啶虫脒原药安全技术说明书

合集下载

啶虫脒知识

啶虫脒知识

【通用名称】啶虫脒(Acetamiprid)【化学名称】E-N-[(6-氯-3-吡啶基)]-N-(2)-氰基-N-甲基乙酰胺【结构式】【分子式】C10H11ClN4【分子量】222.68【理化性质】外观为白色晶体,熔点为101.0~103.3℃,蒸汽压>1.33×10-6帕(25℃)。

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4200毫升/升,能溶于丙酮、甲醇、乙醇、二氯甲烷、氯仿、乙腈、四氢呋喃等。

在PH=7的水中稳定,PH=9时,于45℃逐渐水解,在日光下稳定【毒性】大鼠急性口服LD50:雄217mg/kg,雌146 mg/kg;小鼠:雄198mg/kg,雌184 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雄、雌>2000mg/kg【防治对象】主要用于防治柑桔、苹果、黄瓜等作物上蚜虫。

【制剂】3%EC,20%SP啶虫脒是我公司最近开发的超高效广谱内吸收性新型杀虫剂,与吡虫啉属同一系列,但它的杀虫谱比吡虫啉更广主要对黄瓜、苹果、柑桔、烟草上的蚜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该产品有较强的触杀和渗透作用,杀虫迅速且持效期长。

作用机智独特,能防治对现有药剂抗性的蚜虫。

本品具有强内吸性,故可以作为种子处理剂,防治地下害虫。

性能特点:§本品是新一代烟碱超高效新型杀虫剂,对害虫具有胃毒、触杀外在还具有较强的内吸性和强渗作用,因而能稳定的发挥其强大的速效性和20多天以上的持效力。

§本品为可溶性粉剂,是目前世界上先进的剂型。

入水后迅速分散。

§本品与世界上独一无二的VA助剂结合后,增强其在作物表面附着力、延展力和超强渗透力,施药后有效成分能快速穿透叶片及虫体,真正达到"正面打药,隔叶死虫"。

特别针对各种作物上的蚜虫、蓟马、稻飞虱、粉虱、蝽蟓、叶蝉、康氏粉蚧等效果显著。

啶虫脒分类:杀虫剂质量指标:通用名:啶虫脒规格:3%乳油、5%乳油、20%可溶性浓剂、20%可溶性粉剂、95%原药化学名称:N-[(6-氯吡啶)-3-基]-N2-腈基-N1-甲基乙酰胺分子式:C10H11N4CL生物活性:杀虫、杀螨其它说明:使用说明:本品是一种新型广谱且具有一定杀螨活性的杀虫剂,其作用方式为土壤和枝叶的系统杀虫剂。

2015新版啶虫脒乳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2015新版啶虫脒乳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吡虫啉乳油按照GB/T 16483、GB/T 17519 编制编制日期:2015年3月10日版本:1.1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吡虫啉乳油化学品英文名称:acetamiprid企业名称:地址:邮编:传真号码:电子邮件地:联系电话: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农用杀虫剂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本品低毒,遇明火,高热易燃。

受高热分解放出毒性气体。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毒性-经口类别4急性毒性-经皮类别4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防范说明:预防措施:使用本品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穿防护服戴防护手套、口罩等;避免皮肤接触及口鼻吸入。

使用中不可吸烟、饮水及吃东西,使用后及时清洗手、脸等暴露部位皮肤、并更换衣物。

应急响应:如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受污染皮肤;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眼睛接触,立即翻开上、下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min,就医。

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通畅,输氧,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术,就医。

如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安全储存:本品应贮存在阴凉干燥避光处,注意防潮,防晒,远离火源等热源。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设施。

存储区有合适的材料和措施收集泄漏物。

废弃处置:使用完本品,包装物不得随便丢弃,不得用于盛放农产品或其他食品,应选择安全地点妥善处置。

废弃的产品用控制焚烧法或土壤深埋法处理。

理化危害:因其溶剂为二甲苯,甲醇等有机溶剂遇明火可燃烧、爆炸。

健康危害:低毒,中毒表现有头痛、头晕、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律紊乱、心前区痛、呼吸困难、大汗、瞳孔缩小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安全第三部分成份/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啶虫脒135410-20-7第四部分急救措施急救皮肤接触:立即用水冲洗受污染皮肤;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啶虫脒

