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最新10月全国自学考试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10月自学考试中国饮食文化试题课程代码:0098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的茶文化有了大发展,并向外辐射,形成了亚洲茶文化圈是在( )A.汉代以后B.唐代以后C.宋代以后D.明代以后2.“饼,并也,溲面(面粉适量加水)使合并也。
”这句话的解释来自汉代刘熙的( )A.《齐民要术》B.《释名》C.《武林旧事》D.《农政全书》3.辣椒原产于秘鲁,番薯原产于美洲中南部,南瓜原产于中、南美洲,传入中国都在(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4.通过制作虾汁、蕈汁、笋汁等以提味的方法已成为当时厨师的基本技能之一。
厨师已经普遍地掌握了吊汤技术始于(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5.从菜肴的名称上体现出菜肴首创人的是( )A.天女散花B.贵妃醉酒C.麻婆豆腐D.文昌鸡6.下列品种属于广式面点的是( )A.翡翠烧麦B.五芳斋棕子C.叉烧包D.拨鱼面7.西周初年为了节约粮食、积蓄国力,颁布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禁酒法典( )A.《酒诰》B.《酒经》C.《酒法》D.《酒禁》8.按照酒令的形式击鼓传花属于( )A.雅令B.通令C.筹令D.四书令9.清代对茶文化的突出贡献,是风靡一时,畅销国内外,且在茶文化中独树一帜的( )A.功夫红茶B.龙井茶C.碧螺春D.青茶10.明代是中国茶文化的转折期,茶具方面的变化表现在广泛使用( )A.金茶具B.紫砂茶具C.银茶具D.瓷茶具11.消费过程本身的物质活动以及伴随而来的饮食消费者的心理思维、消费价值判断、指导思想与行为准则,是指( )A.饮食美学B.饮食文化C.饮食心理D.饮食消费文化12.饮食消费时往往犹豫不决,常观望别人,受别人选择影响的消费者的个性气质属于( ) A.多血质 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13.中国古代有“五礼”,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其中嘉礼指的是( )A.祭祀之事B.宾客之事C.冠婚之事D.军旅之事14.蒙古族的饮食中最具特色的是( )A.马奶酒B.手抓羊肉C.烤全羊D.烤奶酪15.《病中遣怀》、《食粥》等一类诗词提倡蔬食、强调吃素、吃粥的养生作用,作者是( )A.苏轼B.陆游C.黄庭坚D.杨万里16.明清小说中,堪称是饮食文化的百科全书,把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饮食描写推向了顶峰的作品是( )A.《红楼梦》B.《水浒传》C.《西游记》D.《金瓶梅》17.乡饮酒礼是乡人以时会聚饮酒之礼,在这种庆祝会上,最受尊敬的是( )A.官吏B.乡绅C.学者D.长者18.根据“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中医理论,在食养上春夏之际宜进食些( )A.甘温之品B.寒凉之物C.甘凉之品D.燥热之物19.企业文化的构成要素分为外、中、内三层,其中属于外层的是( )A.物质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价值文化20.可持续发展作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首次提出是在( ) A.1986年 B.1987年C.1991年D.1992年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与答案

