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之楼梯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2007年02月06日 13:17 | 作者: | 阅读660 次 | 字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Code for design of civil buildings GB 50352—200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5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327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公告现批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为国家标准,编号为 GB 50352一2005,自2005年7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4.2.1、6.6.3(1、4)、6.7.2、6.7.9、6.12.5、6.14.1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原《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5年5月9日前言本通则是根据建设部建标[2001]87号文的要求,在《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修编组在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了本通则。
本通则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5.场地设计;6.建筑物设计;7.室内环境;8.建筑设备。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为:设计原则,设计使用年限,建筑气候分区对建筑基本要求,建筑突出物,建筑布局,室内环境;增加了术语,平面布置,建筑幕墙和室内外装修以及建筑设备等内容。
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通则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通则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庐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设反馈给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北京市西外车公庄大街19号,邮政编码100044),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楼梯设计国家规范要求汇总

楼梯设计规范是有章可寻的。
室内楼梯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让人看的舒畅,走的顺畅,而且耐用、安全。
以下是几个楼梯设计规范数据,供参考:1、室内楼梯踏步的斜度设计规范踏步的斜度通常是由层高、洞口周遍的空间大小条件来决定的。
楼梯踏板的前沿连成的直线和水平夹角称为楼梯的斜度。
室内楼梯的斜度一般为30左右最为舒适。
室外楼梯一般斜度要求比较平坦。
2、室内楼梯板设计规范楼梯板的规格包括踏板和立板的规格,一般要求适应于人的脚掌尺寸。
一般踏板宽,立板低的踏步会较为舒适。
室内楼梯的踏板宽度应不小于24厘米,一般在28厘米最舒适。
立板的高度应不高于20厘米,一般在18厘米最舒适。
而且各个踏板宽和立板高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容易使人摔倒。
3、室内楼梯步长设计规范步长即楼梯的宽度。
室内楼梯的步长一般为90厘米,即省空间又让人行走舒适。
楼梯设计规范虽然经常被提到,但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指标,都是大的楼梯企业做出的,也是楼梯行业约定俗成的,所以说所谓的楼梯设计规范是没有具体的行业硬性标准。
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 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xx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楼梯间与楼梯、电梯规范9.4

23)楼梯是指由连续梯级、休息平台和维护安全的栏杆扶手及相应的支承结构组成的作为楼层之间垂直交 通的建筑构件。楼梯间为设置楼梯的专用空间。
24)开敞楼梯是指在建筑内部没有墙体、门窗或其他建筑构配件分隔的楼梯,火灾发生时,它不能阻止烟, 火的蔓延,不能保证使用者的安全,只能作为楼层空间的垂直联系。公共建筑内装饰性楼梯和住宅套内楼 梯灯常以开敞楼梯形式出现。