啶虫脒

啶虫脒
应用技术
(8)十字花科蔬菜蚜虫 每亩用3%啶虫脒乳油30-40克 (9%啶虫脒10-15克)喷雾,
啶虫脒
注意事项
.因本剂对桑蚕有毒性 所以若附近有桑园,切勿喷洒在桑叶上。 因本剂对桑蚕有毒性, 1 .因本剂对桑蚕有毒性,所以若附近有桑园,切勿喷洒在桑叶上。 .不可与强碱剂 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混用。 不可与强碱剂( 2 .不可与强碱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混用。 将本制剂密封、贮存在远离儿童、阴凉、干燥的仓库,禁止与食品混贮。 3.将本制剂密封、贮存在远离儿童、阴凉、干燥的仓库,禁止与食品混贮。
啶虫脒
适用作物
柑橘、苹果、棉花、瓜类、小麦、烟草等
啶虫脒
防治对象
蚜虫 白粉虱
啶虫脒
应用技术
(1)小麦蚜虫 (1)小麦蚜虫 苗蚜、穗蚜发生时施药 亩用3%啶虫脒乳油每亩用30-40毫升;9%啶虫脒可溶液剂每亩用10-15毫 升。 喷雾
啶虫脒
应用技术
(2)棉花蚜虫 在苗蚜发生盛期施药, 亩用3%啶虫脒乳油每亩用30-40毫升;9%啶虫脒可溶液剂每亩用10-15毫 升。 喷雾
啶虫脒
中毒急救
眼睛: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15分钟,咨询医务人员。 眼睛:立即用清水连续冲洗15分钟,咨询医务人员。 15分钟 误服: 立即催吐,就医。 误服: 立即催吐,就医。 皮肤: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15分钟。如仍有刺激感,立即就医。 15分钟 皮肤:立即用肥皂和清水冲洗15分钟。如仍有刺激感,立即就医。衣服清洗 后方可再次使用。毁弃污染的鞋。 后方可再次使用。毁弃污染的鞋。 吸入:立即移到新鲜空气处,并就医。 吸入:立即移到新鲜空气处,并就医。
吡啶类杀虫剂
啶虫脒
作用特点
啶虫脒是吡啶类化合物,是一种新型杀虫剂。它除了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之 外,还具有较强的渗透作用,且显示速效的杀虫力,持效期长,可达20天左 右。本品对人、畜低毒,对天敌杀伤力小,对鱼毒性较低,对蜜蜂影响小, 适用于防治果树,蔬菜作物上的多种刺吸害虫有较好的防治效果。由于作用 机制独特,能防治对现有药剂有抗性的蚜虫。

果树广普农药吡虫啉和啶虫脒施用技术及注意事项,防治害虫就靠他

果树广普农药吡虫啉和啶虫脒施用技术及注意事项,防治害虫就靠他

果树广普农药吡虫啉和啶虫脒施用技术及注意事项,防治害虫就靠他吡虫啉和啶虫脒是新一代烟碱类农药,它具有杀虫谱广、持效期长、内吸性强、不易挥发、高效、低毒等特点,对蚜虫、叶蝉、飞虱等刺吸式害虫有较好防治效果。

可以在蔬菜、水稻、棉花、果树、药用植物、园林植物等多种植物上使用,是农林无公害防治技术中应用较广泛的杀虫剂之一。

现将其科学使用方法,加以介绍,供农民朋友们参考。

一、吡虫啉,别名一遍净、蚜虱净、大功臣、扑虱净、康福多等。

吡虫啉是德国拜耳公司与日本特殊农药公司共同开发的硝基亚甲基杂环类产品,是当今世界广泛受到欢迎的一种超高效、广谱、持效期长、低毒、强内吸性新型杀虫剂。

吡虫啉对刺吸式口器害虫有特效,对蚜虫、飞虱、叶蝉、蓟马等有高活性,不易产生交互抗性,但对线虫和红蜘蛛无效,是一个理想的内吸性杀虫剂。

1、性能与特点:吡虫啉杀虫机制特殊,不同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和有机磷类的氧化乐果,其作用机制是对昆虫烟酸乙酰胆碱酶受体具有较强的作用,不象乙酰胆碱那样,被乙酰胆碱酯酶降解,从而破坏昆虫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传导,导致昆虫的神经被破坏,最终使害虫死亡。