精品文档一1.人类制作熟肉食品最早采用的方法是( )A.蒸B.煮C.烤D.炒2.蛋白质含量最高而位居豆类之首的品种是( )A.大豆B.豌豆C.蚕豆D.扁豆3.从历史发展看,中国人衡量食品质量的第一标准是( )A.食量B.食形C.食境D.食味4.“庖丁解牛”出自我国古代著作( )A.《论语》B.《孟子》C.《庄子》D.《春秋》5.唐代炉灶的形式多样,如出现了专门烹茶的( )A.火炉B.水炉C.风炉D.木炉6.鲁菜的代表名菜是( )A.大煮干丝:苏菜B.宫保鸡丁:川菜C.鼎湖上素:粤菜D.九转大肠7.我国的蒸馏酒,即烧酒出现于( )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8.在敬酒方式中,有礼有节地劝客人饮酒被称为( )A.文敬B.回敬C.互敬D.代饮9.“茶”字最早出现于( )A.汉代B.唐代C.宋代D.明代10.世界上第一部茶的专著是( )A.《茶录》B.《茶谱》C.《茶经》D.《茶苑总录》12.人们在饮食活动中应当遵循的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指的是( )饮食风俗A.饮食礼仪B. 饮食习惯C.D.饮食传统.精品文档13.在饮食民俗方面,新粮登场和瓜果上市时,要请长辈或老人先吃,叫( )A.“先尝”B.“先品”D.“品鲜”C.“尝鲜”14.记载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古代名著是( )A.《史记》B.《汉书》D. 《资治通鉴》C.《左传》) ( 15.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是B.《楚辞》A.《离骚》D.《大招》C.《诗经》16.《谷山笔尘》谈到了历代帝王赏赐饮食的情况,其作者是明代的( )A.吴承恩B.罗贯中D.徐霞客C.于慎行18.冬季,人们日常选择食用温热助阳之品,以达扶阳散寒之功效,谓之( )A.“食补”B.“药补”D.“食疗”C.“药膳”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世界上最早培植小米和大米的国家是________。
22.陶器发明后,中国原始先民的熟食活动进入了第三阶段,即________。
《中国饮食文化》期末考试

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讲求食物的美味,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很早就明确、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一个原则。
先秦典籍一书的《本味篇》,集中地论述了“味”的道理。
得分/总分A.《吕氏春秋》1.00/1.00B.《左传》C.《论语》D.《孟子》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2单选(1分)《食猪肉》中的“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
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描写的是后人传颂九百年的名肴“”。
得分/总分A.红烧狮子头B.东坡肉1.00/1.00C.红烧肉D.梅菜扣肉正确答案:B你选对了3单选(1分)关于饮食的主张:“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一语,见于一书中。
得分/总分A.《论语》1.00/1.00B.《楚辞》C.《离骚》D.《山鬼》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4单选(1分)面条是中国人最具代表性的主食品之一,考古发掘证实中国人吃面条已经有的悠久得分/总分A.4000年左右1.00/1.00B.2000年左右C.1500年左右D.3000年左右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5单选(1分)说过中国历史上一句家喻户晓的名言:“治大国,若烹小鲜。
”得分/总分A.老子1.00/1.00B.韩非子C.孔子D.庄子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6单选(1分)“地菜煮鸡蛋”是江南汉族地区节日的节令食品。
得分/总分A.端午节B.七巧节C.中秋节D.三月三1.00/1.00正确答案:D你选对了7单选(1分)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有促孕的食俗。
得分/总分A.车前子1.00/1.00B.韭菜C.鸡蛋D.马齿苋正确答案:A你选对了8单选(1分)中国古代宴席由分餐制向合食制的转变,大约始于以后。
得分/总分A.汉代B.宋代C.唐代1.00/1.00D.明代正确答案:C你选对了9单选(1分)魏晋南北朝是中国菜点发展的交融期。
这一时期民族之间的沟通与对外交往也日益加强。
中国菜点在各区域和各民族间以前所未有的规模、速度融合交汇。
其主要特点之一是烹调原料。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及答案