注: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6.7,6 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6.7.7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0.90m。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1.05m。
25)敞开楼梯间是指楼梯是指有一面敞开,其余三面为具有相应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实体墙,火灾发生 时,它不能阻止烟、火进入的楼梯间。在符合规定的层数和其他条件下,可以作为垂直疏散通道,并计入 疏散总宽度。
26)封闭楼梯间是指楼梯四周用具有相应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建筑构配件分隔,火灾发生时,能防止烟 火进入,能保证人员安全疏散的楼梯间。通往封闭楼梯间的门为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
民用设计通则
楼梯
6.7.1 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6.7.2 墙面至扶手中心线或扶手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楼梯梯段宽度除应符合防火规范
的规定外,供日常主要交通用的楼梯的梯段宽度应根据建筑物使用特征,按每股人流为
0.55+(0~0.15)m的人流股数确定,并不应少于两股人流。0~0.15m为人流在行进中
6.6.2 坡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室内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8,室外坡道坡度不宜大于1:10; 2 室内坡道水平投影长度超过15m时,宜设休息平台,平台宽度应根据使用功能或设备尺寸所需缓冲空间而定; 3 供轮椅使用的坡道不应大于1:1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1:8; 4 自行车推行坡道每段坡长不宜超过6m,坡度不宜大于1:5; 5 机动车行坡道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的规定; 6 坡道应采取防滑措施。
楼梯设计规范 民用建筑设计标准

楼梯设计规范民用建筑设计标准楼梯是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规范的合理性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和舒适度。
下面是关于民用建筑楼梯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
首先,楼梯的坡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根据《建筑设计通则》和《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楼梯的坡度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民用建筑的主梯坡度为30°- 45°。
此外,建筑物内的次要楼梯坡度也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
其次,楼梯的台阶和踏步的尺寸也应符合规范标准。
根据《建筑设计通则》的规定,室内楼梯踏步的宽度应不小于250mm,高度应控制在150-200mm范围内。
踏步的宽度和高度应保持一致性,以确保使用者能够舒适地行走上下楼梯。
另外,楼梯的扶手也是设计规范中的重要部分。
扶手的高度和尺寸应根据使用者的需求和实际情况来确定。
按照规范要求,扶手的高度一般为900-950mm,宽度一般不小于50mm。
扶手材料的选择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此外,楼梯的照明也是设计规范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按照规范要求,楼梯的照明强度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以确保使用者能够清晰地看到楼梯的结构和台阶的位置。
同时,照明设施应保持良好的维护和管理,以确保其持久有效。
最后,楼梯的安全措施也是设计规范中需要重视的内容。
根据《建筑设计通则》和《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楼梯的防滑措施应满足使用者的需求,以确保使用者在行走过程中不易滑倒。
此外,楼梯的防护设施也应符合相应的规范要求,以确保使用者的安全。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楼梯设计规范主要包括楼梯的坡度、台阶和踏步的尺寸、扶手、照明和安全措施等方面。
通过合理设计,可以确保楼梯的舒适度和安全性,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住宅建筑楼梯设计规范

楼梯设计规范默认分类2010-10-14 09:55:15 阅读8 评论0字号:大中小楼梯设计规范是有章可寻的。
