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的问题设计
勾占宇.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勾占宇.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Abstract: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教育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它对于教学设计和教师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教育目标分类模式。
本文介绍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分类方法,阐述了它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指出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可以参照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将教学目标划分为知识的认知目标、技能的应用目标、情感的价值目标、交往的社会目标和自我管理的自我目标等不同类型,使教学目标更加具体、明确、可操作。
同时,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灵活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和评价相结合,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教学设计Introduction:教育目标是教学的核心,也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过程都应该围绕教育目标展开。
因此,制定明确、具体、可操作的教育目标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
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教育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能够帮助教师明确教育目标的性质和层次,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评价方法。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现代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中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模式。
本文将介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基本框架和分类方法,并探讨它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
一、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基本框架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是一种按照认知、情感和行为目标划分教育目标的分类模式。
它的基本框架分为三个层次: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和行为目标。
其中,认知目标包括了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情感目标包括了接受、反应、评价和组织四个层次;行为目标包括了技能、态度和价值三个层次。
这三个层次构成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基本框架,如下图所示: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的分类方法1、认知目标认知目标是教育目标分类体系中最基础的层次,是以知识为基础,并将知识转化为高深的思维功能的目标。
借助教育目标分类学理清英语教学设计思路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介绍和课堂提问实例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划分为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操作领域三个领域,共同构成教育目标体系。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对教学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对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的学习能够帮助达成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设计、课堂活动组织和教学评估都有很重要的参考意义。
布鲁姆在1956年提出的教学目标的认知分类法,可以帮助教师参考教学目标,理解对学生所提要求的深度和认知强度。
尽管这套系统是在多年前提出来的,布鲁姆的认知分类系统至今仍是一个简单好用的工具,可以帮助老师们为学生制定深刻而有意义的学习目标。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从低到高的六个层次:知道(知识)-领会(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布鲁姆的六层次教育目标可以划分为低层次思考和高层次思考,低层次思考包括知道、理解和应用;高层次思考包括分析、综合和评价。
两种层次之间的区别很明显,因为在低层次思考中,不要求学生去认知创造任何新事物,或者在生活中加以练习,或者理解一个概念对社会、对自身的深刻影响,或者将知识联系到其他学习领域。
他们只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课,或者理解老师所讲授的内容。
在低层次思考中,老师会讲解并提供所有抽象概念;但在高层次思考中,需要学生自己加以发挥。
低层次思考1.“知道”是指“通过识别或回忆,记住某些内容”。
它包括:具体的知识,即术语的知识和具体事实的知识;处理具体事物的方式方法的知识;学习领域中的普通原理和抽象概念的知识,其所要求的心理过程主要是记忆。
2.“理解”指理解所传授的知识和信息的能力,一般可借助转化、解释和推断三种形式来完成。
转化:用自己觉得有意义的话语来组织表达所传授的内容和知识;解释:对所交流的信息进行解释和说明;推断:通过目前的知识去推测未来的状况。
领会超越了单纯的记忆,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3.“应用”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用。
想要达到应用层面的目标,学生只需要使用或者运用老师教给的知识,在这一层面上,学生还不需要培养自己的抽象思维能力。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

生非常认可这种线上线下混
合教学模式。 15%的学生希
望开展更多的自主学习的形
式。 课前预习的测试题、客观
题准确率为 86%。 对于一些
图 2“工程图学”混合式教学设计
不合格的作业, 教师让学生 重做后再提交, 以帮助其准
并通过课前测试进行学习效果自评。 通过这种教学设
确掌握知识点, 使课后作业
计实现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中的记忆和理解低阶教 的正确率提高到了 90%。 以上数据表明这种混合教学让
———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
王静秋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江苏 南京 210016)
摘 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也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重视和推广。 在布鲁姆
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指导下,“课前自主学习—课中知识内化—课后巩固提高” 三位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为线
上教学和线下教学分配了相互独立且关联的教学内容, 实现了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能力的螺旋上升。 文章以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以“工程图学”课程为例
行本章的教学内容之后,笔
者利用学习通线上统计功
能, 对课前布置的任务点的
平均完成率和课后作业完成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数学单元教学研究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指导下的数学单元教学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探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数学单元教学中的应用。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作为一种经典的教育理论,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系统、科学的教学指导框架。
本文首先将对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简要介绍,阐述其三个层次的教育目标——知识理解、技能应用和思维创新,并分析这些目标在数学教学中的具体体现。
接着,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数学单元教学中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
我们将分析数学单元教学内容与布鲁姆教育目标的契合点,探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来实现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
本文还将关注数学单元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学生认知差异、教学内容难度控制等,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本文将总结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数学单元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效果,评估其对提高学生数学素养和能力的作用。