2010 中国饮食文化一、判断题(共15 小题,每小题1 分)1、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素有“烹饪王国”之称()2、元代是我国饮食史上的昌盛时期,最突出的特点是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 ) 宋代3、从生食向熟食的转换是人与动物相区别的标志之一,是人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4、宋代名医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是现存最早的医疗专论()5、《吕氏春秋本味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烹饪理论文章()6、地方风味菜是构成中国菜的主要部分()7、鲁菜即山东菜。
起源于春秋战国,成形于秦汉,成熟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8、曲阜的孔府菜是我国最大、最精湛的官府菜()9、五滋指:香、松、软、肥、淡()10、素菜是以植物类和菌类食物为原料制成的菜肴()11、全羊席是土家族的上等宴席()12、一般来说,面食可分为南味、北味两大风味,京式、广式、苏式三大流派()13、耳朵眼炸糕、狗不理包子和十八街麻花被天津人称为“风味三宝”()14、六味指酸、甜、苦、辣、咸、鲜()15、傣族不吃鱼类()藏族二、单项选择题(共25 小题,每小题1 分)1、我国最早的食疗专论是()A、《随园食单》B、《食疗本草》C 、《千金要方》D、《备急千金要方》2、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反映了()代都市饮食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空前繁荣的景象。
( )A、清B、明C、宋D、元3、下列不属于淮扬菜的是()A、叫花鸡B、虾仁锅巴C、炸蛎黄D、三套鸭4、我国历史上一篇烹饪理论文章是()A、《吕氏春秋本味篇》B、《食珍录》C、《随园食单》D、《千金要方》5、下列不属于湘菜的是()A、红烧全狗B、红煨鱼翅C、麻辣子鸡D、七星丸6、宫廷菜南味以金陵()、鄞都为代表。
A、临安B、广州C、开封D、长安7、“驴打滚”是()的著名风味小吃。
豆面糕A、天津B、北京C、山东D、陕西8、()菜口味以辛辣爽口、脆嫩鲜香为主,烹调方法多采用生拌A、朝鲜族B、满族C、土家族D、维吾尔族9、“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是()菜的饮食原则A、谭家菜B、孔府菜C、随园菜D、红楼菜10、擅长制作蜜制品的少数民族是()A、满族B、蒙古族C、回族D、藏族11、()族人称奶食为“白食”,肉食为“红食”。
中国的饮食文化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国的饮食文化练习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选题单项选择题1.白酒以其香型作为分类,宝丰酒、董酒的香型分别是( )。
A.米香型、复香型B.清香型、复香型C.窖香型、清香型D.酱香型、米香型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的饮食文化2.被美誉为“金不换”的中药是( )。
A.人参B.三七C.大活络丹D.云南白药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的饮食文化3.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环节完整、延续至今的饮食文化是( )。
A.中国饮食文化B.土耳其饮食文化C.埃及饮食文化D.法国饮食文化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的饮食文化4.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消肿、止痛功效的是( )。
A.安宫牛黄丸B.漳州片仔癀C.山西定坤丹D.山西龟苓膏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的饮食文化5.三七的主要产地是( )。
A.云南广西B.云南贵州C.四川云南D.广东江西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中国的饮食文化6.中国白酒有酱香型、清香型、窖香型和复合香型几大类,以下所列名酒与上述香型对应正确的是( )。