吡虫啉有极高的杀虫活性,它不仅有良好的触杀活性,而且具有强烈的胃毒活性和内吸活性,可以进行茎叶喷雾、毒土、浸根、注干等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吡虫啉速效性好,药后1天即有较高的防效,残留期长达25天左右。

药效和温度呈正比例关系,温度高,杀虫效果好。

吡虫啉对人、畜、植物和天敌安全。

2、防治对象和使用方法:可有效防治同翅目、半翅目、双翅目、等翅目及部分鳞翅目害虫,尤其对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超高效。

防治刺吸性害虫如蚜虫、叶蝉、粉虱、蓟马、木虱、飞虱等害虫时,可用5%吡虫啉可溶性乳剂2000~3000倍液喷雾;或用6%吡虫啉乳可溶性乳剂3000~4000倍液喷雾;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6000倍液喷雾。

防治光肩星天牛和榆蓝叶甲时,可采用以胸径每1厘米注1~1.5毫升药液进行树木注干。

啶虫脒吡虫啉车间啶虫咪安全操作规程

啶虫脒吡虫啉车间啶虫咪安全操作规程

啶虫脒、吡虫啉车间啶虫咪安全操作规程1 通胺岗位一甲胺具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在通胺时一定要控制好通胺速度,取样时要戴好防毒面具、手套等防护用品,注意压力不能太高,(系统有泄漏通胺结束)及时关闭阀门,以防倒吸。

1.1检查尾气系统上阀门是否开启,转料或备料时是否关好,并检查吸收塔的排空是否畅通。

1.2备氯仿之前检查放空阀门是否打开。

1.3通胺吸收打开釜上的通胺阀门,再开通胺阀门,通胺结束,先关钢瓶阀门后,开启预热器,预热器和通胺管道内的甲胺充分吸收后,再关通胺阀门,并且检查预热器及通胺管道内的压力情况。

1.4严格控制通胺和吸收速度,要均匀,切不可过快,要求≤100公斤/小时。

1.5取样时必须戴好防护用品,并用手将小瓶盖盖住,防止跳出。

2 合成岗位;二氯精品易结晶,易分解气味大,一定要注意趁热抽料,同时注意不要洒料,以免造成环境污染。

2.1备二氯时必须配好防护用品。

2.2严格控制滴加速度、时间、温度2.3绝对不允许滴加与通胺吸收同时进行。

2.4取样时佩戴好防护用品。

2.5转料时,先开启R103的吸收系统,再关闭合成釜排空阀门,打开釜底阀,最后开启空压机。

3 脱溶岗位:脱溶时,温度切不可升的过快,吸收系统未开通,会造成大量甲胺释放,釜内憋压,易发生事故,若釜内有压力且较大,应稍微降温压力降下,切不可排空。

3.1脱溶40℃以前缓慢升温,防止釜内起压。

3.2常压时,下料阀门吸收系统必须打开,注意吸收釜的温度并且防止脱溶釜,吸收釜倒吸。

4 中和萃取岗位:4.1备液碱、放抽中1,乙酯、乙醇必须佩戴防护用品。

4.2特别注意分层,防止有机层分入废水中。

4.3常压脱溶是必须打开排空阀门。

4.4严格控制脱溶速度,时间、温度、防止冲料及中1分解。

5 离心岗位离心时,离心机装料不要超过2/3,装料时不能开启离心机,且装料结束离心机内不能有铁锹,有其他东西,以防摔出伤人,刹车时要缓慢,以防损坏离心机刹车,以防出安全事故,装料要均均,滤布要放好,不能与离心机处壳磨擦,以防起火。

MSDS啶虫脒 (2)