我们还将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以期为数学教育工作者提供更多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Benjamin Bloom)提出的一种教育目标分类体系,它被广泛应用于教学设计、课程开发、教学评价等多个教育领域。
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个主要领域: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
其中,认知领域是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核心,它包括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
在认知领域中,布鲁姆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发展过程。
最初,学生需要获取和记忆事实、概念等基础知识,这是知识层次。
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需要理解知识的含义,能够将知识应用于具体情境,这是理解和应用层次。
进一步地,学生需要分析知识的结构、关系,能够评价知识的价值,这是分析和评价层次。
学生需要创造性地运用知识,解决新问题,产生新观点,这是创造层次。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的基本原理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系统、层次化的框架,帮助教育者明确教学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
教师自编测验与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

教师自编测验与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内容也在不断更新,以适应社会变革的需要。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是由教师主导,而现在,教师需要更多的创新,以获得高效的教学效果,而教师自编测验则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之一。
它可以提高学生参与度,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很多学者已经研究了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用于诊断学生的学习水平。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与教师自编测验结合起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应该了解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并熟练掌握相关知识。
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是一种分类学习目标的方法,它划分学习目标为记忆(memory)、理解(understanding)、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评价(evaluation)以及创造(creation)六大类别,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诊断学生的学习水平。
接下来,教师应该设计合适的自制考试题,运用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为基础,根据记忆(memory)、理解(understanding)、应用(application)、分析(analysis)、评价(evaluation)以及创造(creation)六大类别,设计出合适的考题,以有效测试学生的认知能力。
例如,在分析(analysis)方面,教师可以设计类似“按照某种内容逻辑,分别讨论下列两个现象的异同点”的问题;在评价(evaluation)方面,教师可以设计类似“从社会层面谈及某事物的优缺点”的问题;在创造(creation)方面,教师可以设计类似“按照自己的想法,设计一种崭新的产品,并论证其可行性”的问题。
最后,通过评价学生自制考题有关回答,可以诊断学生在不同认知方面所需要掌握的知识水平,并可以根据考生的能力给出合适的提升指导,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从上述可以看出,将布鲁姆的认知目标分类法与教师自编测验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达到让学生更认真投入学习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古诗教学目标

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古诗教学目标【摘要】本文将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古诗教学目标。
在介绍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古诗教学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从认知、技能、情感目标的设计入手,探讨了如何通过这些目标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古诗。
在准备阶段和实施阶段,具体分析了各阶段的目标设计,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结尾部分总结了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在古诗教学中的指导意义,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将更好地了解如何根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古诗教学目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古诗教学、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指导意义、发展方向、挑战。
1. 引言1.1 介绍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本杰明·布鲁姆于1956年提出的,它是教育目标设计和评估的经典理论之一。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主要包括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层次,分别代表了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方面的发展目标。
在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中,认知目标是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包括知识的记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等六个层次。
技能目标是指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认知技能、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等。
情感目标则是指学生对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包括情感态度、个人特质和社会责任等。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为教学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指导,使教师能够更加系统和有序地制定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1.2 古诗教学的重要性古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情操、审美情趣和语言表达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古诗,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学修养,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感悟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运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设计古诗教学目标的

2023-11-06
目录
• 引言 • 知识维度 • 理解维度 • 应用维度 • 评价维度 • 总结与建议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古诗是中华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具 有深厚的历史和文 化底蕴。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 类学为教学目标设 计提供了系统和科 学的框架。
总结词
培养学生古诗阅读和欣赏能力,提高语言 表达能力。
详细描述
通过学习古诗,帮助学生掌握古诗词的格 律、押韵、对仗等技巧,培养学生对古诗 词的阅读和欣赏能力。同时,通过开展朗 诵、吟咏、演讲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学 习古诗的过程中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古诗进行写作实践
总结词
借鉴古诗的写作手法和技巧,提高现代写作水平。
理解古诗文化内涵
总结词:深入理解
详细描述: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古诗所反映的历史文化背景、 社会现实和人文精神,了解古代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体会古诗艺术特点
总结词:体会感悟
VS
详细描述:学生能够体会古诗的艺 术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感悟古诗 的韵律美和意境美,领略古诗词的 艺术魅力。
04 应用维度
运用古诗进行语言交流
Krathwohl, D. R. (2002). _A taxonomy for learning, teaching, and assessing: A revision of Bloom's 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_. Longman.