室内楼梯通常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才能让人看的舒畅,走的顺畅,而且耐用、安全。
以下是几个楼梯设计规范数据,供参考:1、室内楼梯踏步的斜度设计规范踏步的斜度通常是由层高、洞口周遍的空间大小条件来决定的。
楼梯踏板的前沿连成的直线和水平夹角称为楼梯的斜度。
室内楼梯的斜度一般为30左右最为舒适。
室外楼梯一般斜度要求比较平坦。
2、室内楼梯板设计规范楼梯板的规格包括踏板和立板的规格,一般要求适应于人的脚掌尺寸。
一般踏板宽,立板低的踏步会较为舒适。
室内楼梯的踏板宽度应不小于24厘米,一般在28厘米最舒适。
立板的高度应不高于20厘米,一般在18厘米最舒适。
而且各个踏板宽和立板高应该是一致的,否则容易使人摔倒。
3、室内楼梯步长设计规范步长即楼梯的宽度。
室内楼梯的步长一般为90厘米,即省空间又让人行走舒适。
楼梯设计规范虽然经常被提到,但是没有一个确定的指标,都是大的楼梯企业做出的,也是楼梯行业约定俗成的,所以说所谓的楼梯设计规范是没有具体的行业硬性标准。
楼梯间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的有关规定。
一、楼梯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10m。
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一边设有栏杆的梯段净宽不应小于1m注:楼梯梯段净宽系指墙面至扶手中心之间的水平距离;楼梯踏步宽度不应小于0.26m,踏步高度不应大于0.175m。
扶手高度不应小于0.90m。
楼梯水平段栏杆长度大于0.50m时,其扶手高度不应小于1.05m。
楼梯栏杆、垂直杆件间净空不应大于0.11m;楼梯平台净宽不应小于楼梯梯段净宽,且不得小于1.20m;楼梯平台的结构下缘儿至人行通道(注:垂直高度)不应低于2m。
入口处地坪与室外地面应有高差,并不应小于0.10m;楼梯井净宽大于0.11m时,必须采取防止儿童攀滑的措施;二、七层及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以上的住宅必须设置电梯(注:1.底层作为商店或其他用房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底层做架空层或贮存空间的多层住宅,其住户入口层楼面距该建筑物的室外设计地面高度超过16m时,必须设置电梯;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
2023年民用建筑通则常用知识点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要点一、常用术语:1、民用建筑 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旳建筑旳总称。
ﻫ2、居住建筑供人们居住使用旳建筑。
ﻫ3、公共建筑ﻫ供人们进行多种公共活动旳建筑。
4、无障碍设施 以便残疾人、老年人等行动不便或有视力障碍者使用旳安全设施。
5、停车空间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旳室内、外空间。
ﻫ6、建筑地基 ﻫ根据用地性质和使用权属确定旳建筑工程项目旳使用场地。
ﻫ7、道路红线ﻫ规划旳都市道路(含居住区级道路)用地旳边界线。
ﻫ8、用地红线 ﻫ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旳使用权属范围旳边界线。
9、建筑控制线有关法规或详细规划确定旳建筑物、构筑物旳基底位置不得超过旳界线。
10、建筑密度ﻫ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旳基底面积总和与占用地面积旳比例(%)。
11、容积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旳比值。
ﻫ12 、绿地率一定地区内,各类绿地总面积占该地区总面积旳比例(%)。
二、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3.1.1条)三、民用建筑按地上层数或高度分类划分为:(3.1.2条)1、住宅建筑按层数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 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2、除住宅建筑之外旳民用建筑高度不不小于24m者为单层和多层建筑,不小于24m者为高层建筑(不包括建筑高度不小于24m旳单层公共建筑);ﻫ3、建筑高度不小于1OOm旳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四、设计使用年限分类:(3.2.1条)五、建筑高度旳计算原则:(4.3.2条)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旳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旳平均高度计算六、基地设计:(一)、基地地面高程应符合下列规定(4.1.3条)1、基地地面高程应按都市规划确定旳控制标高设计;ﻫ2、基地地面高程应与相邻基地标高协调,不阻碍相邻各方旳排水;3 、基地地面最低处高程宜高于相邻都市道路最低高程,否则应有排除地面水旳措施。