MSDS啶虫脒 (2)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模块 1. 化学品
1.1 产品标识符
: 啶虫脒
产品名称
1.2 鉴别的其他方法
(E)-N-(6-Chloro-3-pyridylmethyl)-N′-cyano-N-methylacetamidine
1.3 有关的确定了的物质或混合物的用途和建议不适合的用途
欧洲陆运危规: II
国际海运危规: II
国际空运危规: II
14.5 环境危险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国际空运危规: 否
海洋污染物(是/否): 否
14.6 对使用者的特别提醒
无数据资料
模块 15 - 法规信息 N/A
模块 16 - 其他信息 N/A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将内容物/ 容器处理到得到批准的废物处理厂。
当心 - 物质尚未完全测试。
2.3 其它危害物 - 无
模块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 质
: (E)-N-(6-Chloro-3-pyridylmethyl)-N′-cyano-N-methylacetamidine
模块 7. 操作处置与储存 7.1 安全操作的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避免形成粉尘和气溶胶。 在有粉尘生成的地方,提供合适的排风设备。 7.2 安全储存的条件,包括任何不兼容性 贮存在阴凉处。 使容器保持密闭,储存在干燥通风处。 7.3 特定用途 无数据资料
模块 8. 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 8.1 容许浓度 最高容许浓度 没有已知的国家规定的暴露极限。 8.2 暴露控制 适当的技术控制 避免与皮肤、眼睛和衣服接触。 休息前和操作本品后立即洗手。 个体防护设备 眼/面保护 面罩與安全眼鏡请使用经官方标准如 NIOSH (美国) 或 EN 166(欧盟) 检测与批准的设

啶虫脒安全技术说明书

啶虫脒安全技术说明书
致突变性:/
致畸性:/
致癌性:/
第十一部分: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理毒性:无资料
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无资料
其它有害作用:无资料
第十二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无资料
废弃处置方法:无资料
废弃注意事项: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无资料
UN编号:无资料
包装标志:无资料
可用作工程塑料,/
第九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在日光下稳定
禁配物:强碱性药液
避免接触的条件:/
聚合危害:/
分解产物:/
第十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LD50:来自鼠急性经口LD50>171mg/kg体重,大鼠急性经皮LD50>2150mg/kg体重
LC50:/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刺激性:/
致敏性:/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15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啶虫脒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啶虫脒
化学品俗名:
包装类别:无资料
包装方法:塑料袋装
运输注意事项:无资料
第十四部分: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3月15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啶虫脒

啶虫脒
N-氰基-N'-(2-氯-5-吡啶甲基)乙脒的制备在100mL反应瓶中,投入2-氯-5-氨甲基吡啶15.89g (84.3%)、 水52.3mol。搅拌下室温滴加N-氰基乙酰亚胺酸乙酯11.64g (95%)。滴毕再搅拌30min。加入乙醇18.5mL。加热 至78℃,淡黄色固体溶解,回流至全溶。慢慢地冷却,析出白色结晶,放至冰箱。过滤,烘干,得16.04g白色结 晶。粗品用乙醇重结晶,得白色结晶。含量98.5%,m.p.141~143℃。
理化性质
理化性质
外观为白色晶体,熔点为101.0~103.3℃,蒸汽压>1.33×10-6帕(25℃)。25℃时在水中的溶解度4200毫 克/升,能溶于丙酮、甲醇、乙醇、二氯甲烷、氯仿、乙腈、四氢呋喃等。在pH=7的水中稳定,pH=9时,于45℃ 逐渐水解,在日光下稳定。
毒性
毒性
大鼠急性口服LD50:雄217mg/kg,雌146 mg/kg;小鼠:雄198mg/kg,雌184 mg/kg;大鼠急性经皮LD50: 雄、雌>2000mg/kg。
啶虫脒的合成在250mL反应瓶中,加入N-氰基-N'-(2-氯-5-吡啶甲基)乙脒20.5g (85.27%)、氯仿54.5mL、 甲丁基溴化铵0.11g。搅拌下,冷却到15℃,同时滴加硫酸二甲酯11.6g和50%NaOH水溶液8.4g,滴毕于15℃搅拌 反应3h。加水33.6mL和40%二甲胺水溶液0.33g,室温搅拌1h,分层,水层用氯仿萃取,合并氯仿层。加入水 38mL,常压蒸馏脱去氯仿。冷却,加入甲醇,再冷却至35℃。滴加水37mL,析出固体。冷却至析出完全。过滤, 得淡黄色固体,烘干得17g产品,粗品用甲醇水溶液重结晶,得白色针状结晶。m.p.101~103℃。
啶虫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