A.茅台酒、剑南春、古井贡酒、汾酒B.泸州老窖、董酒、五粮液、茅台酒C.茅台酒、汾酒、洋河大曲酒、董酒D.剑南春、五粮液、汾酒、古井贡酒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的饮食文化7.根据酒精含量分类,高度酒是指度数在( )的酒。
A.10度至20度之间B.20度至30度之间C.30度至40度之间D.40度以上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中国的饮食文化8.我国被誉为“国酒”和“外交酒”的名酒是( )。
A.泸州老窖B.贵州茅台C.山西汾酒D.宜宾五粮液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中国的饮食文化9.在下列菜系中,不属于“四大菜系”的是( )。
A.鲁菜B.川菜C.闽菜D.粤菜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的饮食文化10.在下列菜系中,不属于“八大菜系”的是( )。
A.徽菜B.川菜C.沪菜D.湘菜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国的饮食文化11.“全羊席”筵席属于( )。
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答案)(精选五篇)

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答案)(精选五篇)第一篇:中国饮食文化习题(附答案)茶与酒文化一、选择题 1.茶的故乡在(B)A日本B中国C印度D巴西2.《茶经》的作者是(A)A陆羽B神农氏C有巢氏D共工氏3.《茶经》中记载茶的名子除了“茶”以外还称为(ABCD)A槚B蔎 C茗 D荈4.茶在我国什么时候成为一种饮品(D)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 战国时期D西汉时期5.中国传统认为开门七件事中不包括什么(D)A 柴米B油盐C酱醋D茶酒6.传说中,茶被发现是基于它的哪种功效(B)A贡品 B药用 C食用 D饮用7.从制茶工艺角度看,红茶区别与其他茶的最主要特征是(A)A 深度发酵 B萎凋C揉捻、D干燥 8.红茶与绿茶的区别有哪些(ABCD)A制作工艺 B茶叶形态 C茶汤颜色 D饮用口感 9.我国产量最多的茶叶种类是(D)A红茶B黑茶C花茶D绿茶10.下列选项属于中国的红茶是(A)A祁门红茶 B大吉岭红茶 C锡兰高地红茶 D阿萨姆红茶 11.绿茶具有的特点有(ABCD)A香高B味醇C形美D耐冲泡 12.绿茶制作工艺经过的过程(A)A杀青-揉捻-干燥B发酵-揉捻-干燥C杀青-发酵-干燥D杀青-干燥-压缩 13.从茶叶干燥工艺看绿茶可分为(ABCD)A炒青绿茶B烘青绿茶C蒸青绿茶D晒清绿茶14.炒青特点:香气清高,滋味浓,收敛性较强,炒制杀青主要包括(ABCD)A长炒青B圆炒青C细嫩炒青D扁炒青15.白茶我国特产,属于轻微发酵茶,是我国茶类中的精品。
它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主要的种类有(ABCD)A银针B白牡丹C贡眉D寿眉16.青茶也称乌龙茶,有“绿叶红镶边”之称,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属“半发酵”茶。
下列哪个省不是乌龙茶主要产地(B)A福建B浙江C广东D台湾17.铁观音原是茶树品种名,其鲜叶制成青茶质量最佳。
铁观音是乌龙茶中之珍品,品质最好的产于(A)A福建安溪县B福建福鼎C福建崇安D福建政和18.黄茶分为黄芽茶、黄小芽茶和黄大芽茶。
全国自考试题餐饮美学_1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餐饮美学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餐饮美学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
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8年10月自考试题餐饮美学课程代码:00987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类通过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创造力)表现出来,物化在对象之中,这种活动是()A.生存B.饮食C.生活D.劳动2.“美”的含义的两种解释都说明了与美的产生有密切关系的是人类的社会()A.实践活动B.创造活动C.审美活动D.艺术活动3.从第一件石器的诞生到陶器的造型和纹饰,到多姿多彩的原始艺术,都说明了随着生产实践而发展的是() A.善B.形C.美D.真4.形式美的构成受色、线、形、声等因素的影响。