Andrade, H. G., & Larkin, K. C. (2010). _Learning and leading with the taxonomy: A mindful guide to the cognitive domain_. Pearson Educatio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层次提出问题
评价性问题:理性地、深刻地对事物本质 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断。 如“余祥林冤假错案被嚗光是好事还是坏 余祥林冤假错案被嚗光是好事还是坏 为什么? 事,为什么?”,“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科 爱因斯坦相对论的科 学价值是什么? 学价值是什么?”
分层次提出问题
这六种类型的问题中,前三类是属于初级层次 的认知问题,它一般有直接的、明确的、无歧 义的答案,而后三类问题属于高级认知问题, 通常没有唯一的正确答案,从不同的角度有不 同的回答。 在问题设计中,提倡课堂教学不能仅仅局限于 初级认知的问题,在适当的时机,高级认知问 题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思 维能力、观念和自我评价体系。
分层次提出问题
分析性问题:它主要让学生透彻地分析和 理解,并能利用这些知识来对自己的观点 进行辩护。 如“为什么会发生类似余祥林那样的冤假 为什么会发生类似余祥林那样的冤假 错案? 错案?”,“为什么说光电效应说明光具 为什么说光电效应说明光具 有粒子性? 有粒子性?”
分层次提出问题
综合性问题:它能使学生系统地分析和解 决某些有联系的知识点集合。 如“什么情况下法律会不公平?”,“如 什么情况下法律会不公平? 什么情况下法律会不公平 如 果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世界将会怎样? 果物体间没有摩擦力,世界将会怎样?”
分析
综合
评价
将以上描述改成疑问句
使该问题的答案就是原来的描述或者能 指向原来的描述。
参考答案(1 参考答案(1)
层次 知道 领会 应用
为什么马路上会围了一群人?
交通事故是怎样发生的?
如何根据交通规则判定事故的责任?
参考答案(2 参考答案(2)
层次
分析 综合 评价
为什么在此次交通事故中,各相关人员的责任各 不相同? 从本次交通事故中吸取教训,怎样才能建立一个 保障交通安全的体系?
2002级教育硕士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 任永佳 http://61.144.60.222:8080/bbs/upload/printthread.php?threadid=32
通向理解之门的问题设计
江苏省昆山中学 陆今茂 /research/contentview.asp?contentid=4119
分析 综合 评价
附:动作技能学习领域目标分类
1. 2. 3. 4. 5. 6. 7.
知觉 定势 指导下的反应 机制 复杂的外显反应 适应 创作
附:情感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
1. 2. 3. 4. 5.
接受或注意 反应 评价 组织 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
参考资料
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法与加涅学习内容分类法的区别 与联系
参考答案(1 参考答案(1)
层次 知道 领会 应用
说明什么是课堂观察。
解释进行课堂观察对教师专业发展所起的作用。 应用课堂观察的方法,对所听的课进行观察并 分析
参考答案(2 参考答案(2)
层次
对课堂观察的质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 的区别和联系做出说明。 课堂观察后,说明课堂上可能发生的各种教 学行为及引起的教学结果的差异。 评价课堂观察对培养研究型教师所起的作用。
基于“ 基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 法”的问题设计
教学设计中如何设计问题?
设计问题要服从于教学目标(基于课程标准、 学生的实际情况等); 要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和解决,既得到 对问题的较深刻的理解又体验了探究问题的 过程,学习了探究问题的方法; ……
设计问题有没有可遵循的方法?
基于“布鲁姆目标分类法”的问题设 计; 基于“理解六侧面”的问题设计; 其他方法; ……
热身活动
设想这样一个情景:你看到马路上 围着一群人,其中还有警察。
用“布鲁姆目标分类法”的六个层次, 结合该情景,说说什么是“知道”、 “领会”、“应用”、“分析”、“综 合”和“评价”。
参考答案(1 参考答案(1)
层次 知道
能陈述马路上围着一群人的原因,知道发生了 什么事情。例如,是因为发生了车祸,一辆轿 车与一辆货车相撞,警察正在处理,有的目击 者正在介绍情况,引起了路人的围观。 能解释发生交通事故的具体原因。例如,由于 轿车在路口为了避让横穿马路的行人而紧急刹 车并同时转向对面的道路,造成与对面急驶的 货车相撞。 能根据交通规则处理所发生的事故。
怎样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是真正有效的?
