面、控制平面和管理平面构成。

24. 有关IPV6说法正确的有()ABC(a)IPV6允许在报头后增加扩展报头,以扩展新的功能。

(b)IPV6的安全机制是基于IPSEC的协议实现的。

(c)IPV6的路由选择是基于地址前缀概念实现的,便于建立层次化的路由结构。

(d)IPV6的安全机制具有可选性。

一、名词解释(共12题,每题0.5分,共6分)CRC:循环冗余校验(码)。

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规程。

WLAN:无线局域网。

OSI:开放系统互连。

IGP:内部网关协议。

WAN:广域网。

MAC:介质访问控制。

MIME:多用途因特网邮件扩展协议。

BGP:边界网关协议。

ICMP:网际控制管理协议。

FTP:文件传输协议。

QOS:服务质量。

二、简答题(共8题,每题5分,共40分)1. 简述ISO/OSI参考模型层次结构及各层次完成的功能?答题要点:共5组知识点,每组1分,第2组答对1个给0.5分,第5组答对一个给0.5分,最多1分。

(1)OSI七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2)物理层:完成0/1在物理介质上的传输。

(3)数据链路层:将不可靠的物理链路变成可靠的数据链路。

(4)网络层:提供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及网络互联功能,为端到端提供面向连接或者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5)传输层:提供面向进程,面向连接或者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

(6)会话层:为进程之间的会话提供建立/维护/终止连接的功能。

(7)表示层:协商应用程序间交互的数据格式。

(8)应用层:为网络应用提供协议支持和服务。

2. 在星型、环型和总线型网络中,各自采用什么方法实现“广播”式传输?答题要点:3个知识点,每一点各1.5分,三个点都答上,再加0.5分。

(1) 星型网络通过中间节点将一个节点发来的数据同时转发给其他所有节点,达到“广播式“传输。

(2) 环形网络通过发送方发送数据帧,数据帧遍历各个节点,最后由发送方将数据帧从环上取下,从而达到“广播式“传输。

(3) 总线型依赖于数据信号沿着总线向两端传播的基本特性实现“广播式“传输。

3. 面向连接和无连接的通信在路由选择上有哪些差别?答题要点:2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3分,第二个知识点2分。

(1) 面向连接的通信,在建立连接阶段通过使用路由表建立一个路径转发表,连接建立好之后,不再使用路由表,而直接使用路径转发表。

(2) 无连接的通信,在每个数据包到达路由器时,都需要进行路由选择,然后进行转发。

4. 试比较HDLC规程和LLC协议的异同?答题要点:3个知识点,第一个3分,2,3知识点各1分。

(1) HDLC实现了完整的数据链路层功能,而在局域网体系中,数据链路层功能由LLC与MAC子层实现,LLC 封装在MAC帧中,因此没有校验或同步标志。

(2) LLC帧地址是服务访问点地址,不是物理地址,物理地址在MAC中。

(3) LLC只定义了一种数据传输模式,简化了HDLC。

5. 一个组织申请到一个C类网段地址192.200.1.0,网络管理中心打算产生最大数目的子网,且每个子网最多有30台主机,试找出满足此条件的最佳子网掩码,并讲述IP子网掩码的作用是什么?答题要点:2个知识点,第一个3分,第二个2分。

(1) 255.255.255.224。

(2) 子网掩码可屏蔽IP地址中的主机号,而保留网络号与子网号。

用于说明IP地址中子网的位置。

6. 为什么要把IP地址解析成MAC地址才能实现数据传输?怎样进行地址解析?答题要点:2个知识点,各2.5分。

(1) 主机相互通信时,首先要知道对方IP地址所对应的物理地址才能在物理网络上劲行传输。

(2) 地址解析通过ARP协议完成。

7. 简述TCP协议建立连接时的“三次握手”过程,并说明其起的作用?答题要点:第一个知识点分三个小点,每点1分,共3分(可以画图表示)。

第二个知识点2分。

(1) 步骤如下:● A请求建立到B的连接。

● B对连接请求进行确认,并请求建立B到A的连接。

● A对反向连接进行确认。

(2) 三次握手可以解决被延迟的分组问题,从而可以保证数据交换的安全和可靠。

8. TCP的多路复用是通过什么机制提供的,并简述该机制的概念和用途?答题要点:2个知识点,第一个2分,第二个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