不同的线型各有自己的意味,与水平线相关的是()A.跳跃B.平稳C.严肃D.优美5.我国的古陶纹样图案开始于对生物的()A.模拟B.加工C.创造D.变形6.从客体对象来看,要能引起人愉悦的感受,美的形式必须符合人的生理要求和()A.行为要求B.视觉要求C.认知要求D.心理要求7.形式美来源于实践,是对人的审美创造力量和规律的发现与()A.运用B.体验C.认知D.感受8.色彩是与人的联想有关的。
能使人联想到火焰、流血和革命,具有刺激性的颜色是()A.橙色B.红色C.黄色D.紫色9.厨房空间艺术处理包括空间色彩和装饰、空间音乐处理、生产工具的造型艺术以及()A.虚拟空间布局B.实体空间布局C.可变空间布局D.共享空间布局10.餐饮空间的大小、形状体现其宽度、长度和() A.角度B.广度C.高度D.深度11.灯具能使没有特色的建筑装饰增色,对已较出色的建筑装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这主要依托于灯具的色彩、形式和()A.大小B.高低C.质地D.重量12.餐饮的装饰布置是室内环境的再创造,这种创造离不开研究人的心理和()A.传统观念B.认识过程C.行为方式D.行为习惯13.家具是室内陈设的主要内容,体现在功能、所占空间和()A.款式方面B.造型方面C.特色方面D.数量方面14.陶器是人类使用最早的()A.生产器具B.具象器具C.烹饪器具D.装饰器具15.殷墟期的商代在中国饮食器具中显示了最高的艺术成就,成为当时中国饮食器具代表的烹饪食器是()A.青铜器B.陶器C.漆器D.瓷器16.中国瓷器的一个高峰,以其无比的秀雅灵动、亲切宜人的形美,光润动人、韵致隽永的质美,在中国饮食器具发展史上放射出永不熄灭光华的是()A.明瓷B.元瓷C.宋瓷D.唐瓷17.饮食器具必须满足现代人使用的要求,现代饮食器具的应用应注意其加工手段、材料运用和()A.造型形式B.运作方式C.营销手段D.企划管理18.食品原料的运用及选择是进行艺术拼盘的重要环节,因而在色、香、味、形方面要尽可能达到完美的程度,尤其在()A.色与香方面B.色与形方面C.味与形方面D.香与形方面19.制作宴席花台应有明确的主题,按主题创作出不同类型、不同风格、不同意境的花台。
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答案

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一、判断题(对的请标注“A”。
错的请标注“B”)1.川菜调味多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豆瓣酱等,不同的配比,化出了麻辣、酸辣、椒麻、麻酱、蒜泥、芥末、红油、糖醋、鱼香、怪味等各种味型。
( A )2.历代宫廷肴馔的风味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华贵珍奇、配菜讲究典式规格。
( A )3.官府菜在规格上一般不低于宫廷菜,而又与庶民菜有极大的差别。
( B )4.由于谭家菜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尤其重刀功和调味,因而深受各界食客的赞赏与推崇。
( B )5.中国的素菜源远流长,产生于先秦两汉时期,主要用于祭祀和重大典礼。
( B ) 6.小吃,是指在口味上具有特定风格特色的食品的统称,如年糕、粽子、元宵、油茶等食品。
( A )7.豌豆黄,又称“驴打滚”,是北京小吃中的古老品种之一。
( B )8.棋子烧饼是河北省石家庄地区的名点,因状如小鼓、个似棋子而得名。
( B ) 9.茶叶按初加工方式可以分为绿茶、红茶、青茶(乌龙茶)、黑茶、黄茶、白茶六大类毛茶。
( A )10.啤酒是一种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蛋白质和二氧化碳的饮料酒。
( A )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l个最符合题意)1.具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特殊风味的菜系是( B )。
A.鲁菜 B.川菜 C.苏菜 D.粤菜2.用清汤和奶汤增鲜的菜系是( C )。
A.川菜 B.粤菜 c.鲁菜 D.沪菜3.谭家菜的代表名菜是( A )。