为什么楼房建筑每半层的台阶数是9?你有想过吗?

为什么楼房建筑每半层的台阶数是9?你有想过吗?
因为: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范规定,住宅楼梯每一个踏步的高度不得超过175mm。
2、通常建筑的层高在2800mm~3000mm之间(当然现在精装修的高档楼盘不止了)。
3、一般层高都是100为模数的,就是大部分房子都是2.8m、2.9m或者3.0m的层高。
那么:
1、3m层高的话需要3000/175=17.14步,也就是18步,双跑楼梯踏步数9+9;
2、2.9m层高2900/175=16.57步,即17步,双跑楼梯踏步数9+8;
3、2.8m层高需要2800/175=16步,双跑楼梯踏步数8+8。
对于2.9m层高来说,楼梯间的总长度还是按照9步计算的。
而踏步尺寸越高人上楼梯越感觉吃力,尤其是住宅需要考虑老年人和儿童的建筑。
那么既然总长度(这个牵涉到住宅的面积,很敏感的)和18步一样长,那还不如做成18步更利于住户及访客的生活。
因此上述三种常见的住宅层高中,起码三分之二的楼梯是18步。
另外现在住宅的要求越来越高,2.8m层高的房子已经越来越少了。
所以大多数多层住宅建筑的楼梯是18步,9+9的布置。
高层的话楼梯形式选择余地比多层多,可以选择一跑直接到下一
层的楼梯。
所以不好简单分析。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楼梯宽度标准

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楼梯宽度标准在民用建筑的设计与施工中,楼梯作为连接楼层之间的通道,其规格和尺寸的设置对于人员的流动和安全非常重要。
楼梯的宽度是其中一个关键参数,对于确保人员的安全、通行的顺畅性和舒适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介绍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楼梯宽度标准。
1. 一般情况下,楼梯的最小宽度应不小于1.1米,这是为了确保人员在上下楼梯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通行。
如果楼梯的使用人数较多,建议将楼梯宽度增加到1.2米或更宽,以便人员的流动更加顺畅。
2. 在公共场所或高层建筑中,楼梯的宽度标准应根据预计的人员流量确定。
一般情况下,每分钟通过的人流量为30人,即每秒通过的人流量为0.5人。
根据这个标准,楼梯的最小宽度可以按照需要进行计算。
3. 考虑到楼梯的安全性和舒适度,楼梯的宽度应根据使用场所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例如,在住宅建筑中,楼梯宽度可以适当缩小到1米以下,但在商业建筑或公共建筑中,为了满足更多人员的需求,楼梯的最小宽度应大于1.2米。
4. 步行道的宽度也需要考虑,步行道通常位于楼梯两侧,提供人员行走的空间。
步行道的宽度应根据楼梯的宽度进行调整,一般应不小于0.9米。
同时,在设计步行道时还要考虑到人员的行走习惯和需要,尽量保证宽敞的步行空间。
5. 楼梯宽度的测量是指楼梯踏面的宽度,而不是指楼梯两边的扶手宽度。
扶手的宽度应根据楼梯的设计需求进行合理设置,以提供人员的支持和保护。
综上所述,民用建筑通用规范楼梯宽度标准主要根据人员的流动和安全需求来确定。
一般建议楼梯的宽度不小于1.1米,但根据具体的使用场所和人员流量要求,楼梯的宽度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同时,在楼梯设计中还要考虑到步行道的宽度和扶手的设置,以提供舒适和安全的通行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7楼梯
6.7.1楼梯的数量、位置、宽度和楼梯间形式应满足使用方便和安全疏散的要求。
6.7.3梯段改变方向时,扶手转向端处的平台最小宽度不应小于梯段宽度,并不得小于
1.20m,当有搬运大型物件需要时应适量加宽。
6.7.4每个梯段的踏步不应超过18级,亦不应少于3级。
6.7.5楼梯平台上部及下部过道处的净高不应小于2m,梯段净高不宜小于
2.20m。
注:
梯段净高为自踏步前缘(包括最低和最高一级踏步前缘线以外
0.30m范围内)量至上方突出物下缘间的垂直高度。
6.7,6楼梯应至少于一侧设扶手,梯段净宽达三股人流时应两侧设扶手,达四股人流时宜加设中间扶手。
6.7.7室内楼梯扶手高度自踏步前缘线量起不宜小于
0.90m。
靠楼梯井一侧水平扶手长度超过
0.50m时,其高度不应小于
1.05m。
6.7.8踏步应采取防滑措施。
6.7.9托儿所、幼儿园、中小学及少年儿童专用活动场所的楼梯,梯井净宽大于
0.20m时,必须采取防止少年儿童攀滑的措施,楼梯栏杆应采取不易攀登的构造,当采用垂直杆件做栏杆时,其杆件净距不应大于
0.11m。
6.7.10楼梯踏步的高宽比应符合表
6.7.10的规定。
表6.7.10楼梯踏步最小宽度和最大宽度(m)
楼梯类别
住宅公共楼梯
xx、小学校等楼梯
电影院、剧场、体育馆、商场、
医院、旅馆和大中学校等楼梯
其他建筑楼梯
专用疏散楼梯
服务楼梯、住宅套内楼梯最小宽度
0.26
0.26
0.28
0.26
0.25
0.22最大宽度
0.175
0.15
0.16
0.17
0.18
0.20注:
无中柱螺旋楼梯和弧形楼梯离内侧扶手中心0.25m处的踏步宽度不应小于
0.22m。