练习一
针对“教师的责任”这一概念,为每个层 次的目标所提出的陈述句及其相应的问句。
参考答案(1 参考答案(1)
层次 知道 领会 应用
知道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是教师的责任。 能解释为什么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要 “育人”。 能归纳出常见的教师没有尽到责任的种种表现。 能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践“教书育人”。 根据教师的责任,制定本校的教师工作守则。
提示: 说明,识别,描述,解释,区别,重述, 归纳,比较
3.应用(application) 3.应用(application)
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法则、原理的运 用。它要求在没有说明问题解决模式的 情况下,学会正确地把抽象概念运用于 适当的情况。这里所说的应用是初步的 直接应用,而不是全面地、通过分析、 综合地运用知识。
是指认识并记忆。这一层次所涉及的是 具体知识或抽象知识的辨认,用一种非 常接近于学生当初遇到的某种观念和现 象时的形式,回想起这种观念或现象。
提示:回忆,记忆,识别,列表,定义,陈述, 呈现
2.领会(comprehension) 2.领会(comprehension)
是指对事物的领会,但不要求深刻的领 会,而是初步的,可能是肤浅的。其包 括“转化”、解释、推断等。
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关于“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
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法”,在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 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分成:
– – – – – –
知道(知识) 领会(理解) 应用 分析 综合 评价
评价 综合 分析
应用 领会 知道
1.知道(知识)(knowledge) 1.知道(知识)(knowledge)
分层次提出问题
理解性问题:它主要考察学生对概念、规 律的理解,让学生进行知识的总结、比较 和证明某个观点。 如“检察院和法院的区别和联系是什 检察院和法院的区别和联系是什 么?”,“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清楚 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清楚 什么是惯性吗? 什么是惯性吗?”
分层次提出问题
应用性问题:它主要是指对所学习的概念、 法则、原理的运用。 如“用法律条款解释为什么应该执行 用法律条款解释为什么应该执行 疑罪从无’的原则? ‘疑罪从无’的原则?“,“用惯性来 用惯性来 解释为什么汽车开动时,人会往后倒? 解释为什么汽车开动时,人会往后倒?”
领会
应用
参考答案(2 参考答案(2)
层次
能分析事故发生过程中,横穿马路的行人、 轿车驾驶员、货车驾驶员各人在事故中应 负的责任及相互关系。 能根据事故发生地的情况,设计或建立一 个包括行人、非机动车、机动车、交通警 察、交通协管员等在内的交通安全保障体 系。 对所建立的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可能起的作 用进行预测。
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法对 设计问题的启发
所提问题可以从简单逐渐发展到复杂; 可以按学习目标的要求,分层次提出问题;
评价 综合 分析
应用 领会 知道
分层次提出问题
认知性问题:它是对知识的回忆和确认。 如:“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职责是什 人民陪审员的工作职责是什 当汽车向右拐的时候, 么?”,“当汽车向右拐的时候,坐在 当汽车向右拐的时候 汽车上你会向哪边倒? 汽车上你会向哪边倒?”
参考答案(2 参考答案(2)
层次
分析 综合 评价
能区别在德、智、体各方面教师的责任及其相互 的关联程度。 能设计一个包括学校领导、课任教师、班主任、 团队干部在内的加强教师责任感的工作守则。 能对本校的教师的责任感是否强做出评价并说明 理由。
练习二
针对“课堂观察”这一概念,为每个层次 的目标所提出的陈述句及其相应的问句;
5.综合(synthesis) 5.综合(synthesis)
是以分析为基础,全面加工已分解的各要素, 并再次把它们按要求重新地组合成整体,以便 综合地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它涉及具有特色的 表达,制定合理的计划和可实施的步骤,根据 基本材料推出某种规律等活动。它强调特性与 首创性,是高层次的要求。 提示: 组成,建立,设计,开发,计划,支持, 系统化
6.评价(evaluation) 6.评价(evaluation)
这是认知领域里教育目标的最高层次。 这个层次的要求不是凭借直观的感受或 观察的现象作出评判,而是理性的深刻 的对事物本质的价值作出有说服力的判 断,它综合内在与外在的资料、信息, 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推断。 提示: 评价,估计,评论,鉴定,辩明, 辩护,证明,预测,预言,支持
提示: 应用,论证,操作,实践,分类,举例 说明,解决
4.分析(an素部分, 从而使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更加明确, 材料的组织结构更为清晰,详细地阐明 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 提示: 分析,检查,实验,组织,对比, 比较,辨别,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