A.清汤燕窝 B.蟹酿橙 C.东坡脯 D.莲花鸡签4.下列属于粤菜代表菜的是( A )。
A.白云猪手 B.九转大肠 C.盐水鸭 D.宫保鸡丁5.下列属于苏菜代表菜的是( B )。
A.油爆双脆 B.松鼠鳜鱼 C.太爷鸡 D.麻婆豆腐6.广东的风味小吃是( C )。
A.豌豆黄 B.蚝仔煎 C.娥姐粉果 D.刀削面7.杭州的仿宋菜是( B )。
A.两色腰子 B.蟹酿橙 C.怀抱鲤 D.一品锅8.四川的风味小吃是( 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饮食文化试题
课程代码:0098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割不正不食”观念的提出者是(B)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墨子
2.中国茶树原产地的中心是(A)
A.西南地区
B.华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东南地区
3.相传,豆腐的发明者是西汉的(D)
A.刘荣
B.刘彻
C.刘秀
D.刘安
4.蒙古族喜食的、招待尊贵客人的最为丰盛和最为讲究的一种传统宴席是(A)
A.全羊席
B.全狗席
C.全牛席
D.全马席
5.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影响最大的宴席是(D)
A.红楼宴
B.孔府宴
C.谭府宴
D.满汉全席
6.粤菜主要覆盖在(C)
A.长江中游地区
B.长江下游地区
C.珠江流域
D.黄河流域
7.我国的正式筵席是(A)
A.宴会席
B.便餐席
C.酒会席
D.茶会席
8.周代专门制作酒具的人称为(B)
A.舌人
B.梓人
C.匠人
D.艺人
9.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又称为(B)
A.绿茶
B.青茶
C.白茶
D.红茶
10.祁门红茶产于(A)
A.安徽
B.四川
C.福建
D.云南
11.颜色对菜肴的作用主要有增进食欲和(B)
A.提高口感
B.视觉欣赏
C.辨别生熟
D.掌握火候
12.每年的农历七月十五是我国的中元节,民间的佛教寺院也大办水陆道场,称为(C)A.盂兰盆经 B.库尔帮节
C.盂兰盆会
D.宰牲节
13.大部分地区苗族的餐制是一日三餐,主食是(D)
A.小麦
B.高粱
C.青稞
D.大米
14.20世纪80年代是红学研究的黄金时代,第一个走上“红楼”饮食文化舞台的是(D)A.红楼小吃 B.红楼宴
C.红楼菜
D.红楼糕点
15.汉赋的奠基者和成就最高的代表作家是(B)
A.董仲舒
B.司马相如
C.司马迁
D.刘勰
16.赞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诗人是(B)
A.陆游
B.杜甫
C.白居易
D.苏东坡
17.在佛教饮食理念中,各种思虑、思考、意欲使意识活动得以进行,即为(D)
A.段食
B.触食
C.识食
D.思食
18.记载了丰富的养生方法,并将饮食作为一门科学的藏族医学著作是(B)
A.《新红史》
B.《四部医典》
C.《佛学养生经》
D.《西藏王臣记》
19.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B)
A.生理需要
B.自我实现
C.安全需要
D.情感需要
20.21世纪餐饮业的主流是(B)
A.规范化
B.集团化
C.社会化
D.科学化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1.按宗教饮食禁忌特点,中国菜可分为佛门菜和__清真菜__。
22.周代王室内设专门的官员“酒正”来“掌酒之政令”,并开始利用__曲发酵_来酿酒。
23.中国的面点一般分为__京式面点_、苏式和广式三大流派。
24.酒令按形式可分为雅令、通令和__筹令_。
25.斗茶又称_斗茗_,是以竞赛的形式品评茶质优劣的一种风俗。
26.俗称__雀舌(茶叶)_是中国的“国饮”。
27.在蒙古族的日常饮食中,与红食、白食占有同样重要地位的特有的食品是__马奶酒__。
28.回教徒按照《古兰经》中的规定烹调饮食,中国人称其为_清真菜_。
29.食养、食疗、药膳的基本原则是与天地相应、与人相应、与病症相应的原则,即__与病症相应_法则。
30.2002年,《经济学人》信息部对城市外国侨民生活质量调查显示,__澳大利亚_的墨尔本和加拿大的温哥华是最适合外国侨民居住的城市。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1.六畜是六种家畜的合称,即:马、牛、羊、猪、狗、鸡。
32.酒令是酒席上一种助兴游戏,一般指席间推举一人为令官,余者听令说诗词或其它游戏。
33.饮食消费是由一定的观念、心理支配的,有一定模式和习惯的社会行为,它体现着饮食消费者的审美情趣、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和思维方式。
34.饮食养生是按健康人群每人每天需要的营养成份合理的组合食物,形成合理的膳食结构,以达到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目的。
35.绿色食品绿色食品在中国是对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总称。
是指按特定生产方式生产,并经国家有关的专门机构认定,准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无公害、安全、优质、营养型的食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36.简述中国饮食文化最主要的内容。
答: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人在长期的饮食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它包括价值体系和技术体系。
技术体系是指中华民族及其祖先在长期的饮食活动实践中造成的技术的、器物的、非人格的、客观的文化成就。
价值体系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饮食生活实践中形成的规范的、精神的、人格的、主观的文化成就。
37.简述中国饮食文化形成阶段烹饪原料的类别。
答:1.植物性原料,如粮食、蔬菜和果品;
2.动物性原料,如畜生、水产和其它;
3.加工类原料,如稻粉、大豆黄卷等;
4.调味品;
5.佐料。
38.简述淮扬菜系及其风味特色。
答:淮阳风味有金陵、徐海、姑苏、淮阳四个分支构成,其风味特色是:清鲜、平和、微甜,组配严禁,刀法精妙,色调秀雅,菜型艳丽,饮料施艺,四季有别,筵席水平高,园林文化和文人雅士的气质浓郁。
39.简述当代饮食文化在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答:
40.简述大众选择决定餐饮企业市场定位的原因及依据。
答:1.大众消费是主群体;2.合理的市场定位,是一家具体的餐饮企业生存、发展的至关重要的积淀,是具有战略意义的第一层面决策。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1.试述在蒙古族、藏族人家做客的茶俗和茶礼。
答:蒙古族是三茶一饭,早上和中午只吃茶、乳和乳制品,称为早茶和午茶,晚餐以肉食为主,临睡前再喝一次奶茶。
如有客人到蒙古族家里做客,会受到敬奶茶的款待,主人在客人面前放置小几一张,几上小碗中分别有盐、糖、炒米和奶豆腐,女主人将一碗茶献上后,可根据个人爱好,在茶中加盐或加糖,炒米要放于奶茶中一起饮用,奶豆腐可以蘸白糖吃,奶茶不可一次喝尽,要有剩余,可让主人不断添加,以示礼节。
喝完最后一杯奶茶,客人施礼道谢,主人要出帐送行,奶茶敬客之礼至此完毕。
藏族人清晨起床,首先喝茶,家中有亲人出远门,临行前,家人一定要敬上一杯茶,以祝愿亲人一路顺风,平安归来。
藏民外出,亲属总是带上装满酥油茶的器皿,在为亲人送行和探望病人时,也照例要带上一壶。
到藏民家做客,主人首先敬上酥油茶。
客人接过主妇双手呈上的酥油茶后,主妇仍需手捧盛满酥油茶的茶壶恭立在一旁,或在几位来宾前轮流斟茶,使客人的茶碗常满,茶味常温。
客人则需轻酌慢品,还要注意不能出声。
饮用前要先吹开浮在茶汤山的浮油,分数次饮,忌一饮而尽,要留一半茶于碗中,待主妇添上茶后再喝,要连续喝完三碗,才能起身告辞,这样对主人家尊重,就会吉利。
藏族的男女青年,还将饮茶作为互相之间聚会或寻找配合的一种礼仪活动,称为茶会
42.试述饮食文化与中国小说的关系。
六、案例分析题(本大题10分)
43.材料一: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人民已从温饱型转向质量型,由生存型向享受型变化。
过去,过年是穿新衣、吃饱饭。
而现在年味淡了,过年的感觉正在逐渐消失。
材料二:广州环市路上,全国各地风味的菜馆一字排开,广州市民不出城便尝遍全国风味。
材料三:超市的兴起为市民购买食品提供了方便,各种洗切好的净菜、熟食、冷冻食品、休闲食品备受上班族青睐,成为居民食品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当代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